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003B - 水利工程护坡 - Google Patents

水利工程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2003B
CN112392003B CN202011332885.7A CN202011332885A CN112392003B CN 112392003 B CN112392003 B CN 112392003B CN 202011332885 A CN202011332885 A CN 202011332885A CN 112392003 B CN112392003 B CN 112392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groove
spring
rotating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28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2003A (zh
Inventor
朱磊
张磊
郭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ongjia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28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2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2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2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体,坡体上铺设多个护坡板,护坡板上设置有锚杆,锚杆插接在坡体上,锚杆远离坡体的一端预埋在护坡板内;锚杆内设有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块、第一推板、丝杠以及多个加强杆,第一转动块转连接于第一内腔的侧壁,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块,第一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内腔的内侧壁,第一推板螺纹连接于丝杠;每个加强杆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推板,加强杆远离第一推板的一端贯穿第一内腔的内侧壁位于锚杆的外侧;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块转动的驱动机构。本申请具有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水利工程护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利工程护坡。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边坡经常受到水流或是雨水的冲刷,使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蚀而产生滑坡现象,所以经常采用水利工程护坡结构进行预防。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11441309A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包括坡体、一号护坡板以及二号护坡板,一号护坡板和二号护坡板的底部的一侧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延伸板,一号护坡板和二号护坡板共设置有多个且斜向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一号护坡板与二号护坡板靠近坡体的一侧表面上均一体成型有钩块、插锥,一号护坡板和二号护坡板的外部侧边处均安装有第一锚杆、第二锚杆,一号护坡板和二号护坡板内部与第一锚杆、第二锚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安装槽,延伸板和下层的二号护坡板之间设置有衔接板、连接杆,延伸板上异于一号护坡板、二号护坡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网框 ,网框内嵌接有隔离网,一号护坡板的上方安装有护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锚杆的外周面均较为光滑,从而使得上述锚杆与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差,进而存在锚杆与坡体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水利工程护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坡体,所述坡体上铺设多个护坡板,所述护坡板上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插接在坡体上,所述锚杆远离坡体的一端预埋在护坡板内;所述锚杆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块、第一推板、丝杠以及多个加强杆,所述第一转动块转连接于第一内腔的顶侧侧壁,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块,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内腔的底侧侧壁,所述第一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内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推板螺纹连接于丝杠;每个所述加强杆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内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加强杆滑移的第一通孔,所述加强杆远离第一推板的一端贯穿第一内腔的内侧壁位于锚杆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加强杆滑移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块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先通过移动锚杆插接坡体,接着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块转动,第一转动块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驱动第一推板在第一内腔内移动,第一推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推板推动多个加强杆移动,使得多个加强杆移动至锚杆的外侧,从而起到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加强杆靠近第一推板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块插接于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杆移动至第一限位块对准第一限位槽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弹簧推动第一限位块滑移,使得第一限位块插接于第一限位槽,从而起到限制加强杆移动的目的,进而降低加强杆滑移出锚杆或滑移进第一内腔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锚杆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块、安装帽、第二转动块、转动杆以及连接块,所述安装块插接于安装槽,所述安装帽固定连接于安装块的顶侧侧壁;所述第二转动块与安装帽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的底侧,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底侧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远离第二转动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插接于连接槽;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二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第一转动块时,先移动安装块茶插接于安装槽,同时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转动杆和连接块转动,使得连接块插接于连接槽,接着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连接块以及第一转动块转动,从而达到转动第一转动块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插接于第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侧设有斜面,所述连接块的底侧设有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斜面与连接块的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插接与连接槽的过程中,连接块的斜面先与第二限位块的斜面相接触,在两个斜面的相互作用下,连接块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滑移至第二滑槽内,当第三滑槽对准第二滑槽时,第二弹簧推动第二限位块滑移,直至第二限位块的部分位于第三滑槽内,此时第二限位块的抵接于第三滑槽的侧壁,从而起到固定连接块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限位块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推板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板;所述推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拉动第二推板的拉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限位块插接于第三滑槽时,第二推板在拉动机构的作用下压缩第三弹簧,此时第二限位块能够滑移至第三滑槽内;当拉动机构不再对第二推板施加外力作用时,第三弹簧推动第二推板移动,第二推板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推板推动第二限位块脱离第三滑槽,从而起到解除第二限位块对连接块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周面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从靠近第二转动块的一端到远离第二转动块的一端孔径逐渐减小;所述转动杆靠近连接块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块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拽动块、第四弹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拉绳,所述拽动块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所述拽动块的底侧与第二通孔的侧壁贴合;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拽动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侧壁;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板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三滑槽的侧壁和第一凹槽的侧壁后与拽动块固定连接,且拉绳均与第一转轴的外周面和第二转轴的周面贴合;所述拉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降低重力对推动装置产生影响的弹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第二推板推动第二限位块移动时,通过按压第二转动块带动带动转动杆移动,转动杆移动带动拽动块移动,拽动块移动的过程中,拽动块的底侧与第二通孔的侧壁相接触,由于第二通孔的侧壁为倾斜面,且拽动块的底侧与第二通孔的侧壁贴合,从而使得第二通孔的侧壁能够推动拽动块滑移至第四滑槽内;拽动块移动至第四滑槽内的过程中,第二推板能够拉动拉绳沿第三滑槽的侧壁滑移,从而使得第二推板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移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便于改变拉绳拉力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安装帽上开设有第五滑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挡板和第五弹簧,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的外周面,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另一端与第五滑槽的槽底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和第五弹簧,一方面降低第二转动块以及转动杆脱离安装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五弹簧的弹力,降低重力对推动装置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便于在按压后快速使第二转动块复位。
优选的,第二内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安装槽的侧壁上对应多个第三通孔开设有多个第四通孔,所述锚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和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三推板和多个水泥管,所述第三推板滑动连接于第二内腔的内侧壁,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内腔内一段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推板螺纹连接于转动杆,多个所述水泥管的端部均能够与第三推板的底侧相抵接,多个所述水泥管与多个第三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泥管滑动连接于第四通孔,且水泥管能够滑动连接于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推动多个水泥管脱离安装块的多组推动机构,且多组推动机构与多个水泥管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安装块插接安装槽前,先在安装块上安装多个水泥管,然后将锚杆插接于坡体上,接着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驱动第三推板移动,第三推板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多个水泥管移动,从而使得水泥管滑移出锚杆的外侧,接下来通过推动机构推动水泥管滑移出安装块,水泥管滑移出安装块后,通过推动装置作用后移除安装块,最后在锚杆上浇灌水泥,使得水泥流入水泥管中,从而起到增强进一步增强锚杆和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
优选的,对应推动机构在第三推板上开设有第六滑槽,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四推板和第六弹簧,所述第四推板的滑动连接于第六滑槽,且第四推板能够与第三通孔滑移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六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推板的一侧;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用于降低水泥管脱离锚杆的第三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推板推动水泥管移动的过程中,水泥管移动至端部位于第三通孔内时,第三推板难以再继续推动水泥管移动,接下来继续移动第三推板,使得第四推板对准第三通孔,此时在第六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六弹簧推动第四推块滑移至第三通孔内,从而能够达到推动水泥管脱离安装块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第四推板和第三通孔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第三推板难以继续在第二内腔内向靠近第一转动块的方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转动杆向靠近第一转动块移动的可能性,进而起到降低安装块脱离安装槽的可能性;当需要拆装安装块时,需要先转动第二转动块,使得第三推板向远离第一转动块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四推板在上表面和第三通孔的侧壁相互作用下,能够推动第四推板滑移至第六滑槽内,进而便于移动第三推板和转动杆,达到拆卸安装块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七滑槽,所述水泥管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组件包括第三限位块和第七弹簧,所述第三限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七滑槽,所述第三限位块插接于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七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七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限位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四推板推动水泥管的端部滑移至第四通孔内时,水泥管上的第二限位槽对准第三限位块,此时在第七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七弹簧推动第三限位块插接于第二限位槽,从而起到降低水泥管发生脱离锚杆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为了便于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先通过移动锚杆插接坡体,接着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块转动,第一转动块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驱动第一推板在第一内腔内移动,第一推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推板推动多个加强杆移动,使得多个加强杆移动至锚杆的外侧,从而起到增强锚杆与坡体之间连接强度的目的;
2.在加强杆移动至第一限位块对准第一限位槽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弹簧推动第一限位块滑移,使得第一限位块插接于第一限位槽,从而起到限制加强杆移动的目的,进而降低加强杆滑移出锚杆或滑移进第一内腔的可能性;
3.当需要转动第一转动块时,先移动安装块茶插接于安装槽,同时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转动杆和连接块转动,使得连接块插接于连接槽,接着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带动转动杆、连接块以及第一转动块转动,从而达到转动第一转动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发明中锚杆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发明中凸显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以及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坡体;11、护坡板;2、锚杆;21、第一内腔;211、第一通孔;212、第一滑槽;213、第三通孔;214、第八滑槽;22、安装槽;221、第四通孔;222、第七滑槽;3、第一固定装置;31、第一转动块;311、连接槽;312、第二滑槽;32、第一推板;33、丝杠;34、加强杆;35、驱动机构;351、安装块;352、安装帽;3521、第五滑槽;353、第二转动块;354、转动杆;3541、第四滑槽;3542、第一凹槽;355、连接块;3551、第三滑槽;3552、第二凹槽;356、第二限位组件;3561、第二限位块;3562、第二弹簧;357、第二内腔;358、第二通孔;4、第一限位组件;41、第一限位块;42、第一弹簧;43、第一限位槽;5、推动装置;51、第二推板;52、第三弹簧;53、拉动机构;531、拽动块;532、第四弹簧;533、第一转轴;534、第二转轴;535、拉绳;536、弹性组件;5361、挡板;5362、第五弹簧;6、第二固定装置;61、第三推板;611、第六滑槽;62、水泥管;621、第二限位槽;622、第三限位槽;63、推动机构;631、第四推板;632、第六弹簧;633、第三限位组件;6331、第三限位块;6332、第七弹簧;7、第四限位组件;71、第四限位块;72、第八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水利工程护坡,如图1所示,包括坡体1,坡体1上铺设有多个护坡板11,护坡板11上设置有锚杆2,锚杆2插接于坡体1中,锚杆2远离坡体1的一端预埋在护坡板11内。
如图1和图2所述,锚杆2内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内腔21,第一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2和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一固定装置3,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块31、第一推板32、丝杠33、加强杆34以及驱动机构35,第一转动块31呈圆柱体状结构,第一转动块31转动连接于第一内腔21的顶侧侧壁。丝杠33的轴心线与锚杆2的轴心线相重合,丝杠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块3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内腔21的底侧侧壁。第一推板32呈圆形板状结构,第一推板32滑动连接于第一内腔21,丝杠33贯穿第一推板32,第一推板32螺纹连接于丝杠33。加强杆34为四个,四个加强杆34相对锚杆2倾斜设置,每个加强杆34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推板32,第一内腔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加强杆34滑移的第一通孔211,加强杆34远离第一推板32的一端经第一通孔211后位于锚杆2的外侧。第一固定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的驱动机构35。为了便于增强锚杆2与坡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先通过移动锚杆2插接坡体1,接着通过驱动机构35驱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带动丝杠33转动,丝杠33转动驱动第一推板32在第一内腔21内移动,第一推板3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推板32推动多个加强杆34移动,使得多个加强杆34移动至锚杆2的外侧,从而起到增强锚杆2与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加强杆34滑移的第一限位组件4。第一通孔2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2,加强杆34靠近第一推板32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3。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块41和第一弹簧42,第一限位块41沿锚杆2的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12,第一弹簧42位于第一滑槽212内,第一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21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41的底侧侧壁。在加强杆34移动至第一限位块41对准第一限位槽43时,在第一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弹簧42推动第一限位块41滑移,使得第一限位块41插接于第一限位槽43,从而起到限制加强杆34移动的目的,进而降低加强杆34滑移出锚杆2或滑移进第一内腔21的可能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锚杆2的端面开设有开口呈圆形的安装槽22,第一转动块31转动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呈矩形的连接槽311,驱动机构35包括安装块351、安装帽352、第二转动块353、转动杆354、连接块355以及第二限位组件356,安装块351呈圆柱体状结构,安装块351插接于安装槽22,安装块351内开设有第二内腔357,第二内腔357的截面为设有四个导角的矩形。安装帽352呈圆柱体结构,安装帽352固定连接于安装块351的上表面,第二转动块353与安装帽352间隙配合。转动杆35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353的底侧,第二内腔357上开设有供转动杆354穿过的第二通孔358,第二通孔358的孔径从靠近第二转动块353的远离第二转动块353的一端逐渐减小。连接块355呈矩形块状结构,连接块355固定连接于转动杆354远离第二转动块353的一端,且连接块355插接于连接槽311。当需要转动第一转动块31时,先移动安装块351茶插接于安装槽22,同时转动第二转动块353带动转动杆354和连接块355转动,使得连接块355插接于连接槽311,接着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353带动转动杆354、连接块355以及第一转动块31转动,从而达到转动第一转动块31的目的。
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槽31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呈矩形的第二滑槽312,连接块355上开设有开口呈矩形的第三滑槽3551,第二限位组件356包括第二限位块3561和第二弹簧3562,第二限位块356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312,且第二限位块3561插接于第三滑槽3551,第二限位块3561的上表面设有斜面,连接块355的底侧设有斜面,第二限位块3561的斜面与连接块355的斜面相匹配;第二弹簧3562位于第二滑槽312内,第二弹簧35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31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块3561远离连接块355的一侧。在连接块355插接与连接槽311的过程中,连接块355的斜面先与第二限位块3561的斜面相接触,在两个斜面的相互作用下,连接块355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滑移至第二滑槽312内,当第三滑槽3551对准第二滑槽312时,第二弹簧3562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滑移,直至第二限位块3561的部分位于第三滑槽3551内,此时第二限位块3561的抵接于第三滑槽3551的侧壁,从而起到固定连接块355的作用。
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块355内设置用于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的推动装置5,推动装置5包括第二推板51、第三弹簧52以及拉动机构53,第二推板51呈矩形块状结构,第二推板51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3551,第三弹簧52位于第三滑槽3551内,第三弹簧52的一端固定第二推板51远离第二限位块3561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滑槽3551的槽底。当第二限位块3561插接于第三滑槽3551时,第二推板51在拉动机构53的作用下压缩第三弹簧52,此时第二限位块3561能够滑移至第三滑槽3551内;当拉动机构53不再对第二推板51施加外力作用时,第三弹簧52推动第二推板51移动,第二推板5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推板51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脱离第三滑槽3551,从而起到解除第二限位块3561对连接块355的固定作用。
如图3和图5所示,转动杆354上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四滑槽3541,转动杆354靠近连接块355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一凹槽3542,连接块355靠近转动杆35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552,第一凹槽3542与第二凹槽3552相连通。拉动机构53包括拽动块531、第四弹簧532、第一转轴533、第二转轴534、拉绳535以及弹性组件536,拽动块531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3541,且拽动块531的底侧与第二通孔358的侧壁贴合。第四弹簧532位于第四滑槽3541内,第四弹簧5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滑槽354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拽动块531的一侧。第一转轴533和第二转轴534均呈圆形杆状结构,第一转轴53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3542的内侧壁,第二转轴53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3552的内侧壁。拉绳5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拽动块531靠近第四弹簧532的一侧,另一端贯穿第四滑槽3541后依次经过第一凹槽3542和第二凹槽3552,再贯穿第二凹槽3552的侧壁与第二推板51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拉绳535均与第一转轴533的外周面和第二转轴534的周面贴合。当需要第二推板51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移动时,通过按压第二转动块353带动带动转动杆354移动,转动杆354移动带动拽动块531移动,拽动块531移动的过程中,拽动块531的底侧与第二通孔358的侧壁相接触,由于第二通孔358侧壁为倾斜面,且拽动块531的底侧与第二通孔358的侧壁贴合,从而使得第二通孔358的侧壁能够推动拽动块531滑移至第四滑槽3541内;拽动块531移动至第四滑槽3541内的过程中,第二推板51能够拉动拉绳535沿第三滑槽3551的侧壁滑移,从而使得第二推板51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移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533和第二转轴534,便于改变拉绳535拉力的方向。
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帽352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五滑槽3521,且第二滑槽312的轴心线与第二转动块353的轴心线相重合,弹性组件536包括挡板5361和第五弹簧5362,挡板5361呈圆环形板状结构,挡板5361的内周面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353的外周面。第五弹簧53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5361的靠近转动杆354一侧,另一端与第五滑槽3521的侧壁贴合。通过设置挡板5361和第五弹簧5362,一方面降低第二转动块353以及转动杆354脱离安装块351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五弹簧5362的弹力,降低重力对推动装置5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便于在按压后快速使第二转动块353复位。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内腔35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三通孔213,对应四个第三通孔213在安装槽22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221,锚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2和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二固定装置6,第二固定装置6包括第三推板61、四个水泥管62以及分别推动四个水泥管62的四组推动机构63,第三推板61滑动连接于第二内腔357的内侧壁,转动杆354贯穿第三推板61,转动杆354位于第二内腔357内一段的外周面设有螺纹,第三推板61螺纹连接于转动杆354,四个水泥管62的端部均能够与第三推板61的底侧相抵接,四个水泥管62与四个第三通孔213一一对应设置,水泥管62滑动连接于第四通孔221,且水泥管62能够滑动连接于第三通孔213。在将安装块351插接安装槽22前,先在安装块351上安装多个水泥管62,然后将锚杆2插接于坡体1上,接着通过转动第二转块353驱动第三推板61移动,第三推板6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多个水泥管62移动,从而使得水泥管62滑移出锚杆2的外侧,接下来通过推动机构63推动水泥管62滑移出安装块351,水泥管62滑移出安装块351后,通过推动装置5作用后移除安装块351,最后在锚杆2上浇灌水泥,使得水泥流入水泥管62中,从而起到增强进一步增强锚杆2和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
如图3和图6所示,每组推动机构63包括第四推块、第六弹簧632、第三限位组件633和第四限位组件7,第三推板61上开设有供第四推块滑移的第六滑槽611,第四推板631能够与第三通孔213滑移连接,第六弹簧632位于第六滑槽611内,第六弹簧6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六滑槽6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推板631远离水泥管62的一侧。在第三推板61推动水泥管62移动的过程中,水泥管62移动至端部位于第三通孔213内时,第三推板61难以再继续推动水泥管62移动,接下来继续移动第三推板61,使得第四推板631对准第三通孔213,此时在第六弹簧632的弹力作用下,第六弹簧632推动第四推块滑移至第三通孔213内,从而能够达到推动水泥管62脱离安装块351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第四推板631和第三通孔213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第三推板61难以继续在第二内腔357内向靠近第一转动块3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转动杆354向靠近第一转动块31移动的可能性,进而起到降低安装块351脱离安装槽22的可能性;当需要拆装安装块351时,需要先转动第二转块353,使得第三推板61向远离第一转动块3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四推板631在上表面和第三通孔213的侧壁相互作用下,能够推动第四推板631滑移至第六滑槽611内,进而便于移动第三推板61和转动杆354,达到拆卸安装块351的目的。
如图3和图6所示,第四通孔22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七滑槽222,水泥管62靠近第三推板6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21,第三限位组件633包括第三限位块6331和第七弹簧6332,第三限位块6331滑动连接于第七滑槽222,第三限位块6331插接于第二限位槽621,第七弹簧6332位于第七滑槽222内,第七弹簧63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七滑槽22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限位块6331的一侧。当第四推板631推动水泥管62的端部滑移至第四通孔221内时,水泥管62上的第二限位槽621对准第三限位块6331,此时在第七弹簧6332的弹力作用下,第七弹簧6332推动第三限位块6331插接于第二限位槽621,从而起到降低水泥管62发生脱离锚杆2的可能性。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三通孔21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八滑槽214,水泥管62远离第三推板6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622,且第三限位槽622的侧壁呈半球形,第四限位组件7第四限位块71和第八弹簧72,第四限位块71靠近水泥管62的一侧为圆球形,第四限位块71插接于第三限位槽622,第八弹簧72位于第八滑槽214内,第八弹簧7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八滑槽214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限位块71的一侧。通过设置第四限位组件7便于降低安装水泥管62的过程中,水泥管62脱离安装块351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水利工程护坡的实施原理为:为了便于增强锚杆2与坡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先通过移动锚杆2插接坡体1,接着通过驱动机构35驱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带动丝杠33转动,丝杠33转动驱动第一推板32在第一内腔21内移动,第一推板3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推板32推动多个加强杆34移动,使得多个加强杆34移动至锚杆2的外侧,从而起到增强锚杆2与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坡体(1),所述坡体(1)上铺设多个护坡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板(11)上设置有锚杆(2),所述锚杆(2)插接在坡体(1)上,所述锚杆(2)远离坡体(1)的一端预埋在护坡板(11)内;所述锚杆(2)内设有第一内腔(21),所述第一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2)与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一固定装置(3),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块(31)、第一推板(32)、丝杠(33)以及多个加强杆(34),所述第一转动块(31)转连接于第一内腔(21)的顶侧侧壁,所述丝杠(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块(3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内腔(21)的底侧侧壁,所述第一推板(32)滑动连接于第一内腔(2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推板(32)螺纹连接于丝杠(33);每个所述加强杆(34)的端部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推板(32),所述第一内腔(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加强杆(34)滑移的第一通孔(211),所述加强杆(34)远离第一推板(32)的一端贯穿第一内腔(21)的内侧壁位于锚杆(2)的外侧;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加强杆(34)滑移的第一限位组件(4);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块(31)转动的驱动机构(35);
所述锚杆(2)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第一转动块(31)的上开设有连接槽(311),所述驱动机构(35)包括安装块(351)、安装帽(352)、第二转动块(353)、转动杆(354)以及连接块(355),所述安装块(351)插接于安装槽(22),所述安装帽(352)固定连接于安装块(351)的顶侧侧壁;所述第二转动块(353)与安装帽(352)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354)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353)的底侧,所述安装块(351)内开设有第二内腔(357),所述第二内腔(357)的底侧侧壁上开设有供转动杆(354)穿过的第二通孔(358);所述连接块(355)固定连接于转动杆(354)的远离第二转动块(353)的一端,所述连接块(355)插接于连接槽(311);所述驱动机构(35)还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块(355)的第二限位组件(356);
所述连接槽(3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12),所述连接块(355)上开设有第三滑槽(3551),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56)包括第二限位块(3561)和第二弹簧(3562),所述第二限位块(356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312),所述第二限位块(3561)插接于第三滑槽(3551),所述第二限位块(3561)的顶侧设有斜面,所述连接块(355)的底侧设有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3561)的斜面与连接块(355)的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弹簧(35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31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块(3561)远离连接块(355)的一侧;
所述连接块(355)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二限位块(3561)的推动装置(5),所述推动装置(5)包括第二推板(51)和第三弹簧(52),所述第二推板(51)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3551),所述第三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滑槽(355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板(51);所述推动装置(5)还包括用于拉动第二推板(51)的拉动机构(53);
所述转动杆(354)的周面上开设有第四滑槽(3541),所述第二通孔(358)的孔径从靠近第二转动块(353)的一端到远离第二转动块(353)的一端孔径逐渐减小;所述转动杆(354)靠近连接块(355)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一凹槽(3542),所述连接块(355)靠近转动杆(35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552),所述第一凹槽(3542)与第二凹槽(3552)相连通,所述拉动机构(53)包括拽动块(531)、第四弹簧(532)、第一转轴(533)、第二转轴(534)以及拉绳(535),所述拽动块(531)滑动连接于第四滑槽(3541),所述拽动块(531)的底侧与第二通孔(358)的侧壁贴合;所述第四弹簧(5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滑槽(354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拽动块(531)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533)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3542)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转轴(534)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3552)的内侧壁;所述拉绳(5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推板(51)远离第二限位块(3561)的一侧,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三滑槽(3551)的侧壁和第一凹槽(3542)的侧壁后与拽动块(531)固定连接,且拉绳(535)均与第一转轴(533)的外周面和第二转轴(534)的周面贴合;所述拉动机构(53)还包括用于降低重力对推动装置(5)产生影响的弹性组件(5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2),所述加强杆(34)靠近第一推板(32)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3),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块(41)和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限位块(4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12),所述第一限位块(41)插接于第一限位槽(43),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21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4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帽(352)上开设有第五滑槽(3521),所述弹性组件(536)包括挡板(5361)和第五弹簧(5362),所述挡板(536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块(353)的外周面,所述第五弹簧(53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5361)靠近转动杆(354)的一侧,另一端与第五滑槽(3521)的槽底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第二内腔(357)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13),安装槽(22)的侧壁上对应多个第三通孔(213)开设有多个第四通孔(221),所述锚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强锚杆(2)和坡体(1)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二固定装置(6),所述第二固定装置(6)包括第三推板(61)和多个水泥管(62),所述第三推板(61)滑动连接于第二内腔(357)的内侧壁,所述转动杆(354)位于第二内腔(357)内一段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三推板(61)螺纹连接于转动杆(354),多个所述水泥管(62)的端部均能够与第三推板(61)的底侧相抵接,多个所述水泥管(62)与多个第三通孔(2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泥管(62)滑动连接于第四通孔(221),且水泥管(62)能够滑动连接于第三通孔(213);所述第二固定装置(6)还包括用于推动多个水泥管(62)脱离安装块(351)的多组推动机构(63),且多组推动机构(63)与多个水泥管(62)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对应推动机构(63)在第三推板(61)上开设有第六滑槽(611),所述推动机构(63)包括第四推板(631)和第六弹簧(632),所述第四推板(631)的滑动连接于第六滑槽(611),且第四推板(631)能够与第三通孔(213)滑移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六滑槽(6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推板(631)的一侧;所述推动机构(63)还包括设置于用于降低水泥管(62)脱离锚杆(2)的第三限位组件(6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工程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22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七滑槽(222),所述水泥管(62)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21),所述第三限位组件(633)包括第三限位块(6331)和第七弹簧(6332),所述第三限位块(6331)滑动连接于第七滑槽(222),所述第三限位块(6331)插接于第二限位槽(621),所述第七弹簧(63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七滑槽(222)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限位块(6331)的一侧。
CN202011332885.7A 2020-11-25 2020-11-25 水利工程护坡 Active CN112392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885.7A CN112392003B (zh) 2020-11-25 2020-11-25 水利工程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2885.7A CN112392003B (zh) 2020-11-25 2020-11-25 水利工程护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003A CN112392003A (zh) 2021-02-23
CN112392003B true CN112392003B (zh) 2022-04-22

Family

ID=74607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2885.7A Active CN112392003B (zh) 2020-11-25 2020-11-25 水利工程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2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335A (zh) * 2021-04-12 2021-07-02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货位拼装式波形钢板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CN113431037A (zh) * 2021-05-12 2021-09-24 孙华伟 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系统
CN113174946B (zh) * 2021-05-22 2022-06-28 广东铭濠润建工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锚索结构及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法
CN114737578A (zh) * 2022-04-19 2022-07-12 河南山河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护岸工程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2933A5 (zh) * 1987-05-22 1990-01-15 Rueegger Ag
CN2737950Y (zh) * 2004-10-27 2005-11-02 河海大学 一种可全回收式锚杆
CN207331714U (zh) * 2017-09-27 2018-05-08 广东金东建设工程公司 一种破碎岩体边坡的防护加固结构
CN109469074A (zh) * 2018-10-26 2019-03-15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路堑边坡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48405U (zh) * 2020-04-09 2020-11-17 剧捧捧 一种岩土锚固装置
CN111691433B (zh) * 2020-06-03 2021-08-27 北京欣江峰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边坡加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003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2003B (zh) 水利工程护坡
CN210917344U (zh) 一种抗浮锚杆
CN208996024U (zh) 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
CN110440058A (zh) 一种防松动且固定紧密的污水管道固定装置
CN206736914U (zh) 一种自锁型抗拔锚杆
CN204492720U (zh) 具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地质勘探绳索钻具
CN107387018B (zh) 一种一趟管柱完成水泥承留器的坐封和挤水泥施工的工具
CN201281064Y (zh) 楔式膨胀螺钉
CN10928925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油分离管道
CN213448330U (zh) 一种生态石笼
CN207862750U (zh) 一种市政桥梁的限位装置
CN211006636U (zh) 一种预制式地下连续墙拼接结构
CN107387037A (zh) 筛管自锁开关操控器
CN202370473U (zh) 全通径球座
CN114623353A (zh) 一种农田灌溉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4460702U (zh) 一种桩基质量检测装置
CN210564467U (zh) 一种压裂用投球式压裂滑套
CN205936496U (zh) 一种抽油杆井口刮油装置
US2670927A (en) Pipe releasing method
CN107514153A (zh) 基于海上平台的隔振型铝合金房
CN110965566A (zh) 一种用于围堰下放的黏土松土器
CN215562782U (zh) 一种可防水土流失的水利挡土墙结构
CN212947506U (zh) 一种阀门开关扳手
CN216238592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加固装置
CN115045303B (zh) 一种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901, 9 / F, building B, Xiangfeng Creative Park, intersection of Xiangzhang Avenue and Hong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Applicant after: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101, S3 building, Yipin mansion, intersection of Jiaotong road and Jiaoyu Road, Linquan County,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831100 Shop 2-2, Building 37, Times New City Community, Hongxing East Road, Changji City, 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Hongjia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901, 9 / F, building B, Xiangfeng Creative Park, intersection of Xiangzhang Avenue and Hong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Centur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