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4105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4105B
CN112334105B CN201980043956.0A CN201980043956A CN112334105B CN 112334105 B CN112334105 B CN 112334105B CN 201980043956 A CN201980043956 A CN 201980043956A CN 112334105 B CN112334105 B CN 112334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width direction
low
disposed
shr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9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4105A (zh
Inventor
深泽润
吉冈稔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34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4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在吸收性物品(1)中,前外装体(50A)具有收缩区域和低收缩区域。收缩区域具有从前外装体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第2前收缩区域(ER2)。低收缩区域具有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的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和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第2低收缩区域(LER2)。后外装体(50B)包括具有收缩性且从后外装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在前外装体与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前连续收缩区域与后连续收缩区域在宽度方向邻接。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图6以及图7中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从前腰围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连续收缩区域;以及相比连续收缩区域收缩力降低的低收缩区域。在低收缩区域中,由弹性部件强力勒紧腹部的情形减少。因此,能不紧贴腹部地配置被配置在前腰围区域的外装体,抑制了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37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的吸收性物品存在以下问题。
在上述的吸收性物品中,利用从前腰围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连续收缩区域,抑制外装体向下裆侧滑落。但是,由于低收缩区域相比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的外侧,所以,上述的吸收性物品的使外装体紧贴穿用者身体的力在整体上变弱。因而,不能充分改进外装体向下裆侧滑落的情况,依旧存在难以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这样的问题。
因而,期望提供一种收缩力比连续收缩区域降低的低收缩区域相比连续收缩区域位于前后方向的外侧的吸收性物品,其可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和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芯,且至少配置在上述下裆区域;前外装体,该前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前腰围区域;以及后外装体,该后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后腰围区域。上述前外装体包括具有收缩性的收缩区域和收缩力相比上述收缩区域降低的低收缩区域。上述收缩区域具有:前连续收缩区域,该前连续收缩区域从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第1收缩区域,该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以及第2收缩区域,该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上述低收缩区域具有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和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第2低收缩区域。上述后外装体具有后连续收缩区域,该后连续收缩区域具有收缩性且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在上述前外装体与上述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与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在上述宽度方向邻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2是从肌肤面侧观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C-C线的剖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
图9A和图9B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时的搬送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将至少了解以下事项。
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后方向和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芯,且至少配置在上述下裆区域;前外装体,该前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前腰围区域;以及后外装体,该后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后腰围区域。上述前外装体包括具有收缩性的收缩区域和收缩力相比上述收缩区域降低的低收缩区域。上述收缩区域具有:前连续收缩区域,该前连续收缩区域从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第1收缩区域,该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以及第2收缩区域,该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上述低收缩区域具有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和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第2低收缩区域。上述后外装体具有后连续收缩区域,该后连续收缩区域具有收缩性且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在上述前外装体与上述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与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在上述宽度方向邻接。
根据本方式,在第1低收缩区域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由于相比收缩区域收缩力降低,所以,与收缩区域比较,能够减少腹部被强力勒紧的情形。由此,能够不过于紧贴腹部地配置被配置于前腰围区域的前外装体,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收缩区域具有前连续收缩区域、第1收缩区域和第2收缩区域。通过该收缩区域的收缩,能够使前外装体紧贴身体。此外,在前外装体与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前连续收缩区域与后连续收缩区域在宽度方向邻接,在穿用时,能够将由前连续收缩区域和后连续收缩区域构成的具有收缩性的区域配置成覆盖穿用者的腰围一周。能够在该连续一周的区域中将吸收性物品保持于身体,能够抑制外装体朝下裆侧滑落。由此,在前腰围区域中,能够利用第1低收缩区域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来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能够利用前连续收缩区域和后连续收缩区域来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上述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由于低收缩区域跨越外装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地配置,所以,配置在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一般来讲,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形状是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而腹部鼓起。通过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分配置低收缩区域,能够抑制外装体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第1收缩区域位于第1低收缩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第2收缩区域位于第2低收缩区域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因而,容易配置在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侧部。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侧部相比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腹部难以鼓起。在腹部难以鼓起的侧部,通过利用第1收缩区域以及第2收缩区域使前外装体紧贴身体,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能够持续地保持前外装体。外装体不会滑落,能够将吸收性物品持续地保持于身体。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跨越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地配置。腹部的鼓起部分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起连续至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因此,在吸收性物品的穿用时,腹部的鼓起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也存在于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由于第1低收缩区域跨越吸收性主体的外端缘地配置,所以,也能够在吸收性主体的上侧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可抑制前外装体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侧方接合部,该侧方接合部将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接合。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以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在此,以侧方接合部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侧方接合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一般与穿用者的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相对应。通过在该区域配置前连续收缩区域,能够使前连续收缩区域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相对应,前连续收缩区域难以向下裆侧滑落。其结果,能够抑制外装体朝下裆侧滑落,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另外,通过使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与前连续收缩区域相对应,能使比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靠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的腹部鼓起的部分与第1低收缩区域相对应。由此,不会使吸收性物品过于紧贴比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靠上侧的腹部鼓起的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与上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由于通过前连续收缩区域的收缩使吸收芯紧贴穿用者身体,所以,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吸收芯在与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在上述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低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由此,在与前连续收缩区域重叠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吸收芯的厚度容易变薄。吸收芯的厚度越薄,就越容易通过前连续收缩区域的收缩力使前外装体紧贴穿用者身体。因此,吸收性物品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进而,在吸收芯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场合,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容易变低。因而,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难以通过吸水性聚合物吸收排泄物使吸收芯膨胀,能够减少吸收芯的厚度变厚的情形。在排泄后,也容易使前外装体紧贴穿用者身体。因此,吸收性物品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配置在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的前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高于配置在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的后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在此,随着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从宽度方向的中央朝向宽度方向的侧部,穿用者的腹部的凹陷部分靠向上侧。另一方面,穿用者的背后的凹陷部分相比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凹陷部分位于上侧,与腹部的侧部的凹陷部分大体相连。穿用者的背后的凹陷部分相比臀部的鼓起部分位于上侧。因而,通过使后连续收缩区域相比臀部的鼓起部分位于上侧,由于臀部的鼓起部分,使得后连续收缩区域难以朝下裆侧滑落。因而,通过提高前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可抑制前连续收缩区域朝下裆侧滑落,从而能够在连续一周的区域均衡地抑制朝下裆侧滑落的情形,吸收性物品能够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缘随着朝向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而靠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在此,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的两个外侧缘随着朝向前后方向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的外侧,从而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内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在此,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因此,通过将第1低收缩区域的外端缘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第1低收缩区域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在腹部的上侧,容易使第1低收缩区域与朝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的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外侧缘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在此,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在比吸收性主体的外侧缘靠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也能将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包括腹部的鼓起部分在内的区域。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重叠。通过第1收缩区域的收缩,与第1收缩区域重叠的吸收性主体向宽度方向的外侧被拉伸,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紧贴穿用者身体。由此,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并且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芯重叠。通过第1收缩区域的收缩,与第1收缩区域重叠的吸收性芯向宽度方向的外侧被拉伸,能够使吸收性芯紧贴穿用者身体。由此,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根据优选的一个方式,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大于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面积大于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的面积。在此,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因此,腹部的上侧相比腹部的下侧,面积大且宽度方向的长度也长。因此,面积大且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长的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腹部的上侧,面积小且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短的第2低收缩区域配置在腹部的下侧,由此,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通过第1低收缩区域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前连续收缩区域”与后述的“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相对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1收缩区域”与后述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对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2收缩区域”与后述的“第2前收缩区域ER2”相对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1低收缩区域”与后述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相对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2低收缩区域”与后述的“第2低收缩区域LER2”相对应,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后连续收缩区域”与后述的“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相对应。
(2)吸收性物品的整体概略构成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其中,应留意附图为示意性,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斟酌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另外,附图相互之间也会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使用图1至图6对吸收性物品1的整体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从肌肤面侧观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详细来讲,图1以及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1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以及图2所示的示意性俯视图示出了在将后述的侧方接合部80展开的状态下使吸收性物品1伸长至不因弹性部件等的收缩等形成褶皱的状态的伸长状态。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吸收性物品1的前腰围区域S1的区域以及后腰围区域S2的区域。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着图1所示的C-C线的剖面图。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图。详细来讲,图6是在后述的侧方接合部80没有展开的状态下观看吸收性物品1的前腰围区域S1以及后腰围区域S2的一部分的图。图7以及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穿戴状态的图。图7以及图8中的单点划线BL表示穿用者身体的线条。另外,应留意在图7以及图8中省略了后述的中央收缩区域CER。图9A和图9B是示意性示出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时的搬送状态的图。
吸收性物品既可以是条带型,也可以是内裤型。吸收性物品既可以是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短裤型生理用卫生巾。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是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如图1所示那样,吸收性物品1具有相互正交的前后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前后方向L由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方向规定。换言之,前后方向L是在展开的吸收性物品1中向前后延伸的方向。另外,吸收性物品1具有与前后方向L和宽度方向W双方都正交的厚度方向T。
吸收性物品1具有前腰围区域S1、后腰围区域S2和下裆区域S3。前腰围区域S1是与穿用者的前腰围(腹部)相向的区域。后腰围区域S2是与穿用者的后腰围(背部)相向的区域。下裆区域S3是位于穿用者的下裆且配置在前腰围区域S1与后腰围区域S2之间的区域。因此,下裆区域S3在前后方向由前腰围区域S1以及后腰围区域S2夹着。
下裆区域S3可以由设有腿围开口部15的区域规定。腿围开口部15是从一次性尿布的外侧缘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凹进的部分。前腰围区域S1与下裆区域S3的交界可以由腿围开口部15的前端缘规定。后腰围区域S2与下裆区域S3的交界可以由腿围开口部15的后端缘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可以具有吸收性主体10和外装体50。
吸收性主体10至少配置在下裆区域S3。吸收性主体10可以遍及前腰围区域S1、后腰围区域S2以及下裆区域S3地延伸。因此,吸收性主体10可以跨前外装体50A和后外装体50B地配置。吸收性主体10可以与前外装体50A以及后外装体50B分体地构成。在该场合,吸收性主体10可以在前腰围区域S1以及后腰围区域S2中分别与前外装体50A以及后外装体50B接合。
吸收性主体10具有吸收芯20。吸收芯20可以由吸收液体的吸收材料构成。吸收芯20可以包括例如纸浆(粉碎纸浆)或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吸收芯20可以在与后述的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低的区域(低单位面积重量部)。
另外,单位面积重量的测定能够根据常规方法来进行。例如能够(1)标记出应测定的范围,测定其面积:SAα(m2);(2)通过锐利的刀具例如切割器裁切所标记的范围,测定其总质量:TM(g);(3)基于下式:BSα(g/m2)=TM(g)/SAα(m2),计算应测定的范围的单位面积重量BSα(g/m2)。
吸收芯20至少配置在下裆区域S3。优选的是,吸收芯20可以在前后方向L从前腰围区域S1延伸至后腰围区域S2。吸收芯20可以由芯包覆片(未图示)覆盖。芯包覆片例如能够由无纺布或薄纸片构成。
吸收性主体10具有位于吸收芯20的肌肤面侧的表面片30和位于吸收芯20的非肌肤面侧的背面片40。
表面片30是透液性的片。表面片30由无纺布、织布、有孔塑料片、网片等具有透过液体的结构的任意的片状材料构成。作为织布或无纺布的原料,可使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中的任一者。
背面片40是不透液性的片。背面片40能够使用聚乙烯片、以聚丙烯等为主体的层叠无纺布、通气性的树脂薄膜、在纺粘或者水刺等的无纺布上接合了通气性的树脂薄膜而得的片等。
外装体50是配置在腰围区域的部件。外装体50也可被称为腰围部件。外装体50具有前外装体50A和后外装体50B。前外装体50A配置在前腰围区域S1。后外装体50B配置在后腰围区域S2。
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外装体50A可以具有外装片52(前外装片52A)、侧方顶片54(前侧方顶片54A)、伸缩片56和前弹性部件60。
前外装片52A可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非肌肤面侧。前外装片52A例如能够由无纺布构成。前外装片52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可以处在与前侧方顶片54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相同的位置。前外装片52A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端部可以与后述的后外装片52B同样地向非肌肤面侧弯折。
前侧方顶片54A可相比前外装片52A配置在肌肤面侧。
前侧方顶片54A例如能够由无纺布构成。前外装片52A和前侧方顶片54A可在未配置前弹性部件60的区域(后述的低收缩区域LER)中,例如通过超声波熔接而接合。
伸缩片56可相比前侧方顶片54A配置在肌肤面侧。伸缩片56是片状的弹性部件。伸缩片56至少在宽度方向W具有伸缩性。因此,伸缩片在宽度方向W具有收缩性。伸缩片56可以在前后方向L具有伸缩性(收缩性)。伸缩片56配置成与前弹性部件60在厚度方向T重叠。
伸缩片56可以在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下,由侧方接合部80将伸缩片56的宽度方向W的端部与前侧方顶片54A固定。伸缩片56例如可通过热熔型粘接剂(HMA)、超声波熔接等的粘接部(未图示),在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下,将伸缩片56的至少一部分的主面与前侧方顶片54A固定。
伸缩片56可以由例如具有伸缩性的树脂薄膜、具有伸缩性的无纺布或者它们的组合来构成。
前弹性部件60是线状或者带状的弹性部件。前弹性部件60具有收缩性。详细来讲,前弹性部件60由于具有伸缩性,所以,通过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从而具有收缩性。前弹性部件60以在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配置在前腰围区域S1。前弹性部件60可以在厚度方向T配置在前外装片52A与前侧方顶片54A之间。前弹性部件60可以在前后方向L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多个。如图3至图5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弹性部件60以在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配置成与伸缩片56在厚度方向T重叠。
前弹性部件60可以具有第1前弹性部件61、第2前弹性部件62、第3前弹性部件63、中央弹性部件65。第1前弹性部件61是相比后述的中央区域CR(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相比第3前弹性部件63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弹性部件。第2前弹性部件62是相比后述的第2低收缩区域LER2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相比第3前弹性部件63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弹性部件。第3前弹性部件63是在宽度方向W从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连续地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弹性部件。中央弹性部件65是配置在后述的中央区域CR的弹性部件。
第1前弹性部件61可以从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第1前弹性部件61可以在宽度方向W从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连续地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第1前弹性部件61可以在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侧部利用侧方接合部80而被固定(粘接)。第1前弹性部件61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例如可以利用热熔型粘接剂(HMA)等的粘接部85而被固定(粘接)于前外装片52A。第1前弹性部件6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变短。
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由第1前弹性部件611至619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弹性部件611和第1前弹性部件612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弹性部件612至619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变短。因此,第1前弹性部件61所包含的任意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是相对于该任意的第1前弹性部件61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的长度以上。
第2前弹性部件62可以从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第2前弹性部件62在宽度方向W,不从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连续地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第2前弹性部件62可以在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侧部,利用侧方接合部80而被固定(粘接)。第2前弹性部件6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可以利用粘接部85而被固定(粘接)于前外装片52A。各第2前弹性部件62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2前弹性部件62由第2前弹性部件621至624构成。
第3前弹性部件63在前后方向L配置在第1前弹性部件61与第2前弹性部件62之间。第3前弹性部件63可以在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两个侧部,利用侧方接合部80而被固定(粘接)。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3前弹性部件63由第3前弹性部件631以及632构成。
中央弹性部件65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一侧的第1前弹性部件61与另一侧的第1前弹性部件61之间。中央弹性部件65在宽度方向W与第1前弹性部件61分离地配置。中央弹性部件65如后述那样,在通过切断第1前弹性部件61来设置的场合,可以由与第1前弹性部件61相同的部件构成。中央弹性部件65可以由与第1前弹性部件61不同的部件构成。
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后外装体50B可以具有外装片52(后外装片52B)、侧方顶片54(后侧方顶片54B)和后弹性部件70。
后外装片52B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非肌肤面侧。后外装片52B例如能够由无纺布构成。后外装片52B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端部可以朝非肌肤面侧弯折。因此,在后外装体50B的前后方向L的端部,后外装片52B可以在厚度方向T夹着后侧方顶片54B。
后侧方顶片54B可以相比后外装片52B配置在肌肤面侧。后侧方顶片54B例如能够由无纺布构成。
后弹性部件70是线状或者带状的弹性部件。后弹性部件70与前弹性部件60同样具有收缩性。后弹性部件70以在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配置在后腰围区域S2。后弹性部件70可以在厚度方向T配置在后外装片52B与后侧方顶片54B之间。后弹性部件70可以在前后方向L排列配置。
后弹性部件70可以具有第1后弹性部件71、第2后弹性部件72。第1后弹性部件71是配置在后述的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的弹性部件。第2后弹性部件72是配置在后述的后收缩区域RER的弹性部件。
第1后弹性部件71在宽度方向W从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连续地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第1后弹性部件71可以在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两个侧部,利用侧方接合部80被固定(粘接)。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1后弹性部件71由第1后弹性部件711至717以及第1后弹性部件71a至71c构成。第1后弹性部件711至717是配置在后述的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的弹性部件。第1后弹性部件71a至71c是配置在后述的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的弹性部件。因而,第1后弹性部件711至717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宽度方向W不邻接,与此相对,第1后弹性部件71a至71c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宽度方向W邻接。
第2后弹性部件72可以从后腰围区域S2(后外装体50B)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第2后弹性部件72在宽度方向W不从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连续地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第2后弹性部件72相比第1后弹性部件71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内侧。第2后弹性部件72可以在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侧部利用侧方接合部80被固定(粘接)。第2后弹性部件72的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端部可以利用粘接部85被固定(粘接)于后外装片52B。各第2后弹性部件72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第2后弹性部件72由第2后弹性部件721至724构成。
侧方接合部80将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部与后外装体50B(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部接合。侧方接合部80可以沿前后方向L延伸。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既可以在前后方向L处在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处在与其不同的位置。在设有侧方接合部80的场合,可以将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规定为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既可以在前后方向L处在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处在与其不同的位置。在设有侧方接合部80的场合,可以将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规定为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
接着,利用图2至图6对吸收性物品1的腰围区域中的区域进行说明。首先,对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中的区域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具有在前外装体50A的伸长状态下以宽度方向W的中心为基准而相比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1/4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外侧区域OR。另外,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包括具有收缩性的收缩区域和相比收缩区域收缩力降低的低收缩区域。低收缩区域可以配置成跨越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低收缩区域从宽度方向W的中央朝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另外,收缩区域利用前弹性部件60而具有收缩性。收缩区域相比低收缩区域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以下,对低收缩区域以及收缩区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等所示那样,前腰围区域S1(前外装体50A)具有第1前收缩区域ER1、中央区域CR(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中央收缩区域CER)、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第2前收缩区域ER2、第2低收缩区域LER2。另外,收缩区域具有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第2前收缩区域ER2,低收缩区域具有第1低收缩区域LER1和第2低收缩区域LER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收缩区域ER1是利用前弹性部件60(第1前弹性部件61)而具有收缩性且从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的2个区域。因此,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比中央区域CR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即,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因此,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比第2前收缩区域ER2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配置。
第1前收缩区域ER1是利用第1前弹性部件611至619收缩的区域。因此,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配置有第1前弹性部件611至61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收缩区域ER1可以利用伸缩片56而具有收缩性。
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内侧缘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内侧。在实施方式中,构成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区域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另一方面,构成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区域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内侧。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是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2倍以上。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芯20重叠。通过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收缩,能够使吸收芯20紧贴穿用者身体,因而,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另外,第1前收缩区域ER1与吸收芯20重叠的区域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宽度可以是10m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吸收芯20在宽度方向W收缩,能够确保吸收芯20的吸收面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前收缩区域ER1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不与吸收芯20重叠。
中央区域CR是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2个第1前收缩区域ER1之间的区域。中央区域CR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如图2等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CR具有第1低收缩区域LER1和中央收缩区域CER。
第1低收缩区域LER1是相比第1前收缩区域ER1收缩力降低的区域。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中,因前弹性部件60形成的强力勒紧降低。因此,配置在前腰围区域S1的前外装体50A(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能够沿着穿用者身体的形状覆盖身体,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例如可使用第1方法或者第2方法来降低收缩力。
在第1方法中,也可以通过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不以伸长状态配置前弹性部件60来降低收缩区域。例如,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不配置用于固定前弹性部件60的粘接部85,前弹性部件60以在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利用粘接部85以及侧方接合部80进行固定。在伸长的前弹性部件60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所对应的区域)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场合,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上切断该前弹性部件60。由此,被切断的前弹性部件60收缩,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中,前弹性部件60不再以伸长状态配置。由此,由于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没有配置具有收缩性的(即伸长状态的)前弹性部件60,所以,容易控制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中的收缩力。另外,如上述那样,在通过前弹性部件60的切断来设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场合,前弹性部件60可以具有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
固定部分是在前腰围区域S1以伸长状态被固定的部分。固定部分可以是利用粘接部85以及侧方接合部80而被固定的部分。固定部分可以是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第1前弹性部件61以及配置在中央收缩区域CER的中央弹性部件65。
非固定部分是在前腰围区域S1未被固定而以自然状态存在的部分。非固定部分是在前弹性部件60切断前配置在粘接部85间的部分,是通过切断而使前弹性部件60收缩了的部分,与前弹性部件60的固定部分相连。非固定部分可以在收缩了的状态(自然状态)下经由粘接部85而配置在前外装体50A。非固定部分可以在厚度方向T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重叠。前弹性部件60的非固定部分可以通过制造时的搬送等在厚度方向T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重叠。
另外,通过第1方法,在降低了收缩力的场合,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不以伸长的状态固定前弹性部件60。因而,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不与伸长状态的线状或者带状的前弹性部件60在厚度方向T重叠。
在第2方法中,也可以通过将固定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弹性部件60在多个部位切断(切块),使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降低。在该场合,即便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伸长状态固定了前弹性部件60,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也会降低。
另外,可以在各前弹性部件60从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跨越第1低收缩区域LER1而延伸至另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之后,通过上述的第1方法或者第2方法将各前弹性部件60切断。由此,能够将相同的前弹性部件60配置在2个第1前收缩区域ER1。因此,能够在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另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配置具有相同的伸长倍率的前弹性部件60。
另外,同样,可以在将各前弹性部件60从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跨越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中央收缩区域CER而延伸至另一方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之后,通过上述的第1方法或者第2方法将各前弹性部件60切断。由此,能够将相同的前弹性部件60配置在2个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中央收缩区域CER。由于不用在多个收缩区域(2个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中央收缩区域CER)分别配置各个前弹性部件60,所以能够抑制生产效率降低。
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设置第1低收缩区域,从而规定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范围。各区域的“收缩力”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定。在测定各区域的收缩力时,制作出成为测定对象的试验片。由拉伸试验器的夹具(夹持器)夹持试验片的两端部。此时,将夹具间的距离设为50mm。接下来,在将宽度方向W上的夹具中的一方固定的状态下,使夹具中的另一方移动以便改变夹具间的距离。将此时的夹具的移动速度设为300mm/min。在夹具的移动期间,测定施加给夹具的应力,将在从伸长状态起变成60%(一定宽度)的状态下得到的应力(N)定义为“收缩力”。
第1低收缩区域LER1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相比第2低收缩区域LER2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
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到达至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配置成延伸至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由于腹部的鼓起部分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所以,在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腹部的腰围长度变长,越是腰围区域长的部分,腹部就越容易被强力勒紧。由于配置成第1低收缩区域LER1延伸至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所以,能够利用第1低收缩区域LER1降低腹部容易被强力勒紧的部分的勒紧,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是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至最大10mm的区域。在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既可以配置在宽度方向W延伸的1根前弹性部件60,也可以不配置。该前弹性部件60可以在宽度方向W从前外装体50A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
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中央收缩区域CER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之间。该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可以大于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由此,能够确保作为相比中央收缩区域CER收缩力降低的区域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能够抑制因中央收缩区域CER的收缩力使吸收芯20在宽度方向W收缩必要量以上。因此,能够确保中央区域CR的刚性,并且确保吸收芯20的吸收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相比吸收性主体10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地配置在外侧区域OR。在相比吸收性主体10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既可以是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外侧缘的一部分配置在外侧区域OR,也可以是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外侧缘全部都配置在外侧区域OR。如图7所示那样,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穿用者的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而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扩展。通过将从宽度方向W的中央朝宽度方向W的外侧延伸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外侧缘配置在外侧区域OR,低收缩区域容易被配置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位置。由此,在腹部的上侧,不仅能在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降低强力勒紧,而且也能在腹部的侧部降低强力勒紧,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另外,由于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位于宽度方向的外侧,所以,通过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收缩使前外装体50A紧贴穿用者身体,从而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朝下裆侧滑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至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的长度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最外侧最大。由此,如图7所示那样,在腹部的上侧,不仅能在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降低强力勒紧,而且也能在腹部的侧部降低强力勒紧,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外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内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两个外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两个外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内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内侧。如图7所示那样,腹部的鼓起部分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而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扩展。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两个外侧缘随着朝向前后方向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在实施方式中,构成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区域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由此,也能够在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将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包括腹部的鼓起部分在内的区域。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一方面,构成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区域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内侧。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也可以是上边(即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比下边(即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长的倒梯形。在该场合,通过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一部分的收缩,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重叠的吸收性主体10朝宽度方向W的外侧被拉伸。由此,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紧贴穿用者身体,故而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是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2倍以上。通过将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外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设为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2倍以上,在腹部的上侧,容易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朝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的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可以大于吸收性主体10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由于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降低,所以,能够抑制吸收性主体10在宽度方向W收缩。能够使吸收性主体10大范围地紧贴身体,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比吸收性物品1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缘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是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1/2以上。
如图2所示那样,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跨越吸收性主体10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地配置。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腹部的鼓起部分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连续直至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因此,在吸收性物品1的穿用时,腹部的鼓起部分也存在于比吸收性主体10靠上侧(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由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跨越吸收性主体10的外端缘地配置,所以,也能在吸收性主体10的上侧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不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芯20重叠(即配置在与吸收芯20重叠的区域)。由于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降低,所以,能够抑制吸收芯20在宽度方向W收缩,能够确保吸收芯20的吸收面积。因此,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另外,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吸收芯20重叠的区域,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小长度可以比吸收芯2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短。在该场合,在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小长度靠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位置,位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第1前收缩区域ER1与吸收芯20在厚度方向T重叠。因此,能通过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收缩使吸收芯20的宽度方向W的端部紧贴身体,并且能利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使吸收芯20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大范围地紧贴身体,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不与吸收芯20重叠。
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可以是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50%以上。由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是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50%以上,所以,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位置将第1低收缩区域LER1在前后方向大范围地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在前后方向,在比外侧区域OR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配置在以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点的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0%至60%的区域(以下为0-60%区域)。在比外侧区域OR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0-60%区域一般与穿用者的腹部的鼓起部分相对应。因而,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进一步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在外侧区域OR,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配置在以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0%至40%的区域(以下为0-40%区域)。在外侧区域OR,0-40%区域一般与穿用者的腹部的鼓起部分相对应。因而,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进一步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另一方面,在外侧区域OR,在以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40%至60%的区域(40-60%区域)配置第1前收缩区域ER1。40-60%区域是难以因穿用者的活动的变化(例如从站立姿势向落座姿势(从落座姿势向站立姿势)的变化)引起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变化的部分。因此,通过利用第1前收缩区域ER1在40-60%区域使前外装体50A紧贴,使得前外装体50A难以滑落,能够持续地保持前外装体50A。
第1低收缩区域LER1可以如后述那样配置在与伸缩片56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伸缩片56由于以面与穿用者的肌肤相向,所以能够以面来施加穿戴压力。由此,能够抑制发生局部的勒紧,并且能够通过伸缩片56的收缩而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紧贴身体,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从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降低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滑落。
中央收缩区域CER是具有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高的收缩性的区域。中央收缩区域CER是利用中央弹性部件65而收缩的区域。因此,在中央收缩区域CER配置有中央弹性部件65。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利用伸缩片56而具有收缩性。
中央收缩区域CER的至少一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通过中央收缩区域CER的收缩,前外装体50A收缩,因而,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刚性高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刚性。通过将中央收缩区域CER的至少一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能够使难以因刚性高而使前外装体50A起褶的中央收缩区域CER存在于不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的中央区域CR。此外,通过中央收缩区域CER的收缩,能够使中央收缩区域CER紧贴身体,前外装体50A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如上所述,吸收性物品1能够由第1低收缩区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由中央收缩区域CER减少前外装体50A起褶的情形。由此,可抑制穿戴感变差,并且吸收性物品1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跨越经过吸收芯20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CO且在前后方向L延伸的中心线C1地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在宽度方向W从第1低收缩区域LER1分离地配置。因此,在宽度方向W,在中央收缩区域CER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之间存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
在此,在中央区域CR没有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而仅存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场合,以吸收性主体的外端缘为交界,按吸收性主体的刚性的量产生刚性差。由于力容易集中在具有刚性差的部位,所以,外装体50(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容易以刚性差大的吸收性主体10的外端缘为基点发生弯折。存在着因外装体50朝吸收性主体10的肌肤面侧弯折而发生内折或因朝吸收性主体10的非肌肤面侧弯折而发生外折的可能性。因发生内折或者外折会导致外装体50覆盖穿用者的肌肤的区域减小,或是穿戴感变差。因而,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配置成在厚度方向T跨越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因此,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地配置。利用刚性高的中央收缩区域CER,能够提高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的周边的刚性,因而,能够抑制以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基点的外装体50(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弯折。其结果,能够减少外装体50起褶,能够抑制穿戴感的变差并且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配置在不与吸收芯20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即使中央收缩区域CER收缩,也能抑制吸收芯20随之一起收缩。因此,能够确保吸收芯20的吸收面积,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大于吸收芯20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1/4。由此,容易获得能够确保中央区域CR的刚性的效果,能够减少外装体50起褶。
在此,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外装体50的外侧部分不因吸收性主体10而刚性变高。因而,若在外装体50的外侧部分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则由于外装体50的外侧部分收缩必要量以上,所以,穿用者容易感受到外装体50的勒紧,存在着穿戴感变差的可能性。因而,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内侧。由此,在前外装体50A的外侧部分不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能够抑制穿戴感变差。
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在前后方向L延伸,可以到达至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由此,由于存在刚性高的中央收缩区域CER,所以,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起褶。
或者,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仅配置在比从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至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20%为止的区域(以下为中央区域CR的上部)靠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因此,中央收缩区域CER可以不配置在中央区域CR的上部。中央区域CR的上部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例如可以是从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至10mm-15mm为止的区域。由于在中央区域CR的上部没有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所以,能够将中央区域CR的上部的刚性维持得低,能够抑制穿用者的肌肤触感变差。尤其是,在前腰围区域S1,中央区域CR的上部是与穿用者的肚脐相对应的区域。穿用者的肚脐的周边由于是敏感的部分,所以,存在着因刚性高的部分存在而导致穿用者的肌肤具有不适感的可能性。通过在中央区域CR的上部将刚性维持得低,穿用者的肌肤不会有不适感,能够抑制穿戴感变差。
配置在中央收缩区域CER的中央弹性部件65的伸长倍率可以是2倍以上。通过中央弹性部件65的收缩,构成前外装体50A的部件(例如前外装片52A、前侧方顶片54A、伸缩片56)聚集,后述的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刚性变高。由此,能够使前外装体50A难以起褶。
另外,中央弹性部件65的伸长倍率的测定能通过周知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首先,在自然状态的吸收性物品1(例如一次性尿布)中,对测定对象的中央弹性部件65之中发现收缩性的有效长部分(也就是以伸长状态被固定于前外装片52A等的部分)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HO进行测定。接着,对使吸收性物品1在宽度方向W最大伸长成产生于吸收性物品1的褶皱不再能辨认的程度的状态下的、中央弹性部件65的有效长部分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H1进行测定。并且,能够根据“伸长倍率=H1/H0”来计算宽度方向W的伸长倍率。
第2前收缩区域ER2利用前弹性部件60(第2前弹性部件62)而具有收缩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前收缩区域ER2是利用第2前弹性部件621至624而收缩的区域。因此,在第2前收缩区域ER2配置有第2前弹性部件621至6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前收缩区域ER2可以利用伸缩片56而具有收缩性。
第2前收缩区域ER2是从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的2个收缩区域。第2前收缩区域ER2相比第2低收缩区域LER2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前收缩区域ER2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位于前后方向L的内侧。因此,第2前收缩区域ER2相比第1前收缩区域ER1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前收缩区域ER1位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第2前收缩区域ER2位于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所以,容易配置在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侧部。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侧部与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腹部难以鼓起。在腹部难以鼓起部分的侧部,通过利用第1前收缩区域ER1以及第2前收缩区域ER2使前外装体50A紧贴身体,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持续地保持前外装体50A。前外装体50A不会滑落,能够将吸收性物品1持续地保持于身体。
前连续收缩区域FCR是从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区域。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利用前弹性部件60(第3前弹性部件63)而具有收缩性。具体来讲,前连续收缩区域FCR是利用第3前弹性部件631以及632进行收缩的区域,是配置有第3前弹性部件631以及632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利用伸缩片56而具有收缩性。
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前后方向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与第2前收缩区域ER2之间。另外,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前后方向L配置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与第2低收缩区域LER2之间。
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由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第1前弹性部件61规定。具体来讲,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是相比第1前弹性部件61之中在前后方向L位于最内侧的第1前弹性部件619靠内侧的区域。因此,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相比第3前弹性部件631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
同样,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由配置在第2前收缩区域ER2的第2前弹性部件62规定。具体来讲,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是比第2前弹性部件62之中在前后方向L位于最外侧的第2前弹性部件621靠外侧的区域。因此,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相比第3前弹性部件632位于前后方向L的内侧。
在前后方向,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可以配置在以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以侧方接合部80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一般与穿用者的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相对应。通过在该区域配置前连续收缩区域FCR,能够使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相对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难以朝下裆侧滑落。其结果,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朝下裆侧滑落,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另外,通过使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相对应,能够使比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靠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的腹部鼓起的部分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相对应。由此,不会使吸收性物品1过于紧贴比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靠上侧的腹部鼓起的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例如在M尺寸的吸收性物品1的场合,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可以配置在从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50mm~65mm的区域。例如在L尺寸的吸收性物品1的场合,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可以配置在从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起60mm~75mm的区域。
如图2所示那样,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可以在厚度方向T配置在与吸收芯20重叠的区域。由于能够通过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收缩使吸收芯20紧贴穿用者身体,所以,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吸收芯20在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具有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低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由此,在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重叠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吸收芯20的厚度容易变薄。吸收芯20的厚度越薄,就越容易通过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收缩力使前外装体50A紧贴穿用者身体。因此,吸收性物品1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进而,在吸收芯20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场合,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容易变低。因而,在低单位面积重量部,难以通过由吸水性聚合物吸收排泄物而使得吸收芯膨胀,能够减轻吸收芯20的厚度变厚的情形。在排泄后,也容易使前外装体50A紧贴穿用者身体,吸收性物品1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因此,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比不同于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区域(例如与第2低收缩区域LER2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中的吸收芯20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低。另外,低单位面积重量部中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比不同于低单位面积重量部的区域(例如与第2低收缩区域LER2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中的吸收芯20的纸浆的单位面积重量低。
第2低收缩区域LER2是相比第2前收缩区域ER2收缩力降低的区域。在此,第2低收缩区域LER2能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同样地降低收缩力。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由于相比收缩区域收缩力降低,所以,与收缩区域比较,能够减轻腹部被强力勒紧的情形。由此,能将配置于前腰围区域S1的前外装体50A配置成不过于紧贴腹部,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低收缩区域(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可以跨越外装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地配置。在该场合,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配置在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一般来讲,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形状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腹部鼓起。通过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分配置低收缩区域(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第2低收缩区域LER2在宽度方向W由2个第2前收缩区域ER2夹着。第2低收缩区域LER2相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位于前后方向L的内侧。因此,第2低收缩区域LER2相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内侧。通过这样配置,能够通过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收缩使吸收性主体10更加紧贴身体,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另一方面,通过在比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靠前后方向L的内侧的位置配置第2低收缩区域LER2,在下裆区域S3侧也能使吸收性主体10以较大区域沿着身体,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可以比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短。即,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可以比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长。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面积可以比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面积大。如图6所示那样,相比腹部的下侧,腹部的上侧的面积大且宽度方向W的长度也长。因此,面积大且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长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腹部的上侧,面积小且宽度方向W的最大长度短的第2低收缩区域LER2配置在腹部的下侧,由此,能够在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配置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通过使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与腹部的形状相对应,能够抑制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中央区域CR可以具有第2低收缩区域LER2。中央区域CR可以由第1低收缩区域LER1、第2低收缩区域LER2和中央收缩区域CER构成。
如图2至图5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具有片区域SR。片区域SR至少利用伸缩片56而在宽度方向W具有收缩性。片区域SR具有高收缩片区域HSR和低收缩片区域LSR。高收缩片区域HSR是片区域SR之中的、配置成弹性部件(前弹性部件60)与伸缩片56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低收缩片区域LSR是片区域SR之中的、相比高收缩片区域HSR收缩力降低且具有比高收缩片区域HSR低的收缩性的区域。
在高收缩片区域HSR,通过将前弹性部件60配置成与伸缩片56重叠,能够提高收缩力。另一方面,在低收缩片区域LSR,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降低,相比高收缩片区域HSR收缩力低。通过在宽度方向W排列配置低收缩片区域LSR和高收缩片区域HSR,能够在宽度方向W使穿戴压力变化。由此,能够在希望使吸收性物品1紧贴身体的区域,提高穿戴压力,且在希望使吸收性物品1沿着身体的形状进行覆盖的区域,降低穿戴压力,能将吸收性物品1保持于身体且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另外,由于线状或者带状的前弹性部件60相比伸缩片56在制造时容易控制,所以不会提高生产难度,能够在宽度方向W使片区域SR的穿戴压力变化。由此,可抑制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能将吸收性物品1保持于身体,且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收缩片区域HSR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第2前收缩区域ER2(的一部分)、中央收缩区域CER相对应。低收缩片区域LSR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一部分)相对应。
低收缩片区域LSR可以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高收缩片区域HSR之间。由此,能够在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通过高收缩片区域HSR的收缩使高收缩片区域HSR紧贴身体。因而,能够使配置在高收缩片区域HSR之间的低收缩片区域LSR难以从身体分离。因此,在低收缩片区域LSR,能够使吸收性物品1沿着身体的形状且保持于身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那样,第1低收缩区域LER1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之间。另外,第1低收缩区域LER1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与中央收缩区域CER之间。
在此,如图9A所示那样,在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时,有时在搬送方向MD搬送连续片部件100c。连续片部件100c由构成外装体50的连续片(连续体)构成。例如,连续片部件100c具有外装片52的连续体、侧方顶片54的连续体54c、伸缩片56的连续体56c。在此,有时为了不在连续片部件100c上产生褶皱,以使连续片部件100c在搬送方向MD伸长的状态对其进行搬送。通过此时的伸长(即,使连续片部件100c伸长的力F),连续片部件100c在与搬送方向MD正交的正交方向CD上连续片部件100c的宽度会变小(所谓的缩进现象),有时会无法稳定地搬送连续片部件100c。
因而,如图9B所示那样,片区域SR可以具有:在搬送方向MD(即宽度方向W)排列配置有高收缩片区域HSR和低收缩片区域LSR的第1区域(例如第1前收缩区域ER1和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区域);以及在宽度方向W仅配置有高收缩片区域HSR的第2区域(即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另外,第2区域和至少第1区域的低收缩片区域LSR可以在正交方向CD(即前后方向L)排列配置。由此,通过将第1区域的低收缩片区域LSR和仅配置有高收缩片区域HSR的的第2区域在正交方向CD排列配置,在正交方向CD不存在仅是低收缩片区域的区域。即,高收缩片区域HSR在搬送方向MD连续地配置。使连续片部件100c伸长的力F在使高收缩片区域HSR伸长的方向作用,相对于此,高收缩片区域的收缩力f抵抗伸长的力F地作用。利用连续地配置的高收缩片区域HSR,高收缩片区域的收缩力f始终沿着搬送方向MD作用,因而,使连续片部件100c伸长的力F减弱,能够降低缩进现象。能够稳定地搬送连续片部件100c。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包括具有片区域SR的前外装体50A。由此,能够设置前外装体50A容易紧贴穿用者的腰围的区域和容易沿着穿用者的腰围的区域,可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能将前外装体50A持续地保持于身体。前外装体50A不会滑落,能够将吸收性物品1持续地保持于身体。
如图2所示那样,低收缩片区域LSR可以跨越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地配置。高收缩片区域HSR可以相比低收缩片区域LSR位于宽度方向W的各个外侧。由此,低收缩片区域LSR由于跨越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地配置,所以,配置在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因此,能够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分配置低收缩片区域LSR,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另外,通过高收缩片区域HSR收缩,高收缩片区域HSR能在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宽度方向W的各个外侧使吸收性物品1紧贴身体。因而,能够使低收缩片区域LSR难以从身体分离。
另外,低收缩片区域LSR的两个外侧缘可以随着朝向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靠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由此,能够以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相对应的方式配置低收缩片区域LSR。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是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形状是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L的外侧)而腹部鼓起。因此,腹部的上侧的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比腹部的下侧的前腰围区域S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通过将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外侧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设为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内端缘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的2倍以上,能够将低收缩片区域LSR配置成与腹部的鼓起部分相对应。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穿用者的腹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形状是随着从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前后方向的外侧)而腹部鼓起。因此,腹部的鼓起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到达至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情况较多。因而,通过使低收缩片区域LSR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10的外侧缘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能够将低收缩片区域LSR配置在相比吸收性主体10位于宽度方向W的外侧的包含腹部的鼓起部分在内的区域。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另外,高收缩片区域HSR的一部分可以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能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分配置低收缩片区域LSR,并且能通过高收缩片区域HSR的收缩使吸收性主体10紧贴身体。由此,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另外,高收缩片区域HSR的一部分可以在厚度方向T与吸收芯20重叠。能相对于腹部的鼓起部分配置低收缩片区域LSR,并且能通过高收缩片区域HSR的收缩使吸收芯20紧贴身体。由此,可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另外,可以在构成低收缩片区域LSR的伸缩片56形成1个以上的切缝。切缝既可以贯通伸缩片56,也可以不贯通伸缩片56。既可以是形成在伸缩片56上的狭缝,也可以是开孔。因此,可以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的伸缩片56中形成1个以上的切缝。形成有1个以上的切缝的伸缩片部分由于没有收缩力作用,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低收缩片区域LSR的伸缩片56的收缩力。能使吸收性物品1更加沿着身体的形状,能够进一步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在此,如在上述的第1方法说明的那样,在通过被切断的前弹性部件60收缩来设置低收缩区域(例如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场合,前弹性部件60的非固定部分可以在厚度方向T与低收缩片区域LSR重叠。另外,前弹性部件60的非固定部分可以通过制造时的搬送等而与高收缩片区域HSR重叠。因此,前弹性部件60的非固定部分可以与伸缩片56重叠。在此,前弹性部件60的非固定部分是通过切断而使前弹性部件60收缩的部分。因而,低收缩片区域LSR不与伸长状态的线状或者带状的前弹性部件60在厚度方向T重叠。因此,由于低收缩片区域LSR的收缩性仅由伸缩片56决定,所以容易控制低收缩片区域LSR的收缩性。另外,由于非固定部分与配置(固定)于高收缩片区域HSR的前弹性部件60的固定部分相连,所以,从低收缩片区域LSR与高收缩片区域HSR的交界起延伸。因此,在穿用者能辨认非固定部分的场合,容易辨认低收缩片区域LSR的交界,容易掌握沿着身体(腹部)的形状被覆盖的区域。因而,由于非固定部分的存在,容易获得穿用者的安心感。
伸缩片56的伸长倍率可以比与伸缩片56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前弹性部件60的伸长倍率低。由此,能够降低相对于腹部鼓起部分的低收缩片区域LSR的收缩力。能够抑制低收缩片区域LSR过于紧贴腹部的鼓起部分,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接下来,对后腰围区域S2(后外装体50B)的区域进行说明。如图2等所示那样,后腰围区域S2(后外装体50B)具有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后收缩区域RER、后低收缩区域RLR。
后连续收缩区域RCR是从后外装体50B(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一个侧部延伸至另一个侧部的区域。另外,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在前外装体50A与后外装体50B接合的状态下,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宽度方向W邻接。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利用后弹性部件70(第1后弹性部件71)而具有收缩性。在此,在前外装体50A与后外装体50B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使前连续收缩区域FCR与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在宽度方向W邻接,在穿用时,能够将由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和后连续收缩区域RCR构成的具有收缩性的区域配置成覆盖穿用者的腰围一周。能够在该连续一周的区域中将吸收性物品1保持于身体,能够抑制外装体50朝下裆侧滑落。由此,在前腰围区域S1,能够利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并且能够利用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和后连续收缩区域RCR而容易地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连续收缩区域RCR是利用第1后弹性部件711至717以及第1后弹性部件71a至71c而具有收缩性的区域。因此,在后连续收缩区域RCR配置有第1后弹性部件7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具有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和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
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是在前外装体50A与后外装体50B接合的状态下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宽度方向W不直接邻接的区域。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由第1后弹性部件711至717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在宽度方向W邻接。由此,通过在宽度方向W邻接地配置第1后弹性部件71,能够在前后方向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同的位置从腹侧和背侧双方使吸收性物品1紧贴身体。
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是在前外装体50A与后外装体50B接合的状态下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在宽度方向W直接邻接的区域。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由第1后弹性部件71a至71c构成。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相比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RCR1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内侧。另外,由于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RCR2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邻接,所以,后连续收缩区域RCR与前连续收缩区域FCR邻接。
在此,配置在前连续收缩区域FCR的第3前弹性部件63的伸长倍率可以比配置在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的第1后弹性部件71的伸长倍率高。在此,随着腹部的下端的凹陷部分从宽度方向的中央朝向宽度方向W的侧部,穿用者的腹部的凹陷部分朝向上侧。另一方面,穿用者的背后的凹陷部分相比腹部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的凹陷部分位于上侧,与腹部的侧部的凹陷部分大体相连。穿用者的背后的凹陷部分相比臀部的鼓起部分位于上侧。因而,通过使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相比臀部的鼓起部分位于上侧,从而利用臀部的鼓起部分,使得后连续收缩区域RCR难以朝下裆侧滑落(参照图7)。因而,通过提高第3前弹性部件63的伸长倍率,抑制了前连续收缩区域FCR朝下裆侧滑落,从而能够在连续一周的区域均衡地抑制朝下裆侧滑落,吸收性物品1能够容易持续地覆盖穿用者身体。另外,伸长倍率能够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测定。
另外,配置在第1前收缩区域ER1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的收缩力可以大于配置在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邻接的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的第1后弹性部件71的收缩力。通过在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在宽度方向W邻接地配置第1后弹性部件71,能够在前后方向L与第1前收缩区域ER1相同的位置从腹侧和背侧双方使吸收性物品1紧贴身体。第1前收缩区域ER1由于配置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所以,通过利用背侧的第1后弹性部件71使收缩力增大,从而能够抑制前外装体50A从前腰围区域S1滑落。
另外,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例如能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测定使吸收性物品1在前后方向L最大伸长成无法辨认产生于吸收性物品1的褶皱的程度的状态下的、弹性部件的有效长部分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H0。接下来,将弹性部件从吸收性物品1取下,测定弹性部件的有效长部分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H1。并且,根据“收缩力=H0/H1”,计算弹性部件的收缩力。
另外,可以取代收缩力,使规定第1前弹性部件61的粗细度的支数小于第1后弹性部件71的支数。第1前弹性部件61的伸长倍率可以大于第1后弹性部件71的伸长倍率。
另外,后连续收缩区域RCR可以配置在不与吸收芯20在厚度方向T重叠的区域。由此,通过吸收芯20的刚性,能够抑制后连续收缩区域RCR的收缩力降低。由此,能够在背侧使吸收性物品1更加紧贴身体,不仅能抑制前外装体50A从后腰围区域S2滑落,还能抑制前外装体50A从前腰围区域S1滑落。
后收缩区域RER是利用第2后弹性部件721至724进行收缩的区域,是配置有第2后弹性部件721至724的区域。
后收缩区域RER是从后腰围区域S2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部朝宽度方向W的内侧延伸的2个收缩区域。后收缩区域RER相比后低收缩区域RLR配置在宽度方向W的外侧。
后低收缩区域RLR是相比后收缩区域RER收缩力降低的区域。后低收缩区域RLR能够与第1低收缩区域LER1同样地降低收缩力。
后低收缩区域RLR在宽度方向W配置在2个后收缩区域RER之间。后低收缩区域RLR在前后方向相比后连续收缩区域RCR配置在内侧。
另外,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即前外装体50A的腰部开口)可以相比后外装体50B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即后外装体50B的腰部开口)靠近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的中心O。即,吸收性主体10也可以偏靠前外装体50A侧。在该场合,在前腰围区域S1,从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至腰部开口的距离变短。因此,在前外装体50A起褶的场合,该距离进一步变短,排泄物容易从前外装体的腰部开口泄漏。因而,通过在前腰围区域S1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前外装体50A难以起褶,能够减少排泄物从腰部开口泄漏的情形。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后腰围区域S2有中央收缩区域CER存在的场合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即前外装体50A的腰部开口)可以相比后外装体50B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即后外装体50B的腰部开口)远离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即,吸收性主体10也可以偏靠后外装体50B侧。由此,在前腰围区域S1,从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的外端缘至腰部开口的距离变长。通过该距离变长,前外装体50A可起褶的面积增加。因而,通过在前腰围区域S1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前外装体50A难以起褶,能够减小前外装体50A起褶的面积。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后腰围区域S2有中央收缩区域CER存在的场合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的中心O是将吸收性主体10在前后方向L二等分的场合的中点。通过比较从该中点起至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止的最短距离与从该中点起至后外装体50B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止的最短距离,能够测量向吸收性主体10的中心O的接近程度。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本发明显然不被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规定的本发明的构思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作为修正以及变更形式来进行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并不对本发明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思。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具有第1低收缩区域LER1和中央收缩区域CER的中央区域CR的腰围区域是前腰围区域S1。在此,穿用者的腹部一般在比肚脐靠上侧的位置鼓起,在相比肚脐靠下侧的下腹部(尤其是下腹部的收缩部分)收回。因此,从相比肚脐配置在上侧的腰部开口朝向下裆侧而腹部的腰围的长度变短,因而,配置在腹部侧的前外装体50A相比配置在背后侧的后外装体50B容易起褶。因此,通过使具有中央区域CR的腰围区域是前腰围区域,从而将具有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前外装体50A配置在腹侧,因而,能够减少容易起褶的腹部侧的前外装体50A的起褶。
另外,具有中央区域CR的腰围区域也可以是后腰围区域S2。在该场合,在向穿用者穿戴吸收性物品1时由于将吸收性物品1拉起,后外装体50B钩挂于臀部的鼓出部分,存在后外装体50B起褶的可能性。但是,通过有中央收缩区域CER存在,中央区域CR的刚性提高,因而,即便后外装体50B钩挂于臀部的鼓出部分,后外装体50B也难以起褶。
在上述中,中央收缩区域CER的一部分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中央收缩区域CER的全部都相比吸收性主体10配置在前后方向L的外侧。
在上述中,在中央区域CR(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可以配置未配置有前弹性部件60的区域(例如前弹性部件60的收缩力为0的区域)。该区域可以到达至前外装体50A(前腰围区域S1)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部。
在上述中,在吸收性物品1配置有中央收缩区域CER,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不配置中央收缩区域CER。由此,能够以较大区域来确保第1低收缩区域LER1。
在上述中,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在相比吸收性主体10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配置在外侧区域OR,但不限于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可以在相比吸收性主体10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配置在相比外侧区域OR靠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减少前外装体50A的起褶。
在上述中,吸收性物品1具有伸缩片56,但不限于此。吸收性物品1也可以不具有伸缩片56。由此,能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以及第2低收缩区域LER2更加减小收缩力,因而,前外装体50A能够进一步沿着穿用者身体的形状地覆盖身体,能够抑制穿用者的穿戴感变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所谓的腰部开口)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一致。因而,以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为起点,规定了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长度的区域(例如0-60%区域等),但不限于此。在相比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靠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位置有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存在的场合,也可以将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作为起点来规定该区域。在该场合,可以将从前外装体50A的前后方向L的外端缘至侧方接合部80的前后方向L的内端缘的长度作为基准,规定0-60%区域、0-40%区域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前外装体50A的宽度方向W的中心起至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方向W的外侧缘为止的长度(以下是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长度),在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最外侧成为最大,但不限于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长度也可以在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最外缘至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L的外侧缘之间的任意位置成为最大。因此,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前后方向L的最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宽度长度可以小于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最大宽度长度。在该场合,位于前后方向L的外侧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可以比构成第1低收缩区域LER1的最大宽度长度的第1前弹性部件6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短。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25608号(2018年6月29日申请)的全部内容将作为参照被引入本申请的说明书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吸收性物品
10:吸收性主体
15:腿围开口部
20:吸收芯
30:表面片
40:背面片
50:外装体
50A:前外装体
50B:后外装体
52:外装片
52A:前外装片
52B:后外装片
54:侧方顶片
54A:前侧方顶片
54B:后侧方顶片
56:伸缩片
60:前弹性部件
61、611-619:第1前弹性部件
62、621-624:第2前弹性部件
63、631、632:第3前弹性部件
65:中央弹性部件
70:后弹性部件
71、711-717、71a-71c:第1后弹性部件
72、721-724:第2后弹性部件
80:侧方接合部
85:粘接部
CER:中央收缩区域
CR:中央区域
ER1:第1前收缩区域
ER2:第2前收缩区域
FCR:前连续收缩区域
LER:低收缩区域
LER1:第1低收缩区域
LER2:第2低收缩区域
RCR:后连续收缩区域
RCR1:第1后连续收缩区域
RCR2:第2后连续收缩区域
RER:后收缩区域
RLR:后低收缩区域
SR:片区域
LSR:低收缩片区域
HSR:高收缩片区域
S1:前腰围区域
S2:后腰围区域
S3:下裆区域

Claims (23)

1.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前后方向和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
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芯,且至少配置在上述下裆区域;
前外装体,该前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前腰围区域;以及
后外装体,该后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后腰围区域,其中,
上述前外装体包括具有收缩性的收缩区域和收缩力相比上述收缩区域降低的低收缩区域,
上述收缩区域具有:
前连续收缩区域,该前连续收缩区域从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
第1收缩区域,该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以及
第2收缩区域,该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
上述低收缩区域具有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和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第2低收缩区域,
上述后外装体具有后连续收缩区域,该后连续收缩区域具有收缩性且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
在上述前外装体与上述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宽度方向邻接,
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
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缘随着朝向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而靠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
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上述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跨越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侧方接合部,该侧方接合部将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接合,
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以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与上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芯在与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低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配置在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的前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高于配置在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的后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内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外侧缘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芯重叠。
12.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前后方向和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以及在上述前后方向被上述前腰围区域和上述后腰围区域夹着的下裆区域;
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芯,且至少配置在上述下裆区域;
前外装体,该前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前腰围区域;以及
后外装体,该后外装体配置在上述后腰围区域,其中,
上述前外装体包括具有收缩性的收缩区域和收缩力相比上述收缩区域降低的低收缩区域,
上述收缩区域具有:
前连续收缩区域,该前连续收缩区域从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
第1收缩区域,该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以及
第2收缩区域,该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
上述低收缩区域具有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的第1低收缩区域和相比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位于上述前后方向的内侧的第2低收缩区域,
上述后外装体具有后连续收缩区域,该后连续收缩区域具有收缩性且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部延伸至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个侧部,
在上述前外装体与上述后外装体接合的状态下,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宽度方向邻接,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大于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面积大于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的面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
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上述第2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2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跨越上述吸收性主体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地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侧方接合部,该侧方接合部将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与上述后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部接合,
在上述前后方向,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以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为起点的上述侧方接合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长度的60%至80%的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配置在与上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吸收芯在与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在厚度方向重叠的区域中具有单位面积重量比周围低的低单位面积重量部。
18.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配置在上述前连续收缩区域的前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高于配置在上述后连续收缩区域的后弹性部件的伸长倍率。
19.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低收缩区域配置成跨越上述前外装体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
上述第1收缩区域相比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缘随着朝向上述前后方向的外侧而靠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外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是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上述前后方向的内端缘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的2倍以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低收缩区域的外侧缘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上述吸收性主体的外侧缘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性主体重叠。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第1收缩区域的一部分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吸收芯重叠。
CN201980043956.0A 2018-06-29 2019-06-27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123341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5608A JP7161873B2 (ja) 2018-06-29 2018-06-29 吸収性物品
JP2018-125608 2018-06-29
PCT/JP2019/025693 WO2020004579A1 (ja) 2018-06-29 2019-06-27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105A CN112334105A (zh) 2021-02-05
CN112334105B true CN112334105B (zh) 2022-05-10

Family

ID=6898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956.0A Active CN112334105B (zh) 2018-06-29 2019-06-27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61873B2 (zh)
CN (1) CN112334105B (zh)
BR (1) BR112020026412A2 (zh)
WO (1) WO20200045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6989B2 (ja) * 2019-12-27 2023-12-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04075B2 (ja) * 2020-01-07 2023-12-25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2502B2 (ja) * 1991-04-04 1999-06-07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EP0734242B1 (en) * 1994-10-14 1999-07-21 Kao Corporation Shorts type disposable diaper
JP3175912B2 (ja) * 1995-10-04 2001-06-11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パンツ型おむつ
JP2002119537A (ja) * 2000-10-13 2002-04-23 Uni Charm Corp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4208602B2 (ja) * 2003-02-25 2009-01-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19021B2 (ja) * 2004-07-30 2010-08-04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364845B2 (ja) 2005-07-05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燃料電池車両の制御方法
JP2008253583A (ja) * 2007-04-06 2008-10-23 Oji Nepia Kk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523909B2 (ja) * 2010-04-15 2014-06-18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4986B2 (ja) * 2011-03-02 2015-07-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137589B2 (ja) * 2012-06-11 2017-05-3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836329B2 (ja) * 2013-07-23 2015-12-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694793B2 (ja) * 2016-10-11 2020-05-20 白十字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105A (zh) 2021-02-05
WO2020004579A1 (ja) 2020-01-02
BR112020026412A2 (pt) 2021-03-23
JP2020000756A (ja) 2020-01-09
JP7161873B2 (ja)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8795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6694793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CN111465376B (zh) 吸收性物品
CN112334106B (zh) 吸收性物品以及片构件
WO2017213094A1 (ja) 吸収性物品
CN112334105B (zh) 吸收性物品
AU2003289219B2 (en) Process for making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JP7202795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3164300B (zh) 一次性尿布
CN107847370B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
WO2009104626A1 (ja) 吸収性物品
JP7129245B2 (ja) 吸収性物品
US11389342B2 (en) Pull-o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air of belt sections
WO2020004658A1 (ja) 吸収性物品
KR101844207B1 (ko) 흡수성 물품
JP6226909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6234523B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9208480A1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CN114901228A (zh) 吸收性物品
AU2021280088A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2024031148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オムツ
CN116456947A (zh) 吸收性物品
JP5566613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6940319A (zh) 内裤状一次性尿布
TW201828903A (zh) 短褲型紙尿褲、及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