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4188A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4188A
CN112294188A CN202010141941.2A CN202010141941A CN112294188A CN 112294188 A CN112294188 A CN 112294188A CN 202010141941 A CN202010141941 A CN 202010141941A CN 112294188 A CN112294188 A CN 112294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leaner
electric
operation mode
electric vacuu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19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羽彬夫
永石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294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4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36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s which are controlled
    • A47L9/2842Suction motors or b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84Details of 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their 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从吸尘中的运转模式,立即进入暂时提高抽吸力的模式。该电动吸尘器具有收纳电动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该吸尘器主体的充电式电池,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多个运转模式,所述多个运转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运转模式和暂时使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比所述第一运转模式大的第二运转模式,所述第二运转模式根据所述充电式电池的电压,使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上限值发生变化。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有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的蓄电池式电动吸尘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17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希望提供能够得到更强抽吸力的吸尘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无需将电动风机或蓄电池提高规格,通过使电动风机旋转到硬件上的极限附近地进行抽吸,就能够得到比现有技术强的抽吸力。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具有收纳电动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该吸尘器主体的充电式电池,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多个运转模式,所述多个运转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运转模式和暂时使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比所述第一运转模式大的第二运转模式,所述第二运转模式根据所述充电式电池的电压(电池余量),使向所述电动风机发出的来自软件的指令值的上限发生变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使电动风机旋转到硬件上的极限附近地进行抽吸。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以棒状态收纳于充电座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以手持状态收纳于充电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X方向向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截面图。
图7是表示从集尘盒侧观察与AC适配器的输出插头连接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端子部所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AC适配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AC适配器以单体与电动吸尘器连接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用棒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地面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图11是用棒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高场所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尘器主体的手边操作部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a)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以棒状态收纳于充电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电动吸尘器100能够变更为手持状态、棒状态等各种使用状态进行吸尘。收纳电动吸尘器100的充电座70a以棒状态收纳电动吸尘器 100,包括基座部件71、支架部件72、保持部件73。在保持部件73 安装有用于对安装于电动吸尘器100的蓄电池3进行充电的AC适配器80的输出插头81,当将电动吸尘器100载置于充电座70a时,输出插头81能够与电动吸尘器100的输入插孔17b连接以进行充电。这样,能够构成为无需在充电座自身设置任何电气部件,能够抑制成本、提高生产率。另外,因为不管有无支架部件72,都没有电连接的变化,所以能够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基座部件71具有载置面71a和延伸部71b。载置面71a是大致矩形形状的板形状部分。延伸部71b是大致圆锥台形状的部分。延伸部 71b设置为相对于载置面71a大致垂直。延伸部71b的中心轴设置为位于载置面71a的短边方向大致中央、且位于长边方向的大致3/4程度的位置。
另外,图1(b)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以手持状态收纳于充电座的状态的立体图。本状态的充电座70b以手持状态收纳电动吸尘器100,与充电座70a不同,省略了支架部件72,仅包括基座部件71和保持部件73。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分解图。
如图2所示,电动吸尘器100包括吸尘器主体1、集尘盒2(集尘装置)、蓄电池3(蓄电装置)、气密保持部件90。
吸尘器主体1包括主体部10、电动机盒部11、把手部12。
在主体部10形成有用于连接延长管300(参照图1)、标准吸口 400(参照图1)等的连接口10a(抽吸口)。该连接口10a由与主体部10、电动机盒部11、把手部12等同样的树脂成形。另外,连接口 10a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以朝向前方的方式形成。另外,在连接口 10a能够连接作为附属品的、间隙/刷切换嘴110、延长管300、标准吸口400、小型吸口600、扫帚型吸口700等(以下,有时也统称为附件)。
另外,在主体部10可拆装地安装有集尘盒2,并且包括将从连接口10a吸入的含有尘埃的空气送入集尘盒2的导入管14(参照图3)。
在电动机盒部11内置有电动风机40(参照图6)和主体基板50 (参照图6)。另外,在电动机盒部11的前表面形成有将由集尘盒2 集尘之后的清洁空气吸入的圆形吸入口11a。另外,在电动机盒部11 的前表面且在比吸入口11a靠下部的位置设有与充电座70连接的主体端子部17。
把手部12具有设置于主体部10的后侧,且形成为大致L字状的握持部12a。该握持部12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一握持部12a1和在大致上下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的第二握持部12a2。第一握持部12a1位于比第二握持部12a2靠上侧且靠前侧的位置。第二握持部12a2相对于上下方向以上部朝向前方的方式稍微倾斜。另外,第一握持部12a1和第二握持部12a2为大致棒状且相连地形成。这样,不管是第一握持部12a1还是第二握持部12a2,都分别构成为直线状,由此使用者容易识别把手的位置。另外,由于第一握持部12a1和第二握持部12a2以弯折成接近直角的角度的方式连接,因此在握持第一握持部12a1时,手不易向第二握持部12a2偏移,反之,在握持第二握持部12a2时,手不易向第一握持部12a1偏移。
另外,在把手部12设有用于锁定蓄电池3的锁定部件13。该锁定部件13形成为按钮型,可摆动地被支承。
另外,在把手部12的第一握持部12a1的上表面设有手边操作部 12b。手边操作部12b例如包括“强/涡轮”、“标准/涡轮”、“关闭”这三个按钮。
在主体部10的前端上部设有在将延长管300(参照图1)等附属品卸下时被操作的解除按钮18。通过按压操作该解除按钮18,解除主体部10和附属品的锁定,能够从主体部10卸下附属品。
另外,在主体部10的前端安装有气密保持部件90。该气密保持部件90具有大致圆形的筒体91。该筒体91在前端侧具有由软质树脂形成为环状的弹性部91a。筒体91在基端侧具有连接部91b,该连接部 91b由比上述弹性部91a硬质的材料形成,能够与主体部10连接。筒体91通过弹性部91a和连接部91b这不同种类的两个部件形成为一体而构成。此外,弹性部91a由弹性体(例弹性橡胶)等可弹性变形(可挠曲变形)的材料构成。通过将这种气密保持部件90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的连接口10a,能够使气密保持部件90的前端90s整体紧贴于地面,与不紧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抽吸力。另外,通过将连接部91b 由硬质材料形成,能够将气密保持部件90不脱离主体部10地以稳定的状态安装于主体部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弹性部91a由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与连接部91b 同样的材料形成筒体91的大致整体,在筒体91的前端环状地设置静电植毛而得的短毛。设置有这种静电植毛,也能够与弹性体同样地使气密保持部件90的前端紧贴于地面,能够提高抽吸力。
在主体部10的连接口10a的外侧面形成有在纵向上细长的嵌合槽 10b。该嵌合槽10b在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条。在连接部91b的基端形成有与上述嵌合槽10b凹凸嵌合而卡止的突起部(未图示)。
另外,在主体部10且在连接口10a的上部设有发光元件10c(参照图2)。该发光元件10c构成为向前方即被清扫面(地面等)发光。另外,发光元件10c的前端面10c1与连接口10a的前端10a1位于大致同一面上。
蓄电池3向电动风机40(参照图6)等供电,由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构成。另外,蓄电池3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大致半圆筒状的盒3a,通过使盒3a向前后方向滑动,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0装卸。
在盒3a的上表面设有与主体部10连接的端子部3b。另外,在盒 3a的上表面,在端子部3b的前方形成有可滑动地支承于主体部10的滑动槽3c。另外,在盒3a的上表面,在端子部3b的后方以向左右侧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可滑动地支承于主体部10的滑轨3d、3d。
另外,在盒3a的前表面,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左侧),形成有将用于冷却蓄电池3的冷却用空气被导入的导入孔3e。该导入孔3e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
另外,在盒3a的前表面,在左右方向(幅方向)的另一侧(右侧),形成有将冷却了蓄电池3之后的空气排出的排出孔3f。该排出孔3f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导入孔3e左右对称的形状。
另外,在盒3a的背面形成有供锁定部件13嵌合而锁定于主体部 10的锁定凹部3g。
图3是图2的X方向向视图。
如图3所示,集尘盒2是旋风方式的集尘盒,具有将从导入管14 吸入的含有尘埃的空气分离为尘埃和空气,将尘埃收集起来的功能。另外,集尘盒2以轴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于电动机盒部11的前方,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收纳部2a。另外,在集尘盒2的上表面(侧面)形成有用于与导入管14相连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流入口2b(参照图 2)。流入该流入口2b的含有尘埃的空气成为回旋流,尘埃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集尘盒2内被分离为尘埃和空气之后,分离出尘埃的空气被从集尘盒2的后部(背面)排出。
另外,在集尘盒2的前表面经由合页部2d可转动地支承有盖2c,该盖2c在将蓄存于集尘盒2内的尘埃废弃时进行开闭。另外,在盖2c 的上部设有用于解除盖2c的锁定的盖锁定机构2e。此外,关于集尘盒 2的内部机构,能够基于日本特开2016-137165号公报构成。
在电动机盒部11的下部设有排气口16。该排气口16沿着前后方向具有多个缝隙16a,多个缝隙16a并排地形成于上下方向。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排气口16设置于左右两侧。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电动吸尘器100中,集尘盒2安装于主体部10的下方且安装于电动机盒部11的前方。此时,当将集尘盒2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时,盖锁定机构2e就会隐藏于吸尘器主体1侧。这是因为在将盖锁定机构2e设置于相反侧(外侧)的情况下,在吸尘中,盖锁定机构2e有可能被解除,通过使盖锁定机构2e隐藏于吸尘器主体1侧,能够防止误动作。例如,在以棒状态对沙发或床下进行吸尘等时,有时使吸尘器主体1相对于地面接近水平。这时,在将盖锁定机构2e设置于表面侧的情况下,盖锁定机构2e有可能与地面接触而被解除。盖锁定机构2e和合页部2d的位置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 设置于左右。
另外,在集尘盒2可装卸地设有维护刷2s(参照图2、图3)。该维护刷2s配置于在集尘盒2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时不易从外部看到的位置。因此,在运转中不易脱落,而且也不需要将维护刷2s保管于与电动吸尘器100分体的场所。
另外,在气密保持部件90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的情况下,由气密保持部件90覆盖发光元件10c。换句话说,以发光元件10c位于比气密保持部件9靠内侧的方式设定气密保持部件90的内径。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如图5所示,气密保持部件90的连接部91b在左右两侧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91b1、91b1。在俯视图中,在左侧的延伸部91b1 与右侧的延伸部91b1之间形成有凹状部91b2。该凹状部91b2与形成于主体部10的前端上表面的突出部10d的前端部10d1嵌合。由此,进行气密保持部件90相对于连接口10a(参照图2)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定位。
形成于主体部10的导入管14通过暂向右斜后方延伸、然后向下方延伸而形成,与集尘盒2的流入口2b(参照图2)连接。由此,能够在集尘盒2的收纳部2a内产生回旋流,能够有效地通过离心力进行尘埃分离。
集尘盒2及蓄电池3各自的宽度形成为比主体部10的宽度W稍短。换句话说,集尘盒2、蓄电池3构成为不从主体部10的侧方突出。由此,无论使用者用左右哪只手拿着进行吸尘,都能够使电动吸尘器 100在前后方向上顺滑地运动,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图6是图5的VI-VI截面图。此外,图6是从电动吸尘器100卸下了气密保持部件90后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主体部10的电动机盒部11收纳有电动风机40。另外,在电动机盒部11内,在电动风机40的下方收纳有控制吸尘器主体1的主体基板50(控制基板)。
电动风机40以旋转驱动轴40a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横置地配置。另外,从电动风机40排出的空气流向配置于电动风机40的下方的主体基板50,对主体基板50进行冷却。另外,冷却了主体基板50后的一部分空气对蓄电池3进行冷却。
主体基板50具有通过上下分割而配置为两层的上部基板50a和下部基板50b,主要在相对的面(上部基板50a的下表面和下部基板50b 的上表面)安装各种部件。从电动风机40排出的空气大部分都以冷却各主体基板50的相对配置的部件(发热部件)的方式流动。另外,主体基板50被阻燃性的树脂盒51覆盖,从电动风机40排出的风(空气) 在树脂盒51内从后侧向前侧流动,然后,穿过树脂盒51的底面的下侧而流向蓄电池3侧。
另外,电动风机40和主体基板50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因此,能够缩短前后方向的尺寸。另外,电动风机40通过形成为电动机盒部11向把手部12侧膨出,能够缩短主体部10的前后方向(总长) 的尺寸。
另外,电动风机40及主体基板50位于把手部12的第一握持部12a1 的下方。由此,在使用者握着握持部12a1进行操作时,由于电动吸尘器100的重心到达第一握持部12a1的下方附近,因此在使电动吸尘器 100的前端朝向上方进行使用时,能够稳定地保持电动吸尘器100。
另外,在第一握持部12a1与电动机盒部11的上表面11c之间形成有用于插入手的跨度尺寸H1的间隙12c。另外,在第二握持部12a2 与电动机盒部11的背面11d之间形成有比跨度尺寸H1宽的跨度尺寸 H2的间隙12d。这样,在握持第一握持部12a1进行吸尘时,由于能够在伸开手臂的状态下进行保持,因此无需牢固地握住第一握持部12a1 就能够使电动吸尘器100前后运动。另外,在握持第二握持部12a2进行吸尘时,由于需要将手(指)深深地插入间隙12d而牢固地握住,因此通过使跨度尺寸H2比跨度尺寸H1宽,能够稳定地握持第二握持部12a2。
另外,第一握持部12a1的厚度T1形成得较薄,第二握持部12a2 的厚度T2形成得比厚度T1厚。即,第一握持部12a1较细,第二握持部12a2形成得较粗。这样,在握住第二握持部12a2进行吸尘时,通过加厚第二握持部12a2的厚度T2容易深握,并且能够提高第二握持部12a2的强度。
蓄电池3例如能够由能效高的锂离子电池构成。另外,蓄电池3 配置于把手部12的第二握持部12a2的下方。这样,通过将蓄电池3 设置于电动吸尘器100的后端,把手部12的重心会靠近第二握持部 12a2,因此在使电动吸尘器100的前端朝向上方进行使用时,能够使操作感变轻。
锁定部件13在后端部形成有按钮型的操作部13a。该操作部13a 具有向前方延伸的臂部13b,臂部13b的前端支承于主体部10。另外,臂部13b被弹簧13c向下方施力。由此,在锁定部件13与锁定凹部3g 嵌合而锁定时,操作部13a不会从锁定凹部3g脱出。另外,在将蓄电池3从主体部10卸下时,通过按压操作部13a,能够一边抵抗弹簧13 施加的力,一边使操作部13a从锁定凹部3g脱出。
这样,通过使蓄电池3为可装卸式,与蓄电池不可装卸的吸尘器相比,容易进行蓄电池3的更换。另外,通过作为备选来准备备用的蓄电池3和备用的可对蓄电池3进行充电的充电箱,在电动吸尘器100 的主体侧的蓄电池消耗尽的情况下,能够更换备用的蓄电池3,由此能够延长吸尘时间。通过采用这样结构,例如在对店铺等宽阔的地面进行吸尘时是有效的。
如图6所示,在设通过主体部10的连接口10a的前端面的面为R1 时,集尘盒2的前端2f和面R1(相对于纸面在铅垂方向延伸的面)构成为大致共面(一个面)。此外,集尘盒2的前端2f不向面R1的前方突出。由此,即使是以没有在吸尘器主体1安装气密保持部件90的状态进行吸尘时,也能够一边使连接口10a的前端与地板等较硬的地面接触,一边进行吸尘。
在集尘盒2内,在收纳部2a的轴向的后端收纳有过滤器5。该过滤器5是折成褶裥状而构成的,能够增大过滤器面积,并且能够降低由过滤器5引起的压力损失。
另外,过滤器5例如由高密度的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高效空气微粒过滤器)构成。所谓HEPA过滤器,是以额定风量对粒径为0.3μm的颗粒具有99.97%以上的颗粒捕集率,且具有初始压力损失为245Pa以下的性能的空气过滤器。
图7是表示从集尘盒侧观察与AC适配器80的输出插头连接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端子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在吸尘器主体1的主体端子部17形成有供充电座70 的引导部73a嵌合的嵌合凹部17a。在嵌合凹部17a内中央配置有与 AC适配器80的输出插头连接的输入插孔17b。输入插孔17b和与蓄电池3的端子部3b连接的端子(未图示)通过引线(未图示)而连接。
图8是AC适配器80的外观图。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使AC 适配器直接与插座连接的类型,但也可以使用从AC适配器80主体经由带插头软线与插座连接的类型。
图9是表示将AC适配器80直接与电动吸尘器连接而进行充电的状态的外观图。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没有充电座的放置场所,也能够以省空间的形式进行充电。
在这样构成的充电座70中,由于输出插头81形成于支架部件72 的上表面,因此在将主体端子部17与输出插头安装时,会位于靠近使用者的视线的位置,因此容易使输出插头插入主体端子部17,容易将吸尘器主体1载置于充电座70。
另外,在充电座70中,输出插头81形成于支架部件72的上表面 72b。即,输出插头形成于距地面较高的位置,因此不易在输出插头上堆积灰尘,而且也能够降低灰尘从地面升起来而附着。
另外,在载置于充电座70的电动吸尘器100中,输出插头位于靠近电动吸尘器100的重心的位置(电动风机40及蓄电池3的位置),因此通过输出插头承接重心附近部分,能够在充电中将吸尘器主体1 稳定地保持于充电座70。
另外,通过将电动吸尘器100载置于充电座70,能够在卸下了集尘盒2的状态下进行充电,因此即使在清洗、干燥集尘盒2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充电。
另外,采用输出插头朝向上方,主体端子部17从上方与输出插头连接的结构。由此,能够使电动吸尘器100的自重重点地作用于输出插头,因此能够可靠地将主体端子部17和输出插头连接。
在支架部件72及保持部件73的背面设有可配置AC适配器80的输出软线的槽部72g、73g。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充电座70中,也能够以在电动吸尘器100 连接有标准吸口400或其他附件的状态进行收纳、充电。
此外,充电座70在不连接AC适配器80、不进行蓄电池3的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作为收纳电动吸尘器100时的支架来使用。
另外,在将电动吸尘器100收纳于充电座70的状态下,由于蓄电池3位于上端,锁定部件13位于蓄电池3的上端,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池3的装卸。
换句话说,在可收纳吸尘器的吸尘器收纳座中,如果是如下吸尘器收纳座,则能够实现能够提供可根据电动吸尘器100的使用状态来选择收纳时的收纳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效果,该吸尘器收纳座具有基座部件71、支架部件72、保持部件73,仅连接基座部件71和保持部件73的状态的吸尘器收纳座能够收纳第一状态(手持状态)的吸尘器,连接基座部件71、支架部件72、保持部件73的状态的吸尘器收纳座能够收纳第二状态(棒状态)的吸尘器。
图10是用棒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地面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图10是在电动吸尘器100(安装有气密保持部件90的状态)连接有延长管300及标准吸口400而成为棒状态,使电动吸尘器100向使用者前方突出而对地面进行吸尘的情况。此时,使用者能够一边握持把手部12的第二握持部12a2,一边使电动吸尘器100前后移动进行吸尘。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使电动吸尘器100位于使用者的左右侧旁的状态下对地面进行吸尘时,使用者能够一边握持把手部12的第一握持部12a1,一边使电动吸尘器100前后移动。这样,在使用者对地面进行吸尘时,能够更换把手部12的位置进行吸尘。
图11是用棒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较高的场所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可是,在成为棒状态时重心位于前端侧的电动吸尘器(参照日本特开2016-137165号公报)中,在使电动吸尘器在高于地面的场所进行吸尘时,使用者需要将电动吸尘器的前端向上提起,因此容易给手腕增加负担。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由于电动吸尘器100的重物即电动风机40(参照图6)、蓄电池3位于靠近把手部12的位置(靠近手边的位置),因此电动吸尘器100的重心G靠近使用者的手边。由此,即使在使电动吸尘器100成为棒状态而使电动吸尘器100对高于地面的场所进行吸尘时,也容易进行吸尘,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在图11中,以对楼梯进行吸尘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提起电动吸尘器100对空调的室内机的面板等进行吸尘时也是有效的。
图12是表示手边操作部12b的图。手边操作部12b例如包括“强 /涡轮”按钮12b1、“标准/涡轮”按钮12b2、“关闭”按钮12b3这三个按钮。在电动风机停止的状态下(在按压了“关闭”按钮12b3之后没有按压其他按钮的状态),通过按压“强/涡轮”按钮12b1或“标准 /涡轮”按钮12b2,能够在“强”运转模式或“标准”运转模式下运转。与“标准”运转模式相比,“强”运转模式能够实现抽吸力高的运转。进而,在“强”运转模式或“标准”运转模式中,通过再一次按压与各运转模式对应的手边操作部的按钮(在“强”运转模式中再一次按压“强/涡轮”按钮12b1,在“标准”运转模式中再一次按压“标准/ 涡轮”按钮12b2),能够在暂时(例如约5秒钟)提高抽吸力的“涡轮”运转模式下运转。由此,在吸尘中,能够立即进入暂时提高抽吸力的模式,对于进入地毯深处的灰尘等,能够暂时提高抽吸力而运转。作为用于提高抽吸力的方法,例如有增大向电动风机的输入的方法。
通过二次按压“强/涡轮”按钮12b1或“标准/涡轮”按钮12b2而运转的各自的“涡轮”模式的抽吸力是相同的。由此,无论是在“强”运转模式中,还是在“标准”运转模式中,都能够通过一次按压按钮,进入相同的“涡轮”运转模式。由此,在各运转模式的吸尘中,都能够立即进入暂时提高抽吸力的模式。
在“涡轮”运转模式结束时(“暂时”(例如约5秒钟)结束),返回到按压按钮之前进行运转的运转模式。例如,在“强”运转模式中按压“强/涡轮”按钮12b1而在“涡轮”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返回到“强”运转模式,在“标准”运转模式中按压“标准/涡轮”按钮12b2而在“涡轮”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返回到“标准”运转模式。
这里,仅以“强”运转模式或“标准”运转模式运转时的连续使用时间,由于以“涡轮”运转模式运转,与该运转的时间相应地缩短 (例如,在“涡轮”运转模式下运转了一次的情况下,其他运转模式的连续使用时间会缩短约5秒钟)。
蓄电池的充电余量根据电动吸尘器的运转时间而减小。在蓄电池式电动吸尘器中,每个运转模式都有不同的可连续运转时间。与使电动吸尘器仅以“强”运转模式运转时的可连续运转时间相比,使电动吸尘器仅以“标准”运转模式运转时的可连续运转时间较长。这是因为在“强”运转模式时,电动风机的输出比“标准”运转模式时大(电动风机的转速较大),所以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大。
这里,在使电动吸尘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为了让使用者不会产生异样感,“强”运转模式或“标准”运转模式采用如下控制:除了尘埃等附着于过滤器5而堵塞的情况以外,在可连续运转时间中,不使电动风机的输出(电动风机的转速)下降。即使在充电余量降低而即将不能运转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将可输出的电动风机的转速设为充电余量为满格的状态下的电动风机的转速来实现这样的控制,由此能够不受随着电动吸尘器的运转时间而减小的蓄电池的充电余量的影响。此外,在堵塞等的情况下,电动风机的输出降低。
这里,存在希望得到抽吸力更强的吸尘器的需求,要不提高电动风机、蓄电池的规格地实现该需求时,上述“涡轮”运转模式是用于解决该需求的一种手段。“涡轮”运转模式根据蓄电池的充电余量,使电动风机的输出(电动风机的转速)发生变化。这能够通过在“涡轮”运转模式中,使上述电动风机的输出上限值根据蓄电池的电压(电池残量)变化来实现。所谓使输出上限值发生变化,例如能够举出两级等多级变化的方法和无级变化的方法。多级变化的方法能够使微机的处理速度比无级变化的方法的微机速度快,与多级变化的方法相比,无级变化的方法能够得到接近电动风机的控制极限的输出。
这里,所谓输出上限值,是指在软件中设定的上限值,表示不能在软件中设定输出上限值以上的指令。另外,所谓控制极限,是指受电动风机的特性限制的物理极限点,在被赋予了控制极限以上的指令时,电动风机不能稳定驱动,有可能陷入损坏、磁铁退磁、异常停止等状态。因而,需要为输出上限值<控制极限的关系。因为控制极限依赖于电动风机的电源电压即蓄电池的电压,所以输出上限值通过根据蓄电池的电压而变化,能够得到接近控制极限的输出。
另外,因为由电动风机的特性确定转矩成为最大时的电压相位,所以通过推测或测量施加于电动风机的电压的相位,能够检测是否达到了控制极限。
进而,也能够根据电压调制率已经达到了上限来检测出逆变器的输出极限,且以此为输出上限。
附图标记说明
1 吸尘器主体
2 集尘盒
3 蓄电池(蓄电装置)
3e 导入孔
3f 排出孔
3h、3h1、3h2 单电池(电池单体)
10 主体部
10a 连接口(抽吸口)
10c 发光元件
11 电动机盒部
11s 导出孔
12 把手部
40 电动风机
50 主体基板(控制基板)
70 充电座
80 AC适配器
90 气密保持部件
100 电动吸尘器
110 间隙/刷切换嘴(附件、附属品) 300 延长管(附件、附属品)
400 标准吸口(附件、附属品)
600 小型吸口(附件、附属品)
700 扫帚型吸口(附件、附属品)
800 延长软管(附件、附属品)。

Claims (3)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收纳电动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该吸尘器主体的充电式电池,
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多个运转模式,
所述多个运转模式至少包括第一运转模式和暂时使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比所述第一运转模式大的第二运转模式,
所述第二运转模式根据所述充电式电池的电压,使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上限值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转模式根据施加于所述电动风机的电压的相位,求取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上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转模式根据控制所述电动风机的逆变器的电压调制率,求取所述电动风机的输出上限值。
CN202010141941.2A 2019-07-26 2020-03-04 电动吸尘器 Pending CN1122941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7449 2019-07-26
JP2019137449A JP2021019758A (ja) 2019-07-26 2019-07-26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4188A true CN112294188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1941.2A Pending CN112294188A (zh) 2019-07-26 2020-03-04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19758A (zh)
CN (1) CN1122941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8870A (ja) * 1999-06-25 2001-01-16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078654A (ja) * 2000-09-07 2002-03-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CN1507145A (zh) * 2002-12-12 2004-06-23 ���µ�����ҵ��ʽ����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757372A (zh) * 2004-10-06 2006-04-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器
CN1923113A (zh) * 2005-08-30 2007-03-0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电真空吸尘器
CN10342776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8303B2 (ja) * 2004-07-28 2006-09-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この制御装置を使用した機器
JP2010148698A (ja) * 2008-12-25 2010-07-08 Toshiba Corp 電気掃除機
JP6442306B2 (ja) * 2015-02-02 2018-12-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流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8870A (ja) * 1999-06-25 2001-01-16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078654A (ja) * 2000-09-07 2002-03-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CN1507145A (zh) * 2002-12-12 2004-06-23 ���µ�����ҵ��ʽ����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757372A (zh) * 2004-10-06 2006-04-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器
CN1923113A (zh) * 2005-08-30 2007-03-0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电真空吸尘器
CN10342776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9758A (ja)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8641B1 (en)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a removable dirt collection assembly
CN109381118B (zh) 电吸尘器的充电座
EP2848173A1 (en) Vacuum cleaner
JP2022125218A (ja) 電気掃除機
JP7225342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掃除機収納台
JP7068089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充電台
TWI749470B (zh) 電池
TW201909819A (zh) 電動吸塵器
JP2023024828A (ja) 電気掃除機セット
WO2020262600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2173577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2294188A (zh) 电动吸尘器
CN112294182B (zh) 电动吸尘器
WO2021171661A1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2024074961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2076019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9187581A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