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7763A -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7763A
CN112477763A CN201910864025.9A CN201910864025A CN112477763A CN 112477763 A CN112477763 A CN 112477763A CN 201910864025 A CN201910864025 A CN 201910864025A CN 112477763 A CN112477763 A CN 112477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4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帅
曲彤
孙铎
N·马蒙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riority to CN2019108640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7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77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4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arranged at rear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refuse, e.g. ash-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包括物体输送系统的车辆及相应的使用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车辆包括储存厢和车厢以及设置在车厢中的座椅装置。座椅装置具有能够暴露于车厢的第一开口。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储物装置,储物装置用于安装在储存厢中,储物装置的底部能够至少部分地打开;以及第一运送装置,第一运送装置设置在储物装置的下方并且用于穿过座椅装置延伸至第一开口并能够在储物装置的下方与第一开口之间运动。本发明的物体输送系统能够使得乘坐在车厢中的驾乘人员从第一开口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例如后备箱),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包括物体输送系统的车辆及相应的使用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辆通常包括车厢和用于存放行李物品的后备箱。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需要拿取存放在后备箱中的物品。目前已知的做法是停车将后备箱打开之后再从后备箱拿取所需的物品。这一方面会增加旅途时间,从而可能影响行程,特别是在需要频繁从后备箱拿取物品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在道路上靠边停车从后备箱中拿取物品会增加安全隐患。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包括物体输送系统的车辆及相应的使用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包括物体输送系统的车辆及相应的使用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其旨在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帮助车厢中的驾乘人员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拿取储存厢(例如后备箱)中的物体(例如,行李物品、自动售卖的物品等)。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储存厢和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厢中的座椅装置。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能够暴露于所述车厢的第一开口。所述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储存厢中,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能够至少部分地打开;以及第一运送装置,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并且用于穿过所述座椅装置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能够在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运动。
当上述物体输送系统安装在车辆中时,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一运送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需要将储存厢中的储物装置中存放的物体运送至车厢中的座椅装置的第一开口处,使得乘坐在车厢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能够暴露于所述车厢的第二开口,所述物体输送系统进一步包括:垃圾容纳装置,所述垃圾容纳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储存厢中;以及第二运送装置,所述第二运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中或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上方并且用于穿过所述座椅装置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并能够在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运动。
当上述物体输送系统安装在车辆中时,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二运送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中的垃圾容纳装置中,可以保持车厢中干净整洁,方便快捷,并且无需停车,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座椅装置的前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储存厢设置在所述车厢的后侧,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运送装置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轴线向前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运送装置:为传送带;或者包括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轨道上运动的运动部件。
可选地,所述储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间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将所述储物装置分隔成多个储物单元,每个所述储物单元的底部能够通过对应的驱动部件独立地打开和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设置有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是否存在来自所述储物装置的物体。
可选地,所述储物装置中设置有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
可选地,所述座椅装置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物体输送系统。
本发明的车辆中的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一运送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需要将储存厢中的储物装置中存放的物体运送至车厢中的座椅装置的第一开口处,使得乘坐在车厢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所述物体输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所述目标物体为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所述储物装置中存放的物体;控制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以使所述目标物体运动至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以将所述目标物体运送至所述车厢中的所述座椅装置的所述第一开口。
上述物体输送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运送装置将用户选择的目标物体从储存厢中的储物装置运送至车厢的座椅装置的第一开口处,使得乘坐在车厢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的步骤包括:接收用户从显示装置上对目标物体图像的选择,并且所述控制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目标物体图像映射到所述储物装置的多个储物单元中的目标储物单元;以及控制所述目标储物单元对应的驱动部件打开所述目标储物单元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以及在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的情况下,致动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以将所述目标物体运送至所述第一开口。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的步骤包括:检测所述目标物体是否到达所述第一出口;以及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到达所述第一出口时,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停止运动。
可选地,所述物体输送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二运送装置通过所述座椅装置的第二开口接收来自所述车厢的垃圾;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运送装置运动,以将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所述储存厢中的垃圾容纳装置。
上述物体输送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还能够通过第二运送装置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中的垃圾容纳装置中,可以保持车厢中干净整洁,方便快捷,并且无需停车,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以示例的方式参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且非穷举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在车辆中的物体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物体输送系统以及车辆的座椅装置的简化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体输送方法的流程图,其中示出了储物装置中的物体通过第一运送装置被输送至第一开口;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物体输送方法的一部分流程图,其中仅示出了车厢中的垃圾通过第二运送装置被输送至垃圾容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和包括物体输送系统的车辆。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的物体输送系统,首先结合图1对车辆进行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在车辆中的物体输送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在图1中仅用方框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100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车辆100包括车厢110以及用于存放行李物品的储存厢120。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厢120是设置在车厢110的后侧的后备箱。需要说明的是,储存箱120不限于设置在车辆110的后侧。
车厢110中设置有一排或多排(例如2排、3排等)座椅装置111。座椅装置111包括左侧座椅(例如驾驶员座椅、后排左侧座椅)、右侧座椅(例如副驾驶员座椅、后排右侧座椅)以及左侧座椅与右侧座椅之间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可以连接至左侧座椅与右侧座椅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也可以与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分离。中间部分可以是座椅,也可以是扶手箱。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各个装置或部件的位置关系时所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左”、“右”、“左侧”、“右侧”、“前”、“后”、“向前”、“向后”等都是相对于乘坐在座椅装置111上的驾乘人员(包括乘客和/或驾驶员)而言的。
座椅装置111具有能够暴露于车厢110的第一开口112(图2)。即第一开口112能够被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看到和直接接触。第一开口112可以用于供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拿取物体,这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可选地,第一开口112处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口检测部件(未示出),用于检测物体是否到达第一开口112处。可选地,座椅装置111还具有能够暴露于车厢110的第二开口(未示出)。即第二开口能够被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看到和直接接触。第二开口可以用于供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投放垃圾,这也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可选地,第二开口处可以设置有第二开口检测部件(未示出),用于检测第二开口处是否投放有垃圾。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如果有的话)可以设置在座椅装置111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设置在座椅装置111的前侧面上,以便于驾乘人员从第一开口112拿取物体和经由第二开口投放垃圾。当然,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设置在座椅装置111的其他位置处。例如,当座椅装置111的中间部分的前侧面向前凸出于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的前侧面时,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可以分别设置在中间部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可以设置在同一座椅装置111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座椅装置111上。优选地,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均设置在后排座椅装置111(即离后备箱最近的座椅装置111)上。第一开口112和/或第二开口可以分别设置有遮挡件,以使得仅在需要的时候使第一开口112和/或第二开口暴露于车厢110。
图1中还示意性地示出了安装在车辆100中的物体输送系统200。如图1所示,物体输送系统200包括储物装置210和第一运送装置220。储物装置210安装在车辆100的储存厢120中。储物装置210的底部能够至少部分地打开,以使得储物装置210中存放的物体能够从储物装置210中运动出来。例如,储物装置210的底部能够向下转动而至少部分地打开或者能够水平平移而至少部分地打开。第一运送装置220设置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第一运送装置220可以设置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预定距离(例如10mm~20mm)处。第一运送装置220穿过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延伸至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送装置220从后备箱向前穿过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延伸至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第一运送装置220能够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与第一开口112之间运动。如此,储物装置210的底部在需要时(例如在车辆100的行驶过程中,当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需要拿取储物装置210中存放的物体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打开,使得存放在储物装置210中的物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至位于储物装置210的下方的第一运送装置220上,并且第一运送装置220能够被致动,以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与第一开口112之间运动,从而将物体运送至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处。如此,乘坐在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112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120,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物体输送系统以及车辆的座椅装置的简化的立体示意图。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储物装置21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储物装置210总体上呈箱形,即为箱形件。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储物装置2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形、棱柱形等。储物装置21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间隔件211。间隔件211可以为板状构件。至少一个间隔件211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交叉设置。至少一个间隔件211将储物装置210分隔成多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9个)储物单元212。每个储物单元212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或不同的尺寸。每个储物单元212的温度可以不同,以用于存放不同的物体。例如,第一个储物单元212的温度可以为0℃,第二个储物单元212的温度可以为26℃,第三个储物单元212的温度可以为50℃等。可选地,间隔件21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活动间隔件,以根据需要调节储物单元212的尺寸。每个储物单元212的底部能够通过对应的驱动部件独立地打开和关闭,以根据需要仅打开相应的储物单元212的底部,避免其他储物单元212中的物体也运动至第一运送装置220上。驱动部件可以是液压驱动部件、电力驱动部件或气体驱动部件。例如,驱动部件可以是电机。
可选地,储物装置210中还设置有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摄像部件可以是照相机或网络摄像头。照明部件可以是白炽灯泡、LED灯等。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可以设置在储物装置210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均可以设置在储物装置210的顶部的内表面上。储物装置210的每个储物单元212可以配置有单独的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也可以多个储物单元212共用一个摄像部件和一个照明部件。摄像部件用于拍摄储物装置210中所存放的物体,并将所存放的物体的图案传输至可供用户操作的显示装置(未示出)。在此过程中,照明部件可以提供拍摄所需的亮度。优选地,摄像部件可以将储物装置210中所存放的物体的图案实时传输至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是车载显示装置,例如安装在前排座椅装置111后侧面的显示屏。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移动显示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储物装置210所存放的物体的图案,以供用户选择希望拿取的物体。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装置上所显示的图案来选择希望拿取的物体,也可以通过按下对应的按钮来选择希望拿取的物体。
返回参考图1,第一运送装置220为传送带,其设置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与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之间。传送带能够被致动而在储物装置210的下方与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之间运动。例如,传送带可以由电机致动。传送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储物装置210的底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储物装置210的底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能够完全位于传送带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使得从储物装置210的底部运动出来的物体均可以运动至传送带上。
第一运送装置22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运送装置可以包括轨道以及能够在轨道上运动的运动部件。当储物装置210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时,储物装置210中存放的物体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至运动部件上,运动部件能够被致动,以从储物装置210的下方沿着轨道运动至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从而将运动部件上的物体从储物装置210的下方运送至第一开口112。
优选地,第一运送装置220上设置有第一检测部件221,用于检测第一运送装置220上是否存在来自储物装置210的物体。第一检测部件221可以是压力传感器。这样,可以仅在第一检测部件221上检测到有来自储物装置210的物体时才致动第一运送装置220,可以节省能量并且延长第一运送装置22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当储存厢120设置在车厢110的后侧,即储存厢120为后备箱时,第一运送装置220平行于车辆100的纵向延伸轴线向前延伸,以便于将第一运送装置220更方便地布置在车辆100中。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纵向延伸轴线”是指平行于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延伸轴线。第一运送装置220也可以与车辆100的纵向延伸轴线成预定夹角地延伸。
在车辆100的行驶过程中,车厢110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垃圾。因此,可选地,物体输送系统200还可以用于将车厢110中产生的垃圾输送至储存厢120中,以保持车厢110干净整洁。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物体输送系统200进一步包括垃圾容纳装置230和第二运送装置240。下面将结合图1详细描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垃圾容纳装置230和第二运送装置240。
如图1所示,垃圾容纳装置230安装在车辆100的储存厢120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垃圾容纳装置230安装在车辆100的后备箱中。优选地,垃圾容纳装置230可拆卸地安装在车辆100的储存厢120中,以便于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清理垃圾容纳装置230。优选地,垃圾容纳装置230与储物装置210沿车辆100的宽度方向上布置,以便于布置第一运送装置220和接下来将要详细描述的第二运送装置240。与储物装置210类似,垃圾容纳装置230可以总体上呈箱型,即为箱型件。当然,垃圾容纳装置23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形、棱柱形等。垃圾容纳装置230的容积可以小于储物装置210的容积。例如,垃圾容纳装置230的容积与储物装置210的容积之比可以为1:5~1:3。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运送装置240设置在垃圾容纳装置230中或垃圾容纳装置230上方并且穿过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延伸至座椅装置111上的第二开口并能够在垃圾容纳装置230与第二开口之间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运送装置240从后备箱向前穿过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延伸至座椅装置111上的第二开口。
当第二运送装置240设置在垃圾容纳装置230上方时,垃圾容纳装置230的顶部能够打开。例如,垃圾容纳装置230的顶部具有第三开口(未示出)或者垃圾容纳装置230的顶板能够朝向垃圾容纳装置230的内侧转动或者朝向水平侧面转动或者朝上转动而使得垃圾容纳装置230的顶部打开。当第二运送装置240设置在垃圾容纳装置230中时,垃圾容纳装置230的前侧面具有第四开口(未示出),以使得第二运送装置240能够从垃圾容纳装置230中向前延伸穿过垃圾容纳装置230的前侧面上的第四开口和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并延伸至座椅装置111上的第二开口。
与第一运送装置220类似,第二运送装置240也可以是传送带。或者,第二运送装置240也可以包括轨道以及能够在轨道上运动的运动部件。优选地,第二运送装置24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垃圾容纳装置2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选地,第二运送装置240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第二运送装置240上是否存在垃圾。第二检测部件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此外,与第一运送装置220类似,第二运送装置240也可以平行于车辆100的纵向延伸轴线向前延伸,以便于将第二运送装置240更方便地布置在车辆100中。第二运送装置240也可以与车辆100的纵向延伸轴线成预定夹角地延伸。优选地,第一运送装置220和第二运送装置240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第一运送装置220和第二运送装置240彼此不会交叉,因而便于将第一运送装置220和第二运送装置240二者布置在车辆100中。
综上所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第一运送装置220在车辆100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将储存厢120中的储物装置210中存放的物体运送至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处,使得乘坐在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112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120,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外,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第二运送装置240(如果有的话)在车辆100行驶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120中的垃圾容纳装置230中,可以保持车厢110中干净整洁,方便快捷,并且无需停车,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以领会,在有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运送装置240不是必须的,这不影响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物体输送方法。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上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物体输送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3的流程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体输送方法。
如图3所示,使用上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物体输送方法包括步骤S310: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其中,目标物体为物体输送系统200的储物装置210中存放的物体。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可以是接收用户从显示装置上对目标物体图像的选择。更具体地,在需要时,控制储物装置210中的照明部件开启并且通过设置在储物装置210中的摄像部件实时拍摄每一个储物单元212中所存放的物体的实时图像。摄像部件所拍摄的实时图像能够传输至车厢110中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是车载显示装置,也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显示装置。用户从显示装置上选择希望拿取的目标物体的目标物体图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目标物体图像来选择目标物体或者用户也可以通过按下目标物体图像所对应的按钮来选择目标物体。
如图3所示,使用上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物体输送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320:控制储物装置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以使目标物体运动至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一运送装置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首先将用户从显示装置所选择的目标物体图像映射到储物装置210的多个储物单元212中的一个储物单元212,即目标储物单元。然后控制目标储物单元对应的驱动部件打开目标储物单元的底部。如此,目标储物单元中所存放的目标物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至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第一运送装置220上。
如图3所示,使用上述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物体输送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330:控制第一运送装置运动,以将目标物体运送至车厢中的座椅装置的第一开口。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首先检测第一运送装置220上是否存在目标物体。当储物装置210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并且储物装置210中的目标物体运动至第一运送装置220上时,该目标物体可以由第一运送装置220上的第一检测部件221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运送装置220被致动,以将第一运送装置220上的目标物体运送至车厢110中的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如此,可以使得第一运送装置220仅在需要运送目标物体时才被致动,节省了能量并且延长了物体输送系统200的使用寿命。第一运送装置220可以在检测到第一运送装置220上存在目标物体时被自动地致动。第一运送装置220也可以被手动致动。例如,第一检测部件221检测到第一运送装置220上存在目标物体时可以发出视觉提示或听觉提示,然后用户可以手动致动第一运送装置220。
优选地,控制第一运送装置运动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在目标物体到达第一开口112时控制第一运送装置220停止运动。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2处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口检测部件(未示出),以检测目标物体是否到达第一开口112。当检测到目标物体到达第一开口112时,可以控制第一运送装置220停止运动。如此,一方面,可以确保目标物体停留在第一开口112处。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运送装置220在目标物体到达第一开口112处时不再运动,节省了能量并且延长了物体输送系统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物体输送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第二运送装置240运送车厢110中产生的垃圾的步骤。图4中示出了使用第二运送装置240运送车厢110中产生的垃圾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运送装置220运送物体的过程可以与使用第二运送装置240运送车厢110中产生的垃圾的过程同时进行或分开进行。
如图4所示,物体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S340: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二运送装置通过座椅装置的第二开口接收来自车厢的垃圾。
具体地,当用户希望将车厢110中产生的垃圾运送到储存厢120中的垃圾容纳装置230中时,用户可以将垃圾通过第二开口放置在第二运送装置240上。
如图4所示,物体输送方法还包括步骤S350:控制第二运送装置运动,以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中的垃圾容纳装置。
具体地,当物体输送系统200的第二运送装置240接收到来自车厢110的垃圾时,第二运送装置240被致动。第二运送装置240可以被手动地致动也可以被自动地致动。例如,当第二运送装置240上的第二检测部件或第二开口处的第二开口检测部件检测到第二运送装置240上存在垃圾时,第二运送装置240可以被自动地致动。通过第二运送装置240的运动,可以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120中的垃圾容纳装置230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物体输送方法在车辆100行驶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运送装置220将用户选择的目标物体从储存厢120中的储物装置210运送至车厢110的座椅装置111的第一开口112处,使得乘坐在车厢110中的驾乘人员能够从第一开口112处拿取物体,而无需停车打开储存厢120,方便快捷并且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外,本发明的物体输送方法在车辆100行驶过程中还能够通过第二运送装置240(如果有的话)将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储存厢120中的垃圾容纳装置230中,可以保持车厢110中干净整洁,方便快捷,并且无需停车,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可以领会,可以省略或相应地重复上述物体输送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不影响实现其功能。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变体是可能的。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的物体输送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储存厢和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厢中的座椅装置,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能够暴露于所述车厢的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输送系统包括:
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储存厢中,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能够至少部分地打开;以及
第一运送装置,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并且用于穿过所述座椅装置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并能够在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具有能够暴露于所述车厢的第二开口,所述物体输送系统进一步包括:
垃圾容纳装置,所述垃圾容纳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储存厢中;以及
第二运送装置,所述第二运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中或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上方并且用于穿过所述座椅装置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并能够在所述垃圾容纳装置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座椅装置的前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厢设置在所述车厢的后侧,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运送装置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轴线向前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运送装置:
为传送带;或者
包括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轨道上运动的运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间隔件,所述至少一个间隔件将所述储物装置分隔成多个储物单元,每个所述储物单元的底部能够通过对应的驱动部件独立地打开和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设置有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是否存在来自所述储物装置的物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中设置有摄像部件和照明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为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体输送系统的物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输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所述目标物体为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所述储物装置中存放的物体;
控制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以使所述目标物体运动至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以及
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以将所述目标物体运送至所述车厢中的所述座椅装置的所述第一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用户对目标物体的选择的步骤包括:接收用户从显示装置上对目标物体图像的选择,并且
所述控制所述储物装置的底部至少部分地打开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物体图像映射到所述储物装置的多个储物单元中的目标储物单元;以及
控制所述目标储物单元对应的驱动部件打开所述目标储物单元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物体;以及
在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上存在所述目标物体的情况下,致动所述第一运送装置,以将所述目标物体运送至所述第一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运动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物体是否到达所述第一出口;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目标物体到达所述第一出口时,控制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停止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输送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物体输送系统的第二运送装置通过所述座椅装置的第二开口接收来自所述车厢的垃圾;以及
控制所述第二运送装置运动,以将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垃圾运送至所述储存厢中的垃圾容纳装置。
CN201910864025.9A 2019-09-12 2019-09-12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Withdrawn CN112477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4025.9A CN112477763A (zh) 2019-09-12 2019-09-12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4025.9A CN112477763A (zh) 2019-09-12 2019-09-12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7763A true CN112477763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19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4025.9A Withdrawn CN112477763A (zh) 2019-09-12 2019-09-12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77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6490A1 (it) * 2021-06-23 2022-12-23 Libero Srls Apparato per la gestione di contenitori a bordo di un veicolo e veicolo comprendente tale apparato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3585A (en) * 1996-06-14 1998-04-28 Freightliner Corporation Truck cab console with integral trash container
FR2778156A1 (fr) * 1998-04-30 1999-11-05 Peugeot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monte coulissant sous un siege de vehicule
DE10212550A1 (de) * 2002-03-21 2003-12-04 Opel Adam Ag Kraftfahrzeug mit höhenverstellbarem Sitz und darunter befindlichem Stauraum zur Aufnahme eines Gegenstandes
KR20040015386A (ko) * 2002-08-12 2004-02-19 (주)제이브이메디 약제의 분배포장장치
JP200630613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物入れ構造
JP2012162336A (ja) * 2011-02-03 2012-08-30 Asahi Kinzoku:Kk 搬送装置
CN103738249A (zh) * 2014-01-22 2014-04-2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储物盒装置
CN203694102U (zh) * 2013-11-04 2014-07-09 廖小欧 一种药盒
KR101866715B1 (ko) * 2018-03-20 2018-06-11 백웅재 차량 내부의 쓰레기 처리시스템
US20190248294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lounge consol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3585A (en) * 1996-06-14 1998-04-28 Freightliner Corporation Truck cab console with integral trash container
FR2778156A1 (fr) * 1998-04-30 1999-11-05 Peugeot Dispositif de rangement monte coulissant sous un siege de vehicule
DE10212550A1 (de) * 2002-03-21 2003-12-04 Opel Adam Ag Kraftfahrzeug mit höhenverstellbarem Sitz und darunter befindlichem Stauraum zur Aufnahme eines Gegenstandes
KR20040015386A (ko) * 2002-08-12 2004-02-19 (주)제이브이메디 약제의 분배포장장치
JP200630613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物入れ構造
JP2012162336A (ja) * 2011-02-03 2012-08-30 Asahi Kinzoku:Kk 搬送装置
CN203694102U (zh) * 2013-11-04 2014-07-09 廖小欧 一种药盒
CN103738249A (zh) * 2014-01-22 2014-04-2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储物盒装置
US20190248294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lounge console
KR101866715B1 (ko) * 2018-03-20 2018-06-11 백웅재 차량 내부의 쓰레기 처리시스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6490A1 (it) * 2021-06-23 2022-12-23 Libero Srls Apparato per la gestione di contenitori a bordo di un veicolo e veicolo comprendente tale apparato
WO2022269536A1 (en) * 2021-06-23 2022-12-29 Libero Srls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tainers onboard a vehic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9855A (zh) 车辆清洁度检测系统和方法
US10011240B1 (en) Vehicle console with coupled motion and enhanced storage capabilities
US10875458B2 (en) Vehicle lounge console
US11347243B2 (en) Vehicle insp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564331A (zh) 用于车辆内部仪表板的显示组件
CN107856621A (zh) 半自主车辆控制系统
US10322678B2 (en) In-vehicle storage unit
JP7354980B2 (ja) 配送用車両及び配送用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10286763B2 (en) Tonneau cover
US20200406935A1 (en) In-car display device of automatic driving vehicle
US11292386B2 (en) Vehicle interior lighting system for illuminating an interior of a vehicle based on a predicted movement intention of an object person
US6412847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displaceable cargo area
CN112477763A (zh) 物体输送系统、包括其的车辆及相应的物体输送方法
CN111434567A (zh) 车辆
US7159915B2 (en) Ergonomically designed mail transport and delivery vehicle
US11560157B2 (en) Remotely operated automatic driving vehicle with in-vehicle emergency stop feature
US20200384984A1 (en) Vehicle park assist
JP2017114314A (ja) 車両シートの制御方法及び車両シートの制御装置
US10857941B2 (en) E-mirror automatic position adjustment system
CN112004716B (zh) 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可装载、接收和卸载货物的系统
KR20160093591A (ko) 콤바인
US20220332240A1 (en) Ramp-equipped vehicle
EP39449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lluminating a moving object within an enclosed space
DE102018216947B4 (de) Verfahren zur automatisierten Ansteuerung eines Müllfahrzeugs
JP2014037201A (ja) 車両運搬車用の乗降状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