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4730A - 黑毛茶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黑毛茶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4730A
CN112314730A CN202011333849.2A CN202011333849A CN112314730A CN 112314730 A CN112314730 A CN 112314730A CN 202011333849 A CN202011333849 A CN 202011333849A CN 112314730 A CN112314730 A CN 112314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tir
frying
conveying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38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卢山
邓鹏飞
胡荣赐
邓放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anqiujie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anqiujie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anqiujie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anqiujie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38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4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4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4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毛茶制备系统,用于将新鲜的茶叶依次进行翻炒杀青、揉捻、炒散汽蒸以及干燥,从而制得黑毛茶,黑毛茶制备系统包括茶叶翻炒杀青设备、茶叶揉捻设备、茶叶汽蒸设备以及茶叶烘干设备,茶叶揉捻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汽蒸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揉捻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烘干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汽蒸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并使杀青后的茶叶进入茶叶揉捻设备中进行揉捻,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汽蒸,通过茶叶烘干设备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

Description

黑毛茶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毛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黑毛茶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安化黑茶有千两茶、湘尖茶、茯砖茶(茯茶)、花砖茶、黑砖茶等品种。如果按照黑茶的加工工艺来看,其实不管是哪个品种,都可以说是黑茶的一个精制工艺过程的分支。而在形成这些品种之前,还有一个加工工序,就是黑茶的初制工艺。这个过程做出来的黑茶,我们就统称它为“黑毛茶”。现有的茶叶加工仅仅停留在半自动化的机械加工阶段,全自动的茶叶加工系统本领域中至少在专利库中暂未检索到。全自动的茶叶加工系统的加工工序与传统的半自动化的机械加工工序没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在于,所有的工序均为自动化控制。黑毛茶的制备从杀青工序到揉捻工序再到炒散汽蒸工序,最后进行干燥工序,各个工序均需要人工转移茶叶,将杀青后的茶叶转移到揉捻设备,再将揉捻完的茶叶炒散,再将炒散的茶叶进行汽蒸,导致黑毛茶的制备效率低,制备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毛茶制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黑毛茶的制备效率低,制备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黑毛茶制备系统,用于将新鲜的茶叶依次进行翻炒杀青、揉捻、炒散汽蒸以及干燥,从而制得黑毛茶,黑毛茶制备系统包括茶叶翻炒杀青设备、茶叶揉捻设备、茶叶汽蒸设备以及茶叶烘干设备,茶叶揉捻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汽蒸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揉捻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烘干设备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汽蒸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并使杀青后的茶叶进入茶叶揉捻设备中进行揉捻,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汽蒸,通过茶叶烘干设备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
进一步地,茶叶翻炒杀青设备包括用于对茶叶进行翻转的翻炒装置以及与翻炒装置连接的用于将热风输送至翻炒装置内的第一热风装置,第一热风装置设有与翻炒装置的进风口连接的第一送风管道、与翻炒装置的出风口连接的循环回风管道以及用于外界空气进入的外界进风管道,通过第一热风装置将进入的外界空气和/或翻炒装置排出的风加热成热风并输送至翻炒装置内,以对翻炒装置内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茶叶的翻炒杀青。
进一步地,翻炒装置包括用于盛装茶叶的翻炒料腔、连通料腔和第一热风装置的第一送风管道的热风通道以及用于对翻炒料腔内进行翻炒的翻炒机构,翻炒料腔设有用于茶叶进入翻炒料腔内的翻炒进料口以及用于翻炒杀青后的茶叶排出翻炒料腔的翻炒出料口,翻炒料腔的出风口与循环回风管道连接;热风通道为设于翻炒料腔下方的第一热风风腔;或者热风通道呈环形将翻炒料腔围合;或者热风通道呈螺旋状绕于燃烧腔外。
进一步地,翻炒料腔呈管状,翻炒料腔的翻炒进料口与热风管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翻炒料腔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料腔的出风口与翻炒出料口分别位于翻炒料腔的第二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机构包括安装于翻炒料腔内的转轴、呈螺旋状布设于转轴上的螺旋挡料板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装置,通过转轴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螺旋挡料板翻炒料腔内的茶叶,并将茶叶从翻炒料腔的第一端输送至翻炒料腔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茶叶揉捻设备包括设备架、安装于设备架上的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装置以及安装于设备架上的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揉捻装置中进行揉捻的揉捻上料装置;多个揉捻装置沿水平方向排布于设备架上,揉捻上料装置包括安装于设备架上并位于揉捻装置的进料口的上方的揉捻进料斗以及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进料斗内的揉捻上料机构,多个揉捻进料斗与多个揉捻装置一一对应,通过上料机构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杀青后的茶叶分别输送至揉捻进料斗内。
进一步地,多个揉捻装置沿水平方向排布为一排,设备架上安装有相对布设的两排揉捻装置以及与两排揉捻装置相对应的两个分配槽,输送带组件包括上斜坡输送带以及水平输送带,上斜坡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的出料端的下方,两个水平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上斜坡输送带的出料端的下方,且两个水平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位于两个分配槽的上方。
进一步地,茶叶汽蒸设备包括设有网孔结构的滚筒、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揉捻后的茶叶输送至滚筒内的汽蒸上料机构、用于驱动滚筒转动以将滚筒内的茶叶炒散的滚筒驱动装置、用于将蒸汽输送至滚筒内的蒸汽输送机构、用于将滚筒内的蒸汽排出的排气机构、用于控制蒸汽输送机构输送至滚筒内的蒸汽量的蒸汽控制机构以及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排出的汽蒸下料机构。
进一步地,茶叶汽蒸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内设有用于与滚筒转动连接的滚筒支承,汽蒸上料机构安装于设备外壳的第一端的顶部,且汽蒸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伸入滚筒内,汽蒸下料机构安装于设备外壳的第二端的底部,蒸汽输送机构安装于设备外壳的下方,且蒸汽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从设备外壳的第一端伸入滚筒内,排气机构安装于设备外壳的第二端的顶部;汽蒸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排出的茶叶输送至设备外壳的第一端的上方的上料输送带、与上料输送带的出料端连接的汽蒸散料斗以及与汽蒸散料斗连接并伸入滚筒内的汽蒸进料斗。
进一步地,茶叶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室内的烘干上料装置以及用于向烘干室内输送热风的第二热风装置,烘干室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热风装置连接的进风口,使得一部分热风进入烘干室的顶部,另一部分热风在烘干室内由下至上地流动,烘干室的顶部设有与烘干上料装置的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口,烘干室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烘干室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安装有用于铺设茶叶并将茶叶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输送的输送组件,多个输送组件由上至下间隔并交错排布,且相邻的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相反,使茶叶从烘干室的进料口落入输送组件上,进而将茶叶从上至下地呈S形输送并铺设于输送组件上进行烘干,并从烘干室的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带滚动输送的驱动装置;输送带包括输送链以及铰接于输送链上的活动板,多个活动板沿输送链的滚动方向排布,通过滚动至输送链上方的多个活动板彼此搭接,从而铺设茶叶并输送至下方的输送组件上;通过滚动至输送链下方的多个活动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而相互间隔排布,使活动板上残留的茶叶也下落至下方的输送组件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黑毛茶制备系统,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破坏新鲜茶叶的组织和酶的活性,使茶叶的内含物快速转化,杀青后的茶叶直接输送至茶叶揉捻设备中进行揉捻,通过茶叶揉捻设备将茶叶揉捻成条,揉捻后茶叶容易成团状,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并利用高温蒸汽将茶叶汽蒸,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进一步转化,然后再通过茶叶烘干设备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整个制备过程,无需人工转移茶叶,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黑毛茶的制备周期。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燃烧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揉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揉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汽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汽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烘干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烘干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燃烧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色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1、翻炒装置;111、翻炒料腔;112、热风通道;113、翻炒进料口;114、翻炒出料口;115、螺旋挡料板;12、第一热风装置;121、第一送风管道;122、循环回风管道;123、外界进风管道;124、第一燃烧腔;125、第一加热风道;126、第一液化石油气罐;127、第一液化石油气气化器;128、第一控制装置;129、第一杀青进风风机;130、第二杀青进风风机;131、第一输气管;132、第一供气管道;2、茶叶揉捻设备;21、设备架;22、揉捻装置;23、揉捻上料装置;231、分配槽;232、水平导轨;233、转移装置;234、输送带组件;2341、上斜坡输送带;2342、水平输送带;2343、吹料风扇;235、揉捻进料斗;3、茶叶汽蒸设备;31、设备外壳;311、滚筒;312、滚筒支承;313、滚筒驱动装置;314、排气机构;315、汽蒸下料机构;32、汽蒸上料机构;321、上料输送带;322、汽蒸散料斗;323、汽蒸进料斗;33、蒸汽输送机构;34、蒸汽控制机构;4、茶叶烘干设备;41、烘干室;411、输送组件;4111、输送链;4112、活动板;42、第二热风装置;421、第二送风管道;422、第二加热风道;423、第二燃烧腔;424、第二液化石油气罐;425、第二液化石油气气化器;426、第二控制装置;427、第一烘干进风风机;428、第二烘干进风风机;429、第二输气管;430、第二供气管道;43、烘干上料装置;431、上斜坡输送机构;432、水平输送机构;433、下斜坡输送机构;434、均料滚刷;5、茶叶色选设备;51、色选设备架;52、摆动进料斗;53、振动喂料器;54、提升输送带;55、溜槽滑道组件;551、一级溜槽滑道;552、二级溜槽滑道;553、三级溜槽滑道;554、第一下滑道;555、第二下滑道;556、第三下滑道;557、第四下滑道;56、良品槽;57、一次次品槽;58、二次次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翻炒杀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燃烧腔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揉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揉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汽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汽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烘干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烘干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燃烧腔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茶叶色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6、图8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黑毛茶制备系统,用于将新鲜的茶叶依次进行翻炒杀青、揉捻、炒散汽蒸以及干燥,从而制得黑毛茶,黑毛茶制备系统包括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茶叶揉捻设备2、茶叶汽蒸设备3以及茶叶烘干设备4,茶叶揉捻设备2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汽蒸设备3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揉捻设备2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烘干设备4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汽蒸设备3的出料端的下方,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并使杀青后的茶叶进入茶叶揉捻设备2中进行揉捻,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3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汽蒸,通过茶叶烘干设备4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本发明的黑毛茶制备系统,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破坏新鲜茶叶的组织和酶的活性,使茶叶的内含物快速转化,杀青后的茶叶直接输送至茶叶揉捻设备2中进行揉捻,通过茶叶揉捻设备2将茶叶揉捻成条,揉捻后茶叶容易成团状,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3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并利用高温蒸汽将茶叶汽蒸,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进一步转化,然后再通过茶叶烘干设备4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整个制备过程,无需人工转移茶叶,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黑毛茶的制备周期。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包括用于对茶叶进行翻转的翻炒装置11以及与翻炒装置11连接的用于将热风输送至翻炒装置11内的第一热风装置12,第一热风装置12设有与翻炒装置11的进风口连接的第一送风管道121、与翻炒装置11的出风口连接的循环回风管道122以及用于外界空气进入的外界进风管道123,通过第一热风装置12将进入的外界空气和/或翻炒装置11排出的风加热成热风并输送至翻炒装置11内,以对翻炒装置11内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茶叶的翻炒杀青。本发明的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翻炒装置11对茶叶进行翻炒的同时,利用第一热风装置12输送的热风对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茶叶的翻炒杀青,通过在第一热风装置12上设置循环回风管道122,循环回风管道122连接翻炒装置11的出风口,使第一热风装置12输送至翻炒装置11中的热风与茶叶进行热交换后又重新回到第一热风装置12中,再经过第一热风装置12将翻炒装置11排出的风进一步加热,翻炒装置11排出的风中的余热不会流失,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损耗,降低了成本,此外,第一热风装置12还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外界进风管道123,可根据加热茶叶所需的风量和循环回风管道122中的风量,调节外界进风管道123进入第一热风装置12内的风量,使第一热风装置12输送至翻炒装置11内的热风风量与加热茶叶所需的风量相符,并且根据加热茶叶的温度要求调节第一热风装置12的加热温度,从而保证翻炒杀青后的茶叶的符合加工要求。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循环回风管道122以及外界进风管道123上均设有用于控制进风量的翻板闸。循环回风管道122的出风口设有弯口朝下的出风弯道。由于翻炒装置11排出的风会带有部分茶叶颗粒,通过设置弯口朝下的出风弯道与第一热风装置12,防止茶叶颗粒进入第一热风装置12循环回风管道122。可选地,循环回风管道122的出风口设有过滤装置,以拦截循环风中的茶叶颗粒。
如图1-5所示,翻炒装置11包括用于盛装茶叶的翻炒料腔111、连通翻炒料腔111和第一热风装置12的第一送风管道121的热风通道112、用于对翻炒料腔111内进行翻炒的翻炒机构、用于茶叶进入翻炒料腔111内的翻炒进料口113以及用于翻炒杀青后的茶叶排出翻炒料腔111的翻炒出料口114,翻炒料腔111的出风口与循环回风管道122连接。可选地,热风通道112上设有多个用于热风进入翻炒料腔111中的出风孔。热风通道112中的热风进入翻炒料腔111内与茶叶交换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热风通道112为设于翻炒料腔111下方的热风风腔。使热风由下而上的进入翻炒料腔111内而与翻炒料腔111底部的茶叶充分接触。可选地,与翻炒料腔111或者热风通道112呈环形将翻炒料腔111围合。可选地,热风通道112呈螺旋状绕于第一燃烧腔124外。使翻炒料腔111周围均有热风加热,翻炒料腔111中茶叶的受热更均匀。
如图1-5所示,翻炒料腔111呈管状,翻炒料腔111的翻炒进料口113与热风管道的进风口位于分别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料腔111的出风口与翻炒出料口114分别位于翻炒料腔111的第二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机构包括安装于翻炒料腔111内的转轴、呈螺旋状布设于转轴上的螺旋挡料板115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螺旋挡料板115翻炒翻炒料腔111内的茶叶,并将茶叶从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输送至翻炒料腔111的第二端。热风通道112的温度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温度逐渐降低,翻炒料腔111内茶叶也是从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输送至翻炒料腔111的第二端,从而使最先进入翻炒料腔111中的温度较高的热风先与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的最新进入的水分最多的茶叶相互接触。
如图1-5所示,第一热风装置12包括第一燃烧腔124、用于将燃料输送至第一燃烧腔124中的燃料供给机构、用于给第一燃烧腔124中燃料燃烧提供空气的供气机构以及设有第一燃烧腔124周围的第一加热风道125,第一加热风道125的进风口与循环回风管道122和外界进风管道123连接,第一加热风道125的出风口与第一送风管道121连接。燃料供给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液化石油气罐126、与液化石油气管连接的第一液化石油气气化器127以及用于控制液化石油气输送至第一燃烧腔124中的第一控制装置128。第一控制装置128通过第一输气管131与第一燃烧腔124连接。第一热风装置12还包括用于将进入的外界空气以及翻炒装置11排出的风抽吸至第一加热风道125内的第一杀青进风风机129,供气机构包括与第一燃烧腔124连接的第一供气管道132以及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第一供气管道132内的第二杀青进风风机130。每个液化石油气管的输出端上均安装于与第一控制装置128连接的控制阀,第一杀青进风风机129和第二杀青进风风机130也均与第一控制装置128连接,第一控制装置128根据茶叶所需热风风量调节第一杀青进风风机129抽至第一加热风道125中的进风量,以及根据第一送风管道121的温度调节控制阀,以调节进行第一燃烧腔124中的液化石油气进气量,并根据液化石油气进气量调节第二杀青进风风机130抽至第一燃烧腔124内的空气进气量。可选地,燃料供给机构将天然气输送至第一燃烧腔124内。
如图1-5所示,第一加热风道125呈环形将第一燃烧腔124围合;通过第一燃烧腔124对周围的第一加热风道125中的气流充分加热形成热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风道125呈螺旋状绕于第一燃烧腔124外,从而提高了第一加热风道125内热风的输送距离长,第一加热风道125受热的时间也延长,温度升高。
如图1-5所示,第一加热风道125通过软接管与进风管道连接。软接管具有缓冲作用,减少第一加热风道125与第一送风管道121之间的振动,并且可根据第一加热风道125的出风口与第一送风管道121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而伸缩调节,便于安装。翻炒装置11与第一热风装置12之间通过墙体隔挡,以保持翻炒装置11的工作环境清洁。翻炒装置11与第一热风装置12安装于墙体隔挡的两个独立空间内,有效地避免异味及杂质进入翻炒装置11中,而污染了翻炒装置11中的茶叶,也避免翻炒装置11中的茶叶颗粒飘至第一热风装置12内而影响第一热风装置12的运行。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叶揉捻设备2,用于对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茶叶进行揉捻,茶叶揉捻设备2包括设备架21、安装于设备架21上的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装置22以及安装于设备架21上的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揉捻装置22中进行揉捻的揉捻上料装置23。
如图6-7所示,多个揉捻装置22沿水平方向排布于设备架21上,揉捻上料装置23包括安装于设备架21上并位于揉捻装置22的进料口的上方的揉捻进料斗235以及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揉捻进料斗235内的揉捻上料机构,多个揉捻进料斗235与多个揉捻装置22一一对应,通过上料机构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分别输送至揉捻进料斗235内。通过多个揉捻装置22同时揉捻茶叶,从而提高了茶叶揉捻设备2的茶叶处理量,进而提高了揉捻效率。
如图6-7所示,揉捻上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设于设备架21并位于揉捻进料斗235上方的分配槽231、沿水平方向安装于分配槽231两侧的水平导轨232、与水平导轨232滑动连接的转移装置233以及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分配槽231中的输送带组件234,分配槽231上设有与多个揉捻进料斗235一一对应的下料口,通过转移装置233将输送至分配槽231中的茶叶转移至各个下料口处,从而使茶叶经揉捻进料斗235进入揉捻装置22中进行揉捻。转移装置233包括与水平导轨232滑动连接的滑动座、用于驱动滑动座在水平滑轨上滑动的直线电机以及安装于滑动座上并伸入分配槽231内的吊料斗。
如图6-7所示,多个揉捻装置22沿水平方向排布为一排,设备架21上安装有相对布设的两排揉捻装置22以及与两排揉捻装置22相对应的两个分配槽231,输送带组件234包括上斜坡输送带2341以及水平输送带2342,上斜坡输送带2341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的出料端的下方,两个水平输送带2342的进料端均位于上斜坡输送带2341的出料端的下方,且两个水平输送带2342的出料端分别位于两个分配槽23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三个揉捻装置22为一排。
可选地,转移装置233包括与水平导轨232滑动连接的滑动架、安装于滑动架上的转移输送带送带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架在水平导轨232上滑动的直线电机,转移输送带的长度等于多个揉捻进料斗235的布设总长度的一半。通过将转移输送带滑动至水平输送带2342的出料端的下方,且转移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其中一个揉捻进料斗235的上方,从而使水平输送带2342上的茶叶先落于转移输送带上,再从转移输送带落于下方的揉捻进料斗235,最后进入揉捻装置22内进行揉捻。上斜坡输送带2341的上方安装有用于朝斜向上的方向吹风的吹料风扇2343,以将上斜坡输送带2341上的堆状的茶叶吹散呈薄层状。上斜坡输送带2341上设有挡板,以防止茶叶下滑。
如图6-7所示,揉捻装置22包括揉捻盘,揉捻盘顶部设有揉捻筋,在揉捻盘上方设有底部开口的揉捻桶,揉捻桶内装有茶叶,茶叶被压实在揉捻盘上并随揉捻桶在揉捻盘内做离心运动,以实现揉捻桶内茶叶揉捻工作。下料装置设于揉捻盘的下方。揉捻桶的桶口安装有桶盖以及用于驱动桶盖转动以开启揉捻桶的转盖机构。
如图8和图9所示,茶叶汽蒸设备3包括设有网孔结构的滚筒311、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2揉捻后的茶叶输送至滚筒311内的汽蒸上料机构32、用于驱动滚筒311转动以将滚筒311内的茶叶炒散的滚筒驱动装置313、用于将蒸汽输送至滚筒311内的蒸汽输送机构33、用于将滚筒311内的蒸汽排出的排气机构314、用于控制蒸汽输送机构33输送至滚筒311内的蒸汽量的蒸汽控制机构34以及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排出的汽蒸下料机构315。可选地,滚动驱动装置包括滚筒驱动电机以及连接滚筒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滚筒311的传动组件。
如图8和图9所示,茶叶汽蒸设备3包括设备外壳31,设备外壳31内设有用于与滚筒311转动连接的滚筒支承312,汽蒸上料机构32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的顶部,且汽蒸上料机构32的出料端伸入滚筒311内,汽蒸下料机构315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二端的底部,蒸汽输送机构33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下方,且蒸汽输送机构33的输出端从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伸入滚筒311内,排气机构314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二端的顶部。滚筒311内的蒸汽从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向设备外壳31的第二端温度逐渐降低,最先进入滚筒311内的高温蒸汽与新进入的茶叶相接触。
如图8和图9所示,汽蒸上料机构32包括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2排出的茶叶输送至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的上方的上料输送带321、与上料输送带321的出料端连接的汽蒸散料斗322以及与汽蒸散料斗322连接并伸入滚筒311内的汽蒸进料斗323。可选地,汽蒸散料斗322内安装有散料滚刷。可选地,汽蒸散料斗322内安装有搅料板。可选地,汽蒸散料斗322内安装有用于将揉捻后团状的茶叶振散的振动装置。
如图10-16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叶烘干设备4,用于对茶叶汽蒸设备3炒散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茶叶烘干设备4包括烘干室41、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室41内的烘干上料装置43以及用于向烘干室41内输送热风的第二热风装置42,烘干室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热风装置42连接的进风口,使得一部分热风进入烘干室41的顶部,另一部分热风在烘干室41内由下至上地流动,烘干室41的顶部设有与烘干上料装置43的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口,烘干室4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烘干室41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安装有用于铺设茶叶并将茶叶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输送的输送组件411,多个输送组件411由上至下间隔并交错排布,且相邻的输送组件411的输送方向相反,使茶叶从烘干室41的进料口落入输送组件411上,进而将茶叶从上至下地呈S形输送并铺设于输送组件411上进行烘干,并从烘干室41的出料口排出。
如图10-16所示,本发明的茶叶烘干设备,通过烘干室41的顶部设置与烘干上料装置43的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口,在烘干室41的底部设置出料口,并在烘干室41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安装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输送的输送组件411,并将多个输送组件411由上至下间隔并交错排布,且相邻的输送组件411的输送方向相反,因此,烘干上料装置43输送至烘干室41内的茶叶先从进料口落于输送组件411上,再通过多个输送组件411将茶叶从上至下地呈S形输送,并且通过在烘干室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与第二热风装置42连接的进风口,使一部分热风进入烘干室41的顶部,另一部分热风在烘干室41内由下至上的流动,因此烘干室41顶部的温度最高,从而对烘干室41顶部区域新进入的茶叶进行初步烘干,再通过从下至上流动的热风对多个输送组件411上从上至下地呈S形输送的茶叶进行持续烘干,此外,茶叶从上方的输送组件411落于下方的输送组件411的过程中,茶叶为流动状态而与热风得到了更充分的接触,因此,本发明的茶叶烘干设备,无需人工进行茶叶的进料和出料,且茶叶烘干均匀,烘干效果好。
如图10-16所示,输送组件411包括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带滚动输送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与输送带连接的传动辊以及用于驱动传动辊转动的电机。输送带包括输送链4111以及铰接于输送链4111上的活动板4112,多个活动板4112沿输送链4111的滚动方向排布,通过滚动至输送链4111上方的多个活动板4112彼此搭接,从而铺设茶叶并输送至下方的输送组件411上;通过滚动至输送链4111下方的多个活动板4112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而相互间隔排布,使活动板4112上残留的茶叶也下落至下方的输送组件411上。活动板4112上设有用于热风流通的网状孔。活动板4112向下摆动时,使网状孔中的茶叶一同甩出,落于下方的输送组件411的活动板4112上,从而避免活动板4112上的网状孔堵塞而影响热风的流通。
如图10-16所示,烘干上料装置43包括出料端伸于烘干室41顶部的进料口处的用于将茶叶由下至上地输送至烘干室41内的上斜坡输送机构431。烘干上料装置43还包括与上斜坡输送机构431垂直布设并架设于上斜坡输送机构431的进料端两侧的水平输送机构432以及与水平输送机构432垂直布设的用于将茶叶汽蒸设备3输出的茶叶由上至下的输送至水平输送机构432上的下斜坡输送机构433。通过两个下斜坡输送机构433将揉捏设备输出的茶叶分别输送至两个水平输送机构432上,进而通过两个水平输送机构432将带烘干的茶叶从上斜坡输送机构431的两侧输送至上斜坡输送机构431的进料端,茶叶分布得更均匀,且上料的效率更高。
如图10-16所示,上斜坡输送机构431上设有均料滚刷434,通过均料滚刷434将上斜坡输送机构431上堆状的茶叶梳理成均匀铺设的薄层状,有利于茶叶的均匀受热。可选地,多个均料滚刷434沿上斜坡输送机构431的输送方向排布。上斜坡输送机构431包括斜坡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斜坡输送带滚动的上斜坡驱动装置。斜坡输送带上设有多个挡板,以防止斜坡输送带上的茶叶下滑。通过电机驱动均料滚刷434转动,且均料滚刷434的转动方向与斜坡输送带的滚动方向相同。
如图10-16所示,第二热风装置42包括第二燃烧腔423、用于将燃料输送至第二燃烧腔423中的燃料供给机构、用于给第二燃烧腔423中燃料燃烧提供空气的供气机构、设有第二燃烧腔423周围的第二加热风道422以及连接第二加热风道422与烘干室41的进风口的第二送风管道421。第二热风装置42还包括用于将进入的外界空气抽吸至第二加热风道422内的第一烘干进风风机427,供气机构包括与第二燃烧腔423连接的第二供气管道430以及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第二供气管道430内的第二烘干进风风机428。燃料供给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液化石油气罐424、与液化石油气管连接的第二液化石油气气化器425以及用于控制液化石油气输送至第二燃烧腔423中的第二控制装置426。第二控制装置426通过第二输气管429与第二燃烧腔423连接。每个液化石油气管的输出端上均安装于与第二控制装置426连接的控制阀,第一进风机和第二进风机也均与第二控制装置426连接,第二控制装置426根据茶叶所需热风风量调节第一进风机抽至第二加热风道422中的进风量,以及根据第二送风管道421的温度调节控制阀,以调节进行第二燃烧腔423中的液化石油气进气量,并根据液化石油气进气量调节第二烘干进风风机428抽至第二燃烧腔423内的空气进气量。可选地,燃料供给机构将天然气输送至第二燃烧腔423内。
如图10-16所示,第二加热风道422呈环形将第二燃烧腔423围合;通过第二燃烧腔423对周围的第二加热风道422中的气流充分加热形成热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风道422呈螺旋状绕于第二燃烧腔423外,从而提高了第二加热风道422内热风的输送距离长,第二加热风道422受热的时间也延长,温度升高。
可选地,第二加热风道422通过软接管与第二送风管道421连接。软接管具有缓冲作用,减少第二加热风道422与第二送风管道421之间的振动,并且可根据第二加热风道422的出风口与第二送风管道421的进风口之间的距离而伸缩调节,便于安装。烘干室41与第二热风装置42之间通过墙体隔挡,以保持烘干室41的工作环境清洁。烘干室41与第二热风装置42安装于墙体隔挡的两个独立空间内,有效地避免异味及杂质进入烘干室41中,而污染了烘干室41中的茶叶,也避免烘干室41中的茶叶颗粒飘至第二热风装置42内而影响第二热风装置42的运行。
可选地,烘干室41的出料口的下方安装有用于将烘干后的茶叶输送至下一个工序的出料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经烘干后的茶叶为毛茶,通过出料机构4将毛茶输送至筛分设备中,以进行砖茶的制备。烘干室41上设有检修门,以便烘干室41进行维护。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黑毛茶制备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分选的茶叶色选设备5,茶叶色选设备5包括色选设备架51,色选设备架51顶部安装有摆动进料斗52,色选设备架51上还安装有位于摆动进料斗52下方的振动喂料器53以及位于振动喂料器53下方的溜槽滑道组件55,色选设备架51的底部安装有良品槽56、一次次品槽57以及二次次品槽58。茶叶色选设备5还包括用于将干燥后的茶叶输送至色选设备架51顶部的摆动进料斗52中的提升输送带54。溜槽滑道组件55包括位于振动喂料器53下方的一级溜槽滑道551、位于一级溜槽滑道551下方的二级溜槽滑道552以及位于二级溜槽滑道552下方的三级溜槽滑道553,三级溜槽滑道553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三级溜槽滑道553位于二次次品槽58和一次次品槽57的上方,且前段三级溜槽滑道553设有与二次次品槽58和一次次品槽57相对应的出料口,后段三级溜槽滑道553位于一次次品槽57和良品槽56的上方,且后段三级溜槽滑道553设有与一次次品槽57和良品槽56相对应的出料口。溜槽滑道组件55还包括用于将一级溜槽滑道551上远离第一溜槽滑道的滑道口的茶叶的滑入二级溜槽滑道552中的第一下滑道554、用于将一级溜槽滑道551上靠近第一溜槽滑道的滑道口的茶叶的滑入前段三级溜槽滑道553中的第二下滑道555、用于将二级溜槽滑道552上靠近第一下滑道554的滑道口的茶叶的滑入前段三级溜槽滑道553中的第三下滑道556、用于将二级溜槽滑道552上远离第一下滑道554的滑道口的茶叶的滑入后段三级溜槽滑道553中的第四下滑道557。由于叶片与茶梗自身重量的不同,茶梗部分较重,叶片较轻,则叶片滑出的距离大于茶梗滑出的距离,因此茶叶在下滑的过程中得到筛分。振动喂料器53排出的茶叶落于一级溜槽滑道551上并下滑至一级溜槽滑道551的滑道口处,茶梗较多的部分比叶片较多的部分靠近所下滑滑道的滑道口,从而得到一次筛分,使叶片较多的部分从第一下滑道554下滑至二级溜槽滑道552上,茶梗较多的部分则从第二下滑道555下滑至前段的三级溜槽滑道553上。经第一下滑道554下滑至二级溜槽滑道552上的茶叶得到二次筛分,茶梗较多的部分比叶片较多的部分靠近滑道口,使叶片较多的部分从第四下滑道557下滑至后段的三级溜槽滑道553中,茶梗较多的部分从第三下滑道556下滑至前段的三级流道槽中。经第四下滑道557下滑至后段的三级溜槽滑道553上的茶叶得到三次筛分,茶梗较多的部分比叶片较多的部分靠近第四下滑道557的滑道口,使叶片较多的部分落入良品槽56中,茶梗较多的部分落入一次次品槽57中。经第三下滑道556下滑至前段的三级溜槽滑道553上的茶叶得到再次筛分,茶梗较多的部分比叶片较多的部分靠近第三下滑道556的滑道口,使叶片较多的部分落入一次品槽中,茶梗较多的部分落入二次次品槽58中。可选地,一级溜槽滑道551上设有用于朝第一下滑道554喷射气流的一级喷气嘴,二级溜槽滑道552上设有用于朝第四下滑道557喷射气流的二级喷气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黑毛茶制备系统,用于将新鲜的茶叶依次进行翻炒杀青、揉捻、炒散汽蒸以及干燥,从而制得黑毛茶,其特征在于,
黑毛茶制备系统包括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茶叶揉捻设备(2)、茶叶汽蒸设备(3)以及茶叶烘干设备(4),
茶叶揉捻设备(2)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汽蒸设备(3)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揉捻设备(2)的出料端的下方,茶叶烘干设备(4)的进料端位于茶叶汽蒸设备(3)的出料端的下方,
通过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将新鲜的茶叶翻炒杀青,并使杀青后的茶叶进入茶叶揉捻设备(2)中进行揉捻,进而通过茶叶汽蒸设备(3)将揉捻后的茶叶炒散汽蒸,通过茶叶烘干设备(4)将汽蒸后的茶叶进行干燥,从而制备得到黑毛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包括用于对茶叶进行翻转的翻炒装置(11)以及与翻炒装置(11)连接的用于将热风输送至翻炒装置(11)内的第一热风装置(12),第一热风装置(12)设有与翻炒装置(11)的进风口连接的第一送风管道(121)、与翻炒装置(11)的出风口连接的循环回风管道(122)以及用于外界空气进入的外界进风管道(123),通过第一热风装置(12)将进入的外界空气和/或翻炒装置排出的风加热成热风并输送至翻炒装置(11)内,以对翻炒装置(11)内的茶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茶叶的翻炒杀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翻炒装置(11)包括用于盛装茶叶的翻炒料腔(111)、连通料腔和第一热风装置(12)的第一送风管道(121)的热风通道(112)以及用于对翻炒料腔(111)内进行翻炒的翻炒机构,翻炒料腔(111)设有用于茶叶进入翻炒料腔(111)内的翻炒进料口(113)以及用于翻炒杀青后的茶叶排出翻炒料腔(111)的翻炒出料口(114),翻炒料腔(111)的出风口与循环回风管道(122)连接;热风通道(112)为设于翻炒料腔(111)下方的第一热风风腔;或者热风通道(112)呈环形将翻炒料腔(111)围合;或者热风通道(112)呈螺旋状绕于燃烧腔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翻炒料腔(111)呈管状,翻炒料腔(111)的翻炒进料口(113)与热风管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料腔(111)的出风口与翻炒出料口(114)分别位于翻炒料腔(111)的第二端的上方和下方;翻炒机构包括安装于翻炒料腔(111)内的转轴、呈螺旋状布设于转轴上的螺旋挡料板(115)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轴驱动装置,通过转轴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使螺旋挡料板(115)翻炒料腔(111)内的茶叶,并将茶叶从翻炒料腔(111)的第一端输送至翻炒料腔(111)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茶叶揉捻设备(2)包括设备架(21)、安装于设备架(21)上的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装置(22)以及安装于设备架(21)上的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揉捻装置(22)中进行揉捻的揉捻上料装置(23);
多个揉捻装置(22)沿水平方向排布于设备架(21)上,揉捻上料装置(23)包括安装于设备架(21)上并位于揉捻装置(22)的进料口的上方的揉捻进料斗(235)以及用于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输送至进料斗内的揉捻上料机构,多个揉捻进料斗(235)与多个揉捻装置(22)一一对应,通过上料机构将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杀青后的茶叶分别输送至揉捻进料斗(23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揉捻装置(22)沿水平方向排布为一排,设备架(21)上安装有相对布设的两排揉捻装置(22)以及与两排揉捻装置(22)相对应的两个分配槽(231),
输送带组件(234)包括上斜坡输送带(2341)以及水平输送带(2342),上斜坡输送带(2341)的进料端位于茶叶翻炒杀青设备(1)的出料端的下方,两个水平输送带(2342)的进料端均位于上斜坡输送带(2341)的出料端的下方,且两个水平输送带(2342)的出料端分别位于两个分配槽(23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茶叶汽蒸设备(3)包括设有网孔结构的滚筒、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2)揉捻后的茶叶输送至滚筒内的汽蒸上料机构(32)、用于驱动滚筒转动以将滚筒内的茶叶炒散的滚筒驱动装置(313)、用于将蒸汽输送至滚筒内的蒸汽输送机构(33)、用于将滚筒内的蒸汽排出的排气机构(314)、用于控制蒸汽输送机构(33)输送至滚筒内的蒸汽量的蒸汽控制机构(34)以及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排出的汽蒸下料机构(3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茶叶汽蒸设备(3)包括设备外壳(31),设备外壳(31)内设有用于与滚筒(311)转动连接的滚筒支承(312),
汽蒸上料机构(32)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的顶部,且汽蒸上料机构(32)的出料端伸入滚筒(311)内,汽蒸下料机构(315)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二端的底部,蒸汽输送机构(33)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下方,且蒸汽输送机构(33)的输出端从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伸入滚筒(311)内,排气机构(314)安装于设备外壳(31)的第二端的顶部;
汽蒸上料机构(32)包括用于将茶叶揉捻设备(2)排出的茶叶输送至设备外壳(31)的第一端的上方的上料输送带(321)、与上料输送带(321)的出料端连接的汽蒸散料斗(322)以及与汽蒸散料斗(322)连接并伸入滚筒(311)内的汽蒸进料斗(3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茶叶烘干设备(4)包括烘干室(41)、用于将炒散汽蒸后的茶叶输送至烘干室(41)内的烘干上料装置(43)以及用于向烘干室(41)内输送热风的第二热风装置(42),
烘干室(4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二热风装置(42)连接的进风口,使得一部分热风进入烘干室(41)的顶部,另一部分热风在烘干室(41)内由下至上地流动,
烘干室(41)的顶部设有与烘干上料装置(43)的出料端连接的进料口,烘干室(4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烘干室(41)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安装有用于铺设茶叶并将茶叶从进料口输送至出料口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输送的输送组件(411),多个输送组件(411)由上至下间隔并交错排布,且相邻的输送组件(411)的输送方向相反,使茶叶从烘干室(41)的进料口落入输送组件(411)上,进而将茶叶从上至下地呈S形输送并铺设于输送组件(411)上进行烘干,并从烘干室(41)的出料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毛茶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输送组件(411)包括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带滚动输送的驱动装置;
输送带包括输送链(4111)以及铰接于输送链(4111)上的活动板(4112),多个活动板(4112)沿输送链(4111)的滚动方向排布,
通过滚动至输送链(4111)上方的多个活动板(4112)彼此搭接,从而铺设茶叶并输送至下方的输送组件(411)上;通过滚动至输送链(4111)下方的多个活动板(4112)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而相互间隔排布,使活动板(4112)上残留的茶叶也下落至下方的输送组件(411)上。
CN202011333849.2A 2020-11-25 2020-11-25 黑毛茶制备系统 Pending CN112314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849.2A CN112314730A (zh) 2020-11-25 2020-11-25 黑毛茶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849.2A CN112314730A (zh) 2020-11-25 2020-11-25 黑毛茶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4730A true CN112314730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9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3849.2A Pending CN112314730A (zh) 2020-11-25 2020-11-25 黑毛茶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47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9063Y (zh) * 2002-08-28 2003-08-27 李传孝 履带翻板式低温干燥机
CN106135496A (zh) * 2016-08-25 2016-11-23 兴业县智能机械厂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106417699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刘红林 一种茶叶加工全自动生产线
CN106472726A (zh) * 2016-12-09 2017-03-08 湖南惟楚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黑毛茶加工设备
CN206923600U (zh) * 2017-04-11 2018-01-26 景德镇市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循环式茶叶杀青筛选装置
CN208998497U (zh) * 2018-11-01 2019-06-18 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网带烘干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9063Y (zh) * 2002-08-28 2003-08-27 李传孝 履带翻板式低温干燥机
CN106135496A (zh) * 2016-08-25 2016-11-23 兴业县智能机械厂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106417699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刘红林 一种茶叶加工全自动生产线
CN106472726A (zh) * 2016-12-09 2017-03-08 湖南惟楚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节能黑毛茶加工设备
CN206923600U (zh) * 2017-04-11 2018-01-26 景德镇市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循环式茶叶杀青筛选装置
CN208998497U (zh) * 2018-11-01 2019-06-18 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用网带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43062U (zh) 畜禽粪便发酵系统
CN208907723U (zh) 一种种子加工用烘干设备
CN206380654U (zh) 一种自动好氧发酵系统
CN109566777B (zh) 一种基于自动称重的珠茶连续化做形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10595157A (zh) 粮食烘干机
CN112273487A (zh) 茶叶揉捻设备
CN212728770U (zh) 一种烟草醇化装置
CN105248628A (zh) 用于制作面粉的烘干装置
CN112314730A (zh) 黑毛茶制备系统
CN216409573U (zh) 多段式谷物干燥装置
CN107504794A (zh) 一种免清理的烘干设备
CN112665368A (zh) 一种谷物干燥室及谷物干燥机
CN112129050A (zh) 一种核桃烘干机组
CN111023783A (zh) 一种高效谷物烘干机
CN107677107A (zh) 一种用于樱花树种子的连续烘干装置
CN218915803U (zh) 一种新型饲料烘干装置
CN110906726A (zh) 一种烘干机
CN112503910A (zh) 茶叶烘干设备
CN110608598A (zh) 一种玉米穗粒联动干燥生产线
CN115090529B (zh) 一种羽绒多级筛选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CN207763399U (zh) 一种可除杂的谷物干燥设备
CN213454800U (zh) 一种稻谷的烘干装置
CN112273470A (zh) 茶叶杀青揉捻汽蒸组合机
CN212658017U (zh) 一种网带式干燥机
CN207957154U (zh) 一种粮食谷物仓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