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4020A -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4020A
CN112314020A CN201980043119.8A CN201980043119A CN112314020A CN 112314020 A CN112314020 A CN 112314020A CN 201980043119 A CN201980043119 A CN 201980043119A CN 112314020 A CN112314020 A CN 112314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s
information
cell
rstd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1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4020B (zh
Inventor
山田良太
留场宏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4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4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4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4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6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0Position of receiver fix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e.g. omega or decc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27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actual mobile position, i.e. position determined on mob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36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measured values, i.e. measurement on mobile and position calculation on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波束成形改善位置估计精度的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从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在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上接收PRS;位置测量部,测量位置信息;以及发送部,发送位置信息,根据用从所述参考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从所述邻接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求出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发送所述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12302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服务为目标,正在积极进行与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系统(5G系统)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最近,由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 communications Sector:ITU-R)报告了与5G系统的标准方法(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20andbeyond:IMT-2020:2020年及之后的国际移动通信IMT-2020)有关的愿景建议(参照非专利文献1)。
此外,正在研究将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应用于各种服务,要求进一步高精度化。
作为3GPP的5G系统的NR采用了基于多个天线的波束成形,也被期待使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高精度化(参照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MT Vision-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20and beyond,”Recommendation ITU-R M.2083-0,Sept.2015.
非专利文献2:Intel,“Study on NRPositioning Support”RP-181399,June,201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3GPP NR中采用的波束成形是用于数据通信的技术,直接用于位置信息的高精度化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波束成形改善位置估计精度的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构成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从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在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上接收PRS;位置测量部,测量位置信息;以及发送部,发送位置信息,根据用从所述参考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从所述邻接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求出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发送所述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中,在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所述PRS的接收功率是否超过阈值的信息的位置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中,在所述邻接小区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上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在所述PRS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发送包括所述PRI和所述RSTD的所述位置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定位服务器具备:发送部,向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发送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的设定信息;以及接收部,接收位置信息,从终端装置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为用在所述参考小区设定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在所述邻接小区设定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的时间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定位服务器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中,在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接收包括表示所述PRS的接收功率是否超过阈值的信息的位置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定位服务器中,在所述邻接小区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上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在所述PRS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接收包括所述PRI和所述RSTD的所述位置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方法是终端装置中的方法,具备如下步骤:从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在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上接收PRS;测量位置信息;以及发送位置信息,根据用从所述参考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从所述邻接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求出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发送所述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通过使用波束成形来改善位置估计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服务器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多个PRS资源的接收定时的示例的图。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PRS资源的接收定时的示例的图。
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的接收功率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发送装置、小区、发射点、发射天线群、发射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发送点、收发点、发射面板、接入点、子阵列)、终端装置(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装置、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用户设备)、接收点、接收面板、站点、子阵列)以及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例如包括:E-SMLC(Enhanc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增强型服务移动定位中心)、SUPL(SecureUser Plane Location:安全用户平面定位)、SLP(SUPL Location Platform:SUPL定位平台)。此外,将与终端装置连接的(建立无线链路的)基站装置也称为服务小区。
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能在需要许可的频带(授权频段)和/或不需要许可的频带(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意思。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A、终端装置2A。此外,覆盖范围1-1为基站装置1A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通信区域)。此外,也将基站装置1A简称为基站装置。此外,也将终端装置2A简称为终端装置。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2A向基站装置1A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的ACK(a positive 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a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ACK/NACK)。也将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
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的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相当于:指定优选的空间复用数的秩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指定优选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指定优选的传输速率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表示优选的CSI-RS资源的CSI-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由CSI-RS或SS(Synchronization Signal;同步信号)测量的L1-RSRP(Layer 1-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下称CQI值)能设为规定的频带(详细如后述)中的优选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256QAM等)、编码率(coding rate)。CQI值能设为根据所述调制方式、编码率确定的索引(CQI Index)。所述CQI值能预先通过该系统进行确定。
所述CRI表示从多个CSI-RS资源中接收功率/接收质量优选的CSI-RS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质量指示符能预先通过系统进行确定。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能设为由空间复用数、预编码矩阵信息确定的索引。需要说明的是,也将所述CQI值、PMI值、RI值以及CRI值的一部分或全部统称为CSI值。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UL-SCH)。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将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同进行发送。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PUSCH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此外,PUSCH用于发送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在此,MAC 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例如,功率余量可以包括于MAC CE并经由PUSCH来进行报告。即,MAC CE的字段也可以用于表示功率余量的等级。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此外,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Signal:UL RS)作为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由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在此,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输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此外,SRS用于上行链路的观测(探测)。此外,PT-RS用于补偿相位噪声。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上行链路的DMRS称为上行链路DM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1A向终端装置2A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HARQ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扩展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通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广播信道))。PCFICH用于发送指示用于PDCCH的发送的区域(例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数量)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也将MIB称为最小系统信息。
PHICH用于发送基站装置1A接收到的针对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码字)的ACK/NACK。即,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此外,也将ACK/NACK称为HARQ-ACK。终端装置2A将接收到的ACK/NACK通知给上层。ACK/NACK是表示被正确接收的ACK、表示未被正确接收的NACK、表示没有对应的数据的DTX。此外,在不存在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PHI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A将ACK通知给上层。
PDCCH和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了多种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格式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格式1A。
例如,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DSCH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针对PUCCH的TPC指令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授权(或下行链路分配)。
此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格式0。
例如,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包括:与PU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USCH的MCS有关的信息、针对PUSCH的TPC指令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上行链路授权(或上行链路分配)。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请求(CSI request)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也称为接收质量信息)。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对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 feedback report)进行映射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 CSI: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 report mode)。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报告不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AperiodicCSI:不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不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 report mode)。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报告半永久的信道状态信息(semi-persistent 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半永久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 report mode)。需要说明的是,半永久的CSI报告是在通过上层的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激活之后至去激活的时段上周期性的CSI报告。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有宽带CSI(例如Wideband CQI:宽带CQ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 CQI:子带CQI)等。
终端装置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来调度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被调度的PDSCH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终端装置在使用上行链路授权来调度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所调度的PUSCH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特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X。系统信息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特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RRC消息。在此,由基站装置发送的RRC消息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通用。此外,由基站装置1A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针对某个终端装置2A的专用消息(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专用信令)。即,使用对某个终端装置专用的消息来发送用户装置特定(用户装置特有)的信息。此外,PDSCH用于发送MAC CE。
在此,也将RRC消息和/或MAC CE称为上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上层信令)。
此外,PDSCH能用于请求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DSCH能用于发送映射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 feedback report)的上行链路资源。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 CSI:定期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地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 mode)。
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有宽带CSI(例如Wideband CS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 CSI)等。宽带CSI针对小区的系统频带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窄带CSI将系统频带划分为规定的单位,针对该划分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步信号中,存在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此外,同步信号用于测量接收功率、接收质量或信号与干扰噪声功率比(Signal-to-Interference andNoise power Ratio:SINR)。需要说明的是,也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接收功率称为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S-RSRP:Synchronization Signal-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接收质量称为同步信号-参考信号接收质量(SS-RSRQ:Synchronization Signal-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将用同步信号测量的SINR称为SS-SINR。需要说明的是,SS-RSRQ是SS-RSRP与RSSI的比。RSSI(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是某个观测时段内的总的平均接收功率。此外,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校正。例如,同步信号/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计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此,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包括: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NZP CSI-RS(Non-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P CSI-RS(Zero Pow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PT-RS、TRS(Tracking ReferenceSignal;跟踪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也将下行链路的DMRS称为下行链路DMRS。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仅称为CSI-RS的情况下,包括NZP CSI-RS和/或ZP CSI-RS。
DMRS在用于DMRS所关联的PDSCH/PBCH/PDCCH/EPDCCH的发送的子帧和频带中进行发送,并用于进行DMRS所关联的PDSCH/PBCH/PDCCH/EPDCCH的解调。
N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例如,终端装置2A使用NZP CSI-RS来进行信号的测量(信道的测量)或干扰的测量。此外,NZP CSI-RS用于搜索优选的波束方向的波束扫描、在波束方向的接收功率/接收质量劣化时进行恢复的波束恢复等。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基站装置1A以零输出发送ZP CSI-RS。例如,终端装置2A在ZP CSI-RS所对应的资源中进行干扰的测量。需要说明的是,将ZP CSI-RS所对应的用于干扰测量的资源也称为CSI-IM(Interference Measurement;干扰测量)资源。
基站装置1A发送(设定)NZP CSI-RS资源设定,用于NZP CSI-RS的资源。NZP CSI-RS资源设定包括一个或多个NZP CSI-RS资源映射、各个NZP CSI-RS资源的CSI-RS资源设定ID、天线端口数中的一部分或全部。CSI-RS资源映射是表示配置CSI-RS资源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子载波的信息(例如资源元素)。CSI-RS资源设定ID用于确定NZP CSI-RS资源。
基站装置1A发送(设定)CSI-IM资源设定。CSI-IM资源设定包括一个或多个CSI-IM资源映射、针对各个CSI-IM资源的CSI-IM资源设定ID。CSI-IM资源映射是表示配置CSI-IM资源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子载波的信息(例如资源元素)。CSI-IM资源设定ID用于确定CSI-IM设定资源。
此外,CSI-RS用于接收功率、接收质量或SINR的测量。将由CSI-RS测量的接收功率也称为CSI-RSRP,将由CSI-RS测量的接收质量也称为CSI-RSRQ,将由CSI-RS测量的SINR也称为CSI-SINR。需要说明的是,CSI-RSRQ是CSI-RSRP与RSSI的比。
此外,定期地/非定期地/半永久地发送CSI-RS。
关于CSI,终端装置在上层进行设定。例如,有作为CSI报告的设定的报告设定、作为用于测量CSI的资源的设定的资源设定、使报告设定与资源设定关联用于CSI测量的测量关联设定。此外,设定一个或多个报告设定、资源设定以及测量关联设定。
报告设定包括报告设定ID、报告设定类型、码本设定、CSI报告量、误块率目标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报告设定ID用于确定报告设定。报告设定类型表示定期的/非定期的/半永久的CSI报告。CSI报告量表示报告的量(值、类型),例如是CRI、RI、PMI、CQI或RSRP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误块率目标是计算CQI时假定的误块率的目标。
资源设定包括资源设定ID、同步信号块资源测量列表、资源设定类型、一个或多个资源集设定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资源设定ID用于确定资源设定。同步信号块资源设定列表是进行使用同步信号的测量的资源的列表。资源设定类型表示定期地、非定期地或半永久地发送CSI-RS。需要说明的是,在半永久地发送CSI-RS的设定的情况下,在通过上层的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激活之后至去激活的时段上,周期性地发送CSI-RS。
资源集设定包括资源集设定ID、资源重复、表示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的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资源集设定ID用于确定资源集设定。资源重复表示在资源集内资源重复的ON/OFF(开/关)。在资源重复ON(开)的情况下,意味着基站装置在资源集内的多个CSI-RS资源中的每一个CSI-RS资源上使用固定(同一)的发送波束。换言之,在资源重复ON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假定基站装置在资源集内的多个CSI-RS资源中的每一个CSI-RS资源上使用固定(同一)的发送波束。在资源重复OFF(关)的情况下,意味着基站装置在资源集内的多个CSI-RS资源中的每一个CSI-RS资源上不使用固定(同一)的发送波束。换言之,在资源重复OFF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假定基站装置在资源集内的多个CSI-RS资源中的每一个CSI-RS资源上不使用固定(同一)的发送波束。表示CSI-RS资源的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设定ID、一个或多个CSI-IM资源设定ID。
测量关联设定包括测量关联设定ID、报告设定ID、资源设定ID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报告设定与资源设定被关联。测量关联设定ID用于确定测量关联设定。
PT-RS与DMRS(DMRS端口组)建立关联。PT-RS的天线端口数是一个或两个,各个PT-RS端口与DMRS端口组建立关联。此外,终端装置假定PT-RS端口和DMRS端口关于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延迟、空间接收(Rx)参数为QCL(quasi co-location:准共址)。基站装置通过上层的信号设定PT-RS设定。在设定了PT-RS设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发送PT-RS的。在规定的MCS的情况下(例如调制方式是QPSK的情况下),不发送PT-RS。此外,在PT-RS设定中设定时间密度、频率密度。时间密度表示配置PT-RS的时间间隔。时间密度通过被调度的MCS的函数表示。此外,时间密度也包括不存在(不发送)PT-RS。此外,频率密度表示配置PT-RS的频率间隔。频率密度通过被调度的带宽的函数表示。此外,频率密度也包括不存在(不发送)PT-RS。需要说明的是,在时间密度或频率密度表示不存在(不发送)PT-RS的情况下,不存在(不发送)PT-RS。
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Network: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
RS在用于PMCH的发送的子帧的所有频带中发送。MBSFN RS用于进行PMCH的解调。PMCH在用于发送MBSFN RS的天线端口进行发送。
PRS在为了PRS发送而设定的子帧中进行发送。PRS用于终端装置的位置测量。PRS基于小区ID来确定配置的资源。PRS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生成PRS序列的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基于时隙编号、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小区ID、PRS的ID、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长度的一部分或全部来计算。CP长度是表示是常规CP还是比常规CP长的扩展CP的信息。
在此,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此外,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此外,也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MAC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传输块是MAC层传递(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至码字,按每个码字进行编码处理等。
此外,针对支持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能将多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汇聚来进行通信,以便进行更宽频带的传输。在载波聚合中,将一个主小区(PCell;Primary Cell)以及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SecondaryCell)设定为服务小区的集合。
此外,在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中,设定了主小区组(MCG;Master CellGroup)和辅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作为服务小区组。
MCG由P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此外,SCG由主SCell(PSCell)和可选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
此外,终端装置可能会设定服务小区的一部分的频带(bandwidth part;BWP)上的操作。可能会设定多个BWP,使用BWP-ID来识别BWP。需要说明的是,将下行链路的BWP也称为DL-BWP,将上行链路的BWP也称为UL-BWP。
基站装置能使用无线帧进行通信。无线帧由多个子帧(子区间)构成。在以时间表现帧长度的情况下,例如,无线帧长度能设为10毫秒(ms),子帧长度能设为1ms。在该示例中,无线帧由十个子帧构成。
此外,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OFDM符号长度能够根据子载波间隔而改变,因此能够以子载波间隔来代替时隙长度。此外,微时隙由比时隙少的OFDM符号构成。时隙/微时隙能够成为调度单位。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能根据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的位置(配置)获知基于时隙的调度/基于微时隙的调度。在基于时隙的调度中,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配置于时隙的第三个或第四个符号。此外,在基于微时隙的调度中,第一个下行链路DMRS配置于所调度的数据(资源、PDSCH)的第一个符号。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时隙的调度也称为PDSCH映射类型A。此外,基于微时隙的调度也称为PDSCH映射类型B。
此外,资源块以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进行定义。此外,资源元素以频域的索引(例如子载波索引)和时域的索引(例如OFDM符号索引)来进行定义。资源元素被分类为:上行链路资源元素、下行链路元素、可伸缩资源元素、保留的资源元素。在保留的资源元素中,终端装置既不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也不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此外,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例如SCS为15/30/60/120/240/480kHz。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在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通过载波聚合与授权频段为PCell且在非授权频段中动作的至少一个SCell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以主小区组在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辅小区组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双连接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在非授权频段中,能仅在PCell中进行通信。此外,基站装置/终端装置能仅在非授权频段中通过CA或DC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使授权频段为PCell,也将通过例如CA、DC等来辅助非授权频段的小区(SCell、PSCell)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授权辅助接入)。此外,也将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仅在非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非授权独立接入(ULSA;Unlicensed-standalone access)。此外,也将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仅在授权频段中进行通信的情况称为授权接入(LA;Licensed Access)。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2-1、基站装置2-2、定位服务器2-3。
终端装置2-1发送基于上行链路的、终端装置的位置测量所需的上行链路信号。此外,终端装置2-1从基站装置2-2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进行位置估计或与位置有关的测量。此外,终端装置2-1接收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TBS(Terrestrial Beacon System:地面信标系统)的信号,并进行与位置有关的测量。终端装置2-1将位置估计值或位置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服务器2-3或基站装置2-2。位置估计值包括坐标信息。坐标信息为纬度、经度、标高(海拔)等。此外,位置测量结果是用于供定位服务器2-3求出位置估计值的信息。
基站装置2-2将针对目标终端装置的无线信号的测量结果与定位服务器2-3进行通信。基站装置2-2能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位置测量而向终端装置2-1请求SRS发送。
定位服务器2-3估计终端装置的位置或向终端装置发送用于位置测量的辅助数据。定位服务器2-3能与基站装置2-2相互动作来取得终端装置2-2的位置估计值。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使用OTDOA(Observed Time Differential Of Arrival:观察到达时间差)、ECID(Enhanced Cell ID:增强小区ID)、UTDOA(Uplink TimeDifferential Of Arrival:上行链路到达时间差)等的位置估计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估计终端装置的位置。终端装置2-1、基站装置2-2或定位服务器2-3使用这些方法来估计终端装置2-1的位置。定位服务器2-3管理终端装置2-1的位置信息。
OTDOA是下行链路的位置估计法,利用来自多个基站装置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来估计终端装置2-1的位置。定位服务器2-3将OTDOA辅助信息发送(传递)给终端装置2-1。OTDOA辅助信息包括OTDOA参考小区信息、OTDOA邻接小区信息列表、OTDOA误差中的一部分或全部。OTDOA参考小区信息包括载波频率、小区ID、CP长度、PRS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CP长度表示是常规CP还是比常规CP长的扩展CP。PRS信息包括带宽、PRS设定索引、连续子帧(时隙)数、表示发送PRS的子帧(时隙)的位图信息、PRS静音(muting)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PRS设定索引是表示PRS子帧(时隙)的周期、PRS子帧(时隙)的偏移值的信息。带宽表示发送PRS的带宽,以资源块数来表示。例如,表示带宽的资源块数为6、15、25、50、75、100。连续子帧(时隙)数表示连续发送的PRS子帧(时隙)数。例如,连续发送的子帧(时隙)数可以根据频率范围(频带)而变化。基于PRS子帧的周期和PRS子帧(时隙)的偏移值来求出连续子帧(时隙)的起点子帧(时隙)。PRS静音信息表示其小区的PRS静音设定。PRS静音设定表示在某个小区的某个子帧(时隙)中是否发送PRS。
OTDOA邻接小区信息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OTDOA邻接频率信息。OTDOA邻接频率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OTDOA邻接小区信息。OTDOA邻接小区信息包括小区ID、载波频率、CP长度、PRS信息、时隙编号偏移、PRS子帧偏移、所期待的RSTD、所期待的RSTD的不确定性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时隙编号偏移表示其小区与参考小区之间的时隙编号的偏移。PRS子帧偏移表示参考小区的PRS子帧的起点与和参考小区不同的载波频率中的PRS子帧的起点的偏移。RSTD(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参考信号时间差)表示邻接小区与参考小区的接收定时差。接收定时是子帧(时隙)的起点。所期待的RSTD考虑该小区与参考小区之间的所期待的传输时间差。所期待的RSTD的不确定性表示所期待的RSTD的可取的值(误差)。终端装置2-1能在基于所期待的RSTD以及所期待的RSTD的不确定性而求出的范围内对RSTD进行测量。
定位服务器2-3向基站装置2-2请求OTDOA信息。反而言之,基站装置2-2在由定位服务器2-3请求的情况下,将OTDOA信息发送(提供)给定位服务器2-3。OTDOA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OTDOA小区信息。OTDOA小区信息包括物理小区ID、载波频率、PRS带宽、PRS设定索引、CP长度、发送PRS的连续子帧(时隙)数、表示发送PRS的子帧(时隙)的位图信息、基站装置/接入点的天线的坐标、PRS静音设定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基站装置/接入点的天线的坐标表示以下的一部分或多个:纬度、经度、高度(海拔、标高)、表示是北纬还是南纬的信息、表示高度方向的信息。高度方向表示高度或深度。
终端装置2-1将OTDOA信号测量信息发送(传递)给定位服务器2-3。OTDOA信号测量信息包括参考小区的小区ID、载波频率、邻接测量列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邻接测量列表是包括针对邻接小区的RSTD的列表,包括一个或多个邻接测量元素。邻接测量元素包括邻接小区的小区ID、载波频率、RSTD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定位服务器2-3能使用从终端装置2-1接收到(提供)的OTDOA信号测量信息来估计终端装置2-1的位置。
UTDOA是上行链路的位置估计,例如,利用多个基站装置中的来自终端装置2-1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来估计终端装置2-1的位置。基站装置2-2将小区ID、定时提前、SRS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送(传递)给定位服务器2-3。SRS信息包括小区ID、上行循环前缀、其小区的上行带宽、小区特有SRS的带宽、终端特有SRS的带宽、SRS的天线端口数、SRS的跳频带宽、SRS的循环移位、SRS的发送间隔(transmission comb)、频域的配置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SRS的发送间隔表示子载波等级中的配置信息。基站装置2-2向终端装置2-1发送SRS信息。
终端装置2-1根据定位服务器2-3的请求,将所支持的上述位置估计方法的能力(capability)发送(传递)给定位服务器2-3。在终端装置2-1支持OTDOA的情况下,将所支持的系统带宽包括在其能力中进行发送(传递)。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如图7所示,基站装置1A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101、控制部(控制步骤)102、发送部(发送步骤)103、接收部(接收步骤)104以及位置测量部(位置测量步骤)105。发送部103构成为包括:物理信号生成部(物理信号生成步骤)1031、位置信息生成部(位置信息生成步骤)1032。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发送部103也可以包括发射天线。此外,虽未图示,但接收部105也可以包括接收天线。此外,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也可以为相同的天线。
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101生成用于进行发送部103和接收部104的控制所需的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2。
上层处理部101从终端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功能(UE capability)等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换言之,终端装置通过上层信号将自身的功能发送至基站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该终端装置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的信息或表示该终端装置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和测试的完成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包括是否完成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和测试。
例如,在终端装置支持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在终端装置不支持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不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即,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通过是否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来进行通知。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是否支持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可以使用1比特的1或0来通知。
上层处理部10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下行链路数据(传送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等。上层处理部101将下行链路数据输出至发送部103,而将其他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此外,上层处理部101进行终端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上层处理部101确定分配物理信道的频率以及子帧(时隙)、物理信道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或者MCS)以及发送功率等。上层处理部101将所确定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上层处理部101基于调度结果来生成用于物理信道的调度的信息。上层处理部101将所生成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生成进行发送部103和接收部104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3。
发送部103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5将信号发送给终端装置2。
物理信号生成部1031根据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下行链路数据来生成OFDM信号。对OFDM信号附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滤波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上变频为输送频率,放大功率,由发射天线发送。
位置信息生成部1032生成用于将接收部104测量(估计)出的位置发送(传递)给定位服务器的信号。发送部103通过有线或无线与定位服务器进行通信。
无线接收部1041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或位置测量部1042。此外,位置测量部1042根据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用于位置测量的参考信号进行位置测量。
无线接收部1041将经由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1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041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将提取出的频域的信号分离成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无线接收部1041将与位置估计有关的信号输出至位置测量部1042。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8所示,终端装置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201、控制部(控制步骤)202、发送部(发送步骤)203、接收部(接收步骤)204。此外,发送部203构成为包括:物理信号生成部(物理信号生成步骤)2031、位置信息生成部(位置信息生成步骤)2032。此外,接收部2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2041、位置测量部(位置测量步骤)2042。
上层处理部2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203。此外,上层处理部2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等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201将表示终端装置自身所支持的终端装置的功能的信息输出至发送部203。
上层处理部201进行终端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上层处理部20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203。
上层处理部201解释经由接收部204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对调度信息进行判定。此外,上层处理部201基于调度信息而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上层处理部201通过定位服务器2-3对与位置测量有关的辅助数据(信息)进行解释,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控制部2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信息,来生成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202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来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
接收部204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接收天线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无线接收部2041将经由收发天线206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所提取的信号分别分离成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基于从信道测量取得的所希望信号的信道的估计值来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道补偿,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使用信道估计值来进行信号检测,并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位置测量部2042使用一个或多个位置估计方式来求出位置估计值或位置测量结果,并输出至控制部202。此外,位置测量部2042使用与位置估计有关的辅助数据来求出位置估计值或位置测量结果,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发送部203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控制信道、共享信道等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发射天线发送给基站装置。
此外,发送部203将位置估计值或位置测量结果发送(传递)给定位服务器2-3。
物理信号生成部2031根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生成OFDM符号。对OFDM符号附加CP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通过上变频转换为输送频率,放大功率进行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能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
图5是表示定位服务器2-3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定位服务器2-3构成为包括:控制部(控制步骤)301、接收部(接收步骤)302、发送部(发送步骤)303、位置测量部(位置测量步骤)304、位置管理部(位置管理步骤)305。
控制部301对接收部302、发送部303、位置测量部304、位置管理部305进行控制。
接收部302从基站装置和/或终端装置接收位置估计值或位置测量结果,并输出至控制部301。控制部301将位置测量结果输出至位置测量部304。位置测量部304使用位置测量结果来求出位置估计值,并输出至控制部301。控制部301将从接收部302或位置测量部304输入的位置估计值输出至位置管理部305。
控制部301将与位置估计有关的辅助数据(信息)输出至发送部303。发送部303将与位置估计有关的辅助数据(信息)发送(传递)给终端装置。
为了提高位置估计精度而提高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的路径损耗(LOS(Line ofSight)path)的检测精度是有效的。例如,如果使用基于多个天线的窄波束成形,则能提高位置估计精度。
例如,(模拟)波束成形(空间区域的滤波器)通过使波束朝向规定的方向,能提高该方向的传播路径的功率。不过,基站装置在不知道终端装置的位置(坐标)的状态下,不知道终端装置的方向。因此,参考小区或邻接小区向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波束成形的多个PRS,终端装置从多个PRS中选择优选的PRS,求出RSTD。由此,能够使路径损耗的检测精度提高,使位置估计精度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不同的波束成形发送的PRS在时域或频域上被复用。通过波束成形发送的PRS也称为PRS资源或PRS块。配置PRS资源(PRS块)的资源(资源元素、时隙、子帧)可以包括在上述的OTDOA信息/OTDOA辅助信息或PRS信息中。此外,也将表示PRS资源(PRS块)的指示符(索引)称为PRS资源指示符(PRS Resource Indicator;PRI)或PRS索引。
图6是某个小区通过不同的三个波束成形发送PRS的情况下的在终端装置检测到的接收定时(接收时刻)的示例。图中的tr,1、tr,2、tr,3分别表示第一PRS资源、第二PRS资源、第三PRS资源的基准定时。PRS资源的基准定时能以例如,帧、时隙、子帧、OFDM符号的边界(起点)表示。此外,t1,0、t2,0、t3,0分别表示在第一PRS资源检测到的最佳的接收定时、在第二PRS资源检测到的最佳的接收定时、在第三PRS资源检测到的最佳的接收定时。此时,t1,0-tr,1为通过第一PRS资源估计的传输延迟时间。因此,终端装置能判断出在通过第一至第三PRS资源估计的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PRS资源中能检测到LOS路径的可能性高。此时,如果终端装置在参考小区和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中选择判断为优选的接收定时的PRS资源来计算RSTD,则能提高位置估计精度。需要说明的是,各PRS资源的发送定时可能会不同,因此将在RSTD的计算中使用的参考小区的PRI、邻接小区的PRI报告给定位服务器。
此外,终端装置能将PRS资源间的最佳接收定时的误差也报告给定位服务器。PRS资源间的最佳接收定时的误差是例如第二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2,0与第一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1,0的差、第二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2,0与第三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3,0的差。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RSTD之外,也能考虑在RSTD的计算中使用的最佳接收定时的误差,将最佳接收定时以外的定时报告给定位服务器。图7是第二PRS资源的示例。终端装置能够将第二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2,0与接收定时t2,1的时间差d2,1、第二PRS资源的最佳接收定时t2,0与接收定时t2,2的时间差d2,2报告给定位服务器。这能通过增加候选来进一步提高位置估计精度。
此外,波束成形如果使用多个天线数,则波束宽度变窄,所以对发送方向、接收方向的估计也是有效的。如果除了基于传输延迟时间的距离之外还知道方向,则能提高位置估计精度。
例如,假定通过规定的方法基站装置或定位服务器知道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此时,基站装置知道终端装置的方向,因此如果向终端装置的方向发送波束成形的PRS,则能提高终端装置的位置估计精度。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装置的接收波束方向不适当的情况下,PRS的接收功率变小,接收定时的检测精度可能会不足。因此,如果基站装置发送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的多个PRS资源,终端装置在不同的接收波束方向上接收多个PRS资源,用优选的PRS资源求出RSTD,则提高位置估计精度。终端装置将PRI和RSTD报告给基站装置或定位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能包括表示OTDOA信息/OTDOA辅助信息或PRS信息是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还是设定有不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的信息,以便能判断多个PRS资源是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还是设定有不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此外,表示是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还是设定有不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的信息可以是针对PRS资源的QCL信息。就是说,在针对多个PRS资源设定有QCL的情况下,终端装置能判断出对多个PRS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是应用了相同的发送波束成形还是设定有不同的发送波束成形的信息可以表示在设定有一个PRS资源的情况下,是否对PRS应用了发送波束成形(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
在规定的期间内发送的PRS(或PRS资源)的最大数可以根据在PRS设定的子载波间隔而不同。
此外,如图8的示例所示,作为接收波束扫描的结果,有由于人、物体的阻挡等PRS的接收功率小的情况。图8是从基站装置3A、5A、7A向终端装置4A的方向进行波束成形的示例。在基站装置3A与终端装置4A之间有障碍物401,接收功率显著地变小。基站装置5A、7A没有障碍物,因此能得到足够的接收功率。因此,在图8的示例中,定位服务器不使用基站装置3A进行计算,而由基站装置5A、7A估计终端装置4A的位置。此外,作为接收波束扫描的结果,在PRS的接收功率变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将表示PRS的接收功率小的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或定位服务器。定位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装置的报告,判断LOS路径的功率小的基站装置的误差大,从位置估计的计算中排除,由此能提高位置估计精度。需要说明的是,PRS的接收功率是否超过阈值按每个参考小区以及邻接小区报告。在参考小区的PRS的接收功率比阈值小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可以不报告RSTD。在参考小区的PRS的接收功率比阈值大的情况下,可以报告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PRS的接收功率比阈值大的邻接小区的PRI和RSTD。需要说明的是,PRS的接收功率小也能通过与终端装置接收的最大的接收功率之差(比)判断。此外,PRS的接收功率小也能通过与从作为基准的基站装置(例如参考小区)发送的PRS的接收功率之差(比)判断。
PRS的接收功率的阈值能按每个发送PRS的频段设定。基站装置能将发送PRS的频段分类为低频率区间(FR1)和高频率区间(FR2)两个。例如,FR1为从450MHz到6GHz,FR2为从24.25GHz到52.6GHz。此外,报告PRS的接收功率小的方法能够仅针对在FR2中发送的PRS进行。这是因为在FR2中发送的PRS受阻挡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在FR1中发送的PRS受到多路径等的影响,终端装置可能会无法正确识别阻挡的影响。
此外,用于位置估计的PRS也包括基于不同的帧格式发送的多个PRS。例如,能将以子载波间隔60kHz发送的PRS和以子载波间隔15kHz发送的PRS两方都用于某个规定时刻的位置估计用的信号处理。在该情况下,在子载波间隔15kHz的PRS中包括以LTE的帧格式发送的PRS。即,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能将通过DC同时连接的多个基站装置作为对象进行位置估计。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用于位置估计的PRS的基站装置至少需要在终端装置接收多个PRS的接收时刻(定时)差之前不移动。就是说,终端装置假定在从基站装置测量RSTD的时段中基站装置的位置(坐标)不变来求出RSTD。基站装置或定位服务器能将基站装置移动的可能性通知给终端装置。此外,基站装置或定位服务器能在基站装置移动的情况下将移动路径、移动速度等通知给终端装置。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能根据接收时刻知道基站装置的位置信息(坐标)。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在移动的情况下,能不发送PRS。
此外,即使是UTDOA,波束成形也能改善位置估计精度。在UTDOA中,终端装置发送SRS。需要说明的是,假定通过规定的方法终端装置知道基站装置和自身的位置信息。终端装置在相同的发送波束方向上发送多个SRS资源。基站装置将最符合LOS路径的SRS资源的接收定时与SRI一起报告给定位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所使用的频段并不限于迄今为止所说明的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在本实施方式作为对象的频段中,尽管从国家、地域赋予了对特定服务的使用许可,但为了防止频率间的干扰等目的,也包括实际上被称为未被使用的白色带(白色空间)的频段(例如,虽然被分配为电视广播用的频段,但未被地域使用的频段)、虽然迄今为止被特定的运营商排他地分配但预期将来会由多个运营商共享的共享频段(授权共享频段)。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而控制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现有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现有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方法。

Claims (7)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接收部,从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在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上接收PRS;
位置测量部,测量位置信息;以及
发送部,发送位置信息,
根据用从所述参考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从所述邻接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求出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
发送所述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中,在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所述PRS的接收功率是否超过阈值的信息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所述邻接小区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上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在所述PRS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发送包括所述PRI和所述RSTD的所述位置信息。
4.一种定位服务器,具备:
发送部,向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发送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资源的设定信息;以及
接收部,接收位置信息,
从终端装置接收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为用在所述参考小区设定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在所述邻接小区设定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的时间差,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服务器,其中,
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中,在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接收包括表示所述PRS的接收功率是否超过阈值的信息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服务器,其中,
在所述邻接小区中,在所述多个PRS资源上所述PRS通过相同的空间区域的发送滤波器发送的情况下,在所述PRS的接收功率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接收包括所述PRI和所述RSTD的所述位置信息。
7.一种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从参考小区和一个或多个邻接小区中的每一个邻接小区在多个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上接收定位参考信号PRS;
测量位置信息;以及
发送位置信息,
根据用从所述参考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与用从所述邻接小区接收到的所述多个PRS中的一个求出的接收定时求出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
发送所述RSTD和所述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用于该RSTD计算的表示所述参考小区的PRS资源的信息PRI和所述邻接小区的PRI。
CN201980043119.8A 2018-06-28 2019-05-31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12314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022A JP7289189B2 (ja) 2018-06-28 2018-06-28 端末装置、ロ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ー及び方法
JP2018-123022 2018-06-28
PCT/JP2019/021866 WO2020003896A1 (ja) 2018-06-28 2019-05-31 端末装置、ロ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ー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4020A true CN112314020A (zh) 2021-02-02
CN112314020B CN112314020B (zh) 2024-03-22

Family

ID=6898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119.8A Active CN112314020B (zh) 2018-06-28 2019-05-31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0760B2 (zh)
EP (1) EP3817468A4 (zh)
JP (1) JP7289189B2 (zh)
KR (1) KR20210024025A (zh)
CN (1) CN112314020B (zh)
WO (1) WO20200038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061A (zh) * 2021-06-23 2021-09-21 厦门大学 对处于5g网络下的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76022A1 (en) * 2018-08-02 2021-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ositional reference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50646A1 (ko) * 2018-09-05 2020-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측위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740320B2 (en) 2018-10-05 202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plified cell loc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positioning purposes
WO2020167046A1 (ko) * 2019-02-15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GB2583063A (en) * 2019-02-15 2020-10-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configurability of 5G new radio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1601273B (zh) * 2019-02-20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调度方法、终端装置以及网络装置
CN110557235B (zh) * 2019-03-27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收发节点
WO2020196483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上位装置
CN112399567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979883B2 (en) * 2019-08-15 2024-05-07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DL)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new radio (NR) systems
CN115211049B (zh) * 2020-02-14 2023-10-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信令中的波束管理
JP7265500B2 (ja) * 2020-02-26 2023-04-26 Kddi株式会社 位置測位装置及び位置測位方法
WO2021192199A1 (ja) * 2020-03-27 2021-09-30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サーバ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570742B2 (en) 2020-05-29 202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reporting within co-located cells
CN116097117A (zh) 2020-08-07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状态信息报告的方法
US20240012129A1 (en) * 2020-09-11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based positioning for user equipment
US11800484B2 (en) * 2020-11-24 2023-10-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UE) positioning
JP2024516651A (ja) * 2021-05-05 2024-04-16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オンデマンド測位のための時間反転
US20230232363A1 (en) * 2022-01-20 2023-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based on motion of mobile anchor nod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8431A (ko) * 2010-07-16 2012-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09475A (zh) * 2012-01-16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服务器、终端和基站
US20150296339A1 (en) * 2010-07-16 2015-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location estimation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072497A1 (ja) * 2014-11-06 2016-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70366244A1 (en) * 2014-12-16 2017-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374638A1 (en) * 2015-01-26 2017-12-28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o impro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sitioning accuracy
CN107925496A (zh) * 2015-08-25 2018-04-1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用于位置确定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2308A1 (ko) * 2014-08-29 2016-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otdoa 관련 동작 수행 방법
WO2016099546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Virtual cell based prs transmission for indoor vertical positioning
JP6532902B2 (ja) 2017-01-31 2019-06-1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多重管バーナ
US10880896B2 (en) * 2018-05-31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entifying beams of interest for position estimation
US11399356B2 (en) * 2018-06-26 202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base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8431A (ko) * 2010-07-16 2012-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04267A (zh) * 2010-07-16 2013-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296339A1 (en) * 2010-07-16 2015-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location estimation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09475A (zh) * 2012-01-16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服务器、终端和基站
WO2016072497A1 (ja) * 2014-11-06 2016-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70366244A1 (en) * 2014-12-16 2017-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374638A1 (en) * 2015-01-26 2017-12-28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to improv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sitioning accuracy
CN107925496A (zh) * 2015-08-25 2018-04-17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或发送用于位置确定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LPP) (Release 14)"", 3GPP TS 36.355 V14.5.1, 4 April 2018 (2018-04-04) *
HUAWEI, HISILICON: "R4-113464 "E-UTRAN TDD RSTD measurement reporting delay test case with the reference cell on the PCC and neighbouring cells on the configured SCC"",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24 June 2011 (2011-06-2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061A (zh) * 2021-06-23 2021-09-21 厦门大学 对处于5g网络下的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3423061B (zh) * 2021-06-23 2022-06-17 厦门大学 对处于5g网络下的终端设备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5128A (ja) 2020-01-09
CN112314020B (zh) 2024-03-22
JP7289189B2 (ja) 2023-06-09
KR20210024025A (ko) 2021-03-04
US20210282111A1 (en) 2021-09-09
EP3817468A4 (en) 2022-08-03
EP3817468A1 (en) 2021-05-05
US11310760B2 (en) 2022-04-19
WO2020003896A1 (ja)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4020B (zh) 终端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CN109479278B (zh) 基站装置、定位服务器以及通信方法
EP3218737B1 (en) Signaling and using crs muting in shared cell for positioning
US9215686B2 (en) Wireless device, measuring node,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2907352B1 (en) Positioning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US114777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staggering configuration
US20180302873A1 (en) Adaptive measurement report mapping for ue positioning
US116171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group reporting for new radio positioning
KR20210154168A (ko) 뉴 라디오 포지셔닝을 위한 빔 그룹 리포팅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13169779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42709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控制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功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044232A1 (en) Conditions related to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prs) for performing processing without measurement gaps
CN117063077A (zh) 具有交叉链路干扰(cli)资源测量的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的用户设备(ue)定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