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4732B -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4732B
CN112394732B CN202011315123.6A CN202011315123A CN112394732B CN 112394732 B CN112394732 B CN 112394732B CN 202011315123 A CN202011315123 A CN 202011315123A CN 112394732 B CN112394732 B CN 112394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obot
contact force
conveyed
robot
tot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51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4732A (zh
Inventor
张育林
周昊
孙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3151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4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4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4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4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4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87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land vehicles, e.g. fleet or convoy travelling
    • G05D1/0291Fleet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计算策略,使各移动机器人根据预先规划出的被搬运物体标称运动轨迹以及实时获取的被搬运物体实际运动状态信息,解算出对被搬运物体的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控制力矩,并结合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移动机器人集群当前时刻的实际相对位置,将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分解给自身以及其他移动机器人,自身对被搬运物体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追加到自身与被搬运物体的正向接触力上;从而使机器人集群共同确定各机器人对被搬运物体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机器人集群领域,适用于工业生产或物流运输中的仓储问题,也适用于月球基地建设中的大型物资协同搬运问题,尤其涉及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问题中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接触力动态分配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机器人集群在物流运输领域逐渐获得广泛应用,对机器人集群控制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其中,移动机器人协同搬运(cooperativetransportation)问题便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现有的研究侧重于机器人集群最优包围构型的生成以及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存在固定连接下的动力学控制问题,而松散连接下的协同搬运问题容易退化成平面推箱(box-pushing)问题,无法体现物体离开地面后的动力学特性。并且许多控制策略依赖于集中式控制结构以对被搬运物体进行较精确的控制,机器人运动决策的自主性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不强,并且容易引起通信阻塞,从而限制了控制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移动机器人集群对箱式物体的协同搬运问题提供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如系统可扩展性不强、机器人与对象间的松散连接难以对被搬运物体进行精确的动力学控制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明确被搬运物体的大小、尺寸和质心位置,以及搬运被搬运物体的移动机器人个数N和尺寸;
S2:由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期望运动状态,并测量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以及N个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及在惯性系下的真实接触力;
S3: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以及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计算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并结合S2中获取的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
S4: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移动机器人集群当前时刻的实际相对位置,将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分解给自身以及其他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进行解算;
S5:各个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对自身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的解算值进行平均,作为自身对被搬运物体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追加到自身与被搬运物体的正向接触力上;
S6:重复执行S2-S5,直到移动机器人集群整体运动到目标位置。
优选的,S2中,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由路径规划算法事先规划好或者人为设计成指定函数曲线。
优选的,S2中,所述期望运动状态包括质心期望位置、质心期望速度、质心期望加速度、期望方位角、期望方位角速度、期望方位角加速度。
优选的,S2中,所述实际运动状态包括质心真实位置、质心真实速度、真实方位角和真实方位角速度。
优选的,S3中,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方法计算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
优选的,S3中,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均为两部分的加权和,一部分为被搬运物体标称运动轨迹的二阶状态量,另一部分为被搬运物体期望运动状态量与真实运动状态量间的误差。
优选的,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1
其中,mb为被搬运物体的质量;Jb为被搬运物体在z方向相对于质心的转动惯量;kX、kV、kθ、kω为常值比例系数;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2
为质心期望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3
为质心期望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4
为质心期望加速度;θbd(t)为期望方位角;ωbd(t)为期望方位角速度;βbd(t)为期望方位角加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5
为被搬运物体的质心真实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36
为质心真实速度,θb(t)为真实方位角,ωb(t)为真实方位角速度。
优选的,S4中,各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解算均遵循所有移动机器人正向接触力增量的合力与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相等,所有移动机器人正向接触力增量的合力矩与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矩增量相等。
优选的,S4中,各移动机器人i将总控制力增量在被搬运物体同侧的各移动机器人间分配,不涉及移动机器人i相对于被搬运物体对侧的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接触力的调整。
优选的,各移动机器人如果未能从S2中获得当前时刻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接触点的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则S3中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真实接触力分别沿用上一时刻所用的的真实接触力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针对移动机器人对物体进行协同搬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接触力的分布式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移动机器人集群当前时刻的实际相对位置,将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分解给自身以及其他移动机器人,因而不要求集群相对于被搬运物体时刻保持初始编队构型,即利用了移动机器人相对于被搬运物体的编队构型信息,但不要求移动机器人集群时刻保持初始编队构型,因此适用于机器人构成松散编队对物体进行协同搬运的情形。并且,该方法采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算与个体间协商策略,充分发挥各个移动机器人的自主计算与决策能力,无需依赖中心式的控制结构,使得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本发明采用增量形式的控制力解算与分配策略,无需依赖于各移动机器人时刻获取其他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准确的接触力信息,在减少信息传输量的同时,适用于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作用力跳变、无法准确测量的情形。本发明中的移动机器人接触力分配仅在被搬运物体同侧的机器人之间进行,不涉及单个移动机器人与相对于被搬运物体另一侧的各移动机器人间的接触力分配,能够缓解接触力动态分配的高频通信需求与由被搬运物体遮挡作用造成的移动机器人间通信衰减之间的矛盾。
进一步的,各移动机器人如果未能从S2中获得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接触点的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则S3中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真实接触力分别沿用上一时刻所用的的真实接触力信息,从而允许通信发生短时中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执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类叉车移动机器人结构图;
图3为移动机器人集群执行协同搬运任务时的编队构型示意图;(a)编队构型侧视图,(b)编队构型俯视图;
图4为坐标系的定义(图中放大了被搬运物体质心期望位置与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
图5为移动机器人侧视图中的各尺寸参数;
图6为移动机器人俯视图中的各尺寸参数(省去顶端的传感器);
图7表示机器人集群在被搬运物体相对于运动方向前后两侧均匀分散过程;
图8表示机器人集群整体编队构型中心与被搬运物体质心对齐的过程;(a)对齐前,(b)对齐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明确被搬运物体大小、尺寸、质心位置,以及搬运被搬运物体的移动机器人个数N、尺寸;
S2:由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事先规划好,并存储在各个移动机器人及上位机中),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期望运动状态,包括期望位置、期望速度、期望加速度、期望方位角和期望方位角速度,并测量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包括质心真实位置、质心真实速度、真实方位角和真实方位角速度,以及N个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及在惯性系下的接触力;各移动机器人i当前时刻t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51
取在被搬运物体边缘,由机器人i自身携带的传感器测定,在惯性坐标系下表示,并通过移动机器人间通信在移动机器人集群中实时共享。各移动机器人i当前时刻t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52
作用在该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接触点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53
处,由机器人i前部的力传感器测定,在惯性坐标系下表示,并通过机器人间通信在机器人集群中实时共享。
S3: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以及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计算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控制力矩,并结合S2中获取的各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在初始时刻,即机器人集群刚开始搬运物体时,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接触点的真实位置允许进行调整,以尽可能相对于被搬运物体质心均匀分布,因而各个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接触点真实位置根据S1中的各参数确定,接触力取为0,即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总控制力矩增量恰好等于所需的总控制力/总控制力矩);
S4: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移动机器人集群当前时刻的实际相对位置,将总控制力增量和控制力矩增量分解给自身以及其他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在初始时刻恰好等于该移动机器人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进行解算;
S5:各个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对自身应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的解算值进行平均,作为自身对被搬运物体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各移动机器人i如果未能获得当前时刻t移动机器人j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接触点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61
和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62
则对其分别沿用上一时刻所采用的接触点真实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63
和真实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64
Δt为采样周期。
S6:重复执行S2-S5,直到移动机器人集群整体运动到目标位置。
上述步骤可表示为流程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以如下类叉车移动机器人(图2)为例说明接触力的动态分配过程。被搬运物体形状限制为长方体,可以使用空的或盛有物体的长方体纸箱,其一条长边朝向运动方向,移动机器人集群分别贴附在其前后两条长边上,宽边不贴附,如图3所示。该类叉车移动机器人是通过将货叉叉入箱式物体底部将物体举起,并且通过类叉车移动机器人前部的与箱式物体间的正向夹持作用来对箱式物体进行协同搬运(图3)。该类叉车移动机器人货叉可以在类叉车移动机器人前部与被搬运物体正向接触力不足时对物体施加摩擦力作用,甚至可以使类叉车移动机器人施加朝类叉车移动机器人后向的作用力。该类叉车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正向接触面配有左右两个压力传感器,可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的差值测得当前时刻类叉车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实际正向接触力大小和方向。每个类叉车移动机器人可以存储被搬运物体各时刻的标称运动轨迹,可以对自身以及被搬运物体的实时运动状态进行测量,并可通过自身通讯设备实现彼此间信息交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范围不限于该类叉车移动种机器人,如对于与被搬运物体固连的移动机器人仍适用。
为了问题讨论方便,本发明假设除了对移动机器人最小正向接触力的计算之外,问题的讨论限制在二维运动平面之内。移动机器人对被搬运物体只考虑力作用,不考虑由于单个机器人接触力的分布特性引起的附加扭矩。并且为了避免被搬运物体的失控,其运动状态只发生缓慢变化,由其期望运动状态确定的期望平动和转动加速度近似为0。
为了方便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状态量及接触力的表示,定义如下坐标系(图4):
惯性坐标系Oxyz:与地面固连的坐标系,z轴垂直于地面向上。
轨迹坐标系Otxtytzt:沿被搬运物体标称运动轨迹运动的坐标系,原点在被搬运物体质心当前期望位置处,x轴沿被搬运物体由标称运动轨迹确定的当前时刻前进方向,z轴向上。
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Obxbybzb:与被搬运物体固连,坐标原点为被搬运物体质心,三坐标轴分别与被搬运物体的棱平行,z轴向上,x轴指向被搬运物体由标称运动轨迹确定的当前时刻前进方向。
移动机器人本体坐标系Oixiyizi(i=1,2,3,...,N):与移动机器人固连,坐标原点为移动机器人质心,z轴向上,x轴指向移动机器人前进方向。
为了方便公式表达,已知下列参数:
mb——箱式物体的质量;
Jb——箱式物体在z方向相对于质心的转动惯量;
a——箱式物体的长;
b——箱式物体的宽;
l1——移动机器人质心到牛眼轮最下方的水平距离;
l2——移动机器人质心到其后轮中心的水平距离;
l3——移动机器人的货叉水平面前缘到牛眼轮最下方的水平距离;
l4——移动机器人质心到移动机器人的货叉上方垫片中心的垂直距离;
l5——移动机器人货叉上方垫片中心到货叉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l6——移动机器人货叉厚度;
h——移动机器人货叉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在移动机器人集群整体运动阶段保持为定值);
lr——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接触面的宽度;
br——移动机器人的最大宽度(取为移动机器人两个驱动轮外缘间的距离);
R——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半径。
移动机器人的尺寸参数在移动机器人侧视图和俯视图中的表示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为了使箱式物体与尽可能多的移动机器人相贴附,假设箱式物体运动方向前方为其一条长边(边长为a),机器人仅贴附在箱子长边上,如图4所示。
为了方便描述,在移动机器人集群初始搬运构型确定中,为了使移动机器人集群编队构型相对于被搬运物体质心尽可能对称分布,以便于对移动机器人施加的正向接触力的解算以及移动机器人对被搬运物体的控制,移动机器人个数可以灵活变化,在尺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取为[2,Nmax]内的任意正整数。
具体地,移动机器人最大个数Nmax由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1
其中a为箱子的长,br为移动机器人最大宽度(取为移动机器人两个驱动轮外缘间的距离,见图6),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2
为向下取整符号。
本发明给出一种移动机器人初始编队构型配置方案:
1.将N个移动机器人分成两拨,分别设于被搬运物体前方和后方。如果N为奇数,则被搬运物体后方设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3
个机器人执行搬运任务(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4
为向下取整符号),其余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5
个机器人在被搬运物体前方执行搬运任务;如果N为偶数,则被搬运物体前后分配相同数量的移动机器人,即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096
2.分别使被搬运物体前方和后方的移动机器人均匀分散,即使得被搬运物体任意一侧的移动机器人彼此间的边缘距离以及两端的移动机器人边缘与被搬运体侧边缘的距离均相等(分别记为δf与δb)(图7)。
3.如果被搬运物体质心偏向其某一条宽边,则保持最靠近该宽边的移动机器人不动,使移动机器人编队构型整体向该宽边方向压缩,使编队整体质心与被搬运物体质心对齐(图8)。
根据以上方案,可以确定N个移动机器人的初始搬运点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1
其中xi=±b/2,具体取决于该移动机器人位于被搬运物体的前方(正号)或后方(负号)。
为了方便描述,当移动机器人集群初始搬运构型确定后,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初始接触力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分配(采用平衡条件,即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力合力和合力矩均为0):
1.如果移动机器人集群个数为奇数,则先使被搬运物体运动方向前方的各个移动机器人i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2
取为相同值,然后确定被搬运物体运动方向后方的各个移动机器人j对被搬运物体相同大小和方向的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3
以平衡移动机器人集群对被搬运物体的力作用;
2.如果移动机器人集群个数为偶数,则使各个移动机器人i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4
取为相同值,方向垂直于被搬运物体表面向内。
在移动机器人集群搬运物体整体移动过程中,借助移动机器人个体间的广播通信,各个移动机器人i(i∈{1,2,...,N})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正向接触力通过如下策略进行动态分配:
1.移动机器人i获取所有移动机器人j(j∈{1,2,...,N})的当前运动状态(包括方位θj(t)、角速度ωj(t),以及搬运点的位置Xj(t)和速度Vj(t),可借助于从移动机器人的惯性导航元件获取的自身状态信息进行解算),以及被搬运物体的实际运动状态(包括质心真实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5
质心真实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6
质心真实加速度Ab(t)=(axb(t),ayb(t))T、真实方位角θb(t)、真实方位角速度ωb(t),这些状态量亦在惯性坐标系下表示)。被搬运物体质心位置是指被搬运物体质心相对于其本体的位置,表征被搬运物体的质心偏移情况,而非被搬运物体质心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坐标。该质心位置可通过调整箱内物体位置进行人为调整,也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
2.移动机器人i根据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确定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期望运动状态(包括各时刻t下被搬运物体的质心期望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07
质心期望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1
质心期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2
期望方位角θbd(t)、期望方位角速度ωbd(t)、期望方位角加速度βbd(t))。这些期望状态量在惯性坐标系下表示。
3.移动机器人i根据被搬运物体的真实运动状态和期望运动状态,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方法(公式(8))计算出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t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均为两部分的加权和,一部分为由被搬运物体标称运动轨迹的二阶状态量(即期望质心加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3
或期望角加速度βbd(t)),另一部分表示被搬运物体期望运动状态量与真实运动状态量间的误差,具体由公式(8)确定。
4.移动机器人i根据被搬运物体当前所需总控制力,以及所有移动机器人的当前运动状态和接触力,计算出其关于被搬运物体同侧各移动机器人j(包括自身)接触力的变化量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4
(上标表示该值由哪个机器人算得),以使被搬运物体所受合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5
等于其当前所需总控制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6
被搬运物体所受合力矩Mb(t)等于其当前所需总控制力矩Mbd(t);其关于被搬运物体对侧各移动机器人k的接触力变化量计算值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7
默认为0。各移动机器人i仅将所需的接触力在被搬运物体同侧的各移动机器人间分配,不涉及移动机器人i相对于被搬运物体对侧的各移动机器人接触力的调整,即这些移动机器人的接触力变化量设为0,以减弱被搬运物体对机器人个体间的通讯遮挡作用对控制算法有效性的影响。
5.移动机器人i将其所计算的各移动机器人的接触力变化量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8
进行广播,共享给所有移动机器人,同时获得其他移动机器人算得的本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正向接触力变化量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9
6.移动机器人i由其当前正向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10
以及各移动机器人解算出的自身正向接触力变化量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111
通过公式(14)计算出下一时刻移动机器人i自身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1
假设被搬运物体为刚体,则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位置被约束在被搬运物体前缘或后缘所在的线段上,可以利用被搬运物体真实质心位置、真实方位角求得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表示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2
应满足的如下形式关系。
被搬运物体前方移动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3
其中xb为大写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4
(质心真实位置)在横轴上的分量,yb为大写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5
在纵轴上的分量。该式可改写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6
被搬运物体后方移动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7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8
可改写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9
进一步地,可由t时刻下移动机器人i(i=1,2,...,N)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表示的接触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10
通过如下坐标变换关系得到该移动机器人在惯性系下表示的接触位置Xi(t)=(xi(t),yi(t))T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211
其中θb(t)为当前时刻被搬运物体的真实方位角。
已知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位置、速度、方向的期望值和实际值,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方法,则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1
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的增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2
其中kX、kV、kθ、kω为常值比例系数。
被搬运物体后方各移动机器人i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其关于被搬运物体同侧的各个移动机器人j(j=1,2,...,k,k为被搬运物体后侧机器人个数)的控制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3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4
写成分量形式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5
写成矩阵形式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36
xi为大写Xi(移动机器人i接触点在惯性系下的位置)在惯性系横轴方向的分量;yi为大写Xi在惯性系纵轴方向的分量。
其中各变量略去当前时刻(t)。该2k元一次方程组为欠定方程组,具有无数组解。但由于系数矩阵行满秩(将前三列施加列变换成为对角子矩阵可知),对系数矩阵采用广义逆可得极小2-范数解。
X=AT(AAT)-1B (13)
其中: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1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2
对于被搬运物体前方的各个移动机器人i,采用公式(13)计算其关于被搬运物体同侧的各个移动机器人j(j=k+1,k+2,...,N,k为被搬运物体后侧机器人个数)的控制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3
时,只需要更改系数矩阵A和自变量矩阵X中各变量的下标,使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4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5
如果公式(8)~(13)中某些变量未能获取当前时刻值,则对该变量沿用上一时刻值作为当前时刻值。
已知移动机器人i当前时刻与被搬运物体间的实际正向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6
以及各移动机器人对自身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正向接触力变化量的解算值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7
下一时刻机器人i自身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8
由下列公式解算: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49
其中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1
为了使本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列举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的计算过程。
S1:输入移动机器人个数N=4,与被搬运物体接触面宽度lr=0.2,被搬运物体质量mb=0.1,尺寸为a=1,b=1,质心位于其几何中心处;
S2:输入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质心期望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2
质心期望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3
质心期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4
(假设被搬运物体质心运动速度无突变时,期望加速度较小),期望方位角θbd(t)=0,期望方位角速度ωbd(t)=0(假设被搬运物体沿直线运动或无方向突变),被搬运体当前时刻质心真实位置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5
质心真实速度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56
真实方位角θb(t)=0.01,真实方位角速度ωb(t)=0.01,以及N个移动机器人的搬运点在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xi,yi)(i=1,2,...,N)与接触力(Fxi,Fyi)(i=1,2,...,N)如表1所示。
表1移动机器人的搬运点在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与接触力
i 1 2 3 4
x<sub>i</sub> -0.3941 -0.3879 0.6056 0.6130
y<sub>i</sub> 0.312 -0.304 0.353 -0.387
F<sub>xi</sub> 0.501 0.495 -0.504 -0.503
F<sub>yi</sub> 0.005 -0.001 -0.002 -0.003
其中长度单位默认为m,角度单位默认为rad,时间单位默认为s,质量单位默认为kg。
注:这里的xi是由被搬运物体真实位置和方位角以及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接触点纵坐标算得的。将被搬运物体看做刚体时,移动机器人i与被搬运物体接触点被约束在被搬运物体边缘形成的线段上,接触点坐标(xi,yi)满足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61
可改写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62
其中正负号取决于移动机器人在被搬运物体前方(正方)还是后方(负号)。
S3:根据公式(8),计算出当前时刻应施加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比例系数kX、kV、kθ、kω均取为1)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63
S4:每个移动机器人根据各移动机器人相对于被搬运物体的分布及其施力情况,计算出自己所需施加的控制力和控制力矩。
具体地,每个移动机器人先计算当前被搬运物体所受总控制力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64
总控制力矩
Mb(t)=M1(t)+M2(t)+M3(t)+M4(t)
=(-0.5,0.312)T×(0.501,0.005)T+(-0.5,-0.304)T×(0.495,-0.001)T+(0.5,0.353)T×(-0.504,-0.002)T+(0.5,-0.387)T×(-0.503,-0.003)T
=-0.0271(负号表示力矩沿-z方向,即顺时针方向)
从而得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1
总控制力矩增量
ΔMb(t)=Mb(t)-Mbd(t)=-0.071。
根据公式(13),各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的控制力计算结果为
1号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2
2号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3
3号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4
4号机器人: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5
由于各移动机器人所获取的其他移动机器人当前时刻位置与控制力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际上1号机器人与2号机器人的计算结果以及3号机器人与4号机器人的计算结果并不会精确相同。
S5:各移动机器人对自身及其他移动机器人对自身控制力变化量的解算值进行平均,得到各移动机器人控制力的变化值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6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7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8
Figure BDA0002791111410000179
将这些控制力变化值分别加到各移动机器人当前控制力上即得到各移动机器人下一时刻所需控制力。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明确被搬运物体的大小、尺寸和质心位置,以及搬运被搬运物体的移动机器人个数N和尺寸;
S2:由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期望运动状态,并测量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以及N个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在被搬运物体本体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及在惯性系下的真实接触力;
S3: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以及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的实际运动状态,计算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并结合S2中获取的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的接触点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计算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
S4:各个移动机器人根据移动机器人集群当前时刻的实际相对位置,将总控制力增量和总控制力矩增量分解给自身以及其他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进行解算;
S5:各个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对自身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的解算值进行平均,作为自身对被搬运物体所需施加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追加到自身与被搬运物体的正向接触力上;
S6:重复执行S2-S5,直到移动机器人集群整体运动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被搬运物体的标称运动轨迹由路径规划算法事先规划好或者人为设计成指定函数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期望运动状态包括质心期望位置、质心期望速度、质心期望加速度、期望方位角、期望方位角速度、期望方位角加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实际运动状态包括质心真实位置、质心真实速度、真实方位角和真实方位角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方法计算出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被搬运物体当前时刻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均为两部分的加权和,一部分为被搬运物体标称运动轨迹的二阶状态量,另一部分为被搬运物体期望运动状态量与真实运动状态量间的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和总控制力矩表示为: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1
其中,mb为被搬运物体的质量;Jb为被搬运物体在z方向相对于质心的转动惯量;kX、kV、kθ、kω为常值比例系数;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2
为质心期望位置;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3
为质心期望速度;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4
为质心期望加速度;θbd(t)为期望方位角;ωbd(t)为期望方位角速度;βbd(t)为期望方位角加速度;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5
为被搬运物体的质心真实位置,
Figure FDA0002791111400000026
为质心真实速度,θb(t)为真实方位角,ωb(t)为真实方位角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各移动机器人对所有移动机器人的正向接触力增量解算均遵循所有移动机器人正向接触力增量的合力与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增量相等,所有移动机器人正向接触力增量的合力矩与S3中被搬运物体所需的总控制力矩增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各移动机器人i将总控制力增量在被搬运物体同侧的各移动机器人间分配,不涉及移动机器人i相对于被搬运物体对侧的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接触力的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移动机器人如果未能从S2中获得当前时刻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接触点的真实位置和真实接触力,则S3中各移动机器人与被搬运物体间的真实接触力分别沿用上一时刻所用的真实接触力信息。
CN202011315123.6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Active CN112394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123.6A CN112394732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123.6A CN112394732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4732A CN112394732A (zh) 2021-02-23
CN112394732B true CN112394732B (zh) 2022-08-02

Family

ID=7460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5123.6A Active CN112394732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47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5444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04808668A (zh) * 2015-04-28 2015-07-29 东南大学 基于力信息的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搬运平板状物体方法
CN110196597A (zh) * 2019-06-06 2019-09-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轨迹约束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CN110967017A (zh) * 2019-11-22 2020-04-0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双移动机器人刚体协作搬运的协同定位方法
CN111258267A (zh) * 2020-01-17 2020-06-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人机协作搬运系统及其混合视触控制方法
CN111461488A (zh) * 2020-03-03 2020-07-28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车间搬运问题的多机器人分布式协作任务分配方法
CN111813122A (zh) * 2020-07-14 2020-10-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基于全向移动agv的多车协同搬运快速变换队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1159B2 (ja) * 2013-11-20 2017-06-21 株式会社東芝 協調搬送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5444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104808668A (zh) * 2015-04-28 2015-07-29 东南大学 基于力信息的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搬运平板状物体方法
CN110196597A (zh) * 2019-06-06 2019-09-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轨迹约束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运输方法
CN110967017A (zh) * 2019-11-22 2020-04-07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双移动机器人刚体协作搬运的协同定位方法
CN111258267A (zh) * 2020-01-17 2020-06-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人机协作搬运系统及其混合视触控制方法
CN111461488A (zh) * 2020-03-03 2020-07-28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车间搬运问题的多机器人分布式协作任务分配方法
CN111813122A (zh) * 2020-07-14 2020-10-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基于全向移动agv的多车协同搬运快速变换队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arning Optimal Controllers in Human-robot Cooperative Transportation Tasks with Position and Force Constraints;Leonel Rozo,等;《2015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Congress Center Hamburg》;20151002;第1024-1030页 *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搬运技术综述;顾大强,等;《智能系统学报》;20190131;第14卷(第1期);第20-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4732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Three-dimensional fixed-time robust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for simultaneous attack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CN108614426B (zh)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多移动机器人编队鲁棒控制方法
CN104155988B (zh) 飞行器的多通道姿态控制器
US8825207B2 (en)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trajectory planning system and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
CN109683614B (zh) 用于无人矿用车辆的车辆路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31761A (zh) 一种智能车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JP2024512235A (ja) 脚車輪型ロボットの制御方法、装置、脚車輪型ロボット及び機器
CN110989597B (zh) 一种集成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路径跟踪方法
CN110425943B (zh) 面向变质心飞行器的工程化再入制导方法
CN111966131B (zh) 一种基于鲁棒控制的飞行器多约束协同制导方法
CN113268064A (zh) 一种考虑通信时延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CN112394732B (zh)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集群协同搬运的接触力动态分配方法
CN109582039A (zh) 一种采用相对导航信息的j2摄动下最优队形重构方法
CN106647264A (zh) 一种基于控制约束的扩展鲁棒h∞的无人机控制方法
CN111965977A (zh) 一种基于轮胎均等后备能力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6009536A (zh) 一种多车协同运输系统的层级式建模与约束跟随控制方法
CN116149189A (zh) 一种改进Pursuit算法的4WID高地隙喷雾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823348A (zh) 无人车倒车模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Zhang et 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based optimal integral sliding mode tracking control for four‐wheel independently driven robots
CN113511188B (zh) 车辆横向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4502B (zh) 一种控制磁导引多舵轮平台移动的方法
Wang et al. Modeling skidding and slipping in wheeled mobile robots: control design perspective
CN111737814B (zh) 一种利用地月旁近的平衡点周期轨道逃逸方法
CN114407008A (zh) 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0033A (zh) 一种基于前轮反馈控制的泊车入库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