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823A -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823A
CN112383823A CN202011113069.7A CN202011113069A CN112383823A CN 112383823 A CN112383823 A CN 112383823A CN 202011113069 A CN202011113069 A CN 202011113069A CN 112383823 A CN112383823 A CN 112383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network bandwidth
driving path
target
geographic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30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823B (zh
Inventor
张峻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YI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30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24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cl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23Monitoring of network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 H04N21/64738Monitoring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e.g. bandwidth,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46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 H04N21/64761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4769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for ra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码率自适应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当前的地理位置预测网络带宽,提高了网络带宽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视频逐步成为用户上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的码率自适应(Adaptive Bitrate,ABR)也逐渐成为视频传输播放的一项基本能力。作为提升用户观看体验的核心要素,码率自适应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视频提供商的重视。
码率自适应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通过预测未来时刻的网络状况,动态调整当前视频播放的码率,从而减少视频卡顿等情况的发生。现有的码率自适应方法,通常是通过分析带宽的变化规律,来对未来的带宽情况进行预测,进而进行码率的决策。但是,这样的方式预测的带宽准确性较低,进而导致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可选地,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通过如下方式生成: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基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可选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通过如下方式生成: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完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所述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还包括: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包括: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包括:将当前码率切换为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预测模块,用于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切换模块,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可选地,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通过如下模块生成:第一生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基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可选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通过如下模块生成:采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完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用于在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预测模块包括:位置计算单元,用于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带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位置计算单元包括: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速度计算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位置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预测未来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时,考虑到了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相关性,比如基站弱覆盖或者存在信号干扰的地理位置,会存在网络带宽不稳定的情况等,因此,基于当前的地理位置预测网络带宽,提高了网络带宽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常用行驶路径和对应关系生成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考虑到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基站的弱覆盖以及一些信号干扰等问题,会存在网络带宽不稳定的情况,因此网络带宽和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相关性。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未来时刻即将使用的网络带宽进行预测时,考虑了当前地理位置这一因素,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网络带宽,进而更加准确地对当前播放的码率进行决策。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客户端。客户端可以为任意一种支持码率自适应功能的视频播放APP(应用程序)。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平台为服务端。客户端安装于终端上,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1所示,码率自适应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用户在客户端上连接网络观看视频时,客户端会通过网络下载该视频的视频分片。当客户端在即将下载下一个视频分片时,可以确定需要切换码率,因此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码率自适应方法进行视频码率的切换。
用户在客户端上连接网络观看视频且处于移动状态时,在移动过程中,客户端所处的终端会定时采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以便获取用户在各个采集时间所在的地理位置。客户端在确定出需要切换码率后,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其中,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也即客户端所处的终端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步骤102,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对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进行分析,以便生成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预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对应的历史网络带宽进行分析,以便生成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步骤103,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客户端在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之后,从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客户端根据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可以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步骤104,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表示在下载即将下载的下一个视频分片时使用的网络带宽。因此,在预测得到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后,客户端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以便按照与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下载下一个视频片段,从而实现码率自适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预测未来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时,考虑到了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相关性,比如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基站弱覆盖或者存在信号干扰的地理位置,会存在网络带宽不稳定的情况等,因此,基于当前的地理位置预测网络带宽,提高了网络带宽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依托于支持码率自适应功能的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APP)。除了视频播放器的基本功能之外,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路径带宽先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另一部分是根据路径带宽先验信息进行码率自适应。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在路径带宽先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部分,可以包括对地理位置的采集与分析,进而生成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还可以包括对各地理位置对应网络带宽的采集与分析,进而生成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常用行驶路径和对应关系生成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2所示,常用行驶路径和对应关系生成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201,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
步骤202,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
步骤203,生成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步骤201~步骤203对应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的生成过程。
用户在连接网络使用客户端时,在用户移动的过程中,客户端可以定时获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即终端所在的地理位置),以便获取用户在各个采集时间所在的地理位置,这些地理位置作为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保存。
可选地,获取地理位置的方式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种:通过终端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芯片进行定位,进而获取地理位置;通过终端信号塔数据进行定位,进而获取地理位置;通过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连接数据进行定位,进而获取地理位置。
客户端采集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可以作为生成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的依据。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客户端可以在本地基于采集的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在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时,客户端对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进行整理,过滤掉其中明显偏离正常路径的历史地理位置(比如由于定位错误导致历史地理位置明显偏离正常路径等),从而得到由所述多个地理位置组成的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客户端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客户端可以在本地保存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便在码率自适应过程中使用。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客户端可以将采集到的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上传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基于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在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时,服务端对所述用户的多个历史地理位置进行整理,过滤掉其中明显偏离正常路径的历史地理位置,从而得到由所述多个地理位置组成的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服务端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服务端可以保存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便客户端在码率自适应过程中从服务端获取使用。
对于频次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任意适用的数值,比如,可以设置频次阈值为5次、10次、15次,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204,采集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对应的历史网络带宽。
步骤205,生成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步骤204~步骤205对应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
用户在连接网络使用客户端播放视频,每次经过所述常用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时,终端可以采集当前下载视频数据的下行网速,并获取该下行网速对应的网络带宽,将该网络带宽作为该地理位置对应的历史网络带宽。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客户端可以在本地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并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比如,客户端可以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再比如,客户端可以获取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网络带宽,将所述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网络带宽作为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客户端在计算完所述常用路径包含的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即可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客户端可以在本地保存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以便在码率自适应过程中使用。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客户端可以对于每个常用行驶路径,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并将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上传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比如,服务端可以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再比如,服务端可以获取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网络带宽,将所述出现次数最多的历史网络带宽作为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服务端在计算完所述常用路径包含的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即可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服务端可以保存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以便客户端在码率自适应过程中从服务端获取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还包括: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其中,离群是指与其他历史网络带宽相比差异较大。比如,针对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每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该历史网络带宽与各其他历史网络带宽之间的差值,如果该历史网络带宽与预设比例的其他历史网络带宽的差值均超过预设的带宽阈值,则确定该历史网络带宽为离群的网络带宽。对于带宽阈值和预设比例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任意适用的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属于异常数据。比如,在某次经过一个地理位置时,用户没有通过网络下载数据,此时的历史网络带宽可能为0,该种情况下的历史网络带宽属于异常数据。因此,通过过滤掉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可以降低异常数据的影响,提高计算出的网络带宽的准确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3所示,码率自适应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和当前地理位置。
用户在客户端上连接网络观看视频且处于移动状态时,在移动过程中,客户端所处的终端会定时采集用户的地理位置,并记录用户在各个采集时间所在的地理位置。当客户端即将下载下一个视频分片时,可以确定需要切换码率。客户端在确定出需要切换码率后,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步骤302,将当前行驶路径与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匹配,得到目标常用行驶路径。
客户端将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与用户的每条常用行驶路径分别进行匹配,得到与当前行驶路径相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
将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与任意一条常用行驶路径匹配的过程,可以包括:客户端针对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中包含的各个地理位置,分别计算该地理位置与所述任意一条常用行驶路径之间的距离,提取与所述任意一条常用行驶路径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的地理位置,在提取的地理位置在当前行驶路径包含的全部地理位置中的占比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时,确定当前行驶路径与所述任意一条常用行驶路径相匹配。
对于距离阈值和比例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任意适用的数值,比如,可以设置距离阈值为2米、4米、5米、10米等,可以设置比例阈值为90%、95%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303,根据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以及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客户端根据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预测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的过程,可以包括:客户端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下一个地理位置;然后根据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下一个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将所述下一个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作为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预测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通常情况下,客户端具有自动缓冲功能。用户在使用客户端观看视频时,客户端一般会预先将一段时长的视频缓冲到本地设备的缓冲区,从而保证视频的流畅播放。缓冲区中缓存的视频的时长即为缓冲区的缓冲时长,这个缓冲时长可以是根据实际经验预先设置的。
其中,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比如,与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相匹配的目标常用路径为A→B→C→D→E→F→G,用户所在的当前位置为C。根据B的地理位置、B的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C的地理位置和C的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可以计算出用户的行驶速度,比如计算出用户的行驶速度为1m/s。比如缓冲区时长为10s,则利用用户的行驶速度乘以缓冲区时长得到用户能够行驶的距离为10m。比如在目标常用路径上,用户从C开始移动10m后到达E,因此,从C到E经过的地理位置包括C、D、E,那么计算C、D、E三个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步骤304,码率切换。
预测得到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后,即可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比如,客户端中预设多个码率以及每个码率对应的网络带宽范围,获取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将当前码率切换为获取的该码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用户日常活动的地理位置,经过对脏数据的清洗后,得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并且对常用行驶路径上包含的各个地理位置的入网带宽进行采集,作为预测需要的先验数据。在码率自适应过程中,根据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时刻的网络带宽,提高了对网络带宽预测的准确性,进而能够得到未来时刻适合选择的最佳码率,提高了码率决策的准确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码率自适应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预测模块403,用于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切换模块404,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码率自适应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预测模块503,用于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切换模块504,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可选地,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通过如下模块生成:第一生成模块505,用于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基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第二生成模块506,用于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可选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通过如下模块生成:采集模块507,用于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模块408,用于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完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模块509,用于在所述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预测模块503包括:位置计算单元5031,用于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带宽计算单元5032,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位置计算单元5032包括:信息获取子单元50321,用于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速度计算子单元50322,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位置计算子单元50323,用于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504,具体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预测未来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时,考虑到了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相关性,比如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基站弱覆盖或者存在信号干扰的地理位置,会存在网络带宽不稳定的情况等,因此,基于当前的地理位置预测网络带宽,提高了网络带宽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码率自适应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可选地,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通过如下方式生成: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基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可选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通过如下方式生成: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完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所述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还包括: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包括: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
可选地,所述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包括:将当前码率切换为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码率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通过如下方式生成:
采集所述用户的历史地理位置,基于所述历史地理位置生成所述用户的历史行驶路径;
分别统计每个历史行驶路径出现的频次,将出现的频次高于预设的频次阈值的历史行驶路径,作为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通过如下方式生成:
针对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每个地理位置,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
基于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计算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完全部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后,得到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所述地理位置对应的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历史网络带宽中,查找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并过滤掉所述离群的历史网络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包括:
获取缓冲区的缓冲时长,并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到所述目标地理位置经过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网络带宽,计算获取的网络带宽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目标网络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目标地理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
依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所述当前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和所述上一个地理位置的采集时间,计算所述用户的行驶速度;
计算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从所述当前地理位置开始,按照所述行驶速度继续行驶所述缓冲时长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作为所述目标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包括:
将当前码率切换为网络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时对应的码率。
8.一种码率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当前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当前行驶路径中所述用户所在的当前地理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生成的所述用户的常用行驶路径,以及所述常用行驶路径包含的地理位置与网络带宽的对应关系;
预测模块,用于从所述常用行驶路径中查找与所述当前行驶路径匹配的目标常用行驶路径,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预测在所述目标常用路径上即将使用的目标网络带宽;
切换模块,用于将当前码率切换为与所述目标网络带宽相匹配的码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13069.7A 2020-10-16 2020-10-16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83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069.7A CN112383823B (zh) 2020-10-16 2020-10-16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069.7A CN112383823B (zh) 2020-10-16 2020-10-16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23A true CN112383823A (zh) 2021-02-19
CN112383823B CN112383823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58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069.7A Active CN112383823B (zh) 2020-10-16 2020-10-16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82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370A (zh) * 2021-07-26 2021-11-02 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基于地域网格的码流自适应方法
CN113645487A (zh) * 2021-07-14 2021-11-12 上海交通大学 网络吞吐量预测方法及码率自适应分配方法
CN114024946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流媒体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5189A (zh) * 2021-11-23 2022-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码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7986A (zh) * 2021-03-04 2022-09-0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的自适应播放方法及设备
CN115037696A (zh) * 2022-05-30 2022-09-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3678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aware provisioning in a mobility supporting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5847375A (zh) * 2016-04-0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03A (zh) * 2016-12-07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964488A (zh) * 2016-11-15 2019-07-02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聚合网络统计来提高来自移动设备的直播视频流传输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WO2020034082A1 (zh) * 2018-08-14 2020-02-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切片的rtp流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US20200186430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andwidth prediction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3678A1 (en) * 2010-12-30 2012-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aware provisioning in a mobility supporting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05847375A (zh) * 2016-04-0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64488A (zh) * 2016-11-15 2019-07-02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聚合网络统计来提高来自移动设备的直播视频流传输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CN106714103A (zh) * 2016-12-07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34082A1 (zh) * 2018-08-14 2020-02-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切片的rtp流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US20200186430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bandwidth prediction sourc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986A (zh) * 2021-03-04 2022-09-0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的自适应播放方法及设备
CN115037986B (zh) * 2021-03-04 2023-06-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的自适应播放方法及设备
CN113645487A (zh) * 2021-07-14 2021-11-12 上海交通大学 网络吞吐量预测方法及码率自适应分配方法
CN113645487B (zh) * 2021-07-14 2022-05-17 上海交通大学 码率自适应分配方法
CN113596370A (zh) * 2021-07-26 2021-11-02 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基于地域网格的码流自适应方法
CN114024946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流媒体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4946B (zh) * 2021-11-02 2024-02-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流媒体码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5189A (zh) * 2021-11-23 2022-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码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7696A (zh) * 2022-05-30 2022-09-0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37696B (zh) * 2022-05-30 2023-07-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23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823B (zh) 码率自适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33648B2 (en) Detec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sights of alerts
Hao et al. GTube: Geo-predictive video streaming over HTTP in mobile environments
US973665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ash optimiz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CN107798412B (zh) 一种路线推荐方法和装置
EP2779666B1 (en) Delivery of content
CN113342905B (zh) 一种停留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KR20110095874A (ko) 트렌드 식별에 의거하여 사용자에게 커스터마이징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WO2020214421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based on predicted enhancement gain
US11258709B2 (en) Detec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sights of alerts
EP3646634A1 (en) Dynamic predictive buffering
CN112118304A (zh) 数据预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4472B (zh) 任务卸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499216B2 (ja) 通信帯域算出装置、通信帯域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887795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547556B2 (en) Control device,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W201335572A (zh) 目的地估測及顯示方法、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JP5807102B1 (ja) 通信帯域算出装置、通信帯域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01662B2 (en)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96936B2 (en) Cache adjustment before encountering different circumstance
CN115134582A (zh) 视频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344247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6488266B2 (ja) 通信帯域算出装置、通信帯域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22436B2 (ja) 滞在場所推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842937A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