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4544B -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4544B
CN112424544B CN202080004008.9A CN202080004008A CN112424544B CN 112424544 B CN112424544 B CN 112424544B CN 202080004008 A CN202080004008 A CN 202080004008A CN 112424544 B CN112424544 B CN 11242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heat exchanger
plate
heat transfer
flow pat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0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4544A (zh
Inventor
奥村拓也
丸本一彦
山本宪昭
名越健二
大城崇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2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4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heat-exchange media travelling at an angle to one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分别具有用于并行地流通第1流体的多个传热流路(14)的板翅片(2a)而构成,在板翅片(2a)之间流动的第2流体与第1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板翅片(2a)的各自利用设置于相互相对地配置的板(6a、6b)的、凹状槽形成多个传热流路(14),包括与多个传热流路(14)连通的液体侧的集管流路和气体侧的集管流路(10),以及连结多个传热流路与气体侧的集管流路(10)的连通流路(11),连通流路(11)的截面积为多个传热流路(14)的合计截面积以下。

Description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调节机或者冷冻机等的制冷系统,使通过压缩机压缩了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或蒸发器等的热交换器中循环,与第2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供冷或供暖。这时,作为系统的性能和节能性很大程度上由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决定。因此,强烈要求热交换器的高效率化。
作为空气调节机或者冷冻机等的制冷系统的热交换器,通常,使用使翅片组中贯通传热管而构成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并且,由于传热管的细径化,促进了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小型化的进展。
但是,传热管的细径化存在限制,因此,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小型化正在接近极限。
另一方面,作为为了进行热能交换而使用的热交换器,公知有将具有流路的板翅片层叠而构成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
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在形成于板翅片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所层叠的板翅片之间流动的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在制冷剂量较少、制冷剂压较低的车辆用的空气调节机中能够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1和图12表示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100具有板翅片层叠体103,其通过层叠具有制冷剂流动的传热流路101的多个板翅片102而成。在板翅片层叠体103的两侧端面,将端板104层叠地配置。在传热流路101的左右两端部,配置有流入侧集管流路105和流出侧集管流路106。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将板翅片102进行冲压成形来形成凹槽,利用该凹槽构成传热流路101。因此,能够使该传热流路101的截面积比翅片管型的传热管更加减小,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实现小型化。
但是,上述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中,集管流路105、106的截面积与各流路101的截面积相比非常大。因此,集管流路105、106部分的制冷剂的压力变大,端板102的具有集管流路105、106的部分(图11中由X表示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上下部分)具有向外方膨胀变形的趋势。
因此,申请人提案,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在集管流路部分的膨胀变形,在端板102的至少设置有集管流路的部分设置膨胀变形抑制机构107,其抑制该部分向外方膨胀变形。
由此,即使是制冷剂的流量较多、施加于配管的压力高的热交换器,能够抑制在集管流路区域部分的向外方的膨胀变形。
另外,申请人提案,如图14所示,使板翅片102的与集管流路105、106之间的传热流路101分支为多个,由此提高热交换性能。
但是,在使传热流路101分支为多个的情况下,当在长期间使用热交换器时,可知在连接气体制冷剂侧的集管流路106与分支的各传热流路101的连通流路108部分发生变形。
气体制冷剂流动的连通流路108,从降低压损等的观点考虑,以连通流路108的截面积比气体制冷剂侧的各传热流路101的合计截面积大的方式构成。因此,在连通流路108中流动的制冷剂为在各传热流路10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传热流路根数相应量以上,非常多的制冷剂在连通流路108中流动。因此,在连通流路108部分,截面积较大,外壁面也较广。并且,大量的制冷剂产生的较大的压力持续地施加于该外壁面的整个区域。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热交换器100的过程中,可知连通流路108部分不能耐受施加于连通流路108的壁面的持续的压力而发生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用新型登记第3192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通过防止板翅片的连通流路部分的变形而提高了可靠性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是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分别具有用于并行地流动第1流体的多个传热流路的板翅片而构成,在板翅片之间流动的第2流体与第1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板翅片的各自,利用设置于相互相对地配置的板的、凹状槽形成有多个传热流路,包括与多个传热流路连通的、液体侧的集管流路和气体侧的集管流路,和连结多个传热流路与气体侧的集管流路的连通流路,连通流路的截面积为多个传热流路的合计截面积以下。
由此,由于施加于连结集管流路与多个传热流路的连通流路的第1流体的压力变小,能够提高连通流路部分的耐压性能。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连通流路部分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与端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构成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一对板的图。
图5是表示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层叠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层叠立体图。
图7是基于图6的VII-VII切断线的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图。
图10是表示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11是现有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截面图。
图12是该现有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4是现有的板翅片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是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分别具有用于并行地流动第1流体的多个传热流路的板翅片而构成,在板翅片之间流动的第2流体与第1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板翅片的各自,利用设置于相互相对地配置的板的、凹状槽形成有多个传热流路,包括与多个传热流路连通的、液体侧的集管流路和气体侧的集管流路,和连结多个传热流路与气体侧的集管流路的连通流路,连通流路的截面积为多个传热流路的合计截面积以下。
由此,由于施加于连结集管流路与多个传热流路的连通流路的第1流体的压力变小,能够提高连通流路部分的耐压性能。因此,即使在热交换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连通流路部分的变形。
另外,连通流路的截面积为多个传热流路之中的至少1个的截面积以下。
由此,能够将连通流路的壁面的表面积抑制至传热流路的壁面表面积为止,能够使施加于该连通流路部分的来自第1流体的压力大幅降低。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连通流路部分的变形,能够使热交换器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另外,连通流路的截面积可以为3mm2以下。
由此,能够将施加于连通流路的壁面的制冷剂等的第1流体的压力抑制为家用和工业用空调的规定的压力以下。因此,即使是家用和工业用空调等的、成为第1流体的制冷剂量较多,并且压力也较高的设备,能够获得防止连通流路部分的变形、可靠性高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具有使用上述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循环。
由此,能够充分发挥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小型、且高性能这一特征,并且能够获得可靠性较高的制冷系统。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热交换器的结构,也包括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思想等同的热交换器的结构。
(实施方式1)
[1-1.热交换器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和端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构成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一对板的图。另外,图5是表示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层叠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板翅片的层叠立体图,图7是图6的VII-VII切断线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为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由多个板翅片2a层叠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翅片2a的各自从层叠方向(图1和图2的z轴方向)看时具有大致弓型的形状。在板翅片层叠体2的层叠方向的两侧,配置有端板3a、3b。如图3所示,从层叠方向看端板3a、3b的形状与从层叠方向看板翅片2a的形状实质上相同。板翅片层叠体2与端板3a、3b接合而一体化。并且,在层叠方向的板翅片层叠体2的一端部侧连接有配管A(液体侧)4和配管B(气体侧)5。配管A4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成为制冷剂的入口,在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成为出口。配管B5与配管A4的制冷剂的方向相反。
板翅片层叠体2的两侧的端板3a、3b在夹持着板翅片层叠体2的状态下被钎焊,通过由螺栓和螺母、或者铆销轴等构成的紧固部9连结并且固定于板翅片层叠体2。紧固部9在端板3a、3b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连结端板3a、3b与板翅片层叠体2。由此,能够保持热交换器1的刚性。
如图4所示,构成板翅片层叠体2的板翅片2a由一对板6a、6b构成。板翅片2a通过将该一对板(第1板)6a和板(第2板)6b利用钎焊等接合,而在板6a与板6b之间构成制冷剂等的第1流体(以下称为制冷剂)流动的传热流路。另外,构成板翅片层叠体2的板翅片2a具有:配置有传热流路的流路区域;和与流路区域的各传热流路连通的、配置有入口侧的集管流路和出口侧的集管流路的集管区域。
另外,如图6所示,板翅片层叠体2通过板翅片2a层叠多层而构成。在相邻的板翅片2a之间形成空气等的第2流体(以下称为空气)流动的层叠间隙d。并且,在设置于板翅片2a的传热流路14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相邻的板翅片2a之间的层叠间隙d中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1-2.板翅片的详细结构]
以下,关于板翅片2a的结构和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结构等进行详细地说明。
构成板翅片2a的一对板之中,一方的板6a如图5所示,配置有分别构成与配管A4相连的集管流路A8和与配管B5相连的集管流路B10的开口8a和开口10a。另外,在开口8a的开口缘和开口10a的开口缘分别配置有环状凹槽8b、10b。在板6a,配置有从环状凹槽8b延伸设置的连通流路用凹槽11Aa、和连接于该连通流路用凹槽11Aa的端部的分流路用凹槽12Aa。
并且,以从分流路用凹槽12Aa分支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流路形成用凹槽14a。另外,配置有从环状凹槽10b延伸设置的连通流路用凹槽11Ba,和与连通流路用凹槽11Ba的端部连接的汇流路用凹槽12Ba。
另外,以汇流于汇流路用凹槽12Ba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流路形成用凹槽14Ba。流路形成用凹槽14Aa和流路形成用凹槽14Ba连接于与设置有第1板6a的集管流路部A(液体侧)8和集管流路部B(气体侧)10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的附近,从层叠方向(图6的z轴方向)看时,传热流路14以成为大致U字状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一对板之中的另一个板6b配置有分别构成集管流路A8和集管流路B10的开口8c和开口10c。并且,在开口8c和开口10c的开口缘分别配置由环状凹槽8d、10d。另外,在板6b中,在与板6a的连通流路用凹槽11Aa的端部相对的位置配置有分流路用凹槽12Ab。另外,以从分流路用凹槽12Ab分支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流路形成用凹槽14b。流路形成用凹槽14b从层叠方向(z轴方向)看时,以成为大致U字状的方式构成。
并且,一对板6a、6b如图5所示,以开口8a与开口8c、开口10a与开口10c分别相对地合一的方式接合。这时,使在开口缘设置的环状凹槽8b与环状凹槽8d、和环状凹槽10b与环状凹槽10d分别相对地合一,使分流路用凹槽12Aa与分流路用凹槽12Ab、和流路形成用凹槽14a与流路形成用凹槽14b分别相对地合一,并通过钎焊等而接合。由此,由开口8a、开口8c以及这些开口缘的环状凹槽8b、环状凹槽8d形成集管流路A8。同样地,由开口10a、开口10c和这些开口缘的环状凹槽10b、环状凹槽10d形成集管流路B10。并且,由连通流路用凹槽11Aa和板6b形成连通流路11(参照图7)。另外,由分流路用凹槽12Aa和分流路用凹槽12Ab形成分流路12A,由流路形成用凹槽14a和流路形成用凹槽14b形成传热流路14。
此外,传热流路14由弯曲为弓型形状的板6a、6b形成,因此如图4的板翅片整体图所示,传热流路14也与板6a、6b同样地弯曲为弓型。即,传热流路14与板翅片2a的外形同样地弯曲为大致弓型。另外,传热流路14如图4所示,以在板翅片2a的端部(图4中的上侧)形成U形转弯的方式构成。如图6所示,传热流路14具有:与集管流路A8相连成为液体制冷剂流动侧的2个传热去往流路组14A;和与集管流路B10相连成为气体制冷剂流动侧的6个传热返回流路组14B。另外,在传热去往流路组14A与传热返回流路组14B之间,配置有用于防止它们两者间的热移动并隔热的槽缝16。
另外,在板翅片2a沿着板翅片2a的长边方向适当地配置多个突起15(参照图4)。由此,在相邻的板翅片2a的传热流路14彼此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层叠间隙T1(参照图7)。
另外,相邻的板翅片2a的连通流路11彼此之间形成有间隙T2(参照图7),空气也经由该间隙T2流动。由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中的热交换效率。
在此,气体制冷剂流动侧的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以成为气体制冷剂流动侧的6个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各传热流路的截面积之和的合计截面积以下的方式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以成为传热返回流路组14B中的1个传热流路的截面积以下的方式构成。
[1-3.动作和效果等]
接着,关于如以上所述构成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1,说明其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例如在蒸发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气液二相状态的液体制冷剂从配管A4(参照图1)流入板翅片层叠体2的入口侧的集管流路A8。
流入集管流路A8的液体制冷剂,根据图6和图7所示的流路结构可知,经由各板翅片2a的连通流路11A和分流路12A向传热流路14的传热去往流路组14A流入。流入到各板翅片2a的传热去往流路组14A的制冷剂进行U形转弯在传热返回流路组14B中流动。之后,制冷剂通过汇流路12B和连通流路11B经由集管流路B10从配管B5以气相状态向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回路流出。
像这样,制冷剂从传热流路14的传热去往流路组14A经由传热返回流路组14B向配管B5流动时气体化,与穿过板翅片层叠体2的板翅片层叠间隙d(参照图6)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此,热交换器1中,如上所述,使来自气体化的制冷剂流动的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气体制冷剂向集管流路B10流动的、气体制冷剂侧的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为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各传热流路之和的合计截面积以下。因此,在连通流路11B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流量变少。因此,施加于连通流路11B的壁面的制冷剂压力变小,连通流路11B中的耐压提高。因此,即使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连通流路11B部分的变形。
此外,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形成为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传热流路之中的至少1个流路截面积以下。因此,施加于连通流路11B的壁面的压力大幅降低。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连通流路11B部分的变形,能够使热交换器1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另外,如果使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为3mm2以下,则能够将施加于连通流路11B的壁面的制冷剂的压力抑制为家用和工业用空调所规定的压力以下。因此,如上所述,即使是制冷剂量较多的热交换器,或者是使用压缩比率较高的、环境保护型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器,也能够防止板翅片层叠体2的气体制冷剂侧的连通流路11B部分膨胀而变形。因此,能够以制冷剂的压力更高的状态使用,能够获得效率高的热交换器。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使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形成为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各传热流路之和的合计截面积以下、或者传热返回流路组14B的传热流路之中的至少1个流路截面积以下、或者3mm2以下,例如,如图7所示,在相邻的板翅片2a的连通流路11B彼此之间也能够形成间隙T2。由此,在该间隙T2中也能够流通空气,能够确保连通流路11B的高耐压性并且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了确保连通流路11B的耐压性,考虑例如使板翅片2a的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连通流路11B的外壁面彼此对接。由此,即使不减小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也能够确保耐压。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连通流路11B彼此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不能将连通流路11B部分作为热交换区域利用。但是,依据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结构,如上所述在连通流路11B彼此之间也能够形成间隙T2,因此能够将连通流路11B部分作为热交换区域使用。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效率。
此外,通过减小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担心在连通流路11B部分中也可能产生压损。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损较大的、气体侧制冷剂流动的传热流路14作为传热返回流路组14B,形成由多个传热流路构成的多通型。因此,由于传热返回流路组14B中的每一个1流路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将对性能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成为实际使用上不存在问题的水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以板翅片2a的传热流路14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板翅片2a的一端部折返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使板翅片2a的长度尺寸不变大而使制冷剂流路长度变长。
由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而且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此外,关于热交换器1,说明了传热流路14形成U形转弯的结构,但热交换器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8所示,热交换器1中,在板翅片2a的一端部侧设置集管流路管A8,在相反的另一端部侧设置集管流路管B10,使连接它们之间的传热流路14形成为仅在一个方向上的直线状。在该情况下,传热去往流路组14A和传热返回流路组14B同样作为传热流路14构成。因此,成为气体制冷剂侧的集管流路、例如出口侧的集管流路B10侧的连通流路11B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传热流路14的合计截面积以下、或者多个传热流路14之中的至少1个流路截面积以下、或者3mm2以下。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因此,为了方便,将成为气体制冷剂侧的集管流路作为出口侧的集管流路B10,将液体侧的集管流路作为入口侧的集管流路A8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出口侧与入口侧是相反的。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使用了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1的制冷系统进行了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系统以空气调节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9是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图,图10是表示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截面结构的图。
如图9所示,空气调节机50具有室外机51和与室外机51连接的室内机52。室外机51具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53、四通阀54、室外热交换器55、对制冷剂减压的减压器56和室外风机59。四通阀54在供冷运转时和供暖运转时切换制冷剂回路。另外,室外热交换器55在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室内机52具有室内热交换器57和室内风机58。
并且,压缩机53、四通阀54、室内热交换器57、减压器56和室外热交换器55通过配管连结,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形成热泵式制冷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50中,在室外热交换器55和室内热交换器57的至少任意一者能够使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1。
此外,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回路中,能够使用将四氟丙烯或者三氟丙烯、以及二氟甲烷、五氟乙烷或者四氟乙烷以单体或者分别混合2成分或混合3成分而成的制冷剂。
关于如以上所述构成的空气调节机50,说明其动作。
在供冷运转时,四通阀54以连通压缩机53的排出侧和室外热交换器55的方式切换配管的连接。由此,由压缩机53压缩了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54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55。并且,制冷剂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输送到减压器56。在减压器56中,制冷剂被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内机52。并且,在室内机52中,制冷剂进入室内热交换器57,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吸热,蒸发气化成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这时,室内空气被冷却,进行室内的供冷。并且,制冷剂返回到室外机51,经由四通阀54返回到压缩机53。
在供暖运转时,四通阀54以连通压缩机53的排出侧与室内机52的方式切换配管的连接。由此,由压缩机53压缩的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54被输送到室内机52。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室内热交换器57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而冷却,变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这时,加热室内空气进行室内的供暖。之后,制冷剂被输送到减压器56,在减压器56中被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55。然后,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气化,经由四通阀54向压缩机53返回。
在此,空气调节机50在室外热交换器55和室内热交换器57的至少任意一者使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热交换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0所示,作为室内机52的室内热交换器57,使用了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如上所述为小型且高性能而且可靠性高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因此,能够实现节能性高、可靠性高的制冷系统。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板翅片层叠型的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在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定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也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防止板翅片的流路的变形,可靠性高、小型且高性能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因此,能够广泛地用于家用和工业用空调等中使用的热交换器或者各种冷冻设备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热交换器
2 板翅片层叠体
2a 板翅片
3a、3b 端板
4 配管A(液体侧)
5 配管B(气体侧)
6a 板(第1板)
6b 板(第2板)
8 集管流路A(液体侧)
8a、8c 开口
8b、8d 环状凹槽
9 紧固部
10 集管流路B(气体侧)
10a、10c 开口
10b、10d 环状凹槽
11、11A、11B 连通流路
11a、11Aa、11Ba 连通流路用凹槽
12A 分流路
12B 汇流路
12Aa、12Ab 分流路用凹槽
12Ba、12Bb 汇流路用凹槽
14 传热流路
14A 传热流路群(传热去往流路组)
14B 传热流路群(传热返回流路组)
14a、14Aa、14Ba 流路形成用凹槽
14b、14Ab、14Bb 流路形成用凹槽
15 突起
16 槽缝
50 空气调节机(制冷系统)
51 室外机
52 室内机
53 压缩机
54 四通阀
55 室外热交换器
56 减压器
57 室内热交换器
58 室内风机。

Claims (3)

1.一种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分别具有用于并行地流动第1流体的多个传热流路的板翅片而构成,在所述板翅片之间流动的第2流体与所述第1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板翅片,
由设置于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板的、凹状槽形成所述多个传热流路,
包括与所述多个传热流路连通的、液体侧的集管流路和气体侧的集管流路,以及连结所述多个传热流路与所述气体侧的集管流路的连通流路,
所述连通流路的截面积为所述多个传热流路的合计截面积以下,
所述连通流路的所述截面积为所述多个传热流路中的至少1个的截面积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流路的所述截面积为3mm2以下。
3.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构成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使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
CN202080004008.9A 2019-04-22 2020-02-03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Active CN112424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0596A JP6872694B2 (ja) 2019-04-22 2019-04-22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2019-080596 2019-04-22
PCT/JP2020/003932 WO2020217631A1 (ja) 2019-04-22 2020-02-03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4544A CN112424544A (zh) 2021-02-26
CN112424544B true CN112424544B (zh) 2022-03-29

Family

ID=7293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008.9A Active CN112424544B (zh) 2019-04-22 2020-02-03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72694B2 (zh)
CN (1) CN112424544B (zh)
WO (1) WO20202176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496A (ja) * 1982-06-26 1984-01-18 ロツクウエル・インタ−ナシヨナル・コ−ポレ−シヨン プレ−ト・フイン型熱交換器用の内部をマニフオ−ルド化した単体プレ−ト
JPH0713552B2 (ja) * 1985-11-15 1995-0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蔵庫用蒸発器
JP2786728B2 (ja) * 1990-08-14 1998-08-13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積層型熱交換器
US7413003B2 (en) * 2006-09-15 2008-08-19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Plate for heat exchanger
JP6785409B2 (ja) * 2016-10-21 2020-11-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6767620B2 (ja) * 2016-10-21 2020-10-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6888211B2 (ja) * 2018-07-13 2021-06-16 株式会社三井E&Sマシナリー 気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6791A (ja) 2020-10-29
WO2020217631A1 (ja) 2020-10-29
JP6872694B2 (ja) 2021-05-19
CN112424544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067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844439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制冷系统
CN109564070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328291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装置
CN111801538A (zh) 热交换器单元和使用它的空气调节机
CN109416229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装置
CN112424544B (zh)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564075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312993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装置
CN112424554B (zh)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10285603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制冷系统
CN210320743U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14838604A (zh) 板翅片层叠型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JP2020118369A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6827179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2019100565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6928793B2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6827186B2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CN216347190U (zh) 过冷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JP6913858B2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2019100563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JP2020186834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WO2024078789A1 (en) Dual heat exchanger for heat pump system
JP2023000451A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CN115823776A (zh) 过冷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