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5852A -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5852A
CN112365852A CN202011164132.XA CN202011164132A CN112365852A CN 112365852 A CN112365852 A CN 112365852A CN 202011164132 A CN202011164132 A CN 202011164132A CN 112365852 A CN112365852 A CN 112365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ub
color
pixe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1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5852B (zh
Inventor
关琳燕
王伟鹏
黄建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1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5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5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4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non-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Non-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15/04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flash apparatus; Arrangement of lamp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补光芯片组包括多个补光芯片单元;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芯片;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屏下摄像头的客观需求,导致显示装置无法兼顾显示效果和摄像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断追求终端大屏占比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通常会安装摄像头、光电传感器等器件。因此,不能做到显示屏正面屏占比100%。目前所说的全面屏显示装置是指屏占比可以达到9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显示器件。
真正的全面屏意味着在终端正面不再有专门的空间用于设置前置摄像头、听筒等器件。所以,“屏下摄像头”应运而生,所谓屏下摄像头,就是指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之下,但是,摄像头隐藏在屏幕之下时,会导致显示屏上设置摄像头对应的区域无法同时兼顾显示功能和摄像功能,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屏下摄像头的客观需求,导致显示装置无法兼顾显示效果和摄像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模组包括凹槽,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至少贯穿背光模组;显示模组还包括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均位于凹槽内;补光芯片组包括多个补光芯片单元,补光芯片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凹槽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白色色阻和第一电极;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一个第一电极与一条第一扫描线、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芯片,第一扫描线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与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中,三个第一子像素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所有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包括: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所有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为屏下摄像头结构,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模组包括凹槽,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至少贯穿背光模组,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均位于凹槽内。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凹槽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白色色阻,有效提高光线经过第一子像素的穿透率,从而提高摄像头组件的摄像效果。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芯片,第一扫描线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与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给第一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给第一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第一子像素还包括薄膜晶体管,一个第一电极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一扫描线、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扫描线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一数据线给第一电极充电,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场使得液晶发生偏转。补光芯片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中,三个第一子像素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实现了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不发光,不影响摄像头组件的工作,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所有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从而第一显示区的液晶均发生偏转,使得外部光线可以穿过,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对图像的采集。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
图3是图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5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10是图6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100位于显示面板200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显示模组100包括凹槽110,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110至少贯穿背光模组100;
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摄像头组件300和补光芯片组400,摄像头组件300和补光芯片组400均位于凹槽110内;
补光芯片组400包括多个补光芯片单元410,补光芯片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
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凹槽110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
显示面板20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210,第一像素单元210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220,第一子像素220包括白色色阻221和第一电极222;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扫描线G1、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数据线D1,一个第一电极222与一条第一扫描线G1、一条第一数据线D1电连接,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和第一驱动芯片240,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电连接,第一数据线D1与第一驱动芯片240电连接;
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210中,三个第一子像素220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
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
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关闭,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所有第一子像素220的第一电极222提供高电位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为屏下摄像头结构,背光模组100位于显示面板200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模组包括凹槽110,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110至少贯穿背光模组100,摄像头组件300和补光芯片组400均位于凹槽110内。可选的,补光芯片组400围绕摄像头组件300排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并不限定补光芯片组400和摄像头组件300的具体排列方式,补光芯片组400和摄像头组件300的排布方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置,只需满足补光芯片组400和摄像头组件300均位于凹槽110内,且补光芯片组400和摄像头组件300互不影响即可。
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凹槽110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显示面板20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210,第一像素单元210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220,第一子像素220包括白色色阻221,有效提高光线经过第一子像素220的穿透率,从而提高摄像头组件300的摄像效果。可选的,第一子像素220中也可以不设置色阻。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扫描线G1、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数据线D1,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垂直。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和第一驱动芯片240,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电连接,第一数据线D1与第一驱动芯片240电连接,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给第一扫描线G1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240给第一数据线D1提供数据信号。第一子像素22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一个第一电极222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一扫描线G1、一条第一数据线D1电连接,通过第一扫描线G1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电极222充电,第一电极222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一电极222和公共电极(图中未标注)的电场使得液晶(图中未标注)发生偏转。
补光芯片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210中,三个第一子像素220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实现了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
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关闭,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不发光,不影响摄像头组件300的工作,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所有第一子像素220的第一电极222提供高电位信号,从而第一显示区AA1的液晶均发生偏转,使得外部光线可以穿过,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300对图像的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和图3仅是示意性画出凹槽1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但不仅限于此形状,凹槽110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且本实施例的图1和图3仅是示意性画出凹槽110的数量为一个,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10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理解,例如背光模组100还可以包括背光源、导光板、增光片、反射片等光学膜片,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对于补光芯片组400中补光芯片单元41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需能够满足在显示状态下,第一显示区AA1位置的显示效果与周围显示面板200中其他区域的实际显示的效果尽量均一即可。
继续参考图1-图3,可选的,其中,显示区AA还包括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250,第二像素单元250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第二子像素260包括第二电极261,以及红色色阻262、绿色色阻263和蓝色色阻264中的一种,且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扫描线G2、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数据线D2,一个第二电极261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
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第二显示区AA2的非显示区NA、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和第二驱动芯片28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
具体的,显示区AA还包括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为正常显示区,不设置摄像头组件300。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250,第二像素单元250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第二子像素260包括第二电极261,以及红色色阻262、绿色色阻263和蓝色色阻264中的一种,且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包括红色色阻262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红色,包括绿色色阻263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绿色,包括蓝色色阻264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蓝色,从而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分别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扫描线G2、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数据线D2,一个第二电极261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第二显示区AA2的非显示区NA、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和第二驱动芯片28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通过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第二扫描线G2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二驱动芯片280给第二数据线D2提供数据信号。第二子像素26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一个第二电极261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通过第二扫描线G2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二数据线D2给第二电极261充电,第二电极261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二电极261和公共电极(图中未标注)的电场使得液晶(图中未标注)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第二子像素260的显示。
在显示阶段,一个显示周期,每条第二扫描线G2扫描一次,每条第一扫描线G1扫描三次,实现第一显示区AA1位置的显示效果和第二显示区AA2位置的显示效果趋于一致。
继续参考图1-图3,可选的,其中,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为红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为绿色补光芯片,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为蓝色补光芯片;
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为蓝色子像素。
具体的,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为红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为绿色补光芯片,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为蓝色补光芯片,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210中,三个第一子像素220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为蓝色子像素,在显示阶段,通过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实现图像的显示。第二显示区AA2中,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分别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第一显示区AA1中第一像素单元210的排布方式和第二显示区AA2中第二像素单元250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一显示区AA1位置的显示效果和第二显示区AA2位置的显示效果趋于一致,提供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为红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为绿色补光芯片,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为蓝色补光芯片,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为红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为绿色子像素,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为蓝色子像素,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颜色的补光芯片和其他颜色的子像素,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继续参考图1-图3,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200包括两个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两个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沿第一方向X分别位于显示区AA的两侧;
部分第二扫描线G2包括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第一子部G21与第二子部G22沿第一方向X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两侧;
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分别和与其接近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
具体的,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由于第一显示区AA1的设置,造成部分第二扫描线G2包括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第一子部G21与第二子部G22沿第一方向X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两侧,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分别和与其接近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通过两个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分别给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提供信号,有效避免影响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其余未被第一显示区AA1分成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的第二扫描线G2的两端均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即该部分第二扫描线G2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其余未被第一显示区AA1分成第一子部G21和第二子部G22的第二扫描线G2的两端中一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即该部分第二扫描线G2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可选的,该部分第二扫描线G2依次交错与不同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驱动芯片240可设置于非显示NA中,第一驱动芯片240也可通过COF(Chip On Film)工艺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通过柔性电路板弯折使第一驱动芯片240位于显示面板200靠近背光模组100的一侧。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的,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
具体的,参考图2和图4,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可复用第二栅极驱动270的起始信号,在显示阶段,一个显示周期,第二栅极驱动270给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提供三次起始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240给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提供时钟信号。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也可同时复用第二栅极驱动270的起始信号和时钟信号,此时,第一显示区AA1中每行第一电极222的充电时间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每行第二电极261的充电时间相同。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有效简化第一驱动芯片240,有利于实现窄边框,且减小生产成本。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复用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
显示面板200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组G0,扫描线组G0包括多条第二扫描线G2,同一个扫描线组G0中的第二扫描线G2的数量与第一扫描线G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第一扫描线G1的一端与其对应的第二扫描线G2通过第一晶体管T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二扫描线G2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Ta电连接;
第一扫描线G1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T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Tb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二控制信号Tc电连接,第一信号Tb为高电位信号。
具体的,在显示阶段,给第一控制信号Ta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关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复用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第二扫描线G2提供信号时,第二扫描线G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在摄像阶段,给第一控制信号Ta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关闭,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信号Tb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无需再单独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有效避免在显示区AA中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避免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影响显示区AA的显示效果;且有效减少显示面板200的生产制程,减小显示面板200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为了清楚的示意出第一扫描线G1和第二扫描线G2的连接关系,因此,图5中未示出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中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连接关系可参考图1和图3。
继续参考图2和图5,可选的,其中,显示面板200包括至少两个扫描线组G0,相邻两个扫描线组G0之间设有多条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二扫描线G2。
具体的,相邻两个扫描线组G0之间设有多条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所第二扫描线G2,当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扫描线组G0中的第一扫描线G1提供信号时,控制与该扫描线组G0中的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与该扫描线组G0中的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222充电,第一显示区AA位于显示阶段。当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所第二扫描线G2提供信号时,第一显示区AA位于摄像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显示面板200包括三个扫描线组G0,相邻两个扫描线组G0之间设有四条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二扫描线G2,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其他数量的扫描线组G0,相邻两个扫描线组G0之间设有其他数值的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二扫描线G2,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参考图6-图8,可选的,其中,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
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沿第一方向X排列;
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子像素220与同一条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通过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
同一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子像素220与同一条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连接线290通过第三晶体管T3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三控制信号Td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的扫描速度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的扫描速度的三倍,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在第二个发光阶段,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在第三个发光阶段,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从而实现了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通过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显示模组中只需要设置第二驱动芯片280即可,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从而第一数据线D1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图7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为同一条数据线,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线D1和第二数据线D2还可以采用分开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包括:
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
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
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关闭,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所有第一子像素220的第一电极222提供高电位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为屏下摄像头结构,背光模组100位于显示面板200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模组包括凹槽110,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110至少贯穿背光模组100,摄像头组件300和补光芯片组400均位于凹槽110内。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凹槽110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显示面板20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210,第一像素单元210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220,第一子像素220包括白色色阻221,有效提高光线经过第一子像素220的穿透率,从而提高摄像头组件300的摄像效果。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扫描线G1、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数据线D1、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和第一驱动芯片240,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电连接,第一数据线D1与第一驱动芯片240电连接,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给第一扫描线G1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240给第一数据线D1提供数据信号。第一子像素22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一个第一电极222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一扫描线G1、一条第一数据线D1电连接,通过第一扫描线G1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电极222充电,第一电极222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一电极222和公共电极(图中未标注)的电场使得液晶(图中未标注)发生偏转。
补光芯片单元410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210中,三个第一子像素220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的第一电极222提供数据信号,实现了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
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关闭,第一颜色补光芯片411、第二颜色补光芯片412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413均不发光,不影响摄像头组件300的工作,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G1,通过第一数据线D1给所有第一子像素220的第一电极222提供高电位信号,从而第一显示区AA1的液晶均发生偏转,使得外部光线可以穿过,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300对图像的采集。
继续参考图1-图3,可选的,其中,显示区AA还包括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250,第二像素单元250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第二子像素260包括第二电极261,以及红色色阻262、绿色色阻263和蓝色色阻264中的一种,且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扫描线G2、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数据线D2,一个第二电极261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
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第二显示区AA2的非显示区NA、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和第二驱动芯片28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
具体的,显示区AA还包括围绕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为正常显示区,不设置摄像头组件300。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250,第二像素单元250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第二子像素260包括第二电极261,以及红色色阻262、绿色色阻263和蓝色色阻264中的一种,且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包括红色色阻262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红色,包括绿色色阻263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绿色,包括蓝色色阻264的第二像素单元250显示蓝色,从而同一第二像素单元250中三个第二子像素260分别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扫描线G2、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数据线D2,一个第二电极261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第二显示区AA2的非显示区NA、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和第二驱动芯片28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电连接,第二数据线D2与第二驱动芯片280电连接。通过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第二扫描线G2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二驱动芯片280给第二数据线D2提供数据信号。第二子像素26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图中未示出),一个第二电极261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二扫描线G2、一条第二数据线D2电连接,通过第二扫描线G2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二数据线D2给第二电极261充电,第二电极261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二电极261和公共电极(图中未标注)的电场使得液晶(图中未标注)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第二子像素260的显示。
在显示阶段,一个显示周期,每条第二扫描线G2扫描一次,每条第一扫描线G1扫描三次,实现第一显示区AA1位置的显示效果和第二显示区AA2位置的显示效果趋于一致。
继续参考图2和图4,可选的,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
在显示阶段,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复用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的起始信号或/和时钟信号。
具体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在显示阶段,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复用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的起始信号或/和时钟信号。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可复用第二栅极驱动270的起始信号,在显示阶段,一个显示周期,第二栅极驱动270给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提供三次起始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240给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提供时钟信号。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可以复用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的时钟信号。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也可同时复用第二栅极驱动270的起始信号和时钟信号,此时,第一显示区AA1中每行第一电极222的充电时间与第二显示区AA2中每行第二电极261的充电时间相同。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与第二栅极驱动270电路连接,有效简化第一驱动芯片240,有利于实现窄边框,且减小生产成本。
图9是图5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考图5和图9,可选的,其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复用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
显示面板200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组G0,扫描线组G0包括多条第二扫描线G2,同一个扫描线组G0中的第二扫描线G2的数量与第一扫描线G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第一扫描线G1的一端与其对应的第二扫描线G2通过第一晶体管T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二扫描线G2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Ta电连接;
第一扫描线G1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T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Tb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二控制信号Tc电连接,第一信号Tb为高电位信号;
在显示阶段t1,给第一控制信号Ta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关闭,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复用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给第二扫描线G2提供信号时,第二扫描线G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
在摄像阶段t2,给第一控制信号Ta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关闭,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信号Tb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
具体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依次扫描第二扫描线G2,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扫描到第一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时,进入显示阶段t1,给第一控制信号Ta1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关闭,第一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扫描到第二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时,进入显示阶段t1,给第一控制信号Ta2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关闭,第一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扫描到第三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时,进入显示阶段t1,给第一控制信号Ta2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导通,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关闭,第一个扫描线组G0中第二扫描线G2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扫描到相邻两个扫描线组G0之间、且未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的第二扫描线G2时,进入摄像阶段,给第一控制信号Ta提供低电位信号,第一晶体管T1关闭,给第二控制信号Tc提供高电位信号,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一信号Tb传输至第一扫描线G1。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无需再单独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有效避免在显示区AA中设置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避免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影响显示区AA的显示效果;且有效减少显示面板200的生产制程,减小显示面板200的生产成本。
图10是图6所述的显示模组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考图6-图8和图10,可选的,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
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和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沿第二方向Y排列,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沿第一方向X排列;
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子像素220与同一条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通过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
同一第一像素单元210中第一子像素220与同一条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与第一连接线290通过第三晶体管T3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一连接线290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一扫描线G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三控制信号Td电连接;
在第一个发光阶段,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
在第二个发光阶段,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
在第三个发光阶段,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
具体的,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第一栅极驱动电路230的扫描速度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270的扫描速度的三倍,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三控制信号Td1为高电位信号,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一颜色子像素220A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三控制信号Td2为高电位信号,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二颜色子像素220B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控制信号Td3为高电位信号,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连接线290的信号传输至与第三颜色子像素220C电连接的第一扫描线G1,从而实现了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通过第二驱动芯片280复用为第一驱动芯片240,显示模组中只需要设置第二驱动芯片280即可,有效减小显示模组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模组000,其中,显示模组为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图11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为屏下摄像头结构,背光模组位于显示面板远离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模组包括凹槽,在垂直于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凹槽至少贯穿背光模组,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均位于凹槽内。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凹槽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向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第一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白色色阻,有效提高光线经过第一子像素的穿透率,从而提高摄像头组件的摄像效果。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芯片,第一扫描线与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一数据线与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给第一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通过第一驱动芯片给第一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第一子像素还包括薄膜晶体管,一个第一电极通过薄膜晶体管与一条第一扫描线、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通过第一扫描线使得薄膜晶体管导通,使得第一数据线给第一电极充电,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通过第一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场使得液晶发生偏转。补光芯片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同一个第一像素单元中,三个第一子像素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在显示阶段,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在第一个发光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二个发光阶段,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在第三个发光阶段,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实现了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从而实现了全面屏显示。在摄像阶段,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不发光,不影响摄像头组件的工作,且依次扫描第一扫描线,通过第一数据线给所有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从而第一显示区的液晶均发生偏转,使得外部光线可以穿过,从而实现摄像头组件对图像的采集。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凹槽,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凹槽至少贯穿所述背光模组;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摄像头组件和补光芯片组,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补光芯片组均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补光芯片组包括多个补光芯片单元,所述补光芯片单元包括第一颜色补光芯片、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第三颜色补光芯片;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凹槽向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向所述显示模组出光面的正投影相互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白色色阻和第一电极;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数据线,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与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芯片电连接;
同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三个第一子像素分别为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
在显示阶段,所述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所述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
在第一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二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三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摄像阶段,所述第一颜色补光芯片、所述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所述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有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电极,以及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中的一种,且同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所述三个第二子像素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两个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
部分所述第二扫描线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二子部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两侧;
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分别和与其接近的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复用为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组,所述扫描线组包括多条所述第二扫描线,同一个所述扫描线组中的第二扫描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扫描线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扫描线通过第一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电连接;
所述第一扫描线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电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扫描线组,相邻两个所述扫描线组之间设有多条未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扫描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复用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同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
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同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三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控制信号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颜色补光芯片为红色补光芯片,所述第二颜色补光芯片为绿色补光芯片,所述第三颜色补光芯片为蓝色补光芯片;
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9.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显示阶段,所述显示模组显示一帧画面的时间包括显示周期,所述显示周期包括三个发光阶段;
在第一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二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第三个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发光,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数据信号;
在摄像阶段,所述第一颜色补光芯片、所述第二颜色补光芯片和所述第三颜色补光芯片均关闭,且依次扫描所述第一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线给所有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高电位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电极,以及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中的一种,且同一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所述三个第二子像素的色阻的颜色均不相同;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数据线,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一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
在所述显示阶段,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复用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起始信号或/和时钟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复用为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扫描线组,所述扫描线组包括多条所述第二扫描线,同一个所述扫描线组中的第二扫描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扫描线的一端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扫描线通过第一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电连接;
所述第一扫描线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控制信号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为高电位信号;
在所述显示阶段,给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提供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给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提供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关闭,所述第二扫描线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扫描线;
在所述摄像阶段,给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关闭,给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提供高电位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扫描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复用为所述第一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同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通过第一连接线电连接;
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与同一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通过第三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控制信号电连接;
在第一个所述发光阶段,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信号传输至与所述第一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扫描线;
在第二个所述发光阶段,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信号传输至与所述第二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扫描线;
在第三个所述发光阶段,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信号传输至与所述第三颜色子像素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扫描线。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1164132.XA 2020-10-27 2020-10-27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65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132.XA CN112365852B (zh) 2020-10-27 2020-10-27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132.XA CN112365852B (zh) 2020-10-27 2020-10-27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852A true CN112365852A (zh) 2021-02-12
CN112365852B CN112365852B (zh) 2021-10-15

Family

ID=7451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132.XA Active CN112365852B (zh) 2020-10-27 2020-10-27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585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1479A (zh) * 2021-06-17 2021-09-14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641025A (zh) * 2021-08-1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8413A (zh) * 2021-11-08 2021-12-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73429B (zh) * 2021-07-09 2022-08-0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烙痕補償的顯示驅動裝置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2750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thereof
CN107784989A (zh) * 2017-10-27 2018-03-0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摄像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4574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饱和度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138A (zh) * 2020-02-26 2020-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36712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
CN111624812A (zh) * 2020-05-29 2020-09-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66739A (zh) * 2020-06-19 2020-10-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2750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thereof
CN107784989A (zh) * 2017-10-27 2018-03-0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摄像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45744A (zh) * 2017-11-15 2018-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饱和度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138A (zh) * 2020-02-26 2020-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367121A (zh) * 2020-03-19 2020-07-03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采光量的lcd屏及其方法
CN111624812A (zh) * 2020-05-29 2020-09-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66739A (zh) * 2020-06-19 2020-10-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1479A (zh) * 2021-06-17 2021-09-14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TWI773429B (zh) * 2021-07-09 2022-08-0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烙痕補償的顯示驅動裝置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CN113641025A (zh) * 2021-08-13 2021-11-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8413A (zh) * 2021-11-08 2021-12-2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852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5852B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48679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US1075565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230165170A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패널
CN107765487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297626B (zh) 多视图显示装置
CN10496533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687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GB2403367A (en) Multiple view display
US1172784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67140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2903325A (zh)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0264966A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509509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9795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160284265A1 (en) Method of Implementing Global Illumination With OLED Displays
CN11248958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37704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018757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2056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692720A (zh) 显示装置
CN111885226A (zh)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1328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60291339A1 (en) Backlight apparatus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50292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