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611B -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611B
CN112393611B CN202010343666.2A CN202010343666A CN112393611B CN 112393611 B CN112393611 B CN 112393611B CN 202010343666 A CN202010343666 A CN 202010343666A CN 112393611 B CN112393611 B CN 112393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level
rotary drum
cooling device
drum
leve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36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3611A (zh
Inventor
刘前
叶恒棣
周浩宇
魏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36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3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21/00Open or uncovered sintering apparatus; Other heat-treatment apparatus of like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7Cooling of charg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7Cooling of charges therein
    • F27D2009/0081Cooling of charges therein the cooling medium being a fluid (other than a gas in direct or in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harge)
    • F27D2009/0083Cooling of charges therein the cooling medium being a fluid (other than a gas in direct or in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harge) the fluid be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F27D2019/0028Regulation
    • F27D2019/0056Regulation involving coo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料面降温装置紧邻烧结设备中的点火装置设置,并位于点火装置的下游以及烧结料层的上方,包括转筒,转筒的筒壁设有若干棒体,转筒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棒体能够至少部分插入烧结料层中,至少部分棒体中空设置,以形成喷射通道;还包括设于转筒内的降温流体输送部件,降温流体输送部件的流体出口与转筒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中空设置的棒体转动至其喷射通道与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棒体喷射至烧结料层的上表面。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可以对烧结料层的上表面进行降温,有利于燃气喷吹装置喷吹起点的前移,进而可使得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工序是炼铁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并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以形成目前高炉炼铁工序主要的原料烧结矿。
然而,烧结工序的污染和能耗较高,其能耗居钢铁工业第二位,污染负荷占钢铁工业的40%、而居首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研究和开发高能效、低排放的烧结清洁生产技术,对于支撑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是现阶段较先进的一种烧结清洁生产技术,它是通过在点火段之后、往烧结料层表面喷射稀释到燃烧浓度以下的燃气的方式来代替烧结添加的部分焦粉,使部分燃料可以从顶部进入烧结料层并在燃烧带上部附近燃烧。该技术可有效避免烧结峰值温度过高,延长烧结有益温度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烧结矿强度和还原度,降低高炉生产时的焦比,并且有效降低整个生产工序中CO2的排放量,对于烧结过程的节能和减排具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该技术却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燃气喷吹起点如果设置的过于靠前,即太过靠近点火位置,刚出点火炉的红热料面容易将喷出燃气直接点燃,这样,不但喷吹的燃气没有起到强化烧结的效果,还容易烧坏燃气喷吹装置内的管排设施;2)燃气喷吹起始点如果设置的过于靠后,虽然可以有效压制着火现象,但由于烧结为抽风作业,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自蓄热现象,上部料层才是最需要补热的区域,如果燃气太晚喷入,此时燃烧带已经下移到料层中下部,上部料层无法得到燃气补热,也无法实现强化烧结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中下部热量过大而出现烧结矿次品率上升的现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或缓解上述的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料面降温装置可以对烧结料层的上表面进行降温,有利于燃气喷吹装置喷吹起点的前移,进而可使得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料面降温装置,所述料面降温装置紧邻烧结设备中的点火装置设置,并位于所述点火装置的下游以及烧结料层的上方,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筒壁设有若干棒体,所述转筒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所述棒体能够至少部分插入烧结料层中,至少部分所述棒体中空设置,以形成喷射通道;还包括设于所述转筒内的降温流体输送部件,所述降温流体输送部件的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筒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中空设置的所述棒体转动至其喷射通道与所述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棒体喷射至所述烧结料层的上表面。
采用这种结构,在中空设置的棒体转动至与降温流体输送部件的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棒体的喷射通道喷射至烧结料层的上表面,以对刚出点火装置的火红料面进行降温,这样,燃气喷吹装置的安装位置就可以大幅提前,而无需担心燃气会提前燃烧导致失去强化烧结的效果以及烧坏燃气喷吹装置内部管排设施的问题,使得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同时,在转筒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棒体还能够至少部分伸入烧结料层,以对烧结料层的上部进行破碎打孔,这又能够提高料面的透气性,有利于保证降温流体的降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流体出口设有密封部件,以密封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筒内壁的贴合处。
可选地,在所述转筒的筒壁上,若干所述棒体沿轴向间隔分布,以形成一排,若干排所述棒体沿所述转筒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在所述转筒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棒体与所述烧结料层相接触位置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降温流体为液态水或者蒸汽。
可选地,还包括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与所述转筒传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转筒与所述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升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转筒的轴向两端;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卷扬机,所述转筒的轴向端部挂接于所述卷扬机的钢缆,所述卷扬机的转动能够调整所述转筒与所述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强化烧结设备,包括燃气喷吹和料面降温装置,所述燃气喷吹装置紧邻所述料面降温装置设置,并位于所述料面降温装置的下游,所述料面降温装置为上述的料面降温装置。
由于上述的料面降温装置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料面降温装置的强化烧结设备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料面降温装置,所述料面降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转筒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计算所述电流在设定时间内的阶跃值,并设置标识符;
步骤S2,比较所述阶跃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3;
步骤S3,将所述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一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4;
步骤S4,控制所述转筒以第一设定转速运行;
步骤S5,比较所述阶跃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6;
步骤S6,将所述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二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7;
步骤S7,控制所述转筒以第二设定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转速通过下述公式一计算: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041
所述第二设定转速通过下述公式二计算: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042
C1为第一常数,C2为第二常数,且0<C1<C2<1,ω1为所述第一设定转速,ω2为所述第二设定转速,w0为所述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M为所述转筒的转动惯量,α为所述烧结料层与所述棒体相接触部分的弹性系数,H为所述转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R为所述转筒的外圆半径,N为处于破碎工位的所述棒体的数量。
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对转筒的转速控制,即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并有利于防止负载过大而烧毁驱动电机。
可选地,C1在0.3-0.7之间,C2在0.4-0.8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获取所述烧结料层的厚度δ,并通过下述公式三计算所述转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
H=R-D=R-(k×δ) 公式三
其中,k为比例系数;
步骤S02,根据所述转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调整所述转筒的安装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与点火装置、燃气喷吹装置、烧结台车、风箱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图1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2中转筒处于一种状态时在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转筒处于另一种状态时在A-A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升降部件与转筒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料面降温装置、11转筒、111棒体、111a喷射通道、12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3密封部件、14升降部件、141卷扬机、141a钢缆、142支撑件、15驱动电机;
2点火装置;
3燃气喷吹装置;
4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请参考图1-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与点火装置、燃气喷吹装置、烧结台车、风箱的安装结构图,图2为图1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视图,图3为图2中转筒处于一种状态时在A-A方向的截面图,图4为图2中转筒处于另一种状态时在A-A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升降部件与转筒的连接结构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料面降温装置,料面降温装置1紧邻烧结设备中的点火装置2设置,并位于点火装置2的下游以及烧结料层的上方。具体而言,该料面降温装置1包括转筒11,转筒11的筒壁设有若干棒体111,转筒11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棒体111能够至少部分插入烧结料层中,至少部分棒体111中空设置,以形成喷射通道111a;该料面降温装置1还包括设于转筒11内的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的流体出口与转筒11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中空设置的棒体111转动至其喷射通道111a与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棒体111喷射至烧结料层的上表面。
采用这种结构,在中空设置的棒体111转动至与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的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棒体111的喷射通道喷射至烧结料层的上表面,以对刚出点火装置2的火红料面进行降温,这样,燃气喷吹装置3的安装位置就可以大幅提前(以附图为视角,喷吹起点可以提前至从左至右的第三个风箱4处),而无需担心燃气会提前燃烧导致失去强化烧结的效果以及烧坏燃气喷吹装置3内部管排设施的问题,使得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同时,在转筒11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棒体111还能够至少部分伸入烧结料层,以对烧结料层的上部进行破碎打孔,这又能够提高料面的透气性,有利于保证降温流体的降温效果。
如前所述,安装于转筒11的各棒体111中,至少部分棒体111承担着料面破碎的任务,至少部分棒体111承担着降温流体喷射的任务,对于承担降温流体喷射任务的棒体111需要中空设置,从而形成与转筒11内腔相连通的喷射通道111a,而对于承担料面破碎任务的棒体111,其可以为中空设置,也可以为实心棒材。
在一种方案中,承担料面破碎任务的棒体111和承担降温流体喷射任务的棒体111可以分别为两部分棒体111,即每一个棒体111可以均仅承担一项任务,此时,两部分棒体111的长度可以有所不同,承担降温流体喷射任务的棒体111的长度可以较短,在转筒11转动过程中,这部分棒体111可以不与烧结料层相接触,能够较好地避免烧结料堵塞棒体111的喷射孔(图中未示出)的情形。
在另一种方案中,可以存在至少部分棒体111既承担料面破碎任务、又承担降温流体喷射任务,这部分棒体111也需要中空设置,且长度可以与仅承担料面破碎任务的棒体111相一致。事实上,在附图的实施例中,即是采用全部棒体111均承担上述两种任务的方案,这样,各棒体111的结构形式均一致,可以方便棒体111的制造和安装,同时,转筒11内部解锁部件13的布置结构也可以较为简单。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降温流体的喷射量,具体与降温流体的种类以及燃气喷吹装置3的实际需要等有关,可以知晓,降温流体的喷射量不能过大,过大会影响烧结过程的正常进行,同样,降温流体的喷射量也不能过小,过小则起不到所需的降温效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定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的流体出口的设置角度,可以知晓,该设置角度直接决定着降温流体的喷射角度,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具体操作时,上述流体出口的设置位置可以避开棒体111与烧结料层的接触位置,即料层破碎以及棒体111离开烧结料层的过程与降温流体喷射过程不同时进行,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保证降温流体直接喷射在烧结料层的上表面,以达到表面降温的首要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降温流体进入料层过深而影响烧结过程的正常进行。
以图3、图4为参照,沿转筒11的转动方向,降温流体喷射工位可以位于料层破碎工位的上游或者下游。作为优选地,降温流体喷射工位可以位于料层破碎工位的下游,也就是说,流体出口可以位于棒体111与烧结料层相接触位置的下游,如此,与棒体111相接触的烧结料层可以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烧结料堵塞棒体111喷射孔的情形。
棒体111的喷射孔可以设置在棒体111远离转筒11筒壁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在棒体111的周壁上,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的流体出口处还可以设有密封部件13,该密封部件13具体可以为橡胶圈等,用于密封流体出口与转筒11内壁的贴合处,以较大程度地避免降温流体泄露。
仍如图3、图4所示,并结合图2,转筒11的筒壁上设有若干的棒体111,这些棒体111的分布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做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举例说明,在转筒11的筒壁上,若干棒体111可以沿轴向间隔分布,以形成一排,若干排棒体111可以沿转筒11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降温流体可以为液态水或者蒸汽等,相较于液态水,蒸汽的扩散性较好,可更好地与烧结料进行接触、混合,以迅速地对烧结料层进行降温,进而保证燃气喷吹的安全性,同时,蒸汽对于烧结料层的降温效果更便于控制,且基本不会对烧结料的湿度产生影响,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的降温流体。
请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1还可以包括升降部件14,升降部件14可以与转筒11传动连接,用于调整转筒11与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进而控制棒体111在烧结料层上表面的打孔深度。这里,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定该打孔深度的具体值,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烧结料层厚度等参数进行确定。
升降部件14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够实现转筒11安装高度的调整即可。举例说明,该升降部件14可以为气缸、液压油缸等能够直接产生线性位移的部件,或者,也可以为电机等驱动件与涡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组合而形成的结构部件。
在附图的方案中,请参考图5,升降部件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转筒11的轴向两端;升降部件14可以包括卷扬机141,转筒11的轴向两端部可以分别挂接于两侧的卷扬机141的钢缆141a,通过卷扬机141的转动能够调整转筒11与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
进一步地,该升降部件14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42,支撑件142的设置数量与安装结构有关,在附图的方案中,支撑件1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支撑件142的顶部可以设有滑轮,钢缆141a可以绕接在两个滑轮上,转筒11的轴向端部可以挂接在两支撑件142之间的钢缆141a上;或者,支撑件14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卷扬机141需要具有一定的安装高度,转筒11的轴向端部可以挂接在支撑件142和卷扬机141之间的钢缆141a上。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强化烧结设备,包括燃气喷吹装置3和料面降温装置1,燃气喷吹装置3紧邻料面降温装置1设置,并位于料面降温装置1的下游,其中,该料面降温装置1即为上述实施例一所涉及的料面降温装置1。
由于上述的料面降温装置1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料面降温装置1的强化烧结设备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所涉及的料面降温装置1,该料面降温装置1还包括与转筒11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15。
可以知晓,驱动电机15对于转筒11的驱动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是只驱动转筒11转动、而棒体111未与烧结料层相接触,此时,驱动电机15的负载主要为转筒11的转动惯量;第二种工作状态是不仅驱动转筒11转动、且棒体111与烧结料层相接触,此时,除了转筒11的转动惯量外,驱动电机15的负载还包括棒体111对于烧结料层的破碎做功。为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和防止负载过大而烧毁驱动电机15,有必要对驱动电机15在两种情况下的转速进行控制。
具体来讲,第一种工作状态下驱动电机15的输出功率可以记为w1,第二种工作状态下驱动电机15的输出功率可以记为w2,其中,w1和w2可以分别通过下式计算:
w1=M·ω1 式一
w2=M·ω2+w破碎 式二
其中,M为转筒11的转动惯量,ω1为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的转筒11的转速,以下称之为第一设定转速,ω2为第二种工作状态下的转筒11的转速,以下称之为第二设定转速,而w破碎为棒体111破碎烧结料层所需的功率。
如此,假定烧结料层破碎过程中表现为线弹性性质,则破碎压力Fx与破碎深度成线性关系:
Fx=α·x 式三
微元dx距离内,棒体111破碎做功dw
dw=Fx·dx 式四
对式四在0-D范围内积分,即可得到整个破碎过程的做功W破碎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01
式三到式五中,α是弹性系数,x是垂直料面方向坐标,D是破碎深度,N为处于破碎工位的棒体111的数量。
进一步地,设定棒体111刚与烧结料层相接触时与烧结料层上表面的接触角度为θ: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02
其中,H为转筒11的中轴线与烧结料层的间距,R为转筒11的外圆半径,以图5为参照,该外圆半径R是指棒体111远离转筒11的端部到转筒11中轴线的距离。
整个破碎过程用时t: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1
破碎过程功率w破碎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2
如此,前述的式二可以变形为: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3
从控制驱动电机15输出功率,保证装置稳定运行和防止负载过大烧毁驱动电机15出发,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如下的电机功率控制原则:
w1=M·ω1=C1·w0 式九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4
其中,C1为第一常数,C2为第二常数,且0<C1<C2<1,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可以将C1设置在0.3-0.7之间、C2设置在0.4-0.8之间。
而通过对上述式九和式十进行变形,即可以得到转筒11的转速控制方程: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5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16
在得到上述转速控制方程之后,还需判断何时采用何种公式对转速进行计算、控制,而从上述的式一和式二′可以知晓,转筒11从非破碎过程向破碎过程(或者从破碎过程向非破碎过程)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功率阶跃,反映在驱动电机15的电流曲线则是在棒体111接触烧结料层料面的瞬间电流会出现阶跃式激增,同理,在棒体111完成破碎从孔洞离开时电流也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因此,可以通过监控驱动电机15的电流来判断转筒11的工作状态。
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提供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驱动电机15的电流,计算电流在设定时间内的阶跃值,并设置标识符;步骤S2,比较阶跃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3;步骤S3,将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一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4;步骤S4,控制转筒11以第一设定转速运行;步骤S5,比较阶跃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6;步骤S6,将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二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7;步骤S7,控制转筒11以第二设定转速运行。
如此,通过对转筒11的转速控制,即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并有利于防止负载过大而烧毁驱动电机15。
在上述的各步骤中,可以先执行步骤S2,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5:若先执行步骤S2,当步骤S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转而执行步骤S5的判断;同样地,若先执行步骤S5,当步骤S5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转而执行步骤S2的判断;而当步骤S2、步骤S5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无需执行任何操作,维持当前状况运行即可。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具体值,只要二者能够区分开即可,例如,可以将第一标识设置为0,而将第二标识设置为1;同样,本发明实施例也不限定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的具体值,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上述阶跃值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值ΔI来表征,其计算方法为:ΔI=I(t+Δt)-I(t);或者,上述阶跃值也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速率v来表征,其计算方法可以为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21
或者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22
或者
Figure BDA0002469356450000131
结合前述公式二可知,在对第二设定转速ω2进行计算时,需要知道H的具体值,H为开始生产之前即已经调节完毕的定值,具体与破碎深度D有关,而破碎深度D与烧结料层的厚度δ。
基于上述分析,在步骤S1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01,获取烧结料层的厚度δ,并通过下述公式三计算转筒11的中轴线与烧结料层的间距:
H=R-D=R-(k×δ) 公式三
其中,k为比例系数,具体可以在0.01-0.015之间取值。
步骤S02,根据转筒11的中轴线与烧结料层的间距调整转筒11的安装高度。结合实施例一,调整安装高度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实施例一所涉及的举升部件14。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紧邻烧结设备中的点火装置(2)设置,并位于所述点火装置(2)的下游以及烧结料层的上方,包括转筒(11),所述转筒(11)的筒壁设有若干棒体(111),所述转筒(11)转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所述棒体(111)能够至少部分插入烧结料层中,至少部分所述棒体(111)中空设置,以形成喷射通道(111a);
还包括设于所述转筒(11)内的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所述降温流体输送部件(12)的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筒(11)的内壁紧密贴合,在中空设置的所述棒体(111)转动至其喷射通道(111a)与所述流体出口正对时,降温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棒体(111)喷射至所述烧结料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出口设有密封部件(13),以密封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筒(11)内壁的贴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11)的筒壁上,若干所述棒体(111)沿轴向间隔分布,以形成一排,若干排所述棒体(111)沿所述转筒(11)的周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11)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流体出口位于所述棒体(111)与所述烧结料层相接触位置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流体为液态水或者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部件(14),所述升降部件(14)与所述转筒(11)传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转筒(11)与所述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料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1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转筒(11)的轴向两端;
所述升降部件(14)包括卷扬机(141),所述转筒(11)的轴向端部挂接于所述卷扬机(141)的钢缆(141a),所述卷扬机(141)的转动能够调整所述转筒(11)与所述烧结料层上表面的间距。
8.一种强化烧结设备,包括燃气喷吹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面降温装置(1),所述燃气喷吹装置(3)紧邻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设置,并位于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的下游,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
9.一种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所述料面降温装置(1)还包括与所述转筒(11)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15),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驱动电机(15)的电流,计算所述电流在设定时间内的阶跃值,并设置标识符;
步骤S2,比较所述阶跃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3;
步骤S3,将所述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一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4;
步骤S4,控制所述转筒(11)以第一设定转速运行;
步骤S5,比较所述阶跃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阈值,若是,执行下述步骤S6;
步骤S6,将所述标识符的值置为第二标识,并执行下述步骤S7;
步骤S7,控制所述转筒(11)以第二设定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转速通过下述公式一计算:
Figure FDA0002469356440000021
所述第二设定转速通过下述公式二计算:
Figure FDA0002469356440000022
C1为第一常数,C2为第二常数,且0<C1<C2<1,ω1为所述第一设定转速,ω2为所述第二设定转速,w0为所述驱动电机(15)的额定功率,M为所述转筒(11)的转动惯量,α为所述烧结料层与所述棒体(111)相接触部分的弹性系数,H为所述转筒(11)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R为所述转筒(11)的外圆半径,N为处于破碎工位的所述棒体(111)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C1在0.3-0.7之间,C2在0.4-0.8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料面降温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获取所述烧结料层的厚度δ,并通过下述公式三计算所述转筒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
H=R-D=R-(k×δ) 公式三
其中,k为比例系数;
步骤S02,根据所述转筒(11)的中轴线与所述烧结料层的间距调整所述转筒(11)的安装高度。
CN202010343666.2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393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3666.2A CN112393611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3666.2A CN112393611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611A CN112393611A (zh) 2021-02-23
CN112393611B true CN112393611B (zh) 2022-06-07

Family

ID=7460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3666.2A Active CN112393611B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61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948A (zh) * 2006-01-19 2009-02-1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烧结机上进行烧结的方法
CN201844684U (zh) * 2010-08-04 2011-05-25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料点火后料面打孔装置
CN202599104U (zh) * 2012-04-25 2012-12-12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料料面平料装置
CN203785450U (zh) * 2014-04-22 2014-08-2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防过湿抽风烧结蒸汽喷吹装置
CN204594264U (zh) * 2015-05-07 2015-08-26 张杰强 一种高辐射热利用金属烧结料层产品
CN206244445U (zh) * 2016-10-10 2017-06-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烧结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7356119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段式强化辅助烧结型点火保温炉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948A (zh) * 2006-01-19 2009-02-1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烧结机上进行烧结的方法
CN201844684U (zh) * 2010-08-04 2011-05-25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烧结料点火后料面打孔装置
CN202599104U (zh) * 2012-04-25 2012-12-12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料料面平料装置
CN203785450U (zh) * 2014-04-22 2014-08-20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防过湿抽风烧结蒸汽喷吹装置
CN204594264U (zh) * 2015-05-07 2015-08-26 张杰强 一种高辐射热利用金属烧结料层产品
CN107356119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段式强化辅助烧结型点火保温炉及其使用方法
CN206244445U (zh) * 2016-10-10 2017-06-13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烧结处理焦化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611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3135U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
CN109850901B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碳化钨粉的全自动推舟式碳化炉
CN112393611B (zh)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93610B (zh)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85474U (zh) 回转窑结圈快速处理装置
CN215050587U (zh) 一种稀土废料或回收料氧化焙烧系统
CN112393609B (zh)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93599B (zh) 一种切向幕帘降温式燃气喷吹烧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93608B (zh)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238494U (zh) 一种辅助增压式建筑双轴搅拌桩机
CN112393612B (zh) 一种强化烧结设备、料面降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17945A (zh) 一种稀土废料或回收料氧化焙烧系统及工艺
CN207713789U (zh) 一种自适应可调式防逃逸的燃气喷吹装置
CN207243933U (zh) 一种台车式退火炉
CN107287395B (zh) 一种台车式退火炉
CN105674752B (zh) 一种电石炉开堵眼装置
CN204881226U (zh) 一种用于去除回转窑结圈的装置
CN102589312A (zh) 回转窑结圈快速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0030868U (zh) 一种渗锌专用炉窑
CN207524571U (zh) 一种冶金自动加料装置
CN114273599B (zh) 一种插销式圆钢加热炉
CN110806106A (zh) 一种加热炉炉顶耐材塌陷修复方法以及修复结构
CN112460985A (zh) 一种碳素回转窑及其制造工艺
CN207850084U (zh) 一种用于炼铁厂高炉冲渣池的连接结构
CN108195200B (zh) 防外燃式燃气喷吹装置及其燃气喷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