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4070A -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4070A
CN112324070A CN202011194890.6A CN202011194890A CN112324070A CN 112324070 A CN112324070 A CN 112324070A CN 202011194890 A CN202011194890 A CN 202011194890A CN 112324070 A CN112324070 A CN 112324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allboard
outer frame
butt joi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48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4070B (zh
Inventor
张琪坤
赵悦英
王平
朱莽
化明志
梁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gu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gu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48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4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4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4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7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specially adapted, structured or shaped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四周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龙骨外框架,所述龙骨外框架背面的四角处安装有框架背扣件,并且所述框架背扣件上对接有用于固定在墙体的框架背扣件;所述龙骨外框架的四周对半横向转动连接形成十字展开结构,并且所述龙骨外框架通过十字展开用于包裹并卡合所述墙板主体的外侧,通过使用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安装在龙骨外框架的四周,使得组成龙骨外框架的四个直角外框被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咬合固定,并且通过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内侧的墙板矫正件配合抵接墙板的背面,保障了龙骨外框架内部卡合的墙板主体的平整度,简化了墙板上安装扣件的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墙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是室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制作材质塑钢、高分子、木塑、密度板等等,传统安装的工艺方法一般为安装人员现场裁切,将墙板的周边进行平整处理,之后用胶与扣件配合安装。
现场裁切墙板的工艺在具体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板材变形与开缝,使得墙板的整体平整度较差,影响装修的美观性,也大大增加了现场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时间。
由于墙板一般需要安装在墙体上,因此需提前在墙面和墙板背面安装相互卡合的扣件,且安装完毕后为保障墙板安装后正面的美观度,一般会在墙板背后安装扣件,但是,现有技术中仍存在墙板上安装扣件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场安装墙板的效率较低,以及墙板上安装扣件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四周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龙骨外框架,所述龙骨外框架背面的四角处安装有框架背扣件,并且所述框架背扣件上对接有用于固定在墙体的框架背扣件;
所述龙骨外框架的四周对半横向转动连接形成十字展开结构,并且所述龙骨外框架通过十字展开用于包裹并卡合所述墙板主体的外侧,所述龙骨外框架的四周皆安装有用于咬合并固定所述龙骨外框架展开部位的框体对接调整扣件,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抵接所述墙板主体背面的墙板矫正件,并且所述龙骨外框架的四周通过四组所述墙板矫正件调整所述墙板主体前端面的平整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龙骨外框架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直角外框,四个所述直角外框通过首尾相连配合包裹所述墙板主体四角部位,所述直角外框的两端皆设有用配合安装框体对接调整扣件的外框对接结构,四组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通过相邻的所述外框对接结构对接相邻的所述直角外框,并且四个所述直角外框通过四组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对接形成同端面的矩形框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角外框为对称的折角结构,并且所述直角外框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直角外框通过“L”型结构的凸起部分卡嵌入所述墙板主体外侧的凹槽,所述直角外框的厚度大于所述墙板主体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对接结构包括延伸出所述直角外框端部并与所述直角外框保持平行的叠合连接片、处于所述直角外框端面并位于所述叠合连接片背面的连接片叠合槽,以及处于所述直角外框端部正面的扣件咬合结构,所述叠合连接片和所述连接片叠合槽各占所述直角外框厚度的一半,两个所述直角外框相邻的两个所述叠合连接片分别卡入两个所述连接片叠合槽内上下互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叠合连接片上安装有沿其凸出方向延伸并呈长条形的连轴余量槽,并且两个上下互补的所述叠合连接片之间通过安装有穿过所述连轴余量槽的叠合连轴活动连接,并且两个对接的所述直角外框通过所述叠合连轴在两个重合的所述连轴余量槽内移动调整相对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件咬合结构包括处于所述直角外框上并与所述叠合连轴相对垂直的咬合通槽,并且所述咬合通槽的侧面设有延伸出所述直角外框端面的连板嵌入槽,所述咬合通槽整体贯通所述直角外框,并且所述连板嵌入槽的深度为所述直角外框厚度的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包括宽度与所述连板嵌入槽宽度相同的横向嵌入板,并且所述横向嵌入板背面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卡入所述咬合通槽内部的外框对接嵌入块,所述横向嵌入板背部的中心位置通过与所述墙板矫正件用于矫正所述墙板主体的平整度,并且所述墙板矫正件通过所述横向嵌入板卡入所述龙骨外框架并抵接所述墙板主体的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嵌入板通过卡入两个对接后所述直角外框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板嵌入槽,并且所述横向嵌入板卡入两个所述连板嵌入槽后与所述直角外框的前端面保持平行,所述横向嵌入板上的两个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分别卡入两个对接后所述直角外框相邻的所述连板嵌入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墙板矫正件包括与所述横向嵌入板垂直固定连接的墙板对齐块,并且所述墙板对齐块与所述横向嵌入板背面的相对面设有椭圆形的弹性螺纹套,并且所述弹性螺纹套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出所述横向嵌入板正面的紧固螺栓,所述弹性螺纹套的两侧安装有配合所述紧固螺栓拧入所述弹性螺纹套并产生形变后延伸出所述横向嵌入板的膨胀扣件,并且两个所述膨胀扣件自动展开后延伸至两个所述直角外框端部背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的相对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切结构,并且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卡入所述咬合通槽后其内侧的斜切结构与所述咬合通槽形成配合所述膨胀扣件卡入的余量空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包裹墙板主体的龙骨外框架分为四个首尾活动对接的直角外框,并通过龙骨外框架对接后自身凸出结构卡合墙板主体的外周凹槽,使得墙板主体和龙骨外框架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便于在现在安装时进行快速拼接,提升了墙板安装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使用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安装在龙骨外框架的四周,使得组成龙骨外框架的四个直角外框被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咬合固定,并且通过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内侧的墙板矫正件配合抵接墙板的背面,保障了龙骨外框架内部卡合的墙板主体的平整度,简化了墙板上安装扣件的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框架背扣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龙骨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外框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框体对接调整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墙板矫正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墙板主体;2-龙骨外框架;3-框架背扣件;4-框架背扣件;5-框体对接调整扣件;6-墙板矫正件;
21-直角外框;22-外框对接结构;
221-叠合连接片;222-连接片叠合槽;223-扣件咬合结构;
2211-连轴余量槽;2212-叠合连轴;2231-咬合通槽;2232-连板嵌入槽;
51-横向嵌入板;52-外框对接嵌入块;
61-墙板对齐块;62-弹性螺纹套;63-紧固螺栓;64-膨胀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墙板主体1的四周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龙骨外框架2,龙骨外框架2背面的四角处安装有框架背扣件3,并且框架背扣件3上对接有用于固定在墙体的框架背扣件4;
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对半横向转动连接形成十字展开结构,并且龙骨外框架2通过十字展开用于包裹并卡合墙板主体1的外侧,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皆安装有用于咬合并固定龙骨外框架2展开部位的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抵接墙板主体1背面的墙板矫正件6,并且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通过四组墙板矫正件6调整墙板主体1前端面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包裹墙板主体1的龙骨外框架2分为四个首尾活动对接的直角外框21,并通过龙骨外框架2对接后自身凸出结构卡合墙板主体1的外周凹槽,使得墙板主体1和龙骨外框架2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便于在现在安装时进行快速拼接,提升了墙板安装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使用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安装在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使得组成龙骨外框架2的四个直角外框21被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咬合固定,并且通过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内侧的墙板矫正件6配合抵接墙板的背面,保障了龙骨外框架2内部卡合的墙板主体1的平整度。
龙骨外框架2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直角外框21,四个直角外框21通过首尾相连配合包裹墙板主体1四角部位,直角外框21的两端皆设有用配合安装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的外框对接结构22,四组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通过相邻的外框对接结构22对接相邻的直角外框21,并且四个直角外框21通过四组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对接形成同端面的矩形框体结构。
直角外框21为对称的折角结构,并且直角外框21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直角外框21通过“L”型结构的凸起部分卡嵌入墙板主体1外侧的凹槽,直角外框21的厚度大于墙板主体1的厚度。
外框对接结构22包括延伸出直角外框21端部并与直角外框21保持平行的叠合连接片221、处于直角外框21端面并位于叠合连接片221背面的连接片叠合槽222,以及处于直角外框21端部正面的扣件咬合结构223,叠合连接片221和连接片叠合槽222各占直角外框21厚度的一半,两个直角外框21相邻的两个叠合连接片221分别卡入两个连接片叠合槽222内上下互补。
叠合连接片221上安装有沿其凸出方向延伸并呈长条形的连轴余量槽2211,并且两个上下互补的叠合连接片221之间通过安装有穿过连轴余量槽2211的叠合连轴2212活动连接,并且两个对接的直角外框21通过叠合连轴2212在两个重合的连轴余量槽2211内移动调整相对距离。
扣件咬合结构223包括处于直角外框21上并与叠合连轴2212相对垂直的咬合通槽2231,并且咬合通槽2231的侧面设有延伸出直角外框21端面的连板嵌入槽2232,咬合通槽2231整体贯通直角外框21,并且连板嵌入槽2232的深度为直角外框21厚度的1/2。
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包括宽度与连板嵌入槽2232宽度相同的横向嵌入板51,并且横向嵌入板51背面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卡入咬合通槽2231内部的外框对接嵌入块52,横向嵌入板51背部的中心位置通过与墙板矫正件6用于矫正墙板主体1的平整度,并且墙板矫正件6通过横向嵌入板51卡入龙骨外框架2并抵接墙板主体1的背面。
横向嵌入板51通过卡入两个对接后直角外框21相邻的两个连板嵌入槽2232,并且横向嵌入板51卡入两个连板嵌入槽2232后与直角外框21的前端面保持平行,横向嵌入板51上的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分别卡入两个对接后直角外框21相邻的连板嵌入槽2232内。
墙板矫正件6包括与横向嵌入板51垂直固定连接的墙板对齐块61,并且墙板对齐块61与横向嵌入板51背面的相对面设有椭圆形的弹性螺纹套62,并且弹性螺纹套6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出横向嵌入板51正面的紧固螺栓63,弹性螺纹套62的两侧安装有配合紧固螺栓63拧入弹性螺纹套62并产生形变后延伸出横向嵌入板51的膨胀扣件64,并且两个膨胀扣件64自动展开后延伸至两个直角外框21端部背面。
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的相对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切结构,并且外框对接嵌入块52卡入咬合通槽2231后其内侧的斜切结构与咬合通槽2231形成配合膨胀扣件64卡入的余量空间。
墙板主体1的安装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预先将四个为一组的框架背扣件4使用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
步骤200、将龙骨外框架2卡合在墙板主体1外侧,并使用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分别咬合并固定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对接处。
由于龙骨外框架2分为四个结构相同的直角外框21,因此在展开龙骨外框架2时,龙骨外框架2会沿其整体横向的轴线和纵向的中轴线向外侧展开,此时可以将展开的任意一个直角外框21卡套在墙板主体1的相应一角外侧,使得该直角外框21前端向内延伸的凸型结构卡入墙板主体1外侧的凹槽内,之后依次转动相邻的直角外框21并卡入墙板主体1上相应的一角,直至四个直角外框21皆卡合在墙板主体1的四角处,此时四个直角外框21首尾对接形成处于同一平面的龙骨外框架2。
并且由于直角外框21通过其前端向内延伸的凸出结构卡合墙板主体1的外侧凹槽,因此龙骨外框架2对接完毕后墙板主体1的后端面与龙骨外框架2的后端面仍保持一段距离,使得墙板主体1通过龙骨外框架2安装在墙体外侧时墙板主体1的后端面不与墙体直接接触,便于后期拆卸。
步骤300、通过控制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锁死墙板矫正件6,使得龙骨外框架2的四个直角外框21被固定对接状态,并且处于龙骨外框架2四周的墙板矫正件6相互配合抵接墙板主体1的背面,使得墙板主体1的前端面保持平整。
在四个直角外框21首尾对接形成同一平面的结构时,使用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卡入其中两个直角外框21对接结构形成的凹槽内,使得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的横向嵌入板51卡入两个扣件咬合结构223的连板嵌入槽2232,同时横向嵌入板51背面的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分别卡入两个扣件咬合结构223的咬合通槽2231内。
由于横向嵌入板51与咬合通槽2231以及外框对接嵌入块52与连板嵌入槽2232形状吻合,因此在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卡入两个扣件咬合结构223后,相应的两个直角外框21完成对接并固定至当前状态。
在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在下降至卡入咬合通槽2231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相对侧的斜切槽与咬合通槽2231抵接,随着横向嵌入板51持续向内挤压,带动两个外框对接嵌入块52完全卡入咬合通槽2231内,并在卡入的过程中调整了两个对接直角外框21的平整度。
步骤400、将对接固定后的龙骨外框架2对准墙体上安装的四个框架背扣件4,使得龙骨外框架2背后的四个框架背扣件3分别扣入相应的框架背扣件4。
在四个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分别卡入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时,此时龙骨外框架2对接状态被初步固定,此时将紧固螺栓63从横向嵌入板51中心拧入墙板对齐块61的弹性螺纹套62,由于弹性螺纹套62为纵向的弹性椭圆结构,因此在紧固螺栓63拧入弹性螺纹套62时,弹性螺纹套62会由椭圆形膨胀为圆形结构,并在弹性螺纹套62膨胀的过程中会带动其两侧的两个膨胀扣件64伸出墙板对齐块61,并卡合在两个对接直角外框21的端部背面,使得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被墙板矫正件6卡死在两个直角外框21的端部,防止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掉落。
在相邻的两个直角外框21展开后,通过叠合连轴2212沿连轴余量槽2211内滑动,使得两个对接的直角外框21间距增加,便于四个直角外框21展开后前端的凸出结构卡入墙板主体1的外侧凹槽,并且后续使用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咬合固定后重新回拉直角外框21,使得四个直角外框21首尾对接后能稳固卡合墙板主体1的外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四周通过开设凹槽安装有龙骨外框架(2),所述龙骨外框架(2)背面的四角处安装有框架背扣件(3),并且所述框架背扣件(3)上对接有用于固定在墙体的框架背扣件(4);
所述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对半横向转动连接形成十字展开结构,并且所述龙骨外框架(2)通过十字展开用于包裹并卡合所述墙板主体(1)的外侧,所述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皆安装有用于咬合并固定所述龙骨外框架(2)展开部位的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抵接所述墙板主体(1)背面的墙板矫正件(6),并且所述龙骨外框架(2)的四周通过四组所述墙板矫正件(6)调整所述墙板主体(1)前端面的平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外框架(2)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直角外框(21),四个所述直角外框(21)通过首尾相连配合包裹所述墙板主体(1)四角部位,所述直角外框(21)的两端皆设有用配合安装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的外框对接结构(22),四组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通过相邻的所述外框对接结构(22)对接相邻的所述直角外框(21),并且四个所述直角外框(21)通过四组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对接形成同端面的矩形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外框(21)为对称的折角结构,并且所述直角外框(21)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直角外框(21)通过“L”型结构的凸起部分卡嵌入所述墙板主体(1)外侧的凹槽,所述直角外框(21)的厚度大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对接结构(22)包括延伸出所述直角外框(21)端部并与所述直角外框(21)保持平行的叠合连接片(221)、处于所述直角外框(21)端面并位于所述叠合连接片(221)背面的连接片叠合槽(222),以及处于所述直角外框(21)端部正面的扣件咬合结构(223),所述叠合连接片(221)和所述连接片叠合槽(222)各占所述直角外框(21)厚度的一半,两个所述直角外框(21)相邻的两个所述叠合连接片(221)分别卡入两个所述连接片叠合槽(222)内上下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连接片(221)上安装有沿其凸出方向延伸并呈长条形的连轴余量槽(2211),并且两个上下互补的所述叠合连接片(221)之间通过安装有穿过所述连轴余量槽(2211)的叠合连轴(2212)活动连接,并且两个对接的所述直角外框(21)通过所述叠合连轴(2212)在两个重合的所述连轴余量槽(2211)内移动调整相对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咬合结构(223)包括处于所述直角外框(21)上并与所述叠合连轴(2212)相对垂直的咬合通槽(2231),并且所述咬合通槽(2231)的侧面设有延伸出所述直角外框(21)端面的连板嵌入槽(2232),所述咬合通槽(2231)整体贯通所述直角外框(21),并且所述连板嵌入槽(2232)的深度为所述直角外框(21)厚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对接调整扣件(5)包括宽度与所述连板嵌入槽(2232)宽度相同的横向嵌入板(51),并且所述横向嵌入板(51)背面的两端设有两个用于卡入所述咬合通槽(2231)内部的外框对接嵌入块(52),所述横向嵌入板(51)背部的中心位置通过与所述墙板矫正件(6)用于矫正所述墙板主体(1)的平整度,并且所述墙板矫正件(6)通过所述横向嵌入板(51)卡入所述龙骨外框架(2)并抵接所述墙板主体(1)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嵌入板(51)通过卡入两个对接后所述直角外框(21)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板嵌入槽(2232),并且所述横向嵌入板(51)卡入两个所述连板嵌入槽(2232)后与所述直角外框(21)的前端面保持平行,所述横向嵌入板(51)上的两个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52)分别卡入两个对接后所述直角外框(21)相邻的所述连板嵌入槽(22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矫正件(6)包括与所述横向嵌入板(51)垂直固定连接的墙板对齐块(61),并且所述墙板对齐块(61)与所述横向嵌入板(51)背面的相对面设有椭圆形的弹性螺纹套(62),并且所述弹性螺纹套(62)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出所述横向嵌入板(51)正面的紧固螺栓(63),所述弹性螺纹套(62)的两侧安装有配合所述紧固螺栓(63)拧入所述弹性螺纹套(62)并产生形变后延伸出所述横向嵌入板(51)的膨胀扣件(64),并且两个所述膨胀扣件(64)自动展开后延伸至两个所述直角外框(21)端部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52)的相对侧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切结构,并且所述外框对接嵌入块(52)卡入所述咬合通槽(2231)后其内侧的斜切结构与所述咬合通槽(2231)形成配合所述膨胀扣件(64)卡入的余量空间。
CN202011194890.6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装配式墙板 Active CN112324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4890.6A CN112324070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装配式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4890.6A CN112324070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装配式墙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070A true CN112324070A (zh) 2021-02-05
CN112324070B CN112324070B (zh) 2022-02-18

Family

ID=7432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4890.6A Active CN112324070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装配式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407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858A (en) * 1990-04-30 1993-03-02 Daniel Jouanet Decorative panel, in particular for ceilings
JP2003348714A (ja) * 2002-05-24 2003-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制御盤
CN204178091U (zh) * 2014-10-15 2015-02-25 上虞市力飞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反光板
CN204373936U (zh) * 2015-01-19 2015-06-03 青海大学 折叠式样方框
CN207092456U (zh) * 2017-04-10 2018-03-13 上海品宅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装修墙板连接系统
CN209783932U (zh) * 2019-03-28 2019-12-13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一种便携式疾病控制调查用样方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9858A (en) * 1990-04-30 1993-03-02 Daniel Jouanet Decorative panel, in particular for ceilings
JP2003348714A (ja) * 2002-05-24 2003-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制御盤
CN204178091U (zh) * 2014-10-15 2015-02-25 上虞市力飞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反光板
CN204373936U (zh) * 2015-01-19 2015-06-03 青海大学 折叠式样方框
CN207092456U (zh) * 2017-04-10 2018-03-13 上海品宅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装修墙板连接系统
CN209783932U (zh) * 2019-03-28 2019-12-13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一种便携式疾病控制调查用样方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070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5666A (zh) 一种双曲面金属板幕墙三维调节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2324070B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
CA2886169A1 (en) Knee brace
CN105507469B (zh) 一种能适应任意曲面的弧形单元式幕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2982868A (zh) 一种阳角固定件及其安装方法
US20160285405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solar panels with asymmetrical engagment
CN212836455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用龙骨连接件
CN112360849B (zh) 一种光伏安装定位装置
CN201513060U (zh) 一种拼接式门框
CN215368389U (zh) 一种阴角连接结构
CN208267687U (zh) 一种防火防盗门的门扇
CN216840319U (zh) 一种卡扣式、隐藏式装修木板转角固定结构
CN211286178U (zh) 一种褶皱铝板连接构造
CN212562062U (zh) 一种可调角度蜂窝板系统
CN213014909U (zh) 一种防失稳构造单元幕墙系统
CN215483649U (zh) 一种阳光房的梁体连接结构
GB2582045A (en) Facades for modular buildings
CN211523689U (zh) 一种幕墙横竖龙骨任意角度调节节点
CN218492930U (zh) 一种装配式厨卫吊顶系统
CN217243324U (zh) 铝板、铝板拼接结构、铝板直角拼装结构及衣柜
CN219280937U (zh) 一种聚氨酯夹芯板拼接结构
CN214614786U (zh) 一种卫生间框架总成
CN215631011U (zh) 一种可调节型收边结构
CN211775294U (zh) 装饰墙阴角结构
CN112814312A (zh) 一种阴角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Yuey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Qikun

Inventor after: Liu Shurong

Inventor after: Wang Ping

Inventor after: Zhu Mang

Inventor after: Hua Mingzhi

Inventor after: Liang Rui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kun

Inventor before: Zhao Yuey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Ping

Inventor before: Zhu Mang

Inventor before: Hua Mingzhi

Inventor before: Liang Ru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