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0670B -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0670B
CN114520670B CN202011295031.6A CN202011295031A CN114520670B CN 114520670 B CN114520670 B CN 114520670B CN 202011295031 A CN202011295031 A CN 202011295031A CN 114520670 B CN114520670 B CN 114520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eceiving
ultra
transmitting
wideband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50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0670A (zh
Inventor
王泽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50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0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0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超宽带通信系统包括:超宽带通信装置,超宽带通信装置包括收发端口,收发端口包括:发射端口和两个接收端口;连接切换开关,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两个接收端口中每个接收端口,以及发射端口连接;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连接切换开关连接;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连接切换指令,切换收发端口中不同端口与多个天线中不同天线连接,实现超宽带通信装置与多个天线之间收发信号的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通过正交频分调制或直接排序将纳秒级能量脉冲扩展到一个频率范围内,具有传输速率高、空间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以及穿透性强的特点。此外,由于超宽带技术使用极短的脉冲进行通信,分辨率高,因此达到的定位精度很高,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均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
目前,终端中部署的超宽带通信系统,为了实现测距和测角功能的信号收发,包括的器件较多,不仅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逻辑控制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超宽带通信系统中仅设置一个连接切换开关,即可实现测角和测角功能中的信号收发,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逻辑控制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包括:
超宽带通信装置,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包括收发端口,所述收发端口包括:发射端口和两个接收端口;
连接切换开关,所述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每个接收端口,以及所述发射端口连接;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连接切换指令,切换所述收发端口中不同端口与所述多个天线中不同天线连接,实现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与所述多个天线之间收发信号的传输。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多个天线包括:收发天线;所述连接切换指令包括: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发射端口切换到与所述收发天线连接;
所述发射端口,用于向所述收发天线发送接收到的第一测距信号;
所述收发天线,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距信号;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收发天线切换到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一个接收端口连接;
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回传的第一目标信号,并向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连接的接收端口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
所述第一测距信号和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飞行时间测距的信号。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收发天线为一组水平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三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二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二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收发天线为一组垂直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四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三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收发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三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连接切换开关为三刀三掷开关;
所述三刀三掷开关包括三个固定端和三个活动端;
所述收发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三个固定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发射端口和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与所述三个活动端一一对应连接。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公共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公共天线与所述第三天线为一组水平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五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四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四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公共天线为一组垂直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六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六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五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五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连接切换开关为四刀四掷开关;
所述四刀四掷开关包括四个固定端和四个活动端;
所述收发天线、所述公共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四个固定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四个活动端中,三个活动端与所述发射端口和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端接地。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天线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滤波器;
所述多个第一滤波器中,每个第一滤波器一端与一个天线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三个第二滤波器;
所述三个第二滤波器中,每个第二滤波器一端与所述收发端口中一个端口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在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件,所述收发器件包括: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
所述发射器与所述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口传输信号;
所述两个接收器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两个接收器中每个接收器,分别用于接收对应连接的接收端口传输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包括:超宽带通信装置,超宽带通信装置包括收发端口,收发端口包括:发射端口和两个接收端口;连接切换开关,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两个接收端口中每个接收端口,以及发射端口连接;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连接切换开关连接;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连接切换指令,切换收发端口中不同端口与多个天线中不同天线连接,实现超宽带通信装置与多个天线之间收发信号的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宽带通信系统中仅设置一个连接切换开关,即可实现测角和测角功能中的信号收发,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逻辑控制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测距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测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内目前部署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器件较多,控制逻辑复杂,针对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系统包括:
超宽带通信装置1,超宽带通信装置1包括收发端口10,收发端口10包括:发射端口101和两个接收端口102;
连接切换开关2,连接切换开关2分别与两个接收端口102中每个接收端口,以及发射端口101连接;
多个天线3,多个天线3中每个天线分别与连接切换开关2连接;
连接切换开关2,用于根据连接切换指令,切换收发端口10中不同端口与多个天线3中不同天线连接,实现超宽带通信装置1与多个天线3之间收发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系统包括:超宽带通信装置1,其中,超宽带通信装置1的收发端口10包括两个接收端口102和一个发射端口101,从而可以实现两路信号的接收和一路信号的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切换开关2与收发端口10包括的每个端口分别连接,而多个天线3中每个天线又分别与连接切换开关2连接,因此,连接切换开关2可以控制不同的天线与不同的端口连接。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3包括:收发天线30,连接切换指令包括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
连接切换开关2,用于根据第一切换指令,将发射端口101切换到与收发天线30连接;
发射端口101,用于向收发天线30发送接收到的第一测距信号;
收发天线30,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测距信号;
连接切换开关2,还用于根据第二切换指令,将收发天线30切换到与两个接收端口102中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
收发天线30,还用于接收目标设备回传的第一目标信号,并向两个接收端口102中连接的接收端口102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第一测距信号和第一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飞行时间测距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切换指令中可以包括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连接切换开关2从而可以根据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进行相应的天线和端口连接的切换。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可以是超宽带通信系统外部的处理器等装置提供的,也可以是超宽带通信系统内其它控制器提供的,具体的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的来源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为包括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周围的设备,具体的目标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系统在实现测距功能时,超宽带通信装置1可以生成第一测距信号,此时,连接切换开关2根据第一切换指令将发射端口101切换到与收发天线30连接,从而通过发射端口101发送至与发射端口101连接的收发天线30,最终由收发天线30发送给目标设备。相应的,目标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测距信号之后,将针对接收的第一测距信号发出第一目标信号,此时,连接切换开关2可以根据第二切换指令,将收发天线30切换到与两个接收端口102中的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收发天线30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即可通过连接的接收端口102传输至超宽带通信装置1中。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测距示意图。如图5所示,对于包括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超宽带通信系统首先向目标设备发送测距请求,即第一测距信号,目标设备收到第一测距信号进行处理,经过一小段时间处理后向超宽带通信系统回复确认信息,即第一目标信号,分别记录第一测距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时间间隔,例如,将发出第一测距信号和接收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间隔记为TTOT,目标设备收到第一测距信号和发出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间隔记为TTAT,则信号在空中的单向飞行时间TTOF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计算:
TTOF=(TTOT-TTAT)/2 (1)
在得到单向飞行时间TTOF之后,即可根据该时间和信号的传输速度,确定出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确定距离的处理过程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独立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处理器等装置实现,超宽带通信系统仅实现相关信号的收发。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天线3还包括:第一天线31,第一天线31与收发天线30为一组水平天线对;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三切换指令;
连接切换开关2,还用于根据第三切换指令,将两个接收端口102切换到与收发天线30和第一天线31一一对应连接;
收发天线30和第一天线31,用于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二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102;
收发天线30和第一天线31接收的两个第二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3还包括与收发天线30形成一组水平天线对的第一天线31,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三切换指令,连接切换开关2从而能够根据第三切换指令,实现收发天线30和第一天线31各自与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从而可以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同一个第二目标信号,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的测量。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天线3还包括:第二天线32,第二天线32与收发天线30为一组垂直天线对;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四切换指令;
连接切换开关2,还用于根据第四切换指令,将两个接收端口102切换到与收发天线30和第二天线32一一对应连接;
收发天线30和第二天线32,用于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三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102;
收发天线30和第二天线32接收到的两个第三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天线3还包括与收发天线30形成一组垂直天线对的第二天线32,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四切换指令,连接切换开关2从而能够根据第四切换指令,实现收发天线30和第二天线32各自与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从而可以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同一个第三目标信号,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的测量。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切换开关2为三刀三掷开关;
三刀三掷开关包括三个固定端和三个活动端;
收发天线30、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2,与三个固定端一一对应连接;
发射端口101和两个接收端口102,与三个活动端一一对应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超宽带天线系统包括的多个天线3,实际上包括三个天线,即上述收发天线30、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2,同时,收发端口10包括三个端口的情况下,相应的,连接切换开关2具体可以是三刀三掷开关,即收发端口10中每个端口与一个活动端对应连接,三个天线中每个天线与一个固定端连接,每个活动端都可以实现与三个固定端中的一个固定端连接,从而实现两端天线和端口的灵活切换。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天线3还包括: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公共天线33与第三天线34为一组水平天线对;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五切换指令;
连接切换开关2,还用于根据第五切换指令,将两个接收端口102切换到与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一一对应连接;
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用于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第四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102;
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接收到的两个第四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包括三个天线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实质上在进行测距和测角功能时,实现了收发天线30的复用,对于收发天线30的设置,需要同时满足测距和测角的要求,设置较为复杂。因此,可以设置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天线3包括四个天线,除了上述收发天线30,还包括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而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为一组水平天线对,即可以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的相关信号的获取,即收发天线30可以仅用于实现测距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五切换指令,连接切换开关2从而能够根据第五切换指令,实现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各自与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从而可以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同一个第四目标信号,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四目标信号和第二目标信号可以为同一信号,也可以为不同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天线3还包括:第四天线35,第四天线35与公共天线33为一组垂直天线对;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六切换指令;
连接切换开关2,还用于根据第六切换指令,将两个接收端口102切换到与公共天线33和第四天线35一一对应连接;
公共天线33和第四天线35,用于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五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102;
公共天线33和第四天线35接收到的两个第五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天线3包括四个天线的情况下,除了上述收发天线30、公共天线33和第三天线34,还包括第四天线35,而公共天线33和第四天线35为一组垂直天线对,即可以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的相关信号的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六切换指令,连接切换开关2从而能够根据第六切换指令,实现公共天线33和第四天线35各自与一个接收端口102连接,从而可以分别接收目标设备发出的同一个第五目标信号,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的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五目标信号和第三目标信号可以为同一信号,也可以为不同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切换开关2为四刀四掷开关;
四刀四掷开关包括四个固定端和四个活动端;
收发天线30、公共天线33、第三天线34和第四天线35,与四个固定端一一对应连接;
四个活动端中,三个活动端与发射端口101和两个接收端口102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端接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于超宽带天线系统包括的多个天线3,实际上包括四个天线,即上述收发天线30、公共天线33、第三天线34和第四天线35,同时,收发端口10包括三个端口的情况下,相应的,连接切换开关2具体可以是四刀四掷开关,即收发端口10中每个端口与一个活动端对应连接,四个天线中每个天线与一个固定端连接,每个活动端都可以实现与四个固定端中的一个固定端连接,从而实现两端天线和端口的灵活切换。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测角示意图。如图6所示,对于包括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超宽带通信系统的水平天线对和垂直天线对分别进行信号接收,以确定相应的方位角。例如,通过水平天线对天线A和天线B,接收到相应的两个目标信号,从而可以确定出天线相位差,并进一步根据已知的水平天线对两个天线的天线间距,按照以下公式(2)计算相对于目标设备的水平方向方位角θ:
其中,a为已知参数,λ为波长,d为水平天线对的天线间距,为水平天线对的天线相位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垂直方向方位角的计算,同上述公式(2)所示的计算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上述的确定方位角的处理过程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独立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处理器等装置实现,超宽带通信系统仅实现相关信号的接收。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与多个天线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滤波器4;
多个第一滤波器4中,每个第一滤波器4一端与一个天线对应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切换开关2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切换开关2前端,对应每个天线连接一个第一滤波器4,从而最大程度的滤除经过的信号中的干扰信号。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三个第二滤波器5;
三个第二滤波器5中,每个第二滤波器5一端与收发端口10中一个端口对应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切换开关2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切换开关2为非线性器件,信号经过非线性器件后产生非线性产物,包括谐波、互调等,从而影响其他信号接收或者影响自身的性能。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开关非线性的影响,可以在连接切换开关2前后各加一个滤波器,以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避免连接切换开关2的非线性造成的性能下降,保证通信性能。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以及图7和图8所示,超宽带通信装置1还包括:收发器件,收发器件包括: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
发射器与发射端口101连接,用于向发射端口101传输信号;
两个接收器与两个接收端口102一一对应连接;
两个接收器中每个接收器,分别用于接收对应连接的接收端口102传输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装置1还可以包括与收发端口10中不同端口对应连接的器件,即接收器和发射器,其中,发射器可以向发射端口101传输信号,而接收器可以接收对应连接的接收端口102传输的信号。两个接收器和发射器设置在超宽带通信装置1的射频模块中。此外,发射器可以对发送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某些处理,接收器可以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某些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装置1,还可以包括:主机接口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唤醒和低功耗模块等模块。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用于为超宽带通信装置1供电,唤醒和低功耗模块用于实现超宽带通信装置1的唤醒,控制装置进入低功耗状态。此外,超宽带通信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其它功能的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超宽带通信装置11的射频模块,还可以包括射频锁相环和晶体。其中射频锁相环为调谐器件,晶体为用于产生时钟信号的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超宽带通信系统设置在其中。具体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仅可以包括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显示屏、电池等器件,以提供相应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超宽带通信系统,超宽带通信系统中仅设置一个连接切换开关,即可实现测角和测角功能中的信号收发,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逻辑控制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宽带通信装置,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包括收发端口,所述收发端口包括:发射端口和两个接收端口;
连接切换开关,所述连接切换开关分别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每个接收端口,以及所述发射端口连接;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中每个天线分别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连接切换指令,切换所述收发端口中不同端口与所述多个天线中不同天线连接,实现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与所述多个天线之间收发信号的传输;
所述多个天线包括:收发天线;所述连接切换指令包括:第一切换指令和第二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发射端口切换到与所述收发天线连接;
所述发射端口,用于向所述收发天线发送接收到的第一测距信号;
所述收发天线,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测距信号;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令,将所述收发天线切换到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一个接收端口连接;
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回传的第一目标信号,并向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中连接的接收端口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
所述第一测距信号和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飞行时间测距的信号;
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公共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公共天线与所述第三天线为一组水平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五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四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四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水平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还包括: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公共天线为一组垂直天线对;所述连接切换指令还包括第六切换指令;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六切换指令,将所述两个接收端口切换到与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出的第五目标信号,并传输至连接的接收端口;
所述公共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接收到的两个所述第五目标信号为用于实现垂直方向方位角测量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切换开关为四刀四掷开关;
所述四刀四掷开关包括四个固定端和四个活动端;
所述收发天线、所述公共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四个固定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四个活动端中,三个活动端与所述发射端口和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天线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滤波器;
所述多个第一滤波器中,每个第一滤波器一端与一个天线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通信系统还包括:三个第二滤波器;
所述三个第二滤波器中,每个第二滤波器一端与所述收发端口中一个端口对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切换开关连接,用于对经过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宽带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件,所述收发器件包括:发射器和两个接收器;
所述发射器与所述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口传输信号;
所述两个接收器与所述两个接收端口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两个接收器中每个接收器,分别用于接收对应连接的接收端口传输的信号。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超宽带通信系统。
CN202011295031.6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520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031.6A CN114520670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031.6A CN114520670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670A CN114520670A (zh) 2022-05-20
CN114520670B true CN114520670B (zh) 2024-04-30

Family

ID=8159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5031.6A Active CN114520670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0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7378A (zh) * 2022-11-07 2024-05-07 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超宽带通信装置、控制方法、系统、控制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9868A (zh) * 2014-11-28 2015-03-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超宽带微带偶极子天线阵及其脉冲超宽带探测成像装置
CN107404332A (zh) * 2017-07-25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51775A (zh) * 2017-10-20 2018-05-18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通过式电子装置的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9782215A (zh) * 2018-12-11 2019-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室内定位与识别系统及其定位与识别方法
CN110768681A (zh) * 2019-09-29 2020-02-07 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通信的定位电路、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9868A (zh) * 2014-11-28 2015-03-1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超宽带微带偶极子天线阵及其脉冲超宽带探测成像装置
CN107404332A (zh) * 2017-07-25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51775A (zh) * 2017-10-20 2018-05-18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通过式电子装置的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9782215A (zh) * 2018-12-11 2019-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室内定位与识别系统及其定位与识别方法
CN110768681A (zh) * 2019-09-29 2020-02-07 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wb通信的定位电路、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670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9578B1 (en) Electrically-controlled switching multi-polarization horn antenna
US9306647B2 (en) Tracking system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s and a retro-directive array
CN104079307A (zh) 可消除干扰的电子装置
CN103117792B (zh) 一种双频段信道复用小型测控数传系统
CN103412288B (zh) 全固态x波段便携式雷达信标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4009765A (zh) 一种高性能lte信道模拟器射频发射机
CN206164528U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使用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无人机系统
CN112468177B (zh) 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测距方法
CN103067080A (zh) 毫米波信号的多通道传输系统
CN114520670B (zh) 一种超宽带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596266B (zh) 一种低成本探测无人机c波段雷达的射频前端
CN103856236A (zh) 并发多频带收发器
CN109586774A (zh) 一种5g阵列天线的控制系统
CN112260718B (zh) 一种超宽带通信装置及系统
Fuhr et al. An SDR-based experimental setup for OFDM-based radar
CN203324472U (zh) 全固态x波段便携式雷达信标机
CN108768418B (zh) 一种具备测向和主动抗干扰功能的天线射频前端装置
CN108566215B (zh) 超宽带无线电频谱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20170121480A (ko) 다중 대역폭을 갖는 fmcw 레이더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569925A (zh) 一种多功能宽带收发信道
CN205210304U (zh) 一种基于uwb无线电的高精度测距装置
CN210609168U (zh) 收发机前端开关自动控制电路及收发系统
Tang et al. Small phased array radar based on AD9361 For UAV detection
CN102147456B (zh) 水上无线通信监测测向系统
CN111130587A (zh) 一种新型sc频段宽带tr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