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6504B -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6504B
CN112376504B CN202011362886.6A CN202011362886A CN112376504B CN 112376504 B CN112376504 B CN 112376504B CN 202011362886 A CN202011362886 A CN 202011362886A CN 112376504 B CN112376504 B CN 112376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rick
protective
bricks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28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6504A (zh
Inventor
吴棋焱
盛健
徐咏春
王军社
黄华
王波
徐嘉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NDR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28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6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6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6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6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6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4Preformed blocks or slabs for forming essentially continuous surfa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偶数多边形的下层护砖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的边对齐;将两条拉索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中;拉索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中;将下固定件插入到下固定孔中,并固定拉索;将上层护砖对合在下层护砖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上层连通槽和下层连通槽对齐;使用大固定件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其优点在于通过拉索将各个护砖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坡的支撑强度,且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良好;确保护坡固定牢靠,不被水流侵蚀。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护坡用于防止水流对堤岸的冲刷,从而防止淤泥堆积,阻碍水道,但是一般护坡固定不牢,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松动,若恰好遇上大水,极为容易被冲散,导致堤岸被水流侵蚀,护坡固定牢靠,被水流侵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拉索将各个护砖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护坡的支撑强度,且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良好;确保护坡固定牢靠,不被水流侵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正偶数多边形的下层护砖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的边对齐。
步骤B、下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且每条下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将两条拉索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中;拉索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中。
步骤D、下层护砖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固定孔;将下固定件插入到下固定孔中,并固定拉索。
步骤E、上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上层连通槽,且每条上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下层连通槽和上层连通槽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的尺寸相配。将上层护砖对合在下层护砖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上层连通槽和下层连通槽对齐。
步骤F、上层护砖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上固定孔;使用大固定件穿过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G、空余的上固定孔使用柱塞将其塞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步骤H将护坡上的拉索6的自由端通过混凝土浇筑进护墙中。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下层护砖和所述上层护砖为正六边形;所述下层护砖的上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所述上层护砖的下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下层连通槽和上层连通槽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的尺寸相配。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B和步骤D之间还包括步骤C、在下层护砖1a上铺盖上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D中一个下固定件的两个钉子分别穿过一条下层连通槽两侧的下固定孔;并固定在基层中;一个下固定件的弯管压在拉索上,每个下层连通槽前后配置两个下固定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F中大固定件的螺纹钉头穿过下层护砖和上层护砖,继续深入紧紧插入护坡的泥土中,当到达最大深度时,通过螺纹连接顶盖,使用胶黏剂将橡胶套与上层护砖之间的缝隙堵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拉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大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下层护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上层护砖与下层护砖组合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a、下层护砖;1b、上层护砖;2a、下层连通槽;2a-1、使用连通槽;2a-2、空闲连通槽;2b、上层连通槽;2b-1、容纳槽;3a、下固定孔;3a-1、已用下固定孔;3a-2、空闲下固定孔;3b、上固定孔;4、下固定件;41、弯管;42、钉帽;43、固定块;44、钉子;5、大固定件;51、钉杆;52、橡胶套;53、螺纹钉头;54、顶盖;6、拉索;7、护墙;8、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单元和若干根拉索6。
每个支撑单元包括:下层护砖1a、上层护砖1b、4个下固定件4、4个大固定件5和8个柱塞8。
下层护砖1a和上层护砖1b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下层护砖1a和上层护砖1b为正六边形;当然也可以是正方形、正八边形;相对来说正六边形护砖不仅美观,且能与周围6个护砖相互挤压固定,十分牢固。
如图2所示,每个支撑单元之间的相邻两个下层护砖1a的边对齐;当然相邻两个上层护砖1b的边也必然对齐。
下层护砖1a的上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2a,且每条下层连通槽2a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每条下层连通槽2a的两侧对称地设置四个下固定孔3a,即下层护砖1a具有上下贯穿的12个下固定孔3a。
上层护砖1b的下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上层连通槽2b,且每条上层连通槽2b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且与下层连通槽2a的位置一致。本实施例中,每条上层连通槽2b的两侧对称地设置四个上固定孔3b,即上层护砖1b也同样具有上下贯穿的12个上固定孔3b。下固定孔3a和上固定孔3b的位置和尺寸一致,一一对应。
下层连通槽2a和上层连通槽2b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6的尺寸相配。
下层护砖1a铺设在基层上,拉索6嵌入使用的下层连通槽2a-1内,穿过若干个下层护砖1a。当然,每个下层护砖1a交叉穿过两根拉索6,空余一条空闲下层连通槽2a。这样能减少拉索6的使用量,设置成三条交错的连通槽,是便于施工人员对护砖的摆放,不会出现安置错误问题,若只有两条下层连通槽2a,那么安置时容易出现摆放错误的问题,从而导致拉索6难以连接固定,形成防护网络;
本实施例中,下固定件4包括弯管41、两个钉帽42、两个固定块43和两个钉子44。弯管41的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43,固定块43上开有上下通孔;通孔的尺寸小于钉帽42的尺寸,且大于钉子44的尺寸;顶帽42对应地固定在钉子44的上端;钉子44穿过通孔。
一个下固定件4的两个钉子44分别穿过一条下层连通槽2a两侧的下固定孔3a;并固定在基层中。弯管41压在拉索6上。每个下层连通槽2a前后配置两个下固定件4进行固定。由此,8个下固定孔被下固定件使用,成为已用下固定孔3a-1,另外四个成为空闲下固定孔3a-2。
为了避让下固定件4凸起下层护砖1a的部分,上层护砖1b的下表面还具有若干个容纳槽2b-1;每个上层连通槽2b都具有两个容纳槽2b-1;容纳槽2b-1的尺寸和位置与弯管41、顶帽42以及固定块43相配。
上层护砖1b设置在下层护砖1a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下层连通槽2a和上层连通槽2b对齐,下固定孔3a和上固定孔3b对齐。弯管41、顶帽42以及固定块43部分嵌入容纳槽2b-1。
本实施例中,大固定件5包括钉杆51、橡皮套52和顶盖54。钉杆51的下端为螺纹钉头53;钉杆51的顶部与顶盖54采用螺纹固定连接;顶盖54的形状为圆球形,可以为石球或者塑料球。橡胶套52套在钉杆51的圆周上。4个大固定件5的螺纹钉头53穿过4个上固定孔3b和空闲下固定孔3a-2,并伸进坡面基层的泥土里,使得护砖牢牢固定在坡面上,。橡胶套52与上层护砖1b的上表面连接处涂有胶黏剂密封连接,能防止渗水松动大固定件5。大固定件5将上层护砖1b与下层护砖1a紧固在一起,并固定在护坡上。顶盖54主要用于保护大固定件5的顶部,使得大固定件5不裸露在外面,能有效预防施工时人员跌倒后,大固定件5的钉杆51不易戳伤工作人员,同时顶盖54外壁光滑有利于水流的流通,球形的设置可以减少水流对顶盖54的表面冲击力。
柱塞8为橡胶塞,与上固定孔3b的尺寸相配,插入剩余的上固定孔3b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大固定件5与下固定件4的使用量,但残余的插口必须使用柱塞8将其塞住,用于保护内部的下固定件4与拉索6,防止渗水带走泥土,使得大固定件5与下固定件4松动。
支撑单元在护坡上均匀排列,拉索6呈网状形连接各个支撑单元,堤坝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护墙7,护墙7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拉索6的两个自由端固定在护墙7内,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上层护砖1b与下层护砖1a之间设置橡胶垫,橡胶垫上开有与上固定孔3b相对应的通孔。橡胶垫可以防止上下两层护砖之间挤压碎裂,在使用大固定件5进行固定时,无需顾虑将下层护砖1a震碎。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步骤A、将正六边形的下层护砖1a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1a的边对齐;
步骤B、下层护砖1a开设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2a,且每条下层连通槽2a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下层连通槽2a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与拉索6的尺寸相配。
将两条拉索6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2a-1中。拉索6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2a中。
步骤C、在下层护砖1a上铺盖上一层橡胶垫。
步骤D、下层护砖1a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固定孔(3a)。
将下固定件4插入到下固定孔(3a)中,并固定拉索6。
具体的一个下固定件4的两个钉子44分别穿过一条下层连通槽2a两侧的下固定孔3a;并固定在基层中。弯管41压在拉索6上。每个下层连通槽2a前后配置两个下固定件4进行固定。
步骤E、将上层护砖1b对合在下层护砖1a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下层连通槽2a和上层连通槽2b对齐,下固定孔3a和上固定孔3b对齐。弯管41、顶帽42以及固定块43部分嵌入容纳槽2b-1。
步骤F、上层护砖的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上固定孔;使用大固定件穿过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
大固定件5的所述螺纹钉头(53)穿过所述上固定孔(3b)、所述下固定孔(3a),继续深入紧紧插入护坡的泥土中,当到达最大深度时,通过螺纹连接顶盖54,使用胶黏剂将橡胶套52与上层护砖1b之间的缝隙堵住。
步骤G、空余的上固定孔3b使用柱塞8将其塞住,用于保护内部的插销4与拉索6,防止渗水带走泥土,使得大钉5与插销4松动。
步骤H、将护坡上的拉索6的自由端通过混凝土浇筑进护墙7中,这样网状的拉索6与护砖共同作用,提高了护坡的防护支撑能力。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正偶数多边形的下层护砖均匀铺好,相邻两个下层护砖的边对齐;
步骤B、下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且每条下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将两条拉索纵横交叉,嵌入到拉索用连通槽中;拉索呈网状形,嵌入若干个下层连通槽中;
步骤D、下层护砖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固定孔;将下固定件插入到下固定孔中,并固定拉索;且固定在基层中;
步骤E、上层护砖开设有至少两条直线的上层连通槽,且每条上层连通槽的两端位于相对两边的中心位置;将上层护砖对合在下层护砖上,当然两者的边对齐;上层连通槽和下层连通槽对齐;
步骤F、上层护砖开设有上下贯穿的上固定孔;使用大固定件穿过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将上层护砖和下层护砖二者固定在一起;并且伸进坡面基层中,使得护砖固定在坡面上。
2.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G、空余的上固定孔使用柱塞将其塞住。
3.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H将护坡上的拉索6的自由端通过混凝土浇筑进护墙中。
4.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下层护砖和上层护砖为正六边形;
下层护砖的上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下层连通槽;
上层护砖的下表面具有三条直线的上层连通槽。
5.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下层连通槽和上层连通槽的横截面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且与拉索的尺寸相配。
6.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和步骤D之间还包括步骤C、在下层护砖上铺盖上一层橡胶垫。
7.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一个下固定件的两个钉子分别穿过一条下层连通槽两侧的下固定孔;并固定在基层中;
一个下固定件的弯管压在拉索上,每个下层连通槽前后配置两个下固定件进行固定。
8.如权利要求1的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F中大固定件的螺纹钉头穿过下层护砖和上层护砖,继续深入紧紧插入护坡的泥土中,当到达最大深度时,通过螺纹连接顶盖,使用胶黏剂将橡胶套与上层护砖之间的缝隙堵住。
CN202011362886.6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376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2886.6A CN11237650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2886.6A CN11237650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6504A CN112376504A (zh) 2021-02-19
CN112376504B true CN112376504B (zh) 2022-11-04

Family

ID=7458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2886.6A Active CN11237650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65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36393A5 (de) * 1979-03-05 1983-05-31 Rolf Scheiwiller Bausatz aus verbundsteinen, insbesondere fuer die hangsicherung und flussbettverbauung.
KR100542457B1 (ko) * 2005-10-18 2006-01-11 강원길엔지니어링(주) 하천 제방 보호용 법면블록 설치구조
CN103046559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王文斌 内置钢筋骨架连锁防护混凝土砌块
CN205421164U (zh) * 2015-06-04 2016-08-03 吉林久盛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字形砌块及其曲字形砌块沉排体系
CN205444104U (zh) * 2016-03-21 2016-08-10 安徽祥凯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检查井砌块
CN207161144U (zh) * 2017-08-02 2018-03-3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沿空留巷支护墙体
CN207376573U (zh) * 2017-08-19 2018-05-18 黑龙江松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河道六角防护网张紧装置
CN208545766U (zh) * 2018-03-22 2019-02-26 中皖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土墙
CN210440675U (zh) * 2019-08-20 2020-05-01 中建城镇规划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砌块墙体上水电线管固定装置
CN211006532U (zh) * 2019-09-06 2020-07-14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111042056A (zh) * 2019-12-29 2020-04-21 西安景兴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边形和梯形拼接式砌块组件及护坡
CN111042058A (zh) * 2019-12-29 2020-04-21 西安景兴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带n拼接式护坡砌块组件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6504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5229B (zh) 公路高陡边坡应力平衡及减振防灾高桥墩结构及施工方法
TR201808886T4 (tr) Öngerilmeli diyafram duvar ve bu tür bir duvarı gerçekleştirme yöntemi.
CN112376503A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
CN112376504B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5617390U (zh) 一种用于黄土地区的柔性面层基坑支护体系
KR100789976B1 (ko) 연속배수공간이 구비된 드레인 보드를 이용한 연약지반배수방법
CN213896996U (zh) 一种抗冲刷的护坡支撑系统
CN112647513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923952U (zh) 一种土质边坡微型抗滑桩组合加固结构
CN101793027A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CN216664218U (zh) 一种止水的预制沉井井节
CN212248272U (zh) 一种高强度降水用混凝土体支护系统
CN210946533U (zh) 用于明挖施工的暗渠结构
CN21220026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具有组合结构的挡水墙
CN110805060B (zh) 一种用于拉线塔拉线的基础结构及拉线固定方法
CN210888127U (zh) 一种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结构
CN209837253U (zh) 一种阶梯沉降式阳台积水排除结构
CN209144837U (zh) 防水抗拉的基坑支护
CN203429632U (zh) 拉压分散型锚索
CN220284851U (zh) 一种基于回填土边坡的支护结构
CN213773478U (zh) 一种四通电缆竖井
CN112411617B (zh) 一种垂直挡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0866933B1 (ko) 나선 스크류가 형성된 기초부를 갖는 접지봉
CN221001036U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浅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
CN217427628U (zh) 暗埋式地面电缆防护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