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0364A -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0364A
CN112390364A CN202011228889.0A CN202011228889A CN112390364A CN 112390364 A CN112390364 A CN 112390364A CN 202011228889 A CN202011228889 A CN 202011228889A CN 112390364 A CN112390364 A CN 112390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membrane
design
en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88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0364B (zh
Inventor
王卫富
马文艳
潘忠成
王梦飞
李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icrob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Microb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Microb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Microb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88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均化池的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所述的工艺主要流程:生产设计排水分流收集,双高污水(高氨氮、高有机物或COD)进入均化池,双低污水(低氨氮、低COD)进入生物瀑气池,均化池内污水进行厌氧分解后,进入EMBR处理单元,采用生物膜池进行过滤排水,同时生物膜池设计回水分流:每天部分膜池活性污泥进入收集池进行酸解后,进入均化池进行二次厌氧分解,达到污泥理化分解和生物降解效果。本发明通过污水进水分流收集工艺设计、生物膜池回水分流设计,创新性的利用收集池和均化池的容积增效作用,实现EMBR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工艺,在不增加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不改变在原有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每天污水处理增加30‑50%处理能力,膜通量提高30‑35%,出水质量提高60%‑65%,膜材消耗也有效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 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背景技术
抗生素生产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相对较高的抗生素,同时其对自然环境存在耐药性基因污染问题,其收集、贮存、处置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
生物农药类抗生素废水水质复杂,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副产物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成分相对复杂,且产品分离过程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废水,这些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对污水处理基建面积、工艺要求都较高。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污染物浓度较高,化学需氧量(COD)最高可达数万毫克,其次,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等许多自然环境难以降解的物质,另外,废水有恶臭,对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因此,农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农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农药生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达到无害化。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是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湿式氧化法、溶剂萃取法、蒸馏法和活性污泥法等。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目前水处理方法中最有效,成本最低廉,尤其是对于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处理,已经在行业中形成共识。
根据抗生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共性特点,固含率低、理化沉淀和自然降解性差、高有机物含量等,利用自然筛选的活性污泥,进行方法组合,将其中的有机物高效率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建立安全、合理、经济的高浓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路线,提供一种能实现抗生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的方法,解决生物农药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环境、治理环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生产中存在的污水MLSS过高问题导致膜出水异常和排泥成本高、污泥营养不良和环境变化导致的异常代谢和膨胀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具体工艺为:生产设计排水分流收集,双高污水(高氨氮、高有机物或COD)进入均化池,双低污水(低氨氮、低COD)进入生物瀑气池,均化池内污水进行厌氧分解后,进入EMBR处理单元,采用生物膜池进行过滤排水,同时生物膜池设计回水分流:每日部分膜池活性污泥进入预酸化收集池进行酸解后,进入均化池进行二次厌氧分解,达到污泥生物降解的效果。通过污水进水分流收集工艺设计、生物膜池回水分流设计,创新性的利用均化池的容积增效作用以及进回水分流设计,实现EMBR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工艺,实现了农用抗生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排水设计分流: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双低污水进入生物曝气池;
2)EMBR处理系统:均化池的污水经过pH平衡后,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过滤排水,生物膜池的污泥水大部分返回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
3)膜池回水设计分流:生物膜池的污泥水部分回流进入预酸化收集池进行酸解后,再进入均化池进行厌氧发酵,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产排水设计分流,具体设计包括:
1)污水中固含量大于0.4%或COD大于2000mg/L,且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不低于350m³/d;
2)污水中固含量小于0.4%或COD小于2000mg/L,且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物曝气池,进水量不超过200m³/d。
进一步的,所述的EMBR处理系统中,均化池为2000mg-2500m³,缺氧池为800-1000m³,接触氧化池为200-300m³,生物曝气池为3600-3000m³,其中包括生物膜池60-150m³,总曝气量3000-9000m³/h。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酸化收集池酸解pH在4.0-5.0之间。
进一步的,膜池回水设计分流步骤中,进入预酸化收集池的污泥量150-300m³/d。
进一步的,所述的均化池厌氧分解,进入均化池的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或污泥沉降比95-98%,有明显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膜池回水设计分流步骤中,每日污泥水回流体积不超过均化池容积的15%,可连续运行6-15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100%理论置换量。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池的出水参数设置为:回流量35-100m³/h(膜池容积0.8-1.0倍),出水量10-30m³/h(膜池容积0.2-0.3倍),曝气量30-150m³/h(膜池容积0.5-1.5倍),膜负压0.0250-0.0295MPa。
进一步的,还包括生物膜池的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3-8h反进水5-15分钟,进水量0.3-1t,每吨水1-3kg次氯酸钠配置。
进一步的,生物膜池的排水的COD在100-500mg/L之间,氨氮在10-30mg/L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以及少量的生活污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进水分流设计中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利用厌氧分解作用,形成高效预处理作用,降低总BOD量,而双低污水进入生物池,减轻了EMBR前期处理压力,增加氧溶解效率和营养源,缓解生物池氮源贫瘠,提高生物池絮凝菌群平衡,降低污水的MLSS,提高膜的出水效率和稳定性。
2、本发明中的生物膜池的污泥回流到预酸化收集池,有利于提高系统进水量和回流比,形成稀释放大作用,增加进入生物池的总水量、总营养量,提高系统处理效率。
3、本发明的预酸化收集池的污泥进入均化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能够有效提高均化池的厌氧效率,增强均化池的反硝化作用,同时使得生物系统的总容积扩大,提高系统稳定。
4、本发明中定期从膜池排泥进入收集池和均化池,对多余的污泥产生消化分解作用,提高系统的二氧化碳转化率,形成封闭循环的污泥消化和排泥的双重效果,能够维持系统的总泥量平衡,降低排泥量和环保处理成本。
5、本发明在不增加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不改变在原有硬件设计的基础上,每天污水处理增加30-50%的处理能力,膜处理效率提高30-35%,出水质量提高60%-65%。利用最少的物耗、能耗投入,实现了高浓废水中的有机物减量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高浓度废水的无害化环保工艺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保工艺系统污水处理示意图。其中,图中细线为原有工艺,粗实线为增加的新工艺,粗虚线为新工艺应急备用流程,细虚线为废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可以从以下实施例中体现,但这些实例仅作为说明,而不限制该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汇合后,通过污水收集池进入均化池,均化时间在5天左右,pH控制在5.5-8.5之间,平均COD在3500-5000mg/L,氨氮在250-350mg/L。
2、均化后污水每天以恒定速率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过滤排水。
3、每天污水处理量在360-400m³,膜通量在16-20m³/h,膜再生频率每1小时再生10min,膜每天再生水用量48m³,实际运行时间20h,出水COD在400-550mg/L之间,氨氮在40-60mg/L之间。
实施例2
1、生产排水分流设计:
1)污水中固含大于0.4%,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350m3/d。
2)污水中固含小于于0.4%,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量100mgm3/d。
3)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EMBR处理系统:
1)生产双高排水进入双高废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泵入均化池, pH平衡达到5.0-7.0之间,300-400m³/d连续泵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控制缺氧池pH在7.0-8.0,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容60-90m3过滤排水,系统总曝气量3000m3/h,膜池污泥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按此流程进行污水处理。
2)生产双低排水进入双低废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泵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口。
3)生物膜池出水参数设置:回流量35-60m³/h,出水量25-30m³/h,曝气量30-90m³/h,膜负压0.0250-0.0295MPa。生物膜池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3h反进5-10min,每吨水1-2kg次氯酸钠配置。
3、系统回水分流设计:
1)当生物曝气池污泥浓度在8000mg/L以上,膜池内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实施回水分流方案。膜池污泥150m³/d回流进入预酸化池进行酸解,酸解pH在4.0-6.0之间。
2)在预酸化池内酸解12h左右,再泵入均化池,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连续运行10-15天,达到生物曝气池的75-100mg%理论置换量。
4、连续运行过程检测生物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污泥量降至7000-8000mg/L之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在550-600m³,膜通量在25-30m³/h,膜每天再生水用量18m³,实际运行时间23h,生物膜池排水COD在100-200mg/L之间,氨氮在10-30mg/L之间。
实施例3
1、生产排水分流设计:
1)污水中COD大于2000mg/L,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450m³/d。
2)污水中COD小于2000mg/L,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量200m³/d。
3)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EMBR处理系统:
1)生产排水进入双高废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泵入均化池, pH平衡达到5.0-7.0之间,600-700m³/d连续泵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控制缺氧池pH在7.0-8.0,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容120-150m3过滤排水,系统总曝气量6000-9000m³/h,膜池污泥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按此流程进行污水处理。
2)生产双低排水进入收集池,通过污水泵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口。
3)生物膜池出水参数设置:回流量70-100m³/h,出水量20-30m³/h,曝气量100-150m³/h,膜负压0.0250-0.0295Mpa。生物膜池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3h反进5-10min,每吨水1-2kg次氯酸钠配置。
3、系统回水分流设计:
1)当生物曝气池污泥浓度在8000mg/L以上,膜池内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实施回水分流方案。膜池污泥250-300m³/d回流进入预酸化池进行酸解,酸解pH在4.0-6.0之间。
2)在预酸化池内酸解12h左右,再进入均化池,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连续运行6-7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75-100mg%理论置换量。
4、连续运行过程检测生物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污泥量在6000-8000mg/L之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在550-600m³,膜通量在25-30m³/h,膜每天再生水用量18m³,实际运行时间23h,生物膜池排水COD在200-400mg/L之间,氨氮在20-30mg/L之间。
实施例4
1、生产排水分流设计:
1)污水COD大于2000mg/L,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350-400m³/d。
2)污水COD小于2000mg/L,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量150m³/d。
3)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EMBR处理系统:
1)生产排水进入双高废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泵入均化池, pH平衡达到7.0-9.0之间,400m³/d连续泵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控制缺氧池pH在8.0-9.0,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容120-150m³过滤排水,系统总曝气量6000-9000m³/h,膜池污泥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按此流程进行污水处理。
2)生物膜池出水参数设置:回流量70-100m³/h,出水量20-30m³/h,曝气量90-150m³/h,膜负压0.0250-0.0295MPa。生物膜池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8h反进10-15min,每吨水3kg次氯酸钠配置。
3、系统回水分流设计:
1)膜池内污泥沉降比95-98%,膜压出现明显负压波动或频繁正压,实施回水分流方案。膜池污泥250-300m³/d回流进入预酸化池进行酸解,酸解pH在4.0-6.0之间。
2)在预酸化池内酸解12h左右,再进入均化池,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连续运行5-6天,然后间隔3天左右,再次连续运行5-6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100mg%理论置换量。
4、连续运行过程检测生物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污泥量在6000-8000mg/L之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在550-600m³,膜通量在25-30m³/h,膜每天再生水用量18m³,实际运行时间23h,生物膜池排水COD在300-500mg/L之间,氨氮在20-30mg/L之间。
实施例5
1、生产排水分流设计:
1)污水中固含大于0.4%,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450m3/d。
2)污水中固含小于0.4%,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量200m3/d。
3)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EMBR处理系统:
1)生产排水进入双高废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泵入均化池, pH平衡达到7.0-9.0之间,400-500m³/d连续泵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控制缺氧池pH在7.0-8.0,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容120-150m3过滤排水,系统总曝气量6000-9000m³/h,膜池污泥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按此流程进行污水处理。
2)生物膜池出水参数设置:回流量80-90m³/h,出水量25-30m³/h,曝气量120-150m³/h,膜负压0.0250-0.0295Mpa。生物膜池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3h反进10-15min,每吨水3kg次氯酸钠配置。
3、系统回水分流设计:
1)当生物曝气池污泥浓度在8000mg/L以上,膜池内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且膜池内污泥沉降比95-98%,膜压出现明显负压波动或频繁正压,实施回水分流方案。膜池污泥250-300m3/d回流直接进入均化池。
2)污泥回流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连续运行5-6天,然后间隔3天左右,再次连续运行5-6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100mg%理论置换量。
4、连续运行过程检测生物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污泥量在6000-8000mg/L之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在550-600m³,膜通量在25-30m³/h,膜每天再生水用量18m³,实际运行时间23h,生物膜池排水COD在300-500mg/L之间,氨氮在20-30mg/L之间。
实施例6
1、生产排水分流设计:
1)污水中固含大于0.4%,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450m3/d。
2)污水中固含小于0.4%,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生物曝气池,进水量200m3/d。
3)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
2、EMBR处理系统:
1)生产排水进入预酸化收集池,通过污水泵入均化池。
2)控制流程与其他实例相同。
3、系统回水分流设计:
1)当生物曝气池污泥浓度在8000mg/L以上,膜池内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且膜池内污泥沉降比95-98%,膜压出现明显负压波动或频繁正压,实施回水分流方案,膜池污泥250-300m3/d回流直接进入均化池。
2)污泥回流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连续运行5-6天,然后间隔3天左右,再次连续运行5-6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100mg%理论置换量。
4、连续运行过程检测生物曝气池内污泥浓度,控制污泥量在6000-8000mg/L之间,每天污水处理量在550-600m³,膜通量在25-30m³/h,膜每天再生水用量18m³,实际运行时间23h,生物膜池排水COD在300-500mg/L之间,氨氮在20-30mg/L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产排水设计分流: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双低污水进入生物曝气池;
2)EMBR处理系统:均化池的污水经过pH平衡后,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最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膜池过滤排水,生物膜池的污泥水大部分返回接触氧化池,进入封闭循环处理;
3)膜池回水设计分流:生物膜池的污泥水部分回流进入预酸化收集池进行酸解后,再进入均化池进行厌氧发酵,二次进入EMBR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排水设计分流,具体设计包括:
1)污水中固含量大于0.4%或COD大于2000mg/L,且氨氮大于100mg/L的双高污水,进入均化池,进水量不低于350m³/d;
2)污水中固含量小于0.4%或COD小于2000mg/L,且氨氮小于100mg/L的双低污水,直接进入物曝气池,进水量不超过200m³/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MBR处理系统中,均化池为2000mg-2500m³,缺氧池为800-1000m³,接触氧化池为200-300m³,生物曝气池为3600-3000m³,其中包括生物膜池60-150m³,总曝气量3000-9000m³/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膜池回水设计分流步骤中,进入预酸化收集池的污泥量150-300m³/d,预酸化收集池酸解pH在4.0-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化池厌氧分解,进入均化池的污泥浓度在9000mg/L以上,或污泥沉降比95-98%,有明显处理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膜池回水设计分流步骤中,每日污泥水回流体积不超过均化池容积的15%,可连续运行6-15天,最大达到生物曝气池的100%理论置换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池的出水参数设置为:回流量35-100m³/h(膜池容积0.8-1.0倍),出水量10-30m³/h(膜池容积0.2-0.3倍),曝气量30-150m³/h(膜池容积0.5-1.5倍),膜负压0.0250-0.0295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膜池的再生设置,膜再生频率每3-8h反进水5-15分钟,进水量0.3-1t,每吨水1-3kg次氯酸钠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膜池的排水的COD在100-500mg/L之间,氨氮在10-30mg/L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排水包括: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的原料药和制剂车间生产污水,以及少量的生活污水。
CN202011228889.0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Active CN112390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889.0A CN112390364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889.0A CN112390364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0364A true CN112390364A (zh) 2021-02-23
CN112390364B CN112390364B (zh) 2023-03-24

Family

ID=7459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8889.0A Active CN112390364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036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622A (zh) * 2011-03-18 2012-09-19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936570A (zh) * 2016-07-12 2016-09-14 福州晨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6977059A (zh) * 2017-05-22 2017-07-25 江苏万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7973498A (zh) * 2018-01-12 2018-05-01 上海齐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8033654A (zh) * 2018-01-23 2018-05-15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印花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569824A (zh) * 2018-04-28 2018-09-25 陕西昕宇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淀粉味精废水生化强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8892331A (zh) * 2018-08-16 2018-11-27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的mbr污水净化装置
CN111072234A (zh) * 2020-01-22 2020-04-28 武汉中科博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4622A (zh) * 2011-03-18 2012-09-19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936570A (zh) * 2016-07-12 2016-09-14 福州晨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6977059A (zh) * 2017-05-22 2017-07-25 江苏万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7973498A (zh) * 2018-01-12 2018-05-01 上海齐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8033654A (zh) * 2018-01-23 2018-05-15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印花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569824A (zh) * 2018-04-28 2018-09-25 陕西昕宇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淀粉味精废水生化强化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8892331A (zh) * 2018-08-16 2018-11-27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智能一体化的mbr污水净化装置
CN111072234A (zh) * 2020-01-22 2020-04-28 武汉中科博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0364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2448C (zh) 制浆造纸废水的净化处理方法
CN101602527B (zh) 高效植物污水处理剂及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3342441B (zh)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废水处理方法
CN204058193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9111019B (zh) 高浓度、难降解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CN210736456U (zh) 用于垃圾焚烧电站中垃圾渗滤液零排放的处理装置
CN210711180U (zh) 一种头孢类抗生素药品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生化处理系统
CN211712893U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110282825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4756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390364B (zh) 一种利用均化池容积增效作用和进回水分流设计提高embr系统处理能力的环保工艺
CN203999281U (zh)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1265003A (zh) 一种处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
CN204737863U (zh)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10711179U (zh) 一种头孢类抗生素药品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
CN21231586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CN209583918U (zh) 煤气发生炉含酚废水处理系统
CN204325086U (zh) 一种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113087154A (zh) Fmnr纳米硅藻高效生物反应器
CN114735812B (zh) 一种利用耦合双膜生物膜处理有毒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07522344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06289132U (zh) 一种应用于高硫酸根高浓度甾醇生产废水处理的装置
CN1098070A (zh) 用光合细菌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
CN216918950U (zh) 一种纸箱生产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4004367U (zh) 一种剩余污泥零排放的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