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2572A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2572A
CN112412572A CN202011393550.6A CN202011393550A CN112412572A CN 112412572 A CN112412572 A CN 112412572A CN 202011393550 A CN202011393550 A CN 202011393550A CN 112412572 A CN112412572 A CN 112412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vity
pump
oil pump
lubrica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35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良正
张立成
邓定红
郑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35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2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2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3Oilsump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guiding the return of oil into the su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润滑结构影响曲轴的运行的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油底壳、曲轴箱和副油泵,曲轴箱内具有曲轴腔和变档轴腔,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和曲轴箱之间的油泵安装壳,副油泵设置在油泵安装壳内,油泵安装壳具有集油腔,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的通孔,副油泵的进油口与集油腔相连通,副油泵的出油口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能在提高机油循坏效率的同时使得润滑结构不对曲轴产生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摩托车发动机的机体是发动机的骨架,用于安装和支撑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机体一般包括油底壳、曲轴箱、缸体和缸盖组成,曲轴箱内具有曲轴安装腔和变档轴安装腔,曲轴设置在曲轴安装腔内,变档轴设置在变档轴安装腔内,油底壳内充满机油,发动机内还安装有油泵,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油泵工作将油底壳内的机油抽起,机油被向上输送至各个油路中,并对机体上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各个零部件上的机油回流或滴落在曲轴箱内,再从曲轴箱回流至油底壳内。由于油泵的抽油效率高,曲轴箱内的机油回流至油底壳的速度缓慢,油底壳内的机油供应量不足,使得油底壳内的机油很快被抽干,导致油泵在抽油的过程中会吸入空气甚至出现空转,油泵容易损坏,同时也影响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润滑和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V型双缸发动机润滑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6845257U】,包括机油箱、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主机油泵的进油口与机油箱连通,副机油泵的出油口与机油箱连通,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箱向主机油泵供油,主机油泵从机油箱将机油供往发动机的各个需油点,副机油泵将循环后的机油集中泵往机油箱中,加快机油的回流速度,保证主机箱内有足够的机油,避免主机油泵出现缺油的情况,保证主机油泵有充分的机油吸入。
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内具有曲轴安装腔和变档轴安装腔,曲轴安装腔和变档轴安装腔是相互独立的腔室,机油润滑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后,部分机油会回流或滴落在曲轴安装腔内,使得部分机油在曲轴安装腔内汇集,另一部分机油会回流或滴落在曲轴安装腔内,使得另一部分机油在变档轴安装腔内汇集,曲轴安装腔的底部低于变档轴安装腔的底部,为了使曲轴安装腔和变档轴安装腔内的机油能够聚集,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采用的是在变档轴安装腔的底部和曲轴安装腔之间开设引油通道,通过引油通道将曲轴安装腔和变档轴安装腔连通,使得变档轴安装腔内的机油通过引油通道流入到曲轴安装腔内,使得机油在曲轴安装腔内汇集,进而方便副机油泵对集中后的机油进行抽取,虽然提高了机油的循坏效率,但是存在以下缺陷:所有机油都汇入至曲轴安装腔内后使得曲轴安装腔内的机油油面升高较多,机油会将曲轴的大部分淹没,曲轴的部分直接浸润在机油中,机油对曲轴的转动过程中起到阻碍的作用,降低曲轴的机械能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机油循坏效率的同时又解决了曲轴安装腔内机油过多阻碍曲轴转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油底壳、曲轴箱和副油泵,所述曲轴箱内具有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其特征在于,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和曲轴箱之间的油泵安装壳,所述副油泵设置在油泵安装壳内,所述油泵安装壳具有集油腔,所述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的通孔,所述副油泵的进油口与集油腔相连通,所述副油泵的出油口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用于润滑和冷却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机油回流和滴落在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内,曲轴腔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内的机油均通过通孔汇集到集油腔内,副油泵工作后将集油腔内的机油抽取至油底壳内。本结构的集油腔位于曲轴腔和变档轴腔的下方,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分别通过通孔与集油腔连通,集油腔相当于增大了曲轴腔和变档轴腔的深度,曲轴腔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内的机油均直接自由落体式的进入到集油腔内,一方面降低了曲轴腔内和变档轴腔内的油液高度,避免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内积油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曲轴箱内积油过多阻碍曲轴转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曲轴腔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内的机油快速汇集,提高了机油的汇集效率,再通过副油泵对集油腔内的机油进行集中抽取,提高机油回流至油底壳内的回油效率,进而提高了机油的循环效率;除此之外,本结构的副油泵集成在曲轴箱与油底壳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副油泵不易损坏,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的体积,使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曲轴箱内具有向上拱起将曲轴箱内部分割成所述曲轴腔和变档轴腔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呈“人”字形结构。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凸起部呈“人”字形,机油滴落在凸起部的侧壁上后,机油会沿着凸起部的侧壁向下流动,实现机油快速朝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汇集,提高机油的汇集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曲轴腔底部的通孔和变档轴腔底部的通孔均部分开设在凸起部的相应侧壁上。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凸起部侧壁上机油直接流入到通孔中,并通过通孔直接进入到集油腔内,避免曲轴腔的底部和变档轴腔的底部积油过多,进一步提高了机油的汇集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曲轴腔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油腔,每个油腔的底部均开设有所述的通孔;所述变档轴腔的底部开设至少两个所述的通孔。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每个油腔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使得每个油腔内的机油均能够通过通孔进入到集油腔内,变档轴腔的底部开设至少两个通孔,提高变档轴腔内机油进入到集油腔内的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泵安装壳的下部与油底壳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安装壳的上部与曲轴箱固定连接。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油泵安装壳安装稳定、牢固,并且也提高了油底壳与曲轴箱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底壳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一,所述集油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回油通道一的一端相连通的回油孔,所述油泵安装壳具有沿竖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二,并且回油通道二的下端与回油通道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二的上端与副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曲轴箱具有回油通道三,所述回油通道三的内端与副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三的外端朝向油底壳的内腔。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副油泵工作时,集油腔内的机油通过回油孔、回油通道一和回油通道二进入到副油泵内,副油泵将机油抽入到回油通道三内,机油从回油通道三的外端喷射至油底壳的内腔中,进而实现机油从集油腔内快速回流至油底壳的内腔。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回油通道三位于副油泵的上方,所述回油通道三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通道三的外端朝向油底壳的内壁。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机油被抽入至回油通道三内后,机油从回油通道三的外端口喷射在油底壳的内壁上,回油通道三呈倾斜设置的结构提高了机油的喷射速度,实现机油的快速回流;机油润滑和冷却发动机的零部件后,机油的温度较高,油底壳是直接置与车辆底盘接触的,油底壳的温度相当较低,机油喷射在油底壳的内壁上后,机油从油底壳的内壁逐渐流至油底壳的底部,机油与油底壳充分接触,有利于降低机油的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本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油泵安装壳内的主油泵,所述主油泵的进油口与油底壳的内腔相连通。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本结构的主油泵和副油泵均集成在曲轴箱与油底壳之间形成的腔室内,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的体积,发动机的结构小巧,使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本润滑结构还包括穿设在油泵安装壳上的泵轴,所述泵轴的一端与主油泵连接、另一端与副油泵连接。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主油泵和副油泵通过同一根泵轴驱动,主油泵和副油泵同步工作,并且在不增加副油泵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曲轴腔内的油液不会将曲轴的部分淹没,同时也使得机油能够快速循环。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底壳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一,所述油泵安装壳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二,所述进油通道一的一端与油底壳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一的另一端与进油通道二的下端相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二的上端与主油泵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油泵安装壳具有出油通道一,所述油底壳具有出油通道二和出油通道三,所述出油通道一沿竖向设置,所述出油通道一的上端与主油泵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二的一端与出油通道一的下端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二的另一端与出油通道三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三内设置有机油滤清器。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油底壳内的机油依次通过进油通道一、进油通道二进入到主油泵内,接着主油泵内的机油依次通过出油通道一、出油通道二和出油通道三给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供油,机油滤清器的设置过滤机油中的杂质,避免机油在润滑和冷却各个零部件的过程中对零部件造成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的集油腔位于曲轴腔和变档轴腔的下方,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分别通过通孔与集油腔连通,集油腔相当于增大了曲轴腔和变档轴腔的深度,曲轴腔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内的机油均直接自由落体式的进入到集油腔内,一方面降低了曲轴腔内和变档轴腔内的油液高度,避免曲轴腔和变档轴腔内积油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曲轴箱内积油过多阻碍曲轴转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曲轴腔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内的机油快速汇集,提高了机油的汇集效率,再通过副油泵对集油腔内的机油进行集中抽取,提高机油回流至油底壳内的回油效率,进而提高了机油的循环效率;除此之外,本结构的副油泵集成在曲轴箱与油底壳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副油泵不易损坏,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的体积,使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曲轴箱上卸去曲轴和变档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3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3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8是沿图7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图7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7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101、回油通道一;102、进油通道一;103、出油通道二;104、出油通道三;2、曲轴箱;20、曲轴腔;201、油腔;21、凸起部;22、变档轴腔;23、回油通道三;3、副油泵;4、油泵安装壳;40、集油腔;401、回油孔;41、回油通道二;42、进油通道二;43、出油通道一;5、通孔;6、主油泵;7、泵轴;8、机油滤清器;9、滤网一;10、滤网二;11、曲轴;12、变档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油底壳1、曲轴箱2、副油泵3和主油泵6,主油泵6的进油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相连通,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1和曲轴箱2之间的油泵安装壳4,油泵安装壳4的下部与油底壳1固定连接,油泵安装壳4的上部与曲轴箱2固定连接,主油泵6和副油泵3均设置在油泵安装壳4内。曲轴箱2内具有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曲轴11设置在曲轴腔20内,变档轴12设置在变档轴腔22内,油泵安装壳4具有集油腔40,曲轴腔20的底部和变档轴腔22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40的通孔5,集油腔40位于通孔5的下方,副油泵3的进油口与集油腔40相连通,副油泵3的出油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相连通。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用于润滑和冷却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机油回流和滴落在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内,曲轴腔20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22内的机油均通过通孔5汇集到集油腔40内,副油泵3工作后将集油腔40内的机油抽取至油底壳1内。由于集油腔40位于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的下方,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分别通过通孔5与集油腔40连通,集油腔40相当于增大了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的深度,曲轴腔20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22内的机油均直接自由落体式的进入到集油腔40内,一方面降低了曲轴腔20内和变档轴腔22内的油液高度,避免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内积油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曲轴箱2内积油过多阻碍曲轴转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曲轴腔20内的机油和变档轴腔20内的机油快速汇集,提高了机油的汇集效率,再通过副油泵3对集油腔40内的机油进行集中抽取,提高机油回流至油底壳1内的回油效率,进而提高了机油的循环效率;除此之外,本结构的主油泵6和副油泵3均集成在曲轴箱2与油底壳1之间形成的腔室内,降低了发动机的体积,发动机结构小巧,使得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布置更加方便。
如图10所示,本润滑结构还包括穿设在油泵安装壳4上的泵轴7,泵轴7的一端与主油泵6连接、另一端与副油泵3连接。主油泵6和副油泵3通过同一根泵轴7驱动,主油泵6和副油泵6同步工作,并且在不增加副油泵3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曲轴腔20内的油液不会将曲轴的部分淹没,同时也使得机油能够快速循环。
如图2和图4所示,曲轴箱2内具有向上拱起将曲轴箱2内部分割成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的凸起部21,凸起部21的横截面呈“人”字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曲轴腔20底部的通孔5和变档轴腔22底部的通孔5均部分开设在凸起部21的相应侧壁上,机油滴落在凸起部21侧壁上,凸起部21侧壁上的机油直接流入到通孔5中,并通过通孔5直接进入到集油腔40内,避免曲轴腔20的底部和变档轴腔22的底部积油过多,进一步提高了机油的汇集效率。曲轴腔20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油腔201,每个油腔20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5;变档轴腔22的底部开设至少两个通孔5。
如图1~图8所示,油底壳1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一101,回油通道一101内设置有滤网一9,集油腔40的底部开设有与回油通道一101的一端相连通的回油孔401,油泵安装壳4具有沿竖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二41,并且回油通道二41的下端与回油通道一101的另一端连通,回油通道二41的上端与副油泵3的进油口连通;曲轴箱2具有回油通道三23,回油通道三23的内端与副油泵3的出油口连通,回油通道三23的外端朝向油底壳1的内腔。本实施例中,回油通道三23位于副油泵3的上方,回油通道三23呈倾斜设置,回油通道三23的外端朝向油底壳1的内壁。副油泵3工作时,集油腔40内的机油通过回油孔401、回油通道一101和回油通道二41进入到副油泵3内,副油泵3将机油抽入到回油通道三23内,机油从回油通道三23的外端喷射至油底壳1的内腔中,进而实现机油从集油腔40内快速回流至油底壳1的内腔。
如图1~图9所示,油底壳1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一102,进油通道一102内设置有滤网二10,油泵安装壳4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二42,进油通道一102的一端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进油通道一102的另一端与进油通道二42的下端相连通,进油通道二42的上端与主油泵6的进油口相连通;油泵安装壳4具有出油通道一43,油底壳1具有出油通道二103和出油通道三104,出油通道一43沿竖向设置,出油通道一43的上端与主油泵6的出油口相连通,出油通道二103的一端与出油通道一43的下端连通,出油通道二103的另一端与出油通道三104的一端相连通,出油通道三104内设置有机油滤清器8。油底壳1内的机油依次通过进油通道一102、进油通道二42进入到主油泵6内,接着主油泵6内的机油依次通过出油通道一43、出油通道二103和出油通道三104给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供油,机油滤清器8的设置过滤机油中的杂质,避免机油在润滑和冷却各个零部件的过程中对零部件造成损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包括油底壳(1)、曲轴箱(2)和副油泵(3),所述曲轴箱(2)内具有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其特征在于,本润滑结构还包括定位在油底壳(1)和曲轴箱(2)之间的油泵安装壳(4),所述副油泵(3)设置在油泵安装壳(4)内,所述油泵安装壳(4)具有集油腔(40),所述曲轴腔(20)的底部和变档轴腔(22)的底部均开设有连通集油腔(40)的通孔(5),所述副油泵(3)的进油口与集油腔(40)相连通,所述副油泵(3)的出油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2)内具有向上拱起将曲轴箱(2)内部分割成所述曲轴腔(20)和变档轴腔(22)的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的横截面呈“人”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腔(20)底部的通孔(5)和变档轴腔(22)底部的通孔(5)均部分开设在凸起部(21)的相应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腔(20)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油腔(201),每个油腔(201)的底部均开设有所述的通孔(5);所述变档轴腔(22)的底部开设至少两个所述的通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安装壳(4)的下部与油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油泵安装壳(4)的上部与曲轴箱(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一(101),所述集油腔(40)的底部开设有与回油通道一(101)的一端相连通的回油孔(401),所述油泵安装壳(4)具有沿竖向设置的回油通道二(41),并且回油通道二(41)的下端与回油通道一(10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二(41)的上端与副油泵(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曲轴箱(2)具有回油通道三(23),所述回油通道三(23)的内端与副油泵(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三(23)的外端朝向油底壳(1)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三(23)位于副油泵(3)的上方,所述回油通道三(23)呈倾斜设置,所述回油通道三(23)的外端朝向油底壳(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油泵安装壳(4)内的主油泵(6),所述主油泵(6)的进油口与油底壳(1)的内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润滑结构还包括穿设在油泵安装壳(4)上的泵轴(7),所述泵轴(7)的一端与主油泵(6)连接、另一端与副油泵(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的底部具有沿横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一(102),所述油泵安装壳(4)具有沿竖向设置的进油通道二(42),所述进油通道一(102)的一端与油底壳(1)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一(102)的另一端与进油通道二(42)的下端相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二(42)的上端与主油泵(6)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油泵安装壳(4)具有出油通道一(43),所述油底壳(1)具有出油通道二(103)和出油通道三(104),所述出油通道一(43)沿竖向设置,所述出油通道一(43)的上端与主油泵(6)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二(103)的一端与出油通道一(43)的下端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二(103)的另一端与出油通道三(10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油通道三(104)内设置有机油滤清器(8)。
CN202011393550.6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Pending CN112412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550.6A CN112412572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550.6A CN112412572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2572A true CN112412572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2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3550.6A Pending CN112412572A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25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709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709A1 (zh) * 2022-10-31 2024-05-10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7251B2 (en) Lubricant structure of engine
CN101907005B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
CN112412572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CN107725208B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CN213627720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CN113719604A (zh) 一种带储油盒的齿轮箱主动润滑结构及润滑方法
CN217632728U (zh) 全地形车
CN206581996U (zh)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211737240U (zh) 发动机油底壳和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457727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机油冷却系统
JPH08135419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N113464237A (zh) 节能型发动机油底壳及其油量调节方法
CN106593572B (zh)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108661884B (zh) 一种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20539706U (zh) 一种润滑系统
CN218236074U (zh) 一种油冷三合一动力总成集油腔结构
CN214838318U (zh) 一种确保三合一变速器主动润滑吸油充分的结构
CN205155114U (zh) 带喷油润滑和循环冷却结构的减速器
CN21671455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
CN101158300A (zh) 发动机齿轮轴端的轴承润滑结构
CN217381549U (zh) 一种激振器的润滑油循环系统及激振器
CN107605617B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曲轴箱组合结构
CN221299494U (zh) 一种泵体油路结构、泵体、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2879547A (zh) 一种确保三合一变速器主动润滑吸油充分的方法及结构
CN217055735U (zh) 一种适用于拖拉机的液压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