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903A - 短褲型紙尿褲、及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短褲型紙尿褲、及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903A
TW201828903A TW106140225A TW106140225A TW201828903A TW 201828903 A TW201828903 A TW 201828903A TW 106140225 A TW106140225 A TW 106140225A TW 106140225 A TW106140225 A TW 106140225A TW 201828903 A TW201828903 A TW 2018289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bsorbent body
skin
pants
skin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8038B (zh
Inventor
衛藤友美
藤本和也
中嶋海陽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0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當在內褲之下重疊穿用時,不易突出至內褲之外的短褲型紙尿褲。   [解決手段] 本發明之短褲型紙尿褲係具有:吸收性本體(10),其係具備有:吸收體(11)、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11)更靠近肌膚側的肌膚側不織布(12)、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11)更靠近非肌膚側的非肌膚側薄膜(14)、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14)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16);及帶部(32),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前述帶部(32)係以朝縱向的下側而且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10)相接合,縱向中的前述帶部(32)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在縱向,前述吸收性本體(10)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14)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10uf)係具有包含前述肌膚側不織布(12)之層及前述外裝不織布(16)之層的至少3層。

Description

短褲型紙尿褲、及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
[0001] 本發明係關於短褲型紙尿褲、及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
[0002] 以往,以吸收性物品而言,已知一種藉由液吸收體(紙尿褲本體)、與配置在該吸收體兩側的腰帶而形成為短褲型的用後即棄紙尿褲。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用後即棄紙尿褲,其係腰帶的兩端部以傾斜狀結合在紙尿褲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藉由將腰帶的結合部間的兩側部形成切口而形成腿圍部(腿圍開口)。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3]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9-29000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0004] 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係有在日常生活等中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的情形。此時,以紙尿褲不會從內褲之下突出的方式可穿用二者為宜。但是,一般的紙尿褲係藉由不織布等柔軟性高的薄片構件所構成,因此在將紙尿褲上拉的動作或調整位置的動作中,當薄片構件被拉伸時容易發生伸展,有該伸展的部分從內褲突出之虞。尤其,為了使吸收體貼合,若將吸收性本體的腹側及背側的兩側上端部分別朝上方拉伸時,該上端部會伸展,吸收性本體的一部分容易從內褲的上端突出。此外,若紙尿褲的各部尺寸大於內褲的尺寸,紙尿褲不易收容在內褲之下。   [0005] 本發明係鑑於如上所述之習知的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當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時,不易突出至內褲之外的短褲型紙尿褲。 (解決課題之手段)   [0006] 為達成上述目的的主要發明係一種短褲型紙尿褲,其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的短褲型紙尿褲,其特徵為:具有: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前述帶部係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在前述縱向,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係具有包含前述肌膚側不織布之層及前述外裝不織布之層的至少3層,前述接合部係以在非肌膚側豎立的方式而設,在前述非肌膚側的端緣部係具有前述吸收性本體與前述帶部未相接合的乾邊,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為更短,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寬度為更短。   關於本發明之其他特徵,由本說明書及所附圖示之記載清楚可知。 (發明之效果)   [0007]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當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時,不易突出至內褲之外的短褲型紙尿褲。
[0009] 藉由本說明書及所附圖示之記載,至少以下事項清楚可知。   [0010] 一種短褲型紙尿褲,其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的短褲型紙尿褲,其特徵為:具有: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前述帶部係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在前述縱向,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係具有包含前述肌膚側不織布之層及前述外裝不織布之層的至少3層。   [0011]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與內褲重疊穿用時,容易連同內褲一起將帶部朝斜上方拉伸向上而使貼合性容易提升。此外,帶部的寬度被限制在預定範圍內,因此帶部容易抓住,穿用後,帶部不易從內褲的側邊部分突出。此外,吸收性本體的上端部為3層構造,因此該部分的強度變高,當將吸收性本體上拉時,該部分不易伸展。因此,與內褲重疊穿用時,吸收性本體的上端部不易從內褲突出,此外,將吸收體牢牢地上拉,藉此可實現良好的貼合性。   [0012]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具有被配置在比前述肌膚側不織布更靠近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疏水性薄片。   [0013]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在吸收性本體的縱向端部的肌膚側面設置疏水性薄片,藉此抑制吸收性本體所吸收的排泄液返回至肌膚側而滲出的情形,可不易給穿用者帶來不舒服感。此外,在吸收性本體的縱向端部區域,因與肌膚側不織布或外裝不織布積層,可提高該區域的強度。   [0014]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將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以50N的力朝前述縱向的上側拉伸時的伸展量為1.0mm以下。   [0015]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穿用紙尿褲時,即使在吸收性本體之中比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朝上方被拉伸的情形下,該區域亦不易伸展,抑制吸收性本體的上端部由內褲突出。此外,藉由拉伸該區域,可將吸收體牢牢地上拉,因此可實現良好的貼合性。   [0016]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為20mm以上。   [0017]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吸收性本體之中比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係在穿用紙尿褲時穿用者拉伸吸收性本體時容易用手指抓住的區域,因此藉由形成為一邊充分確保該區域之強度一邊容易抓住的大小的區域,穿用者可輕易進行上拉吸收性本體的動作。   [0018]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前述帶部係具有上端部以前述縱向折返的端部終尾構造,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係比前述帶部之中具有前述端部終尾構造的部分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為更短。   [0019]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帶部的上側端部區域被拉伸至吸收性本體之中比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而容易一起被上拉至上方。因此,藉由上拉吸收性本體的動作,容易調整包含帶部的腰圍開口部的全體的位置(高度),貼合性提升,並且紙尿褲不易從內褲突出。   [0020]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腹側,在前述縱向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所形成的皺褶的高度的最大值係比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背側,在前述縱向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所形成的皺褶的高度的最大值為更小。   [0021]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當將紙尿褲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時,抑制在腹側,內褲被過度上舉至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而紙尿褲在內褲之下混亂的情形,容易獲得良好的貼合性。此外,將紙尿褲穿用在內褲之下較不易顯眼。   [0022]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腹側及背側中,在前述縱向的上端而且前述橫向的中央,係具有朝前述縱向的上側突出的前端突出部。   [0023]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使用者係一看就容易辨識紙尿褲的橫向的中央位置。藉此,穿用紙尿褲時,可易於使吸收性本體貼合在身體正確位置,可有效抑制因吸收性本體在橫向偏離的狀態下被穿用所致之排泄物橫漏等。   [0024]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前述前端突出部以在前述縱向比前述接合部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突出的長度為1mm以上、5mm以下。   [0025]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因將前端突出部的突出長度形成為1mm以上,抑制前端突出部變得難以視認的情形。接著,藉由將前端突出部的突出長度形成為5mm以下,抑制前端突出部捲曲或折曲、或從內褲突出的情形。藉此,前端突出部容易發揮作為表示橫向的中央位置的記號的功能。   [0026]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前述帶部係具有沿著前述帶部的長邊方向作伸縮的複數彈性構件,前述彈性構件係由前述帶部的長邊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連續配置。   [0027]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因彈性構件針對長邊方向不具有非連續部,不會有將帶部朝斜上方向拉伸之力在途中分斷的情形而作用在彈性構件,遍及帶部的長邊方向的全長,展現伸縮性。藉此,上拉吸收性本體的效果提升,可更加提高紙尿褲的貼合性。   [0028]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前述接合部係以在非肌膚側豎立的方式而設,在前述非肌膚側的端緣部係具有前述吸收性本體與前述帶部未相接合的乾邊,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為更短。   [0029]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在腰圍開口部或腿圍開口部附近縮小乾邊的寬度,藉此抑制內褲與接合部相干擾,在穿用紙尿褲時,可使穿用者不易產生腰圍或腿圍的違和感。   [0030]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在自然狀態下,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上側端的位置係比前述吸收性本體的上側端更靠近前述縱向的上側。   [0031]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帶部從自然狀態而朝向斜上,因此當將帶部抓住而上拉時,力容易以斜向施加,力容易傳至吸收性本體的全域。藉此,帶部容易以斜上方上拉,吸收性本體亦容易與該帶部連動一邊被上拉一邊擴幅。因此,容易使紙尿褲的貼合性提升。   [0032] 在該短褲型紙尿褲中,較佳為在自然狀態下,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下側端的位置係比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上側端的位置更靠近前述橫向的外側。   [0033]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以手抓住的部分亦即帶部的橫向兩端部形成斜向,因此容易進行抓住帶部而上拉的動作。   [0034] 此外,可知一種短褲型紙尿褲,其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且被穿用在內褲之下的短褲型紙尿褲,其特徵為:具有: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前述帶部係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前述帶部、及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胯下部係被調整為穿用前述內褲之後隱藏在前述內褲的位置的大小。   [0035]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在紙尿褲重疊穿用內褲,藉此不易產生穿用紙尿褲時的違和感,穿用者可以穿用一般內褲的感覺過著日常生活。此時,紙尿褲隱藏在內褲之下而不易顯眼,因此穿用者不易意識到正在穿用紙尿褲,不易產生精神上的不安感。   [0036] 此外,可知一種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該短褲型紙尿褲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具備有: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該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係具有:在內褲的肌膚側重疊配置前述短褲型紙尿褲;在前述短褲型紙尿褲及前述內褲的腿圍開口部穿過穿用者的腳之後,連同前述內褲的側邊部分一起將前述帶部以斜上方上拉;及在腹側及背側中,連同前述內褲的前述縱向的上端部一起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前述縱向的上端部以上方上拉。   [0037] 藉由如上所示之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在紙尿褲重疊穿用內褲,藉此不易產生穿用紙尿褲時的違和感,穿用者可以穿用一般內褲的感覺過著日常生活。接著,藉由一起穿用內褲與紙尿褲,相對內褲,紙尿褲的位置不易偏離,此外,可以不會從內褲之下突出的方式穿用紙尿褲。   [0038] ===實施形態===   說明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之一例的短褲型用後即棄紙尿褲1(以下亦稱為紙尿褲1)。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係可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此時,以可不會從內褲突出地穿用的方式構成各部。圖1係紙尿褲1的概略斜視圖。該紙尿褲1係在穿用前的時點已經形成為如圖1所示之短褲型狀態。接著,在該短褲型狀態下,同紙尿褲1係具有彼此正交的縱向與橫向與前後方向。其中,穿用同紙尿褲1時,上述縱向大多朝向上下方向。因此,以下將縱向亦稱為「上下方向」。此外,關於該上下方向,上側對應穿用者的腰圍側,下側對應穿用者的胯下側。另一方面,關於前後方向,前側對應穿用者的腹側,後側對應穿用者的背側。   [0039] 此外,在同短褲型狀態下,紙尿褲1係具有:一邊以上下方向沿著長邊方向,一邊在同長邊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CLL10(圖2A)對折的帶狀的吸收性本體10;分別配設在橫向的兩側,將上述吸收性本體10中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彼此相連結的各帶部32、32;及分別位於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兩側而形成腿圍開口部LH的各腿摺邊部37、37。   [0040] 亦即,吸收性本體10的各端部10eLf、10eLb之中的一方端部10eLf係位於上方且前側,另一方的端部10eLb係位於上方且後側。此外,在紙尿褲1的前側,由縱向的上側朝下側、而且由橫向的內側朝外側呈傾斜的前側接合部jf、jf(相當於接合部)以橫向排列設有一對,同樣地,在紙尿褲1的後側,亦由縱向的上側朝下側、而且由橫向的內側朝外側呈傾斜的後側接合部jb、jb(相當於接合部)以橫向排列設有一對。接著,藉由前者的一對前側接合部jf、jf,位於前側的吸收性本體10的端部10eLf與各帶部32、32的橫向的端部32eLf、32eLf相接合,並且位於前側的各腿摺邊部37、37的端部37eLf、37eLf與各帶部32、32的橫向的端部32eLf、32eLf相接合。此外,同樣地,藉由後者的一對後側接合部jb、jb,位於後側的吸收性本體10的端部10eLb與各帶部32、32的橫向的端部32eLb、32eLb相接合,並且位於後側的各腿摺邊部37、37的端部37eLb、37eLb與各帶部32的橫向的端部32eLb、32eLb相接合。   [0041] 接著,藉此,在同短褲型狀態中,藉由吸收性本體10的上述各端部10eLf、10eLb與各帶部32、32的上端部,在紙尿褲1的上部形成有腰圍開口部BH。此外,藉由各腿摺邊部37、37中的橫向的外側的端部與各帶部32、32的下端部,在橫向的兩側形成有一對腿圍開口部LH、LH。   [0042] 此外,在各帶部32係分別以上下方向排列複數沿著橫向的絲線橡膠33、33…來作配置,藉此,在各帶部32被賦予橫向伸縮性。另一方面,在各腿摺邊部37亦分別以橫向排列複數沿著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絲線橡膠38、38來作配置,藉此,各腿摺邊部37被賦予上下方向的伸縮性。接著,根據該等的伸縮性,紙尿褲1的腰圍開口部BH及腿圍開口部LH係分別貼合在穿用者的腰圍或腿圍。   [0043] 此外,如圖3所示,帶部32係形成腰圍開口部BH的部分(圖3中為帶部32的橫向外側端部)筆直地延伸,相對於此,形成腿圍開口部LH的部分(圖3中為帶部32的橫向內側端部)係描出凸向腰圍開口部BH側的曲線(R形狀)。藉此,在形成為短褲型的狀態下,腿圍開口部LH變得容易沿著內褲腿圍的弧形,即使在穿用在內褲之下的情形下,紙尿褲1亦不易從內褲突出。此外,藉由如上所示之曲線形狀,以紙尿褲1的穿用動作(穿用動作的詳細內容將於後述),當將帶部32朝斜上方上拉時,斜上方的力容易作用在短褲型形狀中的帶部32的橫向端部區域,可將帶部32以斜上方順利地上拉。   [0044] 如上所示之紙尿褲1係在其製造過程的最終階段,形成為如圖2A及圖2B所示之延展平板狀態。其中,圖2A係由帶部32側觀看該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的概略平面圖,圖2B係圖2A中的B-B剖面圖。在圖3A係在圖2A的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中,分別解開前側接合部jf、jf及後側接合部jb、jb的各接合而以看得到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的方式將各帶部32、32朝橫向的外側打開的狀態的概略平面圖,圖3B係圖3A中的B-B剖面圖。圖4係說明圖3A的C-C剖面的構造的概略剖面圖。此外,圖2B、圖3B及圖4中所示波形線係以模式顯示接著劑者,另外以左斜下線的影線模樣所示部分係以模式顯示熔接部者。   [0045] 圖2A的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係相當於在圖1的短褲型狀態的紙尿褲1中以解除吸收性本體10的對折的方式,將同吸收性本體10以與其長邊方向呈平行的前後方向的兩側拉伸而伸展的狀態。接著,在該延展平板狀態下,如圖2B所示,在吸收性本體10及腿摺邊部37、37的各肌膚側面係形成為各帶部32、32相重疊的狀態。   順帶一提,反過來說,若一邊將該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中的一對帶部32、32的橫向的內側的各端部32eW1、32eW1分別朝橫向的外側拉伸,一邊將吸收性本體10在長邊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CLL10對折,紙尿褲1即成為如圖1所示之短褲型狀態。   [0046] 此外,在該延展平板狀態下,紙尿褲1係具有彼此正交的長邊方向與橫向與厚度方向。接著,該長邊方向係與短褲型狀態的縱向呈平行。此外,同長邊方向的一方側及另一方側係分別對應穿用者的腹側亦即前側及背側亦即後側,因此以下將一方側及另一方側,亦分別稱為「前側」及「後側」。此外,在該延展平板狀態下,同紙尿褲1的長邊方向係吸收性本體10、帶部32、及腿摺邊部37的各長邊方向均對齊。因此,以下將該等未作區別而僅稱為「長邊方向」。另一方面,關於橫向,係與短褲型狀態的橫向相同,以下僅稱為「橫向」。此外,關於厚度方向,將接觸穿用者身體之側亦稱為「肌膚側」,將其相反側亦稱為「非肌膚側」。   [0047] 此外,在該延展平板狀態下,將紙尿褲1形成為以長邊方向伸長的狀態,但是該所謂「伸長的狀態」係指若抵抗因配置在紙尿褲1的各彈性構件(例如帶部32的絲線橡膠33或腿摺邊部37的絲線橡膠38等)所致之收縮力而將紙尿褲1以長邊方向伸長時,伸長至在配置有各彈性構件的部分實質上變得無法視認皺褶或摺邊的程度的狀態。因此,以長邊方向伸長的狀態下的紙尿褲1的形狀係與在藉由各彈性構件所致之收縮力未展現出的狀態下平坦延伸的紙尿褲1的形狀相同。   [0048] 以下一邊適當參照該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一邊說明同紙尿褲1的構成。   在圖2A及圖2B的延展平板狀態下,腿摺邊部37、37分別位於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兩側,此外,以重疊在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及各腿摺邊部37、37的肌膚側面的方式,一對帶部32、32以橫向排列位置。   [0049] 該帶部32及腿摺邊部37係由同一薄片構件30所形成。亦即,如圖3A及圖3B所示,在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兩側係分別各1個地配置薄片構件30、30,各薄片構件30、30的橫向的內側的端部30eW、30eW係分別接合在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各端部10eW、10eW。詳言之,該內側的端部30eW一邊被介插在構成吸收性本體10之後述之頂面薄片12與背面薄片14或外裝薄片16之間,一邊以接著劑或熔接被接合在該等薄片12、14、16。此外,如圖3B所示,在薄片構件30之中成為帶部32的部分與成為腿摺邊部37的部分之間係設定有沿著長邊方向的折返線FL。接著,在各薄片構件30係分別以橫向跨越該折返線FL的方式以厚度方向貫穿形成有腿圍開口部LH。因此,以該折返線FL將薄片構件30朝橫向的內側折返,藉此形成上述帶部32與腿摺邊部37。接著,以圖2A所示之前述前側接合部jf、jf及後側接合部jb、jb,將吸收性本體10及腿摺邊部37、37與各帶部32、32接合而固定成上述之折返狀態,藉此形成上述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   [0050] 其中,前側接合部jf及後側接合部jb的形成係以例如藉由加熱密封或超音波密封等所為之熔接處理或藉由接著劑所為之接著處理來進行,在此係以熔接處理來進行。   [0051] 此外,如圖3B所示,該薄片構件30的形成係將例如不織布等柔軟薄片30a、30a以厚度方向形成為二塊重疊來進行,接著,在該等二塊重疊的薄片30a、30a彼此之間,前述絲線橡膠33、38,亦即,帶部32的絲線橡膠33、33…及腿摺邊部37的絲線橡膠38、38在以長邊方向伸長的狀態下予以固定。   [0052] 此外,在該例中,如圖2B所示,在帶部32中成為腰圍開口部BH的部分,賦予端部終尾構造,供肌膚壓力減輕用。亦即,在該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中,帶部32中的橫向的內側的端部32eW1、32eW1為成為腰圍開口部BH的部分,但是該端部32eW1、32eW1係在橫向折返複數次而以接著劑等固定在該折返狀態,藉此,達成對穿用者的肌膚的負荷減輕。此外,因具有如上所示之端部終尾構造,比帶部32的橫向中央部更靠近橫向的端部(腰圍開口部BH側的端部)中的厚度變厚。藉此,腰圍開口部BH中的緩衝性變高,並且在穿用紙尿褲1時,帶部32的上端部(端部終尾構造)配置在比穿用者的骨盆(胯骨)的頂點位置更靠近上側,具有厚度的部分卡在骨盆的向外突出處,藉此帶部32不易滑落至下方。因此,可使紙尿褲1的貼合性提升。但是,並未侷限於此。亦即,亦可不折返端部32eW1而省略該端部終尾構造。   [0053] 如圖3A所示,吸收性本體10係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分別尖端漸細成平面視大致V字形的形狀的薄片狀構件。亦即,吸收性本體10係在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具有對應前述一對前側接合部jf、jf及一對後側接合部jb、jb的形狀。此外,如圖3B所示,同吸收性本體10係具有吸收尿等排泄液的吸收體11;配置在比同吸收體11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頂面薄片12;配置在比同吸收體11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背面薄片14;及配置在比背面薄片14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薄片16。   [0054] 接著,該等各構件11、12、14、16係分別以熱熔接著劑或熔接等與以厚度方向鄰接的構件相接合。亦即,在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中,各構件11、12、14、16分別在積層的狀態下予以接合,針對長邊方向予以固定。藉此,各端部10eLf、10eLb不易以長邊方向(短褲型形狀中的縱向)伸展,吸收性本體10容易收容在內褲之中。關於各端部10eLf、10eLb的伸展的影響,容後說明。其中,以將各構件相接合的接著劑的塗布圖樣而言,可例示Ω圖樣或螺旋圖樣、條紋圖樣等,此不僅針對之後出現的其他接著劑,針對前述之接著劑亦同。   [0055] 此外,當將紙尿褲1穿用在內褲之下時,由於紙尿褲1隱藏在內褲,因此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尺寸亦即製品長以儘可能縮短為宜。具體而言係以450~750mm為佳。亦即,若未達450mm,無法包覆屁股,助長不安感,若超過750mm,會超過腰圍,穿著時會引起違和感,但是若形成為上述範圍,可防止該等情形,並且紙尿褲1不易從內褲突出。   [0056]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吸收性本體10係在橫向的中央而且長邊方向腹側的端部中,具有以在長邊方向的外側(短褲型形狀中的縱向的上側)以圓弧狀突出的前端突出部10s。當將紙尿褲1形成為短褲型形狀時,在橫向的中央,該前端突出部10s比帶部32的上端(端部32eW1)更朝上側突出(參照圖1等),藉此,使用者容易一看就辨識出紙尿褲1(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中央位置。藉此,當穿用紙尿褲1時,使吸收性本體10容易貼合在身體正確位置,可抑制發生因吸收性本體10在橫向偏移的狀態下被穿用所致之排泄物橫漏等情形。   [0057] 其中,當開始穿用紙尿褲1的動作時,可確認在腹側及背側中,紙尿褲1是否收容在內褲之中,因此前端突出部10s係以設在吸收性本體10的背側及腹側的兩端部為宜(參照圖2、圖3等)。藉此,穿用紙尿褲1時,容易視認在背側及腹側,紙尿褲1的中央部未從內褲突出,可輕易進行調整為紙尿褲1的全體未從內褲突出的作業。   [0058] 吸收體11係具有:液體吸收性的吸收性芯(未圖示)、及被覆同芯的外周面的未圖示的包芯薄片。吸收性芯係將預定的液體吸收性素材成形為預定形狀者,在圖3A之例中,係在前端與後端具有圓弧狀部分的平面視下呈大致矩形狀的成形體。但是,並非侷限於此。此外,以液體吸收性素材而言,係可例示紙漿纖維等液體吸收性纖維、或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謂SAP)等液體吸收性粒狀物,但是並非侷限於此。此外,在包芯薄片,係可使用面紙或不織布等液透過性薄片,但是亦可視情況而省略包芯薄片。其中,吸收體11的長邊方向的尺寸較佳為上述製品長的35~85%。其理由係基於若非為35%以上,以吸收體11無法包覆胯間部而會漏洩,另一方面,若超過85%,在穿著時會引起違和感之故。   [0059] 在使吸收體11以橫向伸長的狀態下的寬度W11(亦即,橫向中的吸收體11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係以50mm以上、120mm以下為宜(120mm≧W11≧50mm)。藉由將吸收體11的寬度W11形成為120mm以下,當重疊在內褲之下穿用紙尿褲1時,容易在胯間部將吸收體11不遲緩地收容在內褲之中。此外,藉由將寬度W11形成為50mm以上,容易充分確保用以吸收排泄物等的面積(吸收容量)。   [0060] 此外,在吸收體11的表面形成有複數溝部17。在本實施形態中,溝部17係具有:第1溝部171、第2溝部172、及第3溝部173(參照圖2)。溝部17係在吸收體11的橫向的中央,沿著長邊方向形成為直線狀。第2溝部172係通過第1溝部171的橫向的中央,一邊與沿著長邊方向的直線(亦即,相當於第1溝部171的延長線的直線)交叉一邊朝向長邊方向的後側(背側)朝橫向的外側擴展而形成為拋物線狀。第3溝部173係在比第2溝部172更靠近長邊方向的前側,形成為一邊與第1溝部171交叉一邊朝向長邊方向的前側(腹側)而朝橫向的外側擴展的拋物線狀。   [0061] 該等溝部17係均藉由預定的壓搾手段來壓搾吸收體11的表面所形成的壓搾部。其中,溝部17並非形成為壓搾吸收體11的壓搾部,亦可形成為開縫。此外,亦可藉由點狀或其他形狀的壓搾部排列複數而形成,而非為如圖2般形成為相連的線狀。   [0062] 第1溝部171係具有作為吸收體11以厚度方向折曲的方式進行誘導的折曲誘導部的功能。具體而言,在穿用紙尿褲1時,在穿用者的胯下部,沿著第1溝部171,吸收體11折曲成朝穿用者的肌膚側突出的山型,藉此可配合穿用者的身體形狀,使吸收體11適當地變形。其中,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係假想穿用在內褲之下,吸收體11係配置在比內褲更靠近穿用者身體的位置。一般內褲的胯間寬度(胯部寬度)係50~80mm的範圍,因此藉由設置第1溝部171而使吸收體11變形,藉此在胯間部,可在內褲的胯部寬度內,更確實地收納吸收體11。亦即,藉由形成為上述之尺寸範圍(120mm≧W11≧50mm),另外沿著身體的凹凸形狀,使吸收體11立體地變形,可縮窄吸收體11的橫向的實質寬度。藉此,在胯間部,吸收體11不易從內褲更加突出。   [0063] 此外,在比配置有第1溝部171的區域更靠近背側的區域中,使吸收體11變形為山型形狀之力藉由第2溝部172而被傳達至橫向的外側,吸收體11容易在該背側區域被保持為平面狀,因此容易貼合在穿用者的身體背部的平坦部分。此外,吸收體11係容易沿著第3溝部173的拋物線而變形為曲面狀,因此對於穿用者臀部的圓弧,可實現良好的貼合性。   [0064] 頂面薄片12係以不織布等液透過性薄片所形成,在此係使用氣流不織布。亦即,頂面薄片12係相當於「肌膚側不織布」。頂面薄片12的平面尺寸係如圖3A所示,為如由吸收體11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及橫向的兩側突出般的尺寸。接著,橫向突出的部分12eW、12eW係如圖3B所示,朝非肌膚側而且橫向的內側彎曲,藉此,該突出的部分12eW、12eW亦由非肌膚側覆蓋吸收體11的橫向的端部11eW。因此,頂面薄片12的橫向的端部12eW、12eW不會與肌膚磨擦,因此穿著時的違和感會減低。   [0065] 背面薄片14係以聚乙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等液不透過性薄片所形成。亦即,背面薄片14係相當於「非肌膚側薄膜」。背面薄片14亦為如由吸收體11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及橫向的兩側突出般的平面尺寸的薄片構件。   [0066] 外裝薄片16係由不織布等柔軟薄片所形成。亦即,外裝薄片16係相當於「外裝不織布」。外裝薄片16係如由背面薄片14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及橫向的兩側突出般的尺寸的薄片構件。   [0067] 順帶一提,在以下說明中,有使用所謂「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的表現的情形,但是形成該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的薄片係依同本體10的平面位置而改變。亦即,在存在頂面薄片12的位置,頂面薄片12的肌膚側面形成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但是,在不存在頂面薄片12而存在背面薄片14的位置,背面薄片14的肌膚側面形成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此外,在頂面薄片12及背面薄片14的兩者均不存在的位置,外裝薄片16的肌膚側面形成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   [0068] 在吸收性本體10中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係分別以覆蓋同吸收性本體10的肌膚側面的方式設有疏水性薄片50、50(在圖3中,參照點模樣的部分)。亦即,在頂面薄片12(肌膚側不織布)的肌膚側積層有疏水性薄片50。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10eLf、10eLb係在穿用紙尿褲1時,可與穿用者的腹部或臀部相對向的部位,若該等各端部10eLf、10eLb的肌膚側因排泄液而弄濕時,有使穿用者產生不舒服感之虞。相對於此,在各端部10eLf、10eLb的肌膚側面設置疏水性薄片50,藉此抑制吸收性本體10所吸收的排泄液返回至肌膚側而滲出的情形,可不易對穿用者帶來不舒服感。   [0069] 其中,頂面薄片12、背面薄片14、外裝薄片16、及疏水性薄片50均如圖4所示,具有在縱向(長邊方向)以比吸收體11的上端11eLf更靠近上方(腰圍側)突出的部分。此外,頂面薄片12、外裝薄片16、及疏水性薄片50係具有以比背面薄片14的上端14eLf更靠近上方(腰圍側)突出的部分。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中,在吸收性本體10之中比背面薄片14(非肌膚側薄膜)的腹側的上端14eLf更靠近上側的區域10uf中,具有包含頂面薄片12、外裝薄片16、及疏水性薄片50的至少3層。其中,在圖4中係僅針對長邊方向的腹側,顯示吸收性本體10的剖面構造,但是吸收性本體10針對背側亦具有大致同樣的剖面構造。亦即,吸收性本體10係在比背面薄片14(非肌膚側薄膜)的背側的上端14eLb更靠近上側的區域10ub(均未圖示)中,具有至少3層。   [0070] 接著,在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端部10eLf、10eLb,該等各層(薄片構件)在積層的狀態下彼此接合。若為一般的短褲型紙尿褲,積層的薄片構件彼此係透過夾在其間的彈性構件(絲線橡膠)相接合。亦即,具有積層的薄片構件彼此係在存在彈性構件的部分彼此接合,但是在不存在彈性構件的部分並未彼此接合,薄片構件被拉伸時不相接合的部分容易伸展的構造。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積層的薄片構件彼此以面相接合,因此全體具有不易伸展的構成。   [0071] ===關於紙尿褲1的穿用態樣===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係可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尤其,當大人由紙尿褲1之上重疊穿用內褲時,不易產生穿用紙尿褲時的違和感,穿用者可以穿用一般內褲的感覺過著日常生活。若連同內褲一起穿用紙尿褲1,預先在內褲的內側(肌膚側)重疊配置紙尿褲1,在腿圍開口部穿過穿用者的腳之後,將紙尿褲1與內褲一起上拉,藉此可不費力地穿用紙尿褲1及內褲。當然,亦可在穿用紙尿褲1之後,從其上方穿用內褲。   [0072] 圖5係顯示由正面(腹側)觀看穿用者穿用紙尿褲1,另外從其上穿用內褲的狀態時的概略圖。在同圖5中,以實線表示內褲,以虛線表示紙尿褲1。圖6係在自然狀態下由正面(腹側)觀看短褲型形狀的紙尿褲1時的概略平面圖。「自然狀態」係指將紙尿褲1放置預定時間時的狀態。例如,將紙尿褲1的帶部32朝橫向的兩外側拉伸,將帶部32及吸收性本體10形成為「伸長的狀態」,使該伸長狀態繼續15秒鐘之後,解除紙尿褲1的拉伸而放置在桌子等平面。接著,以如上所示之平面平放式經過5分鐘後的狀態為自然狀態。圖7係使短褲型形狀的紙尿褲1以縱向及橫向伸長的狀態的概略平面圖。其中,圖7中的「使其伸長的狀態」係與上述「伸長的狀態」同義。此外,帶部32在自然狀態下,係如圖6所示相對橫向呈斜向傾斜,但是在伸長的狀態下,則如圖7所示形成為以橫向筆直延長的形狀。   [0073] 當將紙尿褲1與內褲重疊穿用時,如圖5的粗虛線箭號所示,進行抓住紙尿褲1的帶部32的橫向兩側部分及內褲的側邊部而以斜上方向拉伸的動作。在紙尿褲1中,配置在橫向兩側的一對帶部32、32分別藉由前側接合部jf、jf(後側接合部jb、jb),對吸收性本體10斜向接合,因此在自然狀態下,帶部32的長邊方向朝向斜上方向。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若將帶部32的橫向外側端而且縱向上側端設為帶上端32eou時,在自然狀態下,上端32eou的位置係成為比吸收性本體10的上端(前端突出部10s的上端)的位置更靠近縱向的上側。此外,若將帶部32的橫向外側端而且縱向下側端設為帶下端32eod時,在自然狀態下,下端32eod的位置係成為比上端32eou的位置更靠近橫向的外側。藉由該構成,自然狀態下的帶部32相對於吸收性本體10,朝向橫向的外側而且縱向的上側呈斜向。   [0074] 接著,在帶部32,沿著長邊方向設有絲線橡膠33,因此藉由將帶部32以斜上方向拉伸之力,該絲線橡膠33以長邊方向伸長,帶部32展現伸縮性。藉由該伸縮性,透過帶部32及前側接合部jf,吸收性本體10由橫向的兩側以斜上方向效率佳地拉伸向上,吸收性本體10容易一邊朝寬度方向擴幅一邊貼合在穿用者的胯間部。   [0075] 在一般的紙尿褲中,以彈性構件橫向伸縮的方式作配置,因此若欲以斜方向施力時,必須要有以橫向伸展之後再以縱向上拉的動作,帶構件的任何部位容易產生變形。另一方面,在紙尿褲1的構成中,在自然狀態下,帶部32朝向斜上方,因此抓住帶部32上拉時,力容易以斜向施加,以斜向上拉時,力亦不會集中在局部,力容易傳至位於帶部32的延長線上的吸收性本體10的全域。亦即,傳至藉由絲線橡膠33所致之伸縮力不易伸展的吸收性本體10,因此容易將不易伸展的部分上拉。此外,穿用紙尿褲1時以手抓住的部分亦即帶部32的橫向兩端部亦形成斜向(基於上端32eou及下端32eod的位置關係),因此容易將帶部32更加上拉。   [0076] 其中,一般內褲係由易以縱向及橫向伸縮的素材(例如聚胺酯彈性纖維等)所形成,因此若紙尿褲的帶部未具有充分的伸縮性,當將紙尿褲與內褲重疊穿用時,帶部的伸縮無法追隨內褲的伸縮而難以一起穿用兩者。此外,一般的用後即棄紙尿褲係在自然狀態下,帶部未朝向斜方向,將吸收性本體與帶部相接合的接合部亦未朝向斜方向。因此,將帶部伸展之力雖然容易傳至橫向,但是並不易傳至縱向,不易與內褲之力連動。   [0077]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中,斜向形成接合部jf、jb,帶部32在自然狀態下朝向斜方向,另外帶部32的橫向端部亦朝向斜向,因此力容易朝斜方向施加。藉此,當將縱向或橫向均可伸縮的內褲伸展時所發生的斜上上拉的力容易與帶部32連動,結果可不會從內褲脫離地穿用紙尿褲1。   [0078] 此外,將帶部32的縱向中的寬度的最小值設為h32(參照圖7)。亦即,h32係縱向中的帶部32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在紙尿褲1中,係規定該距離h32成為50mm以上100mm以下(100mm≧h32≧50mm)。藉由將h32設為100mm以下,當將紙尿褲1與內褲重疊穿用時,帶部32不易從內褲的側邊部分突出。另一方面,藉由將h32形成為50mm以上,可充分確保穿用者的肌膚與帶部32的接觸面積,藉由帶部32與穿用者的肌膚的摩擦作用,容易抑制帶部32滑落或變圓而變細的情形。此外,成人抓東西時,將食指與大拇指擴展時的長度為100mm左右,因此若為如上所示之尺寸,成人容易單手抓住帶部32,可安定地進行將帶部32朝斜上方向拉伸的動作。藉由該等,可提高帶部32的貼合性,並且不易從內褲之下突出。   [0079] 將帶部32朝斜上方拉伸向上後,如圖5之粗實線箭號所示,將吸收性本體10的腹側的端部10eLf及背側的端部10eLb(圖5中並未圖示)朝上方上拉,進行使吸收體11貼合在胯間部的動作。在該上拉動作中,大多為吸收性本體10的端部10eLf(10eLb)之中上端(邊緣)部被抓住而拉伸的情形,但是若紙尿褲由不織布等柔軟素材所形成,有被拉伸的部分伸展的情形。尤其,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係假想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因此若端部10eLf(10eLb)伸展,有該伸展的部分從內褲突出之虞。此外,因不織布伸展,無法將吸收體11牢牢地上拉,有貼合性惡化之虞。   [0080] 相對於此,在紙尿褲1中,在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10eLf(10eLb)中,使預定數的薄片構件積層來提高強度,藉此不易伸展該區域。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在端部10eLf中,以具有至少3層以上的積層構造的方式構成吸收性本體10。例如,在縱向,在比背面薄片14(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14eLf更接近上側的區域10uf中,具有由頂面薄片12(肌膚側不織布)、外裝薄片16(外裝不織布)、及疏水性薄片50所成之3層。此外,在縱向,在背面薄片14的上端14eLf與吸收體11的上端11eLf之間的區域10mf中,除了上述3層之外,具有包含背面薄片14(非肌膚側薄膜)的4層,因此強度更加提高。此外,除此以外,亦可積層其他不織布等。   [0081] 圖8係顯示針對紙尿褲的拉伸強度進行試驗的結果的圖。在同圖8中係顯示將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及藉由不織布所形成的2種類的既製品的紙尿褲(習知品)作為試樣1、試樣2,將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端部區域(相當於區域10uf的區域)朝縱向的上側拉伸時的荷重與伸展的關係。   [0082] 試樣1及試樣2係均具有橫向呈連續的帶構件,相當於端部10eLf(在紙尿褲1中為區域10uf)的區域中的薄片構件的積層數為2層以下的用後即棄紙尿褲。更具體而言,試樣1係在橫方展現伸縮性的彈性構件(絲線橡膠)沿著橫向作配置,該彈性構件係在橫向的中央部(相當於區域10uf的部分)具有非連續部分。接著,在該非連續部分中,夾著彈性構件作積層的2片不織布間形成為非接合。另一方面,試樣2係在橫方展現伸縮性的彈性構件(絲線橡膠)沿著橫向連續作配置,夾著該彈性構件作配置的2片不織布透過彈性構件而在橫向的中央部(相當於區域10uf的部分)相接合。   [0083] 關於如上所示之試樣1、試樣2、及紙尿褲1,將分別相當於區域10uf的區域以拉伸試驗機抓住進行拉伸,且測定使荷重增加時的伸展量。亦即,在試樣1中係針對2片薄片構件未被接合的部分進行拉伸試驗,在試樣2中係針對2片薄片構件被間歇接合的部分進行拉伸試驗,在紙尿褲1中,係針對在縱向(長邊方向)接合有3片薄片構件的部分進行拉伸試驗。結果,任一者均荷重增加且伸展量增加,在試樣1中,荷重50N下的伸展量為約7mm,此外,伸展限度時的荷重為約70N,難以進行此之後的正確測定。接著,在試樣2中,荷重50N下的伸展量為約16mm,而且伸展限度時的荷重為約100N,難以進行其之後的正確測定。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中,荷重50N下的伸展量為1mm以下,荷重100N下的伸展量為約2mm,接著,伸展限度時的荷重為約300N。   [0084] 如上所示,清楚可知在紙尿褲1中,在吸收性本體10的端部10eLf(10eLb)中,因具有分別接合至少3層以上的薄片構件的積層構造,端部10eLf(10eLb)的強度與習知品相比較為極高,對於拉伸,具有不易伸展的構造。因此,即使在穿用紙尿褲1時,區域10uf朝上側被拉伸的情形下,亦抑制該區域伸展,吸收性本體10不易從內褲突出,此外,將吸收體11牢牢地上拉,藉此實現良好的貼合性。   [0085] 此外,在紙尿褲1中,縱向中的區域10uf的長度L10uf成為20mm以上。亦即,在縱向中,在前述吸收性本體10之中比背面薄片14(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14eLf更靠近上側,薄片構件積層3層以上的區域的長度成為20mm以上(L10uf≧20mm)。如圖7的斜線部所示,區域10uf係在吸收性本體10的上端而且被夾在一對前側接合部jf、jf之間的區域,穿用紙尿褲1時,當穿用者拉伸吸收性本體10時,容易用手指抓住的區域。因此,藉由將該區域形成為3層構造,可一邊確保充分強度,一邊藉由形成為容易抓住的大小的區域,穿用者可輕易進行上拉吸收性本體10的動作。其中,在吸收性本體10的縱向的上端設有上述之前端突出部10s,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區域10uf之中除了前端突出部10s之外的部分的長度成為20mm以上(參照圖7)。   [0086] 此外,在縱向,前端突出部10s比前側接合部jf(後側接合部jb)的上端(亦即帶部32的上端位置)更靠近上側突出的長度L10s係1mm以上、5mm以下(5mm≧L10s≧1mm)。若L10比1mm為更短,前端突出部10s本身變得不易視認,難以辨識紙尿褲1的橫向的中央位置。此外,若L10比5mm為更長,前端突出部10s捲曲或折曲,變得無法發揮作為表示橫向的中央位置的記號的功能。此外,若L10變長,有前端突出部10s從內褲突出之虞。相對於此,藉由形成為5mm≧L10s≧1mm,不會有從內褲突出的情形,而可容易辨識橫向的中央位置。   [0087] 此外,吸收性本體10之中區域10uf的縱向中的長度L10uf係比帶部32的上側端部32eW1被折返的部分(上述的端部終尾構造)的縱向中的長度L32eW1為更長。藉此,吸收性本體10的區域10uf朝上側拉伸之力容易透過前側接合部jf、jf而傳達至帶部32的上側端部32eW1。亦即,帶部32的上側端部32eW1的縱向中的全域容易連同吸收性本體10的區域10uf一起被上拉至上側。因此,藉由進行將吸收性本體10的上側的端部10eLf上拉的動作,可調整包含帶部32的腰圍開口部BH的全體的位置(高度)。藉此,紙尿褲1的貼合性提升,並且紙尿褲1的腰圍開口部BH不易從內褲突出。   [0088] 此外,當由橫向觀看紙尿褲1時,在吸收性本體10的腹側中的上端的區域10uf、及吸收性本體10中的上端的區域10ub係分別形成以厚度方向突出的皺褶。此在腰圍開口部BH之中在帶部32係沿著其長邊方向作用藉由絲線橡膠33所致之伸縮性,相對於此,在吸收性本體10的上端的區域10uf、10ub並未作用伸縮性之故。亦即,在區域10uf、10ub的橫向兩側配置具伸縮性的帶部32,透過接合部jf、jf由兩側斜向拉伸,藉此在端部區域10uf、10ub的平面形狀容易發生變形,因該變形,容易形成皺褶。該皺褶的大小係依接合部jf、jb的傾斜角度或區域10uf、10ub的縱向中的長度L10uf、L10ub而改變,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形成在吸收性本體10的腹側的端部10eLf的皺褶的厚度方向中的高度的最大值小於形成在腹側的端部10eLf的皺褶的厚度方向中的高度的最大值。藉此,當將紙尿褲1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時,因該皺褶的影響,抑制在腹側,內褲在厚度方向的非肌膚側被過度上舉、或紙尿褲1在內褲之下混亂的情形,容易獲得良好的貼合性。此外,在腹側縮小皺褶,藉此在內褲之下穿用紙尿褲1較不易顯眼。   [0089]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惟上述之實施形態係用以易於理解本發明者,並非為用以限定本發明來作解釋者。此外,本發明在未脫離其要旨的情形下,可進行變更或改良,並且在本發明中包含其等效物,自不待言。例如,可進行如以下所示之變形。   [0090]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在圖3A的展開狀態下的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兩側的位置,未設有用以防止橫漏的所謂立體摺邊,但是亦可視情況加以設置。但是,較佳為如上述之實施形態所示不設置立體摺邊為佳。詳細內容如下所示。   [0091] 首先,為了設置立體摺邊,將沿著長邊方向的絲線橡膠等彈性構件在以同方向伸長的狀態下被固定的一對立體摺邊薄片,分別固定在吸收性本體10的橫向的兩側。此外,關於在同立體摺邊薄片中比被固定在吸收性本體10的部分更靠近橫向的內側的部分,其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亦被固定在吸收性本體10。接著,藉此,在同內側的部分未被固定在吸收性本體10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根據上述彈性構件的收縮力而豎立,藉此,該中央部發揮作為立體摺邊的功能。但是,在此,被固定的上述兩端部係在肌膚側凸起,因此容易與穿用者的臀部等摩擦,結果,失去穿著感。此外,在外觀上亦容易想起像紙尿褲。因此,較佳為若不設置立體摺邊較佳。   [0092]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並未說明前側接合部jf及其近傍部分的剖面形狀。因此,在此參照圖9A及圖9B加以說明。圖9A係圖7中的D-D剖面圖。圖9B係圖7中的E-E剖面圖。亦即,圖9A係顯示前側接合部jf之中縱向的兩端部(腰圍開口部BH及腿圍開口部LH附近)的剖面,圖9B係顯示前側接合部jf之中縱向的中間部附近的剖面。如圖9A及圖9B所示,前側接合部jf係以朝前後方向的前側(非肌膚側)起立的方式突出形成。接著,在前側接合部jf的吸收性本體10的非肌膚側存在有疏水性薄片50,因此根據同薄片50的剛性,以吸收性本體10與前側接合部jf的交界部分的角度θ1成為鈍角,帶部32與前側接合部jf的交界部分的角度θ2成為銳角的方式,前側接合部jf係成為倒向橫向的外側的狀態。   [0093] 此外,在前側接合部jf的外緣部係設有帶部32與吸收性本體10不相接合的乾邊jde。接著,該乾邊jde的寬度(亦即以比帶部32與吸收性本體10相接合的部分更靠近非肌膚側突出的部分的長度)係在縱向的兩端部為最短,在縱向的中央部為最長。乾邊jde係在紙尿褲1的製造工程中,當將以厚度方向重疊的吸收性本體10及帶部32沿著前側接合部jf切斷時,藉由將由該前側接合部jf的端緣分離預定距離的位置切斷而形成。此時,為了防止將前側接合部jf本身切斷,一般藉由將由前側接合部jf的端緣分離一定程度的位置切斷而將乾邊jde儘可能形成較大(長)。但是,本實施形態之紙尿褲1係假想重疊穿用在內褲之下,因此若乾邊jde過大,容易干擾內褲。尤其,在腰圍開口部BH或腿圍開口部LH附近,若乾邊jde形成較大,因穿用時緊固在內褲,有成為使腰圍或腿圍產生違和感的要因的情形。因此,在紙尿褲1中,以前側接合部jf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乾邊jde的寬度,比前側接合部jf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乾邊jde的寬度為更短的方式,形成乾邊jde。藉此,在穿用紙尿褲1時,可在穿用者不易發生腰圍或腿圍的違和感。其中,關於後側接合部jb亦同。
[0094]
1‧‧‧用後即棄紙尿褲(吸收性物品)
10‧‧‧吸收性本體
10eLb‧‧‧端部
10eLf‧‧‧端部
10eW‧‧‧端部
10uf‧‧‧區域
10ub‧‧‧區域
10mf‧‧‧區域
10s‧‧‧前端突出部
11‧‧‧吸收體
11eW‧‧‧端部
11eLf‧‧‧上端
12‧‧‧頂面薄片(肌膚側不織布)
14‧‧‧背面薄片(非肌膚側薄膜)
14eLf‧‧‧上端
14eLb‧‧‧上端
16‧‧‧外裝薄片(外裝不織布)
17‧‧‧溝部
171‧‧‧第1溝部
172‧‧‧第2溝部
173‧‧‧第3溝部
30‧‧‧薄片構件(薄片)
30a‧‧‧薄片
30eW‧‧‧端部
32‧‧‧帶部
32eLb‧‧‧端部
32eLf‧‧‧端部
32eW1‧‧‧端部
32eou‧‧‧帶上端
32eod‧‧‧帶下端
33‧‧‧絲線橡膠
37‧‧‧腿摺邊部
37eLb‧‧‧端部
37eLf‧‧‧端部
38‧‧‧絲線橡膠
50‧‧‧疏水性薄片
BH‧‧‧腰圍開口部
LH‧‧‧腿圍開口部
FL‧‧‧折返線
jb‧‧‧後側接合部(接合部)
jf‧‧‧前側接合部(接合部)
jde‧‧‧乾邊
CLL10‧‧‧大致中央位置
[0008]   圖1係紙尿褲1的概略斜視圖。   圖2A係由帶部32側觀看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的概略平面圖,圖2B係圖2A中的B-B剖面圖。   圖3A係在圖2A的延展平板狀態的紙尿褲1中,解開前側接合部jf、jf及後側接合部jb、jb的各接合而將各帶部32、32朝橫向的外側打開的狀態的概略平面圖,圖3B係圖3A中的B-B剖面圖。   圖4係說明圖3A的C-C剖面的構造的概略剖面圖。   圖5係顯示由正面(腹側)觀看穿用者穿用紙尿褲1,另外由其上穿用內褲的狀態時的概略圖。   圖6係在自然狀態下由正面(腹側)觀看短褲型形狀的紙尿褲1時的概略平面圖。   圖7係使短褲型形狀的紙尿褲1以縱向及橫向伸長的狀態的概略平面圖。   圖8係顯示針對紙尿褲的拉伸強度進行試驗的結果的圖。   圖9A係圖7中的D-D剖面圖。圖9B係圖7中的E-E剖面圖。

Claims (13)

  1. 一種短褲型紙尿褲,其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的短褲型紙尿褲,其特徵為:   具有:   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   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   前述帶部係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   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   在前述縱向,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係具有包含前述肌膚側不織布之層及前述外裝不織布之層的至少3層,   前述接合部係以在非肌膚側豎立的方式而設,在前述非肌膚側的端緣部係具有前述吸收性本體與前述帶部未相接合的乾邊,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為更短,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寬度為更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具有被配置在比前述肌膚側不織布更靠近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疏水性薄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將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以50N之力朝前述縱向的上側拉伸時的伸展量為1.0mm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為20mm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前述帶部係具有上端部以前述縱向折返的端部終尾構造,   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係比前述帶部之中具有前述端部終尾構造的部分的前述縱向中的長度為更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腹側,在前述縱向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所形成的皺褶的高度的最大值係比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背側,在前述縱向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所形成的皺褶的高度的最大值為更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在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腹側及背側中,在前述縱向的上端而且前述橫向的中央,係具有朝前述縱向的上側突出的前端突出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前述前端突出部以在前述縱向比前述接合部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突出的長度為1mm以上、5mm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前述帶部係具有沿著前述帶部的長邊方向作伸縮的複數彈性構件,   前述彈性構件係由前述帶部的長邊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連續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在自然狀態下,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上側端的位置係比前述吸收性本體的上側端更靠近前述縱向的上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短褲型紙尿褲,其中,在自然狀態下,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下側端的位置係比前述帶部的前述橫向的外側端而且前述縱向的上側端的位置更靠近前述橫向的外側。
  12. 一種短褲型紙尿褲,其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且被穿用在內褲之下的短褲型紙尿褲,其特徵為:   具有:   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   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   前述帶部係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   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   前述接合部係以在非肌膚側豎立的方式而設,在前述非肌膚側的端緣部係具有前述吸收性本體與前述帶部未相接合的乾邊,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為更短,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寬度為更短,   前述帶部、及前述吸收性本體的胯下部係被調整為穿用前述內褲之後隱藏在前述內褲的位置的大小。
  13. 一種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該短褲型紙尿褲係具有彼此交叉的縱向與橫向,形成有腰圍開口部與一對腿圍開口部,   具備有:   吸收性本體,其係具備有:吸收排泄液的吸收體、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肌膚側的液透過性的肌膚側不織布、配置在比前述吸收體更靠近非肌膚側的液不透過性的非肌膚側薄膜、及配置在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更靠近非肌膚側的外裝不織布;及   帶部,其係分別配置在前述橫向的兩側,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長邊方向的各端部相連結,以由前述腰圍開口部朝向前述腿圍開口部而朝前述縱向的下側而且前述橫向的外側傾斜的二對接合部,與前述吸收性本體相接合,   前述縱向中的前述帶部的一方側之端與另一方側之端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係50mm以上100mm以下,   在前述縱向,前述吸收性本體之中比前述非肌膚側薄膜的上端更靠近上側的區域係具有包含前述肌膚側不織布之層及前述外裝不織布之層的至少3層,   前述接合部係以在非肌膚側豎立的方式而設,在前述非肌膚側的端緣部係具有前述吸收性本體與前述帶部未相接合的乾邊,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為更短,   前述接合部的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述乾邊的寬度係比前述接合部的寬度為更短,該短褲型紙尿褲的穿用方法係具有:   在內褲的肌膚側重疊配置前述短褲型紙尿褲;   在前述短褲型紙尿褲及前述內褲的腿圍開口部穿過穿用者的腳之後,連同前述內褲的側邊部分一起將前述帶部以斜上方上拉;及   在腹側及背側中,連同前述內褲的前述縱向的上端部一起將前述吸收性本體的前述縱向的上端部以上方上拉。
TW106140225A 2016-12-28 2017-11-21 Wearing method of shorts type diaper and shorts type diaper TWI648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5746 2016-12-28
JP2016255746A JP6145559B1 (ja) 2016-12-28 2016-12-28 パンツ型おむつ、及び、パンツ型おむつの着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903A true TW201828903A (zh) 2018-08-16
TWI648038B TWI648038B (zh) 2019-01-21

Family

ID=5906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225A TWI648038B (zh) 2016-12-28 2017-11-21 Wearing method of shorts type diaper and shorts type dia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45559B1 (zh)
TW (1) TWI648038B (zh)
WO (1) WO20181230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4138B2 (ja) * 1990-08-31 1998-11-11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JP3183357B2 (ja) * 1992-02-25 2001-07-09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H0910261A (ja) * 1995-06-29 1997-01-14 Zuiko:Kk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5689B2 (ja) * 2008-11-06 2013-04-03 王子ネピア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520621B2 (ja) * 2010-01-29 2014-06-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パッド
JP6058886B2 (ja) * 2011-12-28 2017-01-1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056591B2 (ja) * 2013-03-26 2017-01-11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74503B2 (ja) * 2013-11-27 2018-02-07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WO2016104751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おむつ
JP6019172B1 (ja) * 2015-05-29 2016-11-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001810B1 (ja) * 2015-06-30 2016-10-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胴回りゴムの一方によったスリット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3072A1 (ja) 2018-07-05
JP2018102847A (ja) 2018-07-05
JP6145559B1 (ja) 2017-06-14
TWI648038B (zh) 201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8203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着用物品
JP5328204B2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着用物品
TWI503110B (zh) Wearing items
US10888468B2 (en)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KR20130094327A (ko) 흡수성 제품 및 흡수성 제품 제조 방법
CN109310543B (zh) 吸收性物品
TWI605802B (zh) Disposable diapers
TWI672130B (zh) 短褲型穿著用物品
TW201404383A (zh) 用後即棄式紙尿布
JP641283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999860B2 (ja) 使い捨て下着
JP625520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201030B1 (ja) 吸収性物品
US11389342B2 (en) Pull-o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air of belt sections
TWI648038B (zh) Wearing method of shorts type diaper and shorts type diaper
CN216168309U (zh) 具有透气性腰围结构的吸收性物品
CN210124916U (zh)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TWI703970B (zh) 吸收性物品
JP3240673U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8108323A (ja) パンツ型おむつ、及び、パンツ型おむつの着用方法
JP5822903B2 (ja) パンツ型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JP6195724B2 (ja)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おむつ
JP2020103884A (ja) 吸収性物品
TW201936148A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2130585A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