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1085A -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1085A
CN112461085A CN202011229494.2A CN202011229494A CN112461085A CN 112461085 A CN112461085 A CN 112461085A CN 202011229494 A CN202011229494 A CN 202011229494A CN 112461085 A CN112461085 A CN 112461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ole
detecting
base
direction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4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朋
冯唯
王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94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1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1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1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G01B5/1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internal di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及上盖,上盖上设有第一检测孔;Y向移动组件,设于底座内,包括Y向滑轨、Y向移动座及能使Y向移动座复位的第一弹性件;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Y向移动座沿Y向移动的距离;X向移动组件,设于Y向移动座内,包括X向滑轨、检测块以及能使检测块复位的第二弹性件;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检测块沿X向移动的距离;插销,其为圆锥形,检测块上设有第二检测孔,通过将插销插入待检测工件孔、第一检测孔及第二检测孔,插销插入第二检测孔的过程中带动检测块移动来检测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其与插销底端的距离。本发明能检测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和直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带孔的薄壁件产品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随处可见,薄壁件上的孔的加工精度对产品的影响至关重要,是工件的重要检测指标,例如孔的位置偏差和直径都需要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挑选出孔的位置和直径均合格的产品。现有的检测方法中,要么需要复杂精密的仪器来检测,导致检测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要么检测精度低、可靠性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检测效率,且成本较低,检测精度较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及上盖,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孔;还包括:
Y向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内,包括Y向滑轨、设于所述Y向滑轨上且能沿所述Y向滑轨滑动的Y向移动座以及能使所述Y向移动座复位的第一弹性件;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Y向移动座沿Y向移动的距离;
X向移动组件,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内,包括X向滑轨、设于所述X向滑轨上且能沿所述X向滑轨滑动的检测块以及能使所述检测块复位的第二弹性件;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检测块沿X向移动的距离;
插销,所述插销分为锥形,所述锥形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所述检测块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检测块的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通过将所述插销依次插入所述待检测工件孔、所述第一检测孔及所述第二检测孔,所述插销插入所述第二检测孔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检测块移动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
第三检测单元,设于所述检测块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插销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检测单元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与所述Y向移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内沿所述Y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室及设于所述第一检测室内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室的与所述Y向移动座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打在所述Y向移动座上,以检测所述Y向移动座的沿所述Y向移动的距离。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与所述X向移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底座内沿所述X向的两端,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检测室及设于所述第二检测室内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室的侧壁及所述Y向移动座的侧壁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打在所述检测块上,以检测所述检测块沿所述X向移动的距离。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下方,所述第三检测单元包括第三检测室及设于所述第三检测室内的第三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三检测室的顶部及所述Y向移动座的底部均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检测孔对应,以使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检测孔,打在所述插销的底端,以检测所述插销的底端与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检测室与所述底座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室与所述底座外部、连通所述第三检测室与所述底座外部的多个散热孔。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两个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两个弹簧分别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沿所述Y向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Y向移动座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底座内的安装板上。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两个弹簧分别设于所述检测块沿所述X向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块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Y向移动座。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X向滑轨为两条,所述检测块夹设于两条所述X向滑轨之间。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Y向移动组件还包括滑轨安装块,所述滑轨安装块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滑轨安装块上设有沿所述Y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Y向滑轨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滑轨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从所述滑轨安装块的顶端面延伸至所述安装孔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侧壁上穿设有螺钉。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X向滑轨与所述Y向滑轨均为圆柱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上盖上设置第一检测孔,将X向移动组件设置在Y向移动组件的Y向移动座内,X向移动组件包括了设置有第二检测孔的检测块,由于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将工件放置在检测装置上时,会导致待检测工件孔与检测块上的第二检测孔不对位,将插销依次插入待检测工件孔、第一检测孔和第二检测孔的话,在插销插入第二检测孔的过程中,会带动检测块移动,通过检测块沿X向和Y向移动的距离来检测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
将插销上至少一部分设置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这样在插销插入到一定程度就会卡在待检测工件孔中,由于不同直径的待检测工件孔卡住插销的位置不一样,检测插销插入的深度,即可计算出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了,本发明中通过第三检测单元检测插销底端与第三检测单元的竖直距离来间接的检测插销的插入深度;
综上,本发明仅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和直径的检测,成本较低,检测精度高,且操作简单,仅需插入插销即可完成检测,检测效率高,使用到的传感器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中检测装置去掉上盖和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图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Y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X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底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检测装置;101、底座;102、上盖;103、插销;104、第一检测孔;105、卡槽;106、散热孔;
200、Y向移动组件;201、Y向滑轨;202、Y向移动座;203、第一弹性件;204、安装板;205、滑轨安装块;206、通槽;
300、X向移动组件;301、X向滑轨;302、检测块;303、第二弹性件;304、第二检测孔;
400、第一检测单元;401、第一检测室;402、第一通孔;
500、第二检测单元;501、第二检测室;502、第二通孔;
600、第三检测单元;601、第三检测室;602、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图1是本发明中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图1中检测装置去掉上盖和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图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01、上盖102、Y向移动组件200、X向移动组件300、第一检测单元400、第二检测单元500、第三检测单元600以及插销103。
底座10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上盖102盖设于底座101的顶部,上盖102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孔104。
Y向移动组件200设置在底座101内,图5是本发明中Y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Y向移动组件200包括Y向滑轨201、Y向移动座202以及第一弹性件203。Y向移动座202设置在Y向滑轨201,且Y向移动座202能沿Y向滑轨201滑动,可以理解的是,Y向移动座202在Y向滑轨201沿Y向移动。第一弹性件203能使Y向移动座202复位,Y向移动座202最初处于一个初始的原点位置,当检测过程中Y向移动座202跟随插销103移动时,会挤压或拉伸第一弹性件203,拔出插销103后,Y向移动座202就在第一弹性件20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回到原点,等待下一次检测。Y向移动座202沿Y向的移动距离用来表征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的Y向偏差。
第一检测单元400用于检测Y向移动座202沿Y向移动的距离。
X向移动组件300设置在Y向移动座202内,图6是本发明中X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X向移动组件300包括X向滑轨301、检测块302以及第二弹性件303。检测块302设置在X向滑轨301上,且检测块302能沿X向滑轨301滑动,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块302在X向滑轨301上沿X向移动,第二弹性件303能使检测块302复位。检测块302最初处于一个初始的原点位置,检测过程中,插销103插在检测块302上,插销103会带动检测块302移动,检测块302跟随插销103移动时,会挤压或拉伸第二弹性件303,拔出插销103后,检测块302就在第二弹性件30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回到原点,等待下一次检测。检测块302沿X向的移动距离用来表征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的X向偏差。X向偏差与Y向偏差结合,即可得到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具体的计算过程可由电脑完成。
第二检测单元500用于检测检测块302沿X向移动的距离。
如图2和图6所示,检测块302上设有第二检测孔304,结合图1,检测时,将待检测工件固定在检测装置100上,待检测工件为薄壁件,检测装置100的外部轮廓与待检测工件一致,使得检测装置100能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定位和固定,将插销103依次插入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上盖102上的第一检测孔104及检测块302上的第二检测孔304,第二检测孔304最初始时所处的原点位置对正的是待检测工件上待检测工件孔合格的位置,当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位置有偏差时,将待检测工件固定到检测装置100上后,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与检测块302上的第二检测孔304会错位,没有对正,那么在插销103插入第二检测孔304的过程中,插销103会带动检测块302移动,插销103完全插入后,插销103会带动检测块302最终移动到使第二检测孔304与待检测工件孔对正的位置,只需检测检测块302从初始的原点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即可检测出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检测块302的位置变化分解到X向和Y向上来分别检测,也就是检测检测块302的X向移动距离和Y向移动座202的Y向移动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装置100也可以不设置上盖102,上盖102只是起到防护作用,设置了上盖102,上盖102上的第一检测孔104的直径大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以使待检测工件孔具有位置偏差,插销103也可以插入第一检测孔104中。设置第一检测孔104仅仅是为了使插销103能插入到底座101内部,所以较佳的,可以将第一检测孔104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孔。
为了通过插销103来检测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将插销103设置为圆锥形,圆锥形的插销103会卡在待检测工件孔中,圆锥形卡住的位置的直径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一样,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不一样,插销103伸入底座101中的长度也不一样,如果待检测孔较大的话,那么插销103就能伸进底座101中较长,如果待检测孔较小的话,插销103就只能伸进底座101中较短,通过检测插销103伸入底座101中的长度来判断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具体的计算过程可由电脑完成,将检测数据发送到电脑即可,电脑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确定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插销103的圆锥形的最大直径应大于或等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这样才能使插销103卡在待检测工件孔中,检测其直径。将插销103设置为圆锥形还有利于在待检测孔位置有偏差时也能利用插销103的圆锥面将插销103插入检测块302上的第二检测孔304中。
本发明中,通过在检测块302的下方设置第三检测单元600来检测插销103的底端与第三检测单元600之间的距离,通过检测插销103的底端与第三检测单元600之间的距离也就能计算插销103伸入底座101中的长度,进而能计算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100仅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检测和直径的检测,成本较低,检测精度高,且操作简单,仅需插入插销103即可完成检测,检测效率高,使用到的传感器成本也较低。
检测单元均包括检测室和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可采用一个盒体,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盒体内,形成检测单元。具体的,请结合图2及图4,第一检测单元400包括第一检测室401及设置在第一检测室401内的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检测单元400与Y向移动组件200分别设置在底座101内沿Y向的两端,第一检测室401上设置第一通孔402以使第一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光线能通过第一通孔402检测到Y向移动座202,第一通孔402设置在第一检测室401上与Y向移动座202相对的侧壁。第一红外传感器能检测到Y向移动座202沿Y向移动的距离。如图2所示,将第一检测单元400与Y向移动组件200分别设置在底座101内沿Y向的两端可以使第一检测单元400既能检测到Y向移动座202,又不会干涉Y向移动组件200上各部件的安装。
请参考图2至图5,第二检测单元500与X向移动组件300分别设置在底座101内沿X向的两端,第二检测单元500包括第二检测室501及设置在第二检测室501内的第二红外传感器。如图3及图5所示,第二检测室501的侧壁及Y向移动座202的侧壁均设有第二通孔502,第二检测室501的侧壁上的第二通孔502与Y向移动座202的侧壁上的第二通孔502连通,以使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第二通孔502打在设置在Y向移动座202内的检测块302上,以检测检测块302沿X向移动的距离。
如图4所示,第三检测单元600设置在Y向移动座202的下方,第三检测单元600包括第三检测室601及设置在第三检测室601内的第三红外传感器。如图4所示,第三检测室601的顶部及Y向移动座202的底部均设有第三通孔602,第三通孔602与第二检测孔304对应,以使第三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第三通孔602和第二检测孔304,打在插销103的底端,以检测插销103的底端与第三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而计算出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
将检测单元设置为包括一个检测室和红外传感器的模块,便于安装,使检测装置100的各部件模块化。如图4所示,底座10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单元的卡槽105,卡槽105为三个,分别与第一检测单元400、第二检测单元500及第三检测单元600对应,以便于安装检测单元时的对位和对检测单元进行固定,检测单元通过螺钉固定在卡槽105的槽壁上。
请结合图4及图7,底座101上设置有散热孔106,散热孔106为多个,且设置在底座101的各个侧壁上,散热孔106用于连通第一检测室401与底座101外部、连通第二检测室501与底座101外部、连通第三检测室601与底座101外部,以使外部空气通入各个检测室内进行散热。
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件203采用弹簧,且弹簧有两个,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Y向移动座202沿Y向的两端,两个弹簧配合实现Y向移动座202的复位。具体的,弹簧的一端与Y向移动座20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底座101内的安装板204上,安装板204为两块,两块安装板204分别安装在Y向移动座202沿Y向的两端。Y向移动座202位于初始原点位置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如图5所示,当Y向移动座202沿Y向向其中一块安装板204移动时,与该安装板204连接的弹簧被压缩,与另一块安装板204连接的弹簧被拉伸,当插销103被拔出后,Y向移动座20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6所示,第二弹性件303也可以采用弹簧,弹簧为两个,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检测块302沿X向的两端,请结合图2及图4,弹簧的一端与检测块30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Y向移动座202。检测块302位于初始原点位置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如图5所示,当检测块302沿X向向X向的一端移动时,该端的弹簧被压缩,另一端的弹簧被拉伸,当插销103被拔出后,检测块302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插销103插入检测块302时,插销103的位移被分解为检测块302的X向位移和Y向移动座202的Y向位移,插销103带动检测块302,检测块302带动Y向移动座202。
请继续参考图6,X向滑轨301为两条,检测块302夹设于两条X向滑轨301之间,两条X向滑轨301沿X向设置且互相平行,使得检测块302既可以在两条X向滑轨301之间沿着两条X向滑轨301移动,又可以对X向滑轨301产生Y向的挤压,进而推动Y向移动座202移动,且直接将检测块302夹设于两条X向滑轨301之间使得结构更简单,节约了成本,安装也更方便,直接将检测块302放置在两条X向滑轨301之间即可。
如图5所示,Y向移动组件200还包括滑轨安装块205,滑轨安装块205设置在Y向滑轨201的两端,以使Y向滑轨201支撑在两端的滑轨安装块205上,滑轨安装块205与底座101通过螺钉连接,滑轨安装块205上设有沿Y向延伸的安装孔,Y向滑轨201设置在安装孔中。滑轨安装块205的顶部设置有从滑轨安装块205的顶端面延伸至安装孔内的通槽206,通槽206的侧壁上穿设有螺钉,拧动该螺钉即可调节通槽206的大小,也就是调节滑轨安装块205夹紧Y向滑轨201的夹紧力了。螺钉拧松时,通槽206较大,滑轨安装块205上的安装孔也较大,Y向滑轨201可以轻松的穿入安装孔中,将Y向滑轨201穿入安装孔后,拧紧螺钉,即可锁紧Y向滑轨201了。设置带通槽206的滑轨安装块205便于安装Y向滑轨201。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X向滑轨301与Y向滑轨201均为圆柱形,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而且更有利于检测块302和Y向移动座202的移动,因为圆柱形的接触面阻力最小,对于X向移动组件300而言,检测块302夹设在两条X向滑轨301之间,X向滑轨301为圆柱形,使得检测块302与X向滑轨301之间为线接触,阻力很小,使检测块302移动更顺畅。对于Y向移动组件200而言,由于Y向移动座202是套设于Y向滑轨201上的,相对于其它矩形柱或其它形状的柱体,将Y向滑轨201设置为圆柱形使得Y向移动座202在Y向滑轨201上移动更顺畅。
本发明检测装置100检测步骤为:
步骤一、将待检测工件放置在检测装置100的上方,待检测工件为薄壁件,检测装置100的外部轮廓与待检测工件一致,以使待检测工件可以通过检测装置100进行固定和定位,例如将待检测工件套设在检测装置100来固定和定位;
步骤二、将插销103从待检测工件上的待检测工件孔插入到X向移动组件300上检测块302的第二检测孔304中;
步骤三、插销103插入检测块302的过程中,会带动检测块302和Y向移动座202移动;
步骤四、通过第一检测单元400检测Y向移动座202沿Y向移动的距离,通过第二检测单元500检测检测块302沿X向移动的距离,结合Y向移动的距离和X向移动的距离,计算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
步骤五、通过第三检测单元600检测插销103底端与第三检测单元600之间的距离,通过插销103底端与第三检测单元600之间的距离计算插销103的插入长度,代入具体的数学公式由电脑计算得出待检测工件上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从而确定待检测工件孔的大小,确定加工精度;
步骤六、检测结束后,拔出插销103,使检测块302和Y向移动座202复位,等待下一次检测。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1)及上盖(102),所述底座(10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上盖(102)盖设于所述底座(101)的顶部,所述上盖(102)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孔(104);还包括:
Y向移动组件(200),设于所述底座(101)内,包括Y向滑轨(201)、设于所述Y向滑轨(201)上且能沿所述Y向滑轨(201)滑动的Y向移动座(202)以及能使所述Y向移动座(202)复位的第一弹性件(203);
第一检测单元(400),用于检测所述Y向移动座(202)沿Y向移动的距离;
X向移动组件(300),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202)内,包括X向滑轨(301)、设于所述X向滑轨(301)上且能沿所述X向滑轨(301)滑动的检测块(302)以及能使所述检测块(302)复位的第二弹性件(303);
第二检测单元(500),用于检测所述检测块(302)沿X向移动的距离;
插销(103),所述插销(103)为圆锥形,所述圆锥形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所述检测块(30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检测块(302)的第二检测孔(304),所述第一检测孔(104)的直径大于所述待检测工件孔的直径,通过将所述插销(103)依次插入所述待检测工件孔、所述第一检测孔(104)及所述第二检测孔(304),所述插销(103)插入所述第二检测孔(304)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检测块(302)移动来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孔的位置偏差;
第三检测单元(600),设于所述检测块(302)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插销(103)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检测单元(600)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0)与所述Y向移动组件(200)分别设于所述底座(101)内沿所述Y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00)包括第一检测室(401)及设于所述第一检测室(401)内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室(401)的与所述Y向移动座(202)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02),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02)打在所述Y向移动座(202)上,以检测所述Y向移动座(202)的沿所述Y向移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500)与所述X向移动组件(300)分别设于所述底座(101)内沿所述X向的两端,所述第二检测单元(500)包括第二检测室(501)及设于所述第二检测室(501)内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室(501)的侧壁及所述Y向移动座(202)的侧壁均设有第二通孔(502),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02)打在所述检测块(302)上,以检测所述检测块(302)沿所述X向移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单元(600)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202)下方,所述第三检测单元(600)包括第三检测室(601)及设于所述第三检测室(601)内的第三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三检测室(601)的顶部及所述Y向移动座(202)的底部均设有第三通孔(602),所述第三通孔(602)与所述第二检测孔(304)对应,以使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602)和所述第二检测孔(304),打在所述插销(103)的底端,以检测所述插销(103)的底端与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检测室(401)与所述底座(101)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室(501)与所述底座(101)外部、连通所述第三检测室(601)与所述底座(101)外部的多个散热孔(1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为两个且所述第一弹性件(203)为弹簧,两个弹簧分别设于所述Y向移动座(202)沿所述Y向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Y向移动座(20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底座(101)内的安装板(2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03)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弹性件(303)为弹簧,两个弹簧分别设于所述检测块(302)沿所述X向的两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检测块(30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Y向移动座(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滑轨(301)为两条,所述检测块(302)夹设于两条所述X向滑轨(30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移动组件(200)还包括滑轨安装块(205),所述滑轨安装块(205)与所述底座(10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滑轨安装块(205)上设有沿所述Y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Y向滑轨(201)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滑轨安装块(205)的顶部设置有从所述滑轨安装块(205)的顶端面延伸至所述安装孔的通槽(206),所述通槽(206)的侧壁上穿设有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滑轨(301)与所述Y向滑轨(201)均为圆柱形。
CN202011229494.2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2461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494.2A CN112461085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494.2A CN112461085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1085A true CN112461085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494.2A Pending CN112461085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10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072A (zh) * 2021-05-25 2021-08-24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重型采掘设备的滑动轴承磨损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5895A1 (en) * 2003-01-21 2004-08-0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lizing a bore hole of a workpiece and for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said bore hole
CN107228616A (zh) * 2017-06-02 2017-10-03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形位公差检测装置
CN208398752U (zh) * 2018-06-27 2019-01-18 合肥同德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冲压件孔位置度检具
CN208671901U (zh) * 2018-08-27 2019-03-29 东莞市翔宇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孔位二向偏差测量装置
KR102099399B1 (ko) * 2019-10-22 2020-04-10 (주)성문테크 내경 측정장치
CN211425295U (zh) * 2019-10-18 2020-09-04 瓦房店威远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 圆锥滚子端面中心孔尺寸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5895A1 (en) * 2003-01-21 2004-08-0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lizing a bore hole of a workpiece and for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said bore hole
CN107228616A (zh) * 2017-06-02 2017-10-03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形位公差检测装置
CN208398752U (zh) * 2018-06-27 2019-01-18 合肥同德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冲压件孔位置度检具
CN208671901U (zh) * 2018-08-27 2019-03-29 东莞市翔宇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孔位二向偏差测量装置
CN211425295U (zh) * 2019-10-18 2020-09-04 瓦房店威远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 圆锥滚子端面中心孔尺寸测量装置
KR102099399B1 (ko) * 2019-10-22 2020-04-10 (주)성문테크 내경 측정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072A (zh) * 2021-05-25 2021-08-24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重型采掘设备的滑动轴承磨损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24762B2 (ja) 検査治具
CN112461085A (zh) 一种用于检测工件孔的检测装置
CN209877868U (zh) 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
US5990696A (en) Test fixture with self contained shorting means for testing small scale test packs
CN21549138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治具多孔位置度检测装置
CN108072304B (zh) 专用于测量各种刀锋伺服器的外观尺寸的测量治具
CN216525894U (zh)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快速安装夹具及离心测试台
US5265130A (en) Cell-size inspection device for nuclear fuel assembly
CN104345182A (zh) 一种多工位测试夹具
CN109015481B (zh) 一种电缆三坐标轴定位工具
CN210269930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KR200427961Y1 (ko) 평판형 피검사체 프로브장치의 매니퓰레이터
CN109702669B (zh) 一种传感器测试夹具
CN219348938U (zh) 用于支撑pcb板的支撑工装以及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CN112996249A (zh) 一种线路板曝光基准定位方法和装置
CN214793021U (zh) 一种pcb板测试检验设备
CN210718900U (zh) 一种孔位检测装置
CN219757137U (zh) 一种工件相对位置尺寸公差检测装置
CN218601413U (zh) Led测试工装
CN211824226U (zh) 一种筒体直线度检测尺
CN216523518U (zh) 一种具有移动式副仪表板检具的仪表板总成检具
CN217686931U (zh) 一种检测板及安装该板件的孔位检测装置
CN215177614U (zh) 组合式辅助检测平台
CN218847171U (zh) 锥面检测装置
CN217156584U (zh) 电路板元器件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