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9562A -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9562A
CN112429562A CN202010855505.1A CN202010855505A CN112429562A CN 112429562 A CN112429562 A CN 112429562A CN 202010855505 A CN202010855505 A CN 202010855505A CN 112429562 A CN112429562 A CN 112429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inding
vibration
film
plate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55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9562B (zh
Inventor
串﨑义幸
二宫俊幸
中村素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Steel Works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teel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teel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Steel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29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9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26Mechanisms for controlling contact pressure on winding-web package, e.g. for regulating the quantity of air between web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26Cutting-off the web running to the wound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30Lifting, transporting, or removing the web roll; Inserting core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为抑制卷绕机当中的膜的卷绕偏移。解决手段为卷绕机具备用于抑制压辊(20)的震动的振动抑制部,振动抑制部由吸震器(100)所构成。此时,振动抑制部具有:第一机构部(100A),其通过黏性流体来抑制压辊(20)的振动;第二机构部(100B),其通过弹性体来抑制压辊(20)的振动。

Description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例如用于卷绕树脂薄膜的卷绕机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10-138973号公报(专利文献1)当中,记载了关于振动抑制装置的技术,其可调整加压手段或振动阻尼手段的反斥力或阻尼力,并且可将压辊压在卷绕辊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38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例如,卷绕机当中,为了要稳定化薄膜的卷绕,一边通过压辊来对薄膜的表面施加压靠压力,一边卷绕薄膜。且于卷绕机当中,将一定数量的薄膜卷绕至卷绕辊之后,将连续相连的薄膜切下,进行换卷至新的卷绕辊。于此情况下,可能会因绉折等而于薄膜的表面上产生凸部。当压辊压到此凸部而欲跨越时,压辊会由卷绕辊的表面弹起,并且压辊产生震动,其结果为产生了薄膜的卷绕偏移。如此的薄膜的卷绕偏移导致薄膜的品质降低。因此,期望有种即使在切割薄膜时产生了皱褶,仍能确保薄膜的品质的设计。
其他的目的及本申请新颖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而为显而易见。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实施型态中的卷绕机具备用于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的振动抑制部。此时,所述振动抑制部具有:第一机构部,其通过黏性流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第二机构部,其通过弹性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发明功效
根据一实施型态,可抑制卷绕机当中的薄膜的卷绕偏移。其结果为,根据一实施型态,可抑制薄膜的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实施型态中薄膜制造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将卷绕机简化而成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卷绕机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卷绕机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5为用于说明卷绕机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6为用于说明产生卷绕偏移的机制的流程图。
图7为示意性地示出了产生卷绕偏移的机制的图。
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了产生卷绕偏移的机制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10为表示相关技术中具备阻尼器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11a及图11b为表示阻尼器的具体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2为示意性示出实施型态中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13为表示具备吸震器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图14a及图14b为表示吸震器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15为表示于阻尼器当中,活塞杆由行程原点起的位移,与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所需的复位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为表示于吸震器当中,活塞杆由行程原点起的位移,与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所需的复位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7为表示将线速度设定为400m/分时,压辊于圆周上的移动距离以及由压辊由原点起的变动量的图表。
附图标记
10 夹辊
20 压辊
30A 卷绕辊
30B 卷绕辊
40 旋转机构
50 横向切割器
60 固定部
70 汽缸
80 阻尼器
81 活塞杆
82 活塞
83 外筒
84 黏性流体
85 自由活塞
86 气体室
90 引导件
100 吸震器
100A 第一机构部
100B 第二机构部
101 活塞杆
102 活塞
103 外筒
104 黏性流体
105 自由活塞
106 气体室
C 料卷冷却装置
EX 单螺杆挤出机
FM 树脂薄膜
ST 同时双轴拉伸装置
T 模头
WI 卷绕机
WK 皱褶
具体实施方式
于用来说明实施型态的全部附图当中,原则上将相同的构件标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促使理解附图,即使是在俯视图中也可能使用阴影线。
薄膜制造系统
图1为示出了实施型态中薄膜制造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
于图1当中,本实施型态中的薄膜制造系统具有单螺杆挤出机EX、模头T、料卷冷却装置C、同时双轴拉伸装置ST、卷绕机WI。
例如,将树脂材料(粒料)及添加剂等供给至如图1所示的单螺杆挤出机EX的原料供给部Ta。然后,于挤出机EX当中一边混合树脂材料一边输送(搬运),以从模头T的狭缝中挤出捏合物(熔融树脂)。之后,将从模头T的狭缝中所挤出的捏合物,于料卷冷却装置C当中冷却而形成薄膜(film)。接着,通过例如同时双轴拉伸装置ST而沿着机械方向(MD,MachineDirection)以及横向方向(TD,Transverse Direction)来拉伸此薄膜之后,通过绕卷机WI来卷绕经拉伸的薄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薄膜制造系统可制造出薄膜。另外,图1所示的薄膜制造系统为一示例,根据所要制造的薄膜的特性,可设置提取槽,也可构成为可去除薄膜中的增塑剂(例如石蜡等)。
卷绕机的构成及操作
图2为示出了卷绕机WI的简化构成的示意图。
图2当中,卷绕机WI具有夹辊10。夹辊10构成为一边夹住树脂膜FM,一边通过旋转来搬运树脂薄膜。再者,卷绕机WI具备压辊20、卷绕辊30A及卷绕辊30B、旋转机构40。卷绕辊30A及卷绕辊30B分别构成为可通过旋转来卷绕树脂薄膜FM。卷绕机30A及卷绕机30B附接至旋转机构40。且卷绕辊30A及卷绕辊30B可通过使旋转机构40旋转来反转彼此的配置位置。
接着,于图2中示出了,于卷绕辊30A及卷绕辊30B当中,通过卷绕辊30A来卷绕树脂薄膜FM的状态。此时,压辊20被压靠在卷绕树脂薄膜FM的卷绕辊30A上。因此,卷绕机WI可一边将树脂薄膜FM夹在压辊20及卷绕辊30A之间,一边将树脂薄膜FM绕卷至绕卷辊30A上。特别地,可通过一边将压辊压靠在卷绕辊30A上一边将树脂薄膜FM卷绕至卷绕辊30A,来抑制于树脂薄膜FM上产生皱折。也就是说,为了要将树脂薄膜FM卷绕至卷绕辊30A上而不在树脂薄膜FM上产生皱折,压辊20是必须而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
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卷绕机WI当中,如图2所示,通过使夹辊10旋转来将夹辊10所夹住的树脂薄膜FM往卷绕辊30A递送。且,于压辊20压靠于卷绕辊30A上并将树脂薄膜FM夹在压辊20与卷绕辊30A之间的状态下,使卷绕辊30A旋转。借此,使得树脂薄膜FM被卷绕至卷绕辊30A。当连续地持续如此的操作时,如图3所示般,卷绕至卷绕辊30A的树脂薄膜最终达到卷绕辊30A的卷绕容许量。其结果为,卷绕辊30A变成满卷辊。
再者,为了要由此状态继续卷绕树脂薄膜FM,如图4所示般,使旋转机构40旋转,以使卷绕辊30A的位置及卷绕辊30B的位置反转。也就是说,通过旋转机构40来使卷绕辊30A的位置及卷绕辊30B的位置反转,从而通过使用卷绕辊30B来代替满卷辊来卷绕树脂薄膜FM。之后,如图5所示般,使用横向切割器50来切割树脂薄膜FM。经过此切割步骤之后,通过一边将树脂薄膜FM夹在压辊20与卷绕辊30B之间,一边使卷绕辊30B旋转,可继续进行于卷绕机中的卷绕树脂薄膜FM的操作。以此方式可在卷绕机WI当中于卷绕辊30A变成满卷辊后仍可换卷至卷绕辊30B,以卷绕树脂薄膜FM。
改善空间
上述的卷绕机WI当中,在由卷绕辊30A换卷至卷绕辊30B时,实施切割树脂薄膜FM的切割步骤。关于此点,本申请新发现到,由切割树脂薄膜FM的切割步骤,导致于树脂薄膜FM上产生卷绕偏移,其结果为可能降低卷绕至卷绕辊30B的树脂薄膜的品质。以下针对本申请所发现到的新的改善余地进行说明。
图6为用于说明卷绕偏移发生的机制的流程图。
图7及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了产生卷绕偏移的机制的图。
于图7当中,于切割步骤中,例如,通过横向切割器50来切割树脂薄膜FM(图6中的步骤S101)。接着,为了要使通过横向切割器50切割下的树脂薄膜FM的前端部紧贴卷绕辊30B,对树脂薄膜FM的前端部喷吹空气(图6中的步骤S102)。此时,如图7所示般,例如,由于空气的流动等导致于树脂薄膜FM的前端部产生皱折(图6中的步骤S103)。接着,通过卷绕辊30B旋转而使得如图8所示般,于树脂薄膜FM上所产生的皱褶移动至压辊20与卷绕辊30B之间。借此,使得压辊20搁置于皱褶所形成的凸部上,从而使得压辊20与卷绕辊30B之间的接触脱离(图6中的步骤S104)。接着,弹起的压辊20振动(图6中的步骤S105)。其结果为,压辊20对于树脂薄膜FM的压靠变得不充分,且产生了树脂薄膜FM的卷绕偏移(图6中的步骤S106)。
通过上述的机制,于树脂薄膜FM产生卷绕偏移的结果,可能降低卷绕于卷绕辊30B上的树脂薄膜FM的品质。
于此,于树脂薄膜FM上产生卷绕偏移的直接原因为切割步骤中产生于树脂薄膜FM的前端的皱褶。因此,为了要抑制卷绕偏移,只要可抑制于树脂薄膜FM的前端部所产生的皱褶即可。
关于此点,检讨了例如不仅是对树脂薄膜FM喷吹空气,还通过静电施加机构来对树脂薄膜FM施加静电,以使切割好的树脂薄膜FM紧贴于卷绕薄膜30B上而不产生皱折的作法。然而,当通过静电来使树脂薄膜FM紧贴卷绕辊30B时,并无法充分地抑制皱褶。尤其是当提高薄膜制造系统的线速度时,即使于卷绕机设置静电施加机构也难以充分地抑制皱褶。也就是说,于现有技术当中,皱褶作为于树脂薄膜FM上产生卷绕偏移的直接原因,是难以充分地抑制的。
因此,本申请针对了在树脂薄膜FM上产生皱折的前提下,即使在树脂薄膜FM上产生了皱折,仍可于树脂薄膜FM上不会产生卷绕偏移的设计进行了检讨。具体地说,本申请着眼于以下卷绕偏移的发生因素,即由于皱褶导致压辊20与卷绕辊30B之间的接触脱离而使得压辊20振动,借此使得压辊20对于树脂薄膜FM的压靠变得不充分。也就是说,本申请着眼于压辊20由卷绕辊30B脱离而振动的振动期间。也就是说,本申请所讨论的是,即使于树脂薄膜FM上产生了皱褶,若能将此皱褶所导致的压辊20振动的振动期间予以缩短的话,应可抑制于树脂薄膜FM上所产生的卷绕偏移,并且基于此考量而检讨为了要缩短振动期间的设计。
关于此点,于卷绕机上设置有用于抑制压辊20的振动的振动抑制部。于下文当中,首先,针对现有的振动抑制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说明于此现有的振动抑制部的结构当中,由缩短振动期间的观点来看,存在着改善的余地。另外,于本说明书当中,将现有的振动抑制部称为相关技术中的振动抑制部。
相关技术检讨
本说明书所称“相关技术”是新发现的具有待解决问题的技术,虽并非已知的常规技术,而是意指作为新技术思想的前提技术(未公开技术)而描述的技术。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如图9所示般,压辊20配置成与卷绕辊30B接触。于此压辊20与固定部60之间设置有汽缸70,并且设置有阻尼器80。于此,汽缸70具有控制与卷绕辊30B接触的压辊20的姿势的功能。另一方面,阻尼器80具有用作振动抑制部而抑制压辊20的振动的功能。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振动抑制部是由阻尼器80所构成。
图10为表示相关技术中具备阻尼器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于图10当中,压辊20与卷绕辊30B接触,通过附接于引导件90上的阻尼器80使得此压辊20压靠于卷绕辊30B上。
图11a及图11b为表示阻尼器的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于图11a及图11b中,阻尼器80具有可位移的活塞杆81、与活塞杆81一体地位移的活塞82、于其内部配置有活塞82的外筒83、封入外筒83的内部的黏性流体(油)84、可位移的自由活塞85、以自由活塞85作为分隔来将气体于密封于内部的气体室86。如同图11a及图11b所示般,以此方式构成的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80通过与活塞杆81一体化的活塞82于黏性流体84当中位移而产生恢复力F。也就是说,相关技术当中的阻尼器80构成为通过由黏性流体84所导致的恢复力F来抑制压辊的振动。换言之,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80可说是通过黏性流体84而具有抑制压辊的振动的功能的振动抑制部。另外,于本说明书当中,用语“阻尼器”是用于表示通过黏性流体84所造成的恢复力F来抑制压辊的振动的结构。
阻尼器80的活塞杆81与压辊接触。此外,例如,当压辊搁置于树脂薄膜的皱褶上时,压辊会由卷绕辊上脱离且活塞杆81被推进外筒83中。如此一来,通过填充于气体室86的气体及填充于外筒83的黏性流体84,使得被推进外筒83中的活塞杆81上有着欲将活塞杆81从外筒83推出的恢复力F起作用。结果,恢复力F作用于与活塞杆81接触的压辊上,且再次地将其往卷绕辊压靠。之后,当再次地卷绕辊旋转而搁置于在树脂薄膜上所形成的皱褶上时,重复上述操作。由此使得压辊振动。于此,由于阻尼器80所造成的恢复力F是由黏性流体所造成的力,因此恢复力以F=cv表示。此时,“c”为黏性系数,“v”为活塞杆81的速度。也就是说,基于活塞杆81与压辊接触且活塞杆81的位移是随着压辊的位移的考量下,“v”可称为压辊的速度。
例如,当压辊的位移x以x=sinωt条件下振动时,阻尼器80所造成的恢复力F=cv=c(dx/dt)=ωccosωt=ωcsin(ωt+π/2)。也就是说,阻尼器80所造成的恢复力F,其相位相对于压辊的振动延迟了正好π/2。这意味着阻尼器80对于压辊的振动的响应较慢。因此,于相关技术的阻尼器80当中,用于抑制压辊的振动的响应变慢导致压辊的振动期间变长。于此情况下,意味着压辊对树脂薄膜的压靠变得不充分的期间变长。由此,于相关技术当中,于树脂薄膜上容易产生卷绕偏移。也就是说,于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80当中,由抑制树脂薄膜的卷绕偏移的观点来看尚存在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于本实施型态当中,施加了对于存在于相关技术中改善的余地所作的设计。于下文当中,针对施加了此设计的本实施型态中的技术思想进行说明。
实施型态中的基本思想
本实施型态中的基本思想为,构成相对于压辊的振动可产生响应速度较快的恢复力F的振动抑制部。也就是说,本实施型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实现相对于压辊的振动可产生没有相位偏移的恢复力F的振动抑制部。具体地说,本实施型态中的基本思想并非如相关技术般地产生与速度成比例的恢复力,而是实现可产生与位移成比例的恢复力(以恢复力F=kx公式所表示的恢复力)的思想。于此情形下,例如,当压辊的位移以x=sinωt条件振动时,恢复力F=kx=ksinωt,恢复力F不会产生相对于压辊的位移的相位延迟。由此,根据本实施型态的基本思想,可加速振动控制部相对于压辊的振动的响应。因此,根据本实施型态的基本思想,可加速为了抑制压辊的振动的响应,从而可缩短压辊的振动期间。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基本思想,可缩短压辊对树脂薄膜的压靠变得不充分的期间,借此可于树脂薄膜上抑制卷绕偏移。
图12为示意性示出实施型态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
如图12所示般,压辊20配置成与卷绕辊30B接触。于此压辊20与固定部60之间,除了设置有汽缸70之外,还设置有吸震器100。于此,汽缸70具有控制与卷绕辊30接触的压辊20的姿势的功能。另一方面,吸震器100具有用作振动抑制部而抑制压辊20的振动的功能。也就是说,本实施形态中的振动抑制部是由吸震器100所构成。此吸震器100是由第一机构部100A及第二机构部100B所构成。具体地说,第一机构部100A具有与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80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机构部100A构成为通过黏性流体来抑制压辊20的振动。另一方面,本实施型态中的第二机构部100B构成为通过例如以弹簧为代表的弹性体来抑制压辊20的振动。其结果为,于本实施形态中的吸震器100所产生的恢复力表示为恢复力F=cv+kx。于此,“cv”项是表示第一机构部100A所造成的恢复力,而“kx”项是表示第二机构部100B所造成的恢复力。另外,“k”为表示弹簧常数,且“x”为表示压辊20的位移。因此,例如,当压辊20的位移x于x=sinωt条件下振动时,本实施型态的吸震器100所产生的恢复力F为,恢复力F=cωcosωt+ksinωt=cωsin(ωt+π/2)+ksinωt。借此使得本实施型态中,恢复力F包含没有相位延迟的分量(第二项),因此可加速振动控制部(吸震器100)相对于压辊的振动的响应。因此,根据本实施型态的振动控制部,可缩短压辊20的振动期间。其结果为,根据本实施型态,可缩短压辊20对树脂薄膜的压靠变得不充分的期间,借此,可抑制于树脂薄膜产生卷绕偏移。另外,图13为表示本实施型态中的具备吸震器的卷绕机的一部分的图。于图13当中,压辊20与卷绕辊30B接触,通过附接于引导件90的吸震器100使得此压辊20压靠于卷绕辊30B上。
吸震器的结构
图14a及图14b为表示吸震器100的具体结构示例的示意图。图14a及图14b中,吸震器100具有可位移的活塞杆101、与活塞杆101一体地位移的活塞102、于其内部配置有活塞102的外筒103、封入外筒103的内部的黏性流体(油)104。此外,吸震器100具有可位移的自由活塞105、以自由活塞105作为分隔来将气体于密封于内部的气体室106。再者,吸震器100与图11a及图11b所示的阻尼器80不同,其被活塞杆101插入,并且含有被夹在活塞杆101的一端部与外筒101的一端部之间的弹簧107。此弹簧107为作为弹性体一示例的弹簧。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型态的吸震器100当中,如同图14a及图14b所示般,通过组合两个恢复力来产生恢复力F,所述两个恢复力一为与活塞杆101一体化的活塞102于黏性流体104中位移所造成的恢复力;二为对应活塞杆101的变位而伸缩的弹簧107所造成的恢复力。也就是说,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构成为通过组合由黏性流体104所造成的恢复力及由弹簧107所造成的恢复力,来抑制压辊的振动。换言之,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可说是具有通过黏性流体104及弹簧107来抑制压辊的振动的功能的振动控制部。
另外,于本说明书当中,用语“吸震器”是用于表示通过组合由黏性流体104所造成恢复力及由弹簧107所造成恢复力,来抑制压辊的振动的结构。
于此,例如,当压辊的位移x于x=sinωt条件下振动时,由弹簧107所造成的恢复力为,恢复力=kx=ksinωt,此恢复力并未相对于压辊的位移产生相位延迟。由此,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可加速振动控制部相对于压辊的振动的响应。因此,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可加速用于抑制压辊的振动的响应,从而可缩短压辊的振动期间。其结果为,于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当中,可缩短压辊对树脂薄膜的压靠变得不充分的期间,借此,可抑制于树脂薄膜上产生卷绕偏移。也就是说,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具备通过黏性流体104来抑制压辊的振动的第一机构部;以及通过弹簧107(弹性体)来抑制压辊的振动的第二机构部。于此情况下,吸震器100的第一机构部产生与压辊的振动速度成比例的恢复力,而吸震器100的第二机构部产生与压辊的振动位移成比例的恢复力。由此,使得于第一机构部所造成的恢复力相对于压辊的振动产生相位延迟;而第二机构部所造成的恢复力相对于压辊的振动的并未产生相位延迟。因此,于吸震器100当中,第二机构部(弹簧107)所造成的压辊的复位时间,比起第一机构部(黏性流体104)所造成的所述压辊的复位时间还要短。如上所述般,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100,可缩短由压辊的接触脱离起的复位时间,因此可抑制卷绕偏移。
实施型态的功效
例如,图15为表示于阻尼器当中,活塞杆由行程原点起的位移,与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所需的复位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于图15当中,横轴表示时间,而纵轴表示活塞杆由行程原点起的位移。如图15所示般,于阻尼器当中通过黏性阻力所造成的恢复力来使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因此复位时间T1变长。相对于此,图16为表示于吸震器当中,活塞杆由行程原点起的位移,与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所需的复位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于图16当中亦然,横轴表示时间,而纵轴表示活塞杆的行程原点起的位移。吸震器当中含有由黏性阻力所造成的恢复力及由弹簧(spring)所造成的恢复力,特别是当由活塞杆的最大位移点复位至行程原点时,没有相位偏移的由弹簧所造成的恢复力优先地作用。借此使得如图16所示般,可在当使用吸震器时,缩短将活塞杆复位至行程原点的复位时间T2。由上述内容可理解到,将图15所示的阻尼器的响应特性及图16所示的吸震器的响应特性进行比较,相较于阻尼器,吸震器可缩短由压辊对卷绕辊的接触脱离起至再次接触卷绕辊所需的复位时间。
由此可知,根据本实施型态可抑制树脂薄膜的卷绕偏移。特别是根据本实施型态,可缩短压辊的复位时间,因此能够使得即使提升卷绕辊的旋转速度也不易产生树脂薄膜的卷绕偏移。因此,根据本实施型态的卷绕机,可提升树脂薄膜的卷绕速度而不引起树脂薄膜的卷绕偏移。
此意味着,例如,在当将本实施型态中的卷绕机适用于薄膜制造系统时,可提升薄膜制造系统的线速度。因此可知,本实施型态当中的技术思想不仅可抑制于卷绕机当中的树脂薄膜的卷绕偏移,在帮助提升薄膜制造系统中的线速度的方面来说也具有很大的技术意义。进一步地说,可提升薄膜制造系统的线速度意味着可提升使用了薄膜制造系统的薄膜制造的生产率,因此,本实施型态的技术思想可说是在薄膜制造系统中提升生产率(提升树脂薄膜的生产率)方面上表现优异。作为具体示例,于使用本实施型态的卷绕机的薄膜制造系统当中,即使将移动树脂薄膜的线速度设定在300m/分以上,仍可有效地抑制卷绕偏移。
特别是,于薄膜制造系统当中,当使移动树脂薄膜的线速度加速至约400m/分~500m/分时,压辊的振动周期变短。因此,为了要使即便线速度加速至400m/分~500m/分仍可抑制压辊对卷绕辊的接触脱离,必须有快速的振动抑制部的响应。关于此点,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根据本实施型态的吸震器能够加速响应速度,因此,于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可在即便适用至线速度快的薄膜制造系统中仍可抑制产生卷绕偏移。
图17为表示将线速度设定为400m/分时,压辊于圆周上的移动距离以及由压辊由原点起的变动量的图表。于图17当中,压辊的直径为500mm。此外,于图17当中,纵轴表示由压辊的原点起的变动量,而横轴表示压辊于圆周上的移动距离。
再者,于图17当中,实线表示出使用本实施型态的吸震器来作为振动抑制部的情况。另一方面,点划线表示使用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来作为振动抑制部的情况。
首先,于图17当中可知,当着眼于虚线处时,于阻尼器的情况中,当压辊搁置于突起上之后,压辊产生较大的接触脱离。相对于此,当着眼于实线时,于吸震器的情况中,当与突起碰撞后,并不会像虚线般产生大的接触脱离,且压辊迅速地接触卷绕辊。此意味着,通过由吸震器构成振动抑制部,使得不易产生压辊对卷绕辊的接触脱离所导致的薄膜的卷绕偏移。如上述般,可知相较于相关技术,根据本实施型态,可缩短直到使压辊对卷绕辊的接触脱离恢复为止的复位时间,其结果为可抑制薄膜的卷绕偏移,而此可由图17得到印证。
接下来,针对本实施型态的有用性进行说明。
本申请新发现到,形成于卷绕辊的凸部会取决于皱褶的状态而构成各种突起形状,并且也新发现到,突起与振动控制部碰撞的速度取决于突起形状。此外,振动抑制部的响应速度是根据突起碰撞振动抑制部的速度而变化。因此,为了要抑制振动,作为振动抑制部,期望可适用的碰撞速度范围较广且由振动抑制部造成能量吸收较大。关于此点,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阻尼器,根据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可适用的碰撞速度较广且能量吸收较大。因此,通过使用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无论皱褶的状态(种类)如何,都可实现稳定的振动抑制功能。也就是说,不管形成于卷绕辊的凸部的形状为何种形状,本实施型态中的吸震器都可稳定地发挥振动抑制功能,就此点来说是有用的。
以上对本申请所做出的发明根据其实施型态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型态,显而易见地,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卷机具有:
卷绕辊,其用于卷绕薄膜;
压辊,其用于将所述薄膜压靠于所述卷绕辊上;
汽缸,其控制所述压辊的姿势;
振动抑制部,其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其中,所述振动抑制部具有:
第一机构部,其通过黏性流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第二机构部,其通过弹性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抑制部包含:
可位移的活塞杆;
活塞,其与所述活塞杆一体地位移;
外筒,于其内部配置所述活塞;
所述黏性流体,其被封入所述外筒的内部;
所述弹性体,其被所述活塞杆插入,且夹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外筒的一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基于所述第二机构部的复位时间,比起所述压辊基于所述第一机构的复位时间还要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机构部产生与所述压辊的振动速度成比例的恢复力,
所述第二机构部产生与所述压辊的振动位移成比例的恢复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机构部所产生的所述恢复力的相位,比通过所述第二机构部所产生的所述恢复力的相位还要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抑制部抑制于所述卷绕机上所产生,因凸部而导致所述压辊对所述卷绕机的接触脱离而引起的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切割所述薄膜时所产生的皱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树脂薄膜。
9.一种薄膜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制造系统包含用于卷绕薄膜的卷绕机,
所述卷绕机具有:
卷绕辊,其用于卷绕所述薄膜;
压辊,其用于将所述薄膜压靠于所述卷绕辊上;
汽缸,其控制所述压辊的姿势;及
振动抑制部,其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其中,所述振动抑制部具有:
第一机构部,其通过黏性流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及
第二机构部,其通过弹性体来抑制所述压辊的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薄膜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所述薄膜的线速度为300m/分以上。
CN202010855505.1A 2019-08-26 2020-08-24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Active CN112429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3654 2019-08-26
JP2019153654A JP7365161B2 (ja) 2019-08-26 2019-08-26 巻取機およびフィルム製造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562A true CN112429562A (zh) 2021-03-02
CN112429562B CN112429562B (zh) 2024-05-10

Family

ID=7467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5505.1A Active CN112429562B (zh) 2019-08-26 2020-08-24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65161B2 (zh)
CN (1) CN1124295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6567A (zh) * 2024-03-22 2024-04-26 福蒂斯(江苏)游艇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船罩加工用布料分切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7676A (en) * 1974-12-17 1977-09-13 Beloit Corporation Winder vibration dampener
JPH10220510A (ja) * 1997-02-03 1998-08-21 Tatsuya Ando 緩衝器
JP2002316752A (ja) * 2001-04-20 2002-10-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シート状物の巻取機
CN101746628A (zh) * 2008-12-10 2010-06-23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振动抑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8347A (ja) * 1984-04-25 1985-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テ−プフイ−ダのトツプテ−プ巻取装置
JPH083407Y2 (ja) * 1993-06-30 1996-01-31 株式会社不二鉄工所 フイルム巻取機におけるフイルム切断,巻付装置
JP3583506B2 (ja) * 1995-04-27 2004-11-04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開閉装置
US5918865A (en) 1997-01-29 1999-07-06 Honeywell Inc. Load isolator apparatus
JPH11153171A (ja) * 1997-09-18 1999-06-08 Nissan Motor Co Ltd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構造
JP4867524B2 (ja) 2006-08-21 2012-02-0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鋼帯巻き取り機
JP2019051193A (ja) 2017-09-19 2019-04-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7676A (en) * 1974-12-17 1977-09-13 Beloit Corporation Winder vibration dampener
JPH10220510A (ja) * 1997-02-03 1998-08-21 Tatsuya Ando 緩衝器
JP2002316752A (ja) * 2001-04-20 2002-10-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シート状物の巻取機
CN101746628A (zh) * 2008-12-10 2010-06-23 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振动抑制装置
JP2010138973A (ja) * 2008-12-10 2010-06-24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振動抑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26567A (zh) * 2024-03-22 2024-04-26 福蒂斯(江苏)游艇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船罩加工用布料分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562B (zh) 2024-05-10
JP2021031241A (ja) 2021-03-01
JP7365161B2 (ja)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3300B (zh) 模唇驱动结构
CN112429562A (zh) 卷绕机及薄膜制造系统
JPH0727042B2 (ja) ステ−ジ装置
ITTO961036A1 (it) Sistema di controllo ad anello per un galoppino smorzato di una pressa di stampaggio.
US20050139440A1 (en) Damper
CN105485236A (zh) 磁流变缓冲装置
US5500175A (en) Process of producing heat-softenable, hopper-feedable plastic pellets containing folded reinforcing fibers
US9447836B2 (en) Friction dampened mechanical strut
CA1140035A (en) Ultrasonic packaging machine
JP2009094188A (ja) コンデンサ素子製造装置
KR20170060373A (ko) 3d 프린터용 필라멘트 조성물 및 이의 압출 방법
CN209919324U (zh) 带气缸式刚度切换装置的刚柔耦合平台及运动平台
WO2016117038A1 (ja) テンションローラ、張力調整装置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4658184B2 (ja) 振動抑制装置
US11019444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miniature device having an acoustic diaphragm
CN113329862A (zh) 用于改进熨烫的3d打印液化器喷嘴挠曲件
KR101913783B1 (ko) 금속와이어 공급장치
KR102082329B1 (ko) 통기성 필름 제조장치
KR102479777B1 (ko) 형상 기억 합금을 이용한 선형 작동기
JP2942847B2 (ja) 液晶性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性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150918B1 (ko) 티피오 시트 제조 장치
KR101156474B1 (ko) 톰슨금형장치
JP4264313B2 (ja) インフレーショ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582638B2 (ja) 樹脂成形装置、樹脂成形方法
JP4967623B2 (ja) 合成樹脂製気泡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