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3550A -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3550A
CN112313550A CN201980041088.2A CN201980041088A CN112313550A CN 112313550 A CN112313550 A CN 112313550A CN 201980041088 A CN201980041088 A CN 201980041088A CN 112313550 A CN112313550 A CN 112313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ptical film
polarizer
nanometers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3550B (zh
Inventor
具埈谟
柳政勋
李相钦
申东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3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3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02B5/3091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for use in the U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cyclo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包括:第一层;以及依序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及第三层,其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三层中的每一者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二层上,所述第一层为负色散负A层,所述第三层为正C层,并且所述第二层对所述第三层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层的厚度/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介于约0.2至约2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膜、一种包括其的偏光片以及一种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易受外部光反射的影响,从而导致有机发光显示器的荧幕不可见。为了防止此问题,将抗反射膜应用至有机发光显示器。所述抗反射膜可通过经由粘着剂来结合二个表现出正色散的液晶层或通过经由粘着剂来结合表现出负色散的负A板与正C板来生产。在二个层彼此结合的情况下,由于层间介面反射,抗反射膜可经历透光率的降低,并且由于粘着层的厚度,抗反射膜的厚度可增加。尽管可通过沉积液晶的组成物来形成液晶层,但由于因液晶的配向失败而导致的大量缺陷像素,此种方法存在价格昂贵且难以形成大面积液晶层的问题。
在韩国专利公开案第10-2016-0006817号中公开了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挑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能够通过减少层间介面反射来提高透光率并表现出良好的层间粘着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善抗反射效果的多层光学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所述多层光学膜可通过消除层间粘着层或粘结层来达成薄的厚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所述多层光学膜可防止由外部光引起的面板损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光学膜包括:第一层;以及第二层及第三层,依序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其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三层中的每一者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二层上,所述第一层为负色散负A层(),所述第三层为正C层,并且所述第二层对所述第三层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层的厚度/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介于0.2至2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可为非晶体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可为非粘着层、非粘结层或非粘着粘结层,并且可通过对所述第一层的腐蚀而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二层可包含相同种类的聚合物,并且可具有聚合物的彼此不同的配向方向或聚合物的彼此不同的配向度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可具有较所述第二层高的聚合物配向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可包含在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上配向的所述聚合物,且所述第二层可包含不处于配向状态的所述聚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可具有为0.7至1.0的面内延迟比(Re(450)/Re(550)),其中Re(550)表示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且Re(450)表示在4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可具有为110纳米至17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可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形成: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异山梨醇树脂、纤维素树脂、芴树脂及聚酯树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可具有为5纳米或大于5纳米的面内延迟变化,如由方程式1表示:
[方程式1]
面内延迟变化=|Re[0]-Re[1]|
(其中Re[0]为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尺寸为3厘米×3厘米×50微米的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且Re[1]为在25℃下将一滴甲基乙基酮添加至所述样本并放置1小时之后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所述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可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纤维素酯、其聚合物及芳族聚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酯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及乙酸丁酸纤维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可具有为15微米或小于15微米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可具有为15微米或小于15微米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堆叠体可为负色散负A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堆叠体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可具有为110纳米至17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三层的堆叠体可为正C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假定所述第一层的纵向(machine direction,MD)为0°,则所述第一层可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纵向处于-5°至5°或40°至50°范围内的慢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层可还包含具有为380纳米至420纳米的最大吸收波长的UV吸收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吸收剂可以按重量计0.1%(0.1重量%)至2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第三层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可还包括:位于其最外表面上的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偏光片可包括:偏光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偏光膜的一个表面上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可依序形成于所述偏光膜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可包括以所陈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器、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以及所述第三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可包括以所陈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器、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以及所述第三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或偏光片。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能够通过减少层间介面反射来提高透光率并表现出良好的层间粘着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善抗反射效果的光学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所述多层光学膜可通过消除层间粘着层或粘结层来达成薄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所述多层光学膜可防止由外部光引起的面板损坏。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的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偏光片的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偏光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可以诸多不同方式来实施,而并非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将省略与本说明无关的部分。
在本文中,“面内延迟Re”、“面外延迟Rth”以及“双轴度()NZ”分别由方程式A、方程式B及方程式C表示:
<方程式A>
Re=(nx-ny)x d,
<方程式B>
Rth=((nx+ny)/2–nz)x d,
<方程式C>
NZ=(nx-nz)/(nx-ny)
(其中nx、ny及nz分别为光学器件在测量波长下在光学器件的慢轴、快轴及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且d为光学器件的厚度(单位:纳米))。“光学器件”可指光学膜。“光学器件”可指构成光学膜的每一层、或多个层的堆叠体。“测量波长”可指450纳米、550纳米或650纳米的波长。
在本文中,‘nx’、‘ny’及‘nz’分别指光学器件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其慢轴、快轴及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将能够达成正C延迟的第三层的组成物直接沉积在第一层的膜的一个表面上而在所述第一层上依序地或同时地形成第二层及第三层使得第二层对第三层的厚度比介于0.2至2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层能够达成负色散负A延迟并且具有低耐溶剂性。通过此制程,本发明人可达成光学膜的薄结构、通过减少层间介面反射而改善透光率并改善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粘着强度,并且证实,由于光学膜的第一层表现出负色散负A延迟并且其第三层表现出正C延迟,因此当光学膜堆叠在偏光膜上时,所述光学膜可通过降低偏光片的反射率来改善抗反射效果,藉此完成本发明。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膜。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学膜包括:第一层;以及依序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及第三层,其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三层中的每一者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二层上。
在本文中,“直接形成于...上”是指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以及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未夹置另一粘结层、粘着层或粘着粘结层。通过其中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以及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未形成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的结构,光学膜可具有薄的结构并且可防止层间介面反射,藉此提高光学膜及偏光片的透光率,其中所述偏光片包括偏光膜及位于所述偏光膜的一个表面上的光学膜。举例而言,偏光片的透光率可为42%或大于42%、例如42%至50%、或42%至45%。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膜可具有为1微米至100微米、例如10微米至7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范围内,包括所述光学膜的偏光片可具有薄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可具有为90%或大于90%、例如95%至99.9%的透光率。在此范围内,当光学膜被用作抗反射膜时,所述光学膜可改善抗反射效果。
如下所述,在将第三层的组成物直接涂布在第一层的表面上时,第一层的表面被第三层的组成物中的溶剂部分腐蚀,藉此使得第二层与第三层能够在第一层上依序及同时地形成。因此,相较于第一层经由粘着层贴附至第三层的情形,可提高第一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粘着强度。此外,如上所述,可控制溶剂的种类和/或含量以允许第一层及第三层确保相位延迟,藉此提供抗反射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中,第一层可为溶剂腐蚀目标层。
由于第二层是通过用第三层的组成物中所含有的溶剂腐蚀第一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因此第一层具有与第二层不同的特征,尽管第一层包含相同种类的聚合物。举例而言,第一层可在聚合物的配向方向、聚合物的配向度等方面不同于第二层。举例而言,第一层可具有高的聚合物配向度,而第二层可由于聚合物的溶剂腐蚀而具有较第一层低的聚合物配向度。举例而言,第一层可包含沿一个轴向或沿双轴向配向的聚合物,而第二层可由于聚合物的溶剂腐蚀而不存在聚合物的配向。举例而言,第一层不包含第三层的材料,而第二层可进一步包含第三层的材料。
在光学膜中,第二层对第三层的厚度比(第二层的厚度/第三层的厚度)可介于0.2至2的范围内,较佳地介于0.3至0.8的范围内,更佳地介于0.4至0.6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在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着强度,并且即使在第一层通过在其上面沉积第三层的组成物而被腐蚀时,第一层也可充当负色散负A层。如下所述,可通过调节第一层的膜的耐溶剂性、或第三层的组成物中所含有的溶剂的溶剂种类或混合比来获得以上厚度比。
第一层可变为负色散负A层,且第三层可变为正C层。尽管第二层直接形成于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但第二层不影响第一层的相位延迟。在上述厚度比的情况下,第一层可充当负色散负A层。
第一层可为表现出负色散并且满足以下关系的负A层:nx>ny≥nz。
在本文中,“负色散”可指第一层在4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Re(450)对其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Re(550)的面内延迟比(Re(450)/Re(550))可介于0.7至1.0范围内。较佳地,第一层具有0.7至0.9、更佳地0.8至0.9的面内延迟比(Re(450)/Re(550))。在此范围内,第一层可与第三层一起改善抗反射效果。
此外,“负色散”可指第一层在6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Re(650)对其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Re(550)的面内延迟比(Re(650)/Re(550))可介于1.0至1.4、较佳地1.0至1.1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第一层可与第三层一起改善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一层可具有为110纳米至170纳米、较佳地为130纳米至155纳米、更佳地为130纳米至14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在此范围内,第一层可与第三层一起改善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一层可具有为60纳米至100纳米、较佳地为70纳米至90纳米的面外延迟Rth。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一层可具有为0.6至1.4、较佳地为0.8至1.2、例如为0.95至1.15的双轴度NZ。在此范围内,当光学膜堆叠在偏光膜上时,光学膜可进一步降低反射率。
第一层可为单轴或双轴拉伸膜或可包括倾斜的拉伸膜。在一个实施例中,假定第一层的纵向(MD,machine direction)为0°,则光轴(第一层的慢轴)可界定相对于第一层的纵向为-5°至5°、或40°至50°、例如-5°至5°、或45±3°(42°至48°)的角度。具有相对于第一层的纵向界定0°角的光轴的第一层意指在第一层的纵向上拉伸的膜。具有相对于第一层的纵向界定-5°至小于0°、大于0°至5°或40°至50°的角度的光轴的第一层意指倾斜拉伸的膜。在此范围内,当第一层与第三层(正C层)结合时,第一层可确保光学膜的抗反射效果。
第一层可具有为10微米至90微米、较佳地为20微米至70微米、更佳地为20微米至60微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第一层可用于光学膜中,并可确保光学膜的薄结构。
第一层可包括由在与有机溶剂接触时有可能被溶解和/或被腐蚀的聚合物形成的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可具有为5纳米或大于5纳米、例如20纳米至200纳米、或20纳米至150纳米的面内延迟变化,如由方程式1表示:
[方程式1]
面内延迟变化=|Re[0]-Re[1]|
(其中Re[0]为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尺寸为3厘米×3厘米×50微米的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且Re[1]为在25℃下将一滴甲基乙基酮添加至所述样本并放置1小时之后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所述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此处,一滴可指0.001毫升至10毫升,但并非仅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可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形成: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异山梨醇树脂、纤维素树脂、芴树脂及聚酯树脂。较佳地,第一层包括由包括纤维素酰化树脂等的纤维素树脂形成的膜。
光学膜可还包括形成于第一层的另一表面上(亦即,形成于第一层的不直接接触第二层的表面上)的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以将光学膜贴附至粘附体,例如偏光器、偏光片等。
第三层可为满足以下关系的正C层:nz>nx≒ny。通过此结构,第三层与第一层反应以确保光学膜的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三层可具有为10纳米或小于10纳米、较佳地为4纳米或小于4纳米的面内延迟。在此范围内,第三层可与第一层反应以确保光学膜的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三层可具有为-30纳米至-180纳米、较佳地为-50纳米至-150纳米的面外延迟Rth。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可表现出横向抗反射效果。
第三层可具有为15微米或小于15微米、较佳地为0.1微米至8微米、更佳地为1微米至6微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第三层可用于光学膜中,并可确保光学膜的薄结构。
第三层可为非晶体层。
考量到第一层的耐溶剂性,第三层可由选自纤维素酯、其聚合物及芳族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形成,而在形成第二层时不影响第一层的相位延迟。当在第一层上沉积第三层的组成物时第一层被第三层的组成物严重腐蚀时,第一层无法充当负色散负A层,由此光学膜不能用作抗反射膜。然而,第三层的组成物对第一层的微小腐蚀可导致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粘着强度的劣化。因此,在能够形成第三层的各种材料中,本发明的发明人使用纤维素酯、其聚合物或芳族聚合物作为能够在提供抗反射效果的同时经由第二层在表现出低耐溶剂性的第一层上直接形成第三层、而不在其间形成粘结层的材料。较佳地,第三层由纤维素酯或其聚合物形成。
纤维素酯是指纤维素上的羟基与羧酸上的羧基的缩合产物。纤维素酯可被位置选择性地或随机地(random)取代。位置选择性可通过基于碳-13NMR光谱确定纤维素酯上在C6、C3及C2处的相对取代度来测量。纤维素酯可利用典型的方法通过使纤维素溶液与至少一种C1至C20酰化剂接触足够的时间以提供具有预定取代度及聚合度的纤维素酯来制备。较佳地,酰化剂包括至少一个C1至C20线型或支链烷基芳基、羧酸酐、羧酸卤化物、二酮或乙酰乙酸酯。羧酸酐的实例可包括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异丁酸酐、戊酸酐、己酸酐、2-乙基己酸酐、壬酸酐、月桂酸酐、棕榈酸酐、硬脂酸酐、苯甲酸酐、经取代的苯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及间苯二甲酸酐。羧酸卤化物的实例可包括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己酰基、2-乙基己酰基、月桂酰基、棕榈酰基、苯甲酰基、经取代的苯甲酰基及硬脂酰氯。乙酰乙酸酯的实例可包括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丙酯、乙酰乙酸丁酯及乙酰乙酸第三丁酯。更佳地,酰化剂为C2至C9线型或支链烷基羧酸酐,例如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2-乙基己酸酐、壬酸酐、硬脂酸酐等。
纤维素酯的实例可包括乙酸纤维素(CA)、乙酸丙酸纤维素(CAP)以及乙酸丁酸纤维素(CAB),但并非仅限于此。
除了纤维素酯、其聚合物或芳族聚合物之外,第三层可还包含具有芳族稠环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可用于调节正C层的Rth表达率及波长色散。芳族稠环可包括萘、蒽、菲、芘、以下结构1或以下结构2。添加剂的实例可包括苯甲酸2-萘酯、由以下结构3表示的2,6-萘二羧酸二酯、萘及由以下结构4表示的松香酸酯,但并非仅限于此:
<结构1>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061
<结构2>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071
<结构3>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072
其中R为C1至C20烷基或C6至C20芳基,并且n为0至6的整数。
<结构4>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073
其中R为C1至C20烷基或C6至C20芳基。
第三层可还包含添加剂,例如增塑剂、稳定剂、UV吸收剂、防粘连剂、光滑剂、润滑剂、染料、颜料、延迟增强剂等。
除了纤维素酯、其聚合物或芳族聚合物之外,第三层的组成物还可包括特定溶剂,所述特定溶剂可改善组成物的可涂布性并且可腐蚀表现出低耐溶剂性的第一层以形成第二层。在确保充当负色散负A层的第一层的相位延迟的同时,通过在第一层的表面上沉积第三层的组成物来腐蚀第一层的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第二层。此处,由于第一层具有低耐溶剂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三层的组成物的溶剂可以是选自以下的至少两者的混合物:基于酮的溶剂,例如甲基异丙基酮(MIPK)及丙酮;基于醚的溶剂,例如丙二醇甲基醚(PGME)及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PGMEA)。
在一个实施例中,溶剂可为基于酮的溶剂与基于醚的溶剂的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中,基于酮的溶剂可以40重量%至70重量%、较佳地45重量%至55重量%的量存在,并且基于醚的溶剂可以30重量%至60重量%、较佳地45重量%至55重量%的量存在。在此范围内,所述组成物允许容易地形成第二层,可确保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良好粘着强度,并且可确保甚至在第一层被腐蚀时第一层也可充当负色散负A层。
较佳地,溶剂包括甲基异丙基酮与丙二醇甲基醚的混合物或丙酮与丙二醇甲基醚的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中,甲基异丙基酮及丙酮中的至少一者可以40重量%至70重量%、较佳地45重量%至55重量%的量存在。在所述混合物中,丙二醇甲基醚可以30重量%至60重量%、较佳地45重量%至55重量%的量存在。在此范围内,所述组成物允许容易地形成第二层,可确保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良好粘着强度,并且可确保甚至在第一层被腐蚀时第一层也可充当负色散负A层。
在第三层的组成物中,固体含量可介于0.1重量%至20重量%、较佳地5重量%至20重量%、或9重量%至15重量%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所述组成物允许容易地形成第二层及第三层,同时确保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均匀介面。
光学膜可还包括形成于第三层的另一表面上(亦即,形成于第三层的不直接接触第二层的表面上)的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以将光学膜贴附至粘附体,例如OLED面板、液晶面板等。
第二层可包括与第一层相同种类的聚合物。因此,第二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芴树脂、聚酯树脂、异山梨醇树脂及纤维素树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层可为非粘着层、非粘结层或非粘着粘结层。
由于如上所述第二层是通过第三层的组成物对第一层的表面进行腐蚀而形成,因此第二层可表现出与第一层不同的特性。举例而言,如上所述,第二层可在聚合物的配向方向、聚合物的配向度等方面不同于第一层。
由于如上所述第二层是通过第三层的组成物对第一层的表面进行腐蚀而形成,因此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介面可以是齐整的或不齐整的。
第二层可直接接触第一层及第三层,并且可具有预定的厚度。然而,由于第二层是通过对第一层的腐蚀而形成的,因此第二层可具有与第一层不同的相位延迟。在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反应,光学膜可经受抗反射效果的劣化。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可经由第二层使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粘着强度最大化,同时使对抗反射效果的影响最小化。
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充当负色散负A层。举例而言,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呈现负色散以满足关系:nx>ny≥nz。在此范围内,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在耦合至第三层时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具有为0.7至1.0、较佳地为0.7至0.9、更佳地为0.8至0.9的面内延迟比(Re(450)/Re(550)),其中Re(550)表示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且Re(450)表示其在4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在此范围内,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在耦合至第三层时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具有为1.0至1.4、较佳地为1.0至1.1的面内延迟比(Re(650)/Re(550)),其中Re(650)表示在6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且Re(550)表示其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在此范围内,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在耦合至第三层时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体可具有为110纳米至170纳米、较佳地为130纳米至155纳米、更佳地为130纳米至14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在此范围内,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堆叠可在耦合至第三层时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堆叠体可充当正C层。举例而言,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堆叠体满足以下关系:nz>nx≒ny。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堆叠体可具有为10纳米或小于10纳米、较佳地为4纳米或小于4纳米的面内延迟。在此范围内,第二层与第三层的堆叠体可在耦合至第一层时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第二层可具有为15微米或小于15微米、较佳地为0.1微米至15微米、更佳地为0.4微米至3微米、更佳地为0.5微米至2微米的厚度。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可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第二层可包括第三层的组成物中所包含的溶剂,如下所述。溶剂保持不影响光学膜的光学特性及相位延迟,而不是在形成第二层及第三层时被完全移除。举例而言,第二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两者的溶剂混合物:基于酮的溶剂,例如甲基异丙基酮(MIPK)及丙酮;基于醚的溶剂,例如丙二醇甲基醚(PGME)及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PGMEA)。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光学膜可具有为110纳米至170纳米、较佳地为130纳米至155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可表现出抗反射效果。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光学膜可具有为30纳米至-60纳米、较佳地-10纳米至-50纳米的面外延迟(或厚度方向上的延迟)Rth。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可表现出抗反射效果,并且可具有低的抗反射横向反射率。
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光学膜可具有为0至0.7、较佳地0.1至0.4的双轴度NZ。在此范围内,光学膜可表现出抗反射效果,并且可具有低的抗反射横向反射率。
接下来,将阐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膜。
除了本实施例的光学膜还包含UV吸收剂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膜与根据以上实施例的光学膜实质上相同。较佳地,光学膜的第三层包含UV吸收剂,藉此光学膜可抑制400纳米的波长下的透光率,以防止由于外部光而对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器件)造成损坏。举例而言,光学膜或包括所述光学膜的偏光片在400纳米的波长下可具有3%或小于3%、例如1%或小于1%的透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UV吸收剂可具有为380纳米至420纳米、较佳地为390纳米至410纳米、更佳地为395纳米至405纳米的最大吸收波长。根据本发明,UV吸收剂可选自任何吸收剂,对此并无限制,只要所选择的吸收剂具有如上所述的最大吸收波长即可。举例而言,UV吸收剂可包括选自吲哚吸收剂、三嗪吸收剂、三唑吸收剂及苯甲酮吸收剂中的至少一者。
UV吸收剂可以0.1重量%至2重量%、较佳地0.2重量%至0.8重量%的量存在于第三层中。在此范围内,UV吸收剂可防止对面板的损坏及透光率的劣化。
接下来,将阐述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层的一个表面上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沉积至预定厚度。
第一层的膜可包括由上述材料(亦即,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形成的膜: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树脂、芴树脂、聚酯树脂、异山梨醇树脂及纤维素树脂。
第三层的组成物可包括前述材料,亦即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纤维素酯、其聚合物及芳族聚合物;以及前述混合溶剂,亦即选自基于酮的溶剂(例如,甲基异丙基酮及丙酮)、基于醚的溶剂(例如,丙二醇甲基醚及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中的至少两者的混合物。第三层的组成物可还包含添加剂。在第三层的组成物中,单独的纤维素酯或其聚合物、或单独的芳族聚合物、或所有这些组分及添加剂可以0.1重量%至20重量%、较佳地9重量%至15重量%的量存在。在此范围内,第三层的组成物可表现出良好的可涂布性,并且可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举例而言,这些组分可以0.1重量%、0.5重量%、1重量%、2重量%、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8重量%、9重量%、10重量%、11重量%、12重量%、13重量%、14重量%、15重量%、16重量%、17重量%、18重量%、19重量%或20重量%的量存在。
第三层的组成物可在第一层的膜的表面上沉积至预定厚度。举例而言,第三层的组成物可在干燥状态下沉积为具有1微米至10微米、较佳地3微米至7微米的厚度。第三层的组成物可使用模涂机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任何方法而被沉积,但并非仅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可还包括在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沉积至预定厚度之后对沉积于第一层上的层进行干燥以移除溶剂。尽管干燥条件根据所使用的溶剂的种类而不同,但干燥可在30℃至120℃、较佳地40℃至80℃下进行1分钟至2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可还包括在移除溶剂之后对经沉积的层进行光或热处理。
接下来,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偏光片。
根据本发明的偏光片可包括偏光膜以及位于所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光学膜。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片可包括偏光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光学膜,其中光学膜包括依序形成于偏光膜上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通过此种结构,当偏光片安装于OLED面板上时,偏光片可相对于外部光具有抗反射效果,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荧幕品质。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光片可具有5%或小于5%、例如4.5%或小于4.5%的反射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光膜可包括偏光器。具体而言,偏光器可包括通过聚乙烯醇膜的单轴拉伸获得的聚乙烯醇膜或通过聚乙烯醇膜的脱水获得的基于多烯的偏光器。偏光器可具有为5微米至4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范围内,偏光器可用于显示装置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偏光膜可还包括形成于偏光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保护层。保护层用于保护偏光器,藉此提高偏光片的可靠性及机械强度。
保护层可包括光学透明保护膜或保护涂层中的至少一者。保护膜可包括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形成的膜:纤维素酯树脂,包括三乙酰纤维素(TAC);环状聚烯烃树脂,包括无定形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非环状聚烯烃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及聚偏二氯乙烯树脂,但并非仅限于此。保护涂层可由包含光化辐射可固化化合物及聚合起始剂的光化辐射可固化树脂组成物形成。光化辐射可固化化合物可包括阳离子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自由基可聚合可固化化合物、胺基甲酸酯树脂及硅酮树脂中的至少一者。
偏光片可还包括位于偏光膜的另一表面上的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底漆层、硬涂层、抗指纹层、抗反射层、抗眩光层、低反射率层及超低反射率层,但并非仅限于此。
光学膜可直接形成于偏光膜上。亦即,光学膜可堆叠于偏光膜上,以在无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的情况下与偏光膜接触。
光学膜可通过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堆叠于偏光膜上。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典型压敏粘着剂形成,但并非仅限于此。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偏光片的剖面图。
参照图1,偏光片可包括:偏光器(10);第一保护层(20),形成于偏光器(10)的上表面上;第二保护层(30),形成于偏光器(10)的下表面上;以及光学膜(40),包括依序形成于第二保护层(30)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层(41)、第二层(42)及第三层(43)。
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但在第二保护层与第一层之间形成有粘着层以将第二保护层贴附至第一层。尽管在图2中未示出,但可在第三层的下表面上形成粘着层。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偏光片的剖面图。
参照图2,偏光片可包括:偏光器(10);第一保护层(20),形成于偏光器(10)的上表面上;以及光学膜(40),包括依序形成于偏光器(10)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层(41)、第二层(42)及第三层(43)。
尽管在图2中未示出,但在偏光器与第一层之间形成有粘着层以将偏光器贴附至第一层。尽管在图2中未示出,但可在第三层的下表面上形成粘着层。
接下来,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或偏光片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器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较佳地包括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有机/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举例而言,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指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及发光材料(例如,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实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然而,应注意提供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且不应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例1
使用负色散负A膜(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在550纳米的波长下Re=145纳米,Re(450)/Re(550)=0.82)作为第一层的膜。第一层的膜在评估耐溶剂性之前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具有为145纳米的Re,且在评估耐溶剂性之后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具有为140纳米的Re。如上所述评估了耐溶剂性。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1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具有如表1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此处,“固体含量”是指VM对第三层的组成物的重量比。
通过在60℃下将聚乙烯醇膜拉伸至其初始长度的三倍并且将碘吸附至经拉伸的膜、随后在硼酸溶液中在40℃下将膜拉伸至2.5倍而制备了偏光器(厚度:12微米)。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 Opto Inc.))贴附至偏光器的一个表面,并将第一层的膜粘结至其另一表面。
此后,在第一层的膜的另一表面上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涂布至50微米的厚度,并在60℃下干燥(或固化)了3分钟以形成厚度为5微米的第三层,藉此制备包括TAC膜/偏光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下表1示出了光学膜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厚度。第三层为正C层。
实例2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1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具有如表1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
然后,通过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包括TAC膜/偏光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
实例3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1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具有如表1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
在实例1的第一层的膜的一个表面上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涂布至50微米的厚度,并且在60℃下干燥(或固化)了3分钟以形成厚度为5.2微米的第三层,藉此制备包括依序形成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光学膜。
通过在60℃下将聚乙烯醇膜拉伸至其初始长度的三倍并且将碘吸附至经拉伸的膜、随后在硼酸溶液中在40℃下将所得的膜拉伸至2.5倍而制备了偏光器(厚度:12微米)。
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Opto Inc.))粘结至偏光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在上面形成保护层。经由压敏粘着剂(PSA)将所制备的光学膜贴附至TAC膜的另一表面,以形成包括TAC膜/偏光器/TAC膜/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
比较例1、比较例2及比较例4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2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各自具有如表2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
然后,通过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包括TAC膜/偏光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
比较例3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2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具有如表2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
在实例1的第一层的膜的一个表面上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涂布至50微米的厚度,并且在60℃下干燥(或固化)了3分钟以形成厚度为5微米的第三层,藉此制备包括依序形成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光学膜。
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偏光器(厚度:12微米)。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 Opto Inc.))粘结至偏光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在上面形成保护层。经由压敏粘着剂(PSA)将所制备的光学膜贴附至TAC膜的另一表面,以形成包括TAC膜/偏光器/TAC膜/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
比较例5
通过均匀混合VM(伊士曼公司(Eastman Inc.),乙酸纤维素)及如表2中所列的溶剂而制备了具有如表2中所列的固体含量的第三层的组成物。在离型膜的一个表面上将第三层的组成物涂布至50微米的厚度,并且使所述组成物经受干燥及固化以形成具有如表2中所列的厚度的第三层。
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偏光器。
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Opto Inc.))粘结至偏光器的一个表面,并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 Opto Inc.))以及第一层的膜依序粘结至偏光器的另一表面。经由压敏粘着剂(PSA)将所制备的第三层粘结至第一层的膜的另一表面,藉此制备包括TAC膜/偏光器/TAC膜/第一层/第三层堆叠体的偏光片。
比较例6
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偏光器。将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C2UAW,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子公司(Konica Minolta Opto Inc.))粘结至偏光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藉此制备包括TAC膜/偏光器/TAC膜堆叠体的偏光片。
在表1及表2中所列的下列性质方面评估了在实例及比较例中制备的光学膜及偏光片。
(1)透光率:使用V7100(日本分光公司(JASCO))测量了实例及比较例的偏光片在380纳米至780纳米波长下的透光率。
(2)粘着强度:评估了实例及比较例的每个偏光片的光学膜的粘着强度。将每个光学膜切割成了尺寸为10厘米×10厘米(长度×宽度)的正方形,并将胶带(艾驰邦(Ichibang),日本日东有限公司(Nitto Co.,Ltd.))贴附至光学膜的第三层。将光学膜切割至第一层的深度,以在横向方向上形成10条线并在纵向方向上形成10条线,藉此制备100个样本。在所述100个样本中,在自光学膜分离胶带时,对与胶带一起分离的样本的数目进行了计数。随着第一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粘着强度增加,分离的样本的数量减少。
(3)第一层的面内延迟:使用阿克索斯堪(Axoscan)测量了在实例及比较例中制备的每个偏光片中的光学膜的第一层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
(4)反射率:将在实例及比较例中制备的每个偏光片耦合至OLED面板,并使用EZ-对比度三维测量仪器(艾尔迪姆(Eldim),法国)评估了在对应于入射角的60°角处的横向反射率。较低的反射率表示较高的抗反射效能。
[表1]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131
*厚度比:光学膜中第二层对第三层的厚度比
[表2]
Figure BDA0002843866910000141
*厚度比:光学膜中第二层对第三层的厚度比
如表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及包括所述光学膜的偏光片表现出良好的层间粘着强度,并且每个光学膜的第一层充当负色散负A层以具有1/4相位延迟,藉此确保低反射率及高抗反射效能。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光学膜及包括所述光学膜的偏光片具有较在无光学膜的情况下制备的比较例6的偏光片高的透光率。
相反,厚度比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的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偏光片表现出低的层间粘着强度或高反射率,并且具有较比较例6的偏光片低的透光率。此外,比较例5的偏光片具有低透光率及低层间粘着强度,其中在比较例5的偏光片中,第三层经由粘着剂贴附至第一层,而在所述二者之间无第二层。
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出各种润饰、改变、变更及等效实施例。

Claims (26)

1.一种光学膜,包括:
第一层;以及
第二层及第三层,依序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三层中的每一者直接形成于所述第二层上,所述第一层为负色散负A层,所述第三层为正C层,并且所述第二层对所述第三层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层的厚度/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介于约0.2至约2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三层为非晶体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层为非粘着层、非粘结层或非粘着粘结层,并且通过对所述第一层的腐蚀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及所述第二层包含相同种类的聚合物,并且具有聚合物的彼此不同的配向方向或聚合物的彼此不同的配向度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较所述第二层高的聚合物配向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包含在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上配向的所述聚合物,且所述第二层包含不处于配向状态的所述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为约0.7至约1.0的面内延迟比(Re(450)/Re(550)),其中Re(550)表示在5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且Re(450)表示在450纳米波长下的面内延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具有为约110纳米至约17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是由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形成: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树脂、改性聚碳酸酯树脂、异山梨醇树脂、纤维素树脂、芴树脂及聚酯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具有为约5纳米或大于约5纳米的面内延迟变化,如由方程式1表示:
[方程式1]
面内延迟变化=|Re[0]-Re[1]|,
(其中Re[0]为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尺寸为3厘米×3厘米×50微米的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且Re[1]为在25℃下将一滴甲基乙基酮添加至所述样本并放置1小时之后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在所述样本上测量的所述第一层的面内延迟Re,(单位:纳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三层包含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纤维素酯、其聚合物及芳族聚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纤维素酯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者: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及乙酸丁酸纤维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层具有为约15微米或小于约15微米的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三层具有为约15微米或小于约15微米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堆叠体是负色散负A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堆叠体在550纳米的波长下具有为约110纳米至约170纳米的面内延迟Re(55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三层的堆叠体是正C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假定所述第一层的纵向(MD)为0°,则所述第一层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层的所述纵向(MD)处于约-5°至约5°或约40°至约50°范围内的慢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三层还包含具有为约380纳米至约420纳米的最大吸收波长的UV吸收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UV吸收剂以约0.1重量%至约2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第三层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还包括:位于其最外表面上的粘着层、粘结层或粘着粘结层。
22.一种偏光片,包括:偏光膜以及形成于所述偏光膜的一个表面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2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依序形成于所述偏光膜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光片,包括:以所陈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器;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以及所述第三层。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偏光片,包括:以所陈述次序依序形成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器;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以及所述第三层。
2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
CN201980041088.2A 2018-06-20 2019-04-17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13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1103 2018-06-20
KR1020180071103A KR102435573B1 (ko) 2018-06-20 2018-06-20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CT/KR2019/004611 WO2019245145A1 (ko) 2018-06-20 2019-04-17 광학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550A true CN112313550A (zh) 2021-02-02
CN112313550B CN112313550B (zh) 2022-09-13

Family

ID=6898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088.2A Active CN112313550B (zh) 2018-06-20 2019-04-17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32278A1 (zh)
KR (1) KR102435573B1 (zh)
CN (1) CN112313550B (zh)
TW (1) TWI694928B (zh)
WO (1) WO20192451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0958B1 (ko) * 2020-05-28 2024-01-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위상차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188A (zh) * 2005-02-25 2006-08-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器
US20070285601A1 (en) * 2006-06-02 2007-12-13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Thin-Film Design For Positive And/Or Negative C-Plate
CN101103305A (zh) * 2004-01-09 2008-01-09 Lg化学株式会社 包括使用负双轴延迟膜和正c-板的视角补偿膜的平面内转换液晶显示器
CN102702576A (zh) * 2011-03-25 2012-10-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酰化纤维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偏振器以及液晶显示器
KR20130036918A (ko) * 2011-10-05 2013-04-15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436441B1 (ko) * 2013-07-23 2014-09-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반사 방지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CN104076430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oled的偏振板和包括该偏振板的光学显示器
US20160152876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Samsung Sdi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polarizing plate, adhes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170068861A (ko) * 2015-12-10 2017-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8080138A1 (ko) * 2016-10-24 2018-05-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용 광학 필터 및 유기 발광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4485B2 (ja) * 2003-05-02 2008-02-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US20060105115A1 (en) * 2004-11-16 2006-05-18 Keiji Kashima Retardation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JP4977678B2 (ja) * 2008-10-23 2012-07-18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逆分散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406580B2 (ja) * 2009-03-31 2014-02-05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ポジィテイブcプレートの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カルバモイ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原料
KR101560216B1 (ko) * 2012-12-27 2015-10-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층형 광학 필름 및 표시 장치
KR102571446B1 (ko) * 2014-09-17 2023-08-25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원편광판, 광대역 λ/4 판, 및, 유기 일렉트로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WO2016114346A1 (ja) * 2015-01-16 2016-07-21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
JP6560133B2 (ja) * 2015-05-29 2019-08-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ロール、光学ユニット、有機el表示装置、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KR102085413B1 (ko) * 2015-07-01 2020-03-05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긴 광학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US20170059757A1 (en) * 2015-09-01 2017-03-0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ptical laminate
KR20180036864A (ko) * 2016-09-30 2018-04-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705385B2 (en) * 2016-11-30 2020-07-07 Zeon Corporation Optical laminate,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touch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2084118B1 (ko) * 2017-09-29 2020-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Oled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WO2019124347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20240012655A (ko) * 2022-07-20 2024-0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3305A (zh) * 2004-01-09 2008-01-09 Lg化学株式会社 包括使用负双轴延迟膜和正c-板的视角补偿膜的平面内转换液晶显示器
CN1825188A (zh) * 2005-02-25 2006-08-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椭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椭圆偏光板的图像显示器
US20070285601A1 (en) * 2006-06-02 2007-12-13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Thin-Film Design For Positive And/Or Negative C-Plate
CN102702576A (zh) * 2011-03-25 2012-10-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酰化纤维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偏振器以及液晶显示器
KR20130036918A (ko) * 2011-10-05 2013-04-15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076430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用于oled的偏振板和包括该偏振板的光学显示器
KR101436441B1 (ko) * 2013-07-23 2014-09-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반사 방지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US20160152876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Samsung Sdi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polarizing plate, adhes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170068861A (ko) * 2015-12-10 2017-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8080138A1 (ko) * 2016-10-24 2018-05-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용 광학 필터 및 유기 발광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550B (zh) 2022-09-13
KR102435573B1 (ko) 2022-08-23
TWI694928B (zh) 2020-06-01
WO2019245145A1 (ko) 2019-12-26
US20210132278A1 (en) 2021-05-06
TW202005791A (zh) 2020-02-01
KR20190143316A (ko) 201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1884B (zh) 偏光板和包含所述偏光板的液晶顯示器
US9261636B2 (en)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227853B (zh)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学显示装置
KR102068399B1 (ko) 편광판,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CN112313550B (zh) 光学膜、包括其的偏光片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JP2020115226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2564216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2435570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20200042296A (ko) Ips 액정표시장치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ips 액정표시장치
US11681085B2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4047572A (zh) 偏振板和包含偏振板的光学显示设备
JP2020115227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TWI818567B (zh) 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光學顯示裝置
KR102601679B1 (ko) 적층체,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1930525A (zh) 硬化性組成物、光學積層體及畫像顯示裝置
TWI823470B (zh) 光學膜、包括其的偏光板以及包括其的光學顯示設備
KR102414308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3840209B2 (ja) ライナー付き積層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4137648A (zh) 偏光板和包括该偏光板的光学显示器
KR20230025097A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20230099074A (ko) 광학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2020115225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