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1025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1025A
CN113641025A CN202110930712.3A CN202110930712A CN113641025A CN 113641025 A CN113641025 A CN 113641025A CN 202110930712 A CN202110930712 A CN 202110930712A CN 113641025 A CN113641025 A CN 113641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s
display panel
capacitor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07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07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1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1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1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屏下摄像区,所述屏下摄像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子像素和多个第二类子像素,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白色,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进行非显示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所述显示面板;本申请通过在屏下摄像区内设置第一类子像素和第二类子像素,当显示面板进行摄像时,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外界光线可通过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显示面板,从而供摄像模组采集外界光线进行摄像,不仅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还真正实现了将摄像头完全隐藏起来,较好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屏下摄像头技术是一种新的摄像头安装方式,目的是将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区域之下,既不干扰摄像头拍摄,也不干扰显示区显示内容。
现阶段的屏下摄像头技术通常是通过在面板和背光模组中设置通孔或盲孔来放置摄像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隐藏摄像头,但是造成了显示面积的减少,显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现阶段屏下摄像头技术中显示面积减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屏下摄像区,所述屏下摄像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子像素和多个第二类子像素,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白色;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进行非显示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所述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类子像素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结构相异;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
以及,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进行非显示时,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或90°偏转。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公共电极;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二公共电极;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类子像素包括白色子像素;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呈阵列分布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摄像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上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对应。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区外围的显示区;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显示区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屏下摄像区对应,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频率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频率相同且同步。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包括显示时段和摄像时段;
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处于显示时段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
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处于摄像时段时,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或90°,以及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屏下摄像区的摄像时段包括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
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由初始状态偏转至0°或90°,以及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
在所述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保持为0°或90°不变,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所述显示面板;
在所述第三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由0°或90°偏转至初始状态。
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屏下摄像区内设置第一类子像素和第二类子像素,使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第二类子像素与第一类子像素同等地显示画面,当显示面板进行摄像时,第一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外界光线无法通过第一类子像素,而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外界光线可通过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显示面板,从而供摄像模组采集外界光线进行摄像。本申请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摄像模组所对应的位置也正常显示,不仅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和摄像模组可以互不干扰地进行工作,还增大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真正实现了将摄像头完全隐藏起来,较好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屏下摄像区进行摄像工作时的液晶偏转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屏下摄像区内的像素单元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屏下摄像区内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信号时序图;
图9是本申请所述摄像时段的分区段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显示面板100、屏下摄像区101、显示区102、第一类子像素110、第一驱动电路111、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第一电容1112、第二电容1113、第一公共电极1114、第二类子像素120、第二驱动电路12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第三电容1213、第四电容1214、第二公共电极1215、背光模组200、安装孔210、背光模组本体220、第一光源230、第二光源240、摄像模组300、显示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屏下摄像头技术是一种新的摄像头安装方式,目的是将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区域之下,既不干扰摄像头拍摄,也不干扰显示区显示内容。
现阶段的LCD显示领域中,屏下摄像头技术通常是通过在面板和背光模组中设置通孔或盲孔来放置摄像头。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隐藏摄像头,但是造成了显示面积的减少,显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屏下摄像区101和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区101外围的显示区102,所述屏下摄像区10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子像素110和多个第二类子像素120,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发光颜色为白色。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进行非显示时(即摄像工作),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所述显示面板100。
具体地,以TN面板为例,如图2所示,当TN面板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垂直于显示面板100),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显示面板100),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并进入摄像模组300中。或者,以IPS面板或FFS面板为例,当IPS面板或FFS面板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并进入摄像模组300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PS面板与FFS面板的举例前提均为选用正性液晶的情况,当IPS面板与FFS面板选用负性液晶时,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与上述说明相反。即在IPS面板或FFS面板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并进入摄像模组300中。
本实施例通过在屏下摄像区101内设置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使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第二类子像素120与第一类子像素110同等地显示画面,当显示面板100进行摄像时,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外界光线无法通过第一类子像素110,而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外界光线可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从而供摄像模组300采集外界光线进行摄像。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摄像模组300所对应的位置也正常显示,不仅使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和摄像模组300可以互不干扰地进行工作,还增大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真正实现了将摄像头完全隐藏起来,较好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所述屏下摄像区内单个像素单元的第一种结构图,图4是本申请所述屏下摄像区内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种结构图,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包括白色子像素(W),所述屏下摄像区101内的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呈阵列分布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以及白色子像素(W),以使显示面板100在显示期间白色子像素(W)可以正常显示,在摄像期间外界光线可以通过所述白色子像素(W)进入摄像模组300中,实现正常摄像工作。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的面积。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类子像素110的面积与第二类子像素120的面积相等。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下摄像区101内的每个像素单元的形状以矩形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每个像素单元的形状还可以为菱形、六边形等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的相对面积进行设置,使显示面板100可以根据需要增大第二类子像素120在一个像素单元里所占的面积比例大小,从而提高屏下摄像区101在进行摄像工作时的采光率,改善摄像效果。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11,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21,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结构相异,以分别驱动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独立进行显示或透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驱动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本实施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显示面板100在显示画面时,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能够在各自电路的驱动作用下正常显示不同颜色,且提高了像素单元的灰阶,色彩对比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0°或90°偏转。具体地,以TN面板为例,当TN面板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偏转角度为90°(液晶分子垂直于显示面板100),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驱动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至偏转角度为0°(液晶分子平行于显示面板100),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并进入摄像模组300中。或者以IPS面板和FFS面板(正性液晶)为例,当IPS面板或FFS面板进行非显示(即摄像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驱动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透过显示面板100并进入摄像模组300中。
本实施例根据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在功能上的不同,针对性地设置了第一驱动电路1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1,使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第一驱动电路1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1分别驱动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正常显示颜色,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摄像工作时,第一驱动电路111驱动第一类子像素110进行关闭(光线无法穿过第一类子像素110),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第二类子像素120完全打开(光线可直接穿过第二类子像素120),从而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与摄像两种工作状态的无缝切换,状态切换更加快捷方便。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请参阅图5,图5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的结构图,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第一电容1112、第二电容1113和第一公共电极11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1112和所述第二电容1113中,其中一个为第一类子像素110的像素电容,另一个为第一类子像素110的存储电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1112和所述第二电容1113并联,所述第一电容11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11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1114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1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1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1114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源极与第一数据源source1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源gate1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电路111驱动第一类子像素110进行显示或关闭,其驱动原理如下: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第一扫描源gate1驱动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栅极打开,第一数据源source1上的电压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1111的源极和漏极进入到所述第一电容1112和第二电容1113的第一端,对第一类子像素110的像素电容和存储电极进行充电,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偏转,实现显示功能。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摄像时,通过第一数据源source1控制像素电容和存储电极上的电压强度,使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角度为90°,从而关闭第一类子像素110,以免外界光线及背光模组200的出射光穿过第一类子像素110影响摄像模组300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6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的结构图,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第三电容1213、第四电容1214和第二公共电极12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容1213和所述第四电容1214中,其中一个是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像素电容,另一个是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存储电容。所述第三电容1213和所述第四电容1214并联,所述第三电容12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12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121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12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12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1215电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数据源source1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源gate1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数据源source2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源gate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源gate1与所述第二扫描源gate2来自同一扫描源,不同之处在于二者输入的扫描信号不同。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驱动电路121驱动第二类子像素120进行显示或透光(完全打开),其驱动原理如下: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所述第一扫描源gate1驱动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栅极打开,第一数据源source1上的电压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源极和漏极进入到所述第三电容1213和第四电容1214的第一端,对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像素电容和存储电极进行充电,第一类子像素110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偏转,实现显示功能。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摄像时,第一扫描源gate1驱动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栅极关闭,同时第二扫描源gate2驱动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栅极打开,第二数据源source2上的电压信号通过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进入到所述第三电容1213和所述第四电容1214的第一端,对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像素电容和存储电容进行充电,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偏转至完全打开第二类子像素120,使外界光线可以穿过第二类子像素120而供摄像模组300进行采集,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正常摄像工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400,请参阅图7,图7为所述显示装置4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400包括背光模组200、摄像模组300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200上的上述显示面板100。所述背光模组200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模组300的安装孔210,所述安装孔21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相对设置。所述摄像模组300可以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摄像面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可以完全容纳于所述安装孔210中,也可以凸出于所述安装孔210设置,即所述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200包括背光模组本体220、第一光源230和第二光源240。所述第一光源230与所述显示区102对应,所述第二光源240与所述屏下摄像区101对应。所述第一光源23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本体220的厚度侧面上或所述背光模组本体220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侧面上。例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光源23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本体220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光源24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本体220背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光源240环绕所述屏下摄像区10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230在所述显示装置400进行工作时始终保持发光状态,所述第二光源240的发光频率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频率相同且同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光源230作为背光模组200的主光源,在显示装置400进行工作时始终保持发光状态,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02提供背光。第二光源240作为背光模组200的辅光源,在屏下摄像区101进行正常显示时保持发光,为第二类子像素120进行显示提供所需的背光,而在屏下摄像区101进行摄像时,第二光源240则关闭,以防止第二类子像素120下的背光从显示面板100背后出射影响摄像模组300的正常采光。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光源240的发光频率设置为与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频率一致,可以使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完全在“打开”时(即TN面板中,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或者IPS面板或FFS面板采用正性液晶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或者IPS面板或FFS面板采用负性液晶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90°),第二光源240同步关闭,避免第二光源240透过第二类子像素120对外界光线进入摄像模组300产生干扰,从而改善摄像效果。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400中,请参阅图8,图8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1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121中的信号时序图,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帧画面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包括显示时段A和摄像时段B。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处于显示时段A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分别在第一驱动电路1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1的驱动下在0°至90°偏转,以实现屏下摄像区101的正常显示功能。
当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屏下摄像区101处于摄像时段B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110中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驱动电路111的驱动下偏转角度为90°或者0°以关闭第一类子像素110,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或90°以完全打开第二类子像素120,此时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进入摄像模组300中。
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400中,请参阅图8和图9,图9为所述摄像时段B的分区段示意图,所述屏下摄像区101的摄像时段B包括第一时段B1、第二时段B2和第三时段B3。
具体地,以TN面板为例:
在所述第一时段B1内,所述第一扫描源gate1向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栅极输入信号使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关闭,所述第二扫描源gate2向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栅极输入信号使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打开,第二数据源source2向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第三电容1213和第四电容1214(即第二类子像素120的像素电容和存储电容)充电,使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像素电容的电场作用下偏转至完全打开第二类子像素120(即第二类子像素120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由初始状态偏转至90°),显示面板100开始进入摄像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液晶分子的初始状态是指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保持预倾角不变的状态。
在所述第二时段B2内,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继续保持关闭,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在第二时段B2的前半段时间内保持打开,使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像素电容的电场作用下偏转至完全打开第二类子像素120。在所述第二时段B2的后半段时间内,所述二扫描源向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栅极输入信号使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关闭,此时第二类子像素120中的液晶分子在存储电容的电场作用下继续保持偏转角度为90°,从而使第二类子像素120继续保持完全打开的状态。此时段内,显示面板100处于摄像模式中进行正常摄像。
在所述第三时段B3内,所述第二扫描源gate2向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的栅极输入信号使第三场效应晶体管1212关闭,同时第一扫描源gate1向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的栅极输入信号使第二场效应晶体管1211打开,从而使所述第二类子像素120的液晶分子解除偏转角度为90°的状态,即第二类子像素120退出摄像模式,重新回到正常显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屏下摄像区101内设置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并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驱动电路1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1独立驱动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进行工作,使显示面板100在进行显示时,第一类子像素110和第二类子像素120同等地显示画面,而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摄像工作时,第二类子像素120通过第二驱动电路121的控制可以转变为“完全打开”的状态,第一类子像素110通过第一驱动电路111的控制可以转变为“完全关闭”的状态,从而使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类子像素120进入摄像模组300中,供摄像模组300进行采光。以上设置不仅可以使显示面板100和摄像模组300互不干扰地进行工作,还增大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积,真正实现了将摄像头完全隐藏起来,较好地改善了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屏下摄像区,所述屏下摄像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类子像素和多个第二类子像素,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白色;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进行非显示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所述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类子像素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结构相异;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
以及,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进行非显示时,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或90°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一公共电极;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二公共电极;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及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数据源电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类子像素包括白色子像素;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单元包括呈阵列分布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摄像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区外围的显示区;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显示区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屏下摄像区对应,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频率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频率相同且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帧画面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包括显示时段和摄像时段;
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处于显示时段时,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在0°至90°偏转;
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区处于摄像时段时,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为0°或90°,以及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摄像区的摄像时段包括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
在所述第一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由初始状态偏转至0°或90°,以及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
在所述第二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保持为0°或90°不变,所述第一类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垂直,以及外界光线通过所述第二类子像素透过所述显示面板;
在所述第三时段内,所述第一类子像素和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由0°或90°偏转至初始状态。
CN202110930712.3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641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0712.3A CN113641025A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0712.3A CN113641025A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1025A true CN113641025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2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0712.3A Pending CN113641025A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1025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0952A (zh) * 2014-10-10 2015-01-1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46985A (zh) * 2019-06-10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08230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0371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98697A (zh) * 2020-10-28 2021-0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230481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65852A (zh) * 2020-10-27 2021-02-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89585A (zh) * 2020-12-25 2021-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6746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方法
CN113109965A (zh) * 2021-04-16 2021-07-1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20210409584A1 (en) * 2019-03-27 2021-12-3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0952A (zh) * 2014-10-10 2015-01-1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10409584A1 (en) * 2019-03-27 2021-12-3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0646985A (zh) * 2019-06-10 2020-01-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11708230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0371A (zh) * 2020-09-30 2020-1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65852A (zh) * 2020-10-27 2021-02-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98697A (zh) * 2020-10-28 2021-01-0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230481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2489585A (zh) * 2020-12-25 2021-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6746A (zh) * 2020-12-31 2021-04-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方法
CN113109965A (zh) * 2021-04-16 2021-07-1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3800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0527208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820792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967140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374776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273592A1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934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7800570B2 (en) LCD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viewing angl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0578329C (zh) 液晶显示装置、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US8866715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9082357B2 (en) LCD display with pixels having RGBW sub-pixels and where power consumption is reduced by using a polarity inversion pattern in which all red sub-pixels in a column have the same polarity
US8854563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05005238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GB2458957A (en) LCD with a common connec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trips
JPWO2011045978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60053891A (ko) 투과형의 액정 표시패널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JP3031295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US10203575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WO201110494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液晶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
US20030210218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reducing line crawling
JP2010026324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EP363718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evice
KR10044723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128162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7490916A (zh) 像素结构及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