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947B -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2947B
CN112392947B CN202011275160.9A CN202011275160A CN112392947B CN 112392947 B CN112392947 B CN 112392947B CN 202011275160 A CN202011275160 A CN 202011275160A CN 112392947 B CN112392947 B CN 1123929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
gear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5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2947A (zh
Inventor
欧阳泽华
张亮
何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gbida Net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51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29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2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2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08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with diagnostic check cycles; Monitoring of fail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该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以及电磁选档执行器,其中,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驱动电磁换选执行器;电磁选档执行器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选档;信号采集电路分别与驱动电路和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电磁选档执行器是否出现故障的反馈信号,能够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档动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组件发展的也越来越快速,其中,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正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汽车组件。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选档执行机构通常使用直线电机推动气动或液动系统以及相对应的换档拨叉,从而使得复杂的机构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换档动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能够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档动作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所述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以及电磁选档执行器,其中,
所述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
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选档;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是否出现故障的反馈信号。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电路可以通过逻辑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以及电磁选档执行器进行协同控制,实现AMT(即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自动选档,同时还能够提高AMT选档动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和衔铁,其中,
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
所述第一子线圈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二子线圈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子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子线圈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磁选档执行器可以使用双线圈的电磁铁,使得该电路和控制方法能够却适合电磁选档执行器的应用场合,同时还能够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以及第六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供电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皆与接地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皆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或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通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电路可以通过六个场效应管进行选档控制,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简便、安全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一反馈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二反馈信号。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可以实现对电磁换挡执行器的监控,从而能够防止在选档动作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皆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结构可以将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与第一连接端连接起来,从而提高电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为第一反馈信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能够检测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是否出现故障,从而尽可能地规避故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器、第一信号放大器以及第一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输入的第一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一信号采集电压至所述第一二极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的结构能够实现信号的采集与信号的输出,从而能够提高信号采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皆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结构可以将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与第三连接端连接起来,从而提高电路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为第二反馈信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能够检测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之间是否出现故障,从而尽可能地规避故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包括第二信号采集器、第二信号放大器以及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输入的第二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二信号采集电压至所述第二二极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的结构能够实现信号的采集与信号的输出,从而能够提高信号采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得电时线圈电流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逻辑控制器,200-驱动电路,Q1-第一场效应管、Q2-第二场效应管、Q3-第三场效应管、Q4-第四场效应管、Q5-第五场效应管,Q6-第六场效应管,300-信号采集电路,310-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1-第一信号采集器,312-第一信号放大器,313-第一二极管,320-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1-第二信号采集器,322-第二信号放大器,323-第二二极管,400-电磁选档执行器,410-电磁铁,411-电磁线圈,12-第一子线圈,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23-第二子线圈,13-整体线圈,3-第三连接端,412-衔铁,413-第一永磁体,414-第二永磁体,415-动作杆,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a-衔铁开始动作时间点,b-衔铁到达位置的时间点,VCC-供电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点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联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选档执行电路用于控制电磁执行器,具体应用于对重型汽车AMT变速箱进行控制的场景中。其中,该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100、驱动电路200、信号采集电路300以及电磁选档执行器400。
逻辑控制器100用于控制驱动电路200。
驱动电路200与逻辑控制器100相连接,用于驱动电磁选档执行器400。
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与驱动电路200相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选档。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选档执行器可以包括直线电机或者电磁铁等,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电磁选档执行器包括电磁铁时,该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具有电流检测和故障检测功能,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不工作时,通过电路可以检测到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铁线圈的通断;当电磁选档执行器400工作时,可以检测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铁线圈得电时的电流,此时电流的波形可以判断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铁动作是否正确执行,衔铁没有卡死等情况。
信号采集电路300分别与驱动电路200和电磁选档执行器400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电磁选档执行器400是否出现故障的反馈信号。
可见,实施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能够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档动作的可靠性。
实施例2
请参看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是由图1所示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进行优化得到的。如图2所示,电磁选档执行器400包括电磁铁410,电磁铁410包括电磁线圈411和衔铁412,其中,电磁线圈411包括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使用双线圈(即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的电磁铁410,将其应用于对重型汽车AMT变速箱进行控制的场景中,充分考虑了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410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410得电时线圈电流曲线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磁铁410包括电磁线圈411和衔铁412,还包括第一永磁体413、第二永磁体414和动作杆415。如图4所示,曲线1为衔铁412动作正常时电流变化图;曲线2为衔铁412动作异常时电流变化图;当电磁铁410在线圈两端接入电压后,线圈内电流增加按指数的曲线规律上升,同时产生相应的磁通;当电流和磁通量不断上升达一定值;电磁铁410产生的磁场能够使衔铁412克服其中一个永磁体的吸力而开始运动,随着衔铁412的运动,线圈的电感发生变化,产生反电动势,使得线圈电流减少,直到衔铁412到达终点位置,此时衔铁412重新被另外一个永磁体吸合,得到固定位置。
由图4所示,该电流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流,当电磁铁410线圈电流变化趋势与曲线1类似时,可以判断此时衔铁412正常动作,选档执行器选档正常;当电磁铁410电流变化趋势和曲线2类似,或者电流变化在a-b段之间突然上升,说明衔铁412出现堵住或者卡死等异常(a点为衔铁412开始动作时间点,b点为衔铁412到达位置的时间点,在a-b之间,由于衔铁412运动,电流减少)。因此信号采集单元通过回路中对线圈电流的采集,可以及时判断衔铁412的动作是否正常。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线圈411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磁铁410包括三个端口,即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第三连接端3。结合电流的方向,一共构成了6种组合,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777835550000091
上述表格为电磁铁410的线圈通电与电磁选档执行器400运动方向情况的表格。其中,正常模式表示电磁铁410能够正常动作;异常模式1和异常模式2表示电磁铁410中有一个线圈有故障,但是可以完成选档动作,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正常模式、异常模式1和异常模式2的确定是通过信号采集电路300根据PWM脉冲波形信号(即反馈信号)进行判断的。当信号采集电路300在电磁铁410未工作时获得正常的PWM脉冲波形信号,说明电磁铁410线圈正常连接;当信号采集电路300在电磁铁410未工作时没有正确收到PWM脉冲波形反馈,说明该路线圈存在故障。
本申请实施例中,PWM脉冲波形信号,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
本申请书实施例中,可以在电磁铁410工作前为选档动作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能够根据上表识别故障原因,进而确定选择选择哪种线圈的组合,能够直接影响到AMT的选档性能,正常情况下,整体线圈13(由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效率最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采集电路300接收PWM脉冲波形信号的原理是信号采集电路300的前端用一个二极管反向连接流经线圈的PWM脉冲波形信号,信号采集电路300的采集前端包括上拉电阻和低压电源VCC,当接收到的PWM脉冲波形信号为高电平时,二极管反向截止,因此信号采集电路300的采集前端也是高电平;当接收到的PWM脉冲波形信号为低电平时,由于低压电源VCC的作用,则二极管导通;因此信号采集电路300的采集前端也是低电平,由此通过反向二极管可以实现电平幅值的调整,从而确保信号采集电路300对低幅值PWM脉冲波形信号的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采集电路300不仅用于接收PWM脉冲波形信号,还用于采集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线圈411回路的电流,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第一子线圈12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22。第二子线圈23包括第二连接端22和第三连接端33;第二子线圈23通过第二连接端2与第一子线圈12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选档执行器400利用了电磁铁410的两个特点,即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位置固定的特点,因此不需要增加位置检测装置,只需要根据信号采集电路300采集到电流的电流波形就可以判断电磁铁410动作是否正常,进而确定电磁选档执行器400是否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型汽车AMT变速箱采用包括电磁铁410的电磁选档执行器400,具有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同时,采用双线圈的电磁铁410,再结合逻辑控制器100,从而实现了电磁选档执行器400控制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器100在保证电磁选档执行器400顺利完成选换挡动作的同时,根据电磁铁410本身的结构提出一种符合应用场合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可以满足自动变速箱AMT中选换挡策略在各种工况下的实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电路200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第四场效应管Q4、第五场效应管Q5以及第六场效应管Q6。
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200由6个场效应管(即MOS管)分三组构成;每组中两个MOS管的位置分上下驱动MOS管;上MOS管的源极(S极)与下MOS管的漏极(D极)相连,并连接到电磁铁410线圈的一个端口,三组MOS管连接电磁铁410线圈的三个端口。
其中,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第五场效应管Q5的漏极皆与供电端VCC相连接。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皆与第三连接端3相连接。
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皆与第二连接端2相连接。
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和第六场效应管Q6的漏极皆与第一连接端1相连接。
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第六场效应管Q6的源极皆与接地端相连接。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第五场效应管Q5的栅极以及第六场效应管Q6的栅极皆与逻辑控制器100相连接,用于根据逻辑控制器100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三场效应管Q3、第四场效应管Q4、第五场效应管Q5或第六场效应管Q6的通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器100不仅可以控制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铁410的运动方向,还可以在汽车AMT没有选档动作时,也就是电磁选档执行器400中电磁铁410不工作时,对整个电磁选档执行电路进行检测,确保在选档执行动作时前,控制的有效性;防止在选档动作时,电磁选档执行器发生意外情况,也就是说在电磁选档执行还未动作时就可对故障进行判断。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器100能够控制6个场效应管(即MOS管)的通断,当Q5、Q2导通时,则电磁选档执行器的电磁铁410衔铁412后退;当Q1、Q6导通时;电磁选档执行器的电磁铁410衔铁412前进;当电磁选档执行器的电磁铁410不工作时,Q3和Q4轮流通断产生目标PWM脉冲波形信号,此时逻辑控制器100接收到该目标PWM脉冲波形信号,能够对电磁选档执行器的电磁铁410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当第一子线圈12异常时,逻辑控制器100可以切换到第二子线圈23完成选档指令;当第二子线圈23异常时,逻辑控制器100可以切换到第一子线圈12进行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的切换仅需要改变驱动电路200中MOS管的通断即可实现,如:Q3和Q2导通就切换到线圈2-3的A6状态;Q4和Q5导通就切换到线圈1-2的A4状态;由Q3和Q4产生的PWM脉冲波形信号是主动用于诊断电磁铁410故障的激励信号(即反馈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信号采集电路300接收到反馈信号,说明反馈信号对应的该路线圈正常;否则若信号采集电路300接收不到反馈信号,则说明该路的线圈存在故障,逻辑控制器100将进入异常处理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信号采集电路300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
其中,信号采集电路300分别与驱动电路200和电磁选档执行器400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一反馈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器100通过监控线圈回路的电流(即反馈信号),并且通过反馈信号的波形变化可以判断电磁选档执行器400有没有正确的动作或者动作中发生故障,这是确保电磁选档执行器400执行换挡动作顺利完成的保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在实际工作中既能够分工工作,也能够相互进行冗余。其中,当该电磁转档执行电路正常工作时,第一连接端1与第三连接端3接通,也就是说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两个线圈都工作,只是第二连接端2处于悬空的状态。可见,这种情况下,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的采集端都有回路的电流值(且大小一样),从而起到相互进行冗余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的具体的作用和意义要取决于电磁线圈411的用法,假如第一子线圈12出现故障,那么第二子线圈23则会使得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发挥作用;假如第二子线圈23出现故障,那么第一子线圈12则会使得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发挥作用。其中,当第一子线圈12和第二子线圈23皆正常时,整体线圈13在产生同样的电磁力时所需要的电流更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出现异常时,因为电磁选档执行器400的电磁铁410有双线圈,在逻辑控制器100检测到任何一个线圈出现故障时,如果另外一个线圈正常,而这个时候正好有选档动作,逻辑控制器100将切换到另外一路正常的线圈,完成选档指令;并向系统报告执行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中,Q3和Q4控制第二连接端22,并产生第一PWM脉冲波形信号(即第一反馈信号);该第一PWM脉冲波形信号不是用于驱动,而是为判断电磁铁410线圈状态而主动发出的激励信号;当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收到第一PWM脉冲波形信号,说明第一子线圈12正常;当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收到第二PWM脉冲波形信号(即第二反馈信号),说明第二子线圈23正常;能够有效判断电磁选档执行器400的电路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采集电路300采集电流的原理是通过采样电阻和差动放大电路实现。
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00分别与驱动电路200和电磁选档执行器400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第二连接端2与第三连接端3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二反馈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和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皆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连接端1相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00与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阻R1的第一电流信号;第一电流信号为第一反馈信号,用于表示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是否出现故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310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器311、第一信号放大器312以及第一二极管313,其中,
第一信号放大器31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第一信号放大器312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采集器311相连接;
第一二极管313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313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第一信号采集器311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放大器312输入的第一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一信号采集电压至第一二极管313。
举例来说,电磁铁410传输电流信号至第一信号放大器312,以使第一信号放大器312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第一信号放大器312传输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至第一信号采集器311,以使第一信号采集器311采集到该电流信号,以便于逻辑控制器100对该电流信号的回路电流波形(如图4所示)进行分析与诊断。
举例来说,在电磁选档执行器不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场效应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的交替通断会产生幅值为24V的PWM脉冲波形(该波形用于诊断用)。其中,第一二极管313的正极通过上拉电阻与5V相连,第一二极管313的负极与24V幅值的PWM脉冲波形相连。当PWM脉冲为高电平时,因为第一二极管313的正极为5V电平,所以第一二极管313截止,第一二极管313的正极保持5V电平;当PWM脉冲为低电平时,因为第一二极管313的正极有上拉电阻连接5V电平,所以第一二极管313导通,从而使得第一二极管313的正极为低电平。
在该举例说明的过程中,上述电路能够通过第一二极管313将PWM脉冲波形24V的幅值调整为5V电平的脉冲,以使经过幅值调整后的脉冲信号能够被输入至采集电路;并在采集电路对调整后的PWM(5V幅值)波形进行再次处理之后,最终输出至控制器的输入端。由此可见,第一二极管313不仅能够调整幅值,还能够防止电磁铁410与控制器端形成回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放大器部分电路的目的是:在选挡执行器工作时采集回路电流;而二极管部分电路的目的是:在选档执行器没有工作时采集的是PWM脉冲波形信号。可见,这两部分不在同一时间工作,且两者采集的目标对象不一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皆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三连接端3相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00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用于采集第二电阻R2的第二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为第二反馈信号,用于表示第二连接端2与第三连接端3是否出现故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320包括第二信号采集器321、第二信号放大器322以及第二二极管323,其中,第二信号放大器32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第二信号放大器322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采集器321相连接;第二二极管323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323的输入端与第二信号采集器321相连接;第二信号采集器321用于接收第二信号放大器322输入的第二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二信号采集电压至第二二极管323。
可见,实施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能够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选档动作的可靠性。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多”、“少”是相对而言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对此类相对用语的表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多加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以及电磁选档执行器,其中,
所述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
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选档;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是否出现故障的反馈信号;
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电磁线圈和衔铁,其中,
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
所述第一子线圈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二子线圈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子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子线圈相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以及第六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供电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皆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皆与接地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皆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或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和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一反馈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电磁选档执行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的第二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皆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为第一反馈信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子电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器、第一信号放大器以及第一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输入的第一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一信号采集电压至所述第一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皆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信号为第二反馈信号,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是否出现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选档执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子电路包括第二信号采集器、第二信号放大器以及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输入的第二反馈信号,并用于输出第二信号采集电压至所述第二二极管。
CN202011275160.9A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Active CN1123929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5160.9A CN112392947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5160.9A CN112392947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947A CN112392947A (zh) 2021-02-23
CN112392947B true CN112392947B (zh) 2022-02-11

Family

ID=7460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5160.9A Active CN112392947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29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14693A (ja) * 2012-03-06 2013-10-17 Jtekt Corp ソレノイド制御装置
JP2014049975A (ja) * 2012-08-31 2014-03-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流検出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流制御装置
CN107710354A (zh) * 2015-07-08 2018-02-16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07965570A (zh) * 2017-10-27 2018-04-27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At换挡器电磁阀控制与诊断保护电路
CN110296256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磁阀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14693A (ja) * 2012-03-06 2013-10-17 Jtekt Corp ソレノイド制御装置
JP2014049975A (ja) * 2012-08-31 2014-03-1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電流検出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流制御装置
CN107710354A (zh) * 2015-07-08 2018-02-16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07965570A (zh) * 2017-10-27 2018-04-27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At换挡器电磁阀控制与诊断保护电路
CN110296256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磁阀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947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359B (zh) 电磁阀驱动电路、电磁阀和电磁阀驱动方法
JP6455597B2 (ja) 駆動装置
CN101855695A (zh) 用于旁路电源的功率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JP6702333B2 (ja) 駆動装置
US9343218B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and monitoring thereof
US10141145B2 (en) Relay apparatus having plurality of relays and relay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relay apparatus
KR102202956B1 (ko)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JP5611302B2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源装置の異常判定方法
CN110045222B (zh) 一种风扇驱动级的故障诊断方法
CN112392947B (zh) 一种电磁选档执行电路
US8964348B2 (en) Actuator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2494175B (zh) 电磁阀驱动电路
CN103066919A (zh) 一种用于amt控制器的电机驱动电路
JP2008304041A (ja) 移動不良検出装置
JP2006046451A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WO2019220716A1 (ja) 負荷駆動装置
CN214503822U (zh) 一种动力电池主回路继电器粘连检测电路
CN107965570B (zh) At换挡器电磁阀控制与诊断保护电路
CN203309088U (zh) 接触式档位信号检测装置
CN210720690U (zh) 一种电磁铁故障检测电路装置
US201903591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uating two relays arranged in series
CN205028857U (zh) 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CN210167315U (zh) 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CN216975266U (zh) 一种控制电路和控制装置
CN104952670A (zh) 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