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1209A -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1209A
CN112351209A CN202011221988.6A CN202011221988A CN112351209A CN 112351209 A CN112351209 A CN 112351209A CN 202011221988 A CN202011221988 A CN 202011221988A CN 112351209 A CN112351209 A CN 112351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nformation
external
mobile terminal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19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1209B (zh
Inventor
马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19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1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1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1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包括:镜头模组,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和镜头驱动装置;安装部,被配置为使得外置镜头能够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且使得透镜组件的光轴与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镜头的光轴同轴;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其中,镜头驱动装置能够响应于通信模块接收的指令,驱动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以进行对焦。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取代相机成为人们日常的主要摄影工具,手机配置的摄像头数量和摄像头像素也越来越高。然而,受限于手机的硬件结构及其轻薄便携的产品特性,手机摄像头的变焦能力不足、景深较小。
本领域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置定焦镜头,可以通过夹持装置叠加安装在手机镜头上。此种外置定焦镜头仅仅只是对手机镜头进行物理叠加且不能变焦,从而无法与手机进行通信,不能与手机的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匹配和协作,且容易产生虚焦。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包括:
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和镜头驱动装置;
安装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外置镜头能够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且使得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内置镜头的光轴同轴;
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其中,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能够响应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以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镜头的方法,所述镜头包括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外置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对焦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通过可叠加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上并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指令自动变焦,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强的变焦能力和更大的景深范围,拍摄时不易产生虚焦,且具备更好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的示例性结构方框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与外置镜头的信号流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的终端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方框图;
图6为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术语“响应于”以及有关的术语是指一个信号或事件被另一个信号或事件影响到某个程度,但不一定是完全地或直接地受到影响。如果事件x“响应于”事件y而发生,则x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响应于y。例如,y的出现最终可能导致x的出现,但可能存在其它中间事件和/或条件。在其它情形中,y可能不一定导致x的出现,并且即使y尚未发生,x也可能发生。此外,术语“响应于”还可以意味着“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术语“确定”广泛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调研、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探明、和类似动作,还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和类似动作,以及解析、选择、选取、建立和类似动作等等。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参考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100用于安装于移动终端200内置的至少一个摄像头210上。外置镜头100包括镜头模组(未示出)、安装部(未示出)和通信模块110。
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未示出)和镜头驱动装置120,透镜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
安装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外置镜头能够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且使得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镜头的光轴同轴。可选地,安装部可以为夹持装置,可以将镜头模组夹持于移动终端200上。可选地,安装部为与移动终端匹配的壳体,当移动终端安装于该壳体内时,设置于壳体上的镜头模组与移动终端的镜头处于光轴同轴的位置。安装部还可以采用本领域其他相关的结构,本公开不限于此。
通信模块110用于与移动终端200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模块110可以为USB从设备接口电路(USB SLAVE IC),其可以与移动终端的USB接口电路连接并通信;通信模块110还可以为蓝牙模块,其可以与移动终端进行蓝牙配对连接,从而无线传输数据。
镜头驱动装置120能够响应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以进行对焦。
现有的移动终端受限于其特有的硬件结构和设计特性,光学变焦能力弱且景深范围小;现有的外置定焦镜头或外置手动变焦镜头因不具备自动变焦能力,亦无法与移动终端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匹配和实际协作,拍摄时容易产生虚焦且拍摄效果不好。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通过可叠加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上并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指令自动变焦,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强的变焦能力和更大的景深范围,拍摄时不易产生虚焦,且具备更好的拍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置镜头100还包括存储模块130,用于存储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通信模块110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镜头信息。其中,镜头信息包括镜头的设备信息、与拍摄相关的参数和/或镜头驱动装置信息,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镜头设备信息、光圈、焦距、景深、放大倍率、镜头驱动装置的总行程、镜头驱动装置的步数、镜头校准信息。存储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存储模块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镜头信息的有形介质,其存储的镜头信息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置镜头100还包括运动传感器140,用于检测外置镜头的姿态;通信模块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运动传感器检测140的传感数据。运动传感器140包括但不限于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或方向传感器,这些运动传感器通过测量外置镜头在x、y、z三轴的加速度、角加速度、磁场、旋转角度,从而可以用于检测外置镜头所处的姿态。在本实施例中,运动传感器检测的传感数据可以用于移动终端确定当前外置镜头相对于移动终端是否产生相对运动。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上述外置镜头100的控制镜头的方法300,控制镜头的方法300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2:
步骤S301: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其中,镜头信息包括镜头的设备信息、与拍摄相关的参数和/或镜头驱动装置信息,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镜头设备信息、光圈、焦距、景深、放大倍率、镜头驱动装置的总行程、镜头驱动装置的步数、镜头校准信息。
示例性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于外置镜头的存储模块中并经由通信模块发送给移动终端;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还可以预先存储于移动终端本地或由移动终端从服务器中下载得到,或全部由用户输入至移动终端,或由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部分镜头信息(例如镜头设备信息)从本地调取或从服务器下载得到。
步骤S302: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现有的移动终端受限于其特有的硬件结构和设计特性,光学变焦能力弱且景深范围小;现有的外置定焦镜头或外置手动变焦镜头因不具备自动变焦能力,亦无法与移动终端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匹配和实际协作,拍摄时容易产生虚焦且拍摄效果不好。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通过基于内、外置镜头参数控制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和外置镜头进行对焦,以实现内、外置镜头协同自动变焦,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强的变焦能力和更大的景深范围,拍摄时不易产生虚焦,且具备更好的拍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2包括:
步骤A1: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确定对焦指令,所述对焦指令包括第一对焦指令和第二对焦指令。
步骤A2:向所述外置镜头发送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以使所述镜头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对焦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步骤A3:根据所述第二对焦指令调整所述内置镜头。
因外置镜头的马达驱动行程通常远大于内置镜头的马达驱动行程,而内置镜头的马达驱动精度高于外置镜头的马达驱动精度,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300中,先根据第一对焦指令驱动外置镜头,外置镜头移动完毕后再根据第二对焦指令驱动内置镜头进行对焦,从而可以提高对焦精度和对焦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镜头的方法300还包括: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虚拟镜头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虚拟镜头信息和所述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可选地,可以基于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创建虚拟镜头的硬件抽象层。硬件抽象层是位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层,其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它隐藏了特定平台的硬件接口细节,为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硬件平台,使其具有硬件无关性,可在多种平台上进行移植。因此,通过基于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创建虚拟镜头的硬件抽象层,系统可以直接调用虚拟镜头的硬件抽象层,只需给出虚拟镜头的相关拍摄参数即可,系统无需了解底层硬件为两个不同的镜头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对系统和第三方应用的兼容性。
图4示出了移动终端与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的信号流图,包括步骤S401-步骤S409:
步骤S401:响应于外置镜头与移动终端的USB连接,将USB热插拔事件上报移动终端;
步骤S402:移动终端识别当前外接设备的信息;
步骤S403:外置镜头发送镜头信息至移动终端。镜头信息包括光圈、焦距、景深、校准信息等参数。
步骤S404:移动终端将外置镜头与移动终端的Lens设备抽象层和AF设备抽象层关联;
步骤S405: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虚拟镜头信息;
步骤S406:基于虚拟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确定对焦指令,对焦指令包括第一对焦指令和第二对焦指令;
步骤S407: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对焦指令至外置镜头;
步骤S408:镜头驱动装置根据第一对焦指令驱动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步骤S409: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对焦指令调整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302之前,方法300还包括:
步骤B1: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B1进一步包括:
步骤b1:获取纯色图像,所述纯色图像在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且关闭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的条件下拍摄得到;
步骤b2:根据所述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确定所述外置镜头与所述内置镜头的相对位置偏差;
步骤b3: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偏差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镜头补偿系基于镜头特性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对图像的亮度、色度或失真度的补偿。镜头补偿信息包括图像的亮度、色度或失真度对应的补偿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镜头补偿信息可以以镜头校准文件的形式保存于外置镜头的存储模块中。
在未经镜头补偿而拍摄的纯色图像会呈现中心的圆形区域较亮、四角较暗的镜头阴影现象(Lens Shading)。该现象的成因由镜头的光学特性引起,对于整个镜头,可将其视为一个凸透镜,由于凸透镜中心的聚光能力远大于其边缘,从而导致传感器中心的光线强度大于四周。镜头的安装位置,例如安装角度、中心位置均会影响所拍摄的图像的亮度和色度分布。因此,可以根据未经镜头补偿的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分度,确定该镜头的相对于传感器的位置。在本实施中,因步骤A1获取的纯色图像系在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且关闭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的条件下拍摄得到,该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分布可以反映外置镜头的安装位置,可以进而通过步骤A2确定外置镜头与内置镜头的相对位置偏差,该相对位置偏差可能由于外置镜头的安装误差或者其他外力因素引起,从而可以根据相对位置偏差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提高图像拍摄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位置偏差包括镜头的中心位置偏差和旋转角度偏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镜头的方法300还包括:
步骤C1: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一传感信息;
步骤C2:获取外置镜头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信息;
步骤C3:基于所述第一传感信息和所述第二传感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运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信息与第二传感信息检测于同一时刻。
运动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重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或方向传感器,这些运动传感器通过测量所在设备在x、y、z三轴的加速度、角加速度、磁场、旋转角度,从而可以用于检测在设备所处的姿态和运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镜头的方法300还包括:
步骤C41: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生成提示信息;
和/或,
步骤C42: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相同时刻下移动终端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一传感信息和外置镜头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信息,可以确定内、外置镜头的运动偏差,从而可以根据该偏差对由用户推焦或其他外力因素引起的外置镜头的相对抖动进行镜头补偿,或者提醒用户,从而避免拍摄时产生虚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镜头的方法300还包括:
步骤D1:获取所述内置镜头的总驱动行程;
步骤D2:基于所述总驱动行程和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的移动精度;
步骤D3: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使得所述镜头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移动精度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其中,总驱动行程是指对焦时镜头驱动装置可驱动镜头的最大驱动距离;移动精度是指镜头驱动装置的最小驱动距离。示例性地,移动精度为步进电机的步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信息包括外置镜头的放大倍率、镜头驱动装置的步数、镜头驱动装置的总行程。
因外置镜头的变焦景深和马达行程远大于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而内置镜头的马达行程精度更高,因此,本实施例将内置镜头的总驱动行程转化为外置镜头的移动精度,从而在对焦时,可先对外置镜头进行粗调,再对内置镜头进行细调,不仅可以加快对焦速度,还可以提高对焦精度。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的终端装置500,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对焦控制单元502,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现有的移动终端受限于其特有的硬件结构和设计特性,光学变焦能力弱且景深范围小;现有的外置定焦镜头或外置手动变焦镜头因不具备自动变焦能力,亦无法与移动终端图像处理芯片进行匹配和实际协作,拍摄时容易产生虚焦且拍摄效果不好。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装置,通过基于内、外置镜头参数控制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和外置镜头进行对焦,以实现内、外置镜头协同自动变焦,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强的变焦能力和更大的景深范围,拍摄时不易产生虚焦,且具备更好的拍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焦控制单元502包括:
对焦指令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确定对焦指令,所述对焦指令包括第一对焦指令和第二对焦指令;
第一对焦子单元,用于向所述外置镜头发送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以使所述镜头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对焦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第二对焦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焦指令调整所述内置镜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焦控制单元502包括:
虚拟镜头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虚拟镜头信息;
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虚拟镜头信息和所述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500还包括:
镜头补偿单元,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之前,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镜头补偿单元包括:
纯色图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纯色图像,所述纯色图像在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且关闭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的条件下拍摄得到;
偏差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确定所述外置镜头与所述内置镜头的相对位置偏差;
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偏差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500还包括:
第一传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一传感信息;
第二传感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信息;
相对运动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感信息和所述第二传感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运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信息与第二传感信息检测于同一时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500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生成提示信息;
和/或,
补偿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500还包括:
行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内置镜头的总驱动行程;
移动精度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总驱动行程和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的移动精度;
其中,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使得所述镜头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移动精度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对于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模块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电视、智慧大屏、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诸如主机、机顶盒、电视盒子等可以通过与其他显示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以控制该显示装置成像内容的移动终端。图6示出的移动终端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移动终端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移动终端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移动终端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移动终端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移动终端执行时,使得该移动终端: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包括:
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和镜头驱动装置;
安装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外置镜头能够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且使得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内置镜头的光轴同轴;
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其中,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能够响应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以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镜头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还包括:
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置镜头的姿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运动传感器检测的传感数据,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相对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镜头的方法,所述镜头包括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包括: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确定对焦指令,所述对焦指令包括第一对焦指令和第二对焦指令;
向所述外置镜头发送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以使所述镜头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对焦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根据所述第二对焦指令调整所述内置镜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包括: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虚拟镜头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镜头信息和所述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之前,还包括:
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还包括:
获取纯色图像,所述纯色图像在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且关闭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的条件下拍摄得到;
根据所述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确定所述外置镜头与所述内置镜头的相对位置偏差;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偏差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一传感信息;
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传感信息和所述第二传感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运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信息与第二传感信息检测于同一时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生成提示信息;
和/或,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内置镜头的总驱动行程;
基于所述总驱动行程和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的移动精度;
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使得所述镜头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移动精度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外置镜头的终端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对焦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镜头的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和镜头驱动装置;
安装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外置镜头能够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且使得所述透镜组件的光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内置镜头的光轴同轴;
通信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
其中,所述镜头驱动装置能够响应于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以进行对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镜头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置镜头的姿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运动传感器检测的传感数据,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产生相对运动。
4.一种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移动终端的内置镜头和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外置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包括: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确定对焦指令,所述对焦指令包括第一对焦指令和第二对焦指令;
向所述外置镜头发送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以使所述镜头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对焦指令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根据所述第二对焦指令调整所述内置镜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包括:
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虚拟镜头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镜头信息和所述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之前,还包括:
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包括:
获取纯色图像,所述纯色图像在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所述内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且关闭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的条件下拍摄得到;
根据所述纯色图像的亮度和色度,确定所述外置镜头与所述内置镜头的相对位置偏差;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偏差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一传感信息;
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的第二传感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传感信息和所述第二传感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相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对运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信息与第二传感信息检测于同一时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生成提示信息;
和/或,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调整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补偿信息。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内置镜头的总驱动行程;
基于所述总驱动行程和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确定所述外置镜头的移动精度;
所述第一对焦指令使得所述镜头驱动装置基于所述移动精度驱动所述透镜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透镜。
1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外置镜头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
对焦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外置镜头的镜头信息、所述终端装置的内置镜头的镜头信息和被摄物体,控制所述外置镜头和所述内置镜头进行对焦。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
14.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镜头的方法。
CN202011221988.6A 2020-11-05 2020-11-05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51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988.6A CN112351209B (zh) 2020-11-05 2020-11-05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988.6A CN112351209B (zh) 2020-11-05 2020-11-05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209A true CN112351209A (zh) 2021-02-09
CN112351209B CN112351209B (zh) 2023-08-22

Family

ID=74428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1988.6A Active CN112351209B (zh) 2020-11-05 2020-11-05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12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979A (zh) * 2021-03-17 2021-06-25 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外置镜头、移动终端主机及移动终端
CN114095651A (zh) * 2021-10-18 2022-02-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摄像头弹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729408A (zh) * 2024-02-07 2024-03-19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外接镜头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41A (zh) * 1994-04-12 1996-01-17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控制装置
CN203219352U (zh) * 2013-04-09 2013-09-25 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 带有电子卡口的手机
CN203632759U (zh) * 2013-12-30 2014-06-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镜头及摄像机
JP2014232210A (ja) * 2013-05-29 2014-12-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4781714A (zh) * 2012-09-12 2015-07-15 欧乐柯利普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可拆卸光学装置
CN204904375U (zh) * 2015-06-26 2015-12-23 深圳市安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
JP2016194717A (ja) * 2016-07-06 2016-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焦点検出方法
WO2017119575A1 (ko) * 2016-01-08 2017-07-13 주식회사 날비컴퍼니 영상촬영장치 및 영상촬영방법
CN106993117A (zh) * 2016-01-21 2017-07-28 杭州睿恂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设备的附加镜头和光照调整系统
CN108227159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US20190158642A1 (en) * 2016-11-18 2019-05-23 Moment Inc Protective Case For A Mobile Device
US20200036875A1 (en) * 2015-01-27 2020-01-30 Moment Inc Smart Case For Mobile Photography
CN111474807A (zh) * 2020-05-07 2020-07-31 华侨大学 一种用于手机外接镜头的固定装置及外接镜头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41A (zh) * 1994-04-12 1996-01-17 佳能株式会社 镜头控制装置
CN104781714A (zh) * 2012-09-12 2015-07-15 欧乐柯利普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可拆卸光学装置
CN203219352U (zh) * 2013-04-09 2013-09-25 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 带有电子卡口的手机
JP2014232210A (ja) * 2013-05-29 2014-12-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203632759U (zh) * 2013-12-30 2014-06-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镜头及摄像机
US20200036875A1 (en) * 2015-01-27 2020-01-30 Moment Inc Smart Case For Mobile Photography
CN204904375U (zh) * 2015-06-26 2015-12-23 深圳市安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
WO2017119575A1 (ko) * 2016-01-08 2017-07-13 주식회사 날비컴퍼니 영상촬영장치 및 영상촬영방법
CN106993117A (zh) * 2016-01-21 2017-07-28 杭州睿恂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设备的附加镜头和光照调整系统
JP2016194717A (ja) * 2016-07-06 2016-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焦点検出方法
US20190158642A1 (en) * 2016-11-18 2019-05-23 Moment Inc Protective Case For A Mobile Device
CN108227159A (zh) * 2016-12-15 2018-06-29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1474807A (zh) * 2020-05-07 2020-07-31 华侨大学 一种用于手机外接镜头的固定装置及外接镜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979A (zh) * 2021-03-17 2021-06-25 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外置镜头、移动终端主机及移动终端
CN114095651A (zh) * 2021-10-18 2022-02-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摄像头弹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95651B (zh) * 2021-10-18 2023-08-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摄像头弹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729408A (zh) * 2024-02-07 2024-03-19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外接镜头及终端设备
CN117729408B (zh) * 2024-02-07 2024-05-03 立臻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外接镜头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209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1209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462183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US115320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81703B (zh) 防抖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1862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048765A (zh) 一种相机调焦装置及方法
CN103002208A (zh) 电子装置和图像拾取设备
US20160014327A1 (en) Imaging devic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program
JP6360204B2 (ja) カメラ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22950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4349047A (zh) 图像拍摄设备及其拍摄方法
CN112995622A (zh)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14256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10944899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1425294B2 (en) Imaging device having polarizer part, user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cquiring ambient light using the same
US117925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mage
CN113824938A (zh)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560838A (zh) 图像采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724113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29107B (zh)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096194B (zh) 确定时序的方法、装置、终端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EP3223510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KR20110029004A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지,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WO2020067674A1 (ko) 자동 초점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6156321A (zh) 一种对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