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300A -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300A
CN112312300A CN201910678875.XA CN201910678875A CN112312300A CN 112312300 A CN112312300 A CN 112312300A CN 201910678875 A CN201910678875 A CN 201910678875A CN 112312300 A CN112312300 A CN 112312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peed
management
report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88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788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291 priority patent/WO202101302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基站通过获取能够表征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的速度状态,然后根据所述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由于基站是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调度管理、配置管理等,因此,对于速度状态不同的终端,基站可以实现差异化的通信管理,从而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对终端给予合适的资源配置、传输调度等,进而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扩大”了通信系统的容量。

Description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 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通信应用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数字通信,发展到人 与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通信,同时,自动化的工业生产、远程控制和自动 驾驶和操作等对通信技术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通信系统具有更大的容量以 及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如何 在目前的通信系统中通过更好的通信管理来提升资源利用率就成了亟待解决的 问题。
目前,在通信管理方面,基站基本是对所有的终端一视同仁,这就导致对 终端的通信管理不够精细,容易造成通信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 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终端通信进行管理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以及基站侧如何获取终端速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速度状态能够表征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
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速度上报方法,包括:
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通信管理装置,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速度状态能够表征终端移 动速度的高低;
通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速度上报装置,包括:
速度测量模块,用于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状态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 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 通信总线;
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通信管理程序,以实现上述 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 通信总线;
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速度上报程序,以实现上述 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终端通信管理程序 和终端速度上报程序中的至少一个,终端通信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 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终端速度上报程序可被一个或 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以及存 储介质,基站通过获取能够表征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的速度状态,然后根据获 取到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由于基站是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终端 进行调度管理、配置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因此,对于速度状态不同的终端, 基站可以实现差异化的通信管理,从而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对终端给予精 细化的资源配置,进而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 础上“扩大”了通信系统的容量。
另一方面,终端的速度状态可以由终端自己进行测量之后以速度状态指示 的方式上报给基站,这相对于由基站自己对终端进行速度测量来获取终端速度 状态的方案而言,能够提升终端速度状态的准确性与细致程度,降低基站负担, 并提升速度状态获取效率。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 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相邻速度状态间速度模糊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终端向基站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的一种流程 交互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比特序列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交互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基站基于终端的速度状态对其进行通信管 理的一种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 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速度状态能够表征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
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在一些示例中,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包括:
由基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得到终端的速度状态;
或,
接收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根据速度状态指示确定终端当前的速度状 态。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测速能力信息表征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能 力;
根据终端的速度测量的能力对终端进行上报参数配置,上报参数用于指示 终端进行状态上报的策略;
将配置出的上报参数下发给终端。
在一些示例中,上报参数包括终端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粒度与上报模式。
在一些示例中,接收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包括:
接收终端通过业务信道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和/或,
接收终端通过控制信息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可选地,若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为无效指示,终端通信管理方法还包 括:
获取对终端所属覆盖区域中各终端的速度状态的统计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覆盖区域中速度状态占比最高的一个作为终端的估计速 度状态;
根据估计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可选地,通信管理包括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动性管理以及 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若由基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得到终端的速度状态,则通信管理 为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调度管理 为AMC(AdaptiveModulator Code,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 理、传输模式管理、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管理几种中 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若通过接收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根据速度状态指示确定终 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则调度管理包括AMC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 管理、QOS(Qualityof Service,服务质量)优先级管理、DRX管理几种中的至 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当中,配置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导频配置管理、 资源配置管理、信道配置管理。
可选地,测量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内环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频偏和时偏等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高低速差异性测量算法管理;
Sinr(信干噪比)、Ps(信号功率)和IN(噪声功率)三者中至少一者的维 护滤波机制管理。
在一些示例当中,移动性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RSRP (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滤波系数设置、测量 周期设置、小区识别周期设置。
在一些示例当中,解调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信道估计管理、 接收端解调算法管理。
在一些示例当中,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将终端划分到至少两个速度区间中的一个;
对同一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统一通信管理,对不同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 行差异性通信管理。
在一些示例当中,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终端监测信号的配置周期,监测信号包括CSI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和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监测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终端的导频个数;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类调度策略和AMC策略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测量平滑机制;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传输模式;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分时调度策略或分频调度策略;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和信道变化的监测信息调整预选波束集合或调整波束 的导向矢量;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设置移动切换的切换迟滞参数;
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为终端选择解调算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主要包括:
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在一些示例当中,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之前,还包括:
向基站上报终端的测速能力信息,测速能力信息表征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 能力;
获取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测量能力为终端配置的上报参数;
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包括:
根据上报参数确定测量到的移动速度所对应的速度状态指示,并根据上报 参数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实施例一:
为了提升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率,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通信管理方法, 以便对通信系统当中终端的通信进行更合适的管理,在不显著增加硬件成本的 基础上,让通信系统得以支持更多终端的通信需求,请参见图1示出的终端通 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S102:基站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使用终端的很多场景下,都会处于移动状态,这种 移动的速度有高有低。而不同速度的终端,在通信的时候,对通信资源有不同 的需求。例如,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可能对通信资源的需求更高,相对而言, 速度较低或当前未移动的终端,对通信资源的需求则相对较低,所以,为了避 免给对通信资源需求较低的终端也给予高配置,导致资源浪费,未来的通信系 统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的速度状态等给予相应的配置, 从而提升系统的容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来评 估终端当前的资源需求,然后给予终端所需要的通信资源,同时又避免资源浪 费。
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用户间的差异化配置,基站需要了解终端的移动速 度的高低,然后基于终端的移动速度对终端实现通信管理。速度状态可以表终 端当前移动速度的高低,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可以通 过不同的速度等级进行表征,例如,在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包括“高”、 “中”、“低”三个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包 括1级、2级、3级……N级,其中,速度状态的等级数值越大,则表征终端的 移动速度越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N的取值越大,速 度状态的粒度就越小,对终端移动速度的表征越详细越准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可以通过基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从而 获知终端的速度状态。应当说明的是,基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可能是由该终端 的服务基站单独实现,也可能是由几个基站联合实现,例如,由终端的主基站 与辅基站共同实现针对终端的测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侧可以通过基站的导频信息来获取终端 的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侧可以通过单一小区的导频信 号利用一定时间内的信道的相关性来进行判决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 例当中,基站侧通过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和信号的空间传输距 离联合计算获取速度状态,或者通过多个基站联合确定终端位置变化判决速度 状态等、或者通过终端在一个小区的驻留时间或者小区切换速度来进行确定终 端的速度状态。
不过,应当理解的是,在由基站侧对终端进行速度测量,获取终端速度状 态的方案当中,基站侧对终端的速度测量会比较粗略,获取的速度状态粒度大, 无法准确体现出终端的实际速度大小,这当然也会影响到基站对终端的通信管 理品质。另一方面,基站侧测量终端速度的效率不高,因此在测速方面的时间 耗费较多,导致基站在需要时无法快速获取到终端的速度状态。而且,对于基 站侧而言,其面对的终端数量庞大,因此,如果由基站侧对终端测速获取终端 速度状态,那么基站侧的处理压力也会很大。针对这些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 另外一种终端速度状态的获取方案,在该方案中,由终端向基站上报自己的速 度状态,请参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S202: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在这种方案当中,由终端对自身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然后将自己的速度 状态通过速度状态指示的方式上报给基站。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终端 发送的速度状态指示后,根据速度状态指示就可以确定出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
S204: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终端在测量自身的移动速度后,将自己当前的移动速度归为哪一个速度状 态,以及在向基站上报速度状态指示时,具体按照何种频次上报,这些都可以 由基站向终端进行指示,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可以向终端 配置上报参数,上报参数可以向终端指示其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的策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报参数包括速度状态的 上报粒度以及速度状态上报的上报周期。下面分别对上报粒度以及上报周期进 行说明:
(1)上报粒度
所谓上报粒度,是指终端在向基站进行速度上报时,对速度状态划分的细 密程度。可以理解的是,划分的速度状态越多,则上报粒度越小。基站为终端 配置的速度状态的上报粒度的大小与这样一些因素有关:
基站的需求;因为基站需要根据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对终端进行通信 管理,而基站在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时,有对应的精细程度的要求,所以,对 于某些终端,基站可能仅需要其上报粒度较为粗略(也即速度状态划分粗略) 的速度状态,而针对另外一些终端,基站则可能要求它们上报粒度较为精细(也 即速度状态划分精细)的速度状态。
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这里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主要是指终端可 支持的速度状态上报的粒度,例如,有一些终端可能仅支持上报“高”、“中”、 “低”三种等级的速度状态,那么,基站就不应当让该终端按照5个等级的速 度状态粒度进行上报。
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误差。终端在进行速度测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常,在两个速度状态之间,会存在一个“速度模糊态”,如图3所示,在速度 状态1与速度状态2之间,存在速度模糊态1.2,速度模糊态1.2的范围理论上 小于等于速度状态的粒度。终端在进行速度测量后,对于处于速度模糊态1.2中 的测量值,可以将其作为速度状态1或者速度状态2进行处理,或者,终端也 可以先确定测量速度更趋近于哪个速度状态,然后终端则将该测量速度作为对 应的速度状态进行处理。
如果基站没有为终端配置上报粒度或者对上报的速度不配置粒度的话,则 终端可以按照协定的档位(速度状态的上报粒度)进行上报,或者可以按照终 端实际测量的有效速度作为上报。对于按照实际速度上报的模式,可以根据终 端的能力确定终端支持上报的速度范围,具体根据不同速度范围划分相应的上 报比特序列长度,动态的进行速度状态的反馈;或者按照静态反馈的方式按照 支持的最大速度确定的比特长度进行上报。
(2)上报模式
所谓上报模式,主要是帮助终端确定其向基站上报速度状态的时机。在本 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周期性地向基站上报自己当前的速度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报周期中就包括周期性上报速度参数时的周期大小。在本 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也可以非周期性地向基站上报速度状态。还 有一些示例当中,终端还可以按照半静态的方式上报自己的速度状态。
由于基站在为一个终端进行上报参数配置的时候,需要了解终端的测速能 力,所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在为终端配置上报参数之前,需 要先获取到终端的测速能力信息,该测速能力信息表征该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 能力。在获取到测速能力信息之后,基站按照该测速能力信息为终端配置上报 参数。请参见图4示出的终端进行速度状态上报过程中与基站的一种交互流程 图:
S402:终端向基站上报测速能力信息。
在终端向基站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可以向基站指示该终端是否支持速度状 态上报,以及在支持速度状态上报的时候,向基站指示该终端所支持的速度状 态粒度大小,例如,在一些示例当中一个速度状态粒度Vg为50km/h,那么就表 示该终端支持上报的相邻两个速度状态间相差50km/h,速度状态a表征终端当 前的速度处于[0,Vg],速度状态b表征终端当前的速度处于(Vg,2Vg]……。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向基站指定自身所支持上报的速度状态 包括“高”、“中”、“低”三种。
S404: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测量的能力对该终端进行上报参数配置。
基站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该终端的速度测量 能力,因此,基站将结合终端的速度测量能力以及自身的需求等因素为终端配 置出上报参数。
S406:基站将配置出的上报参数下发给终端。
基站配置出上报参数之后,可以将上报参数下发给终端,以便利用该上报 参数指示终端按要求向基站上报自身的速度状态。
S408:终端对自身当前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通过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进行测速,或者,终端利用接收到不同基站的信号进行联合定位测量获取自身 的移动速度。如果终端处于运动的车辆中,则终端可以根据车轮转速进行测速, 或者,终端通过数据采集端获取车载设备测量的移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对自身当前的 速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存储,当上报参数所指示的上报时机到达时, 将最新采集到的移动速度转换成速度状态指示发送给基站。当然,终端在不断 进行速度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最新的测量结果覆盖前一次的测量结果,也 即仅保留最新的测量结果,因为基站只关注终端当前或者最能代表当前移动情 况的速度状态。
S410:终端按照上报参数向基站上报自身当前的速度状态指示。
假定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上报粒度为Vg,则终端的速度状态和速度状态指示 间的关系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144159880000111
Figure BDA0002144159880000121
在其他一些示例当中,基站指示终端按照速度档位(级别)的方式报自身 的速度状态,比如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或者超低速(静止)、低 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五个档位,具体档位划分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对于速度状态指示,可以通过比特序列来指示,序列的长度为速度档位个 数,也即序列的长度等于速度状态的数目。例如,假定基站指示终端按照低速、 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进行速度状态上报,则终端在进行速度状态上报时 所采用的比特序列将包括四个比特,请参见图5示出的比特序列的一种示意图:
在图5示出的比特序列50当中,采用最左侧的第一比特51为来指示“超 高”状态,采用第二比特52为来指示“高速”状态,采用第三比特53为来指 示“中速”状态,自然,第四比特54就用来指示“低速”状态。所以,在图5 示出的比特序列50当中,比特越是位于高位,则其所指示的速度状态所表征的 终端的移动速度也就越高。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所提供的比特序列当中, 比特越是位于高位,则其所指示的速度状态所表征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就越低, 也即,在这些比特序列当中,比特序列中最右的比特实际上是“超高”状态的状态指示。当然,还有一些示例当中,比特序列中比特所对应的速度状态没有 这种规律,而是由基站与终端约定第n个比特位所表征的是哪一个速度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数值“1”表示肯定,而数值“0”则表示否定,因此, 当终端确定自己当前的移动速度属于某一个档位之后,就可以在比特序列当中 将该档位对应的比特的数值设置为“1”,将其余比特位的数值设置为“0”。
除了直接采用一个比特来表征一个速度状态的方案以外,在本实施例中, 终端还可以采用N个比特来指示速度状态,
Figure BDA0002144159880000122
例如, 假定基站指示终端按照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进行速度状态上报, 则,N就等于2,也即仅需要两个比特位就能实现四个速度状态的上报。在这种 方案当中,两个比特位组合使用,可以有“00”、“01”、“10”以及“11”四种 组合,而这四种组合正好对应于四个速度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来向基站进行 速度状态指示,此处不对指示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按照基站的要求上报自己的速度状 态指示,因为,在一些情况下,终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测到自己当前的 移动速度,所以,在这些情况下,终端可以不向基站上报自己的速度状态。当 然终端也可以向基站上报无效的速度状态指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是采用图5或类似于图5中的比特序列进行速度 状态指示,那么当终端没有获取到自身当前的速度状态指示时,可以直接将比 特序列中所有比特位的数值均置为“0”,以此作为无效的速度状态指示。
如果终端是采用各比特位结合的方式向基站指示速度状态,那么在这种情 况下,速度状态的数目的值则需要包含无效的速度状态和有效的速度状态。
下面对终端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可以采用业务信道承载速度状态指示, 这样基站将通过业务信道接收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在本实施例的另外 一些示例当中,终端还可以通过控制信息向基站上报速度状态指示,那么对于 基站而言,其将接收到通过控制信息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S104:基站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无论是由基站侧自身对终端进行速度测量获取到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还 是接收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从而了解到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 当中,当基站获取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后,基站将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该 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可以理解的是,因为不同的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并不完全 相同,因此,基站在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的时候,实际上 是依据终端的速度对终端进行差异化的通信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通信管理包括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 动性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在通常情况下,所谓的通信管理可 以同时包括上述几种。
如果基站是通过基站侧测速得到终端的速度状态的,则其针对终端进行的 通信管理可以为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 种。在这种情况下,调度管理为AMC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 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基站是通过接收终端侧的速度状态指示获取到终端速度状态的,则其 针对终端进行的调度管理包括AMC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 QOS优先级管理、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配置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导频 配置管理、资源配置管理、信道配置管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测量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内环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CQI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频偏和时偏等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高低速差异性测量算法管;
Sinr、Ps以及IN三者种这少一种的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移动性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RSRP滤波系数设置、测量周期设置、小区识别周期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解调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信道 估计管理、接收端解调算法管理。
可选地,基站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1)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终端监测信号的配置周期,检测信号包括CSI 和SRS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终端的导频个数;
基站可以采用静态、半静态或者动态的方式对于终端的一些配置策略包括 导频个数或移动性相关的差异性参数调整;或者通过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CSI、 SRS的配置周期。
3)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类调度策略和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中的至少一 种;
4)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测量平滑机制;
5)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传输模式;
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类调度策略和AMC等策略;或者基站根据终 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不同的测量平滑机制,高精度快速跟踪信道质量的变换;或 者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等。
6)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分时调度策略或分频调度策略;
7)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和信道变化的监测信息调整预选波束集合或调整波 束的导向矢量;
8)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设置移动切换的切换迟滞参数;
9)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为终端选择解调算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基站通过获取到能够表征终端当前移 动速度的速度状态,然后利用获取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调度、测量、解调以 及移动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化管理,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容量,提升切换等 KPI(Key Performance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指标能够更大限度的提升不同运 动速度状态的终端的感知度。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基站能够接收获取到终端自己测 量并上报的速度状态,然后利用该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一方面,由 于速度状态有终端自己测量上报,因此基站能够获取到粒度更小,也即更为细 致的速度状态,从而对终端的通信进行更精细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终端自 己进行速度测量,因此基站的测量负担降低,有利于基站侧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将以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对终端进行差异化的通 信管理的方案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6示出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一种 流程图:
S602:终端对自身当前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终端是车载终端,因此,终端可以根据车轮转速进行 测速。当然,终端可以通过GPS对自身当前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S604:终端根据基站配置的上报参数向基站上报自身的速度状态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基站的请求进行速度状态指示上报,或者终 端也可以周期性进行速度状态上报。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 终端还可以按照事件性触发的方式进行速度状态指示的上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可以通过测量报告向基站携带速度状态 指示,或者终端也可以通过控制消息承载速度状态指示。其中承载的比特个数 与速度状态的粒度大小有关,在一种示例当中,终端可以通过比特序列来向基 站指示自身当前的速度状态,比特序列的长度为速度档位个数,也即序列的长 度等于速度状态的数目,每一个比特位对应一个速度状态。
S606: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确定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并根 据确定出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当基站获取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后,基站将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该终 端进行通信管理。下面请参见图7示出的基站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 理的流程图:
S702: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将终端划分到至少两个速度区间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将终端划分到对应的速度区间中, 这样,可以便于基站在对各终端进行管理的时候,针对同一个速度区间终端的 终端,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提升管理的方便程度。
应当明白的是,基站在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其进行速度区间划分的时候, 可以直接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进行划分,例如,假定某个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 指示表征该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处于高速状态,则基站可以直接将该终端分类 到与高速状态一一对应的速度区间中。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在为终端划分速度区间的时候,可 以重新对终端进行分类,例如,假定终端按照6个速度等级向基站进行速度状 态上报,但基站在对终端进行某种通信管理的时候,仅会按照三个速度区间进 行管理,因此,基站可以将第一速度等级与第二速度等级对应到第一速度区间, 将第三速度等级与第四速度等级对应到第二速度区间,将第五速度等级与第六 速度等级对应到第三速度区间。
S704:基站对同一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统一通信管理,对不同速度区间 内的终端进行差异性通信管理。
基站对终端进行速度区间划分之后,可以对同一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统 一通信管理,对不同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差异性通信管理。
基站对不同速度区间的终端进行差异性调度或者差异性配置。这里所谓的 差异性调度可以根据不同速度状态为终端选择传输模式、分时或者分频等调度 策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可以结合用户速度状态指示以及信道 变化的监测信息动态地调整预选波束集合或者动态地调整波束的导向矢量,从 而最大化的实现波束赋形增益。甚至,在QoS调度中,基站也可以结合终端的 速度状态,基站根据不同的覆盖场景进行差分处理,比如在高速场景中优先调 度高速移动的用户,在低速场景下则优先调度低速移动的用户。
一些示例中,在获取了速度状态后,基站也可以也对终端进行差异性配置, 包括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平滑策略的差 异性配置或者切换迟滞等与移动切换相关参数的差异性配置,例如,基站根据 高速移动用户的运动快,切换快等特点,选择匹配的测量滤波参数以及切换迟 滞等相关参数,提高小区切换或者波束间切换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感知。
另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差异性配置终端的导频、SRS 等监测信号的传输周期等,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为终端提供一个最佳 的导频配置。
考虑到多普勒频偏和多径时延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径时延比较丰富的场景, 信道的时变特性比较明显,信道的相关时间比较小,此时需要配置相应的的导 频间隔才能满足终端或者基站侧的解调。因此,除了速度状态,最佳结合实际 的布网场景进行选择最佳的导频配置,比如在多径和散射径比较丰富的场景下, 用户选择的导频间隔需要小于该场景下的最小相干时间;在多径或者散射径不 丰富的场景下,导频个数的选择可以不考虑信道的时变特性,可只考虑需要支 持的最大频偏测量范围或者结合仿真评估提供的最佳配置。对SRS的配置,除 了需要考虑SRS监测的用途之外,在此基础上,基站还可以根据终端的速度状 态,为高速移动的终端配置较小的周期,为低速移动的终端配置较大的周期。 另外,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则尽量避免和其他高速移动的终端用户或低速移 动的终端进行梳分配置,优先采用时分、频分和码分或者选择较大的梳妆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还可以基于终端的速度状态,来为不同 速度区间的终端选择不同的解调算法,比如针对高速移动的终端,基站可以采 用的一些特殊处理算法流程,来提升用户的解调性能,或者协助测量提高测量 精度。
根据前面的介绍可知,基站很可能不能获取到部分终端的有效速度状态, 为了便于介绍,这里将基站没有获取到其有效速度状态的终端称为“无效终端” 例如,部分终端不支持上报速度状态指示,或者因为终端未能成功测量到自身 的移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获取对无效终端所属覆盖区域中各终端 的速度状态的统计结果,然后根据该统计结果确定出无效终端所属覆盖区域中 速度状态占比最高的一个,并将该速度状态作为无效终端的估计速度状态,然 后根据估计速度状态对无效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可选地,基站通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历史统计无效终 端所属覆盖区域内各不同速度区间内终端数目的比例,然后选择所包含终端数 目最多的一个速度区间作为无效终端的速度区间,然后按照该速度区间对该无 效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除了基于AI历史统计结果来对无效终端进行处理,基站还可以根据覆盖场 景来对无效终端进行处理:如果覆盖的场景为高速场景,则基站可以默认按照 高速用户的策略来处理;如果覆盖的场景为低速场景,则基站可以默认按照低 速用户的策略来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能够获取终端运动状态,从而自适应的为终端进行资 源配置、传输模式的选择、用户间码分、移动性切换和测量等通信管理,最大 化的挖掘传输速率,提高小区间的切换成功率,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容量和用 户的感知,真正意义上实现未来通信灵活配置和差异配置等。
而且,因为各终端的速度状态是由终端自己测量上报的,因此可以保证基 站快速、准确地获取终端运动的精准速度状态,有利于基站针对终端进行精细 化的差异性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基站侧实现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终端通信管理装 置,请参见图8示出的该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包括状态获取模块802和通信管理模块804,其中状 态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速度状态能够表征终端移动速 度的高低,通信管理模块804用于根据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通信管 理包括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动性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 少一种。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终端侧实现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终端通 信管理装置,请参见图9示出的该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包括速度测量模块902以及速度上报模块904,其中, 速度测量模块902用于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状态上报模块904用于根 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为了更好的实现用户间的差异化配置,基站需要了解终端的移动速度的高 低,然后基于终端的移动速度对终端实现通信管理。速度状态可以表终端当前 移动速度的高低,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可以通过不同 的速度等级进行表征,例如,在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包括“高”、“中”、 “低”三个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的速度状态包括1级、 2级、3级……N级,其中,速度状态的等级数值越大,则表征终端的移动速度 越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N的取值越大,速度状态的 粒度就越小,对终端移动速度的表征越详细越准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的状态获取模块802可 以通过基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从而获知终端的速度状态。应当说明的是,基 站侧对终端进行测速可能是由该终端的服务基站单独实现,也可能是由几个基 站联合实现,例如,由终端的主基站与辅基站共同实现针对终端的测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侧可以通过基站的导频信息来获取终端 的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侧可以通过单一小区的导频信 号利用一定时间内的信道的相关性来进行判决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 例当中,基站侧通过DOA和信号的空间传输距离联合计算获取速度状态,或者 通过多个基站联合确定终端位置变化判决速度状态等、或者通过终端在一个小 区的驻留时间或者小区切换速度来进行确定终端的速度状态。
不过,应当理解的是,在状态获取模块802通过基站侧对终端进行速度测 量,获取终端速度状态的方案当中,基站侧对终端的速度测量会比较粗略,获 取的速度状态粒度大,无法准确体现出终端的实际速度大小,这当然也会影响 到基站对终端的通信管理品质。另一方面,基站侧测量终端速度的效率不高, 因此在测速方面的时间耗费较多,导致状态获取模块802在需要时无法快速获 取到终端的速度状态。而且,对于基站侧而言,其面对的终端数量庞大,因此, 如果由基站侧对终端测速获取终端速度状态,那么基站侧的处理压力也会很大。 针对这些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让状态获取模块802获取终端速度状 态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由终端侧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终端侧的速度状态:
在这种方案当中,由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中的速度测量模块902对终端当 前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然后由状态上报模块904将测量的速度状态通过速度 状态指示的方式上报给基站侧的状态获取模块802。在本实施例中,状态获取模 块802在接收到终端侧状态上报模块904发送的速度状态指示后,根据速度状 态指示就可以确定出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
在速度测量模块902测量终端的移动速度后,状态上报模块904将终端当 前的移动速度归为哪一个速度状态,以及在上报速度状态指示时,具体按照何 种频次上报,这些都可以由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指示,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 些示例当中,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的状态获取模块802可以向终端侧的状态上 报模块904配置上报参数,上报参数可以向状态上报模块904指示其进行速度 状态上报的策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状态获取模块802为状态上报模块904配置 的上报参数包括速度状态的上报粒度以及速度状态上报的上报周期。下面分别 对上报粒度以及上报周期进行说明:
(1)上报粒度
所谓上报粒度,是指终端在向基站进行速度上报时,对速度状态划分的细 密程度。可以理解的是,划分的速度状态越多,则上报粒度越小。状态获取模 块802为状态上报模块904配置的速度状态的上报粒度的大小与这样一些因素 有关:
基站侧通信管理模块804的需求;因为通信管理模块804需要根据状态上 报模块902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而通信管理模块804在 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时,有对应的精细程度的要求,所以,对于某些终端,通 信管理模块804可能仅需要其上报粒度较为粗略(也即速度状态划分粗略)的 速度状态,而针对另外一些终端,通信管理模块804则可能要求它们上报粒度 较为精细(也即速度状态划分精细)的速度状态。
终端侧速度测量模块902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这里速度测量模块902进 行速度测量的能力主要表现为速度上报模块904可支持的速度状态上报的粒度, 例如,有一些速度上报模块904可能仅支持上报“高”、“中”、“低”三种等级 的速度状态,那么,状态获取模块802就不应当让该速度上报模块904按照5 个等级的速度状态粒度进行上报。
速度测量模块902进行速度测量的误差。速度测量模块902在进行速度测 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差,通常,在两个速度状态之间,会存在一个“速度模 糊态”,如图3所示,在速度状态1与速度状态2之间,存在速度模糊态1.2, 速度模糊态1.2的范围理论上小于等于速度状态的粒度。速度测量模块902在进 行速度测量后,对于处于速度模糊态1.2中的测量值,可以将其作为速度状态1 或者速度状态2进行处理,或者,速度测量模块902也可以先确定测量速度更 趋近于哪个速度状态,然后速度测量模块902则将该测量速度作为对应的速度 状态进行处理。
如果状态获取模块802没有为状态上报模块904配置上报粒度或者对上报 的速度不配置粒度的话,则状态上报模块904可以按照协定的档位(速度状态 的上报粒度)进行上报,或者可以按照速度测量模块902实际测量的有效速度 作为上报。对于按照实际速度上报的模式,可以根据速度测量模块902的能力 确定状态上报模块904支持上报的速度范围,具体根据不同速度范围划分相应 的上报比特序列长度,动态的进行速度状态的反馈;或者按照静态反馈的方式 按照支持的最大速度确定的比特长度进行上报。
(2)上报模式
所谓上报模式,主要是帮助终端确定其向基站上报速度状态的时机。在本 实施例中,速度上报模块904可以周期性地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终端当前 的速度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状态获取模块802为速度上报模块904配置的上 报周期中就包括周期性上报速度参数时的周期大小。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 例当中,速度上报模块904也可以非周期性地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速度状 态。还有一些示例当中,速度上报模块904还可以按照半静态的方式上报终端 的速度状态。
由于状态获取模块802在为一个终端侧的速度上报模块904进行上报参数 配置的时候,需要了解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的测速能力,所以,在本实施例的 一些示例当中,状态获取模块802在为速度上报模块904配置上报参数之前, 需要先获取到终端侧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的测速能力信息,该测速能力信息表 征该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在获取到测速能力信息之后, 状态获取模块802按照该测速能力信息为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配置上报参数:
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测速能力信息。在终端速度 上报装置90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可以向状态获取模块802 指示自身是否支持速度状态上报,以及在支持速度状态上报的时候,向状态获 取模块802指示自身所支持的速度状态粒度大小,例如,在一些示例当中一个 速度状态粒度Vg为50km/h,那么就表示该终端支持上报的相邻两个速度状态间 相差50km/h,速度状态a表征终端当前的速度处于[0,Vg],速度状态b表征终 端当前的速度处于(Vg,2Vg]……。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向 状态获取模块802指定自身所支持上报的速度状态包括“高”、“中”、“低”三 种。
状态获取模块802接收到终端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该终 端的速度测量能力,因此,状态获取模块802将结合终端的速度测量能力以及 自身的需求等因素为终端配置出上报参数。
状态获取模块802配置出上报参数之后,可以将上报参数下发给终端速度 上报装置90,以便利用该上报参数指示速度上报模块904按要求向状态获取模 块802上报自身的速度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速度测量模块902可以通过GPS进行测速,或者,速度测 量模块902利用接收到不同基站的信号进行联合定位测量获取终端的移动速度。 如果终端处于运动的车辆中,则速度测量模块902可以根据车轮转速进行测速, 或者,速度测量模块902通过数据采集端获取车载设备测量的移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速度测量模块902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 对自身当前的速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存储,当上报参数所指示的上 报时机到达时,将最新采集到的移动速度转换成速度状态指示发送给状态获取 模块802。当然,速度测量模块902在不断进行速度测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最 新的测量结果覆盖前一次的测量结果,也即仅保留最新的测量结果,因为状态 获取模块802只关注终端当前或者最能代表当前移动情况的速度状态。
假定状态获取模块802为速度上报模块904配置的上报粒度为Vg,则终端 的速度状态和速度状态指示间的关系映射关系如表1所示。在其他一些示例当 中,状态获取模块802指示速度上报模块904按照速度档位(级别)的方式报 自身的速度状态,比如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或者超低速(静止)、 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五个档位,具体档位划分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对于速度状态指示,可以通过比特序列来指示,序列的长度为速度档位个 数,也即序列的长度等于速度状态的数目。例如,假定状态获取模块802指示 速度上报模块904按照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进行速度状态上报, 则速度上报模块904在进行速度状态上报时所采用的比特序列将包括四个比特, 请参见图5示出的比特序列的一种示意图:
在图5示出的比特序列50当中,采用最左侧的第一比特51为来指示“超 高”状态,采用第二比特52为来指示“高速”状态,采用第三比特53为来指 示“中速”状态,自然,第四比特54就用来指示“低速”状态。所以,在图5 示出的比特序列50当中,比特越是位于高位,则其所指示的速度状态所表征的 终端的移动速度也就越高。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所提供的比特序列当中, 比特越是位于高位,则其所指示的速度状态所表征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就越低, 也即,在这些比特序列当中,比特序列中最右的比特实际上是“超高”状态的状态指示。当然,还有一些示例当中,比特序列中比特所对应的速度状态没有 这种规律,而是由状态获取模块802与速度上报模块904约定第n个比特位所 表征的是哪一个速度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数值“1”表示肯定,而数值“0”则表示否定,因此, 当速度上报模块904确定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属于某一个档位之后,就可以在 比特序列当中将该档位对应的比特的数值设置为“1”,将其余比特位的数值设 置为“0”。
除了直接采用一个比特来表征一个速度状态的方案以外,在本实施例中, 速度上报模块904还可以采用N个比特来指示速度状态,
Figure BDA0002144159880000241
例如,假定状态获取模块802指示速度上报模块 904按照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四个档位进行速度状态上报,则,N就等于2, 也即仅需要两个比特位就能实现四个速度状态的上报。在这种方案当中,两个 比特位组合使用,可以有“00”、“01”、“10”以及“11”四种组合,而这四种 组合正好对应于四个速度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一些示例当中,速度上报模块904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 来向状态获取模块802进行速度状态指示,此处不对指示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速度上报模块904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按照状态获取模块802 的要求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因为,在一些情况下,速度测量模块902可 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测到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所以,在这些情况下,速度 上报模块904可以不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终端的速度状态。当然速度上报 模块904也可以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无效的速度状态指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速度上报模块904是采用图5或类似于图5中的比特 序列进行速度状态指示,那么当速度上报模块904没有获取到终端当前的速度 状态指示时,可以直接将比特序列中所有比特位的数值均置为“0”,以此作为 无效的速度状态指示。
如果速度上报模块904是采用各比特位结合的方式向状态获取模块802指 示速度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速度状态的数目的值则需要包含无效的速度 状态和有效的速度状态。
下面对速度上报模块904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速度上报模块904可以采用业务信道承载速 度状态指示,这样状态获取模块802将通过业务信道接收到速度上报模块904 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当中,速度上报模块904还 可以通过控制信息向状态获取模块802上报速度状态指示,那么对于状态获取 模块802而言,其将接收到通过控制信息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状态获取模块802无论是通过基站侧对终端进行速度测量获取到终端当前 的速度状态,还是接收速度上报模块904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从而了解到终端 当前的速度状态,在本实施例当中,当状态获取模块802获取到终端的速度状 态指示后,通信管理模块804将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该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不同的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通信管 理模块804在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依据 终端的速度对终端进行差异化的通信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通信管理包括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 动性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在通常情况下,所谓的通信管理可 以同时包括上述几种。
如果状态获取模块802是通过基站侧测速得到终端的速度状态的,则通信 管理模块804针对终端进行的通信管理可以为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 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调度管理为AMC策略管理、 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状态获取模块802是通过接收终端侧的速度状态指示获取到终端速度 状态的,则通信管理模块804针对终端进行的调度管理包括AMC策略管理、资 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QOS优先级管理、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配置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导频 配置管理、资源配置管理、信道配置管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测量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内环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CQI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频偏和时偏等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高低速差异性测量算法管;
Sinr、Ps以及IN三者种这少一种的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移动性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RSRP滤波系数设置、测量周期设置、小区识别周期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解调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信道 估计管理、接收端解调算法管理。
可选地,通信管理模块804对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 种:
1)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终端监测信号的配置周期,检测信号包括CSI 和SRS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终端的导频个数;
3)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类调度策略和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中的至少一 种;
4)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测量平滑机制;
5)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传输模式;
6)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分时调度策略或分频调度策略;
7)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和信道变化的监测信息调整预选波束集合或调整波 束的导向矢量;
8)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设置移动切换的切换迟滞参数;
9)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为终端选择解调算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信管理装置80可以部署在基站侧,终端通信管理装 置80中状态获取模块802和通信管理模块804的功能可以通过基站的处理器与 通信单元共同实现。
终端速度上报装置90可以部署在终端侧,其中速度测量模块902的功能可 以由终端的处理器单独实现,或者是由终端的处理器与通信单元共同实现,而 速度上报模块904的功能则可以由终端的处理器与通信单元共同实现。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速度上报装置,可以让基站在不对终端进行速度 测量的情况下,获取到终端侧的速度状态。而终端通信管理装置可以让基站利 用获取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调度、测量、解调以及移动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化 管理,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容量,提升切换等KPI指标能够更大限度的提升不 同运动速度状态的终端的感知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 一个或多个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编译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本实施 例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终端通信管理程序和终端速度上报程序中的一个, 其中,终端通信管理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介绍的 一种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终端速度上报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流程。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0所示:基站100包括第一处理器101、 第一存储器10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处理器101与第一存储器102的第一通信总 线103,其中第一存储器10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终端通信管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第一处理器101可以读取终端通信管理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 中介绍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该基站100实现终端通信管理方法流程的 细节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终端110包括第二处理器111、 第二存储器112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处理器111与第二存储器112的第二通信总线 113,其中第二存储器11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终端速度上报程序的存储介质,第 二处理器111可以读取终端速度上报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中 介绍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步骤。该终端110实现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细节可 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请参见图11,该通信系统11包括基站90 和终端100,在本一些示例当中,通信系统11中包括一个基站90和多个终端 100,基站90与各终端100通信连接。其中,终端100可以对自己当前的移动 速度进行测量,并将速度状态指示上报给基站90,以供基站90对终端进行通信 管理时使用。而基站90则可以利用终端100上报的速度状态或者通过其他方式 获取的速度状态对终端100进行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动性管理 以及解调管理等几方面的通信管理。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通信系统11 中也可以不包括不只一个基站90。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基站通过获取能够 表征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的速度状态,然后根据获取到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 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动性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方面中至少一方 面的通信管理。由于基站是根据终端的速度状态对终端进行调度管理、配置管 理、移动性管理等,因此,对于速度状态不同的终端,基站可以实现差异化的 通信管理,从而能够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对终端给予精细化的资源配置,进而 提升了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扩大”了通信系 统的容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 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 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 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 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 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 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计算 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 的步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 (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 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 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 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 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 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 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 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 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 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所述速度状态能够表征所述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
根据所述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包括:
由基站侧对所述终端进行测速,得到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
或,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根据所述速度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速能力信息,所述测速能力信息表征所述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测量的能力对所述终端进行上报参数配置,所述上报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状态上报的策略;
将配置出的上报参数下发给所述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参数包括所述终端进行速度状态上报粒度与上报模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业务信道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和/或,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控制信息承载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为无效指示,所述终端通信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对所述终端所属覆盖区域中各终端的速度状态的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覆盖区域中速度状态占比最高的一个作为所述终端的估计速度状态;
根据所述估计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理包括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移动性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由基站侧对所述终端进行测速,得到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则所述通信管理为调度管理、配置管理、测量管理以及解调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调度管理为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非连续接收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通过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速度状态指示,根据所述速度状态指示确定所述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则所述调度管理包括AMC策略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传输模式管理、服务质量QOS优先级管理、DRX管理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导频配置管理、资源配置管理、信道配置管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
内环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信道质量指示CQI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频偏和时偏等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高低速差异性测量算法管理;
信干噪比Sinr、信号功率Ps和噪声功率IN三者中至少一者的维护滤波机制管理。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滤波系数设置、测量周期设置、小区识别周期设置。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管理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信道估计管理、接收端解调算法管理。
14.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将所述终端划分到至少两个速度区间中的一个;
对同一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统一通信管理,对不同速度区间内的终端进行差异性通信管理。
15.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调整所述终端监测信号的配置周期,所述监测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SI和监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所述终端的导频个数;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类调度策略和AMC策略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测量平滑机制;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选择传输模式;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配置分时调度策略或分频调度策略;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和信道变化的监测信息调整预选波束集合或调整波束的导向矢量;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设置移动切换的切换迟滞参数;
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为所述终端选择解调算法。
16.一种终端速度上报方法,包括:
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测速能力信息,所述测速能力信息表征所述终端进行速度测量的能力;
获取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速度测量能力为所述终端配置的上报参数;
所述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包括:
根据所述上报参数确定测量到的移动速度所对应的速度状态指示,并根据所述上报参数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18.一种终端通信管理装置,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速度状态,所述速度状态能够表征所述终端移动速度的高低;
通信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状态对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管理。
19.一种终端速度上报装置,包括:
速度测量模块,用于对终端的移动速度进行测量;
状态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移动速度向基站上报所述终端的速度状态指示。
20.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通信管理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
21.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终端速度上报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步骤。
2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终端通信管理程序和终端速度上报程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终端通信管理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终端速度上报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速度上报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78875.XA 2019-07-25 2019-07-25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12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8875.XA CN112312300A (zh) 2019-07-25 2019-07-25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102291 WO2021013029A1 (zh) 2019-07-25 2020-07-16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8875.XA CN112312300A (zh) 2019-07-25 2019-07-25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300A true CN112312300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19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8875.XA Pending CN112312300A (zh) 2019-07-25 2019-07-25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300A (zh)
WO (1) WO20210130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971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通信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4450B2 (en) * 2011-04-04 2014-06-03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711402B2 (ja) * 2014-04-16 2015-04-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16090609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ighbor cell measurements for high-speed user equipment
US10292084B2 (en) * 2015-09-29 2019-05-14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8391301B (zh) * 2017-02-03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880751A (zh) * 2018-06-12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743779B (zh) * 2019-03-26 2023-04-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基站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971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的通信管理方法、网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3029A1 (zh)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043B (zh) 操作通信设备以共享空中链路资源的方法、无线终端和无线通信装置
US91550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584988A (zh) 用于感知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20405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37214A1 (ja) 基地局、端末局、無線システム、無線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09087924A1 (ja) 上りリンクでチャネル品質情報を報告する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に好適な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CN101843143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以及基站设置方法
US9008678B2 (en) Dynamic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ell cluster
CN11076945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465296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时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13992314B (zh) 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4661296A (zh) 决定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11510946A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A262239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3473552B (zh) 一种rrm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0417524B (zh) 一种传输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1753191A (zh) 协同多小区干扰抑制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699636B (zh) 波束成形通信系统的终端处的波束操作方法和设备
CN102238582A (zh) 一种确定邻区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312300A (zh) 通信管理、速度上报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69123B (zh) 用于高效波束管理的通信设备
US20230089513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ower sav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009848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150054055A (ko)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16112959B (zh) 协同感知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