CN112485880A -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5880A
CN112485880A CN201910784977.XA CN201910784977A CN112485880A CN 112485880 A CN112485880 A CN 112485880A CN 201910784977 A CN201910784977 A CN 201910784977A CN 112485880 A CN112485880 A CN 11248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ved
piezoelectric element
lens module
piez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49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85880B (zh
Inventor
桂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re Integrated Circuit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49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5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5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85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5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和镜头组件,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头支架;位于镜头支架空间内的至少两个被移动镜片;与被移动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压电元件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可动端与被移动镜片直接或间接连接,固定端与镜头支架固定连接,压电元件在通电状态下,可动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被移动镜片。通过对所述压电元件通电,使得所述压电元件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所述被移动镜片,使得两个被移动镜片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镜头模组的焦距发生变化,实现镜头模组的长焦或者广角的需求,且压电元件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适用于镜头模组等空间体积狭小的设备中,且压电元件是纯电压驱动,没有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终端中,通常会需要让其中的某些部件发生平移或者竖直移动, 进而实现某些特殊功能。例如目前在一些具有镜头模组的摄像机、照相机和手 机等各种电子终端中,通常会通过VCM马达(Voice Coil Actuator/Voice Coil Motor,音圈马达)等驱动机构来移动镜头组件或图像传感器,在光轴方向上位 移以聚焦或变焦。然而,不同于传统单反相机,在空间体积狭小的手机、微型 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终端实现该功能,是一项巨大工程挑战。同时,利用VCM 难以对镜头组件中的单个镜片独立操作,因此提高镜头组件的变焦或对焦能力 成为一项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能够利用压电材料的电 致伸缩效应来移动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其中的被移动镜片,结构简单且有利于 减小占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支架,所述镜 头支架围成空间;位于镜头支架空间内的至少两个被移动镜片;与所述被移动 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 被移动镜片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固定端与镜头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元件 在通电状态下,所述可动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所述被移动 镜片;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压电元件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包括:线路板;上述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 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线路板上,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 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中,压电元件支撑连接所述被移动镜 片,利用与所述压电元件电连接的外部信号连接端为所述压电元件通电,使得 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所述两个被移动 镜片,使得所述两个被移动镜片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所述镜头模组的焦距发 生变化,实现镜头模组的长焦或者广角的需求,并且相较于VCM马达等传统 的驱动机构来说,压电元件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多 维度的运动,适用于镜头模组等空间体积狭小的设备中,并且压电元件是纯电 压驱动,没有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 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电元件的顶面具有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 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两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三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被移动镜片一侧具有两个压电元件的镜 头模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 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 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四种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 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沿图1中切割线A-A1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 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具有一对压电元件的镜头模组的剖面示意 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镜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镜头组件中柔性排线的结构图;
图15和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镜头组件中柔性排线和外部信号连接端的 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 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 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的目的。类似的,如果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步骤,且本文所呈现的这些 步骤的顺序并非必须是可执行这些步骤的唯一顺序,且一些所述的步骤可被省 略和/或一些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步骤可被添加到该方法。若某附图中的构件与其 他附图中的构件相同,虽然在所有附图中都可轻易辨认出这些构件,但为了使 附图的说明更为清楚,本说明书不会将所有相同构件的标号标于每一图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支架10,所述镜 头支架10围成空间;位于镜头支架10空间内的至少两个被移动镜片;与所述 被移动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20,所述压电元件20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所述 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固定端与镜头支架10固定连接, 所述压电元件20在通电状态下,所述可动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 移动所述被移动镜片;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压电元件2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支架10具有连续的侧壁。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 支架10的侧壁也可以具有开口。
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或凹透镜。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 32,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在沿垂直于镜头支架10的侧 壁方向上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位于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固定镜片组60,所述固定镜片组60 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镜片,所述固定镜片组60与所述镜头支架10固定连接,且 所述固定镜片组60平行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镜片组60位于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 片32之间。
其他实施中,所述固定镜片组60位于第一被移动镜片31上方、第一被移 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或者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下方中的一个或多 个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心位于固 定镜片组60的光轴上,且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轴 与固定镜片组60的光轴重合。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或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心不位 于固定镜片组60的光轴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0包括支撑层24和位于所述支撑层24上的压 电叠层结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 的压电膜23和绝缘层25,所述压电膜23上下表面分别具有的第一电极21和 第二电极22。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可以仅包括压电叠层结构。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电膜,每一层所述压 电膜上表面、下表面均分布有电极,相邻两层压电膜共用位于两者之间的电极; 所述电极从下至上依次计数,奇数层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偶数层电极电连接在 一起。第一引出端与所述奇数层电极电连接;第二引出端与所述偶数层电极电 连接。
所述压电膜23需要采用通电可发生形变的压电材料制成,例如是石英晶体、 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钛酸钡、镓酸锂、锗酸锂或锗酸钛等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0的固定端通过支撑块50与所述镜头支架10 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50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固定端黏胶连接。其他实施例 中,所述支撑块50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固定端通过干膜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分别连接第一引出端251和 第二引出端252,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均位于所述绝缘层25 中。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1还可以均位于 所述压电元件20的底面,也就是位于所述支撑层24中。其他实施例中,所述 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1还可以分别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顶面 和底面,本发明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251、第二引出端252为所述外部信号连接 端。
通过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为所述压电元件20的第一 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施加电压,以使所述压电膜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产 生压差,从而使得所述压电膜23变形,而由于所述支撑层24无法伸缩,所以 导致整个所述压电元件20在通电会向上或向下翘曲(翘曲的方向视在所述压电 膜23上下表面施加的电压而定)。
所述压电元件20不限于做好了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的整体结构,还可 以是没有形成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50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层支撑块、第 二层支撑块,所述压电元件20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层支撑块、第二层支撑 块之间。
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均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底面。 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位于所述支撑块50的底面且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正下 方。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分别通过两个导电插塞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第一引出 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电连接,两个导电插塞位于所述第二层支撑块内。
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均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顶面。 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位于所述支撑块50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正上 方。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分别通过两个导电插塞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第一引出 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电连接,两个导电插塞位于所述第一层支撑块内。
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所述第二引出端252分别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顶 面和底面。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块50的顶面和底面且位于所 述压电元件20的正上方和正下方,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分别通过两个导电插塞 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电 插塞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层支撑块及第二层支撑块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位于镜头支架侧壁的限位环,所述 限位环位于支撑块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定被移动镜片的位置,使得被移动镜片与附近的镜片之 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被移动镜片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50和所述镜头支架10黏胶连接。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块50和所述镜头支架10通过干膜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的上表面通过一具有柔韧性的连接 件40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所述连接件40包括:第一部分401、第二部分402,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和所述第二部分402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为所 述第一部分40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402为所述第二端的一部分,所 述中间部分403是水平的条状结构,所述第一部分401、第二部分402还具有 一竖梁,通过所述竖梁将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间部分403连接。 所述中间部分403的宽度、厚度满足设定值,使所述中间部分403具有柔韧性, 当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受到不同的拉力或推力时,所述中间部分403可以发生 形变。
应理解,所述中间部分403的宽度和厚度的设定值与所述中间部分403的 材料有关,当所述中间部分403选择不同的材料制成时,所述设定值相应会改 变,所述设定值只要能够保证所述中间部分403具有柔韧性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中间部分403不限于条状结构,还可以是弧形、波浪形等; 所述第一部分401、第二部分402也不限于采用竖梁与所述中间部分403连接, 本发明不作限制。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分401、第二部分402也可以具有柔韧 性,使得所述连接件40整体具有柔韧性,可以增加所述连接件40的形变能力。
所述连接件40也不限于与所述压电元件20是单独的两个结构,所述连接 件40和所述压电元件20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就是说,所述连接件40和压电元 件20的材质相同、也位于同一高度,是同一个结构的左右两个部分,两个部分 之间采用一绝缘结构隔离开,使得在所述压电元件20的电极上施加电压时,不 会影响所述连接件40。
当所述压电元件20通电后,所述压电元件20设置在所述支撑块50上的固 定端固定,可动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使得所述被移动镜片可以整体上升或整体 下降,从而改变所述被移动镜片的垂向位置,实现光学自动对焦。
所述压电元件20与所述被移动镜片通过所述连接件40柔性连接,减小了 所述被移动镜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或与所述压电元件20出现分层的风险(若直接将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连接,在所述压电元件 20的可动端翘曲时,若所述压电元件20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连接不牢固,则 具有分层的风险,若连接太牢固,则有使所述被移动镜片变形的风险)。
请参考图1,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边缘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连接,以 使所述压电元件20能够更容易控制所述被移动镜片移动,并且使所述被移动镜 片的移动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不限于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边缘。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中心或中心至边缘的区域连接。
与每个被移动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20至少包括一对,每对压电元件20对 称分布于与所述压电元件20相连接的被移动镜片周边。
每对所述压电元件20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每对压 电元件20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另一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的 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0包括第一压电元件和第二压电元件,与所述 第一被移动镜片31相连的压电元件为第一压电元件,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 32相连的压电元件为第二压电元件。
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包括: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和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 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信号连接 端与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的第一引线端251与第一压电元件的第 一电极21电连接,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的第二引线端252与第一压电元件 的第二电极22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的第一引线端251与第二压电 元件的第一电极21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的第二引线端252与第二 压电元件的第二电极22电连接。
所述第一压电元件至少包括一对,每对第一压电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 被移动镜片周边。具体请参考图1、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图1中被移动镜 片周围的压电元件的分布示意图,以第二被移动镜片周围的压电元件的分布为 例进行示意。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为一对,一对压电元件20对称分布于 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两侧,使得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可以沿一条旋转轴 旋转从而改变一个方向上的倾斜角度,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为垂直于一对第一压 电元件之间的连线且平行于第一压电元件的方向。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为两对,分布在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 四侧,使得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可以沿两条旋转轴旋转从而改变两个方向上 的倾斜角度,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为垂直于每对第一压电元件之间的连线且平行 于第一压电元件的方向。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为三对,三对压电元件20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被移动镜片可以6个方向转动(具有三个旋转轴)。
当然,所述第一压电元件还可以为四对、五对或六对等,每对第一压电元 件不限于沿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中心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所述 压电元件20的对数越多,可以增加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转动方向,所述 第一被移动镜片31也不限于是方形或圆形,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本发明不作 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压电元件成对出现有利于控制所述第一被移动镜 片31的移动,实际上,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也可以不成对的出现,例如三个第一 压电元件沿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周向均匀分布等,本实施例不再一一举例 说明。
如图6所示,图6为图1中被移动镜片周围的压电元件的分布示意图,以 第二被移动镜片周围的压电元件的分布为例进行示意;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 相对的两侧均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同步向 上或向下翘曲(且翘曲的幅度相同),这样两个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一起支撑所述 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一侧,可以适用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尺寸较小,而所述第 一被移动镜片31尺寸较大时的场合,或者适用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质量 较大的场合。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相对的两侧不限于连接两个所 述第一压电元件,还可以连接三个、四个、五个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心位于固 定镜片组60的光轴上,且第一被移动镜片31、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与固定镜片 组60平行,则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轴与固定镜片 组60的光轴重合,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带动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沿光轴方向 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被移动镜片31相连的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同步向上或向 下翘曲(且翘曲的幅度相同),这样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一起支撑所述第一被移动 镜片31沿光轴方向上下移动。
同理,所述第二压电元件至少包括一对,每对第二压电元件对称分布于所 述被移动镜片周边。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在第二被移动镜片周围的排布可以参照 第一压电元件在第一被移动镜片周围的排布。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第二压电元件成对出现有利于控制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移动,实 际上,所述第二压电元件也可以不成对的出现,例如三个第二压电元件沿所述 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周向均匀分布等,本实施例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光轴与固定 镜片组60的光轴重合,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带动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沿光轴 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与第二被移动镜片32相连的所有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同步向上 或向下翘曲(且翘曲的幅度相同),这样所有所述第二压电元件一起支撑所述第 二被移动镜片32沿光轴方向上下移动。
通过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带动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移动和所述第二压 电元件带动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移动使得整个镜头模组的焦距发生变化, 当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所述镜头模组 的焦距变小,从而使得镜头模组能够实现广角功能。当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 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所述镜头模组的焦距变大,从而使得镜头 模组能够实现长焦功能。因此镜头模组的焦距实现可调,功能多样。
进一步,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和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位 于所述连接件40沿厚度方向的异侧。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和所述第 二被移动镜片32位于所述连接件40沿厚度方向的同侧。
如图1所示,一对第二压电元件均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下表面, 如图8所示,一对第二压电元件均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上表面。如图 9所示,一对第二压电元件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上表面,另 一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下表面,此时,支撑两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 所述支撑块50的高度不同,但应理解,当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和所述第二被移动 镜片32位于所述连接件40的同侧时(一个均位于上侧,一个均位于下侧),即 使两个第二压电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所 述支撑块50的高度也可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为了支撑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可 以根据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位置调整所述支撑块50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一对第二压电元件均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下表面, 所述一对第二压电元件的两个第二压电元件交叠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压 电元件的可动端选择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距离较远的一侧连接(每个所述第 二压电元件用于移动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的对边),这样可以所述第二压电元件 的长度可以增加,在所述第二压电元件通电后,由于起作用的压电元件的面积 较大,所产生的应力也较大,因此被移动镜片被移动的位移也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所述压电元件不遮挡所述被移动镜片 的光路。
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镜片和环绕镜片的光圈,所述光圈与所述镜片固定连 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光圈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元件位于所述光圈的正上方或 者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50的材料为介质材料,其可以呈环形并围绕所述第二 被移动镜片32设置,可以较好的支撑所述第二压电元件;或者,所述支撑块 50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子支撑块(未示出),所述多个子支撑块相互间隔或 接触,从而可以节约材料,减轻重量。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块50也可以不是环 形的,例如只位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两侧或四侧等。
同理,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一被移动镜片31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上述第 二压电元件与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连接关系中的一种。在此不做赘述。
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第二被移动镜片32和固定镜片组60平行的平 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压 电元件在第一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可以重叠,部 分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不重叠,以便后续布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一对第一压电元件均连接所述第一被移动 镜片31的上表面,所述一对第二压电元件均连接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下 表面。
值得注意的时,由于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沿光轴方向 上下移动,则每对所述第一压电元件连接第一被移动镜片31上表面或下表面时, 所述每个第一压电元件的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所加电压相同。每对第二压电元 件连接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每个第二压电元件的第二外部 信号连接端所加电压相同。
所述每个第一压电元件的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所加电压相同。能够保证在 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加电压时,每个第一压电元件的运动幅度和运动方向相同, 从而使得与第一压电元件所带动的第一被移动镜片31在光轴方向上下运动。同 理,所述每个第二压电元件的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所加电压相同。能够保证在 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加电压时,每个第二压电元件的运动幅度和运动方向相同, 从而使得与第二压电元件所带动的第二被移动镜片32在光轴方向上下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具有电信号连接端,所述电信号连接端包 括:第一电信号连接端和第二电信号连接端,所述第一电信号连接端包括第一 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信号连接端包括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每个第 一压电元件的第一引出端251并联连接至第一电信号连接端的第一端口,所述 每个第一压电元件的第二引出端252并联连接至第一电信号连接端的第二端口。 所述每个第二压电元件的第一引出端251并联连接至第二电信号连接端的第三 端口,所述每个第二压电元件的第二引出端252并联连接至第二电信号连接端 的第四端口。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可以每个第一压电元件或每个第二压电元件对应一个 电信号连接端。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位于镜头支架10侧壁的 限位环80,所述限位环80位于固定镜片组6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所述限位环80用于限定第一被移动镜片31或者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初始 位置,使得在初始位置时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与固定镜片 组60的距离一定,后续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移动时,由于 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的移动范围一定,因此整个镜头模组 的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0为沿图1中切割线A-A1的剖视图,所述固 定镜片60通过框架70固定在所述镜头支架10侧壁,所述框架70与镜头支架 10之间具有过线槽71,所述过线槽71沿平行于镜头支架10侧壁的方向贯穿所 述框架70。
所述过线槽71为后续布线提供空间。
压电元件20支撑连接被移动镜片,利用与所述压电元件20电连接的外部 信号连接端为所述压电元件20通电,使得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相对于固 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所述两个被移动镜片,使得所述两个被移动镜片 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所述镜头模组的焦距发生变化,实现镜头模组的长焦或 者广角的需求,并且相较于VCM马达等传统的驱动机构来说,压电元件质量 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多维度的运动,适用于镜头模组等 空间体积狭小的设备中,并且压电元件是纯电压驱动,没有电磁干扰。
图11是本发明镜头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 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连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通过限位槽41连接,所述限位 槽41设置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可动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可动端整 体位于所述限位槽或者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两个41,名称不同
由于被移动镜片为透镜,为透光元件,因此,构成限位槽41的膜层分布于 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边缘,不能挡光。构成限位槽41的膜层为透明膜层时,这些 膜层也可以位于被移动元件的透光区域。
所述限位槽41由至少一个膜层围绕而成;或者,所述限位槽41由至少一 个膜层及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围绕而成;或者,所述限位槽41由所述被移动 镜片的侧表面向内凹陷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包括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层叠的连接 层和底层,所述底层的侧壁相对于连接层凸出,所述被移动镜片、连接层和底 层形成构成限位槽。
所述连接层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的位于底层和被移动镜片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包括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依次堆叠的第 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第三膜层的两侧相对所述第二 膜层向外伸出以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与所述第二膜层的端部围成所述限位 槽。
所述第一膜层与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相接,在平行于被移动镜片 所在平面,且沿限位槽41凹陷的方向上,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侧壁相对于限位槽 的凹陷侧壁凸出。
本实施例中,构成限位槽41的膜层通过沉积的方式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上, 也可以每个所述限位槽41均作为一个独立的结构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黏 胶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限位槽41包括:顶壁、底壁、以及侧壁,顶壁相对于 所述底壁更靠近所述被移动镜片,侧壁位于所述底壁和顶壁之间,连接所述底 壁和顶壁。顶壁由第一膜层411充当,底壁由第三膜层413充当;侧壁由膜层 第二膜层413充当。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至少包括两个开口,沿可动端 收缩方向,朝向可动端的第一开口,沿转轴长度方向、朝向可动端的第二开口。 在所述收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一侧,限位槽41可以有第三开口也可以 没有第三开口,本实施例中,没有第三开口;在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 口相对一侧,限位槽41可以有第四开口也可以没有第四开口,本实施例中,没 有第四开口。
本发明中,所述限位槽41不限于是由三个膜层围绕而成的,还可以由一个 膜层、两个膜层、四个膜层等围绕而成。所述限位槽41还可以是由所述被移动 镜片的表面与所述膜层围绕而成,例如,所述膜层构成所述限位槽41的底壁和 侧壁,利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作为所述限位槽41的顶壁。应理解,当利用 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作为所述限位槽41的顶壁时,可以将侧壁的端部与所述 被移动镜片的表面黏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为所述可动端提供移动空间指的是所述限位槽 41的尺寸大于所述可动端的尺寸,也即,所述限位槽41的长度大于所述可动 端长度,所述限位槽41的高度大于所述可动端的厚度,以使所述可动端能够在 所述限位槽41内自由转动及滑动,当所述压电元件20翘曲时,所述可动端能 够在所述限位槽41内转动,以防止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卡死。
所述压电元件20在通电状态下,所述可动端可以向上或向下翘曲,当所述 可动端翘曲至接触所述限位槽41的顶壁或底壁时,即可向所述限位槽41施加 向上或向下的推力,从而带动所述限位槽41移动。所述限位槽41提供的移动 空间可以允许所述压电元件20在沿所述被移动镜片表面的方向上有一定的翘 曲度,防止不被需要的旋转发生。并且,所述限位槽41还可以为所述压电元件 20提供支撑,防止所述压电元件20在未通电时下垂。
如图11所示,当所述压电元件20通电后,所述压电元件20设置在所述支 撑块50上固定端固定,伸入所述限位槽41内可动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使得所 述被移动镜片可以整体上升或整体下降,从而改变所述成像传感元件30的垂向 位置,实现光学自动对焦。
所述限位槽41不限于均固定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下表面上,如图9所示, 一对限位槽41均固定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一对限位槽41中的一个固 定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另一个固定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下表面,此时, 支撑两个所述压电元件20的所述支撑块50的高度不同,也就是说,为了支撑 所述压电元件20,可以根据所述压电元件20的位置调整所述支撑块50的高度。
如图11所示,所述限位槽41的沿伸缩方向的第一开口均朝向对应的支撑 块50,以使成对的两个所述压电元件20彼此分布在被移动镜片中心两侧。所 述限位槽41的沿伸缩方向的第一开口还可以背向所述支撑块50,以使成对的 两个压电元件20交叠设置。也就是说,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选择伸入与 所述被移动镜片距离较远的一侧的限位槽41中(每个所述压电元件20用于移 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对边),此时,所述压电元件20的长度可以增加,在所述 被移动镜片的质量较大时,也能轻松抬起。
所述限位槽41的位置与所述连接件的位置相同。请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连接 件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的沿伸缩方向的第一 开口还可以背向所述支撑块50,以使成对的两个压电元件20交叠设置。也就 是说,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选择与所述被移动镜片距离较远的一侧的限位 槽41中(每个所述压电元件20用于移动所述被移动镜片的对边),此时,所述 压电元件20的长度可以增加,在所述压电元件通电后,由于起作用的压电元件 的面积较大,所产生的应力也较大,因此被移动镜片被移动的位移也较大。
图12是本发明镜头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 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可动端上具有转轴。
具体为,所述可动端上具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置于所述限位槽41内, 所述限位槽41为所述转轴201提供移动空间。
如图12所示,所述限位槽41包括:顶壁、底壁、以及侧壁,顶壁相对于 所述底壁更靠近所述被移动镜片,侧壁位于所述底壁和顶壁之间,连接所述底 壁和顶壁。顶壁由第一膜层411充当,底壁由第三膜层413充当;侧壁由膜层 第二膜层413充当。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01位于所述可动端的中央区域, 所述限位槽41至少包括两个开口,沿可动端收缩方向,朝向可动端的第一开口, 沿转轴长度方向、朝向可动端的第二开口。在所述收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 相对一侧,限位槽41可以有第三开口也可以没有第三开口,本实施例中,没有 第三开口;在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一侧,限位槽41可以有第四 开口也可以没有第四开口,本实施例中,没有第四开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41为所述转轴201提供移动空间指的是所述限位 槽41的尺寸大于所述转轴201的可动端的尺寸,也即,所述限位槽41的长度 大于所述转轴201长度,所述限位槽41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转轴201的直径, 以使所述转轴201能够在所述限位槽41内自由转动及滑动,当所述压电元件 20翘曲时,所述转轴201能够在所述限位槽41内转动,以防止所述压电元件 20的可动端卡死。在限位槽的高度等于转轴的直径时,可以更好的控制被移动 元件的抬升、下降量,不会存在还需要克服转轴和限位槽之间的空间余量的问 题。
所述转轴201的材料为介质材料,所述转轴201分布于所述压电元件20 的可动端的端部中央,所述转轴201与所述压电元件20之间在沿垂直与所述转 轴201轴向上具有一间隙,使得所述转轴201置于所述限位槽41内后,所述压 电元件20不会位于所述限位槽41内。
本发明中,每个所述压电元件20的转轴201不限于1个,在一实施例中, 三个转轴201均匀分布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的端部中央,每个所述转轴 201与所述压电元件20之间在沿垂直与所述转轴201轴向上具有一间隙,且每 个所述转轴201均置于所述限位槽41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转轴201分别位于所述压电元件20的可动端的两侧, 并沿背离所述压电元件20的方向向外伸出,将每个所述转轴201均置于一个所 述限位槽41内。
进一步,所述转轴201不限于与所述压电元件20是单独的两个结构,所述 转轴201和所述压电元件20可以是一体结构。可以在压电元件的端部进行图形 化工艺刻蚀出转轴,转轴201和所述压电元件20的材质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 是转轴201是压电元件20的某些膜层结构构成。压电元件20和转轴201之间 绝缘设置,两个部分之间采用绝缘结构隔离开,也可以是转轴201本身采用绝 缘材料,使得在所述压电元件20的电极上施加电压时,不会影响所述转轴201。 具体的,可以是在做所述压电元件20时,将所述压电元件20的一个端部采用 所述绝缘结构隔离开,再加工出转轴201,所述转轴201和所述压电元件20的 材质相同。所述一体结构也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在形成绝缘层25之后再将所述 绝缘层25的一部分加工为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材质为介质材料。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描述了几种转轴201在可动端上的分布方 式,实际上,所述转轴201的分布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种,所述转轴201的数量 也不限于是一个、两个或三个,还可以是四个、五个或六个等,本发明不作限 制。并且,当所述转轴201的分布方式不同时,所述限位槽41的数量以及在所 述被移动镜片表面上的位置的也应相应变化。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包括:
线路板100;
所述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线路板100上,所述镜头模组的外 部信号连接端可以与所述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镜头模组的外部信号连接端可以与所述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端电 连接,使得所述线路板100可以为所述压电元件供电。
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通过引脚或者柔性排线与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 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 32,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在沿镜头支架10侧壁的方向 上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位于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上方;所述压电 元件20包括第一压电元件和第二压电元件,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相连的 压电元件20为第一压电元件,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32相连的压电元件20 为第二压电元件。
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固定镜片组60,所述固定镜片组60包括至少一个 固定镜片,所述固定镜片60与所述镜头支架10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镜片组 60平行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所述固定镜片组60 位于第一被移动镜片31上方、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或 者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下方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所述固定镜片组60通过框架70固定在所述镜头支架10侧壁,所述框架 70与镜头支架10之间具有过线槽71,所述过线槽71沿平行于镜头支架10侧 壁的方向贯穿所述框架70。
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的压电元件的外部信号连接端为第一外部信号连接 端。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的压电元件的外部信号连接端为第二外部信号连接 端。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或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通过引脚或者柔性排线与 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相连的第二连接线92,通过第二被移动镜片32 下方的固定镜片组60的框架70内的过线槽71与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端电 连接;与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线91,通过第一被移动镜片 31下方的固定镜片组60的框架70内的过线槽71与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 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相连的第一连接线91,通过第一 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的固定镜片组60的框架70内的过线 槽71与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之间的固定 镜片组60的框架70内的过线槽7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32下方的固定镜片组60 的框架70内的过线槽71与线路板100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线91为引脚或者柔性排线;所述第二连接线92为引脚或者 柔性排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线91和第二连接线92为柔性排线。
请参考图14,图14是所述柔性排线的结构图,所述第一连接线91为柔性 排线时,所述第一连接线91包括:柔性底板91-0和位于所述柔性底板91-0上 的第一连线单元91-1和第二连线单元91-2,所述第一连线单元91-1和第二连 线单元91-2均包括:连接线和位于连接线两端的衬垫。
所述第一连接线91还包括位于柔性底板91-0上的通孔,所述通孔沿垂直 于连接线的方向排布。
所述通孔用于柔性排线折叠时,减小柔性底板91-0的应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均位于所述绝缘层25 中。则所述第一连接线91覆盖第一压电元件的绝缘层25表面,使得所述第一 连接线91的一端与第一压电元件的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相连。所 述第二连接线还覆盖第二压电元件的绝缘层25表面,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线91 的一端与第一压电元件的第一引出端251和第二引出端252相连。
所述线路板100上具有第一连接端110和第二连接端120,所述第一连接 端110与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20与第二外部信号连 接端电连接。
即,所述第一连接线91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线 92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0相连。
具体请参考图15和图16,图15和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镜头组件中柔 性排线和外部信号连接端的连接示意图。
所述第一连接线91的第一连接单元91-1与第一压电单元的第一引出端251 和线路板100的第一连接端110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单元91-1的一 个衬垫与第一压电单元的第一引出端25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单元91-1的另一 个衬垫与线路板100的第一连接端110的一个端口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线91的第二连接单元91-2与第一压电单元的第二引出端252 和线路板100的第一连接端110另一个端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单元91-2的一 个衬垫与第一压电单元的第二引出端252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单元91-2的另一 个衬垫与线路板100的第一连接端110的另个一端口相连。
同理,所述第二连接线92为柔性排线,所述第二连接线92与第二压电单 元的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和线路板100的第二连接端120相连方式,参考第一 连接线与第一压电单元的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和线路板100的第二连接端120 相连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成像元件101,所述成像元件101包括 CIS芯片。
所述成像元件101位于镜头模组下方,光线经过镜头模组在成像元件101 表面成像,根据需要达到的需求,调节第一被移动镜片31和第二被移动镜片 32的位置,使得镜头模组的焦距发生变化,所述成像元件101能获得多种焦距 状态下的图像。
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包括音圈马达。所述镜头 模组与所述音圈马达连接,所述音圈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头模组伸缩移动,以 改变所述镜头模组与成像元件101之间的距离,实现变焦后的对焦或者其他功 能。具体地,镜头及马达组件210包括本领域现有的各种微型镜头及马达组件, 包括由多组光学透镜片平行排布构成的镜头(Lens),以及套设在镜头外部的音 圈马达,音圈马达根据电信号能够调整镜头的伸缩移动以调整焦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音圈马达包括电信号转换端,所述电信号转换端一端 与外部信号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相连,将线路板上的电压连接到外部 信号连接端,为压电元件提供动力。
具体为,所述电信号转换端包括第一电信号转换端和第二电信号转换端, 所述第一外部信号连接端通过引脚或者柔性排线与第一电信号转换端相连,所 述第一电信号转换端还通过引脚或者柔性排线与线路板的第一连接端相连。同 理,所述第二电信号转换端通过引脚或柔性排线与第二外部信号连接端和第二 连接端电连接。
由于音圈马达与镜头组件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电信号转换端与外部信号 连接端的连接相对固定。能够减小音圈马达移动过程中对连接电信号连接端与 外部信号连接端的引脚或者柔性排线的影响。同时,音圈马达与线路板的电连 接也相对固定,可以通过音圈马达与线路板的电连接方式实现电信号转换端与 线路板的连接,从而避免了移动对镜头模组和线路板的连接的影响,使得镜头 模组和线路板的连接相对稳定,可靠性更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围成空间;
位于镜头支架空间内的至少两个被移动镜片;
与所述被移动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所述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固定端与镜头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元件在通电状态下,所述可动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或向下翘曲,以移动所述被移动镜片;
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压电元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或凹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通过支撑块与所述镜头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压电元件的固定端黏胶连接,或者通过干膜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镜头支架侧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支撑块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和所述镜头支架黏胶连接,或者通过干膜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第一层支撑块、第二层支撑块,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层支撑块、第二层支撑块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包括:支撑层、位于所述支撑层上的压电叠层结构,所述压电叠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压电膜,每一层所述压电膜上表面、下表面均分布有电极,相邻两层压电膜共用位于两者之间的电极;所述电极从下至上依次计数,奇数层电极电连接在一起,偶数层电极电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还包括:第一引出端,与所述奇数层电极电连接;第二引出端,与所述偶数层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端、第二引出端均位于所述压电元件的顶面或底面,或,其中之一位于顶面,另一位于底面;所述第一引出端、第二引出端作为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膜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氮化铝、氧化锌、锆钛酸铅、钛酸钡、镓酸锂、锗酸锂或锗酸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通过限位槽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可动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可动端整体位于所述限位槽或者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由至少一个膜层围绕而成;或者,所述限位槽由至少一个膜层及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围绕而成;或者,所述限位槽由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侧表面向内凹陷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分布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边缘;或者,所述膜层分布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整个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层叠的连接层和底层,所述底层的侧壁相对于连接层凸出,所述被移动镜片、连接层和底层形成构成限位槽。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位于所述被移动镜片的表面依次堆叠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第三膜层的两侧相对所述第二膜层向外伸出以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与所述第二膜层的端部围成所述限位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与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相接,在平行于被移动镜片所在平面,且沿限位槽凹陷的方向上,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侧壁相对于限位槽的凹陷侧壁凸出。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上具有转轴,所述转轴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为所述转轴提供移动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压电元件为一体结构,两者之间相互绝缘。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粘结在所述压电元件的可动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分布于所述可动端的两侧;或者,所述可动端的两侧之间分布有至少一个所述转轴。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通过具有柔韧性的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被移动镜片连接,所述可动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第二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中间部分的宽度、厚度满足设定值,使所述中间部分具有柔韧性。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与每个被移动镜片连接的压电元件至少包括一对,每对压电元件对称分布于与所述压电元件相连接的被移动镜片周边。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压电元件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每对压电元件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上表面,另一连接所述被移动镜片的下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在沿镜头支架的方向上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位于第二被移动镜片上方。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镜片组,所述固定镜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镜片,所述固定镜片组与所述镜头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镜片组平行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所述固定镜片组位于第一被移动镜片上方、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之间或者第二被移动镜片下方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镜头支架侧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固定镜片组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镜片组通过框架固定在所述镜头支架侧壁,所述框架与镜头支架之间具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沿平行于镜头支架侧壁的方向贯穿所述框架。
28.一种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
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位于所述线路板上,外部信号连接端与所述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信号连接端通过引脚或者柔性排线与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移动镜片包括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在沿镜头支架侧壁的方向上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位于第二被移动镜片上方;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固定镜片组,所述固定镜片组与所述镜头支架通过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镜片组平行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所述固定镜片组位于第一被移动镜片上方、第一被移动镜片和第二被移动镜片之间或者第二被移动镜片下方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所述框架与镜头支架之间具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沿平行于镜头支架侧壁的方向贯穿所述框架;
与所述第二被移动镜片的压电元件的外部信号连接端相连的引脚或者柔性排线,直接或者通过第二被移动镜片下方的固定镜片组的框架内的过线槽与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与所述第一被移动镜片的压电元件的外部信号连接端相连的引脚或者柔性排线,通过第一被移动镜片下方的固定镜片组的框架内的过线槽与线路板上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
CN201910784977.XA 2019-08-23 2019-08-23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Active CN112485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977.XA CN112485880B (zh) 2019-08-23 2019-08-23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4977.XA CN112485880B (zh) 2019-08-23 2019-08-23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5880A true CN112485880A (zh) 2021-03-12
CN112485880B CN112485880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91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4977.XA Active CN112485880B (zh) 2019-08-23 2019-08-23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588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2A (zh) * 1990-02-01 1991-09-18 老代尔夫特光学工业有限公司 狭缝射线照相装置
CN1847911A (zh) * 2005-04-15 2006-10-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变焦透镜
JP2007041455A (ja) * 2005-08-05 2007-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装置の像振れ補正装置
CN10115394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US20090256948A1 (en) * 2008-04-09 2009-10-1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ns module with zoom and auto-focus functions
CN205211794U (zh) * 2015-12-18 2016-05-04 山东亿诺赛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型压电元件
CN107539945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镜单元及制备方法、微镜阵列和光交叉连接模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2A (zh) * 1990-02-01 1991-09-18 老代尔夫特光学工业有限公司 狭缝射线照相装置
CN1847911A (zh) * 2005-04-15 2006-10-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变焦透镜
JP2007041455A (ja) * 2005-08-05 2007-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装置の像振れ補正装置
CN101153948A (zh) * 2006-09-28 2008-04-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US20090256948A1 (en) * 2008-04-09 2009-10-1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ns module with zoom and auto-focus functions
CN205211794U (zh) * 2015-12-18 2016-05-04 山东亿诺赛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叠层型压电元件
CN107539945A (zh) * 2016-06-28 2018-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镜单元及制备方法、微镜阵列和光交叉连接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588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5474B2 (en) Micromechanical device having a structure tiltable by a quasi-static piezoelectric actuation
JP2017522615A (ja) カメラ組立体
US10393991B2 (en) MEMS device
US11493727B2 (en) Optical system
CN113130734A (zh) 一种压电驱动结构和成像模组
KR20110127922A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5398308A (zh) 潜望式连续光变模组及相应的多摄模组
KR102085803B1 (ko) 멤스 소자 및 카메라 모듈
WO2021218529A1 (zh) 具有防抖功能的感光组件及相应摄像模组
CN112485880B (zh) 镜头模组及镜头组件
CN112825542B (zh) 一种成像模组
CN210323540U (zh) 自动对焦用压电usm的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装置
CN113132570B (zh) 成像模组、电子设备
CN112351158B (zh) 成像模组及其形成方法、镜头组件
CN11134337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311977B (zh) 成像模组及其形成方法、镜头组件
CN113067964B (zh) 一种压电驱动器和成像模组
CN112351159B (zh) 成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KR20110127923A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4879336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JP2009071663A (ja) 移動機構および撮像装置
KR20210132986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3067496B (zh) 一种压电驱动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像模组
WO2022233289A1 (zh) 摄像模组、光学致动器、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9994463U (zh) 一种变焦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