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2811B -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2811B
CN112302811B CN201910702519.7A CN201910702519A CN112302811B CN 112302811 B CN112302811 B CN 112302811B CN 201910702519 A CN201910702519 A CN 201910702519A CN 112302811 B CN112302811 B CN 112302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inlet
fuel
switching
viscosit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25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2811A (zh
Inventor
陈德富
周晓洁
刘晶晶
王金亭
朱端祥
蔡衡
汪亚楠
郭丰泽
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25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2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2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2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2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2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9/00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 F02D19/06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peculiar to engines working with pluralities of fuels, e.g. alternatively with light and heavy fuel oil, other than engines indifferent to the fuel consumed
    • F02D19/08Controlling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non-liquid fuels, pluralities of fuels, or non-fuel substances added to the combustible mixtures peculiar to engines working with pluralities of fuels, e.g. alternatively with light and heavy fuel oil, other than engines indifferent to the fuel consumed simultaneously using pluralities of fuels
    • F02D19/081Adjusting the fuel composition or mixing ratio; Transitioning from one fuel to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1/0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31/02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heating
    • F02M31/16Other apparatus for heating 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1/0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31/2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1/0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31/2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cooling
    • F02M31/205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包括: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S2判断是否要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S1;S3第一切换模式中,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或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使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燃油进机粘度处于预定范围,当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满足第二工作模式的条件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S4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根据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避免切换过程因燃油温度变化造成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出现设备卡死、损伤等问题。

Description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动力装置配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规定,在排放控制区内使用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排放控制区外使用含硫量≤3.5%的船用燃油,以及2020年1月1日以后,排放控制区外使用含硫量≤0.5%的船用燃油。因此低硫油是指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高硫油是指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
出于对全球大气环境保护以及满足世界各国家地区、海域的相关排放要求,低硫油在实船当中的应用已势在必行。并且,为适应硫排放法规的要求的同时满足船舶营运的经济性,在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油而在非排放控制区使用高硫油成为了船东的一种选择。目前,船用燃料中,排放控制区外使用最多的是HFO(Heavy Fuel Oil,重油),排放控制区内使用最多的是硫含量小于0.1%的MGO(Marine Gas Oil,船用轻柴油)。
据调查,自2010年以后新建的国际无限航区船舶,绝大部分均设置了低硫油燃烧及转换系统,老旧船舶也准备逐步考虑通过旧船改造,实现低硫油的应用。但在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大部分通过手动调整三通阀来实现高低硫油切换,由于切换控制不当,导致燃油温度剧烈变化,对机器设备及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并且会出现较大的粘度波动,会导致柴油机高压油泵、喷油器等设备出现拉伤、卡死等问题。
国外部分公司都有较成熟的船舶高低硫油切换控制解决方案,并已得到较多应用,但限于商业秘密,国外未见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文献,仅见各大公司描述性介绍资料。
因此,需要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S2: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所述S1;
S3:在所述第一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或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S4: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基于粘度与温度联合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有效避免了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因燃油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的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设备出现卡死、损伤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S4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所述第二切换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4;
S6:在所述第二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或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S7: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复位步骤:根据使用者指令进入所述S1或所述S4。
根据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系统复位能够快速使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返回初始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粘度边界控制步骤: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冷却燃油;和/或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大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
根据本发明的切换控制方法,粘度边界控制能够防止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因加热或冷却调节不足而导致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个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另一个为低硫油工作模式;
在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在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进一步地,从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3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加热状态;
S3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3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加热状态转换为冷却状态,若是,则转换为冷却状态,若否,返回所述S32;
S3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冷却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3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34。
进一步地,从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6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冷却状态;
S6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6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冷却状态转换为加热状态,若是,则转换为加热状态,若否,返回所述S62;
S6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加热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6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64。
进一步地,所述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的所述预定范围是2cSt~20cSt,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小于或等于2℃/min。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式中的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转换条件为燃油进机温度为35℃~50℃,燃油进机粘度为4cSt~6cSt。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个方面中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执行上述第一个方面中的切换控制方法,基于粘度与温度联合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有效避免了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因燃油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的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设备出现卡死、损伤等问题;系统复位能够快速使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返回初始工作模式;粘度边界控制能够防止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因加热或冷却调节不足而导致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的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的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高硫油箱 2:低硫油箱 3:混合开度阀
4:冷热开度阀 5:蒸汽加热装置 51:蒸汽开度阀
52:电加热装置 6:水冷却装置 61:冷却水开度阀
7:进机温度计 8:进机粘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进行描述。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所使用的低硫油可以是MGO,也可以是其它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高硫油可以是HFO,也可以是其它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
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高硫油箱1、低硫油箱2、燃油切换设备、温度调节设备、进机温度计7、进机粘度计8、混油桶以及控制箱(未示出)。其中,燃油切换设备包括混合开度阀3。温度调节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蒸汽加热装置5、用于冷却的水冷却装置6,以及冷热开度阀4。
混合开度阀3优选为三通阀,并且位于高硫油箱1和低硫油箱2的下游。混油桶位于混合开度阀3的下游。混合开度阀3与高硫油箱1的输出端、低硫油箱2的输出端以及混油桶的输入端流体连通。
冷热开度阀4优选为三通阀,并且位于混油桶的下游。蒸汽加热装置5和水冷却装置6位于冷热开度阀4的下游。冷热开度阀4与混油桶的输出端、蒸汽加热装置5的输入端和水冷却装置6的输入端流体连通。
蒸汽加热装置5和水冷却装置6的输出端所在的管路汇合后成为温度调节设备的输出端所在管路。
优选地,混合开度阀3与混油桶之间设置有供给泵组,混油桶和冷热开度阀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组。
温度调节设备的输出端连通船舶主机,并且温度调节设备和船舶主机之间设置有进机温度计7和进机粘度计8。
蒸汽加热装置5中设置有蒸汽开度阀51和加热器,蒸汽开度阀51优选为二通阀,用于控制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流量。
水冷却装置6中设置有冷却水开度阀61、冷却器、冷水机组和冷水泵组。冷水泵组、冷水机组和冷却器组成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开度阀61优选为二通阀,用于控制冷却器中冷却水的流量。
混合开度阀3、冷热开度阀4、蒸汽开度阀51和冷却水开度阀61优选为电控阀。控制箱与进机温度计7、进机粘度计8、混合开度阀3、冷热开度阀4、蒸汽开度阀51和冷却水开度阀61电连接,以便于获取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数据,并对混合开度阀3、冷热开度阀4、蒸汽开度阀51和冷却水开度阀61发出指令。
进机温度计7和进机粘度计8全程实时监控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
控制箱以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为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中根据PID(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设置有PID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包括加热温度控制模块、加热粘度控制模块,冷却温度控制模块和冷却粘度控制模块。
其中,加热温度控制模块依据燃油进机温度数据控制蒸汽开度阀51的开合比例,从而控制蒸汽加热装置5加热燃油的速度;加热粘度控制模块依据燃油进机粘度数据控制蒸汽开度阀51的开合比例,从而控制蒸汽加热装置5加热燃油的速度;冷却温度控制模块依据燃油进机温度数据控制冷却水开度阀61的开合比例,从而控制水冷却装置6冷却燃油的速度;冷却粘度控制模块依据燃油进机粘度数据控制冷却水开度阀61的开合比例,从而控制水冷却装置6冷却燃油的速度。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用于船舶主机从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为低硫油工作模式。详细来说,继续参考图4,高硫油箱1中储存有高硫油,温度约80℃。低硫油箱2中储存有低硫油,温度为常温。
在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混合开度阀3完全导通高硫油箱1,高硫油依次经过供给泵、混油桶、循环泵和加热器,被蒸汽加热装置5中的加热器加热至约120℃~140℃后,进入船舶主机,船舶主机未消耗的部分高硫油回流至混油桶。
在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混合开度阀3完全导通低硫油箱2,低硫油依次经过供给泵、混油桶、循环泵和冷却器,低硫油被水冷却装置6中的冷却器冷却至约16℃~20℃后,进入船舶主机,船舶主机未消耗的部分低硫油回流至混油桶。
在高硫油向低硫油切换或者低硫油向高硫油切换的模式中,混合开度阀3同时导通高硫油箱1和低硫油箱2,高硫油和低硫油被供给泵泵送至混油桶混合均匀,混合燃油流出混油桶后被循环泵泵送至加热器或冷却器进行加热或冷却,之后进入船舶主机,船舶主机未消耗的部分混合燃油回流至混油桶。
下面以高硫油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低硫油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作为示例,结合本发明提供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对切换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低硫油工作模式,而高硫油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
当船舶未处于硫排放控制区域时,高低硫油切换装置以高硫油工作模式运行,也就是第一工作模式,参考图1,执行步骤S1。混合开度阀3与高硫油箱1完全导通,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加热状态,加热粘度控制模块保持工作,调节蒸汽开度阀51的开度,使燃油进机粘度稳定在高硫油的进机粘度最佳值,例如,当高硫油为HFO时,燃油进机粘度最佳值约为12cSt~13cSt。
接下来,执行步骤S2,判断是否需要从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低硫油工作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3,若否,则回到步骤S1。
例如,在船舶由其他区域即将航行至硫排放控制区域时,提前一定时间按下“高硫油向低硫油切换”按钮,则开始执行步骤S3。
在步骤S3中,参考图2,首先执行步骤S31,混合开度阀3启动切换,开始从导通高硫油箱1逐渐切换至导通低硫油箱2。在步骤S3中,装置中的燃油是高硫油和低硫油组成的混合燃油,其中随着混合开度阀3的切换,混合燃油中高硫油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低硫油比例逐渐增大。混合开度阀3设置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匀速进行切换,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混合开度阀3从完全导通高硫油箱1切换为完全导通低硫油箱2。
下面执行步骤S32,加热粘度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加热温度控制模块启动,调节蒸汽开度阀51的开度,实时调整蒸汽流量,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控制蒸汽加热装置5加热燃油的速度。
步骤S32之后执行S33,根据当前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判断温度调节设备是否满足从加热状态转换为冷却状态的转换条件,若是,则冷热开度阀4开始转换至冷却状态,若否,返回S32。在这个过程中,加热温度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判断冷热开度阀4是否完成转换,若是,则执行步骤S34,若否,则继续进行转换。
其中,转换条件优选为燃油进机温度为35℃~50℃,燃油进机粘度为4cSt~6cSt。
当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冷却状态后,执行步骤S34。冷却温度控制模块启动,控制冷却水开度阀61实时调整冷却水流量,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水冷却装置6冷却燃油的速度。
接下来执行步骤S35。判断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4,进入低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S34。
其中,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优选为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为2cSt~20cSt并且混合开度阀3已完全导通低硫油箱2。
在步骤S3中,通过PID控制模块调节蒸汽开度阀51与冷却水开度阀61,实时调整蒸汽流量与冷却水量,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保证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为2cSt~20cSt,保证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2℃/min。
下面请返回图1,步骤S4也就是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混合开度阀3与低硫油箱2完全导通,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冷却状态,冷却粘度控制模块保持工作,调节冷却水开度阀61的开度,使燃油进机粘度稳定在低硫油的进机粘度最佳值,例如当低硫油为MGO时,燃油进机粘度≥2cSt。
下面执行步骤S5,判断是否需要从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高硫油工作模式,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返回S4。
例如,在船舶即将驶出硫排放控制区域时,提前一定时间按下“低硫油向高硫油切换”按钮,装置开始执行步骤S6。
下面请参考图3,步骤S6中,首先执行步骤S61,混合开度阀3启动切换,开始从导通低硫油箱2逐渐切换至导通高硫油箱1。在步骤S6中,装置中的燃油是高硫油和低硫油组成的混合燃油,其中随着混合开度阀3的切换,混合燃油中高硫油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低硫油比例逐渐减少。
下面执行步骤S62,冷却粘度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冷却温度控制模块启动,调节冷却水开度阀61的开度,实时调整冷却水流量,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水冷却装置6冷却燃油的速度。混合开度阀3设置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匀速进行切换,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混合开度阀3从完全导通低硫油箱2切换为完全导通高硫油箱1。
步骤S62之后执行S63,根据当前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判断温度调节设备是否满足从冷却状态转换为加热状态的转换条件,若是,则冷热开度阀4开始转换至加热状态,若否,返回S62。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温度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判断冷热开度阀4是否完成转换,若是,则执行步骤S64,若否,则继续进行转换。
其中,转换条件优选为燃油进机温度为35℃~50℃,燃油进机粘度为4cSt~6cSt。
当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加热状态后,执行步骤S64。加热温度控制模块启动,控制蒸汽开度阀51实时调整蒸汽流量,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控制蒸汽加热装置5加热燃油的速度。
接下来执行步骤S65。判断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7,进入高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S64。
其中,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优选为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为2cSt~20cSt并且混合开度阀3已完全导通高硫油箱1。
在步骤S6中,通过PID控制模块调节蒸汽开度阀51与冷却水开度阀61,实时调整蒸汽流量与冷却水流量,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保证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为2cSt~20cSt,保证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2℃/min。
此外,为了能快速使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返回初始工作模式,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还设置有系统复位按钮,在步骤S1至S6中的任意阶段按下系统复位按钮,则开始执行复位步骤:若初始工作模式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则进入步骤S1,若初始工作模式为低硫油工作模式,则进入步骤S4。
优选地,为了防止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因加热或冷却调节不足而导致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步骤S1至S6中任意阶段的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时,开始执行粘度边界控制步骤,粘度边界控制步骤具有最高优先级。当燃油进机粘度小于2cSt时,PID控制模块全部停止工作,冷却水开度阀61全开,水冷却装置6以最大速度冷却进机燃油;当燃油进机粘度大于20cSt时,PID控制模块全部停止工作,蒸汽开度阀51全开,蒸汽加热装置5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
在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温度调节设备包括电加热装置52和水冷却装置6,电加热装置52中设置有电加热器,控制箱与电加热器电连接。PID控制模块通过调整电加热器的功率来控制电加热装置52加热燃油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基于粘度与温度联合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有效避免了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因燃油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的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设备出现卡死、损伤等问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和系统复位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S2: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所述S1;
S3:在所述第一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S4: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运行;
S5: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二切换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4;
S6:在所述第二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S7: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其中,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粘度边界控制步骤,在步骤S1至S6中任意阶段的所述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时,执行所述粘度边界控制步骤: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冷却燃油;或
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大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并且
所述粘度边界控制步骤具有最高优先级;
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复位步骤,在步骤S1至S6中任意阶段按下所述系统复位按钮,则开始执行所述复位步骤:根据使用者指令转到所述S1;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个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另一个为低硫油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在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3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加热状态;
S3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3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加热状态转换为冷却状态,若是,转到S34;若否,返回所述S32;
S3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冷却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3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S6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冷却状态;
S6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S6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冷却状态转换为加热状态,若是,转到S64;若否,返回所述S62;
S6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加热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S6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进机粘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2cSt~20cSt,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小于或等于2℃/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式中的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转换条件为燃油进机温度为35℃~50℃,燃油进机粘度为4cSt ~6cSt。
7.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
CN201910702519.7A 2019-07-31 2019-07-31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Active CN112302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2519.7A CN112302811B (zh) 2019-07-31 2019-07-31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2519.7A CN112302811B (zh) 2019-07-31 2019-07-31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2811A CN112302811A (zh) 2021-02-02
CN112302811B true CN112302811B (zh) 2023-08-01

Family

ID=7448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2519.7A Active CN112302811B (zh) 2019-07-31 2019-07-31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2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562A (zh) * 2021-10-15 2022-02-1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供油系统的柴油与重油转换方法
CN114109623A (zh) * 2021-10-15 2022-03-0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主机重油转轻油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239A (ja) * 1982-08-26 1984-02-2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デイ−ゼル機関の燃料油切換装置
WO2009065397A1 (de) * 2007-11-23 2009-05-28 Thomas Porep - Bernd Mamerow Gbr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s schiffsmotors von schweröl- auf dieselölbetrieb
WO2011088830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York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Hk. Ltd Dual fuel supply system,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fuel types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 heavy fuel system
CN102297055A (zh) * 2011-07-27 2011-12-28 安庆东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燃油供应系统
CN105804900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柴油机双燃料供油系统
CN205532897U (zh) * 2016-02-02 2016-08-31 武汉理工大学 轻重油稳压快速切换系统
CN205936909U (zh) * 2016-08-28 2017-02-08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燃油供应装置
CN10918492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安庆泰邦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低硫油与重油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110023188A (zh) * 2016-11-21 2019-07-16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 切换船舶燃料油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239A (ja) * 1982-08-26 1984-02-2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デイ−ゼル機関の燃料油切換装置
WO2009065397A1 (de) * 2007-11-23 2009-05-28 Thomas Porep - Bernd Mamerow Gbr Verfahren zum umschalten eines schiffsmotors von schweröl- auf dieselölbetrieb
WO2011088830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York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Hk. Ltd Dual fuel supply system,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fuel types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 heavy fuel system
CN102297055A (zh) * 2011-07-27 2011-12-28 安庆东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燃油供应系统
CN205532897U (zh) * 2016-02-02 2016-08-31 武汉理工大学 轻重油稳压快速切换系统
CN105804900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柴油机双燃料供油系统
CN205936909U (zh) * 2016-08-28 2017-02-08 连云港杰瑞深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燃油供应装置
CN110023188A (zh) * 2016-11-21 2019-07-16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 切换船舶燃料油的系统及方法
CN10918492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安庆泰邦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低硫油与重油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281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2811B (zh)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WO2011088830A1 (en) Dual fuel supply system,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fuel types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 heavy fuel system
JP7181196B2 (ja) 船舶用燃料油の転換システム及び転換方法
EP2208881A1 (en) Fuel supply apparatus and fuel supply method
KR102662430B1 (ko) 선박의 연료유 전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947292B2 (ja) 燃料温度調整装置
CN205808715U (zh) 一种通用型冷热冲击试验装置
JP2010261618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106030054A (zh) 组合循环燃气轮机设备
KR102140228B1 (ko) 선박용 연료유 전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376007A (zh) 一种燃滑油散热器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JP2009121404A (ja) 水素エンジンを用いた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12079715A1 (de) Kühlkreis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r abgasrückführ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kühlkreis
KR101205875B1 (ko) 자동 연료유 전환장치
WO2012136208A1 (en) Triple fuel supply system,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fuel types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an existing fuel supply system
JP2005325790A (ja) エンジン冷却系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ンジン冷却系制御装置
KR101270683B1 (ko) 메인 보일러의 연료 점도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220035565A (ko) 선박의 저유황 연료유 공급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072949A (ko) 엔진의 백업 오일 과열 방지 장치
CN210155548U (zh) 可验证高-低硫油切换控制策略的试验台
CN103362699A (zh) 柴油燃料供给系统
Wilson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KR20150134804A (ko) 주 기관 저 부하시 저온 부식 방지를 위한 선박용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CN103180565A (zh) 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KR20220035564A (ko) 선박의 연료유 전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08 second, 3111 Hua N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The 7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Address before: 201108 second, 3111 Hua N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QIYAO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arine Diesel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