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5716A -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5716A
CN112285716A CN202011101654.5A CN202011101654A CN112285716A CN 112285716 A CN112285716 A CN 112285716A CN 202011101654 A CN202011101654 A CN 202011101654A CN 112285716 A CN112285716 A CN 112285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ime
alarm signal
target
informa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16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崇阳
李卫兵
张雷
何少斌
崔春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016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5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5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5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50Systems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of target
    • G01S13/58Velocity or 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systems; Sense-of-movem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01S2013/9315Monitoring blind sp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盲点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通过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速度差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长,从而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盲点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盲点监测系统是通过布置在车辆后方两侧的毫米波雷达来探测车辆两侧外后视镜的视野盲区,来识别盲区内的车辆等运动目标,然后根据是否存在风险以及风险的等级来进行报警,因为系统处理时间的延迟及目标车继续运动,系统监测到的目标车的运动是断续的,为保证发出的报警信号的持续,系统软件中有信号延迟模块,在现有的盲点监测系统中该软件延迟处理采用统一的策略,容易导致报警信号的延迟现象较明显,从而影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可选地,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包括:
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
若所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当前速度信息,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
若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则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差;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
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延迟时间。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调节模块,用于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配置有实现如上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通过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通过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速度差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长,从而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按键,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 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地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
在图1所示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外网,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车辆控制器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可以为速度信息、转向灯信息、横摆角信息和转向角信息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可以为与当前车辆的距离信息、速度信息和行驶角度信息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20,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一种方式是通过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若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再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盲点监测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后视镜的盲区而产生的,主要功能是扫除后视镜盲区,通过微波雷达探测车辆两侧的后视镜盲区中的超车车辆,对驾驶者以提醒,从而避免在变道过程中由于后视镜盲区而发生事故。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获取的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当前速度信息,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判断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当前速度信息,若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当前速度信息,则计算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当前速度信息的速度差,根据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即两种方式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步骤S30,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的形式进行查询,还可通过其他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若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一速度值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一速度值,预设第一延迟时间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一延迟时间,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V1表示预设第一速度值,N1表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N表示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ΔV表示速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再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若速度差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二速度值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二速度值,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二延迟时间,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V2表示预设第一速度值,N表示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N2表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其中V2>V1,N1>N2。
可以理解的是,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再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延迟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0来表示。
步骤S40,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需要说明的是,当达到目标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后,当前车辆的报警灯就会进行闪烁,由于报警时间的最小单元为一个循环计数,每一个循环计数周期为83.3ms,而报警延长时间T是通过延长时间与循环计数周期确定的,即:
T=N×83.3ms
可以理解的是,在之前的步骤获得了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进一步的实现了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长时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通过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速度差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长,从而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汽车后视镜存在视觉盲区,变道之前就看不到盲区的车辆,如果盲区内有超车车辆,此时变道就会发生碰撞事故。在大雨天气、大雾天气、夜间光线昏暗等情况下更加难以看清后方车辆,此时变道就面临更大的危险,盲点监测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后视镜的盲区而产生的。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布置在车辆后方两侧的毫米波雷达来探测车辆两侧外后视镜的视野盲区,通过发出探测微波信号,系统对反射回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即可知后面车辆距离、速度和运动方向等信息,通过系统算法,就可以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
步骤S202,若所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若通过盲点监测系统监测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再根据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从而得到判断结果。
步骤S203,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例如,预设距离范围为10m,若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8m,则判断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可以触发报警信号,若若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12m,则判断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不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不能触发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另一种实现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的方式为:
判断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和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然后判断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时代大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
若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则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差。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判断若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则计算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差,即:
ΔV=V-V
需要说明的是,V表示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V表示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因此速度差是通过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差值运算计算得到的,例如,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为10m/s,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为 8m/s,通过判断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从而计算的速度差为10m/s与8m/s差值运算得到的结果为2m/s。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左右相邻车道内快速驶近的车辆,若来车车速大于本车车速,则本车换道易发生碰撞,风险的判断方式为计算碰撞时间,碰撞时间通常算法为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除以速度差,得到的结果就为碰撞时间,即:
Figure RE-GDA0002802652490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TTC表示碰撞时间,S表示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也就是说通过获取的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与计算得到的速度差进行除法运算就可以得到碰撞时间,例如,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为4m,速度差为2m/s,则碰撞时间为2s。
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计算得到的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大小比较,从而得到比较结果,而预设时间可以为用户根据实际车辆进行标定的设定值,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若碰撞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当前车辆会触发报警信号,若碰撞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则当前车辆不会触发报警信号,例如,预设时间为2.7s,若当前碰撞时间为2s,则碰撞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因此会触发报警信号,若当前碰撞时间为3s,则碰撞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因此不会触发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再根据盲点监测系统监测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时,判断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通过报警逻辑的判断,进一步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提高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报警逻辑的判断,若触发报警信号,根据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速度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速度信息,然后将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
步骤S302,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报警延迟策略是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中速度差的不同查询到对应的报警时长延迟时间,而速度差的不同是经过一个比较逻辑判断对报警信号延迟时间进行一个划分。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计算得到的速度差ΔV与预设第一速度值V1进行比较,判断速度差ΔV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V1。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判断若ΔV≤V1,则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N1,即N=N1。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判断若ΔV>V1,再进一步判断速度差ΔV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V2。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经过判断若ΔV≤V2,则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N2,即N=N2,其中N2<N1。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延迟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经过判断若ΔV>V2,则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延迟时间,即N=0。
应当理解的是,若速度差的比较逻辑判断中还包括速度差与预设三速度值的判断,其中预设三速度值大于预设第二速度值,经过判断若速度差小于等于预设第三速度值,则通过判断结果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对应的也可以为预设第三延迟时间,相应的预设第三延迟时间小于预设第二延迟时间,经过判断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三速度值,则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延迟时间为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中的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报警逻辑判断为触发报警信号时,根据计算得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再通过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从而依据速度差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进一步的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实现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可以为速度信息、转向灯信息、横摆角信息和转向角信息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可以为与当前车辆的距离信息、速度信息和行驶角度信息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判断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一种方式是通过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若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再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盲点监测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后视镜的盲区而产生的,主要功能是扫除后视镜盲区,通过微波雷达探测车辆两侧的后视镜盲区中的超车车辆,对驾驶者以提醒,从而避免在变道过程中由于后视镜盲区而发生事故。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获取的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当前速度信息,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中的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判断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当前速度信息,若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当前速度信息,则计算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当前速度信息的速度差,根据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即两种方式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
调节模块30,用于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的形式进行查询,还可通过其他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若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一速度值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一速度值,预设第一延迟时间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一延迟时间,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V1表示预设第一速度值,N1表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N表示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ΔV表示速度差。
可以理解的是,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再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若速度差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第二速度值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二速度值,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可以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的第二延迟时间,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V2表示预设第一速度值,N表示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N2表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其中V2>V1,N1>N2。
可以理解的是,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再通过判断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若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查询到的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为预设延迟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延迟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用0来表示。
驱动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需要说明的是,当达到目标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后,当前车辆的报警灯就会进行闪烁,由于报警时间的最小单元为一个循环计数,每一个循环计数周期为83.3ms,而报警延长时间T是通过延长时间与循环计数周期确定的,即:
T=N×83.3ms
可以理解的是,在之前的步骤获得了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进一步的实现了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长时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通过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当前车辆与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速度差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长,从而优化报警信号的延迟,提升盲点监测系统报警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20,还用于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若所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20,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
若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则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差;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30,还用于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模块30,还用于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延迟时间。
在本发明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估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估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可以是手机,估算机,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空调器,或者网络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包括:
根据盲点监测系统判断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在盲区内;
若所述目标车辆在盲区内,则判断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是否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得到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当前速度信息,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是否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
若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大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则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信息与所述当前车辆的速度信息的速度差;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距离信息、所述速度差计算碰撞时间;
将所述碰撞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得到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其中,所述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为速度差与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一速度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
若所述速度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其中,所述预设第二延迟时间小于所述预设第一延迟时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第一速度值,则判断所述速度差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第二速度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速度差大于预设二速度值,则通过所述当前车辆与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差查询报警信号延迟时间映射表,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作为预设延迟时间。
8.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调节模块,用于若触发报警信号,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行驶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自适应调节报警信号的延迟时间,得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报警信号延迟时间驱动报警灯。
9.一种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配置有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所述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01654.5A 2020-10-13 2020-10-13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285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1654.5A CN112285716A (zh) 2020-10-13 2020-10-13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1654.5A CN112285716A (zh) 2020-10-13 2020-10-13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5716A true CN112285716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9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1654.5A Pending CN112285716A (zh) 2020-10-13 2020-10-13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57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520A (zh) * 2021-03-15 2021-06-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紧急制动方法、装置、商用车及存储介质
CN114994654A (zh) * 2022-05-26 2022-09-02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抑制虚假目标导致错误报警的方法及其抑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5147A1 (de) * 2013-03-22 2014-05-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Steuergerät und Fahrerassistenzsystem zur seitlichen Überwachung von Fahrzeugen
CN103921791A (zh) * 2014-04-23 2014-07-16 上海扬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车辆防碰撞安全警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26106A (zh) * 2017-11-21 2018-03-2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盲区探测安全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435542A (zh) * 2019-08-23 2019-11-1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4646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道辅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2230A (zh) * 2020-05-29 2020-09-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速域盲区监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5147A1 (de) * 2013-03-22 2014-05-15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Steuergerät und Fahrerassistenzsystem zur seitlichen Überwachung von Fahrzeugen
CN103921791A (zh) * 2014-04-23 2014-07-16 上海扬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车辆防碰撞安全警示方法及装置
CN107826106A (zh) * 2017-11-21 2018-03-23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盲区探测安全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435542A (zh) * 2019-08-23 2019-11-12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开门的安全预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4646A (zh) * 2019-11-27 2020-02-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道辅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2230A (zh) * 2020-05-29 2020-09-29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速域盲区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7520A (zh) * 2021-03-15 2021-06-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紧急制动方法、装置、商用车及存储介质
CN112937520B (zh) * 2021-03-15 2022-07-1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的紧急制动方法、装置、商用车及存储介质
CN114994654A (zh) * 2022-05-26 2022-09-02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抑制虚假目标导致错误报警的方法及其抑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3457B (zh) 用于避免碰撞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KR101996419B1 (ko) 센서 융합 기반 보행자 탐지 및 보행자 충돌 방지 장치 및 방법
US81792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oncealed objects in road traffic
JP5327321B2 (ja) 車両用周辺監視装置及び車両用周辺監視方法
CN106448190B (zh) 高速公路自车周围车流量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JP2010030513A (ja) 車両の運転支援装置
CN111252066A (zh) 紧急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961839A (zh) 行车变道方法及装置
US20120293314A1 (en) Vehicle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2285716A (zh) 盲点监测系统报警时长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76071A2 (en) Alarm system for vehicle
CN110588518A (zh) 汽车后方检测系统及方法、雷达控制盒
CN113682226A (zh) 盲区监测和变道提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576072B1 (en) Alarm system for vehicle
CN113460050B (zh) 车辆跟停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77799B (zh) 一种汽车盲区检测报警方法及系统
US11195063B2 (en) Hidden hazard situational awareness
CN111722230B (zh) 一种全速域盲区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834626B (zh) 行车障碍预警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Adla et al. Automotive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ologies Sensor-based and ITS-based
US20200369268A1 (en) Vehicles and systems for predicting road agent behavior based on driving style
CN113525401A (zh) 辅助汽车驾驶的预警方法及毫米波雷达系统
CN113844439A (zh) 一种用于辅助驾驶的低速辅助制动辅助决策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548147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Deepthi et al. Safe Driving Enabled using Io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