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5337A -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5337A
CN112295337A CN202011177990.8A CN202011177990A CN112295337A CN 112295337 A CN112295337 A CN 112295337A CN 202011177990 A CN202011177990 A CN 202011177990A CN 112295337 A CN112295337 A CN 112295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dust
tower
dust adhe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79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小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779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5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53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68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 B01D46/681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by scrapers, brush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B01D46/1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in multiple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218Influencing the heat transfer which act passively, e.g. isolations, heat sinks, cooling rib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塔顶封盖及塔底水槽构成;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包括筒型塔壁,相邻筒型塔壁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废气依次沿环形腔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内的涡状废气流;每个环形腔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灰尘粘附板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灰尘清扫机构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内的水中;各筒型塔壁及各隔板均为空心结构,相邻筒型塔壁之间通过隔板导通,各环形腔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本发明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对废气处理的设备具有以下缺陷:
一、废气除尘与冷却分步操作,工序耗时长,废气处理效率低;
二、除尘设备与冷却设备独立作业,投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三、除尘与冷却不够彻底、高效,需将废气循环导入除尘设备与冷却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包括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废气源、废气储罐和冷却水塔;
所述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塔顶封盖及塔底水槽构成;所述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包括从内到外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筒型塔壁,相邻所述筒型塔壁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位于最内层的所述筒型塔壁限位构成柱型腔,每个所述筒型塔壁上均具有进气口,处于相邻方位的所述环形腔之间以及环形腔与柱型腔之间均通过进气口连通;所述废气源通过废气进管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上的所述进气口,废气依次沿环形腔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内的涡状废气流:所述塔顶封盖中心具有出气接口,所述柱型腔与出气接口导通,所述出气接口通过废气出管对接所述废气储罐;
每个所述环形腔内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长度方向上沿废气涡旋导流塔身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隔板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环形腔的内壁;所述隔板靠近对应的环形腔所属的进气口设置,且隔板位于对应的环形腔的废气导流的末端;
每个所述环形腔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所述灰尘粘附板呈竖向姿态与对应的环形腔的内壁连接,且灰尘粘附板为通气镂空结构;所述灰尘粘附板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透过灰尘粘附板的废气所含有的灰尘粘附于所述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内的水中;
各所述筒型塔壁及各所述隔板均为空心结构,相邻所述筒型塔壁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导通,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具有进水接口,位于最内层的筒型塔壁具有出水接口,连接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水塔位于冷却水循环管道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安装有循环泵,各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腔的底部及柱型腔的底部均通过塔底水槽内的水进行水封。
进一步地,所述灰尘粘附板为在其上开设均匀密布的滤孔构成通气镂空结构,且从外到内的各所述灰尘粘附板中,其上的滤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灰尘清扫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传动带;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塔底水槽外部并与主动滚筒驱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位于灰尘粘附板下端,所述从动滚筒位于灰尘粘附板上端,所述传动带间距套设于灰尘粘附板外部;通过传动带连接的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对应一个所述灰尘粘附板,多个所述主动滚筒同轴设置,多个所述从动滚筒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带上均匀分布有通孔;
所述灰尘清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传动带内侧面的清扫刷,所述清扫刷横跨灰尘粘附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清扫刷的刷毛朝向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还包括通过小型电动推杆安装于清扫刷的刷柄上的压辊,所述压辊沿灰尘粘附板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小型电动推杆推拉压辊的方向与灰尘粘附板垂直;
当传动带带动清扫刷下移状态下,所述压辊通过小型电动推杆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所述清扫刷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
当传动带带动清扫刷上移状态下,所述压辊通过小型电动推杆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传动带向外扩张,所述清扫刷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
进一步地,所述灰尘粘附板的下端插入塔底水槽内的冷却水中。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带采用耐热橡胶构成。
进一步地,各所述环形腔内均设置有布气装置,所述环形腔所属的进气口通过管接头与布气装置对接,导入环形腔的废气通过所述布气装置在竖向平面进行覆盖布气;
所述布气装置包括竖向布气箱,所述竖向布气箱具有位于一个侧面的一个进气口和位于另一个侧面的多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管接头对接,所述出气口处于远离隔板的所述竖向布气箱的侧面,且多个出气口竖向均布;所述布气装置还包括填充于竖向布气箱内的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为金属钢丝编织网。
进一步地,在同一环形腔内,处于环形腔的两个内壁的散热翅片采用交替方式布置。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启动循环泵,向筒型塔壁及隔板内导入冷却水进行预冷,待筒型塔壁及隔板内均充满冷却水后开始预冷计时,预冷时长不少于1分钟,预冷完成后,保持循环泵持续开启,以向筒型塔壁及隔板内循环供应冷却水;
步骤S2:废气源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上的进气口,废气依次沿环形腔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内的涡状废气流,此过程中,进行废气除尘及废气冷却两大作业工序,具体如下:
废气除尘工序:废气依次透过具有孔径逐渐减小的滤孔的各灰尘粘附板,实现先大后小的灰尘颗粒的分级过滤,滤出的灰尘粘附于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
废气冷却工序:废气分别与环形腔的内壁、散热翅片接触传热,从而实现废气与冷却水的热交换,达到对废气进行冷却的目的;
步骤S3: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动带上的清扫刷竖向移动,通过调整伺服电机转向可将清扫刷的竖向移动在下移状态与上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如下:
当传动带带动清扫刷下移状态下,压辊通过小型电动推杆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清扫刷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直至清扫刷完全没入塔底水槽内的水中,从而将灰尘扫入塔底水槽内的水中;
当传动带带动清扫刷上移状态下,压辊通过小型电动推杆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传动带向外扩张,清扫刷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
在清扫刷下移状态中,被水浸湿的清扫刷的刷毛同时对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进行润湿,从而增强其粘附灰尘的粘附性;
步骤S4:进行除尘、冷却后的废气进入柱型腔,最后通过废气出管导入废气储罐内,以便后续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2)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其配套设备占用空间小;
3)集除尘与冷却为一体,降低投入成本,简化废气处理工序耗时,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附图3为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附图5为灰尘粘附板及配套的灰尘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7为清扫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传动带带动清扫刷下移与上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布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包括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1、废气源2、废气储罐3和冷却水塔4;所述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1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塔顶封盖12及塔底水槽13构成;所述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包括从内到外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筒型塔壁11.1,相邻所述筒型塔壁11.1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11a,位于最内层的所述筒型塔壁11.1限位构成柱型腔11b,每个所述筒型塔壁11.1上均具有进气口11.10,处于相邻方位的所述环形腔11a之间以及环形腔11a与柱型腔11b之间均通过进气口11.10连通;所述废气源2通过废气进管2.1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上的所述进气口11.10,废气依次沿环形腔11a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内的涡状废气流:所述塔顶封盖12中心具有出气接口12.1,所述柱型腔11b与出气接口12.1导通,所述出气接口12.1通过废气出管3.1对接所述废气储罐3。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其配套设备占用空间小。
每个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隔板11.2,所述隔板11.2在长度方向上沿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隔板11.2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环形腔11a的内壁;所述隔板11.2靠近对应的环形腔11a所属的进气口11.10设置,且隔板11.2位于对应的环形腔11a的废气导流的末端。通过隔板11.2的设置,其对废气起到隔离作用,从而能使外层环形腔11a内的废气完全、彻底地通过进气口11.10导入内层环形腔11a内,从避免废气导流混乱,从而而实现更为完整的涡状废气流。
每个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11.3,所述灰尘粘附板11.3呈竖向姿态与对应的环形腔11a的内壁连接,且灰尘粘附板11.3为通气镂空结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11.4,透过灰尘粘附板11.3的废气所含有的灰尘粘附于所述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11.3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从而避免出现扬尘导致的灰尘收集清除不彻底现象,保证灰尘清除彻底性。
各所述筒型塔壁11.1及各所述隔板11.2均为空心结构,相邻所述筒型塔壁11.1之间通过所述隔板11.2导通,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具有进水接口11.11,位于最内层的筒型塔壁11.1具有出水接口11.12,连接所述进水接口11.11与所述出水接口11.12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4.1,所述冷却水塔4位于冷却水循环管道4.1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4.1上还安装有循环泵4.2,各所述环形腔11a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11.13。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所述环形腔11a的底部及柱型腔11b的底部均通过塔底水槽13内的水进行水封,避免环形腔11a与环形腔11a之间、环形腔11a与柱型腔11b之间发生废气串流,保证废气导流有序性,提高除尘冷却效率。
更为具体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为在其上开设均匀密布的滤孔11.30构成通气镂空结构,且从外到内的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中,其上的滤孔11.30的孔径逐渐减小,实现依据灰尘颗粒大小进行的先大后小的分级过滤处理功能,从而避免灰尘过量堆积堵塞滤孔11.30,提高除尘高效性。
如附图5、附图6、附图7以及附图8所示,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包括伺服电机11.41、主动滚筒11.42、从动滚筒11.43和传动带11.44;所述伺服电机11.41安装于塔底水槽13外部并与主动滚筒11.42驱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11.42与从动滚筒11.43通过传动带11.4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11.42位于灰尘粘附板11.3下端,所述从动滚筒11.43位于灰尘粘附板11.3上端,所述传动带11.44间距套设于灰尘粘附板11.3外部;通过传动带11.44连接的主动滚筒11.42与从动滚筒11.43对应一个所述灰尘粘附板11.3,多个所述主动滚筒11.42同轴设置,多个所述从动滚筒11.43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带11.44上均匀分布有通孔11.440。
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还包括设置于传动带11.44内侧面的清扫刷11.45,所述清扫刷11.45横跨灰尘粘附板11.3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清扫刷11.45的刷毛朝向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还包括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安装于清扫刷11.45的刷柄上的压辊11.47,所述压辊11.47沿灰尘粘附板11.3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拉压辊11.47的方向与灰尘粘附板11.3垂直。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下,所述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所述清扫刷11.45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上移状态下,所述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传动带11.44向外扩张,所述清扫刷11.45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更为具体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的下端插入塔底水槽13内的冷却水中,从而使清扫刷11.45能够导入水中,以在下移过程中对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进行润湿,增强其粘附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带11.44采用耐热橡胶构成,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特性。
如附图9所示,各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布气装置11.5,所述环形腔11a所属的进气口11.10通过管接头与布气装置11.5对接,导入环形腔11a的废气通过所述布气装置11.5在竖向平面进行覆盖布气,从而使废气在进入环形腔11a的初始状态能够在竖直平面完全覆盖环形腔11a的竖向截面,这样废气在环形腔11a内的分布就比较均匀,更有利于对废气进行除尘与冷却。
更为具体的,所述布气装置11.5包括竖向布气箱11.51,所述竖向布气箱11.51具有位于一个侧面的一个进气口11.511和位于另一个侧面的多个出气口11.512,所述进气口11.511与管接头对接,所述出气口11.512处于远离隔板11.2的所述竖向布气箱11.51的侧面,且多个出气口11.512竖向均布;所述布气装置11.5还包括填充于竖向布气箱11.51内的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11.52。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11.52为金属钢丝编织网,兼顾缓冲的功能外透气性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环形腔11a内,处于环形腔11a的两个内壁的散热翅片11.13采用交替方式布置,提高对废气冷却的均匀性。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启动循环泵4.2,向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导入冷却水进行预冷,待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均充满冷却水后开始预冷计时,预冷时长不少于1分钟,预冷完成后,保持循环泵4.2持续开启,以向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循环供应冷却水;
步骤S2:废气源2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2.1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上的进气口11.10,废气依次沿环形腔11a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内的涡状废气流,此过程中,进行废气除尘及废气冷却两大作业工序,具体如下:
废气除尘工序:废气依次透过具有孔径逐渐减小的滤孔11.30的各灰尘粘附板11.3,实现先大后小的灰尘颗粒的分级过滤,滤出的灰尘粘附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废气冷却工序:废气分别与环形腔11a的内壁、散热翅片11.13接触传热,从而实现废气与冷却水的热交换,达到对废气进行冷却的目的;
步骤S3:通过伺服电机11.41带动传动带11.44上的清扫刷11.45竖向移动,通过调整伺服电机11.41转向可将清扫刷11.45的竖向移动在下移状态与上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如下: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下,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清扫刷11.45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直至清扫刷11.45完全没入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从而将灰尘扫入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上移状态下,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传动带11.44向外扩张,清扫刷11.45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中,被水浸湿的清扫刷11.45的刷毛同时对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进行润湿,从而增强其粘附灰尘的粘附性;
步骤S4:进行除尘、冷却后的废气进入柱型腔11b,最后通过废气出管3.1导入废气储罐3内,以便后续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1)、废气源(2)、废气储罐(3)和冷却水塔(4);
所述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1)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塔顶封盖(12)及塔底水槽(13)构成;所述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包括从内到外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筒型塔壁(11.1),相邻所述筒型塔壁(11.1)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11a),位于最内层的所述筒型塔壁(11.1)限位构成柱型腔(11b),每个所述筒型塔壁(11.1)上均具有进气口(11.10),处于相邻方位的所述环形腔(11a)之间以及环形腔(11a)与柱型腔(11b)之间均通过进气口(11.10)连通;所述废气源(2)通过废气进管(2.1)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上的所述进气口(11.10),废气依次沿环形腔(11a)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内的涡状废气流:所述塔顶封盖(12)中心具有出气接口(12.1),所述柱型腔(11b)与出气接口(12.1)导通,所述出气接口(12.1)通过废气出管(3.1)对接所述废气储罐(3);
每个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隔板(11.2),所述隔板(11.2)在长度方向上沿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隔板(11.2)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环形腔(11a)的内壁;所述隔板(11.2)靠近对应的环形腔(11a)所属的进气口(11.10)设置,且隔板(11.2)位于对应的环形腔(11a)的废气导流的末端;
每个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11.3),所述灰尘粘附板(11.3)呈竖向姿态与对应的环形腔(11a)的内壁连接,且灰尘粘附板(11.3)为通气镂空结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11.4),透过灰尘粘附板(11.3)的废气所含有的灰尘粘附于所述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11.3)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
各所述筒型塔壁(11.1)及各所述隔板(11.2)均为空心结构,相邻所述筒型塔壁(11.1)之间通过所述隔板(11.2)导通,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具有进水接口(11.11),位于最内层的筒型塔壁(11.1)具有出水接口(11.12),连接所述进水接口(11.11)与所述出水接口(11.12)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4.1),所述冷却水塔(4)位于冷却水循环管道(4.1)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4.1)上还安装有循环泵(4.2),各所述环形腔(11a)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1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11a)的底部及柱型腔(11b)的底部均通过塔底水槽(13)内的水进行水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粘附板(11.3)为在其上开设均匀密布的滤孔(11.30)构成通气镂空结构,且从外到内的各所述灰尘粘附板(11.3)中,其上的滤孔(11.30)的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包括伺服电机(11.41)、主动滚筒(11.42)、从动滚筒(11.43)和传动带(11.44);所述伺服电机(11.41)安装于塔底水槽(13)外部并与主动滚筒(11.42)驱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11.42)与从动滚筒(11.43)通过传动带(11.4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滚筒(11.42)位于灰尘粘附板(11.3)下端,所述从动滚筒(11.43)位于灰尘粘附板(11.3)上端,所述传动带(11.44)间距套设于灰尘粘附板(11.3)外部;通过传动带(11.44)连接的主动滚筒(11.42)与从动滚筒(11.43)对应一个所述灰尘粘附板(11.3),多个所述主动滚筒(11.42)同轴设置,多个所述从动滚筒(11.43)同轴设置,所述传动带(11.44)上均匀分布有通孔(11.440);
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还包括设置于传动带(11.44)内侧面的清扫刷(11.45),所述清扫刷(11.45)横跨灰尘粘附板(11.3)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清扫刷(11.45)的刷毛朝向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11.4)还包括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安装于清扫刷(11.45)的刷柄上的压辊(11.47),所述压辊(11.47)沿灰尘粘附板(11.3)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拉压辊(11.47)的方向与灰尘粘附板(11.3)垂直;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下,所述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所述清扫刷(11.45)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上移状态下,所述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传动带(11.44)向外扩张,所述清扫刷(11.45)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粘附板(11.3)的下端插入塔底水槽(13)内的冷却水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1.44)采用耐热橡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环形腔(11a)内均设置有布气装置(11.5),所述环形腔(11a)所属的进气口(11.10)通过管接头与布气装置(11.5)对接,导入环形腔(11a)的废气通过所述布气装置(11.5)在竖向平面进行覆盖布气;
所述布气装置(11.5)包括竖向布气箱(11.51),所述竖向布气箱(11.51)具有位于一个侧面的一个进气口(11.511)和位于另一个侧面的多个出气口(11.512),所述进气口(11.511)与管接头对接,所述出气口(11.512)处于远离隔板(11.2)的所述竖向布气箱(11.51)的侧面,且多个出气口(11.512)竖向均布;所述布气装置(11.5)还包括填充于竖向布气箱(11.51)内的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11.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冲扩散填充物(11.52)为金属钢丝编织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环形腔(11a)内,处于环形腔(11a)的两个内壁的散热翅片(11.13)采用交替方式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启动循环泵(4.2),向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导入冷却水进行预冷,待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均充满冷却水后开始预冷计时,预冷时长不少于1分钟,预冷完成后,保持循环泵(4.2)持续开启,以向筒型塔壁(11.1)及隔板(11.2)内循环供应冷却水;
步骤S2:废气源(2)的废气通过废气进管(2.1)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11.1)上的进气口(11.10),废气依次沿环形腔(11a)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11)内的涡状废气流,此过程中,进行废气除尘及废气冷却两大作业工序,具体如下:
废气除尘工序:废气依次透过具有孔径逐渐减小的滤孔(11.30)的各灰尘粘附板(11.3),实现先大后小的灰尘颗粒的分级过滤,滤出的灰尘粘附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废气冷却工序:废气分别与环形腔(11a)的内壁、散热翅片(11.13)接触传热,从而实现废气与冷却水的热交换,达到对废气进行冷却的目的;
步骤S3:通过伺服电机(11.41)带动传动带(11.44)上的清扫刷(11.45)竖向移动,通过调整伺服电机(11.41)转向可将清扫刷(11.45)的竖向移动在下移状态与上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如下: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下,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拉动至与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具有间距,清扫刷(11.45)的刷毛清扫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直至清扫刷(11.45)完全没入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从而将灰尘扫入塔底水槽(13)内的水中;
当传动带(11.44)带动清扫刷(11.45)上移状态下,压辊(11.47)通过小型电动推杆(11.46)推动至滚压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传动带(11.44)向外扩张,清扫刷(11.45)的刷毛脱离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
在清扫刷(11.45)下移状态中,被水浸湿的清扫刷(11.45)的刷毛同时对灰尘粘附板(11.3)迎击废气的板面进行润湿,从而增强其粘附灰尘的粘附性;
步骤S4:进行除尘、冷却后的废气进入柱型腔(11b),最后通过废气出管(3.1)导入废气储罐(3)内,以便后续处理。
CN202011177990.8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Withdrawn CN112295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990.8A CN112295337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990.8A CN112295337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5337A true CN11229533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7990.8A Withdrawn CN112295337A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533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70A (zh) * 1994-08-30 1995-05-10 聂森 涡旋除尘热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05664621A (zh) * 2016-04-06 2016-06-15 陕西科技大学 卷帘水洗式空气降尘过滤器
CN107398153A (zh) * 2017-08-18 2017-11-28 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
CN107670413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无锡厚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布袋除尘器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9099507A (zh) * 2018-08-15 2018-12-28 苏州仁尔必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生产车间用空气净化设备
CN111001253A (zh) * 2019-12-24 2020-04-14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型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70A (zh) * 1994-08-30 1995-05-10 聂森 涡旋除尘热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05664621A (zh) * 2016-04-06 2016-06-15 陕西科技大学 卷帘水洗式空气降尘过滤器
CN107398153A (zh) * 2017-08-18 2017-11-28 安徽国能亿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
CN107670413A (zh) * 2017-09-28 2018-02-09 无锡厚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布袋除尘器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9099507A (zh) * 2018-08-15 2018-12-28 苏州仁尔必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件生产车间用空气净化设备
CN111001253A (zh) * 2019-12-24 2020-04-14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型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编写: "《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 冶炼烟气收尘 通用工程 常用数据卷》", 30 November 1996, 冶金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4871B (zh) 一种pcb电路板生产加工用板面清洁系统及其清洁方法
CN108355410B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13384985A (zh) 高温定型机的油烟净化系统
CN112295337A (zh) 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CN212141794U (zh) 一种电镀用的工厂空气净化器
CN116889773A (zh) 一种塑烧板除尘器
CN116273469A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511506U (zh) 一种碳酸钙生产废气处理装置
CN21550728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静电除尘器
CN212476981U (zh) 碳纤维低温碳化炉
CN212744123U (zh) 一种尾气处理环保装置
CN207501214U (zh) 火锅油烟处理装置
CN211051705U (zh) 一种螺旋阴极高效湿式静电除尘器
CN218478639U (zh) 一种废水净化装置
CN217041887U (zh) 废气处理净化设备
CN212327787U (zh) 一种熔炼炉的除尘装置
CN217830960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配件清洗装置
CN209368530U (zh) 一种定型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6523207U (zh) 一种节能冷却塔
CN214866235U (zh) 一种用于焊条生产的线材清洗装置
CN212369843U (zh) 一种环保型静电湿处理除尘装置
CN215626914U (zh) 一种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装置
CN217041812U (zh) 一种除尘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超净排放水除尘设备
CN216986925U (zh) 一种车间环保用水循环智能装置
CN114738905B (zh) 一种高效节能塑料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