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4356A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84356A CN112484356A CN202011367633.8A CN202011367633A CN112484356A CN 112484356 A CN112484356 A CN 112484356A CN 202011367633 A CN202011367633 A CN 202011367633A CN 112484356 A CN112484356 A CN 1124843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urrent
- temperature data
- compressor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F26B25/08—Parts thereof
- F26B25/12—Walls or sides; Do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热泵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输出节流装置开启命令至节流装置;根据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风阀,输出阀门关闭命令至风阀,或,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风阀。本发明实现了对热泵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避免用户手动操作,可提高多级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除湿型热泵烘干系统被处理的空间经过蒸发器后,为了提高除湿量,往往会降低风量,再经过冷凝器,会导致被处理空气的温差大流量小,使得冷凝温度很高,从而制冷循环的效率低。
为解决现有技术能效低的问题,申请号为202010924128.2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送风风道、旁通风道、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和第一风机等,其在回风风道和送风风道之间设置了旁通风道,回风中的部分空气可以直接从旁通风道进入送风风道,而不经过第二换热器。该热泵烘干系统可以应用于热泵烘干系统,以对农作物、药材、污泥等进行烘干处理。该热泵烘干系统可以在冷凝温度更低的情况下,达到更高的出风温度,从而提升制冷循环的效率,使农作物、药材、污泥等的烘干处理效率得到提升。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该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相关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送风风道、旁通风道、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和风阀;
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热泵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输出节流装置开启命令至节流装置;
S2.实时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然后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S3.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风阀,然后返回步骤S2;
S4.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二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关闭命令至风阀,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5;
S5.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三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风阀,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不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
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
其中,进出口温差数据=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
所述第二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第三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优选地,在步骤S2中,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附加参数Y,附加参数Y=Σai*bi;其中,参数bi为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进出口温度数据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i取值为1、2、3、4或5;系数ai为可设的常数。
判断附加参数Y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第一标准参数范围还包括:附加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第四换热器和调节阀A,所述调节阀A设置在第四换热器的进水口处;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
优选地,所述第四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六温度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小于第七温度阈值;
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八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
或,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小于第二压力阈值。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括第一接水盘、第一排水管和调节阀B,所述调节阀B设置在第一排水管上;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风机、第二节流装置、第四换热器和第五换热器;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和/或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第二压缩机,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第二压缩机,然后返回步骤S2。
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接水盘、第二排水管、第四风机、第八换热器和播水装置;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和/或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第一水泵,若否,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四风机和/或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第一水泵。
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至第一阀门,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至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一排水管、第二水泵、第三接水盘、第三排水管、第四换热器、第五风机、第九换热器和播水装置;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至第二水泵和/或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五风机,若否,还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至第二水泵和/或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五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热泵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避免用户手动操作,可提高热泵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具体地,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一风机和风阀等均通过控制器驱动,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接收并处理处理送风风道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的相对湿度数据,调节风阀的开度,以使回风中的部分空气不经过第二换热器而直接用于第一换热器换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和第五换热器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第八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热泵烘干系统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热泵烘干系统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第九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表示不存在中间单元。另外,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如图1和2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包括回风风道101、送风风道102、旁通风道103、第一压缩机104、第一换热器105、第一节流装置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一风机108和风阀111;
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热泵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4,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08,输出节流装置开启命令至节流装置106;
S2.实时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然后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S3.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风阀111,然后返回步骤S2;应当理解的是,当风阀111接收到阀门调大命令后,可打开或进一步开大。
S4.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二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关闭命令至风阀111,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5;
S5.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三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风阀111,此步骤中,风阀111持续调小,直至完全关闭,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不动作。应当理解的是,当风阀111接收到阀门调小命令后,可进一步关小或关闭。
本实施例实现了对热泵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避免用户手动操作,可提高热泵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具体地,第一压缩机104、第一换热器105、第一节流装置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一风机108和风阀111等均通过控制器驱动,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接收并处理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调节风阀111的开度,以使回风中的部分空气不经过第二换热器107而直接用于第一换热器105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压缩机制冷循环,第二换热器107作为蒸发器对流经其外表面的空气吸热,使得空气降温析出水分;第一换热器105作为冷凝器对流经其外表面的空气加热,使得空气升温;然后,将升温后的空气送入到烘干区域,从而将烘干区域里的被烘干物的水分吸收至空气里;然后,经过回风口进入回风风道101,再与第二换热器107换热;如此周而循环,达到将空气中水分不断析出、被烘干物的水分不断减少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
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
其中,进出口温差数据=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
所述第二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附加参数Y,附加参数Y=Σai*bi;其中,参数bi为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进出口温度数据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i取值为1、2、3、4或5;系数ai为可设的常数。
判断附加参数Y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第一标准参数范围还包括:附加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附加参数Y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累计参数bi接收次数,当接收处理的参数bi连续在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或参数bi在预定时间内有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则对与当前参数bi对应的系数ai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中,系数ai可以根据热泵烘干系统100的运行状况进行修正,如,当控制器接收处理的参数bi连续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或参数bi在预定时间内有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指定次数如2次、3次或4次等,则将与当前参数bi对应的系数ai修正为数值更大的常数,如,将系数ai乘以一个大于1的常数,常数可设置为1.1、1.2或1.3等,也可将与当前参数bi对应的系数ai修正为数值更小的常数,此时系数ai乘以一个小于1的常数,如0.8或0.9等,系数ai的初始数值及常数均可根据烘干物种类及系统工艺的不同进行设定,由此实现对附加参数Y的反馈处理,修正后的系数ai可作为控制器后续计算附加参数Y的依据。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四换热器113和调节阀A,所述调节阀A设置在第四换热器113的进水口处;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六温度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小于第七温度阈值;
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八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
或,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小于第二压力阈值。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括第一接水盘109、第一排水管110和调节阀B,所述调节阀B设置在第一排水管110上;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压缩机114、第二风机115、第二节流装置116、第四换热器113和第五换热器117;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5和/或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14,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14,然后返回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附加参数Z,附加参数Z=Σci*di;其中,参数di为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i取值为1或2;系数ci为可设的常数。
判断附加参数Z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第四标准参数范围还包括:附加参数Z大于第二综合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附加参数Z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累计参数di接收次数,当接收处理的参数di连续在指定次数均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或参数di在预定时间内有指定次数均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则对与当前参数di对应的系数ci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中,系数ci可以根据热泵烘干系统100的运行状况进行修正,如,当控制器接收处理的参数di连续指定次数均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或参数di在预定时间内有指定次数均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指定次数如2次、3次或4次等,则将与当前参数di对应的系数ci修正为数值更大的常数,如,将系数ci乘以一个大于1的常数,常数可设置为1.1、1.2或1.3等,也可将与当前参数di对应的系数ci修正为数值更小的常数,此时系数ci乘以一个小于1的常数,如0.8或0.9等,系数ci的初始数值及常数均可根据烘干物种类及系统工艺的不同进行设定,由此实现对附加参数Z的反馈处理,修正后的系数ci可作为控制器后续计算附加参数Z的依据。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水泵121、第二接水盘122、第二排水管123、第四风机124、第八换热器132和播水装置125;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124和/或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第一水泵121,若否,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四风机124和/或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第一水泵121。
如图7所示为图6中所示的热泵烘干系统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阀门126;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至第一阀门126,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至第一阀门126。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09、第一排水管110、第二水泵127、第三接水盘128、第三排水管129、第四换热器113、第五风机130、第九换热器131和播水装置125;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至第二水泵127和/或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五风机130,若否,还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至第二水泵127和/或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五风机130。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一压力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一相对湿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第五温度阈值、第六温度阈值、第七温度阈值、第八温度阈值、第九温度阈值及第二压力阈值等数值分别根据烘干物种类及烘干工艺的不同进行设置,如进行以下初始值设定,第一温度阈值设定为75℃,第二温度阈值设定为70℃,第一压力阈值设定为2MPa,第三温度阈值设定为20℃,第一相对湿度阈值设定为25%,第四温度阈值设定为65℃,第五温度阈值设定为70℃,第六温度阈值设定为60℃,第七温度阈值设定为25℃,第八温度阈值设定为40℃,第九温度阈值设定为55℃,第二压力阈值设定为1.4MPa,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包括回风风道(101)、送风风道(102)、旁通风道(103)、第一压缩机(104)、第一换热器(105)、第一节流装置(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一风机(108)和风阀(111);
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热泵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4),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08),输出节流装置开启命令至节流装置(106);
S2.实时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然后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S3.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风阀(111),然后返回步骤S2;
S4.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二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关闭命令至风阀(111),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5;
S5.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三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风阀(111),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不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
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
其中,进出口温差数据=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
所述第二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所述第三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接收并处理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附加参数Y,附加参数Y=Σai*bi;其中,参数bi为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进出口温度数据或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i取值1、2、3、4或5;系数ai为可设的常数。
判断附加参数Y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4;
第一标准参数范围还包括:附加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附加参数Y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累计参数bi接收次数,当接收处理的参数bi连续在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或参数bi在预定时间内有指定次数均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则对与当前参数bi对应的系数ai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四换热器(113)和调节阀A,所述调节阀A设置在第四换热器(113)的进水口处;所述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若是,则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A,然后返回步骤S2。
所述第四标准参数范围为:
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六温度阈值;
当前进出口温差数据小于第七温度阈值;
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八温度阈值;
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
或,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小于第二压力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括第一接水盘(109)、第一排水管(110)和调节阀B,所述调节阀B设置在第一排水管(110)上;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调节阀B,然后返回步骤S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压缩机(114)、第二风机(115)、第二节流装置(116)、第四换热器(113)和第五换热器(117);所述步骤S6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和/或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是否位于第四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5)和/或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14),然后返回步骤S2,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14),然后返回步骤S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水泵(121)、第二接水盘(122)、第二排水管(123)、第四风机(124)、第八换热器(132)和播水装置(125);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124)和/或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第一水泵(121),若否,还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四风机(124)和/或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第一水泵(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阀门(126);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阀门调小命令至至第一阀门(126),若否,还输出阀门调大命令至至第一阀门(12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09)、第一排水管(110)、第二水泵(127)、第三接水盘(128)、第三排水管(129)、第四换热器(113)、第五风机(130)、第九换热器(131)和播水装置(125);所述步骤S2中,判断当前送风风道(102)的出风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温度数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4)所在的制冷循环系统冷媒侧的冷凝压力数据、当前回风风道(101)的回风温度数据和/或当前回风风道(101)的相对湿度数据是否位于第一标准参数范围内时,若是,还输出水泵调大命令至至第二水泵(127)和/或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五风机(130),若否,还输出水泵调小命令至至第二水泵(127)和/或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五风机(1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7633.8A CN112484356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67633.8A CN112484356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84356A true CN112484356A (zh) | 2021-03-12 |
CN112484356B CN112484356B (zh) | 2022-08-12 |
Family
ID=7493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67633.8A Active CN112484356B (zh) | 2020-11-27 | 2020-11-27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8435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6319A (zh) * | 2021-08-31 | 2021-12-10 |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1566A (zh) * | 2015-01-14 | 2015-04-08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充分回收排风余热的空气源热泵烘干机 |
US9651308B1 (en) * | 2016-09-08 | 2017-05-16 | Donald C. Lewis | High temperatur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system |
CN107642925A (zh) * | 2016-12-27 | 2018-01-30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带旁通管路的多级热泵干燥除湿系统 |
CN110285599A (zh) * | 2019-07-18 | 2019-09-27 | 四川骐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除湿保鲜设备 |
CN111895773A (zh) * | 2020-09-04 | 2020-11-06 | 张勇 | 热泵烘干系统 |
-
2020
- 2020-11-27 CN CN202011367633.8A patent/CN1124843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1566A (zh) * | 2015-01-14 | 2015-04-08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充分回收排风余热的空气源热泵烘干机 |
US9651308B1 (en) * | 2016-09-08 | 2017-05-16 | Donald C. Lewis | High temperatur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system |
CN107642925A (zh) * | 2016-12-27 | 2018-01-30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带旁通管路的多级热泵干燥除湿系统 |
CN110285599A (zh) * | 2019-07-18 | 2019-09-27 | 四川骐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热泵烘干除湿保鲜设备 |
CN111895773A (zh) * | 2020-09-04 | 2020-11-06 | 张勇 | 热泵烘干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6319A (zh) * | 2021-08-31 | 2021-12-10 |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烘干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84356B (zh) | 2022-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22103B2 (en) | Heat pump and method for pumping heat in a free cooling mode | |
KR101702884B1 (ko) | 히트 펌프형 냉난방 시스템 | |
EP4379272A1 (en) | Multi-split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0701659B (zh) | 一种基于负荷匹配和抑霜多目标的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群控方法 | |
CN114353276B (zh) | 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833579B (zh) | 一种多模式热泵烤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40007601A1 (en) | Out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13390206B (zh) | 空调器、空调器工作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484356B (zh)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
US20230250982A1 (en) | Heat Pump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EP1813888A2 (en) |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er | |
CN110645646A (zh) | 一种热回收型双冷源新风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327975B (zh) | 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4322231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306750A (zh) | 带排风能量回收的平疫结合可调工况变通道空气处理机组 | |
WO2017072322A1 (en) | Heat pump and method for pumping heat with mode control on the condenser side and fine control on the evaporator side | |
CN111780269B (zh) | 一种除湿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9556240A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0701817B (zh) | 一种基于负荷匹配和抑霜多目标的空气源热泵运行调控方法 | |
CN211060239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0980141U (zh) | 一种热回收型双冷源新风除湿机 | |
CN112393579B (zh)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210772524U (zh) | 三效可调型溶液热回收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 |
WO2017072321A1 (en) | Heat pump and method for pumping heat with a bypass mode | |
CN208075149U (zh) | 恒温恒湿内机及恒温恒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