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579B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3579B CN112393579B CN202011315071.2A CN202011315071A CN112393579B CN 112393579 B CN112393579 B CN 112393579B CN 202011315071 A CN202011315071 A CN 202011315071A CN 112393579 B CN112393579 B CN 1123935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heat exchanger
- data
- compressor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6—Humidity by condensing the moisture in the drying medium, which may be recycled, e.g. using a heat pump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S2.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S3.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不动作;S4.根据当前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判断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是否饱和,若是,则不动作,若否,则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本发明实现了对多级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可提高多级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烘干系统可以分为除湿型和非除湿型:
除湿型一般是要用制冷循环的中的蒸发器将被烘干空间的一部分空气降温,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实现对空气的除湿;被除湿后的空气进一步经过冷凝器加热后送入到被烘干空间,形成压缩机制冷循环和空气处理循环,从而将空气不断的除湿。
非除湿型主要是将被烘干空间的一部分空气直接引入到冷凝器侧,该空气被加热后再流入烘干空间,相对于除湿型来说,非除湿型中的空气未经过被降温除湿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除湿型热泵烘干系统的热量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浪费。
为解决现有技术能效低的问题,申请号为202010968146.0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级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送风风道、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该多级烘干系统可以用于对待烘干物进行烘干处理,并具有热量利用率高的特点,节能效果好。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该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关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级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送风风道、第一烘干区域、第二烘干区域、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与回风风道之间及所述第二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均通过风道连通;
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S2.实时接收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和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和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S3.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第二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所述第二回风温度为第二空气在第二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不动作;
S4.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并根据当前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判断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是否饱和,若是,则不动作,若否,则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
优选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
S102.在预定时间后,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与第三换热器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
S103.判断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若否,则返回步骤S102;
S104.在预定时间后,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或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在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
在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
优选地,所述多级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一排水管;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包括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上下游温差数据和/或第一排水管的出水量数据,其中,第二换热器上下游温差=第二换热器下游的温度-第二换热器上游的温度,其中,第二换热器上下游温差=第二换热器下游的温度-第二换热器上游的温度;
当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第二换热器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大于第一干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上游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上下游温差数据大于第八温度阈值或第一排水管的出水量数据小于第一出水量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未饱和,否则判定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饱和。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还包括第一参数Y和第二参数X,其中,Y=a*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b*第二换热器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X=Σci*di,其中,系数a、b和ci均为可为可设的常数,系数a、b和ci通过控制器进行反馈修正,di为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上下游温差数据或第一排水管的出水量数据;当第一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或第二参数X大于第二综合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未饱和。
优选地,所述多级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三风机;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中,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时,同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三风机;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三风机;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一风机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三风机。
优选地,所述多级烘干系统还包括第四换热器和第四风机;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实时接收并处理室外温度数据和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并在预定时间内,室外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且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
优选地,所述多级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五换热器、第六换热器、第五风机、第二节流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并在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一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五风机,输出节流机构开启命令至第二节流机构,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二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多级烘干系统还包括第三烘干区域、第四烘干区域、第七换热器、第六风机和第八换热器,所述第二烘干区域与第七换热器之间通过风道连通;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第四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和第一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并在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二温度阈值,且第四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小于第十三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六风机,或在第一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四温度阈值,且第二烘干区域内温度数据小于第十五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多级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避免用户手动操作,可提高多级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具体地,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通过控制器驱动,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处理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数据和第一回风温度数据,调节第一压缩机和第二风机的运行状态,通过第一回风温度数据、第二回风温度数据或第二换热器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调节第二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运行状态,由此便于提升对第一空气的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多级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多级烘干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多级烘干系统包括第三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多级烘干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和第四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采用另一换热结构的多级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多级烘干系统包括第三烘干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多级烘干系统包括第八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多级烘干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其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在本文中若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表示不存在中间单元。另外,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若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若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在本文中被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1或2所示,多级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101、送风风道102、第一烘干区域103、第二烘干区域104、第一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三换热器108、第一节流机构109、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11,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第三换热器108与回风风道101之间及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均通过风道连通;
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109,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S2.实时接收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和第一回风温度数据,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和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S3.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第二回风温度数据,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第二回风温度为第二空气在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不动作;
S4.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并根据当前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判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是否饱和,若是,则不动作,若否,则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110。
本实施例中,如果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或者冷凝压力高于某值,则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一风机110,如果第一风机110受步骤S3的控制不能调大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本实施例实现了对多级烘干系统的自动控制,避免用户手动操作,可提高多级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具体地,第一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三换热器108、第一节流机构109、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11均通过控制器驱动,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处理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和第一回风温度数据,调节第一压缩机105和第二风机111的运行状态,通过第一回风温度数据、第二回风温度数据或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调节第二风机111和第二风机111的运行状态,由此便于提升对第一空气的热量利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多级烘干系统100采用多级烘干实现更加节能的目的。例如,在第一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第二换热器107和第一节流机构109形成的制冷循环中,通过第二换热器107产的冷量为Q1,从第一烘干区域103的空气与第三换热器108换热提供的冷量Q2,那么,为第一烘干区域103的部分的空气的处理的冷量之和为Q1+Q2,也就是说,可以有Q1+Q2的冷量使空气降温,从而使得该空气冷凝出更多水分;同时,为第二烘干区域104提供热量Q2,使得第二烘干区域104更容易把被烘干物的水分蒸发的空气中,这样就能在基本相同的耗功或少量增加功率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除水量,提高了整体的效率,也提高了第二烘干区域104被烘干物出水的效率,实现了能源多级利用。
本实施例中,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12和第一排水管113,第一接水盘112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07下方,第一排水管113与第一接水盘112连接,用于将第一接水盘112内的水排出至风道和烘干区域外。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
S102.在预定时间后,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
S103.判断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109,若否,则返回步骤S102;
S104.在预定时间后,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在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其他情况时,不动作。
本实施例中,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12和第一排水管113;在步骤S4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包括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和/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其中,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温度-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其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即为回风风道101或送风风道102位于第二换热器107的下游位置,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温度-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
当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大于第一干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大于第八温度阈值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小于第一出水量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未饱和,否则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饱和。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还可包括第一回风干球温度数据、第一回风相对湿度数据和第一回风湿球温度数据中的任意两个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还包括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相对湿度数据和第二换热器107的湿球温度数据中的任意两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还包括第一参数Y和第二参数X,其中,Y=a*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b*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X=Σci*di,其中,系数a、b和ci均为可为可设的常数,系数a、b和ci通过控制器进行反馈修正,di为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等其他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当第一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或第二参数X大于第二综合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未饱和。
需要说明的是,系数a、b和ci可以根据多级烘干系统100的运行状况进行修正,如,当控制器接收处理的第一参数Y连续指定次数(如2次、3次或4次等)均大于第一综合阈值,和/或第二参数X连续指定次数均大于第二综合阈值,则对应将系数a、b和ci修正为数值更大的常数,如,将系数a、b和ci乘以一个大于1的常数,常数可设置为1.1、1.2或1.3等,系数a、b和ci的初始数值及常数均可根据烘干物种类及系统工艺的不同进行设定,由此实现第一参数Y和第二参数X的反馈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三风机116;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中,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三风机116;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三风机116;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三风机116。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四换热器117和第四风机118;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实时接收并处理室外温度数据和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并在预定时间内,室外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且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118。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五换热器119、第六换热器120、第五风机121、第二节流机构122和第二压缩机123;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并在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一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五风机121,输出节流机构开启命令至第二节流机构122,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23。
本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三烘干区域124、第四烘干区域114、第七换热器125、第六风机126和第八换热器127,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七换热器125之间通过风道连通;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7.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第四烘干区域114内温度数据和第一烘干区域103内温度数据,并在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二温度阈值,且第四烘干区域114内温度数据小于第十三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六风机126,同时增加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七换热器125之间风道内的风量,或在第一烘干区域103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四温度阈值,且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小于第十五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相对湿度数据,当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相对湿度数据大于第二相对湿度阈值时,打开第二烘干区域104与外界的通风通道进行换风,如果持续了换风某时间,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温度低于第十六温度阈值,或者第二烘干区域104的相对湿度低于第三相对湿度阈值,则关闭与外机通风通道;当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相对湿度高于第四相对湿度阈值,且外界相对湿度低于第五相对湿度阈值,打开第二烘干区域104与外界的通风通道进行换风;当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相对湿度高于第六相对湿度阈值,且外界温度低于第十七温度阈值,打开第二烘干区域104与外界的通风通道进行换风。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第一频率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二频率阈值、第四温度阈值、第五温度阈值、第六温度阈值、第一干球温度阈值、第七温度阈值、第八温度阈值、第一出水量阈值、第一综合阈值、第二综合阈值、第九温度阈值、第十温度阈值、第十一温度阈值、第十二温度阈值、第十三温度阈值、第十四温度阈值、第十五温度阈值及第一相对湿度阈值等数值分别根据烘干物种类及烘干工艺的不同进行设置,如进行以下初始值设定,第一温度阈值设定为60℃,第一频率阈值设定为30Hz,第二温度阈值设定为55℃,第三温度阈值设定为65℃,第二频率阈值设定为60Hz,第四温度阈值设定为40℃,第五温度阈值设定为30℃,第六温度阈值设定为25℃,第一干球温度阈值设定为35℃,第七温度阈值设定为65℃,第八温度阈值设定为15℃,第九温度阈值设定为15℃,第十温度阈值设定为20℃,第十一温度阈值设定为35℃,第十二温度阈值设定为35℃,第十三温度阈值设定为25℃,第十四温度阈值设定为60℃,第十五温度阈值设定为45℃,第一相对湿度阈值设定为95%,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7)
1.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烘干系统包括回风风道(101)、送风风道(102)、第一烘干区域(103)、第二烘干区域(104)、第一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三换热器(108)、第一节流机构(109)、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11),所述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所述第三换热器(108)与回风风道(101)之间及所述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均通过风道连通;所述回风风道(101)和所述送风风道(102)连通;第一压缩机(105)、第一换热器(106)、第一节流机构(109)和第二换热器(107)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06)安装于所述送风风道(102),所述第二换热器(107)安装于所述回风风道(101),所述第一风机(110)用于使第一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107)和所述第一换热器(106),并送入所述第一烘干区域(103);所述第二风机(111)用于使所述第一烘干区域(103)内的所述第一空气与所述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第二空气,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108)使所述第一空气与所述第二空气相互不接触地换热,所述第三换热器(108)与所述回风风道(101)通过风道连通,以将与第二空气换热后的所述第一空气送回所述回风风道(101);
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由控制器执行,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109),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S2.实时接收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和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和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S3.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第二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所述第二回风温度为第二空气在第二烘干区域(104)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并根据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和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不动作;
S4.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并根据当前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判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是否饱和,若是,则不动作,若否,则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110);
在步骤S3中,在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在当前第二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六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所述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07)下方的第一接水盘(112)和第一排水管(113);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包括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和/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其中,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温度-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
当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小于第一相对湿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大于第一干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七温度阈值、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大于第八温度阈值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小于第一出水量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未饱和,否则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饱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接收多级烘干系统启动请求,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
S102.在预定时间后,接收并处理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所述第一回风温度为第一空气在第一烘干区域(103)与第三换热器(108)之间风道内时的温度;
S103.判断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输出节流装置调大命令至第一节流机构(109),若否,则返回步骤S102;
S104.在预定时间后,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大于第二频率阈值,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二风机(111)或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大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大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输出压缩机频率调小命令至第一压缩机(105);
在当前第一压缩机(105)运行频率数据位于第一频率阈值和第二频率阈值之间,且当前第一回风温度数据位于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之间时,不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状态数据还包括第一参数Y和第二参数X,其中,Y=a*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b*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X=Σci*di,其中,系数a、b和ci均为可设的常数,系数a、b和ci通过控制器进行反馈修正,di为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相对湿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干球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游的温度数据、第二换热器(107)上下游温差数据或第一排水管(113)的出水量数据;在步骤S4中,判断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是否饱和时,也可采用下述替换步骤:当第一参数Y大于第一综合阈值或第二参数X大于第二综合阈值时,判定第二换热器(107)下游的空气未饱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三风机(116),所述第三换热器(108)与所述回风风道(101)通过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机(116)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空气送回所述回风风道(101);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中,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三风机(116);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小命令至第三风机(116);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一风机(110)时,同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三风机(1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四换热器(117)和第四风机(118),所述第四换热器(117)用于对所述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所述第二空气换热,所述第四风机(118)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第四换热器(117);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实时接收并处理室外温度数据和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并在预定时间内,室外温度数据小于第九温度阈值,且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调大命令至第四风机(1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烘干系统(100)还包括第五换热器(119)、第六换热器(120)、第五风机(121)、第二节流机构(122)和第二压缩机(123),所述第五换热器(119)用于对所述第二烘干区域(104)内的所述第二空气换热,所述第五风机(121)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第五换热器(119),所述第五换热器(119)与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22)连接,所述第二节流机构(122)与所述第六换热器(120)连接,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第五换热器(119)和所述第六换热器(120)连接;所述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并在第二烘干区域(104)内温度数据大于第十一温度阈值时,输出风机开启命令至第五风机(121),输出节流机构开启命令至第二节流机构(122),输出压缩机开启命令至第二压缩机(1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15071.2A CN112393579B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15071.2A CN112393579B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3579A CN112393579A (zh) | 2021-02-23 |
CN112393579B true CN112393579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7460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15071.2A Active CN112393579B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9357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75728A1 (en) * | 2004-02-04 | 2005-08-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ry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JP6641390B2 (ja) * | 2016-01-29 | 2020-02-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06440748A (zh) * | 2016-10-14 | 2017-02-22 | 安徽美乐柯制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干燥装置 |
CN111365977B (zh) * | 2020-03-23 | 2021-07-06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闭式变频热泵干燥设备控制方法 |
CN111928600A (zh) * | 2020-09-15 | 2020-11-13 | 张勇 | 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 |
-
2020
- 2020-11-20 CN CN202011315071.2A patent/CN11239357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3579A (zh) | 2021-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34210B2 (en) |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s | |
US8538587B2 (en) | HVAC system with automated blower capacity dehumidification, a HVAC controller therefo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
KR101702884B1 (ko) | 히트 펌프형 냉난방 시스템 | |
WO2021174896A1 (zh) | 用于空调器清洁的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8518736A (zh) | 恒温恒湿内机、恒温恒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11802705B2 (en) |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with improved sensible capacity | |
US11480353B2 (en) |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 with face-split evaporator | |
CN110726189A (zh) | 一种双级降温除湿装置 | |
CN101487640B (zh) |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设备分布式冷却系统 | |
CN110793096A (zh) | 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
CN114087743A (zh) | 热管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393579B (zh) | 一种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5218275B (zh) | 机柜空调风道组件和机柜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484356B (zh)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0686314A (zh) | 一种空调机 | |
CN112327975B (zh) | 一种高效多级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1737891A (zh) | 一种湿膜加湿方法及其加湿装置 | |
CN211060239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1011673U (zh) | 一种双级降温除湿装置 | |
CN211177050U (zh) | 一种空调机组 | |
CN208520100U (zh) | 一种热回收高温热泵烤房 | |
KR20110003814A (ko) | 복수의 송풍팬 제어기능이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 | |
CN112361801B (zh) |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6839525A (zh) | 一种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的风换热器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86315A (zh) | 一种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