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9072A -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9072A
CN112289072A CN202011193785.0A CN202011193785A CN112289072A CN 112289072 A CN112289072 A CN 112289072A CN 202011193785 A CN202011193785 A CN 202011193785A CN 112289072 A CN112289072 A CN 112289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charging
sliding
vertical lifting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937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9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9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90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包括:多个停车充电设备;多个本地服务节点,多个停车充电设备对应设置多个本地服务节点;以及控制中心,其用于与多个本地服务节点无线通讯连接,且控制中心还与移动导航系统通讯连接,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查询移动导航系统中导航的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多个本地服务节点的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和当前空闲充电桩数量,并将查询结果实时返回至导航目的地对应的移动导航系统。本发明系统,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上层空间及太阳能的清洁电能,数倍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满足车辆充电需求,且可通过现有移动导航系统查找车位;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运作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涨,城市大型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鉴于城市内各种建筑林立,可用于开发为大型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的大型场地极为有限,很难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目前,城市停车场的位置分布是较为松散的,各个停车场的管理系统是相互割裂、独立的存在,当车主需要停车时必须要将车开到停车场才能知道该停车场是否有空位,如果停车场满位,就需要寻找另一个停车场,尤其是针对那些对城市停车场不太熟悉的车主来说,寻找停车场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而且像这种漫无目的停车方式需要耗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很多时候会耽误时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而城市道路两侧的停车位,一般只能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处设置顺延设置,停车位数量极为有限,且停车位的设置会导致道路变窄,直接影响非机动车或行人通行,在交通高峰期,还导致剐增事故频发。
另外,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涨,城市空气质量也随之受到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城市内的新能源充电车站并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充分挖掘现有城市道路的空间,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上层空间及太阳能的清洁电能,数倍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满足车辆充电需求,还可实现手机等移动终端导航寻车位,又可通过现有导航APP准确掌握目的地泊位供给动态,查找车位;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运作效率,并有助于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包括:
多个停车充电设备,任一停车充电设备包括:立体导轨,其沿城市道路的延伸方向架设,所述立体导轨自其一端向另一端分别由竖直提升段Ⅰ、弧形过渡段Ⅰ、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Ⅱ和竖直提升段Ⅱ首尾衔接成型,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分别竖直固定至靠近城市道路的路基处;多个分支导轨,其均匀间隔开竖直悬挂且衔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主体上,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竖直高度大于2m,且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m;多个停车板,其通过驱动件可移动的水平设置在立体导轨的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且多个停车板可经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立体导轨分别对应移动至多个分支导轨上;一对存取车区域,其分别对应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一侧,多个停车板可依次经立体导轨移动至一对存取车区域中的任一存取车区域;多个充电桩,其均匀间隔开设置在立体导轨远离道路的一侧,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可移动的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其倾斜设置在多个停车充电设备的顶棚上,且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与多个充电桩电连接;
多个本地服务节点,多个停车充电设备对应设置多个本地服务节点,且任一本地服务节点还包括: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存储多个停车板的编号,多个停车板对应的滑动路径,实时更新多个停车板中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多个停车板中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停车起始时间,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和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驱动模块,其与多个停车板的驱动件电连接;计费结算模块,其用于实时查询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的停放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停车费用,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充电费用,计费结算模块还用于与手机支付信号连接;图像识别摄像头,其用于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的任一停车板上的车辆信息;触摸屏,其用于实时展示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泊车按键、泊车充电按键、取车按键、停车计费方式以及充电计费方式;以及
控制中心,其用于与多个本地服务节点无线通讯连接,且控制中心还与移动导航系统通讯连接,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查询移动导航系统中导航的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多个本地服务节点的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和当前空闲充电桩数量,并将查询结果实时返回至导航目的地对应的移动导航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为水平延伸设置的近1/4圆弧形导轨;
所述立体导轨还包括并行开设的滑槽Ⅰ、齿轮槽和滑槽Ⅱ,其沿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内,滑槽Ⅰ和滑槽Ⅱ分设在齿轮槽的两侧,且滑槽Ⅰ、齿轮槽和滑槽Ⅱ相互连通设置;
至少一对齿条,其延伸设置在所述齿轮槽的内侧壁上;至少一开口,其对应开设在轨道组件的侧壁上,且连通至所述滑槽Ⅰ和所述齿轮槽;
驱动件还包括同轴衔接的轴Ⅰ和轴Ⅱ,轴Ⅰ的一端和轴Ⅱ的一端通过轴承可相对旋转的衔接设置,轴Ⅰ和轴Ⅱ水平延伸设置,且轴Ⅰ的另一端经至少一开口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至多个停车板上,轴Ⅱ延伸设置在齿轮槽和滑槽Ⅱ内;固定齿轮,其套设在轴Ⅱ上,且固定齿轮与至少一对齿条啮合设置;电机,其驱动所述轴Ⅱ旋转,且电机与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不相互连接;滑块Ⅰ,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Ⅰ内,且滑块Ⅰ套设在所述轴Ⅰ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Ⅰ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Ⅰ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Ⅰ在滑槽Ⅰ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滑块Ⅱ,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Ⅱ内,且所述电机固定在滑块Ⅱ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Ⅱ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Ⅱ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Ⅱ在滑槽Ⅱ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优选的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其分别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
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
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其分别设置在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
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上。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和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设置在滑块Ⅰ的同一侧壁上或者设置在滑块Ⅰ的不同的侧壁上。
优选的是,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为以目的地为圆心,半径为至少为1.5公里的圆形区域。
优选的是,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排队等待泊车,且本地服务节点驱动当前相对编号最大或当前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
优选的是,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且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排队等待泊车,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Ⅰ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按照编号顺序,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可充电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Ⅱ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
优选的是,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其用于发出询问指令、用于播放泊车操作步骤、泊车充电操作步骤和取车操作步骤;
其中,当图像识别摄像头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停放的空闲停车板的车辆信息后开始计时,若泊车时长≥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
当图像识别摄像头扫描获得所述存取车区域处有人体驻足≥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泊车充电按键触发指令或取车按键触发指令时,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或取车操作步骤。
优选的是,还包括:
二维码打印箱,其设置在靠近所述车位处;
二维码生成模块,其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录入的车辆信息以及存车起始时间,并将车牌号码和存车起始时间编码为二维码后输出至二维码打印箱;
二维码扫描仪,其嵌入式设置在二维码打印箱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
主滑轨,其水平延伸设置在立体导轨上,且靠近多个分支导轨的中部设置;多个充电桩滑动设置在主滑轨上;多个分滑轨,其间隔开延伸设置在多个分支导轨之间,且多个分滑轨与多个停车板不相互接触;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可滑动的设置在多个分滑轨上,且本地服务节点的机械臂驱动模块与机械臂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立体导轨由钢结构架体支撑固定,水平延伸主体设置在钢结构架体上层的钢梁上,多个分支导轨的下端固定在下层的钢梁上,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设置在竖直的钢柱上,保证为停泊的车辆提供牢固的支撑,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多个停车板通过驱动件延伸设置在轨道组件的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一方面可有效利用城市道路两侧的上方空间,有效提高存取车区域数量,另一方面又不占用行人通道及绿化带,不影响城市绿化及行人正常行走,在避开行道树的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架设即可,不增加额外建设成本;
控制中心用于与移动导航系统信号接驳,为车主提供存车查询服务,以方便车主快速获得在设定的目的地周围的空闲停车板(停车位)信息,直达该停车位,省时省力,提高停车效率,也可大大减少因找不到停车位,放慢车速沿路寻找或者在道路两旁乱停车而导致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
当新能源车辆需要充电时,移动导航系统还可查询所在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停车充电设备是否有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以供车主尽快找到可充电桩进行充电;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上层空间及太阳能的清洁电能,数倍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满足车辆充电需求,且基于移动互联网络、GPS定位及手机地图技术,通过移动终端与控制空心的后台管理系统的信号互联,可快速有效的辅助导航系统为车主提供空停车位查询服务,有效减少车主寻找停车位的时间,有效提高车主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轨组件和驱动件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过渡段Ⅰ或竖直提升段Ⅱ的部分滑槽Ⅰ和滑块Ⅰ的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块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停车充电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包括:
多个停车充电设备,任一停车充电设备包括:立体导轨20,其沿城市道路的延伸方向架设,所述立体导轨自其一端向另一端分别由竖直提升段Ⅰ201、弧形过渡段Ⅰ202、水平延伸主体203、弧形过渡段Ⅱ204和竖直提升段Ⅱ205首尾衔接成型,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分别竖直固定至靠近城市道路的路基101处;多个分支导轨206,其均匀间隔开竖直悬挂且衔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主体上,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竖直高度大于2m,且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m;多个停车板50,其通过驱动件60可移动的水平设置在立体导轨的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且多个停车板可经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立体导轨分别对应移动至多个分支导轨上;如图1中501为虚拟停车板,用于演示停车板所要停靠的位置,一对存取车区域,其分别对应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一侧,多个停车板可依次经立体导轨移动至一对存取车区域中的任一存取车区域;多个充电桩100,其均匀间隔开设置在立体导轨远离道路的一侧,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可移动的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板200,其倾斜设置在多个停车充电设备的顶棚上,且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与多个充电桩电连接;城市道路两侧一般设置非机动车道102,而多个停车板经支撑架支撑悬挂后,至少离地面两米以上,不会影响非机动车通行,本发明装置还可在现有城市道路两侧存取车区域的上方架设,既不影响现有地面存取车区域的使用,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存取车区域的上方空间,成倍增加存取车区域数量;还可对地面存取车区域的车辆或者对架设在立体导轨上的车辆进行充电,实现对空间利用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在现有存取车区域上架设时,视现有交通情况而定,若当前地面存取车区域所在路段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大,则直接取消地面存取车区域,若当前地面存取车区域所在路段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小,则保留地面存取车区域;本发明系统还可直接对现有汽车充电站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够停放更多车辆;
多个停车板50,其通过驱动件60可移动的设置在导轨组件上,且多个停车板中任一停车板可经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移动至地面的存取车区域处;设置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用于在设备两侧均可泊车或者取车,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泊车的数量应超过需要泊车同时充电的车辆,因此,多个充电桩和多个停车板的数量设置比例可以是1:4、1:3或1:2,在满足一定的充电需求的同时,又可避免设置过多充电桩,造成资源的浪费;
多个本地服务节点70,多个停车充电设备对应设置多个本地服务节点,且任一本地服务节点还包括: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存储多个停车板的编号,多个停车板对应的滑动路径,实时更新多个停车板中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多个停车板中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300的车辆信息以及停车起始时间,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和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多个停车板的编号及其对应的滑动路径均预存储至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内,根据图像识别摄像头是否录入任一编号的停车板上是否停泊车辆,对当前多个停车板的状态进行更新,还可设置压力传感器对多个停车板的停车状态进行复检,以保证获得最新的可停车数量;驱动模块,其与多个停车板的驱动件电连接;计费结算模块,其用于实时查询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的停放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停车费用,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充电费用,计费结算模块还用于与手机支付信号连接;计算结算模块自动计费,通过预先设置的计费标准,比如:1元/小时、2元/小时或5元/小时等,结合停车时长进行计算,当车主取车时,将计费金额实时显示在触摸屏上,并可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手机支付的方式付费,方便快捷;当付费成功后,驱动模块将启动驱动件将对应的停车板移动至地面的存取车区域;图像识别摄像头701,其用于存取车区域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的任一停车板上的车辆信息;触摸屏,其用于实时展示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泊车按键、泊车充电按键、取车按键、停车计费方式以及充电计费方式;当车主需要泊车时,可通过点击泊车按键并输入一定的个人信息以启动泊车程序,进而驱动当前空闲停车板移动至存取车区域后,车主将车驶入该当前空闲停车板进行泊车,图像识别摄像头在采集完当前空闲停车板上停泊的车辆后,驱动模块即可启动驱动件带动当前空闲停车板滑动至其原对应分支导轨上进行停泊,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同步将该停车板的状态更改为非空闲停车板;图像识别摄像头还可用于在泊车过程中,在获得车主许可的情况下,获取车主的头像以与泊车的车牌号码绑定,方便取车时进行人脸识别;同理,当车主需要泊车并充电时,可点击泊车充电按键,则经图像识别摄像头采集信息后,驱动模块驱动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供车主泊车并充电,以及
控制中心30,其用于与多个本地服务节点无线通讯连接,且控制中心还与移动导航系统通讯连接,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查询移动导航系统40中导航的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多个本地服务节点的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和当前空闲充电桩数量,并将查询结果实时返回至导航目的地对应的移动导航系统。其中,移动导航系统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导航系统,平板电脑导航系统。
立体导轨由钢结构架体10支撑固定,水平延伸主体设置在钢结构架体上层的钢梁上,多个分支导轨的下端固定在下层的钢梁上,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设置在竖直的钢柱上,保证为停泊的车辆提供牢固的支撑,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多个停车板通过驱动件延伸设置在轨道组件的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一方面可有效利用城市道路两侧的上方空间,有效提高存取车区域数量,另一方面又不占用行人通道及绿化带,不影响城市绿化及行人正常行走,在避开行道树的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架设即可,不增加额外建设成本;
控制中心用于与移动导航系统信号接驳,为车主提供存车查询服务,以方便车主快速获得在设定的目的地周围的空闲停车板(停车位)信息,直达该停车位,省时省力,提高停车效率,也可大大减少因找不到停车位,放慢车速沿路寻找或者在道路两旁乱停车而导致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
当新能源车辆需要充电时,移动导航系统还可查询所在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停车充电设备是否有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以供车主尽快找到可充电桩进行充电;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可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上层空间及太阳能的清洁电能,数倍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满足车辆充电需求,且基于移动互联网络、GPS定位及手机地图技术,通过移动终端与控制空心的后台管理系统的信号互联,可快速有效的辅助导航系统为车主提供空停车位查询服务,有效减少车主寻找停车位的时间,有效提高车主的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导轨组件还包括:所述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为水平延伸设置的近1/4圆弧形导轨;
所述立体导轨还包括并行开设的滑槽Ⅰ207、齿轮槽208和滑槽Ⅱ209,其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内,滑槽Ⅰ和滑槽Ⅱ分设在齿轮槽的两侧,且滑槽Ⅰ、齿轮槽和滑槽Ⅱ相互连通设置;至少一对齿条210,其延伸设置在所述齿轮槽的内侧壁上;至少一开口211,其对应开设在轨道组件的侧壁上,且连通至所述滑槽Ⅰ和所述齿轮槽;驱动件还包括同轴衔接的轴Ⅰ601和轴Ⅱ602,轴Ⅰ的一端和轴Ⅱ的一端通过轴承可相对旋转的衔接设置,轴Ⅰ和轴Ⅱ水平延伸设置,且轴Ⅰ的另一端经至少一开口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至多个停车板上,轴Ⅱ延伸设置在齿轮槽和滑槽Ⅱ内;固定齿轮603,其套设在轴Ⅱ上,且固定齿轮与至少一对齿条啮合设置;电机604,其驱动所述轴Ⅱ旋转,且电机与立体导轨不相互连接;滑块Ⅰ605,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Ⅰ内,且滑块Ⅰ套设在所述轴Ⅰ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Ⅰ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Ⅰ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Ⅰ在滑槽Ⅰ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滑块Ⅱ606,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Ⅱ内,且所述电机固定在滑块Ⅱ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Ⅱ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Ⅱ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Ⅱ在滑槽Ⅱ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在本方案中,至少一对齿条与驱动件的固定齿轮啮合,电机驱动轴Ⅱ旋转,带动固定齿轮在至少一对齿条上移动,进而带动同轴设置的轴Ⅰ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或其对应的分支导轨上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以及在水平延伸主体上水平滑动,以保持多个停车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如图4~5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801,其分别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802,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与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相互配合,避免滑块Ⅰ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内滑动过程中发生旋转,进一步稳定多个停车板的水平状态,提高多个停车板的性能;如图5中虚线部分为演示其与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801与与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802相互配合;
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803,其分别设置在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804,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上。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和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相配合,避免滑块Ⅱ在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内滑动过程中发生旋转,进一步稳定多个停车板的水平状态,提高多个停车板的性能。
一个优选方案中,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和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设置在滑块Ⅰ的同一侧壁上或者设置在滑块Ⅰ的不同的侧壁上。
一个优选方案中,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为以目的地为圆心,半径为至少为1.5公里的圆形区域。比如:以目的地为圆心,半径为1.5公里、2公里、甚至3公里的圆形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置的多个停车充电设备,至少提供一个停车充电设备的停车状态,以及可停车充电状态。
一个优选方案中,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当前该停车充电设备有空闲停车板时,根据编号对多个空闲停车板进行自动排序,按顺序每次驱动一个停车板进行泊车服务。在查询后,驱动其中一个停车板移动至存取车区域等待车主泊车,可减少车主泊车的等待时间,提高泊车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且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排队等待泊车,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Ⅰ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按照编号顺序,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可充电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Ⅱ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将泊车需求及泊车充电需求分设在立体轨道的两个区域进行,满足车主的不用需求,提高泊车及充电泊车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语音提示模块,其用于发出询问指令、用于播放泊车操作步骤、泊车充电操作步骤和取车操作步骤;其中,当图像识别摄像头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停放的空闲停车板的车辆信息后开始计时,若泊车时长≥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当图像识别摄像头扫描获得所述存取车区域处有人体驻足≥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泊车充电按键触发指令或取车按键触发指令时,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或取车操作步骤。在本方案中,语音提示模块可辅助车主尽快熟悉泊车、泊车充电或取车操作流程,提高泊车、泊车充电或取车效率,而当不需要泊车、泊车充电或取车服务的车辆停泊在存取车区域时,通过语音提示也可提醒车主,尽快将车辆驶离,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充电接口位置以及对应的手机号码。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二维码打印箱,其设置在靠近所述车位处;二维码生成模块,其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录入的车辆信息以及存车起始时间,并将车牌号码和存车起始时间编码为二维码后输出至二维码打印箱;二维码扫描仪,其嵌入式设置在二维码打印箱上。在本方案中,通过二维码打印箱和二维码生成模块配合使用,可将打印的带有二维码的票据作为取车凭证,扫描取车。
如图6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主滑轨901,其水平延伸设置在立体导轨上,且靠近多个分支导轨的中部设置;多个充电桩滑动设置在主滑轨上;多个分滑轨902,其间隔开延伸设置在多个分支导轨之间,且多个分滑轨与多个停车板不相互接触;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300可滑动的设置在多个分滑轨上,且本地服务节点的机械臂驱动模块与机械臂通讯连接。在本方案中,主滑道和多个分滑道为多个充电桩和机械臂提供滑动支撑,机械臂驱动模块内预存储有对应不同编号的多个停车板的既定滑动路径,当其中一个停车板上的车辆需要充电时,可查询并获得机械臂的滑动路径,之后,驱动机械臂滑动至对应位置并操作插入充电头进行充电,为避免多个充电桩上的充电线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缠绕,在立体轨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充电桩依次排开设置,并对应在各自区域内为几个固定编号的停车板上的车辆提供充电服务,且相邻两个充电桩不会相互滑动至对方区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停车充电设备,任一停车充电设备包括:立体导轨,其沿城市道路的延伸方向架设,所述立体导轨自其一端向另一端分别由竖直提升段Ⅰ、弧形过渡段Ⅰ、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Ⅱ和竖直提升段Ⅱ首尾衔接成型,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分别竖直固定至靠近城市道路的路基处;多个分支导轨,其均匀间隔开竖直悬挂且衔接在所述水平延伸主体上,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竖直高度大于2m,且多个分支导轨中任一分支导轨的下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m;多个停车板,其通过驱动件可移动的水平设置在立体导轨的靠近城市道路的一侧,且多个停车板可经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立体导轨分别对应移动至多个分支导轨上;一对存取车区域,其分别对应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一侧,多个停车板可依次经立体导轨移动至一对存取车区域中的任一存取车区域;多个充电桩,其均匀间隔开设置在立体导轨远离道路的一侧,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可移动的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其倾斜设置在多个停车充电设备的顶棚上,且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与多个充电桩电连接;
多个本地服务节点,多个停车充电设备对应设置多个本地服务节点,且任一本地服务节点还包括: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存储多个停车板的编号,多个停车板对应的滑动路径,实时更新多个停车板中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多个停车板中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停车起始时间,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和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驱动模块,其与多个停车板的驱动件电连接;计费结算模块,其用于实时查询当前非空闲停车板上停放车辆的停放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停车费用,非空闲停车板上车辆的充电时长并实时计算其充电费用,计费结算模块还用于与手机支付信号连接;图像识别摄像头,其用于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的任一停车板上的车辆信息;触摸屏,其用于实时展示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泊车按键、泊车充电按键、取车按键、停车计费方式以及充电计费方式;以及
控制中心,其用于与多个本地服务节点无线通讯连接,且控制中心还与移动导航系统通讯连接,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查询移动导航系统中导航的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多个本地服务节点的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和当前空闲充电桩数量,并将查询结果实时返回至导航目的地对应的移动导航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为水平延伸设置的近1/4圆弧形导轨;
所述立体导轨还包括并行开设的滑槽Ⅰ、齿轮槽和滑槽Ⅱ,其沿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内,滑槽Ⅰ和滑槽Ⅱ分设在齿轮槽的两侧,且滑槽Ⅰ、齿轮槽和滑槽Ⅱ相互连通设置;
至少一对齿条,其延伸设置在所述齿轮槽的内侧壁上;至少一开口,其对应开设在轨道组件的侧壁上,且连通至所述滑槽Ⅰ和所述齿轮槽;
驱动件还包括同轴衔接的轴Ⅰ和轴Ⅱ,轴Ⅰ的一端和轴Ⅱ的一端通过轴承可相对旋转的衔接设置,轴Ⅰ和轴Ⅱ水平延伸设置,且轴Ⅰ的另一端经至少一开口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至多个停车板上,轴Ⅱ延伸设置在齿轮槽和滑槽Ⅱ内;固定齿轮,其套设在轴Ⅱ上,且固定齿轮与至少一对齿条啮合设置;电机,其驱动所述轴Ⅱ旋转,且电机与立体导轨和多个分支导轨不相互连接;滑块Ⅰ,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Ⅰ内,且滑块Ⅰ套设在所述轴Ⅰ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Ⅰ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Ⅰ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Ⅰ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Ⅰ在滑槽Ⅰ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滑块Ⅱ,其滑动设置在滑槽Ⅱ内,且所述电机固定在滑块Ⅱ上,且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以及多个分支导轨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均与滑块Ⅱ的宽度相适应,水平延伸主体内的部分滑槽Ⅱ的横切面宽度与滑块Ⅱ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滑块Ⅱ在滑槽Ⅱ内滑动时,始终是保持竖直状态,以保持对应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其分别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竖直提升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
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竖直限位突条;
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其分别设置在水平延伸主体、弧形过渡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Ⅱ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上,但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Ⅰ和弧形过渡段Ⅰ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且不设置在竖直提升段Ⅱ和弧形过渡段Ⅱ衔接处的部分滑槽Ⅰ的内侧壁;
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其凹陷成型在滑块Ⅰ的侧壁上,且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滑动的卡置在至少一个水平限位突条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Ⅰ和至少一个长条形卡槽Ⅱ可设置在滑块Ⅰ的同一侧壁上或者设置在滑块Ⅰ的不同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目的地周围一定区域为以目的地为圆心,半径为至少为1.5公里的圆形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排队等待泊车,且本地服务节点驱动当前相对编号最大或当前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前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且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数量大于0时,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排队等待泊车,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当前可充电的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Ⅰ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按照编号顺序,本地服务节点驱动相对编号最大或相对编号最小的可充电的当前空闲停车板停放至靠近竖直提升段Ⅱ的存取车区域等待泊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语音提示模块,其用于发出询问指令、用于播放泊车操作步骤、泊车充电操作步骤和取车操作步骤;
其中,当图像识别摄像头录入驶入存取车区域内停放的空闲停车板的车辆信息后开始计时,若泊车时长≥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
当图像识别摄像头扫描获得所述存取车区域处有人体驻足≥5min,且未接收到泊车按键触发指令、泊车充电按键触发指令或取车按键触发指令时,则语音提示模块发出询问指令“是否停车”并播放停车操作步骤以及泊车充电操作步骤或取车操作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维码打印箱,其设置在靠近所述车位处;
二维码生成模块,其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车位信息存储模块录入的车辆信息以及存车起始时间,并将车牌号码和存车起始时间编码为二维码后输出至二维码打印箱;
二维码扫描仪,其嵌入式设置在二维码打印箱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滑轨,其水平延伸设置在立体导轨上,且靠近多个分支导轨的中部设置;多个充电桩滑动设置在主滑轨上;
多个分滑轨,其间隔开延伸设置在多个分支导轨之间,且多个分滑轨与多个停车板不相互接触;多个充电桩的充电插头通过机械臂可滑动的设置在多个分滑轨上,且本地服务节点的机械臂驱动模块与机械臂通讯连接。
CN202011193785.0A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Withdrawn CN112289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785.0A CN11228907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785.0A CN11228907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9072A true CN112289072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35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785.0A Withdrawn CN11228907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907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541A (zh) * 2012-11-26 2014-06-04 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充电式停车位
CN104600814A (zh) * 2015-02-14 2015-05-06 戴国峰 一种停车场的悬挂式电动车充电系统
US20150298558A1 (en) * 2014-04-18 2015-10-22 Hyundai America Technical Center, Inc. Method for pairing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to vehicle
CN110185303A (zh) * 2019-06-13 2019-08-30 长江师范学院 行车式双臂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
CN210127686U (zh) * 2019-05-30 2020-03-06 朱长华 一种路边停车位上方悬空停车系统
CN111785072A (zh) * 2020-07-03 2020-10-16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5541A (zh) * 2012-11-26 2014-06-04 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充电式停车位
US20150298558A1 (en) * 2014-04-18 2015-10-22 Hyundai America Technical Center, Inc. Method for pairing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to vehicle
CN104600814A (zh) * 2015-02-14 2015-05-06 戴国峰 一种停车场的悬挂式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10127686U (zh) * 2019-05-30 2020-03-06 朱长华 一种路边停车位上方悬空停车系统
CN110185303A (zh) * 2019-06-13 2019-08-30 长江师范学院 行车式双臂智能停车系统及方法
CN111785072A (zh) * 2020-07-03 2020-10-16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0734B (zh) 一种基于v2x通信的室外智慧停车系统
CN102831785B (zh) 停车位查询预定系统及其查询预定方法
CN106803355A (zh) 一种共享单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89054A (zh) 一种智能车库管理应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08968A (zh) 通过rfid车载终端实现停车导航的系统
CN105931494A (zh) 一种准确获取停车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53994A (zh) 一种停车场的智能管理系统、停车场、停车方法及装置
CN100533503C (zh) 一种交互式的行车导航和车载安防系统
CN207529525U (zh) 基于互联网的车库自动泊车管理系统
CN109458013B (zh) 一种共享单车管理方法
CN104424809A (zh) 一种车队导游系统和方法
CN113920776B (zh) 一种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
CN113674550A (zh) 一种共享停车方法及系统
CN111497662A (zh) 移动充电方法及系统
CN208291012U (zh) 电动车辆充电灯杆及充电灯杆管理系统
CN111867878A (zh) 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
CN205722194U (zh) 一种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
KR102300400B1 (ko) 개인용 이동수단 운용 시스템
CN113298961B (zh) 一种路边停车位自动收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05182A (zh) 一种智能寻车系统和方法
CN112289072A (zh) 基于清洁能源充电的智慧停车系统
CN210283951U (zh) 移动式充电装置
CN217532601U (zh) 一种共享悬挂式可移动汽车充电桩
CN111179623A (zh) 停车场导航方法、装置及智慧停车场系统
CN116307312A (zh) 一种共享电动汽车停车充电基站定位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