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5335A -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5335A
CN112465335A CN202011332786.9A CN202011332786A CN112465335A CN 112465335 A CN112465335 A CN 112465335A CN 202011332786 A CN202011332786 A CN 202011332786A CN 112465335 A CN112465335 A CN 112465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module
employee
work
disp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2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继山
王海
刘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a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a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a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a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27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5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5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533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06Q10/06375Predi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outcome or impact based on a proposed 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本发明属于互联网领域,涉及管理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从而让ERP系统获取最新的数据,从而来实时掌控车间生产进度情况,基于智能模型算法进一步更好的进行生产规划和排程,准确的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让计划和生产完美融合,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生产状况,做更好的决策;通过设置反馈模块、核验模块以及判断模块可以将实时传输至ERP模块的数据进行审核与筛选并通过调整模型及时对ERP模块内的预设信息进行调节,便于企业准备掌握订单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和准备安排生产排程,准确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领域,涉及管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为各个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客运企业管理模式仍然简单、单一,不能及时、准确和科学的统计、分析各个岗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达不到人员岗位细节的客观化与精细化的管理,如何让规范经营与科学管理成了客运企业的难题,早期制定了大量的方案,但是收效不大,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提出了一种ERP管理系统,但ERP系统不能及时掌控车间生产的进度,所有车间生产进度靠人工反馈,耗时效率低。对于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无法及时应对,生产排程可能因此产生误差,无法准确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同时人工容易错和漏,造成数据的不准确性,甚至有误导。基于这两个难点,现有ERP的计划和生产基本是脱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从而让ERP系统获取最新的数据,从而来实时掌控车间生产进度情况,基于智能模型算法进一步更好的进行生产规划和排程,准确的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让计划和生产完美融合,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生产状况,做更好的决策。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货物交货系统包括ERP模块、分配模块、反馈模块、核验模块以及判断模块;
ERP模块用于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其中,每日工作信息包括今日派工人数值、工作时间值、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目标成品数量值以及派工区域;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接收ERP模块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并通过派工模型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分配,具体为:
获取今日派工人数值RS与目标成品数量值CP,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21
得到人均成品生产值RJ;其中,α为成品率系数;
将人均成品生产值RJ作为系数代入派工模型,派工模型通过匹配层进行派工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其中,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员工工龄以及员工工作稳定性值;并将员工信息代入员工模型获取员工成品生产值,具体为:
AA1:获取员工工号所对应的员工工龄GL,并与工龄系数表进行匹配,获取员工工龄值GLZ;
AA2:获取员工工号对应的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所述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通过公式WD=请假旷工指数+工作摸鱼指数得出,其中,请假旷工指数通过公式请假旷工指数=(请假×h1)+(旷工×h2)得出,式中h1为请假系数,h2为旷工系数;
AA3: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22
得出员工成品生产值,式中γ为员工信誉值;
步骤二:将员工成品生产值依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列;
步骤三:获取派工区域的工作优先信息;其中,工作优先信息通过ERP模块生成,工作优先信息包括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与优先等级对应派工区域员工的额定人数值MM;并筛选优先级最高的派工区域进行优先派工,派工的员工为员工成品生产值前MM名员工;
步骤四:在选取其他派工区域依据步骤三进行派工;当所有派工区域都派工完毕后,还剩余员工未进行派工,则根据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依次向派工区域依照员工成品生产值排的列顺序进行补派。
进一步地,其中每次向派工区域进行补派时只补派一名员工,通过公式补派轮数=(派工区域×φ)得出补派轮数,式中φ为预设比例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接收下班退卡时员工对应的员工工号以及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并将派工区域内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据值进行累加,得到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员工工号和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核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核验模块用于获取员工的成品数值、区域成品数值以及库存材料消耗值,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31
得出检验值,并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32
得出员工信誉值γ。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核验模块所产生的检验值,当检验值大于等于K1时,判断模块产生调节指令,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调整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将调整指令代入调整模型内,用以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调节,其中,调整模型包括提取层、分析层以及输出层;
所述提取层用于提取调整指令内的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分析层。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层用于对库存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BB1:获取ERP模块中昨日库存值KC1与今日库存值KC,通过昨日库存值KC1减去今日库存值KC得到库存实际消耗值KCZ;
BB2: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41
得到库存消耗率σ,式中w1为预设仓库损耗系数;当库存消耗率σ大于等于1.3时,生成原料获取指令;
BB3: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2且小于等于K3时,生成追加材料消耗值,并将追加材料消耗值加入到次日的每日工作信息内,既次日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加上追加材料消耗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3时,生成交货日期延长指令;其中追加材料消耗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
BB4: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成品数量值与总区域成品数值,当目标成品数量值减去总区域成品数值大于等于K4时,生产售卖指令;其中,总区域成品数值为每个区域成品数值累加之和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层用于将原料获取指令、追加材料消耗值、交货日期延长指令以及售卖指令发送至ERP模块内。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摸鱼指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42
求得,其中β为转化系数,其中,工作时长为打卡与退卡之间时长;离开工作区域次数通过摄像头采集得出;玩手机次数通过采集手机解锁次数得出。
进一步地,所述库存材料消耗值具体为总区域成品数值除以单件成品消耗量,其中单件成品消耗量为预设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分配模块可以将RP模块用于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内的今日派工人数值、工作时间值、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目标成品数量值以及派工区域通过派工模型进行分配,通过获取今日派工人数值RS与目标成品数量值CP,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51
得到人均成品生产值RJ;其中,α为成品率系数;将人均成品生产值RJ作为系数代入派工模型,派工模型通过匹配层进行派工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其中,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员工工龄以及员工工作稳定性值;并将员工信息代入员工模型获取员工成品生产值,具体为:获取员工工号所对应的员工工龄GL,并与工龄系数表进行匹配,获取员工工龄值GLZ;获取员工工号对应的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所述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通过公式WD=请假旷工指数+工作摸鱼指数得出,其中,请假旷工指数通过公式请假旷工指数=(请假×h1)+(旷工×h2)得出,式中h1为请假系数,h2为旷工系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52
得出员工成品生产值,式中γ为员工信誉值;将员工成品生产值依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列;获取派工区域的工作优先信息;其中,工作优先信息通过ERP模块生成,工作优先信息包括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与优先等级对应派工区域员工的额定人数值MM;并筛选优先级最高的派工区域进行优先派工,派工的员工为员工成品生产值前MM名员工;在选取其他派工区域依据步骤三进行派工;当所有派工区域都派工完毕后,还剩余员工未进行派工,则根据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依次向派工区域依照员工成品生产值排的列顺序进行补派,使得ERP模块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可以智能化的进行分配,避免人工分配出现的人情分配等情况,使得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可以全力完成优先级高的任务,进而保证整体进度依照ERP模块内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
(2)通过设置反馈模块、核验模块以及判断模块可以将实时传输至ERP模块的数据进行审核与筛选并通过调整模型及时对ERP模块内的预设信息进行调节,便于企业准备掌握订单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和准备安排生产排程,准确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和成本;同时基于实时上报完工数据,从而让ERP系统获取最新的数据,从而来实时掌控车间生产进度情况,基于模型学习算法进一步更好的进行生产规划和排程,准确的预估订单的完工交货期,让计划和生产完美融合,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生产状况,做更好的决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在下述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货物交货系统包括ERP模块、分配模块、反馈模块、核验模块以及判断模块;
ERP模块用于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其中,每日工作信息包括今日派工人数值、工作时间值、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目标成品数量值以及派工区域;
分配模块用于接收ERP模块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并通过派工模型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分配,具体为:
获取今日派工人数值RS与目标成品数量值CP,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71
得到人均成品生产值RJ;其中,α为成品率系数;
将人均成品生产值RJ作为系数代入派工模型,派工模型通过匹配层进行派工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其中,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员工工龄以及员工工作稳定性值;并将员工信息代入员工模型获取员工成品生产值,具体为:
AA1:获取员工工号所对应的员工工龄GL,并与工龄系数表进行匹配,获取员工工龄值GLZ;
其中,工龄系数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工龄系数表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81
AA2:获取员工工号对应的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通过公式WD=请假旷工指数+工作摸鱼指数得出,其中,请假旷工指数通过公式请假旷工指数=(请假×h1)+(旷工×h2)得出,式中h1为请假系数,具体为表二,h2为旷工系数,具体为表三;
表二:请假系数表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82
表三旷工系数表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83
工作摸鱼指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84
求得,其中β为转化系数,其中,工作时长为打卡与退卡之间时长;离开工作区域次数通过摄像头采集得出;玩手机次数通过采集手机解锁次数得出;
AA3: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85
得出员工成品生产值,式中γ为员工信誉值;
步骤二:将员工成品生产值依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列;
步骤三:获取派工区域的工作优先信息;其中,工作优先信息通过ERP模块生成,工作优先信息包括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与优先等级对应派工区域员工的额定人数值MM;并筛选优先级最高的派工区域进行优先派工,派工的员工为员工成品生产值前MM名员工;
步骤四:在选取其他派工区域依据步骤三进行派工;当所有派工区域都派工完毕后,还剩余员工未进行派工,则根据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依次向派工区域依照员工成品生产值排的列顺序进行补派;
其中每次向派工区域进行补派时只补派一名员工,补派轮数通过补派轮数=(派工区域×φ),式中φ为预设比例系数;
反馈模块用于接收下班退卡时员工对应的员工工号以及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并将派工区域内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据值进行累加,得到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员工工号和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核验模块;
核验模块用于获取员工的成品数值、区域成品数值以及库存材料消耗值,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91
得出检验值,并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092
得出员工信誉值γ;
库存材料消耗值具体为总区域成品数值除以单件成品消耗量,其中单件成品消耗量为预设值;
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核验模块所产生的检验值,当检验值大于等于K1时,判断模块产生调节指令,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调整模块内;
调整模将调整指令代入调整模型内,用以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调节,其中,调整模型包括提取层、分析层以及输出层;
提取层用于提取调整指令内的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分析层;
分析层用于对库存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BB1:获取ERP模块中昨日库存值KC1与今日库存值KC,通过昨日库存值KC1减去今日库存值KC得到库存实际消耗值KCZ;
BB2: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101
得到库存消耗率σ,式中w1为预设仓库损耗系数;当库存消耗率σ大于等于1.3时,生成原料获取指令;
BB3: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2且小于等于K3时,生成追加材料消耗值,并将追加材料消耗值加入到次日的每日工作信息内,既次日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加上追加材料消耗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3时,生成交货日期延长指令;其中追加材料消耗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
BB4: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成品数量值与总区域成品数值,当目标成品数量值减去总区域成品数值大于等于K4时,生产售卖指令;其中,总区域成品数值为每个区域成品数值累加之和所得;其中,K2与K3均为预设消耗值;
输出层用于将原料获取指令、追加材料消耗值、交货日期延长指令以及售卖指令发送至ERP模块内;
上述ERP模块包括一种ERP管理系统,其中ERP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且中央处理器设置在公司的管理部门,并能够对系统进行整体管控,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操作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库、数据分类模块、数据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输入模块,设置该系统的公司,当需要输入员工任务量时,能够通过操作模块控制数据输入模块工作,对不同的员工任务量数据进行输入,并实时由数据采集模块对数据输入模块内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内,数据经过初步的处理后,再次传输至数据识别模块内,从而对输入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判断其具体所属于的员工,并能够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分类模块内,在经过分类后,储存至数据库内的员工相应文件夹内,以备后期查阅,在对数据分类储存的同时,还能够将员工每个工作日的任务量储存至数据库的临时区域内。
中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数据收发模块,且数据收发模块通过互联网模块信号连接有多个客户端模块,多个客户端模块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员工处,员工能够利用客户端模块提取工作日的任务量,在下班时,再次利用客户端模块将完成任务量的情况通过互联网模块再次传输至数据收发模块内,且数据收发模块能够实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内,然后由中央处理器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内,再次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传输至数据识别模块内,从而来判断该数据具体属于哪位员工,经过分类后储存至数据库内的员工相应文件夹内,以备后期查阅。
中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信息查阅模块以及数据提取模块,公司管理者需要查询员工工作情况时,能够通过信息查阅模块控制数据提取模块工作,且数据提取模块实时向数据库需要查阅工作的具体信息,并实时显示在显示模块上,以备管理者查阅。
中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视频采集器,且视频采集器通过互联网模块信号连接有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员工工作区域,并能够对工作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且视频采集器能够实时对摄像头所采集的实时画面进行提取,并根据管理者的需求,选择性的显示在显示模块上,因而,管理者能够实时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管,有效提高了员工工作的效率。
中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登陆模块,且登陆模块电性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以及密码识别模块,当管理者需要登陆系统时,需要在指纹识别与密码识别中选择一种验证方式,在验证成功后,方可成功登陆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客户端模块内设置有微处理器,且微处理器具体为计算机,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自动下载模块、自动上传模块、储存器、时钟模块、员工登录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实时记录模块以及数据录入模块,在工作时,员工能够通过身份识别模块对自身身份进行识别,识别完成后,能够由员工登陆模块成功登陆客户端模块,与此同时,实时记录模块能够距离员工登陆客户端模块的时间,并实时将其自动储存至储存器内,从而能够实现智能考勤,员工利用自动下载模块能够提取工作日的任务量,并将任务量数据实时储存至储存器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完成任务量的情况通过数据录入模块实时进行录入,并实时储存至储存器内,在下班前,自动上传模块能够自动提取储存器内的数据然后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内,进行相应的处理,身份识别模块所要识别的信息具体为该员工的身份号码。
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定时器模块,且定时器模块电性连接在时钟模块上,当定时时间一到,则自动上传模块能够自动提取储存器内的该员工的任务量完成情况数据。
微处理器还电性连接有数据删除模块,在自动上传模块将储存器内的数据提取完成后,数据删除模块能够将该员工的任务量情况数据自动删除,有效避免储存器内的数量凌乱,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上述方案中,还可设一深度学习系统,深度学习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可访问用于使第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的外部深度学习系统,深度学习系统包括:数据分类存储模块,其被配置为接收和存储源学习数据;学习模块,其被配置为使用源学习数据使深度学习系统中的第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调整信息传输模块,其被配置为向外部深度学习系统传输包括学习相关信息和第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信息的调整信息,以请求调整第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根据学习的结果来修改学习相关信息和参数信息;以及调整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从外部深度学习系统传输的调整信息来更新第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信息。
其中,数据分类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从外部设备接收检查目标的图像数据作为源学习数据并存储所接收的图像数据;以及数据分类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多个多级分类标准对所存储的检查目标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和存储,其中,数据分类单元使用作为对颜色的分类标准的第一级分类标准、作为对检查目标的大小的分类标准的第二级分类标准、作为对颜色和形态的组合的分类标准的第三级分类标准中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来分类和存储检查目标的图像数据;
调整信息传输模块优先将对第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学习状态执行同步所需的超参数作为调整信息而进行传输;
由调整信息传输模块或外部深度学习系统传输的调整信息中所包括的参数信息构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包括根据学习结果修改的每层的权重值和偏置值;
学习相关信息包括学习数据与要学习的源学习数据的比率和已学习的源学习数据片段的数量中的任何一个;
数据分类单元还生成附加源学习数据,以调整基于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存储的源学习数据的数量的平衡;
调整信息传输模块包括调整信息中的第一级分类标准、第二级分类标准和第三级分类标准中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并将调整信息传输至外部深度学习系统。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
首先获取ERP模块用于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再将每日工作信息代入派工模型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分配,反馈模块用于将员工反馈的信息进行反馈,并通过调整模型内的提取层用于提取调整指令内的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分析层;分析层用于对库存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获取ERP模块中昨日库存值KC1与今日库存值KC,通过昨日库存值KC1减去今日库存值KC得到库存实际消耗值KCZ;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2796278580000141
得到库存消耗率σ,式中w1为预设仓库损耗系数;当库存消耗率σ大于等于1.3时,生成原料获取指令;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2且小于等于K3时,生成追加材料消耗值,并将追加材料消耗值加入到次日的每日工作信息内,既次日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加上追加材料消耗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3时,生成交货日期延长指令;其中追加材料消耗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成品数量值与总区域成品数值,当目标成品数量值减去总区域成品数值大于等于K4时,生产售卖指令;其中,总区域成品数值为每个区域成品数值累加之和所得,对ERP模块内的目标进行调整,完成智能控制。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目的。
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关联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货物交货系统包括ERP模块、分配模块、反馈模块、核验模块以及判断模块;
ERP模块用于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其中,每日工作信息包括今日派工人数值、工作时间值、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目标成品数量值以及派工区域;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接收ERP模块下达每日工作信息,并通过派工模型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分配,具体为:
获取今日派工人数值RS与目标成品数量值CP,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11
得到人均成品生产值RJ;其中,α为成品率系数;
将人均成品生产值RJ作为系数代入派工模型,派工模型通过匹配层进行派工匹配,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取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其中,今日上班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工号、员工工龄以及员工工作稳定性值;并将员工信息代入员工模型获取员工成品生产值,具体为:
AA1:获取员工工号所对应的员工工龄GL,并与工龄系数表进行匹配,获取员工工龄值GLZ;
AA2:获取员工工号对应的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所述员工工作稳定性值WD通过公式WD=请假旷工指数+工作摸鱼指数得出,其中,请假旷工指数通过公式请假旷工指数=(请假×h1)+(旷工×h2)得出,式中h1为请假系数,h2为旷工系数;
AA3: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12
得出员工成品生产值,式中γ为员工信誉值;
步骤二:将员工成品生产值依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列;
步骤三:获取派工区域的工作优先信息;其中,工作优先信息通过ERP模块生成,工作优先信息包括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与优先等级对应派工区域员工的额定人数值MM;并筛选优先级最高的派工区域进行优先派工,派工的员工为员工成品生产值前MM名员工;
步骤四:在选取其他派工区域依据步骤三进行派工;当所有派工区域都派工完毕后,还剩余员工未进行派工,则根据派工区域工作优先等级依次向派工区域依照员工成品生产值排的列顺序进行补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每次向派工区域进行补派时只补派一名员工,通过公式补派轮数=(派工区域×φ)得出补派轮数,式中φ为预设比例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接收下班退卡时员工对应的员工工号以及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并将派工区域内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据值进行累加,得到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员工工号和对应的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核验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验模块用于获取员工的成品数值、区域成品数值以及库存材料消耗值,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21
得出检验值,并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22
得出员工信誉值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核验模块所产生的检验值,当检验值大于等于K1时,判断模块产生调节指令,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调整模块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将调整指令代入调整模型内,用以对每日工作信息进行调节,其中,调整模型包括提取层、分析层以及输出层;
所述提取层用于提取调整指令内的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并将库存材料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发送至分析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层用于对库存消耗值、员工的成品数值以及区域成品数值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BB1:获取ERP模块中昨日库存值KC1与今日库存值KC,通过昨日库存值KC1减去今日库存值KC得到库存实际消耗值KCZ;
BB2: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31
得到库存消耗率σ,式中w1为预设仓库损耗系数;当库存消耗率σ大于等于1.3时,生成原料获取指令;
BB3: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2且小于等于K3时,生成追加材料消耗值,并将追加材料消耗值加入到次日的每日工作信息内,即次日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加上追加材料消耗值;当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大于等于K3时,生成交货日期延长指令;其中追加材料消耗值为目标消耗原材料数量值减去库存材料消耗值;
BB4:获取ERP模块中目标成品数量值与总区域成品数值,当目标成品数量值减去总区域成品数值大于等于K4时,生产售卖指令;其中,总区域成品数值为每个区域成品数值累加之和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层用于将原料获取指令、追加材料消耗值、交货日期延长指令以及售卖指令发送至ERP模块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摸鱼指数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2796278570000041
求得,其中β为转化系数,其中,工作时长为打卡与退卡之间时长;离开工作区域次数通过摄像头采集得出;玩手机次数通过采集手机解锁次数得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材料消耗值具体为总区域成品数值除以单件成品消耗量,其中单件成品消耗量为预设值。
CN202011332786.9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Withdrawn CN112465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786.9A CN11246533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786.9A CN11246533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5335A true CN112465335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79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2786.9A Withdrawn CN112465335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53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532A (zh) * 2021-05-08 2021-08-10 万安裕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532A (zh) * 2021-05-08 2021-08-10 万安裕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9758B (zh) 一种基于bim的现场施工材料智能管理方法
CN105354762B (zh) 一种电力客服业务工单识别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8335041B (zh) 一种企业数据化绩效考核的控制系统
CN107862450A (zh) 绩效考核系统及方法
CN111915410A (zh) 面向高动态生产物流过程的智能管控系统
CN103679322A (zh) 生产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0054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科研管理系统
CN115423289B (zh) 智能板材加工车间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445204A (zh) 一种工单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210981A (zh) 保险业务理赔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78680A (zh) 风电场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1553633A (zh) 一种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392771A (zh) 一种园区内企业效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465335A (zh) 一种基于车间实时数据的货物交货系统
CN108154276A (zh) 基于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考勤分析方法
CN113421056A (zh) 一种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CN114386777A (zh) 一种生产计划自动排产方法、系统、电脑端及移动终端
CN116843167B (zh) 一种智能门锁售后任务智能调度分配方法
CN113793110A (zh) 基于云计算的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及云服务平台
CN115660475A (zh) 一种智能卡制造企业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657754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绩效考核方法
CN114971582A (zh) 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物资需求跟踪系统
CN113537758A (zh)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15829219A (zh) 基于人员画像的供电企业派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01140644A (zh) 一种intednet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