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4716A -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4716A
CN112454716A CN202011075014.1A CN202011075014A CN112454716A CN 112454716 A CN112454716 A CN 112454716A CN 202011075014 A CN202011075014 A CN 202011075014A CN 112454716 A CN112454716 A CN 112454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extruder
functional material
dry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50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4716B (zh
Inventor
吴培服
邓十全
吴迪
池卫
罗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xing Color Plastic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xing Color Plastic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xing Color Plastic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xing Color Plastic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50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4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4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4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4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4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08G63/183Terephtha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99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08K7/26Silico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包括聚酯制备机构和功能料制备机构。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在现有的聚酯制备机构的基础上,整合了功能料制备机构以及配套的挤出、切片、干燥以及连接管路等设备,可用于连续高效生产本申请的聚酯母料。通过本申请的生产系统生产的聚酯母料可用于作为生产各种聚酯制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料,包括并不限于各种光学、包装、电子器件等聚酯制品的表层或芯层的全部或部分原料。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所述聚酯母料可用于作为生产各种聚酯制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料,包括并不限于各种光学、包装、电子器件等聚酯制品的表层或芯层的全部或部分原料。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的总称。聚酯的种类很多,公众比较熟悉的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等。聚酯,特别是以PET为代表的聚酯,由于其优秀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透明性、耐化学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光学等不同领域。与其它高功能性树脂相比,聚酯因其价格低廉,其用途以及使用量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例如,在光学领域,聚酯薄膜现已开始被大量用于平板显示屏中的保护膜、反射膜、扩散膜以及增亮膜等。另外窗户贴膜在隔热、防辐射等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包装领域的收缩膜广泛应用于饮料等瓶体制造。电子领域的离型膜对于大规模电子器件的制造领域也越发重要。
CN 1849365 A公开了一种白色的聚酯薄膜,其通过添加高浓度的无机微粒子制成反射呈白色的薄膜。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中的无机微粒子的比例为30~50%,无机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1~3.0μm,更优选0.2~2.5μm,特别优选0.3~2.0μm。文件中提及,当无机微粒子的粒径不足0.1μm时,则分散性极端恶化,引起粒子凝聚,因此容易导致生产工序上的困难,在薄膜上形成粗大突起,有可能产生光泽不好的薄膜。超过3.0μm,则薄膜表面变糙,光泽下降。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的85℃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0.7%以下,且150℃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5.0%以下,并且波长400~700nm下的平均反射率为90%以上。
CN 110684323 A公开了一种PET聚酯薄膜生产工艺,首先制备PET共聚酯树脂,然后将聚酯母料和PET共聚酯树脂以25:10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对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对干燥后混合物料进行熔融挤出并制成铸片,采用双向拉伸的方式将铸片拉伸制得薄膜,最后对薄膜进行收卷分切得到成品。PET共聚酯树脂与聚酯母料的混合增加了拉伸得到的薄膜的阻隔水蒸气透过的性能,令此PET聚脂薄膜适合于湿热环境中使用。其中与PET共聚酯树脂混合的聚酯母料包括两种,一种为含有粒径0.2-0.4μm二氧化钛30%-50%的聚酯母料,另一种为含有粒径2-3.5μm二氧化硅0.2%-2%的聚酯母料,且两种聚酯母料以重量比1:1的比例进行混合。该现有技术的两种聚酯母料,均作为聚酯薄膜的部分原料,二者在聚酯薄膜中的含量达到20%,而一种聚酯母料中的二氧化钛含量竟然高达30%-50%,这种母料的难溶性无机物含量太高,是很难分散的,而且会对薄膜的透光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很难获得高品质的聚酯薄膜。
CN 109880311 A公开了一种抗粘连母料及制备方法,其中,抗粘连母料中包括100-150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1-5重量份数的抗粘连填料,所述抗粘连填料为粒径在100-400nm的无机物颗粒,使用该抗粘连母料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表面粗糙度小、光滑。所述抗粘连填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其制备方法是先用去离子水超声分散,然后用硬脂酸乙醇溶液反应后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母料的制备是用PET与抗粘连填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预分散混合,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上述现有技术均提及在聚酯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各种无机粒子,也可以了解无机粒子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但是具体的聚酯薄膜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粒子团聚问题仍然非常普遍,对聚酯薄膜的质量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包括聚酯制备机构和功能料制备机构,所述功能料制备机构包括气凝胶颗粒干燥机,聚乳酸颗粒干燥机,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以及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所述气凝胶颗粒干燥机、聚乳酸颗粒干燥机以及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输出的膏状料与所述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第一挤出机制备获得功能料切片;通过第一挤出机制备的功能料切片与来自所述聚酯制备机构的聚酯切片通过管道输入第二挤出机制备获得所述聚酯母料。
优选地,所述功能料制备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切片机和第一干燥机,所述第一切片机和第一干燥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挤出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进一步连接有第二切片机和第二干燥机。
优选地,所述聚酯制备机构包括第三挤出机,所述第三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之间设置有第三切片机和第三干燥机。
优选地,所述功能料切片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含量分别为:气凝胶60-70重量份、聚乳酸10~15重量份、聚苯乙烯或聚乙烯30~6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0~40重量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生产系统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聚酯制备机构制备聚酯切片;通过功能料制备机构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将制备的功能料切片与聚酯切片输入第二挤出机制备获得聚酯母料。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在现有的聚酯制备机构的基础上,整合了功能料制备机构以及配套的挤出、切片、干燥以及连接管路等设备,可用于连续高效生产本申请的聚酯母料。
通过本申请的系统和方法制备的聚酯母料生产的聚酯薄膜,其在120℃、2~3秒内的横向热收缩率≥65%,透光率≥95%,拉伸强度≥300MPa,膜表面摩擦系数≤0.5;厚度在10-75μm之间,幅宽为250-8700mm。利用本申请的聚酯母料制备的聚酯制品的透光率和单向热收缩率高,强度以及阻燃性能优异,收缩均匀,且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延展性和韧性,可在现有的BOPET薄膜生产线上生产,而且原料类别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所述聚酯母料可用于作为生产各种聚酯制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料,包括并不限于各种光学、包装、电子器件等聚酯制品的表层或芯层的全部或部分原料。
本申请中所称的聚酯是指由选自包含二元酸的多元羧酸以及它们的成酯性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与选自包含二元醇的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形成的聚酯;或由羟基羧酸以及它们的成酯性衍生物形成的聚酯;或由环状酯形成的聚酯。聚酯的制造可以按照现有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以PET的制备为例,其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酯化后进行缩聚的方法;或者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之类的对苯二甲酸的烷基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后进行缩聚的方法。
在生产聚酯制品的过程中,可以用本申请的聚酯母料,通过拉伸等工艺生产获得聚酯薄膜,或者通过多层共挤工艺获得热收缩膜或离型膜或光学膜的表层结构,或者通过吹塑等工艺生产聚酯容器,或者通过注塑、拉挤等工艺生产聚酯结构部件等等。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包括聚酯以及1.0wt%~5.0wt%的功能料切片,所述功能料切片包括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酯母料中的聚酯可为前述的任何一种聚酯单体或其共聚物,例如PET、PBT、PTT、PCT或者PETG等。功能料切片中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俗称“蓝烟”,是一种具有多孔、无序、具有纳米量级连续网络结构的低密度二氧化硅气凝胶,比表面积比普通二氧化硅大很多,用现有技术的磷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等)比普通二氧化硅更加难以分散。由于密度非常低,很容易漂浮,无法分散到聚酯内部。气凝胶的多孔结构可以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乳酸以及聚丙乙烯或聚乙烯产生强大的结合力,增大了气凝胶的密度,可以使气凝胶沉入聚酯内部。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中的聚酯,例如可以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例如,其中的二元酸成分,包括并不限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3,4'-二苯醚二羧酸、六氢邻苯二甲酸、2,7-萘二甲酸、邻苯二甲酸、4,4'-亚甲基双苯甲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甲基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11-十一烷二羧酸、1,10-癸二羧酸、十一烷二酸、1,12-十二烷二羧酸、十六烷二酸、二十二烷二酸、二十四烷二酸、二聚酸、1,4-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1-环己烷二乙酸、富马酸、马来酸和六氢邻苯二甲酸。另外,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例如,其中的二元醇成分,包括并不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二甘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6-十六烷二醇、二聚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亚乙基醚)二醇、聚(亚丁基醚)二醇、支化二醇、己二醇或其组合或衍生物、1,4-环己烷二甲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2,4-戊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1,4-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5-乙基-1,3-己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1,3-己二醇。另外,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中的聚酯,也可以通过羟基羧酸以及它们的成酯性衍生物形成,或者也可以由环状酯形成。例如,其中的羟基羧酸成分,包括并不限于:乳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羟基乙酸、3-羟基丁酸、对羟基苯甲酸、对(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4-羟基环己烷羧酸等。其中的羟基羧酸的成酯性衍生物,包括并不限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甲酸二甲酯、3,4'-二苯醚二羧酸二甲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7-萘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4'-亚甲基双苯甲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丙二酸二甲酯、琥珀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壬二酸二甲酯、1,3-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和5-磺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另外,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例如,其中的环状酯包括并不限于:ε-己内酯、β-丙内酯、β-甲基-β-丙内酯、δ-戊内酯、乙交酯、丙交酯等。另外,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申请中使用的聚酯,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特别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其共聚物。
本申请的聚酯的制备,以PET为例,优选通过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酯化或者酯交换来制造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通过在高温、真空下使用催化剂对其进行缩聚的缩聚法等进行工业制造。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环已烷二甲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为原料进行酯化;或者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间苯二甲酸、催化剂和热稳定剂为原料进行酯化。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为Ti/Si系非重金属催化剂、三氧化二锑中的任一种化合物,其加入量为聚酯质量的0.01~0.09%。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稳定剂为磷酸类化合物,其加入量为聚酯质量的0.0003~0.030%;所述磷酸类化合物包括磷酸、亚磷酸、多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乙酯中的任一种。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聚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在20L通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5.0kg对苯二甲酸,2.2kg乙二醇,1.10g二氧化锗,在230~265℃、0.2~0.3Mpa(表压)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1200ml时,泄压至常压,加入1.025g磷酸三乙酯,常压搅拌10分钟,升温降度压到280℃及100Pa以下,经1~3小时反应完毕后,挤出、切粒、干燥,得到聚酯。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中,除聚酯之外的组分可以在均匀混合之后,利用诸如挤出机之类的设备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切片,然后将功能料切片添加到聚酯中,最后制备获得本申请的聚酯母料。优选,功能料切片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含量分别为:气凝胶60-70重量份、聚乳酸10~15重量份、聚苯乙烯或聚乙烯30~6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0~40重量份。本申请中的功能料切片的性状偏软,容易沾染灰尘被污染,因此优选生产出来后24小时内,以1.0wt%~5.0wt%的含量添加到聚酯中制备获得聚酯母料。
当功能料切片添加到聚酯中的时候,聚乳酸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与气凝胶脱离。气凝胶的硅原子由于结合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原子,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端的高分子可以与聚酯的烷烃结合,气凝胶即便失去了聚乳酸的亲和,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仍然可以将气凝胶保持在聚酯内部。而分解的聚乳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形成气泡,将聚酯中的其它固态无机物粒子带到产品的表层,例如可以将金属盐抗氧化剂、催化剂等带到聚酯的表层部分,可以在聚酯表面形成凸凹结构,起到了抗粘连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无机抗粘连粒子的投加量,提高了聚酯的透光性。例如经检测,一般在减少20%~30%的抗粘连粒子的用量的情况下,聚酯薄膜的抗粘连效果并无明显变化,而聚酯薄膜的透光性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可以将60-70重量份的粒径0.5μm~10μm的气凝胶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10~1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乳酸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10~1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110℃烘干4小时。将上述烘干后的颗粒,常温投入到30~40重量份的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高速搅拌2小时,获得膏状料,搅拌速度1000-1500rpm。将110℃烘干4小时的20~45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此处可以不用粉碎,仅以购买的颗粒形式烘干即可),与上述膏状料投入挤出机,均匀混合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
聚二甲基硅氧烷不溶于水,与普通无机颗粒的亲和力较差,需要高速搅拌的剪切力才能分散,不适于直接添加到聚酯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硅原子可以与气凝胶的硅原子形成牢固的分子结合,结合力很强,施加高速搅拌也不会让二者分离。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端的高分子可以与聚酯的烷烃结合,结合力也很强。不但分散效果很好,而且由于是分子结合,不会脱离结合发生团聚现象。而普通二氧化硅表面光滑,与现有偶联剂的结合力不够,分散时搅拌力度过大会与偶联剂脱离,添加到聚酯中仍然会团聚。
优选地,制备的功能料切片在生产出来后24小时内,与已经制备好的聚酯均匀混合,最后熔融、共挤以及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的含量为1.0wt%~5.0wt%的聚酯母料切片。
经检测,添加本申请的聚酯母料后,对原聚酯的粘度影响很小,有利于保持聚酯参数的稳定性。另外,对聚酯的制品的光泽度、耐磨、耐高温以及隔热性能均有10%~20%的改善。
下面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详细说明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的生产方法。
如图,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包括聚酯制备机构100和功能料制备机构200。其中,聚酯制备机构100可以采用现有设备通过公知的工艺生产制备聚酯切片,或者可以采用已经生产好的聚酯切片或者也可以采用购买的聚酯颗粒切片获得。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在现有的聚酯制备机构100的基础上,整合了功能料制备机构200以及配套的挤出、切片、干燥以及连接管路等设备,可用于连续高效生产本申请的聚酯母料。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功能料制备机构200包括气凝胶颗粒干燥机201,聚乳酸颗粒干燥机202,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3以及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4。
气凝胶颗粒干燥机201、聚乳酸颗粒干燥机202以及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
气凝胶颗粒干燥机201、聚乳酸颗粒干燥机202以及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3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搅拌获得膏状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和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挤出机206。
从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输出的膏状料与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4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第一挤出机206制备获得功能料切片。
通过第一挤出机206制备的功能料切片与来自聚酯制备机构100的聚酯切片通过管道输入第二挤出机207制备获得本申请的聚酯母料。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功能料制备机构200进一步包括第一切片机61和第一干燥机62,第一切片机61和第一干燥机62设置在第一挤出机206和第二挤出机207之间。通过第一挤出机206制备的功能料分别通过第一切片机61和第一干燥机62制备获得干燥的功能料切片。第一干燥机62和聚酯制备机构10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挤出机207。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挤出机20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进一步连接有第二切片机71和第二干燥机72。通过第二挤出机207制备的聚酯母料可以分别通过第二切片机71和第二干燥机72进一步制备获得干燥的聚酯母料切片。制备的聚酯母料切片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包装机构封装储存。
如果聚酯是已经生产或者购买的聚酯切片,则聚酯制备机构100可以仅仅包括切片干燥机即可。在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本申请的聚酯制备机构100可以在现有聚酯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第三挤出机208,第三挤出机208和第二挤出机207之间设置有第三切片机81和第三干燥机82。第三干燥机8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挤出机2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20L通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5.0kg对苯二甲酸,2.2kg乙二醇,1.10g二氧化锗,在230~265℃、0.2~0.3Mpa(表压)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理论值后,将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在此条件下反应,加入1.025g磷酸三乙酯,常压搅拌10分钟,升温降度压到280℃及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进行反应3h,最后经聚合熔体挤出、切粒、干燥,得到特性粘度为0.75dl/g的PET聚酯切片。
将60重量份的粒径0.5μm的气凝胶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10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乳酸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10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苯乙烯颗粒和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乙烯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上述烘干后的颗粒,常温投入到30重量份的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高速搅拌2小时,获得膏状料,搅拌速度1000-1500rpm。将110℃烘干4小时的20重量份的聚苯乙烯颗粒和5重量份的聚乙烯颗粒(此处可以不用粉碎,仅以购买的颗粒形式烘干即可),与上述膏状料投入挤出机的混料区,均匀混合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
将制备的功能料切片按照总质量的1.0%wt的添加量,添加到前述制备的PET聚酯切片中均匀混合,最后熔融、共挤、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的含量为1.0wt%的PET聚酯母料切片。
将前述制备的PET聚酯母料切片通过熔融挤出、模头铸片、横向远红外拉伸、冷却定型、收卷、分切,制成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71%,透光率97%,拉伸强度305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275℃。所述薄膜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实施例2
在20L通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5.0kg对苯二甲酸,2.2kg乙二醇,1.10g二氧化锗,在230~265℃、0.2~0.3Mpa(表压)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理论值后,将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在此条件下反应,加入1.025g磷酸三乙酯,常压搅拌10分钟,升温降度压到280℃及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进行反应3h,最后经聚合熔体挤出、切粒、干燥,得到特性粘度为0.75dl/g的PET聚酯切片。
将70重量份的粒径10μm的气凝胶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1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乳酸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1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苯乙烯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上述烘干后的颗粒,常温投入到40重量份的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高速搅拌2小时,获得膏状料,搅拌速度1000-1500rpm。将110℃烘干4小时的45重量份的聚苯乙烯颗粒(此处可以不用粉碎,仅以购买的颗粒形式烘干即可),与上述膏状料投入挤出机的混料区,均匀混合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
将制备的功能料切片按照总质量的5.0%wt的添加量,添加到前述制备的PET聚酯切片中均匀混合,最后熔融、共挤、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的含量为5.0wt%的PET聚酯母料切片。
将前述制备的PET聚酯母料切片通过熔融挤出、模头铸片、横向远红外拉伸、冷却定型、收卷、分切,制成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67%,透光率98%,拉伸强度323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265℃。所述薄膜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实施例3
在20L通用型反应釜中加入5.0kg精对苯二甲酸,2.4kg乙二醇,1.6kg1,4-环己烷二甲醇(CHDM),0.1g钛酸四丁酯催化剂、120g醋酸钙抗粘结剂,20g纳米级醋酸钙添加剂、在230~250℃、0.2~0.3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待出水量达理论值后,将体系压力泄至常压。在此条件下反应,加入0.03g磷酸三乙酯稳定剂,常压搅拌6min,抽真空后,将反应釜内温升至285℃,压力降到100Pa以下,在此条件下进行反应3h,最后经聚合熔体挤出、切粒、干燥,得到特性粘度为0.80dl/g的PETG聚酯切片。
将65重量份的粒径5μm的气凝胶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12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乳酸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苯乙烯颗粒和5重量份的粒径0.5mm以下的聚乙烯颗粒110℃烘干4小时。将上述烘干后的颗粒,常温投入到35重量份的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高速搅拌2小时,获得膏状料,搅拌速度1000-1500rpm。将110℃烘干4小时的15重量份的聚苯乙烯颗粒和5重量份的聚乙烯颗粒(此处可以不用粉碎,仅以购买的颗粒形式烘干即可),与上述膏状料投入挤出机的混料区,均匀混合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
将制备的功能料切片按照总质量的2.84%wt的添加量,添加到前述制备的PETG聚酯切片中均匀混合,最后熔融、共挤、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的含量为2.84wt%的PETG聚酯母料切片。
将前述制备的PETG聚酯母料切片通过熔融挤出、模头铸片、横向远红外拉伸、冷却定型、收卷、分切,制成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69%,透光率99%,拉伸强度312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269℃。所述薄膜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PET聚酯切片。
将实施例1中的气凝胶颗粒替换成粒径同样为0.5μm普通二氧化硅颗粒,去除聚乳酸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对比功能料切片。
将对比功能料切片与PET聚酯切片制备含量为1.0wt%的对比PET聚酯母料切片。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拉挤工艺制备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51%,透光率91%,拉伸强度259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301℃。所述薄膜不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2相同的PET聚酯切片。
将实施例2中的气凝胶颗粒替换成粒径同样为5μm普通二氧化硅颗粒,去除聚乳酸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对比功能料切片。
将对比功能料切片与PET聚酯切片制备含量为5.0wt%的对比PET聚酯母料切片。
采用实施例2相同的拉挤工艺制备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50%,透光率88%,拉伸强度278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297℃。所述薄膜不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对比例3
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PETG聚酯切片。
将实施例3中的气凝胶颗粒替换成粒径同样为5μm普通二氧化硅颗粒,去除聚乳酸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对比功能料切片。
将对比功能料切片与PETG聚酯切片制备含量为2.84%wt的对比PETG聚酯母料切片。
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拉挤工艺制备厚度60μm的聚酯薄膜。所制薄膜120℃,2~3秒横向热收缩率52%,透光率90%,拉伸强度282MPa,加工温度(熔融挤出温度)305℃。所述薄膜不可通过阻燃等级UL94V-2的测试。
本申请的聚酯母料制备的聚酯薄膜添加功能料切片之后,对原聚酯的粘度影响很小,有利于保持聚酯薄膜参数的稳定性;还可降低抗粘连粒子的用量;提高了聚酯薄膜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透光率和阻燃性能。另外也可以改善聚酯薄膜的光泽度、耐磨、耐高温、隔热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申请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包括聚酯制备机构(100)和功能料制备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料制备机构(200)包括气凝胶颗粒干燥机(201),聚乳酸颗粒干燥机(202),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3)以及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4);所述气凝胶颗粒干燥机(201)、聚乳酸颗粒干燥机(202)以及第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3)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罐(205)输出的膏状料与所述第二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干燥机(204)的干燥颗粒通过管道输入第一挤出机(206)制备获得功能料切片;通过第一挤出机(206)制备的功能料切片与来自所述聚酯制备机构(100)的聚酯切片通过管道输入第二挤出机(207)制备获得所述聚酯母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料制备机构(200)进一步包括第一切片机(61)和第一干燥机(62),所述第一切片机(61)和第一干燥机(62)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出机(206)和第二挤出机(207)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出机(20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进一步连接有第二切片机(71)和第二干燥机(7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制备机构(100)包括第三挤出机(208),所述第三挤出机(208)和第二挤出机(207)之间设置有第三切片机(81)和第三干燥机(82)。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的生产系统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聚酯制备机构(100)制备聚酯切片;
通过功能料制备机构(200)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熔融挤出、切粒、干燥获得功能料切片;
将制备的功能料切片与聚酯切片输入第二挤出机制备获得聚酯母料。
CN202011075014.1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112454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014.1A CN1124547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5014.1A CN1124547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4716A true CN112454716A (zh) 2021-03-09
CN112454716B CN112454716B (zh) 2022-01-11

Family

ID=7483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5014.1A Active CN112454716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471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2091A (zh) * 2008-10-28 2009-03-25 宁波色母粒有限公司 爽滑pet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4749A (zh) * 2007-11-14 2009-05-20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787195A (zh) * 2009-12-17 2010-07-28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654A (zh) * 2015-01-23 2015-05-13 广东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滑石粉聚丙烯填充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FR3029927A1 (fr) * 2014-12-15 2016-06-1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laboration de polymeres nanocomposites par des precurseurs sol-gel en voie non hydrolytique assistee par micro-ondes
CN106633691A (zh) * 2016-12-01 2017-05-10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pet母粒及其制造工艺
CN213563726U (zh) * 2020-10-09 2021-06-29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母料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4749A (zh) * 2007-11-14 2009-05-20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392091A (zh) * 2008-10-28 2009-03-25 宁波色母粒有限公司 爽滑pet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7195A (zh) * 2009-12-17 2010-07-28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碳酸酯/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R3029927A1 (fr) * 2014-12-15 2016-06-1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laboration de polymeres nanocomposites par des precurseurs sol-gel en voie non hydrolytique assistee par micro-ondes
CN104610654A (zh) * 2015-01-23 2015-05-13 广东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滑石粉聚丙烯填充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691A (zh) * 2016-12-01 2017-05-10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pet母粒及其制造工艺
CN213563726U (zh) * 2020-10-09 2021-06-29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母料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4716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6672B1 (ko) 백색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679915B (zh) 一种聚酯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56539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フィルム、及び該フィルムを成形してなる袋
EP3319787B1 (en) Use of 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ilaments for 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KR20120134163A (ko) 내열성이 우수한 생분해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생분해성 성형용기
CN213563726U (zh) 一种聚酯母料生产系统
CN112454716B (zh) 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
TWI388601B (zh) 擠壓成型用之聚酯共聚物樹脂組成及其模鑄物品
CN213563736U (zh) 一种用于聚酯制品的功能母料生产系统
MXPA02009572A (es) Composiciones a base de poliester que tienen propiedades termomecanicas mejoradas y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las mismas.
JP6102315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該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フィルム
CN112375237B (zh) 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生产系统
CN112375342B (zh) 一种用于聚酯的功能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544B (zh) 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
JP2002012674A (ja) マスターバッチ用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る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457636B (zh) 一种膜用聚酯的制备方法
JP615298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ペレットを含有する混合ペレット及び樹脂組成物
JP2014218576A (ja) ステレオコンプレックス・ポリ乳酸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764054B2 (ja) 軟質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
JP5321245B2 (ja)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成型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277305A (ja)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ィルム
JP610231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該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なるフィルム
CN117165043A (zh) 一种用于可回收热收缩膜的功能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018672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0100756A (ja)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及びボト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