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409B -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3409B
CN112443409B CN202011131053.9A CN202011131053A CN112443409B CN 112443409 B CN112443409 B CN 112443409B CN 202011131053 A CN202011131053 A CN 202011131053A CN 112443409 B CN112443409 B CN 112443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fuel vapor
crankcase
determining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10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3409A (zh
Inventor
李佰奇
耿庆凯
杜庆
宋祥坛
姜涛
郑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10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3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3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3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73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gulation method
    • F02D41/1475Regulating the air fuel ratio at a value other than stoichi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08Safety, indicating, or supervis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当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当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本发明通过空燃比或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能够避免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节能减排性能,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元件,且由于发动机在进行工作时需要燃烧燃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有害排放物,根据发动机燃烧理论,如果能保证发动机总是在理论空燃比下燃烧,那么有害物的排放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实现发动机排放控制的关键途径就是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
现有技术中所述发动机存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当所述发动机处于闭环控制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会采用氧传感器来探测发动机的燃烧情况,所述系统根据氧传感器传回的信号,经过修正控制实现理论空燃比的控制,让发动机总是运行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但是进入发动机进气管里的燃油蒸气主要来源于两路:一路是炭罐脱附系统,另一路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简称曲通系统),炭罐脱附系统的燃油蒸气可进行实时计算,会对当前循环的喷油信号进行修正。曲通系统的燃油蒸气无法计算,也就无法进行喷油信号修正。通常,喷油量计算主要是基于进气混合气,而非纯新鲜空气。这样,当有额外的曲轴箱燃油蒸气进入进气管的情况下,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会导致本循环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排放变差,空燃比不能实时精确控制。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急需研究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本发明通过空燃比或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能够避免由于不能确定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而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进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空燃比、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和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
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
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当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
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不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不小于第二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不小于第三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不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小于第四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小于第五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小于第六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二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
当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时,将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为第三燃油蒸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所述曲轴箱内空气质量;
根据所述空气质量和所述空燃比,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进气总管的预设压力值;
根据所述预设压力值和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二燃油蒸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空燃比;
将所述当前空燃比与预设空燃比进行比较;
当所述当前空燃比不小于预设空燃比,将第三燃油蒸气量与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重新获取第三燃油蒸气量并与所述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不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则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空燃比或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能够避免由于不能确定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而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进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
1-获取模块;2-确定模块;3-判断模块;4-进气总管;5-PCV阀;6-发动机盖罩;7-发动机缸体;8-排气总管;9-压力温度传感器;10-宽裕氧传感器;11-节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所述发动机控制系统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技术中所述发动机存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当所述发动机处于闭环控制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会采用氧传感器来探测发动机的燃烧情况,所述系统根据氧传感器传回的信号,经过修正控制实现理论空燃比的控制,让发动机总是运行在理论空燃比附近。但是进入发动机进气管里的燃油蒸气主要来源于两路:一路是炭罐脱附系统,另一路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简称曲通系统),这两路输入到进气管内的燃油蒸气量在当前循环不作为喷油信号修正的。通常,喷油量计算主要是基于进气混合气,而非纯新鲜空气。这样,当有燃油蒸气进入进气管的情况下,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会导致本循环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排放变差,所述发动机的空燃比不能精准控制;且现有技术需要气敏元件来测量燃油蒸气的密度,成本较高。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本发明通过空燃比或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能够避免由于不能确定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而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进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
参见附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发动机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空燃比、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和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
S2: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
S3: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S4: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S5: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
S6: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第一预设工况时通过空燃比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或在第二预设工况时通过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能够避免由于不能确定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而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进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且本发明无需设置气敏元件来测量燃油蒸气的密度,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
当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时,将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为第三燃油蒸气量。
在本实施例中,将车辆工况分为三种情况,即分为非第一预设工况且非第二预设工况、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
在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通过空燃比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
在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通过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
在处于非第一预设工况且非第二预设工况时,将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为第三燃油蒸气量;在本实施例中不同工况对应不同的确定曲轴箱内燃油的蒸气量,能够减小误差,使得确定的曲轴箱燃油蒸气量更加准确,避免造成实际进入气缸的燃油量较需求燃油量多,进而导致发动机空燃比控制偏浓,影响车辆的排放性能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当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
具体地,由于车辆处于不同工况下,曲轴箱燃油蒸气量的变化不同,故先确定车辆处于何种工况,再确定曲轴箱燃油蒸气量,使得获取曲轴箱燃油蒸气量更加准确。
优选地,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
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不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不小于第二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不小于第三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不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
具体地,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来确定车辆处于何种工况。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小于第四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小于第五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小于第六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二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在本实施例中将负荷超过60%定义为大负荷工况,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在本实施例中将负荷在0~30%定义为小负荷工况。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四预设值为空燃比的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和所述第五预设值为车辆转速的预设值,所述第三预设值和所述第六预设值为发动机负荷率的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所述曲轴箱内空气质量;
根据所述空气质量和所述空燃比,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具体地,所述曲轴箱内第一燃油蒸气量的计算过程: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负荷率、空燃比和空气质量计算曲轴箱燃油蒸气量的生成率,积分得到第一燃油蒸气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燃油蒸气量还可以根据空燃比和曲轴箱通风量或活塞漏气量,来确定第一燃油蒸气量。
具体地,获取曲轴箱通风量或活塞漏气量;根据曲轴箱通风量或活塞漏气量和空燃比,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进气总管的预设压力值;
根据所述预设压力值和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二燃油蒸气量。
具体地,所述曲轴箱内第二燃油蒸气量的计算过程:
根据进气总管压力(真空度),计算曲轴箱燃油蒸气量的消耗速率,积分得到第二燃油蒸气量。
优选地,所述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空燃比;
将所述当前空燃比与预设空燃比进行比较;
当所述当前空燃比不小于预设空燃比,将第三燃油蒸气量与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重新获取第三燃油蒸气量并与所述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不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则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当空燃比不小于所述预设空燃比时,判定空燃比偏浓;当空燃比小于所述预设空燃比时,判定空燃比处于正常状态;当所述当前空燃比小于所述预设空燃比时,表示空燃比处于正常状态,故不进行操作;
当所述当前空燃比不小于所述预设空燃比时,判定空燃比偏浓,获取第三燃油蒸气量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是第三燃油蒸气量影响了当前空燃比,使当前空燃比处于较浓状态。
具体地,当所述第三燃油蒸气量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判定所述第三燃油蒸气量影响了当前空燃比的数值,此时不减少喷油器的喷油量来降低当前空燃比;当所述第三燃油蒸气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判定所述第三燃油蒸气量没有影响了当前空燃比的数值,此时减少喷油器的喷油量来降低当前空燃比。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排气结构可参见图2,当车辆从大负荷工况进入停车怠速工况后,控制器控制的节气门11的开度减小,使得进气总管4中的气体压力减小到大气压力以下,形成真空环境;与进气总管4相连的PCV阀5在真空环境下打开单向阀,将发动机缸体7和发动机盖罩6之间的空间中充满的燃油蒸气,吸入进气总管4中并随喷油器喷射的燃油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因控制器根据压力温度传感器9实测进气温度压力计算新鲜空气量,进而计算喷油器的喷射燃油量,当前方案中控制器无法估算从PCV阀5吸入的燃油蒸气量,这部分新增的蒸气量参与燃烧,消耗新鲜空气,使得排出发动机的废气中氧气被完全消耗但仍存在未完全氧化的可燃成分,即偏浓状态,这种排气状态最终被宽裕氧传感器10识别;宽裕氧传感器10实测空燃比被控制器接收后,控制器将其转化为混合气偏浓指数,控制器根据该指数逐步减少喷油器的喷油量,使得进入燃烧室的燃油与新鲜空气比例达到理论状态(14.7:1);当发动机处于大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曲轴箱蒸气量产生速率增大,随着大负荷工况持续运行时间的增多,控制器的混合气偏浓指数持续自学习,当混合气偏浓指数学习到下限阀值后,控制器将点亮故障指示灯表明燃油和空气比例存在偏浓问题,可能会对发动机的运行产生影响。
控制器12根据动态计算的燃油蒸气量控制混合气偏浓指数的自学习,避免混合气偏浓指数过早对此种极端工况进行自学习,直到燃油蒸气量消耗到下限阀值后才进行自学习;道路试验及排放测试显示,此种曲轴箱燃油蒸气量计算逻辑,未对正常驾驶、排放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确定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
判断模块3,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
所述车辆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氧传感器和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所述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上,用于获取空燃比;
所述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上,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转速。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负荷率、空燃比、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和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中的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负荷率和空燃比,确定车辆的工况;
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负荷超过60%定义为大负荷工况,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负荷在0~30%定义为小负荷工况;
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工况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当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
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不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不小于第二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不小于第三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不符合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第一预设工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是否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空燃比小于第四预设值、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小于第五预设值且所述发动机负荷率小于第六预设值;
如果所述空燃比、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符合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判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第二预设工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
当车辆不处于第一预设工况和第二预设工况时,将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为第三燃油蒸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所述曲轴箱内空气质量;
根据所述空气质量和所述空燃比,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增长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包括:
获取进气总管的预设压力值;
根据所述预设压力值和所述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
根据所述曲轴箱内燃油蒸气的下降率和所述预设燃油蒸气量,确定所述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空燃比;
将所述当前空燃比与预设空燃比进行比较;
当所述当前空燃比不小于预设空燃比,将第三燃油蒸气量与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重新获取第三燃油蒸气量并与所述第七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第三燃油蒸气量不大于所述第七预设值时,则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
9.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至少包括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负荷率、空燃比、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和曲轴箱内的预设燃油蒸气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中的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负荷率和空燃比,确定车辆的工况;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一预设工况时,根据空燃比,确定曲轴箱内增加的第一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一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当所述车辆处于第二预设工况时,根据进气总管的当前压力值,确定曲轴箱内减少的第二燃油蒸气量;根据预设燃油蒸气量和第二燃油蒸气量,确定曲轴箱内的第三燃油蒸气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工况为大负荷工况,负荷超过60%定义为大负荷工况,所述第二预设工况为小负荷工况,负荷在0~30%定义为小负荷工况。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系统。
CN202011131053.9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12443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053.9A CN112443409B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1053.9A CN112443409B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409A CN112443409A (zh) 2021-03-05
CN112443409B true CN112443409B (zh) 2022-11-04

Family

ID=7473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1053.9A Active CN112443409B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3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7606A (zh) * 2022-04-29 2022-10-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故障的处理方法、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3072B2 (ja) * 1991-12-27 1997-10-15 株式会社ユニシアジェックス ブローバイガス中の燃料濃度検出装置
JP2003003879A (ja) * 2001-06-21 2003-01-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4523555B2 (ja) * 2006-01-30 2010-08-11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EP1944490A1 (en) * 2007-01-10 2008-07-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Fuel control method
US8353276B2 (en) * 2008-07-18 2013-01-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crankcase gases to improve engine air-fuel control
US7992548B2 (en) * 2008-10-09 2011-08-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rankcase vapor management system
JP2010096031A (ja) * 2008-10-14 2010-04-30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8935997B2 (en) * 2013-03-15 2015-01-20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Engine an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n engine
US9234476B2 (en) * 2014-04-14 2016-01-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fuel concentration in engine oil using an intake oxygen sensor
US9441564B2 (en) * 2014-04-14 2016-09-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EGR based on an impact of PCV hydrocarbons on an intake oxygen 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409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8532B2 (en) Fuel property determination system
US6941929B2 (en)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966304B2 (en) Estimation of oil-diluting fuel quantity of engine
US7269941B2 (en)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fuel injection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10010214A1 (en) Blow-by gas passage abnormality detec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7150144B2 (en) Engine control apparatus
US20060107651A1 (en) Nox discharge quantity estimation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244243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and an injec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JP3521632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1558226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设备及控制方法
WO2008090998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7127076A (ja)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の異常診断装置
CN112443409B (zh) 一种曲轴箱内燃油蒸气量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车辆
EP1602811A2 (en) Control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372921B (zh) 基于吸入二氧化碳浓度的柴油机瞬态燃烧控制
JPH0996238A (ja) エンジン燃焼制御装置
US9309822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ntrol element,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15509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2523887B (zh) 一种防止发动机催化器烧蚀的方法、系统及车辆
JP2663072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中の燃料濃度検出装置
JP2005127213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769166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20020055738A (ko) 디젤 엔진용 이지알 시스템
KR100373009B1 (ko) 엔진의 기통별 공연비 편차 보상 방법
JP3890845B2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