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9101A -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9101A
CN112439101A CN202011315349.6A CN202011315349A CN112439101A CN 112439101 A CN112439101 A CN 112439101A CN 202011315349 A CN202011315349 A CN 202011315349A CN 112439101 A CN112439101 A CN 112439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ping funnel
exhaust cover
exhaust
funnel body
drip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53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绍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nxi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nxi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nxi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nxia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53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9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9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9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1Drip chamb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包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滴斗本体上具有连接部,滴斗本体的收缩率大于排气盖的收缩率,滴斗本体注塑成型,在滴斗本体注塑成型脱模后直接将排气盖插入连接部内,当滴斗本体冷却至常温,连接部抱紧排气盖形成密封连接。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解决了现有配合结构成本高,操作麻烦,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医疗工具是医疗领域重要组成元素,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当前,医疗工具部件之间常用的连接方式依旧为胶固,具体来说,首先在一连接部件的连接面上涂抹固定胶,然后将此连接面与待连接的连接部件的连接面相配合,胶水凝固后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基本上可以防止泄漏情况发生,举例来说,滴斗是医疗工具的一种,又称滴瓶,具有排气、显示滴数和添加药物的作用。滴斗上的排气结构与滴斗本体一般为分体,排气结构包括一连接盖,滴斗本体上具有一凸出的连接部,胶固时在连接盖外壁或连接部内壁上涂抹胶水,然后将连接盖伸入连接部内实现密封连接,这种方式首先需要进行上胶操作,操作麻烦,其次由于需要用到胶水,使成本升高。此外,需要使连接盖外径与连接部内径匹配度高,从而防止两者之间间隙过大导致脱离,因此对加工精度具有较高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本密封配合结构能够降低配合成本,配合方便,降低加工精度,解决了现有配合结构成本高,操作麻烦,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包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本体上具有连接部,所述滴斗本体的收缩率大于所述排气盖的收缩率,所述滴斗本体注塑成型,在所述滴斗本体注塑成型脱模后直接将所述排气盖插入所述连接部内,当所述滴斗本体冷却至常温,所述连接部抱紧所述排气盖形成密封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密封配合结构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点,胶固方式是先将滴斗本体和排气盖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涂胶插入,最终实现密封,而本方案中,滴斗本体脱模后,自身还处于高温状态,在高温状态下直接利用自动化夹头将排气盖插入连接部内,由于物体存在热胀冷缩效应,同时连接部的收缩率要大于排气盖的收缩率,因此当滴斗本体冷却至常温时,连接部不断收缩,即使排气管冷却也实现收缩,但连接部的收缩幅度必然要大于排气盖,因此连接部能够抱紧在排气盖上实现优秀密封连接,这种配合方式首先不存在胶水,因此降低了配合成本;其次,由于不存在涂胶操作,使操作便捷;再则,由于是通过连接部收缩实现滴斗本体和排气盖连接,因此对于两者初始配合尺寸的精度有所降低,因此能够降低加工精度。
第二点,本密封固定方式中的热胀冷缩效应并不需要额外的零部件加热或冷却,不管是注塑的加热和配合后的冷却操作均是生产滴斗本体时的必要步骤,具体来说,当滴斗本体注塑完成后,其携带的高温被直接用作于热胀的前置条件,插入排气盖后进行冷却,冷却同样也是正常加工的必要步骤,冷却完成的同时实现排气盖和滴斗本体之间的密封连接,期间不进行额外步骤,不消耗额外能量,充分利用工艺中的现有条件,巧好结合热胀冷缩原理,自带热源,实现非胶固密封连接方式。
第三点,在胶固方式中,胶水可能会因为存放时间过久氧化失效,而采取本密封连接方式时,虽然使用环境温度会上下浮动,但温度变化幅度低,缩紧配合连接稳定,基本上不会造成松脱现象。
综上所述,本密封配合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相较于传统的胶固方式具有显著优点,且巧妙结合现有条件,设计构思精巧。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连接部呈圆筒形,所述排气盖呈圆柱状,所述连接部内壁与所述排气盖外壁抱紧。
在实际中,连接部和排气盖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连接部内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卡槽,所述排气盖外壁上具有环状卡沿,所述环状卡沿卡入所述卡槽内。
卡槽和环状卡沿的位置匹配,当连接部收缩完毕后,环状卡沿进入卡槽内,卡槽和环状卡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连接部和排气盖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排气盖的轴向限位力。
在实际加工中,卡槽也可以开设在排气盖外壁上,环状卡沿可以是在连接部内壁上。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滴斗本体为PVC材料制成。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滴斗本体脱模时的温度为50℃-90℃。
此范围内的脱模温度能够实现滴斗本体充分收缩,形成有效密封连接。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滴斗本体的收缩率为不小于1.5%-2%。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排气盖为ABS材料制成。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排气盖为注塑成型,且脱模温度为50℃-90℃。
排气盖可以是注塑成型,相较于连接部的热胀冷缩效应,排气盖由于材料特性,其收缩率较小,进而导致排气盖收胀受温度变化不大。
上述的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中,所述排气盖的收缩率为0.4%-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基于热胀冷缩原理,利用两部件不同收缩率以及内外位置特性,实现非胶固式连接,密封效果好,稳定性强。
2、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省去上胶步骤,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由于利用部件收胀特性,因此对排气盖和连接部的配合尺寸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降低了加工难度。
4、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在配合期间不进行额外步骤,不消耗额外能量,充分利用工艺中的现有条件,巧好结合热胀冷缩原理,实现非胶固密封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连接部未收缩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配合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PVC材料冷却时尺寸收缩折线图。
图6是ABS材料冷却时尺寸收缩折线图。
附图标记清单
图中,1、滴斗本体;
1a、连接部;
1a1、连接部内壁;
2、排气盖;
2a、排气盖外壁。
3、输出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滴斗本体1和排气盖2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包括滴斗本体1和排气盖2,滴斗本体1上具有连接部1a,滴斗本体1的收缩率大于排气盖2的收缩率,滴斗本体1注塑成型,在滴斗本体1注塑成型脱模后直接将排气盖2插入连接部1a内,当滴斗本体1冷却至常温,连接部1a抱紧排气盖2形成密封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密封配合结构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点,胶固方式是先将滴斗本体1和排气盖2冷却至常温后,再进行涂胶插入,最终实现密封,而本方案中,滴斗本体1脱模后,自身还处于高温状态,在高温状态下直接利用自动化夹头将排气盖2插入连接部1a内,由于物体存在热胀冷缩效应,同时连接部1a的收缩率要大于排气盖2的收缩率,因此当滴斗本体1冷却至常温时,连接部1a不断收缩,即使排气管冷却也实现收缩,但连接部1a的收缩幅度必然要大于排气盖2,因此连接部1a能够抱紧在排气盖2上实现优秀密封连接,这种配合方式首先不存在胶水,因此降低了配合成本;其次,由于不存在涂胶操作,使操作便捷;再则,由于是通过连接部1a收缩实现滴斗本体1和排气盖2连接,因此对于两者初始配合尺寸的精度有所降低,因此能够降低加工精度。
第二点,本密封固定方式中的热胀冷缩效应并不需要额外的零部件加热或冷却,不管是注塑的加热和配合后的冷却操作均是生产滴斗本体1时的必要步骤,具体来说,当滴斗本体1注塑完成后,其携带的高温被直接用作于热胀的前置条件,插入排气盖2后进行冷却,冷却同样也是正常加工的必要步骤,冷却完成的同时实现排气盖2和滴斗本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期间不进行额外步骤,不消耗额外能量,充分利用工艺中的现有条件,巧好结合热胀冷缩原理,自带热源,实现非胶固密封连接方式。第三点,在胶固方式中,胶水可能会因为存放时间过久氧化失效,而采取本密封连接方式时,虽然使用环境温度会上下浮动,但温度变化幅度低,缩紧配合连接稳定,基本上不会造成松脱现象。综上,本密封配合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相较于传统的胶固方式具有显著优点,且巧妙结合现有条件,设计构思精巧。
具体来说,连接部1a呈圆筒形,排气盖2呈圆柱状,连接部内壁1a1与排气盖外壁2a抱紧。在实际中,连接部1a和排气盖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连接部内壁1a1上开设有环状的卡槽,排气盖外壁2a上具有环状卡沿,环状卡沿卡入卡槽内。卡槽和环状卡沿的位置匹配,当连接部1a收缩完毕后,环状卡沿进入卡槽内,卡槽和环状卡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连接部1a和排气盖2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排气盖2的轴向限位力。在实际加工中,卡槽也可以开设在排气盖外壁2a上,环状卡沿可以是在连接部内壁1a1上。滴斗本体1为PVC材料制成。滴斗本体1脱模时的温度为85℃。此范围内的脱模温度能够实现滴斗本体1充分收缩,形成有效密封连接。滴斗本体1的收缩率为1.6%。排气盖2为ABS材料制成。排气盖2为注塑成型,且脱模温度为85℃。排气盖2可以是注塑成型,相较于连接部1a的热胀冷缩效应,排气盖2由于材料特性,其收缩率较小,进而导致排气盖2收胀受温度变化不大。排气盖2的收缩率为0.5%。
图5和图6本密封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图,图5是连接部1a的外径随冷却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横轴为冷却时间,竖轴为连接部1a外径。图6是排气盖2的外径随冷却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横轴同样为冷却时间,竖轴为排气盖2外径,相比可以得出连接部1a收缩程度明显大于排气盖2的收缩程度,因此能够较好的实现抱紧密封连接。
此外,如图1所示,本密封配合结构不仅仅只能够用于排气盖2与连接部1a之间的密封连接,图1中顶部为可拆卸结构,是滴斗的输出盖3,输出盖3同样可以通过本密封配合方法实现与滴斗本体1本体的密封连接,在输出盖3正常使用状态下,需要承受滴斗本体1药液重量,经实际测试,在药液存量达到上限的情况下,上述连接方式完全能够胜任密封工作。此外,在不同零部件上采用本密封配合结构或实质采用本密封配合结构的,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包括滴斗本体和排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本体上具有连接部,所述滴斗本体的收缩率大于所述排气盖的收缩率,所述滴斗本体注塑成型,在所述滴斗本体注塑成型脱模后直接将所述排气盖插入所述连接部内,当所述滴斗本体冷却至常温,所述连接部抱紧所述排气盖形成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圆筒形,所述排气盖呈圆柱状,所述连接部内壁与所述排气盖外壁抱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壁上开设有环状的卡槽,所述排气盖外壁上具有环状卡沿,所述环状卡沿卡入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本体为PVC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本体脱模时的温度为5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本体的收缩率为不小于1.5%-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为ABS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为注塑成型,且脱模温度为50℃-9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的收缩率为0.4%-0.7%。
CN202011315349.6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Pending CN112439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349.6A CN112439101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349.6A CN112439101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9101A true CN112439101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5349.6A Pending CN112439101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910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2030Y (zh) * 2001-04-28 2002-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一工厂 K型管道用橡胶密封圈
CN1976734A (zh) * 2004-06-29 2007-06-06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非皮肤穿刺重配注射器
CN201322093Y (zh) * 2008-11-28 2009-10-07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超低温用螺纹连接静密封结构
CN103746219A (zh) * 2014-01-28 2014-04-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低温环境的密封转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45882A (zh) * 2011-11-16 2014-07-23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递送装置的药剂导向组件
CN105299439A (zh) * 2015-09-16 2016-02-03 浙江大学 可拆卸低温流体可视化视窗、装置和容器
CN210384522U (zh) * 2019-01-14 2020-04-24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滴斗及包含该滴斗的输液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2030Y (zh) * 2001-04-28 2002-0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一工厂 K型管道用橡胶密封圈
CN1976734A (zh) * 2004-06-29 2007-06-06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非皮肤穿刺重配注射器
CN201322093Y (zh) * 2008-11-28 2009-10-07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超低温用螺纹连接静密封结构
CN103945882A (zh) * 2011-11-16 2014-07-23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递送装置的药剂导向组件
CN103746219A (zh) * 2014-01-28 2014-04-2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超低温环境的密封转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99439A (zh) * 2015-09-16 2016-02-03 浙江大学 可拆卸低温流体可视化视窗、装置和容器
CN210384522U (zh) * 2019-01-14 2020-04-24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滴斗及包含该滴斗的输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9646B (zh) 一种塑料桶
CN101428476B (zh) 一种整流罩的真空闭模制造方法
CN213472035U (zh) 一种稳定型注塑模具
CN112439101A (zh) 一种滴斗本体和排气盖之间的密封配合结构
CN207229404U (zh) 一种卧式双密封热油离心泵
CN108973028A (zh) 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
CN205779202U (zh) 一种汽车膨胀水壶的防打滑加注口
CN205026370U (zh) 一种储运用高压气瓶的复合塑料内胆
CN208914505U (zh) 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
CN208543740U (zh) 一种小直径橡胶三通弯管压注模具
CN100496938C (zh) 一种用于塑料瓶盖模压机的下模总成
CN2932654Y (zh) 电缆热缩端帽
CN201895659U (zh) 一种真空助力器
CN207808312U (zh) 一种管卡注塑模具
CN206130402U (zh) 一种预埋式熔管及其加工模具
CN205219608U (zh) 一种改进的注塑模具
CN106322042B (zh) 一种预埋式熔管及其加工模具和加工方法
CN204054508U (zh) 滴头模具用内加热喷嘴
CN203901734U (zh) 一种适用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模具出胶口快速接头
CN209504889U (zh) 真空式塑胶模具
CN220784727U (zh) 一种新型防水结构盆架
CN203889264U (zh) 一种塑料桶
CN211231612U (zh) 一种注塑蝶阀
CN220337795U (zh) 一种双密封防拔脱的注塑管件
CN215703699U (zh) 一种胶管密封盖的注塑模具及胶管密封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