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1987A - 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1987A CN112391987A CN202011563876.9A CN202011563876A CN112391987A CN 112391987 A CN112391987 A CN 112391987A CN 202011563876 A CN202011563876 A CN 202011563876A CN 112391987 A CN112391987 A CN 112391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guide
- hole
- plate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3/00—Applying liquids to roads or like surfaces, e.g. for dust control; Stationary flushing devices
- E01H3/02—Mobile apparatus, e.g. watering-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属于防尘加湿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桶、上支架、车体、旋转动力齿轮组、泵体齿轮动力组、齿轮连接装置和齿轮分离装置;盛液桶安装在上支架的空腔中,车体空腔内对称安装有两隔板,隔板上分别安装有旋转动力齿轮组和泵体齿轮动力组,车体内安装有一动力泵、三通阀、多通阀,动力泵包括两套泵力系统,车体内安装有两组齿轮连接装置和两组齿轮分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申请日:2017年11月28日,《一种加湿降尘推车》(申请号:2017112167447)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加湿降尘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利用自身重力转化为动力的旋转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港口、建筑工地、煤场、热电厂、矿山等企业的粉状物料在露天堆放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飘散在空中,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运转。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清洁生产概念的提高,有效的加湿降尘刻不容缓。
现有的加湿降尘方式往往针对的是大型货场或者道路,采用的是洒水车之类的设备,通过汽油或者电力驱动车辆进行洒水,但是各种装置不能用于医院、学校、室内公共场所或者粉尘比较密集的厂房内。现有的室内加湿降尘作业方式往往是固定化喷头,或者使用专门装置进行移动喷淋。固定化喷头只能用于人员走空后,而移动喷淋设备则需要电机提供动力进行喷洒。交流电机会出现电线长度限制和带来的公众风险(绊倒、触电),直流电机需要加装蓄电池,增加人员移动中的重量负担,并且如果忘记充电,则无法立刻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利用自身重力转化为动力的旋转喷洒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桶、上支架、车体、旋转动力齿轮组、泵体齿轮动力组、齿轮连接装置和齿轮分离装置;所述的盛液桶安装在上支架的空腔中,盛液桶的出液口插入在上支架下端的通孔中,盛液桶的出液口处密封有一层密封膜;所述的车体上端壁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分别与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滑道孔,第一定位板的两端穿过固定块上的滑道孔,两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分别各通过限位拉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板顶在同侧第一限位板的下端;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与一双面齿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双面齿条的下端设有一推板,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穿过车体上端壁上的齿条孔;所述的车体空腔内对称安装有两隔板,所述的隔板上分别安装有旋转动力齿轮组和泵体齿轮动力组,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与L形杆铰接,所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与V形杆铰接;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蜗杆的两端分别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第一从动齿轮的齿轮孔连接;第一转动轴穿过车体上端壁,下端与蜗轮连接,上端与第一外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外齿轮与第三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三外齿轮与第一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外齿轮、第三外齿轮、第四外齿轮、第五外齿轮与车体的上端壁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五外齿轮与第二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四外齿轮与第五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四外齿轮与第一外齿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车体的上端壁上设有一环形滑道,齿圈的下端滑块嵌在环形滑道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分别与齿圈内啮合;第二转动轴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连接;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一动力泵、三通阀、多通阀,所述的动力泵包括两套泵力系统,所述的泵力系统包括泵体、软管、挤压轮和中心架;所述的泵体安装在车体的上端壁,泵体上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的泵体圆柱形空腔的圆心处设有一通孔,通孔内有一可转动的泵轴,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架的中间位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中心架与多个挤压轮的圆心处为可转动连接,中心架的每个分支末端与一个挤压轮的圆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的软管由泵体进液孔进入,泵体出液孔穿出;上端为一盲孔的导液管穿过车体上端壁通孔,所述导液管的外壁上多个通孔与盲孔相通,导液管下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两个软管的入口端;所述的齿圈上设有多个呈圆周形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两软管穿过车体上端壁上的出液孔,通过多通阀与多个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两组齿轮连接装置和两组齿轮分离装置;所述的齿轮连接装置包括导向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L形钩、复位杆和驱动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板上设有两导向销轴,分别嵌在L型杆和V型杆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车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带有滑道孔的滑道块,所述的导向板穿过滑道孔,所述的导向板上套有第一压板,所述的导向板的下端与第二压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通过第四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的两驱动板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轴与所述的隔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形钩的上端与车体的侧壁为可转动连接,下端钩在第二压板的外缘下端;所述的L形钩上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车体两端的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一方形导向杆的一端插入在复位杆外端的方形导向孔内,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复位杆的方形导向孔的孔底连接;所述的驱动板和复位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导向销轴,嵌在L形钩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复位杆上设有内嵌有环形滑块的环形滑道上;拨板穿过所述的车体侧壁的L形通孔与环形滑块连接;所述的齿轮分离装置包括铰接板、定位块、第二方形导向杆、挡板、外套筒和第三方形导向杆;所述的车体两端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二方形导向杆插入在定位块外端的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定位块的外端与车体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的铰接板外端与定位块的内侧铰接,两铰接板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的车体的底板上安装有第三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三方形导向杆插入在外套筒下端的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外套筒的上端与挡板连接,所述的挡板的两侧为倾斜面,所述的挡板与车体的底板通过第三压缩弹簧连接,两定位块压在压板的上端,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连接板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挡板连接;拉板的一端穿过车体侧壁上的长方形通孔与挡板连接。
上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蓄力齿轮、第一减速齿轮、第一加速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卷簧;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与第一卷簧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卷簧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蓄力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减速齿轮轴心与一L型杆的一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的弯曲处与第一加速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的另一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与第一减速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
上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二蓄力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二减速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二加速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卷簧;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二卷簧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卷簧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蓄力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减速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与第二加速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加速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与V型杆的外侧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的弯曲处与第六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的内侧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适用于室内加湿降尘,移动方便。
2、无需人工驱动或使用电动机等动力机构驱动,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旋转动力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泵体齿轮动力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齿轮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状态的正视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15是实施例4的侧视图。
图16是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17是实施例5中卷簧缓速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为了便于叙述以图9为准,分为正面、背面和侧面,以视图中线为准,分为内外。
如图1~10所示,实施例1中包括盛液桶9、上支架6、车体1、旋转动力齿轮组和泵体齿轮动力组。所述的车体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一侧的壁上有把手73。其目的在于方便移动。所述车体外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本发明为了刚好的展示内部结构,图1对不必要的部分外壳进行了拆除,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有(非必须)与操作环境相适应的外壳,外壳的结构和外观与本申请技术无关,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的上支架6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空腔下端设有一通孔。所述的盛液桶9能够安装在上支架6的空腔中,盛液桶9的出液口能够插入在上支架6下端的通孔中,盛液桶9的出液口处密封有一层密封膜。
所述的盛液桶9设有一配重块,能够增加盛液桶9的重量。
如图2所示,所述的车体1上端壁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杆4,所述的上支架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杆4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所述的上支架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板8。所述的第一导向杆4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分别与一固定块70连接。所述的固定块70上设有滑道孔,第一定位板7的两端穿过固定块70上的滑道孔,两第一定位板7的两端分别各通过限位拉板71连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板7顶在同侧第一限位板8的下端,从而能够阻挡第一限位板8向下移动,所述的上支架6随之被固定在所述的车体1的上方,不能下移。所述的第一定位板7上设有一缺口,所述的缺口的面积大于第一限位板8的面积。当推动一侧限位拉板71,使第一定位板7的缺口位于第一限位板8的下方,此时,第一定位板7不再限制第一限位板8,上支架6下降通道被打开,从而上支架6能够沿第一导向杆4向下运动。
所述的上支架6的两侧分别与一双面齿条5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双面齿条5的下端设有一推板,所述的双面齿条5为两侧都有齿的齿条。所述的车体1上端的壁上设有两齿条孔,所述的双面齿条5的下端穿过车体1上端壁上的齿条孔。
所述的车体1上设有一空腔,车体1的空腔内对称安装有两隔板,所述的隔板上各安装有旋转动力齿轮组和泵体齿轮动力组。
如图4~6所示,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19、第一传动齿轮20、第一蓄力齿轮25、第一减速齿轮24、第一加速齿轮23、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一从动齿轮21和第一卷簧26。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25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25与第一卷簧26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卷簧26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19与第一传动齿轮20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20的直径大于第一主动齿轮19的直径,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20与第一蓄力齿轮25相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20的直径大于第一蓄力齿轮25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减速齿轮24的直径大于第一蓄力齿轮25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减速齿轮24轴心与一L型杆38的外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38的弯曲处与第一加速齿轮23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38的内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23与第一减速齿轮24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减速齿轮24的直径大于第一加速齿轮23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23与第二传动齿轮22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22的直径大于第一加速齿轮23的直径,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21与第二传动齿轮22相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22的直径大于第一从动齿轮21的直径。
如图3、4所示,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一通孔,蜗杆67的两端分别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第一从动齿轮21的齿轮孔连接。所述的车体1的上端壁上设有一通孔,第一转动轴与车体1上端壁的通孔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轴的下端与蜗轮68连接,上端与第一外齿轮17连接,所述的第一外齿轮17与第二外齿轮1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外齿轮14与第三外齿轮16相啮合,所述的第三外齿轮16与第一半齿轮15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外齿轮14、第三外齿轮16、第四外齿轮37、第五外齿轮61与车体1的上端壁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五外齿轮61与第二半齿轮18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四外齿轮37与第五外齿轮61相啮合,所述的第四外齿轮37与第一外齿轮17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二者同向联动,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或链传动装置。
如图3所示,所述的车体1的上端壁上设有一环形滑道,齿圈3的下端设有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的滑块嵌在环形滑道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15和第二半齿轮18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分别与齿圈3内啮合。当第一半齿轮15与齿圈3相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8与齿圈3脱离啮合,当第二半齿轮18与齿圈3相啮合时,第一半齿轮15与齿圈3脱离啮合。由于第一半齿轮15与第二半齿轮18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使齿圈3往复旋转。所述的齿圈3上设有多个呈圆周形分布的雾化喷头2。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喷头2的位置或者避开把手73方向,或者在把手73对应喷头的位置设有挡水板,其目的在于防止水雾喷溅到工作人员。
如图4、5所示,泵体齿轮动力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28、第三传动齿轮29、第二蓄力齿轮35、第四传动齿轮34、第二减速齿轮32、第五传动齿轮31、第二加速齿轮33、第六传动齿轮30、第二从动齿轮27和第二卷簧36。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28与第三传动齿轮29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29的直径大于第二主动齿轮28的直径,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35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传动齿轮34与第二卷簧36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卷簧36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29与第二蓄力齿轮35相啮合,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29的直径大于第二蓄力齿轮35的直径,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35与第四传动齿轮34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减速齿轮32与第五传动齿轮31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31的直径大于第二减速齿轮32的直径,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31与第二加速齿轮33相啮合,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31的直径大于第二加速齿轮33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加速齿轮33与第六传动齿轮30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六传动齿轮30的直径大于第二加速齿轮33的直径,所述的第六传动齿轮30与第二从动齿轮27相啮合,所述的第六传动齿轮30的直径大于第二从动齿轮27的直径。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31与V型杆39的外侧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39的弯曲处与第六传动齿轮30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39的内侧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第二转动轴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27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2连接。
如图4、9所示,所述的车体1内安装有动力泵、三通阀、多通阀,所述的动力泵包括两套泵力系统,二者对称安装,所述的泵力系统包括泵体13、软管66、挤压轮65和中心架64。为了刚好的显示内部结构,图4所选取的俯视剖面避开了三通阀和多通阀,所述的三通阀用于连接导液管10和两个软管66,所述的多通阀用于连接软管66和多个雾化喷头2,其连接方式和内在结构为现有公知常识,在图中不再额外展示。所述的泵体13安装在车体1的上端壁,泵体13上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的泵体13圆柱形空腔的圆心处设有一通孔,通孔内有一可转动的泵轴,所述的泵轴的上端与中心架64的中间位置连接,下端与从动锥齿轮11连接,所述的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1相啮合,所述的中心架64与多个挤压轮65的圆心处为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中心架64为Y字形,每个分支末端与一个挤压轮65的圆心通过轴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多分支结构实现软管66的间断性积压,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挤压轮65挤压面宽度不小于软管66直径。所述的泵体13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的软管66的一端由进液孔进入,由出液孔穿出,软管66紧贴在泵体13圆柱形空腔的壁上。
如图9所示,所述的车体1的上端壁设有一通孔,所述的车体的通孔内设有一导液管10,所述的导液管10的上端为一盲孔,导液管10的外壁上多个通孔与盲孔相通,导液管10上端穿过通孔,可以突破盛液桶9的出液口处的密封膜,盛液桶9内的液体从导液管10通孔流入导液管10管路中。导液管10下端与一三通阀的进液孔连接,所述的三通阀的两出液孔分别连接两个软管66的入口端。所述的车体1的上端壁上设有两个出液孔,两软管66的依次穿过泵体13的出液孔和车体1上端壁上的出液孔,与多通阀进液管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2通过管道与多通阀的出液孔连接。
所述的车体1内安装有两组齿轮连接装置和两组齿轮分离装置。
如图5、8所示,所述的齿轮连接装置包括导向板40、第一压板42、第二压板46、L形钩44、复位杆47和驱动板45,所述的第一导向板40上设有两导向销轴,其中一导向销轴嵌在L型杆38的长方形导向孔内,另一导向销轴嵌在V型杆39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车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滑道块41,所述的滑道块41上设有滑道孔,所述的导向板40穿过滑道块41上的滑道孔,所述的导向板40上套有第一压板42,所述的导向板40的下端与第二压板46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板42与第二压板46之间通过第四压缩弹簧43连接,所述的两驱动板45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轴与所述的隔板可转动连接,内端位于第一压板42下方,所述的L形钩44的上端与车体1的侧壁为可转动连接,下端钩在第二压板46的外缘下端。所述的L形钩44上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车体1两端的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方形导向杆50,所述的复位杆47的外端设有一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方形导向杆50的一端插入在复位杆47的方形导向孔内,通过第一压缩弹簧48与复位杆47的方形导向孔的孔底连接。所述的驱动板45和复位杆47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导向销轴,驱动板45和复位杆47的导向销轴嵌在L形钩44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复位杆47上设有一环形滑道,复位杆47的环形滑道内嵌有环形滑块49。如图10所示,所述的车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两L形通孔,拨板62的一端穿过L形通孔与环形滑块49连接,当拨板62转动到L形通孔的下端孔时,能够对复位杆47定位,从而能够使第二压板46进行复位。所述的L形通孔的具体规格设定以匹配复位杆47的被动变位定位为宜。
如图5所示,所述的齿轮分离装置包括铰接板54、定位块53、第二方形导向杆52、挡板55、外套筒56和第三方形导向杆57。所述的车体1两端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方形导向杆52,所述的定位块53的外端设有一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二方形导向杆52插入在定位块53的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定位块53的外端与车体1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51连接。所述的铰接板54外端与定位块53的内侧铰接,两铰接板54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的车体1的底板上安装有第三方形导向杆57,所述的外套筒56下端设有一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三方形导向杆57插入在外套筒56的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外套筒56的上端与挡板55连接,所述的挡板55的两侧为倾斜面,所述的挡板55与车体1的底板通过第三压缩弹簧58连接,两定位块53压在挡板55的上端,从而使第三压缩弹簧58压缩。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19和第一传动齿轮20与第一连接板59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28和第三传动齿轮29与第二连接板60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59与第二连接板60分别与挡板55下端连接。所述的车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长方形通孔,拉板63的一端穿过车体1侧壁上的长方形通孔与挡板55连接。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发明时,将盛液桶9放置在上支架6的空腔中,推动限位拉板71,使第一定位板7的缺口位于第一限位板8的下方,此时,第一定位板7不再限制第一限位板8,上支架6下降通道被打开,从而上支架6能够沿第一导向杆4向下运动。双面齿条5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19和第二主动齿轮28相啮合,第一主动齿轮19带动第一传动齿轮20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0带动第一蓄力齿轮25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齿轮20的直径大于第一蓄力齿轮25的直径,因此,第一传动齿轮20能够带动第一蓄力齿轮25快速转动,第一蓄力齿轮25带动第一卷簧26收缩。第二主动齿轮28带动第三传动齿轮29转动,第三传动齿轮29带动第二蓄力齿轮35转动,由于第三传动齿轮29的直径大于第二蓄力齿轮35的直径,因此,第三传动齿轮29能够带动第二蓄力齿轮35快速转动,第二蓄力齿轮35带动第二卷簧36收缩,当双面齿条5上的推板运动到第一压板42位置时,开始推压第一压板42,第一压板42沿导向板40,向下运动压缩第四压缩弹簧43,当第一压板42运动到驱动板45的上端时,开始按压驱动板45,驱动板45转动,通过导向销轴带动L形钩44转动,从而使L形钩44带动复位杆47沿第一方形导向杆50运动。当L形钩44转动时,L形钩44不再钩在第二压板46的底部,从而使第四压缩弹簧43舒张,带动导向板40和第二压板46向下运动,导向板40向下,则通过导向销轴带动L型杆38和V型杆39转动,使第一减速齿轮24与第一蓄力齿轮25相啮合,使第四传动齿轮34与第二减速齿轮32相啮合。当第二压板46运动到两铰接板54位置时,通过两铰接板54带动两定位块53压缩第二压缩弹簧51沿第二方形导向杆52运动,使两定位块53不再压在挡板55的上方,第三压缩弹簧58舒张使挡板55和外套筒56向上运动。挡板55通过第一连接板59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9和第一传动齿轮20向上运动,使第一传动齿轮20与第一蓄力齿轮25脱离啮合,挡板55通过第二连接板60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8和第三传动齿轮29向上运动,使第三传动齿轮29与第二蓄力齿轮35脱离啮合。此时,第一蓄力齿轮25带动第一减速齿轮24转动,由于第一减速齿轮24的直径大于第一蓄力齿轮25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减速作用,使第一卷簧26缓慢释放,第一减速齿轮24带动第一加速齿轮23转动,由于第一减速齿轮24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力齿轮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加速作用,第一加速齿轮23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1转动,由于第二传动齿轮22的直径大于第一从动齿轮21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加速作用。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21带动蜗杆67转动,所述的蜗杆67带动蜗轮68转动,蜗轮68带动第一外齿轮17转动,第一外齿轮17带动第二外齿轮14转动,第二外齿轮14带动第三外齿轮16转动,第三外齿轮16带动第一半齿轮15转动,第一外齿轮17依次通过传动装置和第四外齿轮37、第五外齿轮61带动第二半齿轮18转动,第一半齿轮15与齿圈3相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8与齿圈3脱离啮合,第二半齿轮18与齿圈3相啮合时,第一半齿轮15与齿圈3脱离啮合,由于第一半齿轮15与第二半齿轮18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使齿圈3往复旋转,从而能够使雾化喷头2往复摆动,实现旋转喷洒。第四传动齿轮34带动第二减速齿轮32转动,由于第二减速齿轮32的直径大于第四传动齿轮34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减速作用,使第二卷簧36缓慢释放。第二减速齿轮32带动第五传动齿轮31转动,第五传动齿轮31带动第二加速齿轮33转动,由于第五传动齿轮31的直径大于第二加速齿轮33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加速作用,第二加速齿轮33带动第六传动齿轮30转动,第六传动齿轮30带动第二从动齿轮27转动,由于第六传动齿轮30的直径大于第二从动齿轮27的直径,从而能够起到加速作用,第二从动齿轮27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主动锥齿轮12,所述的主动锥齿轮12带动从动锥齿轮11转动,所述的从动锥齿轮11通过泵轴带动中心架64转动,中心架64的分支通过挤压轮65不断的挤压软管66,将软管66中的液体挤压出去,挤压轮65碾过后的软管66恢复原形、形成真空,由此可将后面的液体抽吸进来,从而使液体由盛液桶9中吸入,由雾化喷头2中喷出。推动拨板62,将拨板62转动到L形通孔的下端孔,对复位杆47定位,当将上支架6拉出复位时,双面齿条5上的推板离开第一压板42,由于第五传动齿轮31和第二减速齿轮32的重力作用,第二减速齿轮32与第四传动齿轮34与第二减速齿轮32脱离啮合,V型杆39带动导向板40向上运动,导向板40带动L型杆38转动,从而使第一减速齿轮24与第一蓄力齿轮25脱离啮合。将拨板62从L形通孔的下端孔拨出,由于第一压缩弹簧48复位,带动复位杆47运动,复位杆47通过导向销轴带动L形钩44转动,使L形钩44重新钩在第二压板46的底部。向下拉动拉板63,拉板63带动挡板55向下运动,由于挡板55两侧为倾斜面,从而能够使挡板55重新顶在定位块53的下端。
实施例1中的雾化喷头2无法调节高度,从而雾化喷头2喷洒的范围无法调节。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的齿圈3上设有多个呈圆周形分布的第四连接板74,所述的第四连接板74与外导向筒79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外导向筒79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外导向筒79的导向孔上设有一沿轴向分布的导向块77,螺杆75上设有一沿轴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的螺杆75的一端插在外导向筒79的导向孔中,另一端与雾化喷头2连接,所述的导向块77嵌在螺杆75的导向槽中。
所述的外导向筒79的上端设有一环形滑轨78,旋转螺母76的一端设有一盲孔,旋转螺母76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与盲孔相通,所述的旋转螺母76的盲孔壁上设有一环形滑道,所述的外导向筒79的上端嵌在旋转螺母76的盲孔中,所述的环形滑轨78嵌在旋转螺母76的环形滑道中,所述的螺杆75与旋转螺母76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当旋转旋转螺母76时,旋转螺母76能够带动螺杆75沿导向块77上下运动。
实施例1中的把手73位于车体1的上端,在雾化喷头2喷洒液体的过程中容易溅射到把手73上,然而实施例3中的把手73能够调节在车体1上的高度,从而能够避免液体溅射到把手73上。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的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耳板80,两耳板80之间通过第一导向轴82连接,所述的把手73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轴82穿过把手73两端的导向孔。
所述的车体1的背面设有两第一导向套筒86,所述的第一导向套筒86上设有一导向孔,第一定位轴84的一端穿过第一导向套筒86上的导向孔,另一端与第一推拉板8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拉板83与第一导向套筒86之间通过第一拉伸弹簧85连接。当需要推动本装置时,拉动第一推拉板83,使两第一定位轴84运动,不再挡在把手73的下端,将把手拉动车体1的上端,松开第一推拉板83,使第一定位轴84重新顶在把手73的下端,从而能够防止把手73下滑。当雾化喷头喷洒液体时,拉动第一推拉板83,使两第一定位轴84运动,不再挡在把手73的下端,将第一推拉板83拉倒车体1的下端,从而避免液体溅到第一推拉板83上。
实施例4中把手73能够紧贴在车体1的背侧,从而能够避免由雾化喷头2喷出的液体溅射到把手73上。如图15和16所示,所述的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81,所述的固定板81与第二导向轴8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把手73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孔,所述的第二导向轴87穿过把手73两端的导向孔,把手73的两侧设有多个呈线性均匀排列的定位孔。
所述的车体1的背面设有两第二导向套筒91,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筒91上设有一导向孔,第二定位轴89的一端穿过第二导向套筒91上的导向孔,另一端与第二推拉板88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推拉板88与第二导向套筒91之间通过第二拉伸弹簧90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轴89能够插入到把手73的定位孔中对把手73进行固定。当需要推动本装置时,拉动第二推拉板88,使两第二定位轴89运动,将第二定位轴89插在把手73的定位孔中,通过将第二定位轴89插在把手73不同的定位孔中,能够调节把手73伸出车体1的长度。当雾化喷头喷洒液体时,拉动第一推拉板83,使两第一定位轴84运动,不再插在把手73的定位孔中,将第一推拉板83拉推倒紧贴车体1背侧,从而避免液体溅到第一推拉板83上。
为了更好的控制卷簧缓慢释放,如图17和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5中还加装了两套卷簧缓速释放装置,所述的擒纵装置包括间歇轮93、摆动叉94、圆盘98和游丝99。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两通孔,隔板的两通孔分别与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其中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蓄力齿轮25连接,另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蓄力齿轮35连接,两转动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单向轴承各与一第一变速齿轮92连接,所述的隔板与第二变速齿轮95的齿轮孔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变速齿轮92与第二变速齿轮95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变速齿轮92的直径大于第二变速齿轮95的直径,所述的第二变速齿轮95与间歇轮93同轴连接,所述的摆动叉94与隔板铰接,摆动叉94的一端设有两插销100,另一端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圆盘98的圆心处与隔板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的圆盘98的非圆心处设有一圆盘钉97,所述的圆盘钉97嵌在摆动叉94的导向孔中,所述的摆动叉9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限位钉96,所述的限位钉96能够限制摆动叉94摆动的角度。
当第一卷簧26和第二卷簧36舒张时,分别带动第一变速齿轮92转动,第一变速齿轮92带动第二变速齿轮95转动,第二变速齿轮95带动间歇轮93转动,由于摆动叉94与插销100连接的一端的重量轻于另一端,因此,擒纵轮下端的插销100与摆动叉94接触,间歇轮93的轮齿带动摆动叉94下端的插销100运动,从而使摆动叉94转动,使上端的插销100嵌入间歇轮93的齿槽中,对间歇轮93进行限位,摆动叉94转动通过圆盘钉97带动圆盘98转动,圆盘98带动游丝99转动,当摆动叉94上端的插销100嵌在间歇轮93的齿槽中时,游丝99带动圆盘98反向转动,圆盘98通过圆盘钉97带动摆动叉94反向转动,从而使摆动叉94上端的插销100离开间歇轮93的齿槽,间歇轮93再次转动,从而重复上述步骤,从而能够使第一卷簧26和第二卷簧36缓慢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桶、上支架、车体、旋转动力齿轮组、泵体齿轮动力组、齿轮连接装置和齿轮分离装置;所述的盛液桶安装在上支架的空腔中,盛液桶的出液口插入在上支架下端的通孔中,盛液桶的出液口处密封有一层密封膜;所述的车体上端壁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导向筒的导向孔分别与一固定块连接;所述的固定块上设有滑道孔,第一定位板的两端穿过固定块上的滑道孔,两第一定位板的两端分别各通过限位拉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板顶在同侧第一限位板的下端;所述的上支架的两侧分别与一双面齿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双面齿条的下端设有一推板,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穿过车体上端壁上的齿条孔;所述的车体空腔内对称安装有两隔板,所述的隔板上分别安装有旋转动力齿轮组和泵体齿轮动力组,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与L型杆铰接,所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与V型杆铰接;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蜗杆的两端分别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第一从动齿轮的齿轮孔连接;第一转动轴穿过车体上端壁,下端与蜗轮连接,上端与第一外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外齿轮与第三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三外齿轮与第一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外齿轮、第三外齿轮、第四外齿轮、第五外齿轮与车体的上端壁上表面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五外齿轮与第二半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四外齿轮与第五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四外齿轮与第一外齿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车体的上端壁上设有一环形滑道,齿圈的下端滑块嵌在环形滑道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分别与齿圈内啮合;第二转动轴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连接;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一动力泵、三通阀、多通阀,所述的动力泵包括两套泵力系统,所述的泵力系统包括泵体、软管、挤压轮和中心架;所述的泵体安装在车体的上端壁,泵体上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的泵体圆柱形空腔的圆心处设有一通孔,通孔内有一可转动的泵轴,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心架的中间位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中心架与多个挤压轮的圆心处为可转动连接,中心架的每个分支末端与一个挤压轮的圆心通过轴连接;所述的软管由泵体进液孔进入,泵体出液孔穿出;上端为一盲孔的导液管穿过车体上端壁通孔,所述导液管的外壁上多个通孔与盲孔相通,导液管下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两个软管的入口端;所述的齿圈上设有多个呈圆周形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两软管穿过车体上端壁上的出液孔,通过多通阀与多个雾化喷头连接;所述的车体内安装有两组齿轮连接装置和两组齿轮分离装置;所述的齿轮连接装置包括导向板、第一压板、第二压板、L形钩、复位杆和驱动板,所述的导向板上设有两导向销轴,分别嵌在L型杆和V型杆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车体的侧壁上设有一带有滑道孔的滑道块,所述的导向板穿过滑道孔,所述的导向板上套有第一压板,所述的导向板的下端与第二压板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通过第四压缩弹簧连接,两个所述的驱动板的中间位置分别通过轴与所述的隔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形钩的上端与车体的侧壁为可转动连接,下端钩在第二压板的外缘下端;所述的L形钩上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车体两端的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一方形导向杆的一端插入在复位杆外端的方形导向孔内,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复位杆的方形导向孔的孔底连接;所述的驱动板和复位杆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导向销轴,嵌在L形钩的长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复位杆上设有一环形滑道,所述的环形滑道内嵌有环形滑块;拨板穿过所述的车体侧壁的L形通孔与环形滑块连接;所述的齿轮分离装置包括铰接板、定位块、第二方形导向杆、挡板、外套筒和第三方形导向杆;所述的车体两端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二方形导向杆插入在定位块外端的方形导向孔内,所述的定位块的外端与车体内壁通过第二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的铰接板外端与定位块的内侧铰接,两铰接板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的车体的底板上安装有第三方形导向杆,所述的第三方形导向杆插入在外套筒下端的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外套筒的上端与挡板连接,所述的挡板的两侧为倾斜面,所述的挡板与车体的底板通过第三压缩弹簧连接,两定位块压在压板的上端,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连接板的上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挡板连接;拉板的一端穿过车体侧壁上的长方形通孔与挡板连接;所述盛液桶设有一配重块,能够增加盛液桶的重量;所述的旋转动力齿轮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蓄力齿轮、第一减速齿轮、第一加速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卷簧;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蓄力齿轮与第一卷簧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卷簧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蓄力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减速齿轮轴心与一L型杆的一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的弯曲处与第一加速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L型杆的另一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与第一减速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加速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泵体齿轮动力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二蓄力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二减速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二加速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卷簧;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与隔板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二卷簧的内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卷簧的外端与隔板连接;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蓄力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蓄力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二减速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与第二加速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加速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五传动齿轮与V型杆的外侧端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的弯曲处与第六传动齿轮为转动连接,所述的V型杆的内侧端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与第二导向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把手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孔,所述的第二导向轴穿过把手两端的导向孔,把手的两侧设有多个呈线性均匀排列的定位孔;所述的车体的背面设有两第二导向套筒,所述的第二导向套筒上设有一导向孔,第二定位轴的一端穿过第二导向套筒上的导向孔,另一端与第二推拉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推拉板与第二导向套筒之间通过第二拉伸弹簧连接,所述的第二定位轴插入到把手的定位孔中对把手进行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63876.9A CN112391987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6744.7A CN108343019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加湿降尘推车 |
CN202011563876.9A CN112391987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16744.7A Division CN108343019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加湿降尘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1987A true CN112391987A (zh) | 2021-02-23 |
Family
ID=6296207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67191.1A Pending CN112502084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可调式喷雾降尘推车 |
CN202011567192.6A Pending CN112539495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可调节把手型加湿推车 |
CN201711216744.7A Active CN108343019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加湿降尘推车 |
CN202011563876.9A Pending CN112391987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把手可伸缩式加湿推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67191.1A Pending CN112502084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可调式喷雾降尘推车 |
CN202011567192.6A Pending CN112539495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可调节把手型加湿推车 |
CN201711216744.7A Active CN108343019B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加湿降尘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4) | CN112502084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97024B (zh) * | 2018-12-27 | 2021-12-07 | 杭州岚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施药设备 |
CN109497025B (zh) * | 2018-12-27 | 2021-11-30 | 杭州岚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业生产用施肥设备 |
CN111794166A (zh) * | 2020-07-25 | 2020-10-20 | 李磊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地用降尘机 |
CN112549391B (zh) * | 2020-11-12 | 2022-08-30 | 佛山市南海基龙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用融化塑形装置 |
CN113309036B (zh) * | 2021-06-15 | 2022-12-27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扬尘清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6714890B (zh) * | 2023-08-07 | 2023-12-08 | 常州市德邦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试剂盒存放用喷雾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43702B2 (ja) * | 2008-07-16 | 2014-07-09 | 孝信 安間 | 地盤の防塵処理方法 |
CN202705977U (zh) * | 2012-08-23 | 2013-01-30 | 邹国龙 | 手推式洒水车 |
CN204728254U (zh) * | 2015-06-10 | 2015-10-28 |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 | 一种喷雾洒水车 |
CN106836101B (zh) * | 2016-12-02 | 2018-08-10 |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浇水清理装置 |
CN206567114U (zh) * | 2017-02-14 | 2017-10-20 | 安徽荣京凤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黄芪种植节水灌溉喷头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2011567191.1A patent/CN112502084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1-28 CN CN202011567192.6A patent/CN112539495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1-28 CN CN201711216744.7A patent/CN108343019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28 CN CN202011563876.9A patent/CN11239198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43019A (zh) | 2018-07-31 |
CN112502084A (zh) | 2021-03-16 |
CN112539495A (zh) | 2021-03-23 |
CN108343019B (zh) | 2021-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43019B (zh) | 一种加湿降尘推车 | |
CN209828507U (zh) | 一种袋式除尘器清灰装置及一种袋式除尘器 | |
CN106378275A (zh) |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外壳喷漆设备 | |
CN106510563B (zh) | 一种高空清洁机器人 | |
CN207413945U (zh) | 一种粉体输送管道自清洁装置 | |
CN202170236U (zh) | 多功能举高机 | |
CN107926634B (zh) | 一种移动式浇水器 | |
CN107999300B (zh) | 一种重力蓄力喷液装置 | |
CN113734445A (zh) | 一种无人机带电除锈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 |
CN112547334A (zh) | 一种除霾防尘的园林喷灌设备 | |
CN107854709B (zh) | 一种自重旋转喷洒装置 | |
CN113134448A (zh) | 一种用于机车头盔高精度的均匀喷漆装置 | |
CN112376944B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件预拼接的临时支撑 | |
CN107771646B (zh) | 一种农林育苗用无动力喷淋装置 | |
CN205008347U (zh) | 一种用于成品油罐清洗的机器人及可视系统 | |
CN201300106Y (zh) | 高压喷雾清洗两用机 | |
CN108157129B (zh) | 一种土地喷淋装置 | |
CN107926633B (zh) | 一种非电动持续浇水装置 | |
CN215654451U (zh) | 一种安全工程用除尘喷淋装置 | |
CN215484574U (zh) | 一种具有润滑组件的房屋建筑工程用升降施工架 | |
CN109847498A (zh) |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便于维护的防冻型喷淋除尘器 | |
CN220159568U (zh) | 一种降尘装置 | |
CN202722334U (zh) | 喷杆喷雾机喷杆升降自锁装置 | |
CN221359129U (zh) | 一种工程建设用施工场地抑尘装置 | |
CN219821013U (zh) | 一种装饰设计用初步喷绘标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