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9669A -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9669A
CN112339669A CN202010751028.4A CN202010751028A CN112339669A CN 112339669 A CN112339669 A CN 112339669A CN 202010751028 A CN202010751028 A CN 202010751028A CN 112339669 A CN112339669 A CN 112339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movement
axis
locking mechanism
bottom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10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迭戈·桑蒂兰古铁雷斯
劳尔·哈维尔·伊莱亚斯
路易斯·恩里克·格洛里亚
伊格纳西欧·阿丹·鲍蒂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2339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60N2/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to a position in which it can be used as a support for objects, e.g. as a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60N3/0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of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60N3/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storable or fold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可定位平台包括:平坦的顶表面;底部壳体,其具有通道;以及可释放锁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坦的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其分层在所述第一支架旁边;按钮,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且可接达以进行操纵;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以及解锁状态,其中所述按钮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导致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这导致所述第二支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通道至少部分地撤回或减少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的范围。

Description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在车辆内部的可定位平台,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背景技术
车辆中需要一种车辆的乘员可以重新定位且然后锁定就位的平台。这种平台应当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包封,当乘员意图重新定位平台时相对容易解锁,并且当乘员不意图重新定位平台时难以解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可定位平台包括:平坦的顶表面;底部壳体,其具有通道;以及可释放锁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坦的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其分层在所述第一支架旁边;按钮,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且可接达以进行操纵;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以及解锁状态,其中所述按钮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引起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这导致所述第二支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通道至少部分地撤回。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个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通道区域,其限定通道并具有顶表面;以及另一个区域,其具有设置成低于所述通道区域的所述顶表面的底板和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限于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轴线;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突出部另外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限于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不同的移动轴线。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在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过渡的竖直间隔的壁以及在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所述狭槽提供从所述另一个区域到由所述通道区域限定的所述通道的通路;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朝向所述通道延伸的突出部;
·在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通道中;
·在可释放锁定机构的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A)不延伸穿过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且不进入底部壳体的通道中,或者(B)延伸穿过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与在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相比更小程度地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通道;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移动轴线,所述第一支架可以在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以及突出部;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突出部接收器,其接收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以及移动轴线,所述第二支架可以在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一支架的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移动的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相互作用以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不同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
·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包括接触表面,当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并且所述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形成锐角;
·所述锐角在20度与30度之间;
·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至少大致正交;以及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可释放锁定机构偏置到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车辆内部包括:可定位平台,其可操作地联接到基座。所述基座包括:锚固件,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以及一对细长导轨。所述可定位平台包括:一对细长轨道,该对细长轨道与所述可定位平台的该对细长导轨配合以限定所述可定位平台的移动轴线,所述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来回定位于极端向后位置、极端向前位置以及极端向后位置与极端向前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定位在它们之间;相对平坦的顶表面;底部壳体;以及可释放锁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其分层为邻近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与所述基座的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使得所述可定位平台不能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及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导致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与所述基座的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使得所述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组合:
·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所述第一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可定位平台的移动轴线;
·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所述第二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至少大致正交;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突出部;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突出部接收器,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中;
·在所述第一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期间,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接触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接收器并且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的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具有接触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的接触表面,并且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形成锐角;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按钮,并且所述按钮可从所述内部接达以进行操纵,以导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从锁定状态过渡到解锁状态;
·所述底部壳体包括通道区域和邻近于所述通道区域的另一个区域;
·所述通道区域形成通道,所述基座的锚固件设置在所述通道中;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
·所述底部壳体的另一个区域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从所述底部壳体的另一个区域延伸并进入所述通道中以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间隔的壁和在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它们限定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部。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狭槽,并且所述底部壳体的间隔的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之间的凹部中;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具有缠绕部段、从所述缠绕部段延伸的第一端和从所述缠绕部段延伸的第二端;
·所述底部壳体的另一个区域包括另外的突出部,所述另外的突出部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弹簧的缠绕部段;
·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底部壳体;
·所述弹簧抵抗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的移动;
·在锁定状态下,第二支架的仅一些突出部与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
·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以及
·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或所述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的侧视图,其中车门打开,露出内部和内部中的第一排座椅;
图2是图1的第一排座椅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座椅总成与第二座椅总成之间的中央座椅总成,并且所述中央座椅总成具有座椅和座椅靠背;
图3是图1的中央座椅总成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座椅靠背以折叠位置位于所述座椅上方,并且为中央控制台提供处于极端向后位置可以在基座上方围绕移动轴线移动的可定位平台;
图4是图3的中央控制台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移动到极端向前位置的可定位平台;
图5是图3的中央控制台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已经移动到极端向前位置与极端向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可定位平台;
图6是图3的基座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具有替代突出部和狭槽的锚固件,以及沿着基座的长度延伸的第一细长导轨和第二细长导轨;
图7是图3的基座的仰视透视图;
图8是图3的基座的侧视图,其示出了锚固件的翼部和从中央平台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并且示出了每个细长导轨,其具有形成C形通道的向外延伸部分和向下延伸部分;
图9是图3的可定位平台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提供相对平坦的顶表面的顶部壳体总成;
图10是图3的可定位平台的仰视透视图,其示出了位于顶部壳体总成下方的底部壳体,并且示出了沿着可定位平台的侧面延伸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图11是图3的可定位平台的后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中的每一者,其具有形成C形通道的向下延伸部分、向内延伸部分和向上延伸部分;
图12是联接到图3的基座的图3的可定位平台的后视图,其示出了基座的第一细长导轨与可定位平台的第一轨道配合,并且基座的第二细长导轨与可定位平台的第二轨道配合;
图13是图12的区域XIII的放大视图,其示出了第一细长导轨的向外延伸部分设置在第一轨道的向上延伸部分上方,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第一细长导轨的C形通道内;
图14是图10的底部壳体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通道区域;
图15是图10的底部壳体的底部透视图,其示出了延伸一定长度的通道,其中交替的间隔的壁和狭槽在通道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过渡;
图16是图10的底部壳体的另一个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在通道区域的顶表面与第一区域的底板之间过渡的竖直壁,并且示出了第二区域中的弹簧接收器,所述弹簧接收器具有位于底板与横向突片之间的竖直壁;
图17是图3的可定位平台的可释放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其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设置在顶部壳体总成下方和底部壳体上方,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分层在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一支架,以及附接到第一支架的按钮,并且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从而防止可定位平台沿着移动轴线移动,因为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与基座的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
图18是图17的按钮的仰视透视图,其示出了顶壁和形成腔室的向下唇缘;
图19是图17的第一支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用于接受按钮的附接突片以及具有限定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的引导件的主体;
图20是图17的第一支架的立面图,其示出了主体中具有接触表面以接触图17的第二支架的若干突出部;
图21是附接到第一支架的附接突片的按钮的仰视透视图,其示出了向下延伸的附加突出部;
图22是图17的第二支架的俯视图,其示出了限定第二支架沿着移动轴线(不同于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的移动的引导件,并且示出了用于接收第一支架的突出部的突出部接收器,所述突出部接收器具有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形成某个角度(所述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之间的角度);
图23是图17的第二支架的立面图,其示出了沿着第二支架的第二横向侧延伸的弹簧接收器;
图24是图17的第二支架的俯视透视图,其示出了沿着第二支架的第一横向侧延伸的突出部和凹部,并且示出了每个弹簧接收器包括边缘表面、从边缘表面延伸的底部突片以及从边缘表面延伸的比底部突片更靠近顶表面的两个顶部突片;
图25是分层在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一支架的仰视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支架的突出部延伸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中;
图26是图17的弹簧中的一个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缠绕部分以及从所述缠绕部分延伸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图27是相对于基座处于极端向后位置的可定位平台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顶部壳体总成并且透视底部壳体的通道区域的一部分),其示出了在力已经沿第一方向移动按钮且已经附加地将第一支架沿着其移动轴线朝向底部壳体的后侧移动(其已经导致第二支架在第二方向上沿着其移动轴线朝向底部壳体的第二横向侧移动,从而将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从锚固件的凹部撤回)之后,图17的处于解锁状态的可释放锁定机构;
图28是相对于基座处于所述中间位置中的一个的可定位平台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顶部壳体总成,并且透视底部壳体的通道区域的一部分),其示出了由于力施加到按钮,图17的仍处于解锁状态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并且示出了基座的锚固件已经相对于底部壳体的通道和第二支架的突出部已经改变了位置;
图29是相对于基座处于所述中间位置中的一个的可定位平台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顶部壳体总成,并且透视底部壳体的通道区域的一部分),其示出了由于不再施加力到按钮,已经返回到锁定状态的图17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并且示出了第二支架的不同突出部与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从而防止可定位平台从该中间位置沿着其移动轴线移动;
图30是联接到基座的可定位平台(其中未示出顶部壳体总成并且透视底部壳体的通道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其还示出了附接到底部壳体的保持器支架,所述保持器支架将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固定到所述底部壳体;
图31是联接到基座的可定位平台(其中未示出顶部壳体总成)的后视图,其还示出了附接到底部壳体并覆盖通道的止动件;以及
图32是图31的没有止动件的相同视图,其还示出了延伸通道长度的通道加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直立”、“向前”、“向后”、“向上”、“顶部”、“底部”、“向下”以及它们的派生词应当如图3至图5中所取向的与本发明相关。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明确指明相反,否则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定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以及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明确另外规定,否则不应当将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视为具有限制性。
参考图1至图5,车辆10包括内部12。车辆10还包括车架14,所述车架14部分地将内部12与外部16分开,车辆10设置在所述外部16内。车辆10还包括门18,所述门18允许用户选择性地进入内部12。车辆10还包括在内部12内的第一排座椅20。在所示实施例中,车辆10包括设置在第一排座椅20后方的第二排座椅22。第一排座椅20包括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和设置在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与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之间的中央座椅总成28。车辆10的操作者可以坐在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中,并且非操作乘客可以坐在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中,但是座椅分配可以颠倒。在所示实施例中,车辆10是卡车。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辆10是轿车、货车、运动型多用途车等。
中央座椅总成28可以来回于直立位置30(图2)和折叠位置32(图3)移动。中央座椅总成28包括座椅靠背34和座椅36。当中央座椅总成28处于直立位置30时,车辆10的另一个乘客可以占用中央座椅总成28。座椅靠背34包括向前部分38,当中央座椅总成28处于直立位置30时,向前部分38大体面向前方。中央座椅总成28包括后部部分40,当中央座椅总成28处于直立位置30时,后部部分40大体朝向第二排座椅22面向后方。座椅36包括大体面向上的顶部部分42。座椅靠背34可以相对于座椅36向前枢转。当中央座椅总成28采取折叠位置32时,座椅靠背34向前旋转,并且座椅靠背34的向前部分38面向座椅36的顶部部分42。当中央座椅总成28处于折叠位置32时,座椅靠背34的后部部分40露出设置在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与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之间的中央控制台44。
中央控制台44包括基座46和可定位平台48。基座46附接到座椅靠背34。可定位平台48可相对于基座46来回于极端向后位置50(图3)和极端向前位置52(图4)定位以及可定位在两者之间。因此,可定位平台48可相对于车辆10沿着向前移动轴线54和向后移动轴线54定位。极端向后位置50和极端向前位置52分开距离56。换句话说,可定位平台48上的任何点在极端向后位置50与极端向前位置52之间移位平行于移动轴线54的距离56。在实施例中,距离56在100mm与400mm之间,诸如在200mm与300mm之间,诸如在250mm与300mm之间,诸如大约290mm。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可定位到极端向后位置50与极端向前位置52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58(图5)。在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可定位到极端向后位置50与极端向前位置52之间的1至15个中间位置,诸如介于5至15个中间位置之间,诸如介于8至12个中间位置之间,诸如10个中间位置。
现在另外参考图6至图8,基座46包括顶表面60以及在基座46的与顶表面60不同的侧上包括底表面62。当座椅靠背34处于折叠位置32时,顶表面60大体面向上。当座椅靠背34处于折叠位置32时,底表面62大体面向下。基座46包括将基座46紧固到座椅靠背34的紧固件64。
在所示实施例中,基座46的顶表面60具有向前区域66和后部区域68,所述后部区域68相比于向前区域66位于后方(更靠近第二排座位22)。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后位置50(图3)时,可定位平台48覆盖后部区域68但不覆盖向前区域66,从而使向前区域66通向内部12并且可被车辆10的乘员接达。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向前区域66可以提供通向储物区域70(诸如用于存放杯子等)的通路。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前位置52(图4)时,可定位平台48覆盖向前区域66从而不能通向向前区域66,但不覆盖后部区域68并且提供通向后部区域68的通路。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后部区域68可以提供通向另一个储物区域72(诸如用于存放杯子、钱币等)的通路。基座46的底表面62包括与座椅靠背34的后部部分40齐平的周边74。因此,从顶表面60提供的储物区域70、72延伸到座椅靠背34的在座椅靠背34的向前部分38与后部部分40之间的内部区域中。
基座46还包括第一横向侧76和在基座46的与第一横向侧76相对的侧上的第二横向侧78。第一横向侧76在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的总体方向上背离移动轴线54,而第二横向侧78在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的总体方向上背离移动轴线54。
基座46还包括一对细长导轨80、82,即设置在第一横向侧76处的第一细长导轨80和设置在第二横向侧78处的第二细长导轨82。第一细长导轨80和第二细长导轨82两者都沿着基座46的长度84的大部分从基座46的前缘86延伸到后缘88。该对细长导轨80、82至少大致平行于可定位平台48的移动轴线54延伸。如下面将进一步解释的,该对细长导轨80、82允许可定位平台48联接到基座46,而且允许可定位平台48来回移动于极端向后位置50、极端向前位置52和至少一个中间位置58以及在它们之间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该对细长导轨80、82中的每一者包括一起形成C形通道94的向外横向延伸部分90和向下延伸部分92。在其他实施例中,代替设置在第一横向侧76和第二横向侧78处,该对细长导轨80、82被升高到基座46的顶表面60上方。
基座46还包括锚固件96。如下面将进一步解释的,锚固件96与可定位平台48的可释放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将可定位平台48保持在极端向前位置52、极端向后位置50或至少一个中间位置58,除非可释放锁定机构被释放。在所示实施例中,锚固件96横向地设置在该对细长导轨80、82之间,但是锚固件96不需要如此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对细长导轨80、82升高到基座46的顶表面60上方或凹陷到基座46的顶表面60下方,并且相比于该对细长导轨80、82,锚固件96横向地设置成更靠近基座46的第一横向侧76或第二横向侧78。
锚固件96包括交替的凹部98和突出部100。交替的凹部98和突出部100与可定位平台48的可释放锁定机构相互作用,如下文所述。在所示实施例中,多个突出部100朝向基座46的第二横向侧78横向突出。在所示实施例中,交替的凹部98和突出部100连同翼部102一起通过中央平台104升高到基座46的顶表面60上方。翼部102从中央平台104突出到基座46的第一横向侧76。翼部102以及交替的凹部98和突出部100沿着基座46的长度84的一部分延伸。
现在参考图9至图10,可定位平台48包括顶部壳体总成106和底部壳体108。顶部壳体总成106和底部壳体108在它们之间容纳与基座46的锚固件96相互作用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如下文所讨论的。顶部壳体总成106提供顶表面110、前侧112、后侧114、第一横向侧116和第二横向侧118。底部壳体108嵌套在顶部壳体总成106内。
顶部壳体总成106的顶表面110是基本上平坦的。可定位平台48的顶表面110的基本上平坦的性质允许可定位平台48支撑用于书写的纸、膝上型计算机、餐食等。顶表面110大体面向上并且大体平行于基座46的顶表面60。前侧112是可定位平台48的最向前部分并且大致面向前方。后侧114是可定位平台48的最向后部分并且大体面向后方。可定位平台48具有长度120,所述长度120被定义为前侧112与后侧114之间的平行于可定位平台48的移动轴线54的距离。第一横向侧116面向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的总体方向。第二横向侧118面向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的总体方向。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后位置50时,可定位平台48的后侧114和基座46的后缘88至少大致齐平。在所示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的长度120小于基座46的长度84,这允许在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后位置50时从内部12接达基座46的向前区域66。
可定位平台48还包括一对细长轨道122、124,即,第一轨道122和第二轨道124。该对细长轨道122、124中的每一者与基座46的该对细长轨道80、82中的一者配合。也就是说,第一轨道122与基座46的第一轨道80配合,并且第二轨道124与基座46的第二轨道82配合。该对细长轨道122、124在可定位平台48上的位置和基座46的该对细长轨道80、82的位置是彼此的函数,因为所述位置实现了配合关系。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22设置成邻近于第一横向侧116且恰好在第一横向侧116的内侧,并且第二轨道124设置成邻近于第二横向侧118。第一轨道122和第二轨道124中的每一者包括向下延伸部分126、从向下延伸部分126向内延伸的向内延伸部分128以及从向内延伸部分128向上延伸的向上延伸部分130,从而形成C形通道132。第一轨道122和第二轨道124中的每一者包括设置在向上延伸部分130处的辊子127。
现在另外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轨道122的向上延伸部分130位于第一细长导轨80的C形通道94内。第一轨道122的辊子127接触第一细长导轨80的向外延伸部分90的底表面129。第一细长导轨80的向下延伸部分92位于第一轨道122的C形通道132内并且在向内延伸部分128的顶表面131上方。第一轨道122的向下延伸部分126横向设置在第一细长导轨80的向下延伸部分92的外侧。同样地,第二轨道124的向下延伸部分(未单独示出)横向设置在第二细长导轨82的向下延伸部分(未单独示出)的外侧。可定位平台48的第一轨道122和第二轨道124分别部分地围绕基座46的第一细长导轨80和第二细长导轨82缠绕。该对细长轨道122、124以这种方式与基座46的该对细长导轨80、82配合,因为可定位平台48相对于基座46来回于极端向后位置50和极端向前位置52定位以及定位在两者之间。
现在另外参考图14至图16,可定位平台48的底部壳体108包括前侧133、后侧134、第一横向侧136和第二横向侧138。前侧133面向前方,后侧134面向后方,第一横向侧136面向第一横向座椅总成24的总体方向,并且第二横向侧138面向第二横向座椅总成26的总体方向。
底部壳体108还包括邻近于第一横向侧136的第一区域140、邻近于第二横向侧138的第二区域142以及在第一区域140与第二区域142之间的通道区域144。第一区域140、第二区域142和通道区域144全部从前侧133延伸到后侧134。
第一区域140包括邻近于通道区域144的大体面向上的底板146。各种突出部148可以从底板146向上延伸。唇缘150从底板146向上延伸,并且从后侧134,沿着第一横向侧136以及沿着前侧133围绕第一区域140的部分周边延伸。第一区域140还包括大体面向下的底表面152。
第二区域142具有底板154,所述底板154与第一区域140的底板146相对且基本上共面。唇缘156从底板154向上延伸,并且从后侧134沿着第二区域142的部分周边、沿着第二横向侧138以及沿着前侧133(除了通向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的口部158)延伸。另外,第二区域142具有底表面160,所述底表面160大体面向下、相对平坦、相对平行于底板154,并且与第一区域140的底表面152大体共面。
第二区域142还包括从底板146向上延伸的第一组突出部162。如下面将解释的,第一组突出部162有助于引导可释放锁定机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移动。第二区域142还包括在口部158附近从底板146向上延伸的突出部164,所述突出部164有助于引导第一支架的移动。第二区域142还包括从底板146向上延伸的第二组突出部166。如下所述,第二组突出部166中的每一个可操作地联接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弹簧。第二组突出部166设置在第二横向侧138上邻近于唇缘150处,并且设置成相比于第一组突出部162更远离通道区域144。第二区域142还包括弹簧接收器168,一个弹簧接收器用于接收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每个弹簧。每个弹簧接收器168是L形部件,其包括相对于底板154向上延伸的竖直壁170,以及从竖直壁170朝向通道区域144延伸的横向突片172。
通道区域144具有大体面向上的顶表面174和大体面向下且相对平行于顶表面174的底表面176。通道区域144的顶表面174和底表面176两者都分别升高到第一区域140和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46、154上方。换句话说,通道区域144的顶表面174被设置成比底板146、154更靠近顶部壳体总成106的顶表面110。换句话说,第一区域140和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46、154被设置为低于通道区域144的顶表面174。顶表面174、底板146和底板154全部至少大致平行于顶部壳体总成106的顶表面110。多个间隔的壁178提供第二区域142与通道区域144之间的过渡部。多个间隔的壁178形成多个间隔的狭槽180。换句话说,存在交替的壁178和狭槽180,所述交替的壁178和狭槽180在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46与通道区域144的顶表面174之间过渡,并且在第二区域142的底表面160与通道区域144的底表面176之间过渡。竖直壁182在通道区域144的顶表面174与第一区域140的底板146之间过渡,并且在通道区域144的底表面176与第一区域140的底表面152之间过渡。通道区域144因此形成通道184,如将在下面讨论的,通道184为可定位平台48在锚固件96位于通道184内的情况下围绕移动轴线54移动提供空间。通道184具有平行于可定位平台48的移动轴线54的长度186。长度186从大致前侧133延伸到底部壳体108的后侧134。
现在参考图17至图21,可定位平台48还包括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包括按钮190、第一支架192、第二支架194和至少一个弹簧196。除了按钮190之外,可释放锁定机构188设置在可定位平台48的顶部壳体总成106下方。按钮190可被车辆10的乘员接达以进行操纵。车辆10的乘员可以通过在第一方向306上沿着移动轴线304推动按钮190来操纵按钮190,所述第一方向306平行于可定位平台48的移动轴线54。
还更特定地参考图18,按钮190包括顶壁198和从顶壁198向下延伸并且从第一侧202连续地延伸到向前部分204和第二侧206的唇缘200。顶壁198具有大体面向下的底表面208。因此,顶壁198和唇缘200形成腔穴或部分腔室210。按钮190还包括从顶壁198向后延伸的一对附接突片212。
更具体地参考图19至图26,第一支架192具有从前端216延伸到后端218的长度214、从第一横向侧222延伸到第二横向侧224的宽度220、以及从顶表面228延伸到底表面230的高度226。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92是相对平坦的,其中长度214大于宽度220,并且长度214和宽度220两者都基本上大于高度226。
第一支架192附接到按钮190,使得对按钮190的操纵也使第一支架192移动。更具体地,第一支架192包括主体232和从主体232向前延伸的附接突片234。附接突片234与从主体232向前延伸的第一水平面236成阶梯状,然后终止于第二水平面238,所述第二水平面238竖直地阶梯状地位于第一水平面236下方(即,低于第一水平面236)。第二水平面238被开槽到按钮190的腔室210中,其中第一支架192的在第二水平面238处的顶表面228面向并支撑按钮190的顶壁198的底表面208。按钮190的唇缘200的向前部分204在第一支架192的前端216上方延伸并覆盖所述前端216。按钮190的附接突片212在第一支架192的顶表面228上方的第一水平面236处延伸。紧固件240固定按钮190到第一支架192的附接。
第一支架192的主体232还包括第一组突出部242,如下面将讨论的,所述第一组突出部242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转变到第二支架194。所示实施例包括三个突出部242。其他实施例仅包括一个突出部242,而其他实施例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突出部242。突出部242朝向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向下延伸。每个突出部242具有接触表面244,当第一支架192经由乘员对按钮190的操纵被迫移动时,所述接触表面244接触并移动第二支架194,如下所讨论的。所述接触表面244相对于移动轴线304形成锐角β。在所示实施例中,角度β为25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角度β在1度与89度之间,诸如在10度与50度之间,并且在20度与30度之间。
第一支架192的主体232还包括第一组引导件246。引导件246是穿过第一支架192的宽度220的细长孔或狭槽。引导件246沿着第一支架192平行于移动轴线304纵向地伸长。引导件246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限于沿着移动轴线304的移动。
第一支架192的附接突片234还包括引导件248。引导件248也是在附接突片234的第二水平面238处穿过第一支架192的宽度220的细长孔或狭槽。引导件248沿着第一支架192平行于移动轴线304且平行于第一组引导件246纵向地伸长。如同引导件246,引导件248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限于沿着移动轴线304的移动。
第一支架192的主体232还包括第二组突出部250。突出部250朝向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从底表面230向下延伸。突出部250设置在第一横向侧222附近。突出部250防止第二支架194的意外移动,如下所讨论的。
第一支架192的主体232安置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内。第一支架192的底表面230面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第一支架192的第二横向侧224面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向上延伸的突出部162突出穿过第一支架192的主体232的引导件246。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口部158附近的突出部164延伸穿过第一支架192的附接突片234的引导件248。突出部162和引导件246以及突出部164和引导件248配合以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限于沿着移动轴线304的移动。
更具体地参考图22至图26,第二支架194具有从前端254延伸到后端256的长度252、从第一横向侧260延伸到第二横向侧262的宽度258、以及从顶表面266延伸到底表面268的高度264。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94是相对平坦的,其中长度252和宽度258显著大于高度264。
第二支架194安置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内。第二支架194的底表面268面向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前端254面向底部壳体108的前侧133。后端256面向底部壳体108的后侧134。第一横向侧260面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一横向侧136。第二横向侧262面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
第二支架194包括设置在第一横向侧260处的多个突出部270和多个凹部272。突出部270和凹部272交替。突出部270和凹部272被配置为与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和凹部98交错。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和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正交于第一方向306和可定位平台48的移动轴线54。如下面将讨论的,当未在第一方向306上操纵按钮190时,第二支架194的若干突出部270与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交错,并且因此可定位平台48不能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突出部270朝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一横向侧136并且朝向底部壳体108的通道区域144的通道184突出。
第二支架194还包括突出部接收器274。突出部接收器274是穿过高度264的孔。每个突出部接收器274接收第一支架192的突出部242中的一个。每个突出部接收器274包括接触表面276,当第一支架192在第一方向306上移动时,所述接触表面276接触第一支架192的突出部242中的一个的接触表面244。每个接触表面276具有长度308并且相对于移动轴线304形成角度β。第二支架194还包括成角度的狭槽278。成角度的狭槽278在与接触表面276和突出部接收器274的角度β匹配的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架192的第二组突出部250延伸穿过成角度的狭槽278。
第二支架194和第一支架192是分层的。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94设置在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与第一支架192的底表面230之间,其中第二支架194的顶表面266面向第一支架192的底表面230。第二支架194和第一支架192的分层允许第一支架192的突出部242向下延伸到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接收器274中并与之相互作用。
第二支架194还包括引导件280,所述引导件280各自接收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向上延伸的突出部162中的一个。延伸穿过第二支架194的引导件280的突出部162另外向上延伸穿过第一支架192的引导件246。第二支架194和第一支架192的分层允许突出部162分别沿伸穿过第二支架194和第一支架192两者的引导件280、246。引导件280沿着移动轴线282延伸,所述移动轴线282在所示实施例中正交于第一方向306和为第一支架192限定的移动轴线304。
第二支架194包括沿着第二横向侧262设置的弹簧接收器284。弹簧接收器284中的每一个接收多个弹簧196中的一个。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弹簧接收器284包括设置在底部突片288与两个间隔开的顶部突片290之间的边缘表面286。底部突片288和两个间隔开的顶部突片290从边缘表面286朝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横向向外延伸。下面进一步讨论弹簧接收器284与弹簧接收器284已经接收到的弹簧196之间的相互作用。
每个弹簧196包括缠绕部段292、从缠绕部段292延伸的第一端294和也从缠绕部段292延伸的第二端296。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向上延伸的突出部166中的一个延伸穿过每个弹簧196的缠绕部段292。每个弹簧196的第一端294邻接第二支架194的弹簧接收器284中的一个的边缘表面286,并且在底部突片288与两个间隔开的顶部突片290之间延伸。因此,防止每个弹簧196的第一端294与第二支架194的边缘表面286失去接触。每个弹簧196的第二端296邻接底部壳体108的每个弹簧接收器168的竖直壁170,其中横向突片172设置在第二端296上方并且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设置在第二端296下方。因此,防止每个弹簧196的第二端296与底部壳体108的每个弹簧接收器168的竖直壁170失去接触。
现在另外参考图27,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具有锁定状态298(图17)和解锁状态300(图27)。当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处于锁定状态298时,第二支架194处于其最靠近底部壳体108的第一横向侧136的位置。突出部270延伸穿过底部壳体108的通道区域144的狭槽180并进入通道184。通道区域144的间隔的壁178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中的每一个之间。每个间隔的壁178安置于第二支架194的不同凹部272内。
在锁定状态298下,根据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在极端向后位置50与极端向前位置52之间的位置(包括极端向后位置50和极端向前位置52),第二支架194的三个突出部270延伸到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之间的凹部98中。例如,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后位置50(诸如图17所示)时,最靠近第二支架194的前端254的三个突出部270设置在锚固件96的凹部98内。例如,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前位置52时,最靠近第二支架194的后端256的三个突出部270设置在锚固件96的凹部98内。因此,在锁定状态298下,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和第二支架194的设置在锚固件96的凹部98中的三个突出部270交错。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与第二支架194的三个突出部270的交错防止第二支架194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并且因此防止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安置于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将需要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的路径中。
为了使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处于解锁状态300(图27),乘员施加力302,所述力302使按钮190沿着移动轴线304在第一方向306上移动。施加到按钮190的力302使按钮190在底部壳体108的前侧133处移动通过口部158。因为按钮190附接到第一支架192,所以沿第一方向306推动按钮190的力302另外沿第一方向306推动第一支架192。当第一支架192沿第一方向306移动时,第一支架192的后端218移动得更靠近底部壳体108的后侧134。第一支架192的前端216远离底部壳体108的前侧133移动。从底部壳体108的底板154向上延伸穿过第一支架192的引导件246的突出部162配合以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限于第一方向306。口部158处的突出部164同样与引导件248配合,以便以相同的方式限制第一支架192的移动。换句话说,底部壳体108的突出部162、164和引导件246、248配合以将第一支架192(和按钮190)的移动限于平行于移动轴线54的移动轴线304和第一方向306。
当沿第一方向306移动的按钮190也迫使第一支架192沿第一方向306移动时,第一支架192的每个突出部242的接触表面244接触第二支架194的一个突出部接收器274的接触表面276的长度308的一部分,施加力在所述部分上,并且在所述部分上滑动。第二支架194的引导件280与延伸穿过那些引导件280的底部壳体108的突出部162配合以将第二支架194由力302引起的移动限于沿着移动轴线282的第二方向310。简而言之,在第一方向306上移动按钮190和第一支架192的力302导致第二支架194在第二方向310上移动。在第二方向310上移动,第二支架194的第二横向侧262变得更靠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因为第二支架194的引导件280沿着移动轴线282延伸,所以第二支架194的后端256不会显著移动得更靠近底部壳体108的后侧134。当第二支架194在第二方向310上朝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移动时,第二支架194至少部分地从通道184撤回,使得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从锚固件96的凹部98撤回并且不再与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交错。因此,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和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不再定位成抵消使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的任何力。第二支架194朝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二横向侧138的移动迫使每个弹簧196的第一端294更靠近第二端296。更具体地,第二支架194的每个弹簧接收器284的边缘表面286迫使弹簧196的第一端294朝向第二端296。底部壳体108的突出部166通过每个弹簧196的缠绕部段292上升将弹簧196保持在适当位置。因此,弹簧196被激励并施加抵消力302的力。换句话说,弹簧196抵抗所述第二支架194沿着所述第二支架194的移动轴线282的移动但不防止该移动。
现在另外参考图28,在可释放锁定机构188的该解锁状态300下,可定位平台48可以定位到极端向前位置52、极端向后位置50或它们之间的某个中间位置58。当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改变位置时,底部壳体108的通道区域144相对于基座46上的锚固件96移动。锚固件96位于通道184内。通道区域144的底表面176面向朝向锚固件96的方向。锚固件96的翼部102指向在第一区域140与通道区域144之间过渡的竖直壁182。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指向间隔的壁178和间隔的狭槽180,所述间隔的壁178和间隔的狭槽180在底部壳体108的通道区域144与第二区域142之间过渡。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后位置50时,锚固件96具有其最靠近底部壳体108的前侧133的位置。当可定位平台48处于极端向前位置52时,锚固件96具有其最靠近底部壳体108的后侧134的位置。
现在另外参考图29,当乘员在将可释放锁定机构188操纵到解锁状态300时已经将可定位平台48定位到期望位置(诸如所示的中间位置58中的一个)时,乘员可以停止将可释放锁定机构188操纵到解锁状态300并允许可释放锁定机构188过渡到锁定状态298。换句话说,当乘员已经将可定位平台48置于期望位置(诸如中间位置58中的一个)时,乘员停止将力302施加到按钮190。处于激励状态的每个弹簧196对第二支架194的每个弹簧接收器284的边缘表面286施加与力302抵消的力,所述力将第二支架194沿着移动轴线282在与第二方向310相反的方向上推回。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朝向底部壳体108的第一横向侧136移动并且通过其间隔的狭槽180重新进入底部壳体108的通道区域144的通道184。第二支架194的三个突出部270延伸到基座46的锚固件96的凹部98中。因此,第二支架194的这三个突出部270与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交错。因此,锚固件96再次防止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
弹簧196迫使第二支架194沿着移动轴线282在与第二方向310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另外迫使第一支架192沿着移动轴线304在与第一方向306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第二支架194的每个突出部接收器274的接触表面276接触第一支架192的一个突出部242,并且向该突出部施加力。由于底部壳体108的突出部162、164和第一支架192的引导件246将第一支架192的移动限于沿着移动轴线304,所以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接收器274迫使第一支架192在与第一方向306相反的方向上。连接到按钮190的第一支架192同样迫使按钮190从底部壳体108的口部158出来。因此,可释放锁定机构188返回到锁定状态298。即使在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处于锁定状态298时也处于张紧状态的弹簧196防止第二支架194在力302未沿第一方向306推动按钮190时从锚固件96脱离,并且因此防止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移动位置。换句话说,弹簧196将可释放锁定机构188偏置到锁定状态298。如果第二支架194试图在没有将力302施加到按钮190的情况下沿着移动轴线282移动,则第一支架192的附加突出部250将接触第二支架194的成角度的狭槽278并防止这种移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92的移动轴线304和第二支架194的移动轴线282是正交的。然而,它们不需要是正交的。移动轴线304与移动轴线282(参见图28)之间的角度δ可以小于90度并且仍然执行所描述的功能。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和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可能需要修改以适应这种角度交错。同样地,第二支架194的引导件280将需要匹配移动轴线282。
现在另外参考图30,在所示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还包括保持支架312。保持支架312定位在第一支架192上方并且附接到底部壳体108。更具体地,从底部壳体108的第二区域142的底板154向上延伸并且延伸穿过第二支架194的引导件280以及然后第一支架192的引导件246的突出部162包括紧固件接收器314(参见图14)。紧固件316延伸穿过保持支架312的孔(未示出)并进入紧固件接收器314,并且因此将保持支架312紧固到底部壳体108,其中第一支架192和第二支架194固定在底部壳体108与保持支架312之间。
现在另外参考图31,在所示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还包括止动件318。止动件318定位在底部壳体108的后侧218处,以覆盖通道区域144的通道184。因此,止动件318防止可定位平台48沿着移动轴线54超过极端向前位置52,因为止动件318遇到锚固件96。
现在另外参考图32,在所示实施例中,可定位平台48包括通道加强支架320。通道加强支架320大致延伸通道184的长度186。通道加强支架320通常与通道184的轮廓匹配,并且包括交替间隔的壁和狭槽(未示出),所述交替间隔的壁和狭槽与在通道区域144与第二区域142之间过渡的交替间隔的壁178和狭槽180匹配,使得第二支架194的突出部270可以延伸穿过通道加强支架320的狭槽以进入通道184。通道加强支架320还包括在锚固件96的突出部100和翼部102下方延伸的底部部分322。
除了按钮190之外,可释放锁定机构188的移动部分(第一支架192、第二支架194和弹簧196)从车辆10的内部12不可接达。第一支架192、第二支架194和弹簧196在由可定位平台48的顶部壳体总成106和底部壳体108提供的可定位平台48的顶表面110下方受到保护。因此,第一支架192、第二支架194和弹簧196不会损害中央控制台44或可定位平台48的美观性。
应当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内的步骤可以与其他公开的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本公开范围内的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应理解为具有限制性。
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概念的情况下对前述结构做出变动和修改,并且还应当理解,除非随附权利要求用其语言明确表明另外的情况,否则这些概念意图由这些权利要求涵盖。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可定位平台,其具有:平坦的顶表面;底部壳体,其具有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坦的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的可释放锁定机构,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其分层在所述第一支架旁边;按钮,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且可接达以进行操纵;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以及解锁状态,其中所述按钮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导致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这导致所述第二支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通道至少部分地撤回。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通道区域,其限定所述通道并具有顶表面;以及另一个区域,其具有设置成低于所述通道区域的顶表面的底板和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限于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轴线;并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另外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限于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不同的移动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在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过渡的竖直间隔的壁以及在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所述狭槽提供从所述另一个区域到由所述通道区域限定的所述通道的通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朝向所述通道延伸的突出部;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进入底部壳体的通道中;并且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A)不延伸穿过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且不进入底部壳体的通道中,或者(B)延伸穿过底部壳体的竖直间隔的壁并与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相比更小程度地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通道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移动轴线,所述第一支架可以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以及突出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的突出部接收器,以及移动轴线,所述第二支架可以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部相互作用以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不同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器包括接触表面,当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并且所述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形成锐角。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锐角在20度与30度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至少大致正交。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偏置到所述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内部,其具有:可定位平台,其可操作地联接到基座;所述基座包括:锚固件,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以及一对细长导轨;所述可定位平台包括:一对细长轨道,该对细长轨道与所述可定位平台的该对细长导轨配合以限定所述可定位平台的移动轴线,所述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来回于极端向后位置、极端向前位置和所述极端向后位置与所述极端向前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定位以及定位在它们之间;相对平坦的顶表面;底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的可释放锁定机构,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其分层为邻近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基座的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使得所述可定位平台不能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及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导致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改变,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与所述基座的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使得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所述第一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并且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可定位平台的所述移动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所述第一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所述第二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并且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至少大致正交于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支架包括突出部,并且在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突出部接收器,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延伸到所述突出部接收器中;在所述第一支架沿着移动轴线的移动期间,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接触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并且导致第二支架沿着不同于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的移动轴线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具有接触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的接触表面,并且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形成锐角。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按钮,并且所述按钮可从所述内部接达以进行操纵,以导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从所述锁定状态过渡到所述解锁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部壳体包括通道区域和邻近于所述通道区域的另一个区域;所述通道区域形成通道,所述基座的锚固件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区域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以及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从所述底部壳体的另一个区域延伸并进入所述通道中以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间隔的壁和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它们限定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并且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狭槽,并且所述底部壳体的间隔的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之间的凹部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具有缠绕部分、从所述缠绕部分延伸的第一端和从所述缠绕部分延伸的第二端;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区域包括另外的突出部,所述另外的突出部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弹簧的所述缠绕部分;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二端接触所述底部壳体;并且所述弹簧抵抗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的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仅一些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并且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或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锚固件的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的突出部。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可定位平台,其包括:
平坦的顶表面;
底部壳体,其具有通道;以及
可释放锁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坦的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其分层在所述第一支架旁边;
按钮,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且可接达以进行操纵;
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延伸到所述通道中;以及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按钮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导致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这导致所述第二支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二支架从所述通道至少部分地撤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
通道区域,其限定所述通道并具有顶表面;以及
另一个区域,其具有设置成低于所述通道区域的所述顶表面的底板以及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限于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轴线;并且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突出部另外延伸穿过所述引导件,以将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限于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不同的移动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在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过渡的竖直间隔的壁以及在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所述狭槽提供从所述另一个区域到由所述通道区域限定的所述通道的通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朝向所述通道延伸的突出部;
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竖直间隔的壁并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通道;并且
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A)不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竖直间隔的壁并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通道中;或者(B)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竖直间隔的壁并与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状态下相比更小程度地进入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移动轴线,所述第一支架可以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以及突出部;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突出部接收器,其接收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以及移动轴线,所述第二支架可以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的过渡期间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
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的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器相互作用以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并且
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不同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器包括接触表面,当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并且所述突出部抵靠所述接触表面滑动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定位平台,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偏置到所述锁定状态。
8.一种车辆内部,其包括:
可定位平台,其可操作地联接到基座;
所述基座包括:
锚固件,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以及
一对细长导轨;
所述可定位平台包括:
一对细长轨道,该对细长轨道与所述可定位平台的该对细长导轨配合以限定所述可定位平台的移动轴线,所述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来回于极端向后位置、极端向前位置以及所述极端向后位置与所述极端向前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定位在它们之间;
相对平坦的顶表面;
底部壳体;以及
可释放锁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顶表面与所述底部壳体之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其被分层为邻近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具有间隔的突出部;
锁定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基座的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使得所述可定位平台不能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及
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变化导致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从所述锁定状态变化,并且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不与所述基座的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使得所述可定位平台可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沿着移动轴线移动;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突出部接收器,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延伸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突出部接收器中;
在所述第一支架沿着所述移动轴线移动期间,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触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器并且导致所述第二支架沿着不同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的移动轴线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部,
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接收器具有接触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突出部的接触表面,并且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形成锐角。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按钮,并且所述按钮可从所述内部接达以进行操纵,以导致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从所述锁定状态过渡到所述解锁状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
所述底部壳体包括通道区域和邻近于所述通道区域的另一个区域;
所述通道区域形成通道,所述基座的所述锚固件设置在所述通道中;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一支架的移动轴线;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在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状态与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过渡时限定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轴线;
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区域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引导件中的一个;以及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区域延伸并进入所述通道中以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部,
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间隔的壁和在所述间隔的壁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狭槽,它们限定所述通道区域与所述另一个区域之间的过渡部;以及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延伸穿过所述底部壳体的狭槽,并且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间隔的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凹部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部,
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具有缠绕部段、从所述缠绕部段延伸的第一端和从所述缠绕部段延伸的第二端;
所述底部壳体的所述另一个区域包括另外的突出部,所述另外的突出部从所述底板正交地延伸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弹簧的所述缠绕部段;
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二端接触所述底部壳体;以及
所述弹簧抵抗所述第二支架沿着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移动轴线的移动。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部,
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架的仅一些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
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以及
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不同于当所述可定位平台处于所述极端向后位置或所述极端向前位置时与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突出部交错的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突出部。
CN202010751028.4A 2019-08-08 2020-07-30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Pending CN112339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35,202 2019-08-08
US16/535,202 US11021092B2 (en) 2019-08-08 2019-08-08 Positionable platform with a releasable locking mechanis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669A true CN112339669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18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1028.4A Pending CN112339669A (zh) 2019-08-08 2020-07-30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1092B2 (zh)
CN (1) CN112339669A (zh)
DE (1) DE102020120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3747B1 (en) * 2020-11-02 2022-03-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ositional tray deployable from instrument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821B1 (en) * 2000-02-04 2002-01-29 Vincent Rousseau Ergonomic armrest and joystick assembly
GB2552652B (en) 2016-07-27 2019-04-10 Ford Global Tech Llc A motor vehicle drawer assembly
US10391904B2 (en) * 2016-09-08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ertia latch for a vehicle armrest using a spring loaded c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21092B2 (en) 2021-06-01
DE102020120358A1 (de) 2021-02-11
US20210039559A1 (en)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3038B2 (en) Deployable center console
US6921118B2 (en) Sliding and nesting console system
US8353534B2 (en) Vehicle having utility bed and passenger restraint assembly
US7575281B2 (en) Recliner regulating structure of rear seat for vehicle
US7422047B1 (en) Locking hinge assembly
US9919622B2 (en) Full memory seat track mechanism
US7980614B2 (en) Interio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5065920A (en) Stowage tray
US20120319440A1 (en) Armrest Assembly Having Beverage Holder
EP3782909B1 (en) End bay assembly with deployable step and deployable step constructions
CN112339669A (zh) 具有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可定位平台
US10821856B2 (en) Vehicle cabin
JPH0376254B2 (zh)
EP3752389B1 (en) Internal full memory seat track with interlock
US20200407066A1 (en) Braking aircraft table system
JPS6135013B2 (zh)
JP4140572B2 (ja) 車両の荷室構造
JPH0349936Y2 (zh)
CN219687136U (zh) 车辆的桌板装置以及车辆
JP3430860B2 (ja) トレイ取付装置
KR102446335B1 (ko) 차량용 워크-인 시트의 록킹 장치
US20220063459A1 (en) Vehicle seat storage system
JP3368526B2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13942433A (zh) 车辆的座椅装置
JPH08230535A (ja)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