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177A -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177A
CN112468177A CN202011355585.0A CN202011355585A CN112468177A CN 112468177 A CN112468177 A CN 112468177A CN 202011355585 A CN202011355585 A CN 202011355585A CN 112468177 A CN112468177 A CN 112468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gating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55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177B (zh
Inventor
郭富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55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8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8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前端电路,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超宽带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所述UWB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受控制用于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测距方法。

Description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背景技术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其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根据UWB技术的定位功能,UWB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目前比较热门的室内高精度定位领域,如:工业制造场景下人、物和车辆的跟踪和监控,能源开采场景下人员岗位管理、生产安全监控,公检法场景下羁押人员监控管理,隧道管廊地铁场景下人员位置实时跟踪,室内导航,展厅智能导览,养老院人员跟踪管理,寻物,汽车感应钥匙以及公司考勤管理等。
然而,目前UWB技术中UWB的天线方向固定,导致在特定方向上UWB的定位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该射频前端电路,包括: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
所述UWB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受控制用于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射频前端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距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射频前端电路,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其中,所述UWB收发器通过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通过所述目标天线接收或发送测距信号;
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射频前端电路,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所述UWB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受控制用于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这样,在使用UWB技术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时,可以复用非UWB天线(即无线通信天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测距时天线的极化方向,如此,提高UWB的定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器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器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器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器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器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WB技术的测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如图1所示,该射频前端电路包括:UWB收发器11,第一选通开关12,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图中示例性示出了一个无线通信天线)。
这里,该射频前端电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中的UWB收发器11,具体用于对天线接收到的UWB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电子设备可以处理的数据信号,同时,UWB收发器11还用于将电子设备产生的数据信号转换为UWB信号进行发射。
另外,第一UWB天线13,具体用于实现UWB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而无线通信天线14,具体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即,无线通信天线还能够实现非UWB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这里,无线通信天线可以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天线、蜂窝天线、蓝牙天线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UWB收发器11可以通过第一选通开关12分别与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UWB收发器11可以与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中的一个天线连接,进行UWB信号的收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选通开关12,可以实施为单刀多掷开关。其中,第一选通开关12的公共端口与UWB收发器11连接,第一选通开关12的第一支路端口可以与第一UWB天线13连接,第一选通开关的其他支路端口可以分别连接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
具体地,第一选通开关12受控制用于将UWB收发器11,与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选通开关12可以接收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指示一目标天线,这里的目标天线为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中的一个。进一步,第一选通开关基于控制指令的指示,将UWB收发器11与目标天线选通。
进一步,UWB收发器11,用于基于目标天线接收或发送测距信号,以使得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与目标天线选通之后,可以通过目标天线传输用于测距信号,这里的测距信号属于UWB信号,如此,可以基于测距信号,确定当前电子设备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包括不同类型的天线,在使用UWB技术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时,可以复用非UWB天线(即无线通信天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测距时天线的极化方向,如此,提高UWB的定位性能。
基于前述实施,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还可以包括处理器21;其中,
处理器2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并基于多个参考信号,从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中确定目标天线;其中,多个参考信号与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
处理器21,还用于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与目标天线选通。
具体地,处理器21可以与UWB收发器12连接,通过UWB收发器12获取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接收到的参考信号。
这里,多个参考信号与多个天线(包括上述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即第一UWB天线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都能够接收一个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和目标天线选通之前,处理器21还可以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3依次将UWB收发器11与多个天线(包括第一UWB天线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选通,获取每个天线接收到的参考信号。
进一步,处理器21可以基于每个天线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天线的性能;接着,处理器12从多个天线中,选择性能较好的一个天线,作为测距使用的目标天线。例如,处理器21可以确定每个参考信号的信噪比,确定信噪比最高的天线为目标天线。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可以从第一UWB天线1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中,选择性能较好的天线作为测距的目标天线,并通过目标天线实现测距功能,如此,自适应地调整测距天线,增加测距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中,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包括蜂窝分集接收天线和/或WiFi分集接收天线。
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天线分集技术补偿信道的衰落,具体地,电子设备通常通过两个或者更多的天线接收信号。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蜂窝天线接收蜂窝信号,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不同的WiFi天线接收WiFi信号。
一般情况下,分集技术中多个天线可以分为主天线和分集天线,主天线是指能够收发两用的天线,分集天线是指仅用于接收信号的天线。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UWB收发器11可以复用蜂窝分集接收天线和/或WiFi分集接收天线,通过蜂窝分集接收天线和/或WiFi分集接收天线接收测距信号,在保证蜂窝通信或WiFi通信不受到UWB通信干扰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UWB系统天线的极化方向,增强了UWB的定位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不同的平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也可以处于不同的平面。也就是说,第一UWB天线1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14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接收不同方向上发送的信号。如此,增加了测距时天线的极化方向。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射频前端电路中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用于通过上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实现非UWB通信。
具体地,无线通信收发器可以是蜂窝收发器和/或WiFi收发器;这里的蜂窝收发器,用于与蜂窝网络通信;WiFi收发器,用于与WiFi网络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收发器与上述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的元件的连接结构包括多种,下面详细介绍其中的两种结构。
第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31和第二选通开关32;其中,
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通过第二选通开关32,分别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以及第一选通开关12连接;这里,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2为至少一个无线天线中的任意一个天线;
第二选通开关32,用于在处理器21的控制下,将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和第一选通开关12其中的一个选通,使得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UWB收发器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可以通过第二选通开关32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或者第一选通开关12连接。
在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通过第二选通开关32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连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收发器31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进行非UWB通信;例如,当无线通信收发器31为蜂窝收发器时,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为蜂窝分集接收天线,蜂窝收发器结合蜂窝主天线和上述蜂窝分集接收天线,与蜂窝网络通信。当无线通信收发器31为WiFi收发器时,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为WiFi分集接收天线,WiFi收发器结合WiFi主天线和上述WiFi分集接收天线,与WiFi网络通信。
在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通过第二选通开关32与第一选通开关12连接的情况下,UWB收发器11就可以通过第一选通开关12以及第二选通开关32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连接,这样,UWB收发器11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发射或接收UWB信号,得到测距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选通开关32可以实施为单刀双掷开关,具体地,第二选通开关32的公共端口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连接,第二选通开关32的一支路端口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连接,第二选通开关32的另一支路端口与第一选通开关12的一个端口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选通开关12和第二选通开关32都可以在处理器21的控制下进行切换。
具体地,在一可行的示例中,处理器21期望使用第一UWB天线13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时,处理器21可以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与第一UWB天线13连通,并且控制第二选通开关32与无线通信收发器31选通。在另一可行的示例中,处理器21期望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时,处理器21可以控制第二选通开关32与第一选通开关12连通,并且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2与UWB收发器11选通,这样,可以使得UWB收发器11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33连通。
第二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41和合路器42;
实际应用中,合路器可以将一路射频信号分为两路,或者将两路信号合为一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合路器42包括三个端口;其中,合路器42的第一端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连接;合路器42的第二端与无线通信收发器41连接,合路器42的第三端与第一选通开关12连接。
这里,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为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任意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合路器42可以同时将UWB收发器11产生的信号,以及无线通信收发器41(蜂窝收发器和/或WiFi收发器)产生的信号进行合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发射;合路器42还可以将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接收到的信号按照频率进行分路,得到两路信号,并将一路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收发器41,将另一路信号传输至UWB收发器11。
具体地,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合路器42,可以在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选通的情况下,对第一无线通信天线43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路处理,得到测距信号。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如图5所示,该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UWB天线51;其中,
UWB收发器11与所述第二UWB天线51连接;
UWB收发器11,用于在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与第一UWB天线13选通的情况下,获取第一UWB天线13和第二UWB天线接51收到的测角信号,以使得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测角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UWB收发器11可以包括两个射频端口,第一射频端口RF1和第二射频端口RF2,其中,RF1为射频输入输出端口,RF2为射频输入端口。
具体地,UWB收发器11的RF1连接第一选通开关12的公共端口,UWB收发器11的RF2连接第二UWB天线51。另外,第一选通开关12的第一支路端口与第一UWB天线13连接,第一选通开关12的第二支路端口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为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任意一个天线。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中,当使用UWB技术进行测角时,处理器21可以控制第一选通开关12将UWB收发器11的RF1与第一UWB天线13连通,通过第一UWB天线13和第二UWB天线51分别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信号,以使处理器21可以根据第一UWB天线13和第二UWB天线接收到的测角信号,确定射频前端电路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相对角度。
这里,第一UWB天线13和第二UWB天线51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中。
具体地,图6为使用UWB技术的测角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UWB天线61和第二UWB天线62之间的间距为d。想要确定目标物体63的相对角度时,可以通过第一UWB天线61和第二UWB天线62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UWB信号。射频前端电路在通过第一UWB天线和第二UWB天线接收目标物体的发射天线T发送的UWB信号时,UWB收发器可以测量出第一UWB天线和第二UWB天线分别接收到的UWB信号的相位,从而计算出相位差pdoa。进而,通过pdoa计算出目标物体距离第一UWB天线61和第二UWB天线62路径差p,进而根据p和d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到到达角度α(也就是目标物体相对于电子设备的角度)。
另外,使用UWB技术进行测距时,UWB收发器的RF1端口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UWB天线或者第一通信天线进行电气连接,通过性能较好的天线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测距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测距时UWB收发器的RF2端口不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前端电路,可以复用非UWB天线(即无线通信天线)进行测距,同时使用第一UWB天线和第二UWB天线进行测角,提高UWB的定位性能。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图1至图5所示的射频前端电路。具体地,该射频前端电路可以包括UWB收发器71,第一选通开关72,第一UWB天线7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74(图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
UWB收发器71通过第一选通开关72分别与第一UWB天线73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74连接;其中,
第一选通开关72受控制用于将UWB收发器71,与第一UWB天线73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74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UWB收发器71,用于基于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以使得电子设备基于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并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
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目标天线选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包括蜂窝分集接收天线和/或WiFi分集接收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不同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二选通开关;其中,
第一无线通信天线通过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以及所述第一选通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天线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二选通开关,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和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其中的一个选通,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UWB收发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和合路器;
所述合路器的第一端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连接;所述合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合路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选通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天线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合路器,用于在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选通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路处理,得到所述测距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蜂窝收发器和/或WiFi收发器;
所述蜂窝收发器,用于与蜂窝网络通信;所述WiFi收发器,用于与WiFi网络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UWB天线;
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二UWB天线连接;
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选通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第二UWB天线接收到的测角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角信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触控显示屏,以及其他外设。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示例中,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蜂窝系统81,连接(Connectivity)通信系统82,UWB通信系统83,处理器84,存储器85,触控显示屏86,以及其他外接设备87。
其中,蜂窝系统可以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或者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Connectivity通信系统可以是WiFi通信系统或者蓝牙通信系统。
在该示例中,蜂窝系统81包括蜂窝收发器811,蜂窝前端模块812,多个蜂窝天线813。
Connectivity通信系统82包括,Connectivity收发器821,Connectivity前端模块822,两个WiFi天线,其中,WiFi天线中第一WiFi天线823为WiFi主天线,可以接收或发射WiFi频段的信号,第二WiFi天线824为WiFi分集接收天线,其可以接收或发射包含WiFi频段和UWB频段的信号。
Connectivity通信系统82还包括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 DoubleThrow,SPDT)825。第二SPDT 825的公共端口与第二WiFi天线824连接,第二SPDT 825的支路1端口与Connectivity前端模块822连接。
另外,UWB系统83由UWB收发器831,第一UWB天线832,第二UWB天线833和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 Double Throw,SPDT)834组成。其中,UWB收发器831包括两个射频端口:RF1和RF2,RF1为射频输入输出端口,RF2为射频输入端口。这里,第一UWB天线832和第二UWB天线833位于一个平面。
具体地,UWB收发器831的RF1连接第一SPDT 834的公共端口,第一SPDT 834的支路1端口连接第一UWB天线832,第一SPDT 834的支路2端口连接第二SPDT的支路2端口。并且,UWB收发器831的RF2与第二UWB天线833连接。
处理器84包括蜂窝调制解调器841,Connectivity调制解调器842以及数据接口843。
其中,处理器中的蜂窝调制解调器841与蜂窝收发器811相连,蜂窝收发器811和蜂窝调制解调器841之间传输同相正交信号(In-phase Quadrature,IQ)信号。处理器的Connectivity调制解调器842与Connectivity收发器821相连,两者之间传输IQ信号。处理器的数据接口843与UWB收发器831相连,两者之间通过特定的数字接口协议传输信号,这里,数字传输接口协议可以包括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或者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
在本示例中,当通过UWB通信系统83进行测角时,UWB收发器831的RF1端口与第一UWB天线832进行电气连接。即通过UWB通信系统83测角时使用第一UWB天线832和第二UWB天线833接收目标物体发射的测角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相对的角度。
当通过UWB通信系统83进行测距时,UWB收发器831的RF1端口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UWB天线832或者第二WiFi天线824进行电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测距时UWB收发器的RF2端口可以不工作。
在另一示例中,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蜂窝系统91,Connectivity通信系统92,UWB通信系统93,处理器94,存储器95,触控显示屏96,以及其他外接设备97。
在该示例中,蜂窝系统91包括蜂窝收发器911,蜂窝前端912,多个蜂窝天线913。
Connectivity通信系统92包括,Connectivity收发器921,Connectivity前端模块922,两个WiFi天线,其中,WiFi天线中第一WiFi天线923为WiFi主天线,可以接收或发射WiFi频段的信号,第二WiFi天线924为WiFi分集接收天线,其可以接收或发射包含WiFi频段和UWB频段的信号。
Connectivity通信系统92还包括合路器925。其中,合路器925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二WiFi天线924连接,合路器925的第二端可以与Connectivity前端模块922连接。
另外,UWB系统93由UWB收发器931,第一UWB天线932,第二UWB天线933和第一SPDT934组成。其中,UWB收发器931包括两个射频端口:RF1和RF2,RF1为射频输入输出端口,RF2为射频输入端口。这里,第一UWB天线932和第二UWB天线933位于一个平面。
具体地,UWB收发器931的RF1连接第一SPDT 934的公共端口,第一SPDT 934的支路1端口连接第一UWB天线932,第一SPDT 934的支路2端口与合路器925的第三端连接。并且,UWB收发器831的RF2与第二UWB天线833连接。
处理器94包括蜂窝调制解调器941,Connectivity调制解调器942以及数据接口945。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距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1至图5所示的射频前端电路中,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其中,UWB收发器通过选通开关分别与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测距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射频前端电路中的处理器,如图10所示,该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0,控制第一选通开关将UWB收发器,与第一UWB天线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步骤1020,通过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
步骤1030,基于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10中处理器控制第一选通开关将UWB收发器,与第一UWB天线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10101、获取第一UWB天线和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并基于多个参考信号,从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
步骤10102、控制第一选通开关将UWB收发器,与所述目标天线选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UWB天线;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二UWB天线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选通的情况下,通过UWB收发器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第二UWB天线接收到的测角信号;
基于所述测角信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方法,可以从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选择性能较好的天线作为测距的目标天线,并通过目标天线实现测距功能,如此,自适应地调整测距天线,增加测距的准确性。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位于终端时,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测距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至少两个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超宽带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
所述UWB收发器通过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受控制用于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天线传输测距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并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
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目标天线选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包括蜂窝分集接收天线和/或WiFi分集接收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不同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和第二选通开关;其中,
第一无线通信天线通过第二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以及所述第一选通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天线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第二选通开关,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和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其中的一个选通,使得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与所述UWB收发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收发器和合路器;
所述合路器的第一端与第一无线通信天线连接;所述合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合路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选通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为所述至少一个无线天线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合路器,用于在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选通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路处理,得到所述测距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收发器包括蜂窝收发器和/或WiFi收发器;
所述蜂窝收发器,用于与蜂窝网络通信;所述WiFi收发器,用于与WiFi网络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电路还包括,第二UWB天线;
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二UWB天线连接;
所述UWB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选通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第二UWB天线接收到的测角信号,以使得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基于所述测角信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射频前端电路。
10.一种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射频前端电路,所述射频前端电路包括:超宽带UWB收发器,第一选通开关,第一UWB天线以及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所述无线通信天线用于实现非UWB通信功能;其中,所述UWB收发器通过选通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
通过所述目标天线接收或发送测距信号;
基于所述测距信号,确定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的一个目标天线选通,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UWB天线和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的多个参考信号,并基于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中确定目标天线;其中,所述多个参考信号与所述第一UWB天线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天线一一对应;
控制所述第一选通开关将所述UWB收发器,与所述目标天线选通。
CN202011355585.0A 2020-11-26 2020-11-26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Active CN112468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5585.0A CN112468177B (zh) 2020-11-26 2020-11-26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5585.0A CN112468177B (zh) 2020-11-26 2020-11-26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177A true CN112468177A (zh) 2021-03-09
CN112468177B CN112468177B (zh) 2022-07-12

Family

ID=74808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5585.0A Active CN112468177B (zh) 2020-11-26 2020-11-26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81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7923A (zh) * 2021-07-23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距组件、天线选择方法、测距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412104A (zh) * 2021-05-28 2022-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87558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天线复用的电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26519A (ko) * 2008-08-29 2010-03-10 오소트론 주식회사 송수신 장치 간의 거리 또는 상대방 송수신기의 위치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US7839916B1 (en) * 2003-10-08 2010-11-23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evice
US8068877B1 (en) * 2007-07-20 2011-11-29 Clear Wireles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ntenna selection
CN107179527A (zh) * 2017-07-10 2017-09-19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正交分集技术实现高精度室内测距的方法
CN108627799A (zh) * 2018-04-28 2018-10-09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通信设备、定位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47692A (zh) * 2019-06-25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路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66327A (zh) * 2019-06-24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电路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WO2020091286A1 (ko) * 2018-10-31 2020-05-0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차량용 uwb 정밀 위치 추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896940A (zh) * 2019-05-06 2020-11-06 苹果公司 针对移动设备的空间感知用户界面的测距测量
CN11197067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查找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9916B1 (en) * 2003-10-08 2010-11-23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evice
US8068877B1 (en) * 2007-07-20 2011-11-29 Clear Wireles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ntenna selection
KR20100026519A (ko) * 2008-08-29 2010-03-10 오소트론 주식회사 송수신 장치 간의 거리 또는 상대방 송수신기의 위치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CN107179527A (zh) * 2017-07-10 2017-09-19 闽江学院 一种基于正交分集技术实现高精度室内测距的方法
CN108627799A (zh) * 2018-04-28 2018-10-09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通信设备、定位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091286A1 (ko) * 2018-10-31 2020-05-0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차량용 uwb 정밀 위치 추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896940A (zh) * 2019-05-06 2020-11-06 苹果公司 针对移动设备的空间感知用户界面的测距测量
CN110266327A (zh) * 2019-06-24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电路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0247692A (zh) * 2019-06-25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路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97067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查找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G LI 等: "A Compact Wideband Antenna Integrated With a Pulse-Forming Line for Transient Pulse Radi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VOLUME: 39, ISSUE: 3, MARCH 2011)》 *
彭笑,等: "基于DW1000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稳定性优化",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2104A (zh) * 2021-05-28 2022-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67923A (zh) * 2021-07-23 2021-10-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距组件、天线选择方法、测距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567923B (zh) * 2021-07-23 2023-08-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距组件、天线选择方法、测距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87558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天线复用的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177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8177B (zh)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CN103747521B (zh)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射频识别的实时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398503B (zh) 多模式射频电路、射频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543059B2 (en) Combo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7896119B (zh) 天线共用电路以及移动终端
CN105849579A (zh) 目标设备的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428314A (zh) 一种调整移动终端辐射方向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4991941U (zh) 一种可穿戴终端
CN108833701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系统及终端
US20240036145A1 (en) Angle-of-arrival detection using a dual-core bluetooth receiver
EP4064760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A283043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peer device from another device
CN112350744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信号收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0620991B (zh) 通信系统、头戴式显示器及其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
US2023021462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520670B (zh)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696541A (zh) 天线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41990A (zh) 无线充电电路、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10180B (zh) 天线模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365357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5811737A (zh) 感知信号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49137A (zh) 短距离通信装置、芯片及控制方法
KR20220029874A (ko)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506790A (zh) 信号处理电路、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2072327A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