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5094A -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5094A
CN112445094A CN202010855949.5A CN202010855949A CN112445094A CN 112445094 A CN112445094 A CN 112445094A CN 202010855949 A CN202010855949 A CN 202010855949A CN 112445094 A CN112445094 A CN 112445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sheet
paper
detection result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59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5094B (zh
Inventor
木俣明则
井口幸宣
佐佐木智
林健一
梅田史郎
神保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4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5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04N1/00594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alo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same path as transport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24Type of sheet, e.g. colour of paper or transpar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课题在于,提供用于以对用户而言优选的方式显示纸张的种类的检测结果的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解决手段在于,图像形成装置依照从第1显示模式及第2显示模式之中选择的模式,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第1显示模式是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第2显示模式是从比第1数量少的第2数量的种类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输送的纸张的种类的显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多功能复合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关于纸张的种类的检测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日本特开2000-356507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再生纸的检测相关的技术。日本特开2007-24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与纸张的克重的准确检测相关的技术。日本特开平10-310284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了与被检测出的纸张的种类的显示相关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56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10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显示被检测出的纸张的种类,能够向用户提示有益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各种课题。例如,按图像形成装置的每个机型,有时可能对相同的种类的纸张导出不同的检测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关于相同的种类的纸张在某图像形成装置与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被提示不同的检测结果的显示,有可能感受到不协调感。
另外,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检测结果而使用的纸张的种类的名称与用户针对该纸张的种类期待显示的名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使用户产生混乱。更具体而言,设想对用户日常利用的种类的纸张分配了“普通纸”这样的名称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图像形成装置将该种类的纸张检测为“普通纸”以外的种类,并显示被检测出的种类的名称,则即使该检测的结果正确,用户也有可能感受到不协调感。
本公开鉴于该实际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对用户而言优选的方式显示纸张的种类的检测结果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依照本公开的某方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进行输送;检测机构,作为由输送机构输送的片材的种类,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检测1个种类;显示机构,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以及输入机构,受理与片材的种类的显示模式相关的指示,输入机构受理从第1显示模式及第2显示模式之中选择显示模式的指示,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从比第1数量少的第2数量的种类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显示机构依照输入机构所受理的指示,对作为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种类进行显示。
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在由输送机构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图像形成机构依照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形成图像的动作。
优选的是,第2显示模式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第1种类的情况下选择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第2种类的情况下选择检测结果以外的种类。
优选的是,第2种类包含普通纸。
优选的是,第1种类包含薄纸及再生纸中的至少一方。
优选的是,第2显示模式选择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总称作为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优选的是,第2显示模式基于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种类,选择与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同的种类,作为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优选的是,输入机构受理由显示机构显示的种类的输入。
优选的是,显示机构还显示被受理的指示的内容、片材保持部件的信息、以及片材保持部件中未收容片材的状态之中的至少1个。
优选的是,第2显示模式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特定的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不显示片材的种类。
优选的是,显示机构与输入机构一体构成。
依照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作为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检测1个种类;以及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对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的步骤包含:依照从第1显示模式及第2显示模式之中选择的模式,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从比第1数量少的第2数量的种类中选择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显示针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包含了修正的种类,来作为纸张的种类。由此,能够以对用户而言优选的方式显示纸张的种类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传感器单元500的结构的图。
图5是传感器单元500之中的光学性检测机构的扩大图。
图6是传感器单元500之中的超声波检测机构的扩大图。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性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与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与记录纸P2的种类相应的处理控制的内容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与通知机构302对种类的显示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1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而执行的处理的第1例的流程图。
图12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而执行的处理的第2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1 CPU,500传感器单元,901~905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相同的部件及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反复进行它们的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性的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含:从原稿P1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3;收纳要形成图像的记录纸P2的供纸盒4A~4D;向记录纸P2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部5;使由转印部5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纸P2上定影的定影部6;将由定影部6定影而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P2排纸的排纸托盘7;以及受理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的操作面板9。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体2中,在上部设置有图像读取部3,在下部设置有转印部5。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4个供纸盒4A~4D。记录纸P是片材的一例。收容记录纸P的供纸盒4A~4D分别是载放片材的片材保持部件的一例。在本说明书中,在言及供纸盒4A~4D中共通的性质的情况下,有时将供纸盒4A~4D称为“供纸盒4”。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排纸托盘7为了接受由转印部5及定影部6记录图像并排纸的记录纸P2,被设置在转印部5的上侧。供纸盒4被设置在转印部5的下侧。供纸盒4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2插拔。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供纸盒4中收纳的记录纸P2被向装置主体2内部供纸。记录纸P2通过被向上方输送,从而被输送至供纸盒4的上部配置的转印部5,由转印部5转印图像。定影部6使记录纸P2上被转印的图像定影。记录纸P2在由定影部6处理后,被向排纸托盘7排纸。排纸托盘7被设置在图像读取部3与转印部5之间的空间(凹入空间)。
图像读取部3包含:读取来自原稿P1的图像的扫描部31;以及被设置在扫描部31的上部并且向扫描部31逐页地输送原稿P1的自动原稿输送部(ADF:Auto Document Feeder)32。在装置主体2的正面侧(前面侧),设置有操作面板9。用户通过一边观看操作面板9的显示画面等一边进行按键操作,能够针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功能之中选择的功能进行设定操作,或者向图像形成装置1指示执行作业。
参照图2,说明装置主体2的内部构造。图像读取部3的扫描部31包含:在上面侧具有稿台玻璃(未图示)的原稿台33;对原稿P1照射光的光源部34;对来自原稿P1的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以使其成为图像数据的图像传感器35;使反射光在图像传感器35上成像的成像透镜36;以及使来自原稿P1的反射光顺次反射并向成像透镜36入射的镜组37。
光源部34、图像传感器35、成像透镜36及镜组37被设置在原稿台33的内部。光源部34及镜组37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原稿台3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扫描部31的上面侧,设置有ADF32。ADF32能够相对于原稿台33开闭,具备原稿载放托盘38和原稿排出托盘39。ADF32通过覆盖于原稿台33的稿台玻璃(未图示)上的原稿P1,能够使原稿P1紧贴在稿台玻璃(未图示)上。
在图像读取部3中读取原稿台33的稿台玻璃(未图示)上的原稿P1的情况下,从向右方向(横向扫描方向)移动的光源部34向原稿P1照射光。从原稿P1反射的反射光在与光源部34同样向右方向移动的镜组37中顺次反射并向成像透镜36入射,在图像传感器35上成像。图像传感器35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应地在每个像素执行光电转换,生成与原稿P1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RGB信号)。
另一方面,在图像传感器35读取原稿载放托盘38上载放的原稿P1的情况下,该原稿P1通过由多个辊等构成的原稿输送机构40被输送至读取位置。扫描部31的光源部34及镜组37被固定在原稿台33内部的规定位置。由光源部34向原稿P1的读取位置部分照射光,其反射光经由扫描部31的镜组37及成像透镜36在图像传感器35上成像。之后,图像传感器35将该反射光转换为与原稿P1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RGB信号)。之后,原稿P1被向原稿排出托盘39排出。
将调色剂图像向记录纸P2转印的转印部5包含:生成Y(Yellow:黄色)、M(Magenta:品红)、C(Cyan:青色)、K(Key tone:黑色)各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成像部51;在成像部51各自下方设置的曝光部52;通过与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各色的成像部51抵接从而从成像部51转印各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53;以与成像部51夹持中间转印带53的方式被设置在相对于各色的成像部51分别在上侧对置的位置处的一次转印辊54;使中间转印带53转动的驱动辊55;驱动辊55的旋转通过中间转印带53传递从而旋转的从动辊56;被设置在夹着中间转印带53与驱动辊55对置的位置处的二次转印辊57;以及被设置在夹着中间转印带53与从动辊56对置的位置处的清洁部58。
成像部51包含:与中间转印带53的外周面抵接的感光鼓61;通过电晕放电使感光鼓61的外周面充电的带电器62;使搅拌而充电的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61的外周面的显影器63;以及去除将调色剂图像向中间转印带53转印后在感光鼓61的外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的清洁部64。此时,感光鼓61被设置在夹着中间转印带53与一次转印辊54对置的位置处,并且向图2中的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在感光鼓61的周围,一次转印辊54、清洁部64、带电器62及显影器63沿着感光鼓61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
中间转印带53例如由具有导电性的环状的带部件构成。中间转印带53在驱动辊55及从动辊56上以绷紧的状态卷绕,随着驱动辊55的旋转向图2的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在中间转印带53的周围,沿着中间转印带53的旋转方向,二次转印辊57、清洁部58、YMCK各色的成像部51分别依次配置。
定影部6使记录纸P2上被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定影部6包含:具备为了使记录纸P2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而进行加热的卤素灯等的加热辊59;以及与加热辊59一起夹持记录纸P2并对记录纸P2进行加压的加压辊60。加热辊59也可以是通过电磁感应使其表面产生涡电流从而该加热辊59的表面被加热的辊。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供纸盒4A~4D分别与供纸路R1连接。输送记录纸P2的输送装置包含:将供纸盒4A~4D中分别收纳的记录纸P2从最上层向供纸路R1送出的送出辊81;将送出的记录纸P2进一步向供纸路R1送出的供纸辊对82;将由供纸辊对82供纸的记录纸P2在主输送路R0上进行纵向输送的输送辊对83;以及被配置在主输送路R0中的输送辊对83的下游侧并将记录纸P2朝向转印部5输送的偏斜校正辊84。在供纸盒4A~4D中分别设置了用于检测从各供纸盒送出的记录纸P2的供纸传感器80。
主输送路R0是处于图像形成(打印)的工序中的记录纸P2的主要输送路径。供纸路R1针对供纸盒4A~4D分别设置。各供纸路R1汇合于主输送路R0。供纸路R1是输送路径的一例。
供纸盒4A~4D各自中的记录纸P2通过与供纸盒4A~4D分别对应的送出辊81的旋转驱动,从最上层的纸逐页地被向供纸路R1送出后,通过供纸辊对82被朝向主输送路R0送出。供纸传感器80对从供纸盒4A~4D分别向供纸路R1送出的记录纸P2进行检测。
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手动托盘4X。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输送装置针对手动托盘4X上载放的记录纸P2,也与供纸盒4A~4D上载放的记录纸P2同样,能够向主输送路R0输送。
在主输送路R0中,从供纸辊对82输送的记录纸P2通过输送辊对83的旋转驱动,被向转印部5近前处配置的偏斜校正辊84输送。偏斜校正辊84为了由转印部5使调色剂图像向记录纸P2正常地转印,而与转印部5中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时机同步地,将记录纸P2向转印部5输送。即,如果由输送辊对83将记录纸输送到了偏斜校正辊84,则使偏斜校正辊84成为停止的状态,从而记录纸P2松弛而形成环(loop),通过该环对纸张偏斜进行校正之后向二次转印辊57输送。
在主输送路R0中,在输送辊对83的上方(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用于对由输送辊对83进行了纵向输送的记录纸P2进行检测的输送传感器(记录纸检测部)85。偏斜校正辊84是对齐辊的一例。
在偏斜校正辊84的下方(输送方向上流侧),设置了传感器单元500。传感器单元500如后所述包含传感器。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该传感器的信号,能够检测记录纸P2的种类。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设定用于针对该记录纸P2进行图像形成的处理控制条件(记录纸P2的输送速度等)。
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对到达了偏斜校正辊84近前的记录纸P2的前端进行检测,基于记录纸P2从传感器单元500到达偏斜校正辊84的时机,能够执行主输送路R0中的纸张输送及循环(loop)控制。
在主输送路R0的成为最下游的末端部分,配置将打印完成的记录纸P2排出的排纸辊对91。打印完成的记录纸P2通过排纸辊对91的旋转驱动被向排纸托盘7排出。在主输送路R0中,在排纸辊对91的下方(输送方向上流侧),配置了对记录纸P2的后端进行检测的排纸传感器90。由此,排纸传感器90对记录纸P2的后端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确认记录纸P2被从排纸辊对91向排纸托盘7正常排出。
<2.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包含图3所示的结构的主体控制部10。主体控制部10对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由此,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各种动作(向记录纸P2的印字动作、以及从原稿P1的图像读取动作等)。
主体控制部10包含:执行各种运算处理或控制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暂时性地存储运算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03;生成作为由转印部5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基础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部104;暂时性地存储由图像处理部104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05;以及在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的输入输出接口106。
如果接收了与操作面板9所受理的操作相应的信号,则CPU101识别与由操作面板9受理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同样,主体控制部10如果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06接收了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通信网络110从外部终端等发送的信号,则识别由外部终端指定的动作。由此,CPU101从ROM102读取基于经由操作面板9或者外部终端指定的动作的控制程序,CPU101基于该控制程序进行动作。
CPU101基于从ROM102读取的控制程序,向对图像读取部3、曝光部52、转印部5、定影部6及供纸装置8分别进行驱动控制的图像读取控制部113、曝光控制部114、转印控制部115、定影控制部116及输送控制部118分别输出信号。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从主体控制部10向图像读取控制部113、转印控制部115及定影控制部116分别给予信号,从而与指定的动作相应地使图像读取部3、曝光部52、转印部5及定影部6分别驱动。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从主体控制部10向输送控制部118给予信号,从而使输送装置中的送出辊81、辊对82、83、90及偏斜校正辊84旋转驱动。马达901是用于驱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用于输送记录纸的各种辊的马达。各种辊的驱动能够通过CPU101经由输送控制部118对马达901的动作进行控制来实现。
在CPU101上连接着传感器单元500。CPU101对传感器单元500的动作进行控制,另外,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对记录纸P2的种类进行检测。
<3.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动作>
接下来,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打印动作如下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如果通过操作面板9或者外部终端接受了进行打印动作的指示,则在主体控制部10中,CPU101从ROM102读取用于打印动作的控制程序,开始用于打印动作的控制动作。首先,CPU101通过输送控制部118,对输送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从而从供纸盒4送出最上层的记录纸P2并向主输送路R0送出。
CPU101为了向被向主输送路R0送出的记录纸P2转印调色剂图像,对曝光控制部114及转印控制部115给予控制信号,对曝光部52及转印部5进行驱动控制。此时,CPU101将通过图像读取控制部113由图像读取部3从原稿P1读取的图像信号、或者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06从外部终端接收的图像信号,给予图像处理部103。
由此,在图像处理部103中,基于被给予的图像信号,生成用于形成Y、M、C、K各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数据,并存储于图像存储器105。图像存储器105中存储的Y、M、C、K各色的图像数据由CPU101读出,并给予曝光控制部114。因此,曝光控制部114基于Y、M、C、K各色的图像数据,使曝光部52内的发光元件(未图示)驱动,从而在Y、M、C、K各色的感光鼓61上形成静电潜像。即,转印控制部115使转印部5驱动,因此在Y、M、C、K各色的成像部51中,从曝光部52向被带电器62充电的感光鼓61的表面照射激光,形成与Y、M、C、K各色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在形成了该静电潜像的感光鼓61的表面,转移由显影器63充电的调色剂,在成为第1像承载体的感光鼓6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感光鼓61的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与中间转印带53接触时,通过一次转印辊54的静电力,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53,因此在成为第2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53的表面,形成Y、M、C、K各色重叠的调色剂图像。另一方面,在将调色剂图像向中间转印带53转印的感光鼓61上残留的未转印调色剂被清洁部64刮取,从感光鼓61上被去除。
被输送至主输送路R0的记录纸P2如果其前端被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检测出来,则该检测结果被给予转印控制部115。由此,转印控制部115识别出记录纸P2到达了偏斜校正辊84。转印控制部115与中间转印带53上调色剂图像被转印的时机相应地,使偏斜校正辊84动作。此时,中间转印带53通过驱动辊55及从动辊56旋转,由此,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53的调色剂图像移动到与二次转印辊57抵接的转印位置,并向被输送到主输送路R0上的转印位置的记录纸P2转印。在将调色剂图像向记录纸P2转印的中间转印带53上残留的未转印调色剂被清洁部58刮取,从中间转印带53上被去除。
在与二次转印辊57的抵接位置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2被输送至由加热辊59及加压辊60构成的定影部6。此时,CPU101为了使被输送至定影部6的记录纸P2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定影控制部116对定影部6进行驱动控制(STEP123)。即,定影控制部116对加热辊59及加压辊60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同时对加热辊59的加热动作进行控制。
由此,承载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2在经过定影部6的定影辊隙部时,被加热辊59加热以及被加压辊60加压,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在纸面上被定影。然后,调色剂图像定影后(单面打印后)的记录纸P2如果被输送到排纸辊对91,则由排纸辊对91向排纸托盘7排出。此时,由排纸传感器90对记录纸P2的后端进行检测,该检测结果被给予主体控制部10。由此,主体控制部10确认记录纸P2被正常地排出至排纸托盘7。
<4.传感器单元500的结构>
图4是用于说明传感器单元500的结构的图。在图4中,箭头R4表示主输送路R0中的记录纸P2的输送方向。传感器单元500包含:基于光学性的检测输出信号的光学性检测机构;以及基于利用了超声波的检测输出信号的超声波检测机构。
(光学性检测机构)
图5是传感器单元500之中的光学性检测机构的扩大图。光学性检测机构包含受光器511和光源512、513。受光器511例如包含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光源512、513例如包含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元件。
在以主输送路R0作为基准的情况下,光源512被配置在受光器511的相同侧。在图5中,箭头AR13表示光源512所发出的光,箭头AR14表示作为箭头AR13表示的光之中在记录纸P2上反射并朝向受光器511的光。受光器511对从光源512输出并在主输送路R0上的记录纸P2上反射的光进行检测。
在以主输送路R0作为基准的情况下,光源513被配置在受光器511的相反侧。在图5中,区域AR11表示从光源513发出的光,箭头AR12表示作为区域AR11表示的光之中透射了记录纸P2并朝向受光器511的光。受光器511对从光源513输出并穿过主输送路R0到达了受光器511的光进行检测。在受光器511与光源513之间存在记录纸P2的情况下,受光器511对从光源513输出并透射了记录纸P2的光进行检测。
受光器511将表示检测来自光源512以及/或者光源513的光而得到的结果的信号(与受光器511所接受的光量相应的信号)向CPU101输出。CPU101基于来自受光器511的信号,确定记录纸P2的前端到达了传感器单元500内的时机,对传感器单元500内的记录纸P2的克重进行检测,另外,对传感器单元500内的记录纸P2是特定的种类的片材(例如OHP(Over Head Projector:高射投影仪)用的透明的片材)进行检测。
在本说明书中,将光学性检测机构所进行的用于对记录纸P2的前端进行检测的动作称为“第1动作”,将光学性检测机构所进行的用于对记录纸P2的克重进行检测以及/或者对特定的种类的片材进行检测的动作称为“第2动作”。
(超声波检测机构)
图6是传感器单元500之中的超声波检测机构的扩大图。超声波检测机构包含发送超声波的发信号器522。另外,超声波检测机构包含接收超声波并输出与所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相应的信号的接收器521。
在图6中,箭头AR21表示从发信号器522输出的超声波。箭头AR22表示由箭头AR21表示的超声波被记录纸P2衰减后的超声波。接收器521对从发信号器522输出的超声波进行检测。在受光器511与发信号器522之间存在记录纸P2的情况下,接收器521对由发信号器522发信号之后被记录纸P2衰减后的超声波进行检测。
接收器521将与检测出的超声波的强度相应的信号向CPU101输出。CPU101基于来自接收器521的信号,对记录纸P2的前端存在于接收器521与发信号器522之间进行检测,另外,对记录纸P2的种类(信封、处于将2张以上的片材重叠的状态的记录纸等)进行检测。
在本说明书中,将超声波检测机构所进行的用于对记录纸P2的前端进行检测的动作称为“第1动作”,将超声波检测机构所进行的用于对记录纸P2的克重进行检测以及/或者对特定的种类的片材进行检测的动作称为“第2动作”。
即,在本说明书中,光学性检测机构及超声波检测机构分别能够执行“第1动作”及“第2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1既可以如图4等所示具备光学性检测机构和超声波检测机构双方,也可以仅具备任一方。
在图4中,光学性检测机构被设置在比超声波检测机构更靠记录纸P2的输送路径中的上游侧。此外,超声波检测机构也可以被设置在比光学性检测机构更靠上游侧。
CPU101也可以使用光学性检测机构及超声波检测机构之中的某一方,对传感器单元500中的记录纸P2的前端进行检测,使用某另一方,对记录纸P2的种类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CPU101也可以使用下游侧的检测机构对记录纸P2的前端进行检测,与记录纸P2的前端的检测相应地,使用上游侧的检测机构对记录纸P2的种类进行检测。
<5.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性的结构的图。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现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控制部10通过由CPU101执行给定的程序,作为纸种检测控制部191、图像形成控制部192、通知控制部193及外部通信控制部194发挥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状态检测机构201、输入机构301及通知机构302发挥功能。
状态检测机构201取得用于对由输送装置输送的记录纸P2的种类进行检测的数据,并向纸种检测控制部191输出。在一个实现例中,状态检测机构201通过传感器单元500实现。
输入机构301受理信息向通知控制部193的输入。输入机构301既可以是受理来自用户的信息的输入的操作面板9的触摸传感器以及/或者硬件按钮,也可以是受理来自外部设备的信息的输入的输入输出接口106,也可以是其双方。
通知机构302输出向外部通知的信息。通知机构302既可以是操作面板9的显示器,也可以是扬声器(省略图示),还可以是其双方。
关于主体控制部10的功能,以下进行说明。
纸种检测控制部191使用来自状态检测机构201的信号,对记录纸P2的种类(以下也称为“纸种”)进行检测。被检测的种类参照图8等留待后述。
图像形成控制部192对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在记录纸P2上形成图像而被驱动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该部分例如包含图像读取部3、转印部5、定影部6及输送装置。图像形成控制部192依照纸种检测控制部191对种类的检测结果,对上述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关于控制内容,参照图9等留待后述。
通知控制部193依照纸种检测控制部191对种类的检测结果,对通知机构302中的记录纸P2的种类的通知内容进行控制。关于通知内容,参照图10等留待后述。
外部通信控制部194取得来自外部设备的信息(例如“彩色设定”“倍率设定”等图像形成设定)的输入,并向通知控制部193转发。通知控制部193还利用从外部通信控制部194取得的信息,对通知机构302中的通知内容进行控制。
<6.记录纸的种类的检测例>
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与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CPU101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和该对应关系,对记录纸P2的种类进行检测。在图8中,除了“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对应关系之外,作为“参考”,还示出其他装置中的对应关系。
在图8的最左列,作为“纸种”列举了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含薄纸、普通纸、普通纸+、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厚纸4及再生纸。
在图8中,包含表示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确定的记录纸P2的克重(单位:g/m2)的数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关于种类“普通纸”,下限值为“60”,上限值为“90”。即,如果克重为60g/m2以上且90g/m2以下,则记录纸P2的种类为“普通纸”。
另一方面,关于作为“参考”示出的装置的种类“普通纸”,下限值为“60”,上限值为“89”。在该装置中,如果克重为60g/m2以上且89g/m2以下,则记录纸的种类为“普通纸”。即,按每个装置,针对相同的纸张可能导出不同的检测结果。
“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对应关系被存放在ROM102等能够由CPU101访问的存储装置中。
<7.处理控制>
图9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与记录纸P2的种类相应的处理控制的内容的图。
在图9的最上行,示出能够检测的记录纸P2的种类(再生纸、薄纸、普通纸、普通纸+、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及厚纸4)。
在图9的最左列,示出了控制项目(系统速度、纸张间隔、转印电流、定影温度、禁用FS及禁用双面)。
系统速度表示输送记录纸P2的速度。作为系统速度,设定“全速”“中速”“低速”中的某一个。“全速”表示最高的系统速度,“中速”表示次高的系统速度,“低速”表示最低的系统速度。
纸张间隔表示输送记录纸P2的间隔。作为纸张间隔,设定“宽”或者“窄”。
转印电流表示向感光鼓61为了转印而供给的电流值。如图9所示,设定与记录纸P2的各种类对应的电流值。例如,在记录纸的种类是“普通纸”或者“普通纸+”的情况下,设定“普通纸”用的电流值。
定影温度表示定影部6的加热辊59的加热温度。如图9所示,设定与记录纸P2的各种类对应的温度。例如,在记录纸的种类是“普通纸”或者“普通纸+”的情况下,设定“普通纸”用的温度。
禁用FS表示针对由后处理器(后处理装置)进行的后处理(装订、打孔等)有无限制。“有”表示针对打印作业,依照预定的限制对与后处理相关的内容进行修正。预定的限制的一例是按记录纸的每个种类设定的能够装订页数。在该情况下,在禁用FS的值为“有”,且打印作业规定了针对超过该能够装订页数的页数的记录纸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变更打印作业以使一次装订处理的页数成为上述能够装订页数以下。另一方面,“无”表示没有与后处理相关的限制,指的是针对打印作业不对与后处理相关的内容加以变更。
禁用双面表示有无对双面打印的禁止。“有”表示即使打印作业包含了双面打印的指示也变更打印作业以不进行双面打印。“无”指的是针对打印作业不加以变更。
图9所示的信息被存放在ROM102等能够由CPU101访问的存储装置中。
<8.显示设定信息>
图10是用于说明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与通知机构302对种类的显示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0的最左列表示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含薄纸、普通纸、普通纸+、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厚纸4及再生纸。
在图10中,示出了基本设定和选项设定。基本设定显示与检测结果相应的种类,来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即,在基本设定中显示的种类与检测结果的种类相等。因此,在基本设定中,检测结果中包含的种类的数量与能够显示的种类的数量相等。
另一方面,选项设定针对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以包含修正的方式进行显示,来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在选项设定中,与检测结果中包含的种类的数量相比,能够显示的种类的数量较少。在图10中,作为选项设定包含5个种类的设定(默认设定、用户设定A、用户设定B、用户设定C及用户设定D)。
例如,在“默认设定”中,如果检测结果是“薄纸”“普通纸”或者“普通纸+”,则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普通纸”。即,如果检测结果是“普通纸”,则显示与检测结果的种类相同的种类,但如果检测结果是“薄纸”,则作为针对检测结果的种类加以修正的结果显示种类“普通纸”。
在“默认设定”中,如果检测结果是“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则作为对检测结果加以修正的结果,显示种类“厚纸”。作为检测结果的“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及“厚纸4”均表示“厚纸”之中的分类。即,如果检测结果是“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则显示作为这些检测结果的总称的“厚纸”。
在“默认设定”中,如果检测结果是“再生纸”,则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普通纸”。即,如果检测结果是“再生纸”,则作为对检测结果的种类加以修正的结果,显示种类“普通纸”。
“用户设定D”规定针对一部分检测结果不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更具体而言,在图10中,“用户设定D”的检测结果“厚纸4”的值为“-”。这指的是,在“用户设定D”中,在检测结果是“厚纸4”的情况下,不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
进而,“用户设定D”规定针对一部分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结果中未包含的名称。更具体而言,在图10中,“用户设定D”的检测结果“再生纸”的值是“再利用纸”。这指的是,在“用户设定D”中,在检测结果是“再生纸”的情况下,作为检测结果中未包含的名称的“再利用纸”被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
用户能够使用输入机构301设定记录纸P2的显示模式。进而,用户能够使用输入机构301,在选择了一部分选项设定(例如用户设定D)的情况下,设定与各检测结果对应地显示的名称(例如“再利用纸”等字符串)。通知控制部193使用被设定的名称来更新显示设定信息。
图10所示的信息及从用户输入的设定被存放在ROM102等能够由CPU101访问的存储装置中。
<9.处理的流程(1)>
图11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而执行的处理的第1例的流程图。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通过由CPU101执行给定的程序,来执行图11的处理。图11的处理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显示包含记录纸P2的种类的画面的时机被执行。
参照图11,在步骤S100中,CPU101取得与通知相关的设定。关于设定而取得的内容的一例是,选择图10的显示设定信息所示的基本设定、默认设定、用户设定A、用户设定B、用户设定C及用户设定D之中的1个设定。其他例是,在用户设定A、用户设定B、用户设定C或者用户设定D中,指定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的名称(例如“再利用纸”)。
在步骤S102中,CPU101取得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例如基于来自传感器单元500的信号被生成。
在步骤S104中,CPU101基于在步骤S100中取得的设定的内容、以及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检测结果,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
例如,在步骤S100中作为设定内容取得了“基本设定”(图10)的情况下,CPU101针对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不加以修正地显示。在作为设定内容取得了“默认设定”(图10)的情况下,CPU101针对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依照在图10中作为“默认设定”表示的检测结果的种类与显示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需要进行修正之后进行显示。
之后,CPU101使图11的控制结束。
<10.处理的流程(2)>
图12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为了显示记录纸P2的种类而执行的处理的第2例的流程图。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通过由CPU101执行给定的程序,来执行图12的处理。图12的处理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显示包含记录纸P2的种类的画面的时机被执行。此外,用户能够使用输入机构301,设定第1显示模式或者第2显示模式作为记录纸P2的显示模式。第1显示模式中,检测结果中包含的种类的数量与能够显示的种类的数量相等。第2显示模式中,与检测结果中包含的种类的数量相比,能够显示的种类的数量较少。图12的处理以设定了第2显示模式作为条件而被执行。图11的处理参照显示设定信息(图10),与此相对,图12的处理不需要参照显示设定信息(图10)。
参照图12,在步骤S200中,与步骤S102同样地CPU101取得记录纸P2的种类的检测结果。
在步骤S202中,CPU101判断在步骤S200中取得的检测结果是否为规定的种类(例如普通纸)。用于确定“规定的种类”的信息被预先设定,并被存放在给定的存储器中。CPU101如果判断为检测结果是规定的种类(步骤S202:是),则使控制向步骤S208前进,否则(步骤S202:否),使控制向步骤S204前进。
在步骤S204中,CPU101判断在步骤S200中取得的检测结果是否为“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CPU101如果判断为检测结果是“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步骤S204:是),则使控制向步骤S206前进,否则(步骤S204:否),使控制向步骤S208前进。
在步骤S206中,CPU101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作为“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的总称的“厚纸”。之后,CPU101使图12的控制结束。
在步骤S208中,CPU101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规定的种类的名称(例如“普通纸”)。之后,CPU101使图12的控制结束。
根据图12的处理,如果检测结果是“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或者“厚纸4”,则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厚纸”,如果检测结果是这些以外,则作为记录纸P2的种类显示规定的种类(例如“普通纸”)。
<11.显示的具体例>
图13~图17分别是表示操作面板9中的显示内容的具体例的图。
图13的画面901表示基本画面。在基本画面中,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复印动作的默认设定。“纸张”的栏的字符串“自动”表示与原稿的大小相应地自动选择纸张。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选择在复印动作中利用的供纸盒。在“纸张”的栏中,能够显示被选择的供纸盒中收容的记录纸的信息(大小以及/或者种类)(例如参照后述的图14)。此外,如果检测出各供纸盒中收容的记录纸的替换,则与该供纸盒相关的记录纸的信息的显示被复位。纸张替换的检测的一例是使用传感器对供纸盒从装置主体2的拆卸以及之后向装置主体2安装进行检测。通过显示的复位,在“纸张”的栏中,如图13所示,显示“自动”。在替换之后,通过输送被选择的供纸盒内的记录纸来检测记录纸的种类。被检测出的种类依照参照图11或者图12说明的处理被显示。上述的记录纸的信息的显示包含依照图11或者图12的记录纸的种类的显示。
图14的画面902表示选择了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复印动作使用的供纸盒的状态。更具体而言,“纸张”的栏的字符串“A3_托盘1_普通纸”表示:作为托盘1确定的供纸盒(例如供纸盒4A)中收容的记录纸P2的大小是“A3”,其种类是“普通纸”。
画面902等中的记录纸P2的种类是通过参照图11或者图12说明的处理而被显示的记录纸P2的“种类”。
图15的画面903表示用于选择复印动作中的供纸源(手动托盘或者供纸盒)的画面。在画面903中,显示“手动”(手动托盘4X)、“托盘1”(供纸盒4A)、“托盘2”(供纸盒4B)及“托盘3”(供纸盒4C)分别收容的记录纸P2的大小及种类。在画面903中,被选择的供纸源(托盘1)的数据被反色显示。
画面903包含区域903A。在区域903A中,显示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标。在该图标中,被选择的供纸源的位置通过反色显示来表示。该反色显示是收容纸张的部件的信息的一例。
图16的画面904在被选择的供纸源中记录纸耗尽时被显示。在各供纸盒及排纸托盘中,也可以具备对各自中有无记录纸进行检测的传感器。CPU101也可以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显示画面904。在画面904中,显示消息“请补充纸张,或者变更供纸托盘。”,并且显示“纸张_A3_普通纸”。“普通纸”也可以是关于刚才在相应的供纸源中收容的记录纸显示的种类。
图17的画面905是用于输入与显示内容相关的设定(在步骤S100中取得的设定)的画面。在画面905中,区分1~9分别对应于作为9个种类的检测结果的薄纸、普通纸、普通纸+、厚纸1、厚纸1+、厚纸2、厚纸3、厚纸4及再生纸。在画面905中,能够关于3个种类的设定(显示1、显示2、显示3)进行输入。“显示1”也可以对应于基本设定(图10)。
在画面905中,“当前的选择_显示2”表示在当前时刻登记的显示的设定内容。用户能够在画面905中选择显示1~显示3之中的任一个。在选择了显示2或者显示3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针对区分1~9分别输入用于对希望显示的记录纸的种类进行指定的种类(或者名称)。
本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为在全部方面均为例示而不起限定作用。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另外,在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发明只要可能,既意图单独实施也意图组合实施。

Claims (2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输送机构,对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进行输送;
检测机构,作为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片材的种类,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检测1个种类;
显示机构,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以及
输入机构,受理与片材的种类的显示模式相关的指示,
所述输入机构受理从第1显示模式及第2显示模式之中选择显示模式的指示,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从所述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选择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从比所述第1数量少的第2数量的种类中选择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
所述显示机构依照所述输入机构所受理的指示,对作为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种类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图像形成机构,在由所述输送机构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依照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形成图像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2显示模式在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第1种类的情况下选择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在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第2种类的情况下选择检测结果以外的种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2种类包含普通纸。
5.如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1种类包含薄纸及再生纸中的至少一方。
6.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2显示模式选择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总称作为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2显示模式基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的种类,选择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不同的种类,作为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8.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输入机构受理由所述显示机构显示的种类的输入。
9.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显示机构还显示被受理的所述指示的内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中未收容片材的状态之中的至少1个。
10.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第2显示模式在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是特定的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不显示片材的种类。
11.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显示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一体构成。
12.一种存放了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作为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从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检测1个种类;以及
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
对所述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的步骤包含:依照从第1显示模式及第2显示模式之中选择的模式,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进行显示,所示第1显示模式是从所述第1数量的种类之中选择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从比所述第1数量少的第2数量的种类中选择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的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包含如下步骤:
在由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在形成所述图像的步骤中,依照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形成图像的动作。
14.如权利要求12或者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2显示模式在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是第1种类的情况下选择作为检测结果的种类,在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是第2种类的情况下选择检测结果以外的种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2种类包含普通纸。
16.如权利要求14或者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1种类包含薄纸及再生纸中的至少一方。
17.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2显示模式选择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的总称作为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18.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2显示模式基于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的种类,选择与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不同的种类,作为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上载放的片材的种类。
19.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通过所述显示的步骤显示的种类的输入,由受理与片材的种类的显示模式相关的指示的输入机构受理。
20.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在所述显示的步骤中,还显示被受理的所述指示的内容、所述片材保持部件的信息、以及所述片材保持部件中未收容片材的状态之中的至少1个。
21.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20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2显示模式在所述检测的步骤的检测结果是特定的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不显示片材的种类。
22.如权利要求12~权利要求21中任一项所述的存放了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实现所述显示的步骤的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一体构成。
CN202010855949.5A 2019-08-29 2020-08-24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2445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6780 2019-08-29
JP2019156780A JP2021031288A (ja) 2019-08-29 2019-08-29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094A true CN112445094A (zh) 2021-03-05
CN112445094B CN112445094B (zh) 2024-05-14

Family

ID=7467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5949.5A Active CN112445094B (zh) 2019-08-29 2020-08-24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67647A1 (zh)
JP (1) JP2021031288A (zh)
CN (1) CN11244509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CN103387144A (zh) * 2012-05-07 2013-11-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7683A (zh) * 2012-08-28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7252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161817A (zh) * 2018-02-14 2019-08-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5787A (ja) * 2006-08-31 2008-03-13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16664B2 (ja) * 2017-10-18 2022-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用紙情報表示システム、用紙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0849B2 (ja) * 2017-12-27 2022-01-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CN103387144A (zh) * 2012-05-07 2013-11-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7683A (zh) * 2012-08-28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7252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161817A (zh) * 2018-02-14 2019-08-2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1288A (ja) 2021-03-01
CN112445094B (zh) 2024-05-14
US20210067647A1 (en)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06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multi-fed document scanning errors
JP2007079188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2915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675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450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管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9913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3995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56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836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ル補正装置
JP20090693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999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44509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JP2009104058A (ja) 画像形成位置の調整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位置の調整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位置の調整プログラム
JP64512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18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861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7334413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判断方法
CN111796496B (zh) 纸张忘取报告装置及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37957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並びに印刷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
JP20101520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43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022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439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70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0484A (ja) 重送検知方法、記録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