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9212A -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9212A
CN112429212A CN202110027245.3A CN202110027245A CN112429212A CN 112429212 A CN112429212 A CN 112429212A CN 202110027245 A CN202110027245 A CN 202110027245A CN 112429212 A CN112429212 A CN 112429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
pitch
propeller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72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富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272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9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21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5/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plants to propellers or rotors; Arrangements of transmissions
    • B64D35/04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plants to propellers or rotors; Arrangements of 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driving a plurality of propellers or rotors
    • B64D35/06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plants to propellers or rotors; Arrangements of 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driving a plurality of propellers or rotors the propellers or rotors being counter-rot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由四个相同的变距螺旋桨构成,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机身的重心和该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夹角的一半,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由于变距螺旋桨部分重叠,节省了占用空间,减少了空机的重量,具有载重量大的优点,适合长时间飞行。

Description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依赖机场,采用四个变距螺旋桨,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正方形或者是矩形组成的实现垂直升降、悬停、前后左右飞行的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能实现垂直升降、前后左右飞行、悬停的直升机的成功方法有四变距螺旋桨直升机,四变距螺旋桨直升机具有结构简单、操纵灵活和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四变距螺旋桨直升机采用四个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不重叠,占用较大空间,载重量小,续航时间短。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四变距螺旋桨直升机占用的空间,提高四变距螺旋桨直升机的载重量,并增大续航时间,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实现这一目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四个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所以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正方形的一条边或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
这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一个左前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左前方,机身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支撑左前变距螺旋桨,一个左后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左后方,机身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支撑左后变距螺旋桨,对称地,一个右前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右前方,机身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支撑右前变距螺旋桨,一个右后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右后方,机身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支撑右后变距螺旋桨。
在低速的应用场合,设置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在高速的应用场合,设置后面的螺旋桨比前面的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高,为了简化说明,以后面的螺旋桨比前面的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高为例子。
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比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高。
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变化。
左前变距螺旋桨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
设置一个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为了增加动力安全性,设置两个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
联动装置是这样:
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轴线垂直,中心锥齿轮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左前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左前臂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将左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右前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右前臂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右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右前变距螺旋桨,使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左后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左后臂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左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左后变距螺旋桨,使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右后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右后臂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右后变距螺旋桨,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同。
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下90°转角器和上90°转角器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
中心锥齿轮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的模数是相同的。
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实现四个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右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右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前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右前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右后变距螺旋桨或右前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右后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夹角的一半。
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两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18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90°。
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三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12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60°。
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四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9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45°。
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五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72°,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36°等。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是:设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
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转动时,当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之和等于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因两者方向相反,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保持航向稳定。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速增加,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增加而增加,四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加大,当总升力大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等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小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变距控器加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使机身向右横滚,在操纵向右横滚的过程中,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右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增大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使机身向左横滚,在操纵向左横滚的过程中,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左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横滚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变距控器加大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使机身前俯,在操纵前俯的过程中,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减少,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及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增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使机身后仰,在操纵后仰的过程中,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增大,左后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及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后仰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俯仰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变距控器加大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总和大于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总和,由于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反扭矩使机身顺时针转,即向右转向,在操纵向右转向的过程中,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右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操纵变距控器减少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变距控器增大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总和小于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总和,由于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反扭矩使机身逆时针转,即向左转向,在操纵向左转向的过程中,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增大,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实现航向操纵。
联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设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的中心锥齿轮顺时针转,中心锥齿轮驱动左前锥齿轮转动,左前锥齿轮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
中心锥齿轮驱动右前锥齿轮转动,右前锥齿轮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右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驱动右前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
中心锥齿轮驱动左后锥齿轮转动,左后锥齿轮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左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驱动左后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
中心锥齿轮驱动右后锥齿轮转动,右后锥齿轮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驱动右后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由于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上90°转角器和下90°转角器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四个变距螺旋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四个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节省了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占用空间,适合在狭窄的空间飞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锥齿轮顺时针的联动装置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心锥齿轮逆时针的联动装置轴测图。
图中1. 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2. 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 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 4. 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 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 6. 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 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 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9. 机身,10. 起落架, 11. 左前臂,12. 右前臂,13. 左后臂,14. 右后臂,15.中心锥齿轮,16. 左前锥齿轮,17. 右前锥齿轮,18. 右后锥齿轮,19. 左后锥齿轮,21. 下90°转角器,22. 上90°转角器,31. 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2. 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3. 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4. 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1. 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2. 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3. 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4. 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1. 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2. 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3. 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4. 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111. 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 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234. 中心齿轮轴,1345. 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 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 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 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S.顺时针转,N. 逆时针转。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设置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所以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
这四个相同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一个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在机身9左前方,机身9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11,支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一个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在机身9左后方,机身9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13,支撑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对称地,一个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在机身9右前方,机身9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12,支撑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一个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在机身9右后方,机身9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14,支撑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
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面的高度比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面的高度高。
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桨距变化。
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方向相反,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方向相反,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方向相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
设置一个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使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联动装置是这样:参见图5,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15,中心锥齿轮15固接在中心轴1234上,中心齿轮轴1234垂直设置,中心锥齿轮15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16,左前锥齿轮16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111沿左前臂11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111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轴111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17,右前锥齿轮17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112沿右前臂12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112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轴112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使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19,左后锥齿轮19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113沿左后臂13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113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轴113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使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的转向相反,使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18,右后锥齿轮18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114沿右后臂14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114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使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向相反,使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转向相反,使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的转向相同。
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
中心锥齿轮15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15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模数是相同的。
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1234实现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或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或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设置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或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或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或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或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90°。
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的中心齿轮轴1234逆时针转N,参见图5,带动中心锥齿轮15逆时针转N,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前锥齿轮16转动,左前锥齿轮16带动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由纸面向读者转,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逆时针转N。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前锥齿轮17转动,右前锥齿轮17带动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由纸面向读者转,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后锥齿轮19转动,左后锥齿轮19带动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由读者向纸面转,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后锥齿轮18转动,右后锥齿轮18带动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由读者向纸面转,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逆时针转N。
由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的角速度相同,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图1中,参见图5,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逆时针转N,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顺时针转S。
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转动时,当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反扭矩之和等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因两者方向相反,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保持航向稳定。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增加,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增加而增加,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加大,当总升力大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等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两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小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加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向右横滚,在操纵向右横滚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右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增大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向左横滚,在操纵向左横滚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左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横滚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前俯,在操纵前俯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增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后仰,在操纵后仰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俯仰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反扭矩总和大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4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N,反扭矩使机身9顺时针转S,即向右转向,在操纵向右转向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增大,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右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增大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距,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反扭矩总和小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顺时针转S,反扭矩使机身9逆时针转N,即向左转向,在操纵向左转向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升力减少,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升力增大,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实现航向操纵。
图2所示实施例中,设置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所以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
这四个相同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一个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在机身9左前方,机身9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11,支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一个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在机身9左后方,机身9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13,支撑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对称地,一个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在机身9右前方,机身9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12,支撑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一个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在机身9右后方,机身9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14,支撑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
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面的高度比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面的高度高。
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桨距变化。
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方向相反,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方向相反,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方向相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
设置一个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使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联动装置是这样:参见图6,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15,中心锥齿轮15固接在中心轴1234上,中心齿轮轴1234垂直设置,中心锥齿轮15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16,左前锥齿轮16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111沿左前臂11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111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轴111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17,右前锥齿轮17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112沿右前臂12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112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轴112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使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19,左后锥齿轮19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113沿左后臂13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113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轴113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使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的转向相反,使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18,右后锥齿轮18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114沿右后臂14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114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使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向相反,使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转向相反,使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的转向相同。
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
中心锥齿轮15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15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模数是相同的。
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1234实现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或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或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设置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或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或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或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或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直径,使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60°。
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的中心齿轮轴1234顺时针转,参见图6,带动中心锥齿轮15顺时针转S,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前锥齿轮16转动,左前锥齿轮16带动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由读者向纸面转,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前锥齿轮17转动,右前锥齿轮17带动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由读者向纸面转,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逆时针转N。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后锥齿轮19转动,左后锥齿轮19带动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由纸面向读者转,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逆时针转N。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后锥齿轮18转动,右后锥齿轮18带动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由纸面向读者转,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顺时针转S。
由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的角速度相同,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图2中,参见图6,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顺时针转,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逆时针转。
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转动时,当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反扭矩之和等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反扭矩,因两者方向相反,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保持航向稳定。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速增加,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增加而增加,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加大,当总升力大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等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三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小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加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向右横滚,在操纵向右横滚的过程中,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右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增大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向左横滚,在操纵向左横滚的过程中,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左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横滚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前俯,在操纵前俯的过程中,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和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增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后仰,在操纵后仰的过程中,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两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两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和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俯仰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反扭矩总和大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4变距螺旋桨顺时针转S,反扭矩使机身9逆时针转N,即向左转向,在操纵向左转向的过程中,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增大,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和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总距,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增大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距,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反扭矩总和小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逆时针转N,反扭矩使机身9顺时针转S,即向右转向,在操纵向右转向的过程中,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的升力减少,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升力增大,三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31、三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34、三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32、三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3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实现航向操纵。
图3所示实施例中,设置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所以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
这四个相同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一个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在机身9左前方,机身9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11,支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一个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在机身9左后方,机身9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13,支撑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对称地,一个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在机身9右前方,机身9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12,支撑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一个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在机身9右后方,机身9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14,支撑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
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面的高度比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面的高度高。
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桨距变化。
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方向相反,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方向相反,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方向相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
设置一个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使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联动装置是这样:参见图5,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15,中心锥齿轮15固接在中心轴1234上,中心齿轮轴1234垂直设置,中心锥齿轮15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16,左前锥齿轮16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111沿左前臂11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111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轴111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17,右前锥齿轮17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112沿右前臂12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112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轴112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使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19,左后锥齿轮19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113沿左后臂13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113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轴113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使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的转向相反,使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18,右后锥齿轮18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114沿右后臂14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114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使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向相反,使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转向相反,使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的转向相同。
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
中心锥齿轮15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15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模数是相同的。
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1234实现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或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直径,使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或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直径,使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设置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或两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2的直径,使两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1和四桨叶的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或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直径,使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或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直径,使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或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直径,使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45°。
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的中心齿轮轴1234逆时针转N,参见图5,带动中心锥齿轮15逆时针转N,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前锥齿轮16转动,左前锥齿轮16带动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由纸面向读者转,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逆时针转N。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前锥齿轮17转动,右前锥齿轮17带动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由纸面向读者转,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后锥齿轮19转动,左后锥齿轮19带动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由读者向纸面转,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后锥齿轮18转动,右后锥齿轮18带动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由读者向纸面转,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逆时针转N。
由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的角速度相同,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图3中,参见图5,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逆时针转N,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顺时针转S。
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转动时,当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反扭矩之和等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反扭矩,因两者方向相反,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保持航向稳定。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速增加,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增加而增加,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加大,当总升力大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等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四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小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加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向右横滚,在操纵向右横滚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右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增大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向左横滚,在操纵向左横滚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左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横滚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前俯,在操纵前俯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增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后仰,在操纵后仰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和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俯仰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反扭矩总和大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4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N,反扭矩使机身9顺时针转S,即向右转向,在操纵向右转向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增大,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右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和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总距,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增大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距,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反扭矩总和小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顺时针转S,反扭矩使机身9逆时针转N,即向左转向,在操纵向左转向的过程中,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的升力减少,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升力增大,四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41、四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44、四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42、四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4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实现航向操纵。
图4所示实施例中,设置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长方形,所以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
这四个相同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一个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在机身9左前方,机身9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11,支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一个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在机身9左后方,机身9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13,支撑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对称地,一个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在机身9右前方,机身9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12,支撑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一个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在机身9右后方,机身9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14,支撑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
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面的高度比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面的高度高。
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桨距变化。
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方向相反,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方向相反,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方向相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
设置一个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使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联动装置是这样:参见图5,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15,中心锥齿轮15固接在中心轴1234上,中心齿轮轴1234垂直设置,中心锥齿轮15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16,左前锥齿轮16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111沿左前臂11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111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轴111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17,右前锥齿轮17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112沿右前臂12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112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轴112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使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19,左后锥齿轮19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113沿左后臂13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113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轴113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使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的转向相反,使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18,右后锥齿轮18与中心锥齿轮15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114沿右后臂14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114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形成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使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向相反,使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转向相反,使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的转向相同。
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
中心锥齿轮15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15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的模数是相同的。
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1234实现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设置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或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或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
设置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或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或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或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或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直径,使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
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36°。
发动机驱动联动装置的中心齿轮轴1234逆时针转N,参见图5,带动中心锥齿轮15逆时针转N,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前锥齿轮16转动,左前锥齿轮16带动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由纸面向读者转,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左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1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逆时针转N。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前锥齿轮17转动,右前锥齿轮17带动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由纸面向读者转,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右前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2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左后锥齿轮19转动,左后锥齿轮19带动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由读者向纸面转,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带动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22,将左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3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使该垂直轴顺时针转S,驱动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顺时针转S。
中心锥齿轮15驱动右后锥齿轮18转动,右后锥齿轮18带动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由读者向纸面转,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带动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21,将右后锥齿轮的水平联动轴114转角90°变为垂直向上的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因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使该垂直轴逆时针转N,驱动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逆时针转N。
由于左前锥齿轮16、左后锥齿轮19、右前锥齿轮17、右后锥齿轮18、上90°转角器22和下90°转角器21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左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1345、右前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2345、左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334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垂直联动轴4345的角速度相同,四个变距螺旋桨的转速相同,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实现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图4中,参见图5,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逆时针转N,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顺时针转S。
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转动时,当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反扭矩之和等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反扭矩,因两者方向相反,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反扭矩相互抵消,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保持航向稳定。
加大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速增加,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增加而增加,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加大,当总升力大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上升。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等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悬停。
减少发动机的油门,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驱动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转速减少,同时操纵桨距控制器使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桨距跟随油门的减少而减少,四个五桨叶的变距螺旋桨的升力减少,当总升力小于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的重量时,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垂直下降。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加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向右横滚,在操纵向右横滚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右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增大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向左横滚,在操纵向左横滚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向左横滚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横滚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增大,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升力减少,使机身9前俯,在操纵前俯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操纵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减少,同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分别增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升力增大,使机身9后仰,在操纵后仰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减少,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总距增大,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和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的反扭矩和不变,操纵前俯时航向保持稳定,实现俯仰操纵。
当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在空中时,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加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反扭矩总和大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4变距螺旋桨逆时针转N,反扭矩使机身9顺时针转S,即向右转向,在操纵向右转向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增大,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右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5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8分别减少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和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总距,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减少,反扭矩减少,同时,操纵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6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总距控制器7分别增大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距,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增大,反扭矩增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反扭矩总和小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反扭矩总和,由于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顺时针转S,反扭矩使机身9逆时针转N,即向左转向,在操纵向左转向的过程中,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的升力减少,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升力增大,五桨叶的左前变距螺旋桨51、五桨叶的右后变距螺旋桨54、五桨叶的右前变距螺旋桨52、五桨叶的左后变距螺旋桨53的总升力不变,操纵左转时,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实现航向操纵。
图5所示的联动装置和图6所示的联动装置结构是相同的,只是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的转向相反。

Claims (2)

1.一种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设置四个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水平,这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所以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分别在该水平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机身的重心和该四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构成的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的中心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叠,该水平正方形的一条边或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平行于机身纵轴,该边的邻边垂直机身纵轴,使在该水平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顶角上的变距螺旋桨对称于机身纵轴,这四个变距螺旋桨中,一个左前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左前方,机身左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左前臂,支撑左前变距螺旋桨,一个左后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左后方,机身左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左后臂,支撑左后变距螺旋桨,对称地,一个右前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右前方,机身右边靠前设置一条前掠的右前臂,支撑右前变距螺旋桨,一个右后变距螺旋桨在机身右后方,机身右边靠后设置一条后掠的右后臂,支撑右后变距螺旋桨,在低速的应用场合,设置全部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相同,在高速的应用场合,设置后面的螺旋桨比前面的螺旋桨的旋转面的高度高,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是完全相同的变距螺旋桨,设置四个桨距控制器分别操纵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变化,左前变距螺旋桨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设置发动机通过联动装置同时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右前变距螺旋桨、左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使四个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联动装置的结构是:设置一个中心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轴线垂直,中心锥齿轮齿面向上,设置一个左前锥齿轮,左前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左前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左前臂向左前方,左前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将左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左前变距螺旋桨;设置一个右前锥齿轮,右前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右前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右前臂向右前方,右前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右前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右前变距螺旋桨,使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设置一个左后锥齿轮,左后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左后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左后臂向左后方,左后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上90°转角器,将左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上,驱动左后变距螺旋桨,使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同;设置一个右后锥齿轮,右后锥齿轮与中心锥齿轮成90°度齿合,右后锥齿轮的轴线水平,沿右后臂向右后方,右后锥齿轮的轴的另一端连接一比一的下90°转角器,将右后锥齿轮的轴转角90°垂直向上,该垂直轴上的锥齿轮齿面向下,驱动右后变距螺旋桨,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右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反,使右后变距螺旋桨的转向与左前变距螺旋桨的转向相同,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下90°转角器和上90°转角器的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是相同的,中心锥齿轮的齿数大于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的齿数使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相互不会碰撞,中心锥齿轮的模数和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的模数是相同的,发动机通过驱动中心锥齿轮的轴实现四个变距螺旋桨同步转动,相邻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对角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使相邻的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右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右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右前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右前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左前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左前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右后变距螺旋桨或右前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右前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右后变距螺旋桨或左后变距螺旋桨的直径,使右后变距螺旋桨和左后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即四个变距螺旋桨中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为了避免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相互碰撞,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夹角的一半,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两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18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90°,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三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12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60°,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四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90°,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45°,如果四个变距螺旋桨是五个桨叶的螺旋桨,变距螺旋桨的两个桨叶的夹角是72°,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36°等,其特征是: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不重叠,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部分重叠,设置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相邻两个桨叶的初始安装角是变距螺旋桨的桨叶的夹角的一半,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同步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其特征是:联动装置实现四个变距螺旋桨中对角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变距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由中心锥齿轮同时驱动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左前锥齿轮,中心锥齿轮的齿数大于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的齿数,但模数相同,左后锥齿轮,右前锥齿轮,右后锥齿轮,左前锥齿轮,左后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相同。
CN202110027245.3A 2021-01-09 2021-01-09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Withdrawn CN112429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245.3A CN112429212A (zh) 2021-01-09 2021-01-09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7245.3A CN112429212A (zh) 2021-01-09 2021-01-09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212A true CN112429212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7245.3A Withdrawn CN112429212A (zh) 2021-01-09 2021-01-09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92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167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浙江西州社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113353251A (zh) * 2021-08-09 2021-09-07 四川聚变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167A (zh) * 2021-03-19 2021-07-23 浙江西州社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113353251A (zh) * 2021-08-09 2021-09-07 四川聚变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CN113353251B (zh) * 2021-08-09 2021-12-28 四川聚变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9833B (zh) 固定翼多轴飞行器
CN112429212A (zh) 同步反转四螺旋桨直升机
CN111776206A (zh) 弦长不等三旋翼直升机
CN213566458U (zh) 桨距不等中心定距螺旋桨直升机
CN213566457U (zh) 中心可变桨距螺旋桨直升机
CN212099328U (zh) 三角形式三旋翼直升机
CN112278256A (zh) 多边形螺旋桨直升机
CN110626494A (zh) 纵列式三旋翼直升机
CN212605855U (zh) 集成螺旋桨直升机
CN214649013U (zh) 横列式四旋翼直升机
CN112208754A (zh) 中心可变桨距螺旋桨直升机
CN112874774A (zh) 一字型旋翼螺旋桨直升机
CN211055368U (zh) 纵列式五旋翼直升机
CN2889899Y (zh) 轮翼飞机
CN112208753A (zh) 桨距不等中心定距螺旋桨直升机
CN212448070U (zh) 弦长不等三旋翼直升机
CN210083540U (zh) 纵列式多旋翼大载重直升机
CN114872888A (zh) 倾转中部螺旋桨舱多螺旋桨直升机
CN211391681U (zh) 同步反转纵列式六旋翼直升机
CN212172527U (zh) 横列式三旋翼直升机
CN114572391A (zh) 中部反转多螺旋桨直升机
CN112874775A (zh) 单旋翼多螺旋桨直升机
CN218806534U (zh) 一种旋翼前后错开式倾转旋翼机及其控制系统
CN112520023A (zh) 不全等六螺旋桨直升机
CN210942239U (zh) 半径不等纵列式三旋翼直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