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9543A -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9543A
CN112379543A CN202011334031.2A CN202011334031A CN112379543A CN 112379543 A CN112379543 A CN 112379543A CN 202011334031 A CN202011334031 A CN 202011334031A CN 112379543 A CN112379543 A CN 112379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plat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40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9543B (zh
Inventor
王文龙
曹文乐
邹宝华
孙鑫
杨培忠
徐法广
房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40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9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9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9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所述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包括由上型材框、两个侧型材框及下型材框围成的支撑框组件,上型材框包括上框本体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以围成第一凵型槽,侧型材框包括侧框本体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以围成第二凵型槽,背板组件用于支撑光学膜片,且上侧边插接并固定于第一凵型槽,左右两侧边分别插接并固定于两个第二凵型槽,下侧边与下型材框连接,显示面板与第一承载板的前表面和第三承载板的前表面连接,保护玻璃和后壳分别支撑于支撑框组件的前后两侧。本发明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整体结构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且厚度尺寸更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电视机等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模组和用于支撑显示模组的框架结构,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朝着结构更简洁、整体更轻薄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整个显示装置更轻薄化,除了对显示模组进行改进外,还可以从框架结构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安装框架通常包括后壳、背板、中框和外框,光学膜片支撑在背板上,中框支撑在膜片前侧,液晶面板安装在中框上,最后再在中框外部设置前框,保护玻璃和后壳分别安装在外框的前侧和后侧,且为了方便安装,中框通常也由多部分拼装而成。这种显示装置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且整体厚度较厚。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整体结构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且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更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包括:
上型材框,包括上框本体部及平行相对设置在所述上框本体部下端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以围成第一凵型槽;
两个侧型材框,所述侧型材框包括侧框本体板和平行相对设置在所述侧框本体板一侧的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以围成第二凵型槽;
下型材框,与所述上型材框、两个所述侧型材框围成支撑框组件;
背板组件,用于支撑光学膜片,所述背板组件的上侧边插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凵型槽,左右两侧边分别插接并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凵型槽,下侧边与所述下型材框连接;
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前表面连接;
保护玻璃和后壳,分别支撑于所述支撑框组件的前后两侧。
可选地,所述上框本体部的前侧设置第一凸台,所述侧框本体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凸台的前表面共面,以形成第一支撑平面,所述保护玻璃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平面。
可选地,所述上框本体部的后侧设置第一沉槽,所述侧框本体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后壳固定于所述第一沉槽和所述第二沉槽内。
可选地,所述侧型材框包括:
直线段,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的侧边,所述背板组件的侧边插接于所述第二凵型槽位于所述直线段的部分;
上折弯段,垂直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上端,所述上框本体部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二凵型槽位于所述上折弯段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上框本体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包括朝上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所述上折弯段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抵接于所述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侧型材框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直线段下端的下折弯段,所述下型材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合凹部,所述配合凹部包括朝下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所述下折弯段抵接于所述配合凹部并与所述背板组件的下侧边连接。
可选地,所述背板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下折弯段抵接,所述下折弯段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凸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声音采集组件,所述声音采集组件包括与所述上型材框连接的声音处理板,所述声音处理板上设置有声音采集件,所述上型材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能够连通所述显示装置外部和所述声音采集件。
可选地,所述声音处理板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所述通孔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声音采集组件还包括嵌设于所述上型材框的嵌设件,所述嵌设件上开设有弯孔,所述弯孔的一端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声音采集件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嵌设于所述上型材框。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无中框的显示装置,上型材框、下型材框、两个侧型材框围成支撑框组件,支撑框组件通过第一凵型槽和第二凵型槽包覆并支撑背板组件及其上的光学膜片,同时,支撑框组件能支撑保护玻璃和后壳,并通过第一承载板的前侧和第三承载板的前侧支撑显示面板,从而使得整个显示装置不必设置中框,整体结构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且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更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从后向前看部分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装置从前向后看时部分结构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C处放大图;
图8是图5中的D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E处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的F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像采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上型材框;111-上框本体部;1111-第一凸台;1112-第一沉槽;1113-限位凹槽;1114-通孔;1115-第一挡边;112-第一承载板;113-第二承载板;114-第一凵型槽;115-安装孔;
12-下型材框;121-配合凹部;
13-侧型材框;131-侧框本体板;1311-第二凸台;1312-第二沉槽;1313-第二挡边;132-第三承载板;133-第四承载板;134-第二凵型槽;135-直线段;136-上折弯段;1361-限位凸台;137-下折弯段;
2-背板组件;21-连接凸部;
3-光学膜片;
4-显示面板;
51-保护玻璃;52-触摸膜材;
6-后壳;
71-第一泡棉胶;72-第二泡棉胶;73-第三泡棉胶;
8-声音采集组件;81-声音处理板;82-声音采集件;83-嵌设件;831-弯孔;
9-图像采集组件;91-安装板;92-摄像头;93-橡胶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视机等。具体地,如图1-图10所示,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包括由上型材框11、下型材框12及两个侧型材框13拼接而成的支撑框组件,还包括背板组件2、光学膜片3、显示面板4、保护玻璃51及后壳6,其中,上型材框11包括上框本体部111及平行相对设置在上框本体部111下端的第一承载板112和第二承载板113,以围成第一凵型槽114,侧型材框13包括侧框本体板131和平行相对设置在侧框本体板131一侧的第三承载板132和第四承载板133,以围成第二凵型槽134,背板组件2用于支撑光学膜片3,背板组件2的上侧边插接并固定于第一凵型槽114,左右两侧边分别插接并固定于两个第二凵型槽134,下侧边与下型材框12连接,显示面板4与第一承载板112的前表面和第三承载板132的前表面连接,保护玻璃51和后壳6分别支撑于支撑框组件的前后两侧。
本实施例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上型材框11、下型材框12、两个侧型材框13围成支撑框组件,支撑框组件通过第一凵型槽114和第二凵型槽134包覆并支撑背板组件2及其上的光学膜片3,同时,支撑框组件能支撑保护玻璃51和后壳6,并通过第一承载板112的前侧和第三承载板132的前侧支撑显示面板4,从而使得整个显示装置不必设置中框,整体结构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且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更小,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发展。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承载板112的前表面和第三承载板132的前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泡棉胶71,显示面板4粘接于第一泡棉胶71,从而实现与支撑框组件稳定、贴合地固定。
为了实现对保护玻璃51的支撑,如图3和图4所示,上框本体部111的前侧设置第一凸台1111,侧框本体板1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凸台1311,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和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共面,以形成第一支撑平面,保护玻璃51固定于第一支撑平面,从而实现支撑框组件对保护玻璃51的支撑,且保证保护玻璃51覆盖在显示面板4的前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和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泡棉胶72,保护玻璃51通过第二泡棉胶72粘接于第一支撑平面,安装方便、且保护玻璃51各个位置受力平衡、支撑稳定。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挡边1115,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挡边1313,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第一挡边1115及第二挡边1313共同围成了凹槽部,第二泡棉胶72设置在凹槽部内,从而保证泡棉胶不会暴露在显示装置的外表面,提高了显示模组的美观度。进一步地,保护玻璃51在支撑框组件上的投影覆盖支撑框组件,故从前侧观看,显示模组为整张的玻璃表面,不会看到支撑框组件,进一步地提高了显示模组的美观度。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保护玻璃51的内侧还贴覆有触摸膜材52,从而使显示装置具有触屏功能。本实施例中,触摸膜材52与保护玻璃51一起通过第二泡棉胶72固定在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和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上。
为了实现对后壳6的支撑,如图3和图4所示,上框本体部111的后侧设置第一沉槽1112,侧框本体板13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沉槽1312,后壳6固定于第一沉槽1112和第二沉槽1312内,既实现支撑框组件对后壳6的支撑,且后壳6可以覆盖住背板组件2分别与侧型材框13、上型材框11、后型材框的连接位置,保证显示装置外观的美观度。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沉槽1112的槽底和第二沉槽1312的槽底均设置有第三泡棉胶73,后壳6通过第三泡棉胶73粘接于支撑框组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背板组件2的左右两端插接于由侧框本体板131、第三承载板132及第四承载板133围成的第二凵型槽134内后,通过紧固件与侧型材框13固定连接。第四承载板133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背板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实现侧型材框13和背板组件2的固定连接。同样地,如图4所示,背板组件2的左右侧边插接于由上框本体部111、第一承载板112及第二承载板113围成的第一凵型槽114后,也通过紧固件与上型材框11固定连接。下型材框12通过紧固件与背板组件2的下端固定连接。具体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铆钉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如图5-图7、图9所示,侧型材框13包括直线段135和上折弯段136,第二凵型槽134的整体延伸走向与直线段135和上折弯段136对应,其中,直线段135平行于背板组件2的侧边,背板组件2的侧边插接于第二凵型槽134位于直线段135的部分,上折弯段136垂直连接于直线段135的上端,上框本体部11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二凵型槽134位于上折弯段136的部分。通过上型材框11、背板组件2分别与第二凵型槽134的插接设置,保证了上型材框11、侧型材框13及背板组件2三者之间沿显示装置前后方向的配合位置精度,进而也能够提高显示装置外表面的平整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上框本体部111插接于第二凵型槽134内后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或者铆钉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上框本体部1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1113,限位凹槽1113包括朝上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上折弯段136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1361,限位凸台1361抵接于限位凹槽1113。限位凸台1361与限位凹槽1113的配合,保证了上型材框11与侧型材框13之间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置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型材框11、侧型材框13及背板组件2三者的相对位置精度。
优选地,如图5、图6、图8、图10所示,侧型材框13还包括垂直连接于直线段135的下折弯段137,下型材框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合凹部121,配合凹部121包括朝下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下折弯段137抵接于配合凹部121并与背板组件2的下侧边连接,配合凹部121与下折弯段137的抵接配合,保证了下型材框12和侧型材框13之间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置精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显示装置的外观平整性。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0所示,背板组件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凸部21,连接凸部21与下折弯段137抵接,下折弯段137通过紧固件与连接凸部21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凸部21,在保证下折弯段137的下表面与下型材框12的下表面平齐的状态下,实现下折弯段137与背板组件2的连接,保证显示装置下表面平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连接凸部21内设置有螺纹孔,下折弯段137上设置有装配孔,紧固件穿过装配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凸部21也可以通过铆接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声音采集组件8,声音采集组件8包括与上型材框11连接的声音处理板81,声音处理板81上设置有声音采集件82,上型材框11上设置有通孔1113,通孔1113能够连通显示装置外部和声音采集件82。从而使显示装置增加了语音输入功能,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智能交互性。
优选地,如图4所示,声音处理板81平行于背板组件2,通孔1113沿平行于背板组件2的方向延伸,声音采集组件8还包括嵌设于上型材框11的嵌设件83,嵌设件83上开设有弯孔831,弯孔831的一端开口与通孔1113连通,另一端开口与声音采集件82相对设置。通孔1113沿平行于背板组件2的方向延伸,从而能够不占用显示装置显示侧的面积,有利于提高屏占比;声音处理板81平行于背板组件2设置,使声音处理板81的宽度方向不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从而减小整个声音采集组件8在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置;此时,通孔1113的方向与声音采集件82的朝向相垂直,而通过设置弯孔831,保证了显示装置外部的声音能够顺利传入声音采集件82处,将设置弯孔831的嵌设件83独立于支撑框组件设置,保证在现有加工手段下能顺利加工出弯孔831。
优选地,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组件9,图像采集组件9嵌设于上型材框11,从而使显示装置具有图像输入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智能交互性。具体地,如图2和图11所示,上型材框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5,图像采集组件9包括安装板91、摄像头92及橡胶限位件93,其中安装板91平行于背板组件2且连接在上型材框11背离显示面板4的一侧,摄像头92与安装板91连接且伸入安装孔115,橡胶限位件93套设于摄像头92且嵌设于安装孔115内。摄像头92嵌设于上型材框11,因此不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尺寸,有利于轻薄化设计;且摄像头92通过橡胶限位件93安装,一方面便于实现橡胶限位件93与安装孔115的过盈配合,以避免摄像头92的位置发生晃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摄像头92装配过程中的损伤。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型材框(11),包括上框本体部(111)及平行相对设置在所述上框本体部(111)下端的第一承载板(112)和第二承载板(113),以围成第一凵型槽(114);
两个侧型材框(13),所述侧型材框(13)包括侧框本体板(131)和平行相对设置在所述侧框本体板(131)一侧的第三承载板(132)和第四承载板(133),以围成第二凵型槽(134);
下型材框(12),与所述上型材框(11)、两个所述侧型材框(13)围成支撑框组件;
背板组件(2),用于支撑光学膜片(3),所述背板组件(2)的上侧边插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凵型槽(114),左右两侧边分别插接并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凵型槽(134),下侧边与所述下型材框(12)连接;
显示面板(4),与所述第一承载板(112)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三承载板(132)的前表面连接;
保护玻璃(51)和后壳(6),分别支撑于所述支撑框组件的前后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本体部(111)的前侧设置第一凸台(1111),所述侧框本体板(1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凸台(1311),所述第一凸台(1111)的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凸台(1311)的前表面共面,以形成第一支撑平面,所述保护玻璃(51)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本体部(111)的后侧设置第一沉槽(1112),所述侧框本体板(13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沉槽(1312),所述后壳(6)固定于所述第一沉槽(1112)和所述第二沉槽(1312)内。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型材框(13)包括:
直线段(135),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2)的侧边,所述背板组件(2)的侧边插接于所述第二凵型槽(134)位于所述直线段(135)的部分;
上折弯段(136),垂直连接于所述直线段(135)的上端,所述上框本体部(11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二凵型槽(134)位于所述上折弯段(136)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本体部(1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1113),所述限位凹槽(1113)包括朝上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所述上折弯段(136)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台(1361),所述限位凸台(1361)抵接于所述限位凹槽(111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型材框(13)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直线段(135)下端的下折弯段(137),所述下型材框(1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合凹部(121),所述配合凹部(121)包括朝下设置和朝侧方设置的抵接面,所述下折弯段(137)抵接于所述配合凹部(121)并与所述背板组件(2)的下侧边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凸部(21),所述连接凸部(21)与所述下折弯段(137)抵接,所述下折弯段(137)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凸部(21)连接。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声音采集组件(8),所述声音采集组件(8)包括与所述上型材框(11)连接的声音处理板(81),所述声音处理板(81)上设置有声音采集件(82),所述上型材框(11)上设置有通孔(1114),所述通孔(1114)能够连通所述显示装置外部和所述声音采集件(8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处理板(81)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2),所述通孔(1114)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组件(2)的方向延伸,所述声音采集组件(8)还包括嵌设于所述上型材框(11)的嵌设件(83),所述嵌设件(83)上开设有弯孔(831),所述弯孔(831)的一端开口与所述通孔(1114)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声音采集件(82)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组件(9),所述图像采集组件(9)嵌设于所述上型材框(11)。
CN202011334031.2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79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031.2A CN11237954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031.2A CN11237954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543A true CN112379543A (zh) 2021-02-19
CN112379543B CN112379543B (zh) 2023-06-20

Family

ID=7458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4031.2A Active CN112379543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95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5A (zh) * 2021-09-30 2022-01-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77308U (zh) * 2011-05-23 2011-12-14 创扬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移动终端及防水电子设备
CN102981566A (zh) * 2011-08-26 2013-03-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351344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东莞市胜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CN105719569A (zh) * 2016-04-11 2016-06-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598178A (zh) * 2016-10-21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智能平板
CN206312020U (zh) * 2016-11-30 2017-07-0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239978A (zh) * 2018-11-19 2019-01-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显示装置
CN111199682A (zh) * 2018-11-19 2020-05-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77308U (zh) * 2011-05-23 2011-12-14 创扬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移动终端及防水电子设备
CN102981566A (zh) * 2011-08-26 2013-03-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3513446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东莞市胜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装置
CN105719569A (zh) * 2016-04-11 2016-06-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598178A (zh) * 2016-10-21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智能平板
CN206312020U (zh) * 2016-11-30 2017-07-07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239978A (zh) * 2018-11-19 2019-01-1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显示装置
CN111199682A (zh) * 2018-11-19 2020-05-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0295A (zh) * 2021-09-30 2022-01-07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N113900295B (zh) * 2021-09-30 2024-04-1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54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88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having fastened bent edges
JP373079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372905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取付け構造
JP200729862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239978B (zh) 一种直下式显示装置
CN210605281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EP3177127A2 (en) Heat dissipation over rear frame of a display
US10291877B2 (en) Display and television set
JP2014092735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2379543A (zh) 一种无中框的显示装置
CN114578603A (zh) 显示装置
JP4802809B2 (ja) 両面表示型液晶モジュール
US20220357613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06675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108803106B (zh) 显示器
CN213755340U (zh) 壳体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5867455U (zh) 背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3634046U (zh) 边框组件及显示装置
KR10175339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012205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20367699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13781450U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声音采集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6848587U (zh) 显示屏幕
CN110827678A (zh) 显示装置
CN215934994U (zh) 无边框电视及无边框电视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isplay device without a center fr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0

Pledgee: Jiangsu Kun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642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