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1525A -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1525A
CN112331525A CN202011321521.9A CN202011321521A CN112331525A CN 112331525 A CN112331525 A CN 112331525A CN 202011321521 A CN202011321521 A CN 202011321521A CN 112331525 A CN112331525 A CN 112331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uxiliary
leading
shell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15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r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15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15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3458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0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1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1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1Auxiliary conta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包括顶部设进线静触头与出线静触头且底部设有导磁块的壳体,由绝缘板、收容于壳体的动触头及推杆构成的推杆组件,收容有与推杆连接的动铁芯的密封管;辅助触点组件,包括与动触头绝缘隔离的辅助动簧片以及穿设壳体侧壁的至少一组引出杆,辅助动簧片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绝缘板上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个辅助动触点,每组引出杆包括m根引出杆,m为2或3;以及隔离件,隔离件安装于导磁块并套设绝缘板,隔离件上于邻近辅助动触点的位置设有隔离室,用于罩设辅助动簧片及辅助动簧片与引出杆的连接部,以隔离金属飞溅物或其他异物。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控制器件,由互动配合的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构成,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以及转换电路等作用。随着绿色能源的兴起,高容量继电器在车载、光伏以及充电桩等高压直流负载中广泛应用,鉴于高压直流负载的上述应用场景,往往需要设置辅助触点来监测主触头的状态并进行低压联动控制,以提升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传统继电器的主要通过在陶瓷腔体的顶部增加了一组辅助触点,实现对主触头的监测,其结构较为简单,但由于主触头和辅助触点同时分布在陶瓷顶部,高低负载隔离效果差;当主触头开断负载时,电弧容易窜到辅助触点,造成高低负载连通,甚至烧毁辅助触点,存在安全隐患;主触头飞溅的金属颗粒容易污染辅助触点,辅助触点的可靠性无法保证;此结构辅助触点的开关逻辑单一,与主触头同步通断,难以实现相反逻辑下的动作;此结构的辅助触点形式单一,仅为常开型结构,难以满足继电器对常闭型辅助触点的需求;辅助触点尺寸较大,通常只能在陶瓷腔体的顶部设置一组,当需要设置多组辅助触点时,继电器结构体积增大,结构复杂;此外,传统继电器的辅助触点与主触头之间缺乏有效隔离,当主触头燃弧烧蚀时,金属颗粒等飞溅物可能会溅射到辅助触点上,进而造成辅助触点失效,从而影响继电器的可靠性,不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高容量继电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该高容量继电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穿设有用于由外部电源装置接入电流的进线静触头以及用于向外部电气设备传输电流的出线静触头,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导磁块;
推杆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腔并与所述导磁块抵接的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所述推杆弹性连接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可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移动;
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罩设所述推杆且所述密封管的顶部与所述导磁块底部焊接,所述密封管内收容有动铁芯,用于推动所述推杆动作;
辅助触点组件,包括与所述动触头绝缘隔离的辅助动簧片以及穿设所述壳体侧壁的至少一组引出杆,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板上的安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个边侧的一对辅助动触点,每组所述引出杆包括m根引出杆,m为2或3;
当m=2时,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两个引出杆各穿设所述壳体的一个侧壁并对应与一个所述辅助动触点配合;当m=3时,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一个引出杆穿设所述壳体的一个侧壁并与一所述辅助动触点配合,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另外两个引出杆穿设所述壳体上与前一引出杆所在侧壁相异的同一侧壁并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布置,形成用于限定所述辅助动簧片上的另一个辅助动触点运动范围的限位部;以及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安装于所述导磁块并套设所述绝缘板,所述隔离件上于邻近所述辅助动触点的位置设有隔离室,用于罩设所述辅助动簧片及所述辅助动簧片与所述引出杆的连接部,以隔离金属飞溅物或其他异物;
所述推杆在所述动铁芯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动触头运动以通断所述进线静触头与所述出线静触头,并带动所述辅助动簧片接触或离开所述引出杆,以形成接通回路或断开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肋板,所述隔离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肋板凹凸配合的让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上于邻近所述辅助动触点的位置设有罩设所述辅助动簧片及所述辅助动簧片与所述引出杆的连接部的拱形护板,以形成隔离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护板的顶部设有挡板,用于增大所述拱形护板的遮挡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上并排设有多个加强板,相邻两个加强板与所述隔离件共同形成收集槽,用于承接金属飞溅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陶瓷罩壳以及与所述陶瓷罩壳的开口部位高温钎焊连接的过渡块,所述导磁块安装于所述过渡块的外表面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的环侧面设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与所述陶瓷罩壳的底部抵接并被所述过渡块包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的底部设有凹孔,所述导磁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孔限位配合的凸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m=2时,所述引出杆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动触点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m=2时,所述引出杆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动触点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
实施本发明的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将进线静触头与出线静触头,即主触头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将多个引出杆设置壳体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并将辅助动簧片与推杆配合,使得推杆在控制动触头动作的同时,调节辅助动簧片与引出杆的通断关系,以便于作业人员根据与引出杆连接的监测设备判断进线静触头与出线静触头的连接情况,即判断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由于辅助动簧片与动触头绝缘隔离,即对高低压负载进行隔离,且增大了主触头与辅助触点组件之间的距离。通过将主触头与辅助触点组件分别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和壳体的侧壁,增大了爬电距离以及空气距离,提升了高低负载的隔离效果,并避免了主触头工作中产生的电弧对辅助触点组件造成的影响或损坏,提升了继电器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一组及以上的引出杆,并对每组引出杆的位置关系进行设定,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辅助触点的数量及配合方式进行选择,以满足使用需要;辅助触点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占用面积较小,且不会增加产品的体积,提升了继电器尺寸对一般电气设备的适应能力;此外,通过在导磁块上安装用于罩设辅助动簧片及辅助动簧片与引出杆连接部位的隔离件,可阻挡主触头燃弧烧蚀时产生的金属飞溅物溅落在辅助触点组件上,从而实现对辅助触点组件的隔离保护,以保证继电器的可靠性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高容量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高容量继电器的一方向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高容量继电器的另一方向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高容量继电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隔离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10,该高容量继电器10包括顶部穿设有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且底部设有导磁块130的壳体100;由收容于壳体100的内腔并可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相对于壳体100内壁移动的动触头210,与动触头210弹性连接并用于推动动触头210动作的推杆220以及收容于壳体100内腔与推杆220固定连接、并与导磁块130抵接的绝缘板230组成的推杆组件200;罩设推杆220且顶部与导磁块130底部焊接、内腔收容有用于推动推杆220动作的动铁芯400的密封管300;以及辅助触点组件500,辅助触点组件500包括与动触头210绝缘隔离的辅助动簧片510以及穿设壳体100侧壁的至少一组引出杆520,辅助动簧片510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绝缘板230上的安装板511以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511的两个边侧的一对辅助动触点512,每组引出杆520包括m根引出杆520,m为2或3,推杆220在动铁芯400的作用下推动动触头210运动以通断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并带动辅助动簧片510接触或离开引出杆520,以形成接通回路或断开回路。
对于辅助触点组件500而言,两个辅助动触点512可位于安装板511的相邻侧或相对侧。也就是说,两个辅助动触点512既可以设置在安装板511上的两侧,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板511上的相邻侧,以提升引出杆520位置设置的灵活性,使得继电器10的结构适应电气设备的形状。当m=2时,每组引出杆520中的两个引出杆520各穿设壳体100的一个侧壁并对应与一个辅助动触点512配合,即可以理解为,壳体100上的任意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引出杆520。当m=3时,每组引出杆520中的一个引出杆520穿设壳体100的一个侧壁并与一辅助动触点512配合,每组引出杆520中的另外两个引出杆520穿设壳体100上与前一引出杆520所在侧壁相异的同一侧壁并沿壳体100高度方向布置,形成用于限定辅助动簧片510上的另一个辅助动触点512运动范围的限位部;即可以理解为,壳体100上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一个引出杆520,该侧壁之外的任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引出杆5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两个辅助动触点512还可以位于安装板511上的同一侧,如此,在继电器10的组装配合过程中,无论是m为2还是m为3的情况,各引出杆520均设置在壳体100上的同一侧壁上。具体的,当m=2时,每组引出杆520中的两个引出杆520穿设壳体100的同一侧壁并对应与一个辅助动触点512配合。当m=3时,每组引出杆520中的三个引出杆520穿设壳体100的同一侧壁,其中一个引出杆520与一辅助动触点512配合,另外两个引出杆52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布置并形成用于限定辅助动簧片510上的另一个辅助动触点512运动范围的限位部,在此情况下,辅助触点组件500包括至少一组转换型辅助触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高度方向是由壳体100的顶部指向壳体100底部的方向,其他实施例中可参照此解释。
请结合图3、图4与图5,本发明的高容量继电器10还包括隔离件600,隔离件600安装于导磁块130并套设绝缘板230,即隔离件600的中部开设有对应所述绝缘板230的中心孔610,且隔离件600上于邻近辅助动触点512的位置设有隔离室620,用于罩设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连接部,以隔离金属飞溅物或其他异物。可以理解为,隔离件600用于分隔由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构成的主触头同辅助触点组件500之间的联系,避免主触头与动触头210通断过程中因电弧现象产生的金属烧蚀物溅落在辅助触点组件500上,高温的金属烧蚀物进一步对辅助触点组件500导热,造成辅助触点组件500损坏问题的发生,以延长辅助触点组件500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高容量继电器10状态监测作业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隔离件600上于邻近辅助动触点512的位置设有罩设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连接部的拱形护板630,以形成隔离室620。通过设置拱形护板630,在罩设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连接部的同时,为辅助动触点512提供了穿设通道,即同时满足对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连接部的保护并利于辅助动触头210与引出杆520配合,以利于继电器10状态监测作业的有效进行。
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拱形护板630的顶部设有挡板640,用于增大所述拱形护板的遮挡面积,以实现对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连接部的全面保护,提升隔离件600的可靠性。
一实施例中,隔离件600上并排设有多个加强板650,相邻两个加强板650与隔离件600共同形成收集槽660,用于承接金属飞溅物。优选的,中心孔610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收集槽660,在提升隔离件600机械强度,避免隔离件600受冲击断裂的同时,承接金属飞溅物,避免金属飞溅物四溅造成的渣滓收集困难问题,从而降低金属飞溅物的处理难度。
壳体100用于将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经由动触头210导通时产生的电弧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以提高了继电器10使用的安全性。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陶瓷罩壳140以及与陶瓷罩壳140的开口部位高温钎焊连接的过渡块150,导磁块130安装于过渡块150的外表面底部。陶瓷罩壳140用于阻断电弧产生的金属飞溅物对壳体100内表面的灼烧,以进一步提升继电器10使用的安全性。导磁块130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用于隔离壳体100与密封管300,避免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影响动铁芯400的工作,以提升继电器10工作的可靠性,此外,导磁块130还用于在辅助触点组件500工作时与辅助触点组件500的各部件共同形成导磁回路,以保证辅助触点组件500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请结合图2与图5,一实施例中,隔离件600的环侧面设有法兰环670,法兰环670与陶瓷罩壳140的底部抵接并被过渡块150包围,如此,隔离件600在陶瓷罩壳140的约束下难以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产生晃动,从而实现对隔离件600的限位,即提升了隔离件600安装的稳定性,以保证继电器10工作的可靠性。
请结合图4与图6,一实施例中,隔离件600的底部设有凹孔680,导磁块130上设置有与凹孔680限位配合的凸柱131。具体的,在继电器10的组装过程中,将导磁块130的凸柱131插设于隔离件600的凹孔680内,即实现隔离件600在导磁块130所在平面内的限位,防止隔离件600相对于导磁块130滑动,进一步提升了隔离件600安装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内表面设有肋板160,隔离件600上开设有与肋板160凹凸配合的让位部690。优选的,陶瓷罩壳140的内表面平行设置有一对肋板160。通过在陶瓷罩壳140的内表面设置一对肋板160,一方面增强了陶瓷罩壳140的强度,另一方面,两个肋板160共同形成对动触头210的限位部,实现对动触头210的导向,保证了动触头210运动的可靠性。
进线静触头110用于由外部电源装置接入电流,出线静触头120用于向外部电气设备传输电流,二者共同作为本实施例的高容量继电器10的主触头,可以视为将继电器10与负载电路及外部电源连通的导线,以实现对电路的接通或分断。一实施例中,进线静触头110及出线静触头120分别与壳体100的陶瓷罩壳140高温钎焊连接,以提升继电器10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因进线静触头110及出线静触头120受外力冲击产生晃动时,造成的进线静触头110及出线静触头120分别与动触头210接触不良问题,此外,采用高温钎焊方式连接进线静触头110与陶瓷罩壳140以及出线静触头120与陶瓷罩壳140,提升了壳体100的密封性,可有效避免继电器10使用过程中充入壳体100内的气体泄漏问题,从而保证继电器10工作的可靠性。
绝缘板230用于将辅助动簧片510安装在推杆220上,并实现辅助动簧片510与推杆220的绝缘隔离。一实施例中,绝缘板230由塑料制成,例如,绝缘板230可以由耐高温尼龙PA6T或PA10T等材料制成。
辅助动簧片510用于在推杆220的带动下接触或离开引出杆520,以便于接通或断开与引出杆520连接的监测设备,如此,作业人员可通过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或参数判断继电器10的通端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于辅助动簧片510与动触头210之间进行绝缘隔离,可以将由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形成的高压端同辅助触点组件500处形成的低压端隔开,避免动触头210与进线静触头110和出线静触头120连通时产生的电弧窜动到辅助触点组件500部位,以提升继电器10的安全性并保证经由辅助触点组件500进行状态监测的可靠性。
引出杆520用于与外部监测设备电连接,用以将继电器10内部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外部监测设备,以掌握继电器10内的状态参数。具体的,当m=2时,两个引出杆520中的一个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另一个引出杆520与外部电气设备或控制设备连接。当引出杆520至密封管300底部的距离小于辅助动触点512至密封管300底部的距离,辅助触点组件500为常闭式结构;当引出杆520至密封管300底部的距离大于辅助动触点512至密封管300底部的距离时,辅助触点组件500为常开式结构。具体的,动铁芯400在非激励时对推杆220无作用力,推杆220在自然状态下带动辅助动簧片510向靠近壳体100底部的方向移动,使得动触头210与主触头断开,在辅助触点组件500为常闭式结构时,辅助动簧片510分别与引出杆520电性连接,或在辅助触点组件500为常开式结构时,辅助动簧片510分别与引出杆520断开,如此,依据外部电气设备或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即可判断继电器10的动触头210与主触头的连接关系,以评估继电器10工作状态。在实际设计时,可根据继电器10的使用场景对辅助触点组件500的组配关系进行组合,例如,当辅助触点组件500包括两组辅助触点单元时,可以是两组常开型的辅助触点单元、两组常闭型的辅助触点单元、两组转换型的辅助触点单元以及三种辅助触点单元的任意组合,于此不再赘述。
一实施例中,在引出杆520为两组或以上时,各引出杆520设置于壳体100上的同一侧壁或多个侧壁。也就是说,可以仅在安装板511的一边侧设置多个辅助动触点512,也可以在安装板511的一个边侧设置多个辅助动触点512的同时,在安装板511的其他边侧分别设置不同数量的辅助动触点512,与此同时,在壳体100上对应辅助动触点512的相应位置设置焊接部并设置引出杆520,以实现触点形式及位置的多样化设计,以便于丰富继电器10的监测方法。
实施本发明的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10,将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即主触头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将多个引出杆520设置壳体100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并将辅助动簧片510与推杆220配合,使得推杆220在控制动触头210动作的同时,调节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的通断关系,以便于作业人员根据与引出杆520连接的监测设备判断进线静触头110与出线静触头120的连接情况,即判断继电器10的工作状态,由于辅助动簧片510与动触头210绝缘隔离,即对高低压负载进行隔离,且增大了主触头与辅助触点组件500之间的距离。通过将主触头与辅助触点组件500分别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和壳体100的侧壁,增大了爬电距离以及空气距离,提升了高低负载的隔离效果,并避免了主触头工作中产生的电弧对辅助触点组件500造成的影响或损坏,提升了继电器1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延长了继电器10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一组及以上的引出杆520,并对每组引出杆520的位置关系进行设定,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辅助触点的数量及配合方式进行选择,以满足使用需要;辅助触点组件50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占用面积较小,且不会增加产品的体积,提升了继电器10尺寸对一般电气设备的适应能力;此外,通过在导磁块130上安装用于罩设辅助动簧片510及辅助动簧片510与引出杆520连接部位的隔离件600,可阻挡主触头燃弧烧蚀时产生的金属飞溅物溅落在辅助触点组件500上,从而实现对辅助触点组件500的隔离保护,以保证继电器10的可靠性并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穿设有用于由外部电源装置接入电流的进线静触头以及用于向外部电气设备传输电流的出线静触头,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导磁块;
推杆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腔并与所述导磁块抵接的绝缘板、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的推杆以及与所述推杆弹性连接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可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移动;
密封管,所述密封管罩设所述推杆且所述密封管的顶部与所述导磁块底部焊接,所述密封管内收容有动铁芯,用于推动所述推杆动作;
辅助触点组件,包括与所述动触头绝缘隔离的辅助动簧片以及穿设所述壳体侧壁的至少一组引出杆,所述辅助动簧片包括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板上的安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个边侧的一对辅助动触点,每组所述引出杆包括m根引出杆,m为2或3;
当m=2时,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两个引出杆各穿设所述壳体的一个侧壁并对应与一个所述辅助动触点配合;当m=3时,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一个引出杆穿设所述壳体的一个侧壁并与一所述辅助动触点配合,每组所述引出杆中的另外两个引出杆穿设所述壳体上与前一引出杆所在侧壁相异的同一侧壁并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布置,形成用于限定所述辅助动簧片上的另一个辅助动触点运动范围的限位部;以及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安装于所述导磁块并套设所述绝缘板,所述隔离件上于邻近所述辅助动触点的位置设有隔离室,用于罩设所述辅助动簧片及所述辅助动簧片与所述引出杆的连接部,以隔离金属飞溅物或其他异物;
所述推杆在所述动铁芯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动触头运动以通断所述进线静触头与所述出线静触头,并带动所述辅助动簧片接触或离开所述引出杆,以形成接通回路或断开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肋板,所述隔离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肋板凹凸配合的让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上于邻近所述辅助动触点的位置设有罩设所述辅助动簧片及所述辅助动簧片与所述引出杆的连接部的拱形护板,以形成隔离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护板的顶部设有挡板,用于增大所述拱形护板的遮挡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上并排设有多个加强板,相邻两个加强板与所述隔离件共同形成收集槽,用于承接金属飞溅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陶瓷罩壳以及与所述陶瓷罩壳的开口部位高温钎焊连接的过渡块,所述导磁块安装于所述过渡块的外表面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的环侧面设有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与所述陶瓷罩壳的底部抵接并被所述过渡块包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的底部设有凹孔,所述导磁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孔限位配合的凸柱。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m=2时,所述引出杆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辅助动触点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容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当m=2时,所述引出杆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辅助动触点至所述密封管底部的距离。
CN202011321521.9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Pending CN112331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521.9A CN112331525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PCT/CN2021/073458 WO2022105056A1 (zh) 2020-11-23 2021-01-23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521.9A CN112331525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1525A true CN112331525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2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1521.9A Pending CN112331525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1525A (zh)
WO (1) WO202210505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9279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WO2018056523A1 (ko) * 2016-09-23 2018-03-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릴레이
CN108292575A (zh) * 2016-06-14 2018-07-1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和利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CN108447739A (zh) * 2018-03-23 2018-08-24 浙江瑞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辅助触头的陶瓷封装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9708895U (zh) * 2019-06-10 2019-11-29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
CN213691894U (zh) * 2020-11-23 2021-07-13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1607B2 (ja) * 2004-12-22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CN101777460B (zh) * 2010-03-12 2012-08-22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磁效率、少异物污染的电磁继电器
CN205564650U (zh) * 2016-04-19 2016-09-07 长沙中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安全保护结构
CN110211844A (zh) * 2019-05-21 2019-09-06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2575A (zh) * 2016-06-14 2018-07-1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和利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WO2018056523A1 (ko) * 2016-09-23 2018-03-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릴레이
CN106449279A (zh) * 2016-10-26 2017-02-22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CN108447739A (zh) * 2018-03-23 2018-08-24 浙江瑞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辅助触头的陶瓷封装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9708895U (zh) * 2019-06-10 2019-11-29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
CN213691894U (zh) * 2020-11-23 2021-07-13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5056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6941B2 (en) Arc extinguisher assembly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US10026578B2 (en) Breaker facilitating rapid movement and elongation of arc
CN105826099B (zh) 低压开关极
CN212810187U (zh) 继电器
CN213691894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CN106971882B (zh) 电路中断设备、灭弧装置及相关方法
CN213988746U (zh) 一种带有可靠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WO2022099934A1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WO2022095284A1 (zh) 一种带有可靠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213691890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101923973A (zh) 自动转换开关
CN112331525A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CN21369189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3471021B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隔离机构的高容量继电器
CN211719468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EP2843678A1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ccentricity of movable contact in vacuum circuit breaker
CN112435895A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CN108400061B (zh) 高压直流通断器
CN212990992U (zh) 一种带气压检测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20731439U (zh) 低压开关设备及其触头装置、灭弧模块
CN217426594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接触器
CN220290696U (zh) 真空灭弧室及40.5kv的真空断路器
CN213815895U (zh) 一种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14012847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的接线柱安装结构
CN218274338U (zh) 接触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以及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241199 building 11, lvzhuang standardized workshop, Wuhu Xinw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any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Xingui Road, Lin village,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Applicant before: CHUROD ELECTRON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