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4854B -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4854B
CN112474854B CN202011193217.0A CN202011193217A CN112474854B CN 112474854 B CN112474854 B CN 112474854B CN 202011193217 A CN202011193217 A CN 202011193217A CN 112474854 B CN112474854 B CN 112474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ody
rod
ejection
outer di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4854A (zh
Inventor
文峻峰
梅浩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unlan Aluminum Co ltd
Zhongou Hube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unl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unlan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unl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3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4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4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4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4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4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5/00Profiling tools for metal extruding
    • B21C25/02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23/00Extruding metal; Impact extrusion
    • B21C23/02Making uncoated products
    • B21C23/04Making uncoated products by direct extrusion
    • B21C23/08Making wire, bars, tub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包括外模体,所述外模体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固定机构、顶出机构;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板、进料口、内模体、出料口以及顶出通道;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外模体上表面;所述进料口贯穿设置于安装板上表面中间位置并延伸至外模体内部;所述内模体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进料口下端位置;所述顶出通道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内模体的外圆面位置;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外模体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滑块以及滑槽,对顶出杆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工作更为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断裂韧度和热加工性能,可生产供应各种规格的板材、棒材、型材、厚壁管材、锻件和模锻件,不仅可以用作工业型材上的重要承力构架,如载重汽车的框架、高速和地铁列车车箱的骨架和地板等,还适宜制造飞机上的重要受力构件,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如蒙皮、壁板、隔框、前梁、大梁、翼肋、接头、支柱和起落架等关键件及重要件,在国内各型号飞机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在生产铝合金挤压棒材过程中,要保证棒材组织、成分的均匀性,使铝合金挤压棒材获得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0188080U)一种铝合金棒材的挤压模具,包括块状的外模,所述外模的上端开设有圆锥形的进料孔,所述外模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进料孔的输出端有安装槽槽壁连通,所述安装槽远离进料孔的槽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圆柱状的内模,所述内模上端开设有与进料孔相匹配的进料口,所述内模的底部开设有成型孔,所述内模内对应进料口输出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圆锥形的小进料口,所述小进料口的另一端与成型孔连通,所述安装槽由与内模相匹配的环形槽与通槽一体成型。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的内模可以通过拉杆及插杆对其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对损坏的内模进行更换,避免模具的全部更换造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针对口径较粗的铝合金棒材,所需要的挤压模具也会具有较大的体积,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对内模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安装拆卸效率也会大大降低;2、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螺栓与挤压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利用挤压机构对铸胚进行挤压,这种仅仅通过轴向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挤压机构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受模具体积规格的影响,单一模具也只能与特定配备的挤压机构进行连接,通用性较差,使用较为不便。
为此,提出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能够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利用第一电机通电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套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滑动,带动顶出杆配合顶出连接杆对内模体进行顶出,相比较现有技术,较为适合对大型模具的内模体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滑块以及滑槽,对顶出杆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工作更为平稳;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利用手轮对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可以在安装槽内进行移动,使卡板处于挤压机构连接部上端,然后通过伸缩杆控制卡板高度,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卡紧,并通过螺栓孔进行锁紧,能够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轴向及周向双层固定,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卡板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进行位置调节,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能够连接不同尺寸的挤压机构,使用较为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包括外模体,所述外模体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固定机构、顶出机构;
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板、进料口、内模体、出料口以及顶出通道;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外模体上表面;所述进料口贯穿设置于安装板上表面中间位置并延伸至外模体内部;所述内模体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进料口下端位置;所述顶出通道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内模体的外圆面位置;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内模体的下端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槽、第二滑套、第二螺纹杆、伸缩杆、螺栓孔、卡板以及更换机构;所述安装槽设置于安装板内部边缘位置;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板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滑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更换机构设置于第二螺纹杆与安装板的连接位置;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滑套、第一螺纹杆、顶出杆、顶出连接板、连杆、滑块、滑槽以及周向定位机构;所述顶出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内模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杆;所述顶出杆下端通过连杆、滑块、滑槽与外模体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外模体并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周向定位机构设置于外模体内部靠近内模体的另一端位置。
现有技术的内模可以通过拉杆及插杆对其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对损坏的内模进行更换,避免模具的全部更换造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针对口径较粗的铝合金棒材,所需要的挤压模具也会具有较大的体积,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对内模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安装拆卸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利用第一电机通电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套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滑动,带动顶出杆配合顶出连接杆对内模体进行顶出,相比较现有技术,较为适合对大型模具的内模体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滑块以及滑槽,对顶出杆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工作更为平稳;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螺栓与挤压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利用挤压机构对铸胚进行挤压,这种仅仅通过轴向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挤压机构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受模具体积规格的影响,单一模具也只能与特定配备的挤压机构进行连接,通用性较差,使用较为不便,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利用手轮对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可以在安装槽内进行移动,使卡板处于挤压机构连接部上端,然后通过伸缩杆控制卡板高度,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卡紧,并通过螺栓孔进行锁紧,能够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轴向及周向双层固定,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卡板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进行位置调节,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能够连接不同尺寸的挤压机构,使用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二螺栓、螺纹套筒、卡块以及杂质清除机构;所述螺纹套筒设置于第二螺纹杆与安装板的连接位置;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杂质清除机构。
工作时,固定机构通过手轮控制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可以在安装槽内进行移动,实现卡板位置的调节,但第二螺纹杆与安装板的连接位置螺纹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失效,需要重新更换安装板,使用成本较高,本发明通过设置更换机构,利用固定板将螺纹套筒与安装板进行连接,在螺纹套筒损坏时,可以便捷的利用固定板及卡块对螺纹套筒进行更换,避免了对安装板的整体更换,节约了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杂质清除机构包括壳体、通孔、毛刷以及连接机构;所述壳体设置于固定板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并与第二螺纹杆套接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与第二螺纹杆连接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
工作时,第二螺纹杆会有一部分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外界的工厂环境含有很多碎屑及漂浮颗粒,这些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上会被带入螺纹套筒内,经过摩擦会造成螺纹的失效,使得螺纹套筒损坏,本发明通过设置杂质清除机构,在第二螺纹杆进入螺纹套筒时,可以通过毛刷对第二螺纹杆表面进行清扫,防止外界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上被带入螺纹套筒内,造成螺纹套筒的损坏,延长了螺纹套筒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槽以及第一螺栓;所述壳体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连接块并通过连接块与毛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并通过第一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
工作时,杂质清除机构,通过毛刷对第二螺纹杆表面进行清扫,防止外界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上被带入螺纹套筒内,长时间使用后,毛刷会损坏,而拆卸安装进行更换变得较为麻烦,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在对毛刷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拧开第一螺栓,然后通过连接块拉出毛刷即可,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周向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蜗杆、蜗轮、转轴、第二电机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定位蜗杆于外模体内部贯穿内模体一端边缘位置;所述定位蜗杆的侧表面下端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外模体与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转轴外圆面中间位置。
作时,铸胚会通过内模体进行挤压成型,内模体所受的压力较大,而仅仅依靠外模体的周向固定,内模体会存在水平方向晃动的情况,降低铝合金棒材的生产质量,本发明通过设置周向定位机构,利用第二电机驱动转轴进行转动,带动蜗轮旋转,进而对定位蜗杆进行伸缩,使得定位蜗杆穿过内模体的预留孔中对内模体进行周向固定,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腔体、轴承、限位杆、第一磁体以及第二磁体;所述轴承与转轴套接连接;所述外模体内部靠近轴承的位置设置有腔体;所述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于腔体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所述腔体内部靠近第一磁体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
工作时,周向定位机构,利用第二电机驱动转轴进行转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及噪音,不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本发明通过设置周向定位机构,利用轴承对转轴进行限位,同时将在振动通过限位杆传递给第一磁体,利用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性相反的磁场产生的斥力对振动进行缓冲吸收,减小了第二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同时也降低了装置工作的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利用第一电机通电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套在第一螺纹杆上进行滑动,带动顶出杆配合顶出连接杆对内模体进行顶出,相比较现有技术,较为适合对大型模具的内模体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滑块以及滑槽,对顶出杆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工作更为平稳。
2、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利用手轮对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可以在安装槽内进行移动,使卡板处于挤压机构连接部上端,然后通过伸缩杆控制卡板高度,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卡紧,并通过螺栓孔进行锁紧,能够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轴向及周向双层固定,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卡板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进行位置调节,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能够连接不同尺寸的挤压机构,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顶出机构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更换机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杂质清除机构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结构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周向定位机构结构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位机构结构视图。
图中:1、外模体;2、安装板;3、进料口;4、固定机构;41、安装槽;42、第二滑套;43、第二螺纹杆;44、伸缩杆;45、螺栓孔;46、卡板;47、更换机构;471、固定板;472、第二螺栓;473、螺纹套筒;474、卡块;475、杂质清除机构;4751、壳体;4752、通孔;4753、毛刷;4754、连接机构;5、内模体;6、出料口;7、顶出机构;71、第一电机;72、第一滑套;73、第一螺纹杆;74、顶出杆;75、顶出连接板;76、连杆;77、滑块;78、滑槽;8、顶出通道;9、周向定位机构;91、定位蜗杆;92、蜗轮;93、转轴;94、第二电机;95、限位机构;951、腔体;952、轴承;953、限位杆;954、第一磁体;955、第二磁体;10、连接块;11、连接槽;12、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如图1至2所示,包括外模体1,所述外模体1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固定机构4、顶出机构7;
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板2、进料口3、内模体5、出料口6以及顶出通道8;所述安装板2固定安装于外模体1上表面;所述进料口3贯穿设置于安装板2上表面中间位置并延伸至外模体1内部;所述内模体5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进料口3下端位置;所述顶出通道8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外圆面位置;所述出料口6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下端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安装槽41、第二滑套42、第二螺纹杆43、伸缩杆44、螺栓孔45、卡板46以及更换机构47;所述安装槽41设置于安装板2内部边缘位置;所述安装槽41内设置有第二滑套42;所述第二滑套42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3,且第二螺纹杆43的一端贯穿安装板2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滑套4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4;所述伸缩杆44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板46;所述卡板46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螺栓孔45;所述更换机构47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3与安装板2的连接位置;
如图4所示,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第一滑套72、第一螺纹杆73、顶出杆74、顶出连接板75、连杆76、滑块77、滑槽78以及周向定位机构9,其中,第一电机71的可选型号为:PF型;所述顶出连接板75通过螺栓与内模体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连接板75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杆74;所述顶出杆74下端通过连杆76、滑块77、滑槽78与外模体1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杆7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72;所述第一滑套72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3;所述第一螺纹杆73的一端贯穿外模体1并与第一电机71转动连接;所述周向定位机构9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另一端位置。
现有技术的内模可以通过拉杆及插杆对其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对损坏的内模进行更换,避免模具的全部更换造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但针对口径较粗的铝合金棒材,所需要的挤压模具也会具有较大的体积,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对内模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安装拆卸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本发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7,利用第一电机71通电带动第一螺纹杆7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螺纹杆73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套72在第一螺纹杆73上进行滑动,带动顶出杆74配合顶出连接板75对内模体5进行顶出,相比较现有技术,较为适合对大型模具的内模体5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76、滑块77以及滑槽78,对顶出杆74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74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7工作更为平稳;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螺栓与挤压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利用挤压机构对铸胚进行挤压,这种仅仅通过轴向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挤压机构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受模具体积规格的影响,单一模具也只能与特定配备的挤压机构进行连接,通用性较差,使用较为不便,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利用手轮对第二螺纹杆4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42可以在安装槽41内进行移动,使卡板46处于挤压机构连接部上端,然后通过伸缩杆44控制卡板46高度,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卡紧,并通过螺栓孔45进行锁紧,能够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轴向及周向双层固定,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卡板46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进行位置调节,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能够连接不同尺寸的挤压机构,使用较为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更换机构47包括固定板471、第二螺栓472、螺纹套筒473、卡块474以及杂质清除机构475;所述螺纹套筒473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3与安装板2的连接位置;所述螺纹套筒47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471;所述固定板471通过第二螺栓472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473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474;所述固定板471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杂质清除机构475;工作时,固定机构4通过手轮控制第二螺纹杆4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42可以在安装槽41内进行移动,实现卡板46位置的调节,但第二螺纹杆43与安装板2的连接位置螺纹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失效,需要重新更换安装板2,使用成本较高,本发明通过设置更换机构47,利用固定板471将螺纹套筒473与安装板2进行连接,在螺纹套筒473损坏时,可以便捷的利用固定板471及卡块474对螺纹套筒473进行更换,避免了对安装板2的整体更换,节约了使用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杂质清除机构475包括壳体4751、通孔4752、毛刷4753以及连接机构4754;所述壳体4751设置于固定板471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并与第二螺纹杆43套接连接;所述壳体4751内部与第二螺纹杆43连接位置设置有通孔4752;所述壳体4751内部设置有毛刷4753;所述毛刷4753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4754与壳体4751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二螺纹杆43会有一部分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而外界的工厂环境含有很多碎屑及漂浮颗粒,这些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43上会被带入螺纹套筒473内,经过摩擦会造成螺纹的失效,使得螺纹套筒473损坏,本发明通过设置杂质清除机构475,在第二螺纹杆43进入螺纹套筒473时,可以通过毛刷4753对第二螺纹杆43表面进行清扫,防止外界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43上被带入螺纹套筒473内,造成螺纹套筒473的损坏,延长了螺纹套筒473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机构4754包括连接块10、连接槽11以及第一螺栓12;所述壳体4751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0并通过连接块10与毛刷475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12并通过第一螺栓12与壳体4751固定连接;工作时,杂质清除机构475,通过毛刷4753对第二螺纹杆43表面进行清扫,防止外界颗粒落在第二螺纹杆43上被带入螺纹套筒473内,长时间使用后,毛刷4753会损坏,而拆卸安装进行更换变得较为麻烦,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机构4754,在对毛刷4753进行更换时,只需要拧开第一螺栓12,然后通过连接块10拉出毛刷4753即可,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方便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周向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蜗杆91、蜗轮92、转轴93、第二电机94以及限位机构95,其中,第二电机94的可选型号为:PF型;所述定位蜗杆91于外模体1内部贯穿内模体5一端边缘位置;所述定位蜗杆91的侧表面下端啮合连接有蜗轮92;所述蜗轮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3;所述转轴93的一端贯穿外模体1与第二电机9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95设置于转轴93外圆面中间位置;工作时,铸胚会通过内模体5进行挤压成型,内模体5所受的压力较大,而仅仅依靠外模体1的周向固定,内模体5会存在水平方向晃动的情况,降低铝合金棒材的生产质量,本发明通过设置周向定位机构9,利用第二电机94驱动转轴93进行转动,带动蜗轮92旋转,进而对定位蜗杆91进行伸缩,使得定位蜗杆91穿过内模体5的预留孔中对内模体5进行周向固定,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平稳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限位机构95包括腔体951、轴承952、限位杆953、第一磁体954以及第二磁体955;所述轴承952与转轴93套接连接;所述外模体1内部靠近轴承952的位置设置有腔体951;所述轴承9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53;所述限位杆953设置于腔体951内部;所述限位杆9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954;所述腔体951内部靠近第一磁体95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955;工作时,周向定位机构9,利用第二电机94驱动转轴93进行转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及噪音,不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本发明通过设置周向定位机构9,利用轴承952对转轴93进行限位,同时将在振动通过限位杆953传递给第一磁体954,利用第一磁体954与第二磁体955磁性相反的磁场产生的斥力对振动进行缓冲吸收,减小了第二电机94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同时也降低了装置工作的噪音。
使用方法: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机构4将装置与外界的挤压机构进行连接,连接时,利用第一电机71通电带动第一螺纹杆7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螺纹杆73通过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套72在第一螺纹杆73上进行滑动,带动顶出杆74配合顶出连接板75对内模体5进行顶出,相比较现有技术,较为适合对大型模具的内模体5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连杆76、滑块77以及滑槽78,对顶出杆74进行限位,可以提高顶出杆74的顶出稳定性,使得顶出机构7工作更为平稳,现有技术通常通过螺栓与挤压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利用挤压机构对铸胚进行挤压,这种仅仅通过轴向连接的连接方式在挤压机构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同时,受模具体积规格的影响,单一模具也只能与特定配备的挤压机构进行连接,通用性较差,使用较为不便,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利用手轮对第二螺纹杆4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套42可以在安装槽41内进行移动,使卡板46处于挤压机构连接部上端,然后通过伸缩杆44控制卡板46高度,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卡紧,并通过螺栓孔45进行锁紧,能够对挤压机构连接部进行轴向及周向双层固定,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卡板46可以根据挤压机构连接部尺寸进行位置调节,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能够连接不同尺寸的挤压机构,使用较为方便。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包括外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体(1)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固定机构(4)、顶出机构(7);
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板(2)、进料口(3)、内模体(5)、出料口(6)以及顶出通道(8);所述安装板(2)固定安装于外模体(1)上表面;所述进料口(3)贯穿设置于安装板(2)上表面中间位置并延伸至外模体(1)内部;所述内模体(5)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进料口(3)下端位置;所述顶出通道(8)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外圆面位置;所述出料口(6)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下端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安装槽(41)、第二滑套(42)、第二螺纹杆(43)、伸缩杆(44)、螺栓孔(45)、卡板(46)以及更换机构(47);所述安装槽(41)设置于安装板(2)内部边缘位置;所述安装槽(41)内设置有第二滑套(42);所述第二滑套(42)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3),且第二螺纹杆(43)的一端贯穿安装板(2)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滑套(4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4);所述伸缩杆(44)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板(46);所述卡板(46)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螺栓孔(45);所述更换机构(47)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3)与安装板(2)的连接位置;
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第一滑套(72)、第一螺纹杆(73)、顶出杆(74)、顶出连接板(75)、连杆(76)、滑块(77)、滑槽(78)以及周向定位机构(9);所述顶出连接板(75)通过螺栓与内模体(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出连接板(75)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杆(74);所述顶出杆(74)下端通过连杆(76)、滑块(77)、滑槽(78)与外模体(1)滑动连接;所述顶出杆(7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72);所述第一滑套(72)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3);所述第一螺纹杆(73)的一端贯穿外模体(1)并与第一电机(71)转动连接;所述周向定位机构(9)设置于外模体(1)内部靠近内模体(5)的另一端位置;
所述更换机构(47)包括固定板(471)、第二螺栓(472)、螺纹套筒(473)、卡块(474)以及杂质清除机构(475);所述螺纹套筒(473)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3)与安装板(2)的连接位置;所述螺纹套筒(47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471);所述固定板(471)通过第二螺栓(472)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筒(473)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474);所述固定板(471)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杂质清除机构(475);
所述杂质清除机构(475)包括壳体(4751)、通孔(4752)、毛刷(4753)以及连接机构(4754);所述壳体(4751)设置于固定板(471)的一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并与第二螺纹杆(43)套接连接;所述壳体(4751)内部与第二螺纹杆(43)连接位置设置有通孔(4752);所述壳体(4751)内部设置有毛刷(4753);所述毛刷(4753)的一端通过连接机构(4754)与壳体(4751)固定连接;
所述周向定位机构(9)包括定位蜗杆(91)、蜗轮(92)、转轴(93)、第二电机(94)以及限位机构(95);所述定位蜗杆(91)于外模体(1)内部贯穿内模体(5)一端边缘位置;所述定位蜗杆(91)的侧表面下端啮合连接有蜗轮(92);所述蜗轮(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93);所述转轴(93)的一端贯穿外模体(1)与第二电机(9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95)设置于转轴(93)外圆面中间位置;
所述限位机构(95)包括腔体(951)、轴承(952)、限位杆(953)、第一磁体(954)以及第二磁体(955);所述轴承(952)与转轴(93)套接连接;所述外模体(1)内部靠近轴承(952)的位置设置有腔体(951);所述轴承(9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53);所述限位杆(953)设置于腔体(951)内部;所述限位杆(9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体(954);所述腔体(951)内部靠近第一磁体(95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9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754)包括连接块(10)、连接槽(11)以及第一螺栓(12);所述壳体(4751)一端边缘位置设置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部设置有连接块(10)并通过连接块(10)与毛刷(475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12)并通过第一螺栓(12)与壳体(4751)固定连接。
CN202011193217.0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Active CN112474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217.0A CN112474854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217.0A CN112474854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4854A CN112474854A (zh) 2021-03-12
CN112474854B true CN112474854B (zh) 2023-08-01

Family

ID=7492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217.0A Active CN112474854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48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6212B2 (ja) * 1999-07-09 2006-01-1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押出プレスのダイカ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交換装置
US8490453B2 (en) * 2009-04-15 2013-07-23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Extrusion press
JP6447626B2 (ja) * 2014-03-26 2019-01-09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押出材の押出方法
CN210188080U (zh) * 2019-04-02 2020-03-27 广东金铝轻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棒材的挤压模具
CN210023281U (zh) * 2019-05-29 2020-02-07 惠州市精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挤压模具的铝型材挤压设备
CN211389871U (zh) * 2019-12-09 2020-09-0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模具加工用快速取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4854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936143B2 (ja) 圧力ピストン保持装置を有する圧力発生機械のための圧力ピストン
CN112474854B (zh) 一种铝合金棒材挤压成型模具
CN215970013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电缆料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
CN210082042U (zh) 一种定位准确安装拆模方便用于制作预制楼梯的模具
CN113370491B (zh) 铁氟龙绝缘管生产用的智能化超长糊膏挤出机
CN212021531U (zh) 一种便于拆卸排气镶件的模具
CN106965311B (zh) 一种上出管挤出式陶瓷管成型机
CN114179036B (zh) 螺栓式模具专用脱模拆卸连接一体化通用台式设备
CN210233922U (zh) 螺杆挤出机齿轮箱组件及螺杆挤出机
CN113146137A (zh) 一种搅拌车罐体定位模具结构
CN113043478A (zh)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安装用的水钻
CN219944855U (zh) 一种伸缩攻牙刀柄
CN215510843U (zh) 一种定位销取出装置
CN21859193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凸轮分割器
CN113524616A (zh) 橡胶挤出机螺杆顶出装置
CN219838118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下料接管、料斗及注塑部件
CN213999296U (zh) 一种挤出吹塑机头下端螺母的拆卸工装
CN215473311U (zh) 一种新型免维护螺杆后拆型直驱挤出装置
CN217152428U (zh) 一种垂直剖分离心压缩机隔板束的装拆工具
CN220901784U (zh) 一种螺栓冷镦模具
CN219686515U (zh) 一种移动式橡胶挤出装置
CN219130358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加工的挤压机
CN214056224U (zh) 一种燃料电池注胶模具
CN218927652U (zh) 一种螺杆挤压机拔销器
CN221087905U (zh) 一种环抱式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430070 room 01, R & D No. 3, 4 / F, building C5, phase III, Rongke Zhigu industrial project, Liqiao villag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ou (Hube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0 Sihai Industrial Park, No.12 Xixin Avenue, high tech We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Wen Junfe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433300 Hubei Huazhong Ecological Aluminum Demonstration Industrial Park, Hongcheng Township, Jianli City,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Junlan Aluminum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room 01, R & D No. 3, 4 / F, building C5, phase III, Rongke Zhigu industrial project, Liqiao villag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ou (Hube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