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9378B -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9378B
CN112379378B CN202011203262.XA CN202011203262A CN112379378B CN 112379378 B CN112379378 B CN 112379378B CN 202011203262 A CN202011203262 A CN 202011203262A CN 112379378 B CN112379378 B CN 112379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ing
channel
azimuth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32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9378A (zh
Inventor
徐伟
胡家洛
黄平平
谭维贤
乞耀龙
高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2032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9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9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04SA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4SAR modes
    • G01S13/9052Spotlight m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滑聚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方位向欠采样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侯的微波遥感设备,在对地观测领域中发挥着特别重要作用。
滑动聚束模式是通过方位向的波束旋转来延长目标的波束照射时间,从而增大方位向信号带宽,提高方位向分辨率。
方位多通道SAR是采用单个相位中心发射脉冲信号,多个沿航行轨迹线性排列的相位中心接收回波信号,从而成倍的增加了方位向采样率,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
方位多通道滑动聚束SAR是将滑动聚束模式与方位多通道构型相结合,可以在保证测绘带宽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方位向分辨率。但是,现代雷达系统对方位分辨率和成像测绘带宽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增大方位多通道滑动聚束SAR的波束旋转角度和发射信号带宽,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方位向和距离向分辨率,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然而,在具有大信号带宽和大波束旋转角度的超高分辨率多通道滑动聚束SAR回波数据中存在两个问题,即方位向欠采样问题和多通道重建问题。对于信号带宽和波束扫描角度都比较小的普通滑动聚束SAR,欠采样问题可以通过传统独立于距离频率的去斜处理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对于信号带宽和波束扫描角度都很大的情况,传统独立于距离频率的去斜处理无法将总多普勒带宽完全限制在方位向总采样率以内,由此导致欠采样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进而导致多通道重建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方位向欠采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重采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可选的,所述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具体包括:
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具体包括:
确定初始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
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具体包括:
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
基于预设的重建滤波器矩阵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具体包括:
基于预设的残余相位补偿函数对所述重建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获得残余相位补偿后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具体包括:
基于重建后的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采样间隔确定目标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目标采样间隔确定目标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所述目标方位时间序列对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所述目标采样信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补零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重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补偿处理模块,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重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补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初始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
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重建模块具体用于:
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
基于预设的重建滤波器矩阵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
本发明实施通过对各通道的距离频域信号进行依赖于距离频域的方位向去斜处理,以消除多普勒中心频率变化导致的多普勒带宽;然后再对各通道去斜后的信号进行方位时域补零处理,同时进行方位向多通道重建;接着对重建后的信号进行依赖于距离频率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最后对残余相位补偿后的采样间隔依赖于距离频率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采样处理,以得到均匀采样的重建结果,由此能够解决方位欠采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申请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步骤二: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步骤三: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步骤四: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五: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具有大信号带宽和大波束旋转角度的超高分辨率多通道滑动聚束SAR回波数据中存在两个问题,即方位向欠采样问题和多通道重建问题。对于信号带宽和波束扫描角度都比较小的普通滑动聚束SAR,欠采样问题可以通过传统独立于距离频率的去斜处理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对于信号带宽和波束扫描角度都很大的情况,传统独立于距离频率的去斜处理无法将总多普勒带宽完全限制在方位向总采样率以内,由此导致欠采样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进而导致多通道重建无法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做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二维时域的初始回波信号ssn(τ,η);
步骤S12: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距离频域的第一回波信号Ssn(fτ,η);即可以采用如下计算公式来进计算获得第一回波信号Ssn(fτ,η)。
Ssn(fτ,η)=RFFT{ssn(τ,η)} (1)
公式(1)中,RFFT{·}表示距离向傅里叶变换,τ为距离向时间,η为方位向时间,n=1,...,N,N为通道数。
步骤S13: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Ssn(fτ,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Ssn,deramp(fτ,η)。
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可以利用预设的去斜函数来进行去斜处理,去斜函数具体如下: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71
公式(2)式中,Δxn=((N+1)/2-n)·daz,daz为接收子孔径的相位中心间距,n=1,...,N,N为通道数,vs为平台速度,ωr为波束旋转角速度,fτ为距离频率,c为光速,η为方位时间。
在利用去斜函数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Ssn(fτ,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第一目标回波信号Ssn,deramp(fτ,η)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
Ssn,deramp(fτ,η)=Ssn(fτ,η)·hn,1(fτ,η) (2)
步骤S2: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初步确定所需的补零后的采样间隔Δη1,即确定初始采样间隔Δη1,具体可以利用如下公式(4)计算获得初始采样间隔: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72
公式(4)中,α取1.1~1.2,N为通道数,c为光速,vs为平台速度,fc为载频,Br为发射信号带宽,θaz为方位向波束宽度,θmax为数据获取时间内的波束旋转角度。
步骤S22: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Q。具体可利用如下公式(5)来计算获得采样点数Q。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73
公式(5)中max{·}表示取最大值,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81
表示向上取整,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vs为平台速度,ωr为波束旋转角速度,fτ为距离频率。
步骤S23: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重新确定不同距离频率对应的方位向采样间隔Δη1(fτ),即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Δη1(fτ)。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6)计算获得第一采样间隔Δη1(fτ)。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82
公式(6)中: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vs为平台速度,ωr为波束旋转角速度,fτ为距离频率。
步骤S24: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Δη1(fτ)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η1(fτ)。具体可以利用公式η1(fτ)=q1·Δη1(fτ)来计算获得第一方位时间序列η1(fτ),其中q1=-Q/2,...,Q/2-1,Q为采样点数。
步骤S25: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η1(fτ)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
步骤S26: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距离频域信号Ssn,deramp(fτ1(fτ)),即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Ssn,deramp(fτ1(fτ))。
步骤S3: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基于通道数、载频、景中心斜距、平台速度、方位向频率以及脉冲重复频率确定传递函数Hmn(fη),具体如公式(7)所示: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83
公式(7)中:m=1...N,n=1...N,N为通道数,Δxn=((N+1)/2-n)·daz,daz为接收子孔径的相位中心间距,fc为载频,c为光速,Rc为景中心斜距,vs为平台速度,fη为方位向频率,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步骤S32:对传递函数矩阵H(fη)求逆,得到重建滤波器矩阵P(fη)。
P(fη)=H-1(fη) (4)
步骤S33: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SSn,deramp,0。具体可以对第二目标回波信号Ssn,deramp(fτ1(fτ))进行N倍延拓处理(即重复N次组成新的信号),以此来得到延拓后的距离频域信号SSn,deramp,0,即可以采用如下公式(9)来计算获得延拓处理信号SSn,deramp,0
SSn,deramp,0=[Ssn,deramp(fτ1(fτ)),...,Ssn,deramp(fτ1(fτ))]N (5)
步骤S34:基于步骤S32中获得的重建滤波器矩阵P(fη)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SSn,deramp,0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SSn,recon。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利用利用重建滤波器矩阵P(fη)的第n行Pn(fη)对第n个通道延拓后的距离频域信号SSn,deramp,0进行重建滤波,以此来获得第一重建信号SSn,recon。即第一重建信号SSn,recon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0)计算获得。
SSn,recon=SSn,deramp,0·Pn(fη) (6)
步骤S35: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SSn,recon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Ssrecon(fτ2(f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1)所示。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91
公式(11)中:N为通道数,fτ为距离频率,fη为方位频率,η2(fτ)=q2·Δη2(fτ)为多通道重建后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时间序列,Δη2(fτ)=Δη1(fτ)/N,q2=-N·Q/2,...,N·Q/2-1,N为通道数,Q为采样点数。
步骤S4:基于所述重建信号Ssrecon(fτ2(fτ))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本步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41:确定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残余相位补偿函数h2(fτ2(fτ))。具体可以如公式(12)计算获得。
Figure GDA0003905762330000092
公式(12)中:fτ为距离向频率,vs为平台速度,ωr为波速旋转角速度,η2(fτ)为不同距离频率对应的多通道重建后的方位时间序列。
步骤S42:基于步骤S41中的残余相位补偿函数对所述重建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获得残余相位补偿后的信号Sscomp(fτ2(fτ))。即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残余相位补偿后的信号Sscomp(fτ2(fτ))。
Sscomp(fτ2(fτ))=Ssrecon(fτ2(fτ))·h2(fτ2(fτ)) (8)
步骤S5: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Sscomp(fτ2(fτ))进行方位向时域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本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基于重建后的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采样间隔确定目标采样间隔Δηref,即确定所有统一的采样间隔Δηref。具体的,可以取多通道重建后的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采样间隔Δη2(fτ)的最小值来作为目标采样间隔Δηref。即目标采样间隔Δηref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4)确定。
Δηref=min{Δη2(fτ)} (9)
公式(14)中:min{·}表示取最小值,fτ为距离频率,Δη2(fτ)为多通道重建后随距离频率变化的采样时间间隔,Δη2(fτ)=Δη1(fτ)/N,Δη1(fτ)为第一采样间隔,N为通道数。
步骤S52:基于所述目标采样间隔Δηref确定目标方位时间序列ηref,即确定统一的方位时间序列ηref。具体可以利用公式ηref=q3·Δηref来计算获得目标方位时间序列,其中q3=-N·Q/2,...,N·Q/2-1,N为通道数,Q为采样点数。
步骤S53:基于所述目标方位时间序列ηref对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Sscomp(fτ2(fτ))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所述目标采样信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确定统一的方位时间序列ηref后,可以采用sinc插值法、线性插值法,chirp-z变换法等重采样方法来进行重采样,来获得采样间隔统一的距离频域信号Ssuniform(fτref)。
步骤S54:在获得了目标采样信号Ssuniform(fτref)后,还可以进一步对目标采样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得到最终的二维时域信号ssuniform(fτref),具体可以采样如下公式(15)计算获得二维时域信号ssuniform(fτref)。
ssuniform(fτref)=RIFFT{Ssuniform(fτref)} (10)
公式(15)中:RIFFT{·}表示距离向逆傅里叶变换,fτ为距离频率,ηref为统一的方位时间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基于距离频率依赖去斜处理的方位向重采样方法,能有效克服具有大带宽大波束旋转角度的超高分辨率方位多通道滑动聚束SAR信号的方位向欠采样问题。并且在解决了方位向欠采样问题的同时进行方位向多通道重建,显著降低了信号处理的运算量,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避免了过多的方位向输出采样点数,为后续成像处理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补零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重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补偿处理模块,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重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回波信号;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具体的,所述补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初始采样间隔;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具体的,所述重建模块具体用于: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基于预设的重建滤波器矩阵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补偿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的残余相位补偿函数对所述重建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获得残余相位补偿后的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重采样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重建后的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采样间隔确定目标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目标采样间隔确定目标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所述目标方位时间序列对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所述目标采样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处理模块来对各通道的距离频域信号进行依赖于距离频域的方位向去斜处理,以消除多普勒中心频率变化导致的多普勒带宽;然后再利用补零处理模块对各通道去斜后的信号进行方位时域补零处理,同时利用重建模块进行方位向多通道重建;接着利用补偿处理模块对重建后的信号进行依赖于距离频率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最后利用重采样模块对残余相位补偿后的采样间隔依赖于距离频率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采样处理,以得到均匀采样的重建结果,由此能够解决方位欠采样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具体包括:
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具体包括:
确定初始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
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具体包括:
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
基于预设的重建滤波器矩阵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具体包括:
基于预设的残余相位补偿函数对所述重建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处理,获得残余相位补偿后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具体包括:
基于重建后的随距离频率变化的方位向采样间隔确定目标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目标采样间隔确定目标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所述目标方位时间序列对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所述目标采样信号。
5.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重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对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各个通道的初始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傅里叶变换,获得与各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回波信号;
对各所述第一回波信号进行去斜处理,获得与各所述初始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一目标回波信号;
补零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方位向采样间隔对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在方位向时域进行补零处理,获得与各所述第一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回波信号;所述补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初始采样间隔;
基于所述初始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采样点数;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采样点数确定各通道的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方位向第一采样间隔确定各通道的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
基于各通道的所述补零后的第一方位时间序列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补零处理后信号;
对各个所述补零处理后信号进行方位向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
重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多通道重建处理,获得重建信号;
补偿处理模块,基于所述重建信号进行方位向的残余相位补偿处理,获得补偿处理后的信号;
重采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补偿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方位向重新采样处理,获得目标采样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模块具体用于:
对与各通道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延拓处理,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延拓处理信号;
基于预设的重建滤波器矩阵以及各所述延拓处理信号进行重建滤波,获得与各通道对应的第一重建信号;
基于各所述第一重建信号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重建信号。
CN202011203262.X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79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262.XA CN11237937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262.XA CN11237937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378A CN112379378A (zh) 2021-02-19
CN112379378B true CN112379378B (zh) 2023-02-03

Family

ID=7457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3262.XA Active CN11237937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9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860B (zh) * 2021-06-17 2023-05-0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016A (zh) * 2011-01-25 2011-0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斜视滑动聚束sar成像处理方法
CN105759263A (zh) * 2016-02-29 2016-07-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分辨率大场景下的星载斜视sar雷达成像方法
CN106932778A (zh) * 2017-04-17 2017-07-07 王辉 方位多通道fmcw sar滑动聚束成像方法
CN110058232A (zh) * 2019-04-19 2019-07-26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星载sar大斜视滑动聚束模式回波信号方位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65506A (zh) * 2020-06-22 2020-09-15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基于去斜处理的高分辨率sar变重频均匀化重采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6016A (zh) * 2011-01-25 2011-0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斜视滑动聚束sar成像处理方法
CN105759263A (zh) * 2016-02-29 2016-07-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分辨率大场景下的星载斜视sar雷达成像方法
CN106932778A (zh) * 2017-04-17 2017-07-07 王辉 方位多通道fmcw sar滑动聚束成像方法
CN110058232A (zh) * 2019-04-19 2019-07-26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星载sar大斜视滑动聚束模式回波信号方位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65506A (zh) * 2020-06-22 2020-09-15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基于去斜处理的高分辨率sar变重频均匀化重采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zimuth Resampling Processing for Highly Squint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With Several Modes;Mengdao Xing,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31231;p1-14 *
Multichannel Azimuth Processing in ScanSAR and TOPS Mode Operation;Nicolas Gebert,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00731;p2994-3008 *
Processing of Multichannel Sliding Spotlight and TOP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Wei Xu,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30831;p4417-4429 *
多模式SAR成像及参数估计方法研究;吴玉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60315;全文 *
大斜视SAR成像及凝视成像算法研究;邵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70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378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339B (zh) 一种双基sar空变校正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2526B (zh) 用于高频地波雷达的分布式阵列目标角度测量方法
CN110058232B (zh) 一种星载sar大斜视滑动聚束模式回波信号方位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954938B (zh) 一种sar回波信号的多子带接收合成方法
CN110187347B (zh)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星机双基合成孔径雷达大幅宽成像方法
CN107015223B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方位向信号重建方法和装置
CN109581362B (zh) 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在可变脉冲簇模式下的信号处理方法
CN111175750A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2608603B (zh) 一种基于完全互补序列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CN114545411B (zh) 一种基于工程实现的极坐标格式多模高分辨sar成像方法
CN112379378B (zh) 一种多通道滑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信号重采样方法及装置
CN116400310B (zh) 一种二维频域方位向多通道sar误差校正方法
CN107102328B (zh) 基于fpga的实时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及fpga
CN105974409B (zh) 基于多频子带并发的星载滑动聚束mimo-sar成像方法
CN109143235B (zh) 一种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08845318B (zh) 基于Relax算法的星载高分宽幅成像方法
CN106443672B (zh) 一种方位多通道sar信号自适应重构方法
CN110308445B (zh) 一种基于车载数字阵调频连续波雷达的成像方法
CN115436943B (zh) 基于脉内和脉间联合相位调制的可重构mimo-sar回波分离方法
CN116719027A (zh) 一种双向滑动聚束模式下的星机双基sar成像方法
CN112505698B (zh) 多通道滑聚sar方位信号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13159A (zh) 基于相位相消的频率步进信号雷达成像方法
CN115390070A (zh) 一种机动平台单通道短孔径sar的海面目标聚焦定位方法
CN110376587B (zh) 一种基于空时采样方法的宽幅星载sar系统
CN109061564B (zh)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简化近场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