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8278A -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98278A CN112298278A CN201910704624.4A CN201910704624A CN112298278A CN 112298278 A CN112298278 A CN 112298278A CN 201910704624 A CN201910704624 A CN 201910704624A CN 112298278 A CN112298278 A CN 1122982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channel
- sliding rail
- sliding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06—Electric devices for operating points or scotch-blocks, e.g. using electromotive driving means
- B61L5/065—Construction of driv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变换滑动轨的拼接形状,从而使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或第四通道连通,或,使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或第四通道连通。在需要转辙时,仅需沿轨道的宽度方向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移动相应的滑动轨,滑动轨之间互相拼接,改变拼接形状,使得相应的通道连通。与移动整个道岔梁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转辙轻便,经济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渡线道岔是用以连接两条平行铁轨的一种道岔,使行驶于某路线的列车可以换轨至另外一条路线。在现有技术中的渡线道岔,在转辙时需要移动整体道岔梁,也就是说,将具有通行槽道的道岔梁整体从一个位置搬运到另一个位置,以使单轨列车变换到其他轨道上行进。但是由于道岔梁笨重,致使移动道岔梁的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搬运的过程中,道岔梁整体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使得渡线道岔转辙轻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用于渡线道岔,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变换所述滑动轨的拼接形状,从而使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或第四通道连通,或,使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或第四通道连通。
可选地,记所述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滑动轨分别为第一滑动轨和第二滑动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且分别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轨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动轨滑动,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轨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动轨滑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
可选地,每套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接的离合器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与对应的滑动轨传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轴或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传动连接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支撑轴承座、齿轮和齿条,所述支撑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用于与对应的滑动轨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两组滑动支撑组件,其中一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轨的底部,另一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轨的底部,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和车轮,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架传动连接。
可选地,记所述渡线道岔的宽度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滑动轨分别为第三滑动轨和第四滑动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两组推动组件,两组所述推动组件分别用于推动所述第三滑动轨和所述第四滑动轨滑动,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推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所述推杆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传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渡线道岔,包括道岔本体和上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道岔本体包括第一长轨、第二长轨、第一V型轨、第二V型轨、滑动轨组件,
所述第一V型轨与所述第一长轨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V型轨和所述第二长轨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V型轨与所述第一长轨形成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V型轨和所述第二长轨形成所述第四通道,
所述滑动轨组件包括均具有第一拼接位置和第二拼接位置的第一滑动轨、第二滑动轨、第三滑动轨和第四滑动轨,所述第一滑动轨和所述第二滑动轨沿所述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动轨和所述第四滑动轨沿所述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拼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所述第二拼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轨、所述第二滑动轨、所述第三滑动轨和所述第四滑动轨通过各自在所述第一拼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拼接位置之间切换实现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或,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长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段、第一中段和第一尾段,所述第二长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段、第二中段和第二尾段,所述第一中段和所述第二中段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上靠近所述第一长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段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时,所述第三滑动轨上的弧形轨连接于所述第一V型轨和所述第二V型轨之间,
所述第四滑动轨上靠近所述第二长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中段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时,所述第四滑动轨上的弧形轨连接于所述第一V型轨和所述第二V型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轨和第二滑动轨为三角型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和所述第四滑动轨为扇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的弧形边的曲率与所述第一中段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所述第四滑动轨的弧形边的曲率与的第二中段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的渡线道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辙时,仅需沿轨道的宽度方向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移动相应的滑动轨,滑动轨之间互相拼接,改变拼接形状,使得相应的通道连通。与移动整个道岔梁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转辙轻便,经济性好。而且,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移动滑动轨,就能够实现四条不同线路的择一连通,大大简化了所需的相关驱动机构,并且简化了其结构设计,使得转辙轻便。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时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驱动机构;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连通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连通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滑动轨组件的滑动轨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正视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渡线道岔的驱动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长轨;11-第一首段;12-第一中段;13-第一尾段;20-第二长轨;21-第二首段;22-第二中段;23-第二尾段;30-第一V型轨;31-第一短轨;32-第二短轨;40-第二V型轨;41-第三短轨;42-第四短轨51-第一滑动轨;511-第三直线型轨道;512-第五直线型轨道;52-第二滑动轨;521-第二直线型轨道;522-第八直线型轨道;53-第三滑动轨;531-第一直线型轨道;532-第六直线型轨道;54-第四滑动轨;541-第四直线型轨道;542-第七直线型轨道;60-第一驱动机构;61-第一电机;611-第一输出轴;612-第二输出轴;62-离合器;64-传动轴;65-支撑轴承座;66-齿轮;67-齿条;71-第一通道;72-第二通道;73-第三通道;74-第四通道;81-第一拼接位置;82-第二拼接位置;91-滑动支撑组件;9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在本公开中轨道的长度方向是指渡线道岔设置于轨道系统时轨道的延伸方向,即车辆的行进方向,具体地,可以参考图1中的左右方向,轨道的宽度方向具体可以参考图1中的图面方向前后方向。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渡线道岔,如图1-4所示,包括道岔本体和上述的驱动装置,道岔本体包括第一长轨10、第二长轨20、第一V型轨30、第二V型轨40、滑动轨组件。第一V型轨30与第一长轨10形成第一通道71,第一V型轨30和第二长轨20形成第二通道72,第二V型轨40与第一长轨10形成第三通道73,第二V型轨40和第二长轨20形成第四通道74。
滑动轨组件包括均具有第一拼接位置81和第二拼接位置82的第一滑动轨51、第二滑动轨52、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沿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沿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拼接位置81位于第一通道71和第三通道73之间,第二拼接位置82位于第二通道72和第四通道74之间,第一滑动轨51、第二滑动轨52、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通过各自在第一拼接位置81和第二拼接位置82之间切换实现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或,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辙时,仅需沿轨道的宽度方向通过驱动机构移动相应的滑动轨,滑动轨之间互相拼接,改变拼接形状,使得相应的通道连通。与移动整个道岔梁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转辙轻便,经济性好。而且,仅通过对滑动轨之间拼接形状的改变就能够实现四条不同线路的择一连通,大大简化了所需的相关道岔梁的数量,并且简化了道岔梁的结构设计,使得转辙轻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是通过4个滑动轨的滑动拼接实现不同通道的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不同形状的滑动轨,通过这些滑动轨的滑动拼接来实现不同通道的连通。
如图1所示,第一长轨10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段11、第一中段12和第一尾段13,第二长轨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段21、第二中段22和第二尾段23,第一中段12和第二中段22均为弧形结构,第三滑动轨53上靠近第一长轨1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中段1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连通时,第三滑动轨53上的弧形轨连接于第一V型轨30和第二V型轨40之间。即第三滑动轨53上的弧形轨与第一中段12形成使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连通的通道。
如图2所示,第四滑动轨54上靠近第二长轨2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中段2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第二通道72与第四通道74连通时,第四滑动轨54上的弧形轨连接于第一V型轨30和第二V型轨40之间,即第四滑动轨54上的弧形轨与第二中段22形成使第二通道72与第四通道74连通的通道。
如图3所示,第一首段11和第二尾段23为具有相同第一斜率的直线型轨道。第三滑动轨53上靠近第二首段21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一直线型轨道531,第二滑动轨52上靠近第二尾段23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二直线型轨道521,第一滑动轨51靠近第一首段11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三直线型轨道511,第四滑动轨54靠近第一尾段13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四直线型轨道541。第一通道71与第四通道74连通时,第三滑动轨53和第二滑动轨52处于第二拼接位置82,第一直线型轨道531与第二直线型轨道521拼接,第一滑动轨51和第四滑动轨54处于第一拼接位置81,且第三直线型轨道511与第四直线型轨道541拼接,从而形成了使第一通道71与第四通道74连通的通道。
如图4所示,第二首段21和第一尾段13为具有相同第二斜率的直线型轨道。第一滑动轨51上靠近第二首段21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五直线型轨道512,第三滑动轨53上靠近第二尾段23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六直线型轨道532,第四滑动轨54靠近第一首段11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七直线型轨道542,第二滑动轨52靠近第一尾段13的一侧设置有斜率为第一斜率的第八直线型轨道522。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连通时,第一滑动轨51和第三滑动轨53处于第二拼接位置82,第五直线型轨道512与第六直线型轨道532拼接,且第四滑动轨54和第二滑动轨52处于第二拼接位置82,第七直线型轨道542与第八直线型轨道522拼接,从而形成了使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连通的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可为三角型结构,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可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弧形边的形状与第一长轨10上的第一中段12或第二长轨20上的第二中段22的弧形轨的曲率相同。并且,当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连通时,或,第二通道72与第四通道74连通时,第一滑动轨51、第二滑动轨52、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能够完全拼接,即两个三角型结构的顶角(靠近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一侧的夹角)和两个扇形结构的顶角之和为36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他形状的滑动轨,只要能够通过拼接实现左右两侧通道的连通即可。
如图1-4所示,第一V型轨30包括第一短轨31和第二短轨32,第一短轨31和第二短轨32的末端重合构造成第一V型轨30,第二V型轨40包括第三短轨41和第四短轨42,第三短轨41和第四短轨42的末端重合构造成第二V型轨40。具体地,当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连通时,第三滑动轨53的两端与第一短轨31和第三短轨41拼接;当第一通道71与第四通道74连通时,第一长轨10的第一首段11、第三滑动轨53、第二滑动轨52以及第四短轨42依次拼接,且第一短轨31、第一滑动轨51、第四滑动轨54以及第二长轨20的尾段依次拼接;当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连通时,第二短轨32、第一滑动轨51、第三滑动轨53以及第一长轨10的尾段依次拼接,且第二长轨20的第一首段11、第四滑动轨54、第二滑动轨52以及第三短轨41依次拼接;第二通道72与第四通道74连通时,第四滑动轨54的两端与第二短轨32和第四短轨42拼接。
在本公开中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用于上述的渡线道岔,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60和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且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变换滑动轨的拼接形状,从而使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或,使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辙时,仅需沿轨道的宽度方向通过第一驱动机构60和第二驱动机构移动相应的滑动轨,滑动轨之间互相拼接,改变拼接形状,使得相应的通道连通。与移动整个道岔梁相比,本方案结构简单,转辙轻便,经济性好。而且,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60和第二驱动机构移动滑动轨,就能够实现四条不同线路的择一连通,大大简化了所需的相关驱动机构,并且简化了其结构设计,使得转辙轻便。
为了驱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滑动,如图1、图6和图7所示,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电机61和两套传动结构,分别为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第一电机61具有两个输出轴且分别为第一输出轴611和第二输出轴612,第一输出轴611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第一滑动轨51传动连接以带动第一滑动轨51滑动,第二输出轴612通过第二传动结构与第二滑动轨52传动连接以带动第二滑动轨52滑动。
通过设置具有双输出轴的电机,可以简化驱动机构60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简单,节约安装空间,经济性好,而且可以便于保证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的同步性。需要说明的是,两套传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类似的结构,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结构。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于第一电机的两侧。通过双输出轴的电机和对称布置的传动结构便于移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时的同步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的驱动机构60驱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滑动,例如可以通过直线电机或液压机构推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滑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6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方便控制转速,而且具有精确的位置精度。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套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接的离合器62和传动组件。第一输出轴611依次通过对应的离合器62和对应的传动组件与第一滑动轨51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612依次通过对应的离合器62和对应的传动组件与第二滑动轨52传动连接。离合器62用于控制第一输出轴611或第二输出轴612与传动组件之间传动连接的通断。
通过设置两个离合器62,通过离合器62的吸合和分离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的独立驱动,进而可以实现:在第一通道71和第三通道73连通的时同时将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移动至第一拼接位置81;在第二通道72和第四通道74连通的时同时将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移动至第二拼接位置82;在第一通道71和第四通道74连通的时,将第一滑动轨51移动至第一拼接位置81,第二滑动轨52移动至第二拼接位置82;在第二通道72和第三通道73连通的时,将第一滑动轨51移动至第二拼接位置82,第二滑动轨52移动至第一拼接位置81。
具体地,离合器62可以是电池离合器、磁粉离合器或摩擦离合器等。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64、支撑轴承座65、齿轮66和齿条67,支撑轴承座65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于传动轴64的两端,传动轴64的一端与离合器62传动连接,另一端与齿轮66传动连接,齿轮66与齿条67啮合,齿条67与第一滑动轨51或第二滑动轨52传动连接。当需要移动第一滑动轨51或第二滑动轨52时,使对应的离合器62吸合,第一电机61转动并通过对应的离合器62带动传动轴64转动,继而齿轮66转动,带动与齿轮66啮合的齿条67移动,进而可以使第一滑动轨51或第二滑动轨52移动。
如图1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的滑动。渡线道岔还包括两组滑动支撑组件91。其中一组滑动支撑组件91连接于第一滑动轨51的底部,另一组滑动支撑组件91连接于第二滑动轨52的底部。滑动支撑组件91包括支架和车轮,支架与对应的滑动轨51、52固定连接,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两套传动结构分别与对应的支架传动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进行支撑,减小了齿条67带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移动时的阻力,使得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移动起来更加轻便。
如图1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的滑动。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沿轨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轨93。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滑动设置于对应的导轨93。驱动机构60还包括两组推动组件(图中未示出),两组推动组件分别与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对应,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和推杆(图中未示出),第二电机可为直线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推杆传动连接,推杆与对应的滑动轨53、54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带动推杆前后移动,从而使得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能够前后移动。驱动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的传动结构横向布置,驱动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的传动结构纵向布置,使得驱动机构60整体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第二电机也可以为伺服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与对应的滑动轨53、54传动连接。
在本公开中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渡线道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驱动装置,用于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60)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51、52)沿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滑动轨(53、54)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变换所述滑动轨的拼接形状,从而使渡线道岔的第一通道(71)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或,使渡线道岔的第二通道(72)与第三通道(73)或第四通道(7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记所述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滑动轨分别为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电机(61)、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电机(61)具有两个输出轴且分别为第一输出轴(611)和第二输出轴(612),所述第一输出轴(61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轨(51)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动轨(51)滑动,所述第二输出轴(61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结构与所述第二滑动轨(52)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滑动轨(5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6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套传动结构包括传动连接的离合器(62)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与对应的滑动轨(51、52)传动连接,所述离合器(6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轴(611)或所述第二输出轴(612)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传动连接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64)、支撑轴承座(65)、齿轮(66)和齿条(67),所述支撑轴承座(65)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于所述传动轴(64)的两端,所述传动轴(64)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62)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66)传动连接,所述齿轮(66)与所述齿条(67)啮合,所述齿条(67)用于与对应的滑动轨(51、5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0)还包括两组滑动支撑组件(91),其中一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91)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轨(51)的底部,另一组所述滑动支撑组件(91)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轨(52)的底部,所述滑动支撑组件(91)包括支架和车轮,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51、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架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记所述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滑动轨分别为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两组推动组件,两组所述推动组件分别用于推动所述第三滑动轨(53)和所述第四滑动轨(54)滑动,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推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所述推杆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滑动轨(53、54)传动连接。
8.一种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岔本体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道岔本体包括第一长轨(10)、第二长轨(20)、第一V型轨(30)、第二V型轨(40)、滑动轨组件,
所述第一V型轨(30)与所述第一长轨(10)形成所述第一通道(71),所述第一V型轨(30)和所述第二长轨(20)形成所述第二通道(72),所述第二V型轨(40)与所述第一长轨(10)形成所述第三通道(73),所述第二V型轨(40)和所述第二长轨(20)形成所述第四通道(74),
所述滑动轨组件包括均具有第一拼接位置(81)和第二拼接位置(82)的第一滑动轨(51)、第二滑动轨(52)、第三滑动轨(53)和第四滑动轨(54),所述第一滑动轨(51)和所述第二滑动轨(52)沿所述渡线道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动轨(53)和所述第四滑动轨(54)沿所述渡线道岔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拼接位置(8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71)和所述第三通道(73)之间,所述第二拼接位置(82)位于所述第二通道(72)和所述第四通道(74)之间,所述第一滑动轨(51)、所述第二滑动轨(52)、所述第三滑动轨(53)和所述第四滑动轨(54)通过各自在所述第一拼接位置(81)和所述第二拼接位置(82)之间切换实现所述第一通道(71)与所述第三通道(73)或所述第四通道(74)连通,或,所述第二通道(72)与所述第三通道(73)或所述第四通道(7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轨(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首段(11)、第一中段(12)和第一尾段(13),所述第二长轨(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首段(21)、第二中段(22)和第二尾段(23),所述第一中段(12)和所述第二中段(22)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53)上靠近所述第一长轨(1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段(1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所述第一通道(71)与所述第三通道(73)连通时,所述第三滑动轨(53)上的弧形轨连接于所述第一V型轨(30)和所述第二V型轨(40)之间,
所述第四滑动轨(54)上靠近所述第二长轨(2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中段(2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的弧形轨,所述第二通道(72)与所述第四通道(74)连通时,所述第四滑动轨(54)上的弧形轨连接于所述第一V型轨(30)和所述第二V型轨(4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渡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轨(51)和第二滑动轨(52)为三角型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53)和所述第四滑动轨(54)为扇形结构,所述第三滑动轨(53)的弧形边的曲率与所述第一中段(1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所述第四滑动轨(54)的弧形边的曲率与的第二中段(22)的弧形结构的曲率相同。
11.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渡线道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4624.4A CN112298278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04624.4A CN112298278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98278A true CN112298278A (zh) | 2021-02-02 |
CN112298278B CN112298278B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4486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4624.4A Active CN112298278B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9827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38196U (zh) * | 2010-07-27 | 2011-02-09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渡线道岔 |
EP3330158A1 (fr) * | 2016-12-01 | 2018-06-06 | Vossloh Cogifer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pour aiguillage |
CN208665214U (zh) * | 2018-07-27 | 2019-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内导向式平交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931353U (zh) * | 2018-07-27 | 2019-06-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109989300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CN209162538U (zh) * | 2018-09-25 | 2019-07-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10704624.4A patent/CN1122982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38196U (zh) * | 2010-07-27 | 2011-02-09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渡线道岔 |
EP3330158A1 (fr) * | 2016-12-01 | 2018-06-06 | Vossloh Cogifer (Société Anonyme) |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pour aiguillage |
CN109989300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665214U (zh) * | 2018-07-27 | 2019-03-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内导向式平交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8931353U (zh) * | 2018-07-27 | 2019-06-0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CN209162538U (zh) * | 2018-09-25 | 2019-07-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98278B (zh) | 2022-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54651B (zh) |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 |
US10156044B2 (en) | Intersecting track and switching device | |
US3254608A (en) | Vehicle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
US3672308A (en) | Roadway switching arrangement for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ving center guiderail below track level | |
CN109989300B (zh) | 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2127217A (zh) | 轨道交通道岔系统 | |
CN109989305B (zh) | 单轨内导向式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12298278B (zh) | 驱动装置、渡线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 |
US4774891A (en) | System for pneumatic propulsion of vehicles | |
CN104328716A (zh) | 回转式轨道换向装置及具有该换向装置的轨道 | |
CN209162537U (zh) | 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7878501A (zh) | 用于悬挂式智能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转换装置 | |
CN107792085B (zh) | 一种吊厢式滑车轨道变轨机构及索道网系统 | |
CN109208399B (zh) | 回转型对开道岔结构和轨道系统 | |
JP4901208B2 (ja) | 連結車両 | |
CN217781593U (zh) |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 |
JP2013130033A (ja) | 軌道分岐装置 | |
CN217601099U (zh) |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8517752U (zh) | 内导向式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2427985B (zh) | 具有沿单个行车道被引导的车辆的交通设备 | |
CN217601100U (zh) |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 |
CN217781594U (zh) |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 |
GB2618174A (en) | Multi-car steering system | |
CN204325815U (zh) | 回转式轨道换向装置及具有该换向装置的轨道 | |
EP2944491B1 (en) | Open roof system for a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