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781B -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781B
CN112310781B CN202011241938.4A CN202011241938A CN112310781B CN 112310781 B CN112310781 B CN 112310781B CN 202011241938 A CN202011241938 A CN 202011241938A CN 112310781 B CN112310781 B CN 112310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ire harness
guide
rece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1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0781A (zh
Inventor
郭小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Fang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Fang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Fang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Fang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19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0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0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0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包胶装置需要工人反复手动放入端子,反复手动取出,效率非常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包括输送收纳机构、检测冲切机构、机架、包胶机构和注塑机构,所述机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安装有福马脚轮,可以方便整个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移动,所述工作台的左端安装有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输送收纳机构和检测冲切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的右端安装有注塑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线束端子的包胶成型。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设备内实现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时,需要在各电子元件连接端之间布设电线,一般是在电子元件的触电端上设置接插件,然后在电线的端头上安装线束端子,连接电线与电子元件时,只需要将线束端子插接进接插件内即可实现电线与电子元件触电端之间的连接。线束端子一般是塑料块状,由注塑机注塑成型而成。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的制作步骤是,将多个端子放置注塑模具型腔中,然后通入溶胶,使得胶体与端子形成一体,冷却后成为线束端子,然后将线束端子手动取出,接着放入下一批端子,重复上述步骤,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工人反复手动放入端子,反复手动取出,效率非常低,因此设计一款能够连续生产,避免工人反复手动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线束端子制作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包括输送收纳机构、检测冲切机构、机架、包胶机构和注塑机构,所述机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安装有福马脚轮,可以方便整个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移动,所述工作台的左端安装有包胶机构,所述包胶机构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输送收纳机构和检测冲切机构,所述工作台上的右端安装有注塑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该装置各机械部件,PLC控制器接收操作面板的控制指令,控制该装置各机械部件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收纳机构包括输送轮和收纳轮,所述输送轮的下方设置有输出槽,所述输送轮安装在输送轮轴上,输送轮轴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上端,所述输送轮轴穿过输送轮支撑座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输送轮的一侧,在安装输送电机的输送轮支撑座的侧面上还安装有两根输送导杆,两根所述输送导杆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输送导杆之间装有输送导向轴安装座,在输送导向轴安装座中间设有输送导向轴轴承,在输送导向轴轴承内安装有输送导向轴。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轮的下方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轮安装在收纳轮轴上,收纳轮轴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上端,所述收纳轮轴穿过输送轮支撑座与收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收纳电机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收纳轮的一侧,在安装收纳电机的收纳轮支撑座的侧面上水平安装有两根收纳导杆,两根所述收纳导杆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收纳导杆之间装有收纳导向轴安装座,在收纳导向轴安装座中间设有收纳导向轴轴承,在收纳导向轴轴承内安装有收纳导向轴。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冲切机构包括支撑板、检测机构、冲切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支座上,在支撑板上设置有两条第一输送槽,两条所述第一输送槽为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所述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呈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冲切机构、检测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冲切机构、冲压机构和打孔机构均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输送检测头和收纳检测头,所述输送检测头位于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的上方,所述输送检测头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收纳检测头位于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的上方,所述收纳检测头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冲切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气缸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四根立柱,四根所述立柱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内均设置有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之间设置有切刀座,所述切刀座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切刀座的下部装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部安装有定位针,所述上模具的侧面安装有上切刀,所述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配合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针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与上切刀相匹配的下切刀。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冲压机构对称设置,所述冲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气缸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且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调整块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调整块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调整块的下端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器,所述打孔器安装在第二调整块的下端,所述第二调整块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调整块的上端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竖板上,所述竖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包胶机构包括上导模座、中导模座和下导模座,所述中导模座上部设置有上导模座,中导模座下部设置有下导模座,所述上导模座、中导模座和下导模座上均设置有两条第二输送槽,两条所述第二输送槽为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和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所述上导模座的两条第二输送槽之间安装有上线束压板,所述上线束压板上设有四个线束滚动块,所述中导模座的两条第二输送槽之间安装有中线束压板,所述中导模座的背面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连接有四根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与电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动缸的外部罩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导模座的两条第二输送槽之间安装有下线束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机,注塑机安装在注塑机外壳内,在注塑机外壳下部装有两块第二滑块,每块所述第二滑块均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两条所述第二滑轨平行设置并且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注塑机外壳下部与滑台气缸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两条第二滑轨之间,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包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线束端子收卷在输送轮上,将线束端子的端头通过输送导向轴放置于输出槽内,启动输送电机,带动输送轮转动对线束端子进行输送,输出槽内的线束端子沿着输出槽方向移动进入检测冲切机构的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内,并且沿着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方向移动,当线束端子通过输送检测头时,输送检测头对线束端子进行拍照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对比运算,根据线束端子图像信息,判断线束端子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当发现线束端子的触点不符合要求时,PLC控制器控制冲压机构工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压块向下移动,对线束端子进行压直,使得线束端子的触点符合加工要求;当发现线束端子的线束带打孔不符合要求时,PLC控制器控制打孔机构工作,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打孔器向下移动,打孔器移动至线束端子上并对线束端子重新进行打孔,使得线束端子的线束带符合加工要求。
第二步,符合要求的线束端子通过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以及线束输出导向槽进入包胶机构,线束端子依次输送至上导模座、中导模座以及下导模座的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内,通过上线束压板、中线束压板以及下线束压板对线束端子进行导向固定。
第三步,电动缸工作推动连接板以及推板向注塑机方向移动,上导模座、中导模座和下导模座随着推板向注塑机方向移动,同时,滑台气缸工作带动注塑机外壳以及注塑机沿着第二滑轨移动,再通过第四气缸的活塞杆推动下导模座上下移动,以调整注塑机和线束端子的位置,使得注塑机的喷头与线束端子接触并且处于合适的注塑位置,注塑机对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上的线束端子进行包胶。
第四步,包胶完成后,包胶后的线束端子沿着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以及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进入收纳槽,当包胶后的线束端子通过收纳检测头时,收纳检测头对包胶后的线束端子进行拍照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对比运算,根据包胶后的线束端子图像信息,判断包胶后的线束端子是否有缺陷;当发现包胶后的线束端子有缺陷时,PLC控制器控制冲切机构工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推动上切刀以及定位针向下移动,对包胶后的线束端子进行冲切,可将有缺陷的包胶后的线束端子剔除;合格的包胶后的线束端子经过收纳导向轴,最后通过收纳轮收纳。
本发明的输送收纳机构能够连续输送收纳线束端子,避免工人反复手动工作,大幅提高线束端子的包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包胶机构配合注塑机构使用,能够使得注塑机的喷头与线束端子接触并且处于合适的注塑位置,可以精准的对线束端子进行包胶,从而提高包胶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检测机构能够对线束端子进行检测并对存有偏差的线束端子进行压直、打孔以及冲切操作,使得线束端子符合加工要求,大幅提高线束端子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输送收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输送收纳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检测冲切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冲切机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冲切机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冲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打孔机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打孔机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包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包胶机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包胶机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线束端子包胶装置中的注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线束端子包胶前后示意图。
附图中:
1、输送收纳机构;101、输送轮;102、输送轮轴;103、输送轮支撑座;104、输送电机;105、输送导杆;106、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7、输送导向轴轴承;108、输送导向轴;109、输出槽;110、收纳轮;111、收纳轮轴;112、收纳轮支撑座;113、收纳电机;114、收纳导杆;115、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6、收纳导向轴轴承;117、收纳导向轴;118、收纳槽;2、检测冲切机构;21、支撑板;2101、导向孔;22、检测机构;2201、输送检测头;2202、第一支撑架;2203、收纳检测头;2204、第二支撑架;23、冲切机构;2301、第一气缸;2302、第一气缸座;2303、立柱;2304、导向杆;2305、切刀座;2306、上模具;2307、定位针;2308、上切刀;24、冲压机构;2401、第二气缸;2402、第二气缸座;2403、第一调整块;2404、压块;25、打孔机构;2501、打孔器;2502、第二调整块;2503、第三气缸;2504、竖板;2505、第一滑块;2506、第一滑轨;26、支座;27、第一输送槽;2701、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2、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3、机架;4、包胶机构;401、上导模座;402、中导模座;403、下导模座;404、第二输送槽;405、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6、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7、上线束压板;408、线束滚动块;409、中线束压板;410、推板;411、推杆;412、连接板;413、保护罩;414、支撑座;415、下线束压板;416、气缸固定板;417、第四气缸;418、推块;419、连接块;5、注塑机构;501、注塑机;502、注塑机外壳;503、第二滑块;504、第二滑轨;6、工作台;7、福马脚轮;8、线束端子;9、包胶后的线束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包括输送收纳机构1、检测冲切机构2、机架3、包胶机构4和注塑机构5,所述机架3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3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6,所述机架3的底部四角安装有福马脚轮7,可以方便整个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移动,所述工作台6的左端安装有包胶机构4,所述包胶机构4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输送收纳机构1和检测冲切机构2,所述工作台6上的右端安装有注塑机构5,所述工作台6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该装置各机械部件,PLC控制器接收操作面板的控制指令,控制该装置各机械部件的动作。
请参阅图2、3所示,所述输送收纳机构1包括输送轮101和收纳轮110,所述输送轮101和收纳轮110并排设置,所述输送轮101安装在输送轮轴102上,输送轮轴102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103上端,所述输送轮支撑座103安装在保护罩413上,所述输送轮轴102穿过输送轮支撑座103与输送电机104的输出轴连接,输送电机104用于驱动输送轮101旋转输送线束端子8,所述输送电机104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103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输送轮101的一侧,在安装输送电机104的输送轮支撑座103的侧面上还安装有两根输送导杆105,两根所述输送导杆105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输送导杆105之间装有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所述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可沿着输送导杆105左右移动,在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中间设有输送导向轴轴承107,在输送导向轴轴承107内安装有输送导向轴108,输送导向轴108可在输送导向轴轴承107内旋转,便于对线束端子8进行输送。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输送轮101的下方设置有输出槽109,所述输出槽109固定在输送轮支撑座103的下端,输出槽109中安装有导辊,便于线束端子8的输送。由于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可沿着两根输送导杆105左右移动,从而调整输送导向轴108的水平位置,便于将线束端子8输送至输出槽109中。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收纳轮110安装在收纳轮轴111上,收纳轮轴111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112上端,所述收纳轮支撑座112安装在保护罩413上,所述收纳轮轴111穿过输送轮支撑座112与收纳电机113的输出轴连接,收纳电机113用于驱动收纳轮110旋转收纳线束端子8,所述收纳电机113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112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收纳轮110的一侧,在安装收纳电机113的收纳轮支撑座112的侧面上水平安装有两根收纳导杆114,两根所述收纳导杆114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收纳导杆114之间装有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所述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可沿着收纳导杆114左右移动,在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中间设有收纳导向轴轴承116,在收纳导向轴轴承116内安装有收纳导向轴117,收纳导向轴117可在收纳导向轴轴承116内旋转,便于对加工好的线束端子导向收卷。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收纳轮110的下方设置有收纳槽118,所述收纳槽118固定在收纳轮支撑座112的下端,收纳槽118中安装有导辊,便于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的收卷。由于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可沿着两根收纳导杆114左右移动,从而调整收纳导向轴117的水平位置,便于从收纳槽118中收卷线束端子8。
请参阅图4-9所示,所述检测冲切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检测机构22、冲切机构23、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所述支撑板21固定在支座26上,所述支座26安装在保护罩413上,在支撑板21上设置有两条第一输送槽27,两条所述第一输送槽27为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与输出槽109连通,所述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呈平行设置,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与收纳槽118连通,所述支撑板2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冲切机构23、检测机构22、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所述检测机构22、冲切机构23、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均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22包括输送检测头2201和收纳检测头2203,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位于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的上方,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202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架2202设置在支撑板21上,所述收纳检测头2203位于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的上方,所述收纳检测头2203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204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撑架2204设置在支撑板21上。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和收纳检测头2203均为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通过CCD相机对线束端子8进行拍照,并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对比运算,根据线束端子8的图像信息,判断线束端子8是否需要加工或者是否加工完成,对比运算结果输出至PLC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冲切机构23包括第一气缸2301,所述第一气缸2301安装在第一气缸座230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座2302的下表面设置有四根立柱2303,四根所述立柱2303安装在支撑板21上,所述支撑板21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2101,两个所述导向孔2101内均设置有导向杆2304,两根所述导向杆2304之间设置有切刀座2305,所述切刀座2305与第一气缸230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切刀座2305的下部装有上模具2306,所述上模具2306的下部安装有定位针2307,所述上模具2306的侧面安装有上切刀2308,所述上模具2306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2306配合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针2307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与上切刀2308相匹配的下切刀,所述下模具设置在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内。
第一气缸2301的活塞杆对切刀座2305施加向下的压力,上切刀2308向下对在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内的线束端子进行冲切。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冲压机构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冲压机构24对称设置,所述冲压机构24包括第二气缸2401,所述第二气缸2401安装在第二气缸座2402上,所述第二气缸座2402固定在支撑板21上,并且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2401的活塞杆与第一调整块2403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调整块2403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调整块2403的下端安装有压块2404,所述压块2404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打孔机构25包括打孔器2501,所述打孔器2501位于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的上方,所述打孔器2501安装在第二调整块2502的下端,所述第二调整块2502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调整块2502的上端与第三气缸250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气缸2503安装在竖板2504上,所述竖板2504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505,所述第一滑块2505设置在第一滑轨2506上,所述第一滑块2505与电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动缸安装在支撑板21上。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检测冲切机构2和包胶机构4之间设置有两条导向槽,两条所述导向槽为线束输出导向槽和线束收纳导向槽,线束输出导向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连通,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内的线束端子8在线束输出导向槽的导向进入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内,线束收纳导向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6连通,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内的线束端子在线束收纳导向槽的导向进入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6内。
请参阅图10-12所示,所述包胶机构4包括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和下导模座403,所述中导模座402上部设置有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下部设置有下导模座403,所述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和下导模座403上均设置有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两条所述第二输送槽404为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和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6,所述上导模座401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上线束压板407,所述上线束压板407上设有四个线束滚动块408,所述中导模座402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中线束压板409,所述中导模座402的背面安装有推板410,所述推板410上连接有四根推杆411,所述推杆411的一端与连接板412连接,连接板412与电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动缸的外部罩有保护罩413,所述保护罩413安装在支撑座414上,所述支撑座414安装在工作台6上,所述下导模座403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下线束压板415。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推板410的上端安装有上导模座401,所述推板410的下端安装有两块气缸固定板416,两块所述气缸固定板416的上端均安装有挡块420,两块所述气缸固定板416的下端均安装有第四气缸417,两个所述第四气缸417的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推块418,所述推块418与连接块419的一端连接,连接块419的另一端与下导模座403的背面连接。
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注塑机构5包括注塑机501,注塑机501安装在注塑机外壳502内,在注塑机外壳502下部装有两块第二滑块503,每块所述第二滑块503均设置在第二滑轨504上,两条所述第二滑轨504平行设置并且固定在工作台6上,所述注塑机外壳502下部与滑台气缸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两条第二滑轨504之间,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在工作台6上。
本发明的线束端子包胶装置的包胶方法包括如下:
第一步,线束端子8收卷在输送轮101上,将线束端子8的端头通过输送导向轴108放置于输出槽109内,启动输送电机104,带动输送轮101转动对线束端子8进行输送,输出槽109内的线束端子8沿着输出槽109方向移动进入检测冲切机构2的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内,并且沿着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方向移动,当线束端子8通过输送检测头2201时,输送检测头2201对线束端子8进行拍照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对比运算,根据线束端子8图像信息,判断线束端子8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当发现线束端子8的触点不符合要求时,PLC控制器控制冲压机构24工作,第二气缸2401的活塞杆推动压块2404向下移动,对线束端子8进行压直,使得线束端子8的触点符合加工要求;当发现线束端子8的线束带打孔不符合要求时,PLC控制器控制打孔机构25工作,第三气缸2503的活塞杆推动打孔器2501向下移动,打孔器2501移动至线束端子8上并对线束端子8重新进行打孔,使得线束端子8的线束带符合加工要求。
第二步,符合要求的线束端子8通过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以及线束输出导向槽进入包胶机构4,线束端子8依次输送至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以及下导模座403的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内,通过上线束压板407、中线束压板409以及下线束压板415对线束端子8进行导向固定。
第三步,电动缸工作推动连接板412以及推板410向注塑机501方向移动,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和下导模座403随着推板410向注塑机501方向移动,同时,滑台气缸工作带动注塑机外壳502以及注塑机501沿着第二滑轨504移动,再通过第四气缸417的活塞杆推动下导模座403上下移动,以调整注塑机501和线束端子8的位置,使得注塑机501的喷头与线束端子8接触并且处于合适的注塑位置,注塑机501对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上的线束端子8进行包胶。
第四步,包胶完成后,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沿着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6以及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进入收纳槽118,当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通过收纳检测头2203时,收纳检测头2203对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进行拍照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对比运算,根据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图像信息,判断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是否有缺陷;当发现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有缺陷时,PLC控制器控制冲切机构23工作,第一气缸2301的活塞杆推动上切刀2308以及定位针2307向下移动,对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进行冲切,可将有缺陷的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剔除;合格的包胶后的线束端子9经过收纳导向轴117,最后通过收纳轮110收纳。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8)

1.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包括输送收纳机构(1)、检测冲切机构(2)、机架(3)、包胶机构(4)和注塑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3)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6),所述机架(3)的底部四角安装有福马脚轮(7),所述工作台(6)的左端安装有包胶机构(4),所述包胶机构(4)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输送收纳机构(1)和检测冲切机构(2),所述工作台(6)上的右端安装有注塑机构(5),所述工作台(6)上还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该装置各机械部件,PLC控制器接收操作面板的控制指令,控制该装置各机械部件的动作,所述检测冲切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检测机构(22)、冲切机构(23)、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所述支撑板(21)固定在支座(26)上,在支撑板(21)上设置有两条第一输送槽( 27),两条所述第一输送槽(27)为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所述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和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呈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2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冲切机构(23)、检测机构(22)、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所述检测机构(22)、冲切机构(23)、冲压机构(24)和打孔机构(25)均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22)包括输送检测头(2201)和收纳检测头(2203),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位于第一线束输出输送槽(2701)的上方,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202)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架(2202)设置在支撑板(21)上,所述收纳检测头(2203)位于第一线束收纳输送槽(2702)的上方,所述收纳检测头(2203)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204)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撑架(2204)设置在支撑板(21)上,所述输送检测头(2201)和收纳检测头(2203)均为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收纳机构(1)包括输送轮(101)和收纳轮(110),所述输送轮(101)的下方设置有输出槽(109),所述输送轮(101)安装在输送轮轴(102)上,输送轮轴(102)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103)上端,所述输送轮轴(102)穿过输送轮支撑座(103)与输送电机(10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输送电机(104)安装在输送轮支撑座(103)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输送轮(101)的一侧,在安装输送电机(104)的输送轮支撑座(103)的侧面上还安装有两根输送导杆(105),两根所述输送导杆(105)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输送导杆(105)之间装有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在输送导向轴安装座(106)中间设有输送导向轴轴承(107),在输送导向轴轴承(107)内安装有输送导向轴(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轮(110)的下方设置有收纳槽(118),所述收纳轮(110)安装在收纳轮轴(111)上,收纳轮轴(111)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112)上端,所述收纳轮轴(111)穿过输送轮支撑座(112)与收纳电机(11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收纳电机(113)安装在收纳轮支撑座(112)的一侧面上,并且位于远离收纳轮(110)的一侧,在安装收纳电机(113)的收纳轮支撑座(112)的侧面上水平安装有两根收纳导杆(114),两根所述收纳导杆(114)上下平行布置,两根所述收纳导杆(114)之间装有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在收纳导向轴安装座(115)中间设有收纳导向轴轴承(116),在收纳导向轴轴承(116)内安装有收纳导向轴(1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机构(23)包括第一气缸(2301),所述第一气缸(2301)安装在第一气缸座(230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缸座(2302)的下表面设置有四根立柱(2303),四根所述立柱(2303)安装在支撑板(21)上,所述支撑板(21)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2101),两个所述导向孔(2101)内均设置有导向杆(2304),两根所述导向杆(2304)之间设置有切刀座(2305),所述切刀座(2305)与第一气缸(230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切刀座(2305)的下部装有上模具(2306),所述上模具(2306)的下部安装有定位针(2307),所述上模具(2306)的侧面安装有上切刀(2308),所述上模具(2306)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具(2306)配合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针(2307)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下模具上还设置有与上切刀(2308)相匹配的下切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2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冲压机构(24)对称设置,所述冲压机构(24)包括第二气缸(2401),所述第二气缸(2401)安装在第二气缸座(2402)上,所述第二气缸座(2402)固定在支撑板(21)上,并且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2401)的活塞杆与第一调整块(2403)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调整块(2403)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一调整块(2403)的下端安装有压块(2404),所述压块(2404)位于两条第一输送槽(27)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25)包括打孔器(2501),所述打孔器(2501)安装在第二调整块(2502)的下端,所述第二调整块(2502)呈Z字形结构,所述第二调整块(2502)的上端与第三气缸(250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气缸(2503)安装在竖板(2504)上,所述竖板(2504)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505),所述第一滑块(2505)设置在第一滑轨(25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机构(4)包括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和下导模座(403),所述中导模座(402)上部设置有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下部设置有下导模座(403),所述上导模座(401)、中导模座(402)和下导模座(403)上均设置有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两条所述第二输送槽(404)为第二线束输出输送槽(405)和第二线束收纳输送槽(406),所述上导模座(401)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上线束压板(407),所述上线束压板(407)上设有四个线束滚动块(408),所述中导模座(402)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中线束压板(409),所述中导模座(402)的背面安装有推板(410),所述推板(410)上连接有四根推杆(411),所述推杆(411)的一端与连接板(412)连接,连接板(412)与电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动缸的外部罩有保护罩(413),所述保护罩(413)安装在支撑座(414)上,所述支撑座(414)安装在工作台(6)上,所述下导模座(403)的两条第二输送槽(404)之间安装有下线束压板(4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构(5)包括注塑机(501),注塑机(501)安装在注塑机外壳(502)内,在注塑机外壳(502)下部装有两块第二滑块(503),每块所述第二滑块(503)均设置在第二滑轨(504)上,两条所述第二滑轨(504)平行设置并且固定在工作台(6)上,所述注塑机外壳(502)下部与滑台气缸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气缸位于两条第二滑轨(504)之间,所述滑台气缸固定在工作台(6)上。
CN202011241938.4A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Active CN112310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1938.4A CN112310781B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1938.4A CN112310781B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781A CN112310781A (zh) 2021-02-02
CN112310781B true CN112310781B (zh) 2022-04-08

Family

ID=7432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1938.4A Active CN112310781B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07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7085B (zh) * 2024-02-22 2024-05-07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电子元件用线束端子包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3308C (zh) * 2005-02-16 2009-02-18 株式会社明王化成 用于端子排镶嵌模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42943A (zh) * 2005-08-22 2008-08-13 株式会社明王化成 带有自动环带供给器系统的嵌件成型机
CN107910720A (zh) * 2017-09-27 2018-04-13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和工艺方法
CN108597692B (zh) * 2018-04-27 2020-02-07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包带叠带自动检测装置
CN110380314A (zh) * 2019-08-14 2019-10-25 东莞诚信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加工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28554U (zh) * 2019-10-30 2020-09-04 广东松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连接器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78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7858B2 (ja) 自動フープ供給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インサート成形機
CN112310781B (zh)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装置
US6490785B1 (e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wire harness
CN108257777B (zh) 一种点火线圈加工的冲床装置
CN210985894U (zh) 自动化生产定子常规线装置
CN114465069A (zh) 一种线束端子包胶方法
CN210754490U (zh) 一种引弧片冲压折弯设备
CN110246786A (zh) 一种ic托盘自动供料带打点标记功能装置
CN1822448A (zh) 用于端子排镶嵌模塑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7535B (zh) 一种汽车玻璃导轨自动化冲切专机
CN115519361A (zh) 一种小型电机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CN216720013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
CN113764952B (zh) 双头插壳机用输送装置
CN213340149U (zh) 一种用于封装导热金属外壳的灌胶机
CN107856250B (zh) 一种电线插头注塑成型装置
CN221048898U (zh) 一种ve端子一体注塑设备
CN111496084A (zh) 一种配电箱及其外壳加工设备和方法
CN206215827U (zh) 机械式8字筋自动成型设备
CN216633286U (zh) 雷组压装机
JP6720442B2 (ja) 圧接方法、圧接装置
CN209964402U (zh) 一种bongding本压着装置
US3722060A (en) Machine
CN219786879U (zh) 电子雷管引火元件焊接装置
CN220475086U (zh) 一种欧式端子压接机
CN216928493U (zh) 一种半导体方向检测及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5

Address after: 545000 No. 3-1, third floor, office building, No. 2, East Yangxu Road, Yanghe industrial new area,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Guangxi Fang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1, building 15, happy future gard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Huqi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o Xiaoqi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