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3764A -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83764A CN112283764A CN201910680657.XA CN201910680657A CN112283764A CN 112283764 A CN112283764 A CN 112283764A CN 201910680657 A CN201910680657 A CN 201910680657A CN 112283764 A CN112283764 A CN 112283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cepting
- disc
- intercepting fan
- oil smoke
- fan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6233 lamp bla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47 solid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油烟分离盘包括:上分离盘部分和下分离盘部分,上分离盘部分包括上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且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上固定盘的第一拦截风叶,相邻的两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下分离盘部分包括位于上固定盘下方的下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且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下固定盘的第二拦截风叶,下固定盘与上固定盘配合连接,以使设于下固定盘的第二拦截风叶与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形成第一间距,第一间距与各第一间隙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油烟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及第一拦截风叶发生碰撞,从而增加第一拦截风叶、第二拦截风叶对油烟的拦截几率,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在烹饪时期望有一个干净、清洁的厨房,但当下的抽油烟机的油烟分离效果不佳,许多油烟并没有被抽油烟机抽出,从而导致在烹饪的时候厨房空气中的固体混合物含量较高,对人们的呼吸系统带来危害。究其原因主要为目前的抽油烟机大多采用圆形辐条的方式,将多根圆形辐条通过固定架固定起来,形成状似一层盘状的油烟分离盘,当油烟通过相邻的两根圆形辐条时,因圆形辐条高速转动,能够将部分的油烟卡住并将油烟分离甩出。但是,因圆形辐条与油烟的接触面积较小,在油烟通过时,对油烟的拦截几率较小,因而导致油烟分离效果不佳,大部分的油烟未经分离即被直接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能够有效增大与油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油烟的拦截几率,提高油烟分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包括:
上分离盘部分,包括上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一拦截风叶,所述多个第一拦截风叶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所述上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及
下分离盘部分,包括位于所述上固定盘下方的下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二拦截风叶,所述多个第二拦截风叶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所述下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间隔设置;
所述下固定盘与所述上固定盘配合连接,以使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的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与各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拦截风叶沿所述上固定盘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沿所述下固定盘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且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弯折内侧朝向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一弯折内侧及与所述第一弯折内侧相对的第一弯折外侧,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包括第二弯折内侧及与所述第二弯折内侧相对的第二弯折外侧;
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中,其中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内侧与另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第一弯折内侧朝向相同;
与该所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相对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其第二弯折内侧朝向该所述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内侧并与该所述第一弯折内侧之间共同形成所述油烟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中,其中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一面,另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隙;
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形成的该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包括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的两侧,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以及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共同形成所述油烟通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位于不同平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二面位于不同平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均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外,且所述第三面至所述第一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所述第四面至所述第二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所述第一间隙为L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中任一面或者任意几个面设有用于拦截油烟通过的凸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之间的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第一间隙的中心处或靠近所述第一间隙的中心处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及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横截面为V形、N形、M形或多边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个数为N1,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个数为N2,其中,N1≥N2,且N1、N2为正整数,N1≥1,N2≥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拦截风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固定盘,所述多个第二拦截风叶一体成型于所述下固定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外延伸的第二自由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设于所述上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一自由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固定部固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二自由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间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盘朝向所述下固定盘的一面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下固定盘朝向所述上固定盘的一面设有第二对接部,所述上固定盘与所述下固定盘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二对接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对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盘及所述下固定盘为圆盘状,所述上固定盘与所述下固定盘配合连接时,所述上固定盘的中心与所述下固定盘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对接部设于所述上固定盘的中心处,所述第二对接部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的中心处。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驱动装置及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新型油烟分离盘,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新型油烟分离盘的所述上分离盘部分及所述下分离盘部分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上分离盘部分及所述下分离盘部分转动。
本发明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油烟分离盘,采用上分离盘部分与下分离盘部分配合连接的方式,利用下分离盘部分的第二拦截风叶与上分离盘部分的相邻两第一拦截风叶之间的第一间隙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通道。这样,在油烟从下分离盘部分向上升时,油烟会先经过下分离盘部分的第二拦截风叶并与第二拦截风叶先接触,然后沿着第二拦截风叶继续上升经过相邻两第一拦截风叶,并继续与第一拦截风叶接触最终由第一间隙内排出。也就是说,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油烟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及第一拦截风叶产生接触,从而增加第一拦截风叶、第二拦截风叶对油烟的拦截几率,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采用一个第二拦截风叶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的第一间隙的方式,使得上固定盘部分与下固定盘部分配合连接时,形成上下交错的拦截风叶的连接方式,以及采用第一拦截风叶及第二拦截风叶均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的设计,能够利用其具有的弯折部,减少在油烟拦截过程中的风阻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加与油烟的接触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拦截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上固定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下固定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油烟通过路线图(图中第一拦截风叶及第二拦截风叶上的凸起未示出);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上固定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油烟通过路线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油烟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油烟净化器的分解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油烟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的油烟净化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包括上分离盘部分1及位于上分离盘部分1下方且与上分离盘部分1配合连接的下分离盘部分2。其中,上分离盘部分1包括上固定盘1a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一拦截风叶1b,多个第一拦截风叶1b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上固定盘1a,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下分离盘部分2包括位于上固定盘1a下方的下固定盘2a以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二拦截风叶2b,多个第二拦截风叶2b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下固定盘2a,相邻的两个第二拦截风叶2b间隔设置。该下固定盘2a与上固定盘1a配合连接,以使设于下固定盘2a的各个第二拦截风叶2b与设于上固定盘1a的各第一拦截风叶1b至之间具有第一间距1c,各第一间距1c分别与设于上固定盘1a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的第一间隙11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
具体地,该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是指可分别安装在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上,并当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同时在外力驱动下转动时能够跟随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拦截分离油烟中的油脂和/或固体混合物的长条形片状结构。优选地,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均为扁平长条状结构。采用扁平长条状结构的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目的是:扁平状的拦截风叶既能够保证与油烟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够确保拦截风叶自身的质量较轻而便于高速转动的要求。即,由于拦截风叶需高速转动以实现油烟气流的拦截,因此,若拦截风叶的厚度过大,则可能影响拦截风叶的转速,这样可能影响拦截风叶拦截油烟气流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拦截风叶优选采用扁平长条状结构。
应该得知的是,本实施例的新型油烟分离盘可应用于家用的抽油烟机(油烟净化器)中,第一拦截风叶1b及第二拦截风叶2b分别安装于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时,相邻的两第一拦截风叶1b以及相邻的两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应形成间隙,以便于油烟气流可通入至该间隙内与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接触,从而达到油烟分离的目的。
在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分别安装在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上以分别形成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且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在以一定速度旋转工作时,油烟气流从下分离盘部分2进入至该上分离盘部分1,当油烟气流通过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的间隙时,部分油烟中的油脂、颗粒物等将与第二拦截风叶2b间隙两边的拦截风叶表面碰撞并沿第二拦截风叶2b继续向上至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然后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表面再次发生碰撞,从而吸附于第一拦截风叶1b的侧面上,并沿第一拦截风叶1b的径向方向甩出从而实现油烟分离效果。为了提供油烟气流穿过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的动力,可以通过设置负压风机提供抽吸油烟动力,也可以通过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自身高速转动形成抽吸油烟动力。
进一步地,因本实施例的新型油烟分离盘包括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在下分离盘部分2与上分离盘部分1配合连接时,对于下分离盘部分2而言,其上的一个第二拦截风叶2b在上分离盘部分1上的投影刚好部分位于上分离盘部分1的相邻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内,形成第二拦截风叶2b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部分交错设置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油烟气流能够自第二拦截风叶2b继续上升至与第一拦截风叶1b发生碰撞并最终由第一间隙11排出,下固定盘2a与上固定盘1a配合连接时,第二拦截风叶2b与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具有第一间距1c,该第一间距1c与第一间隙11是连通的,且第一间距1c是沿着上固定盘以及下固定盘的周向设置,该第一间距1c可略大于第一间隙11,从而可使得油烟气流可由第一间距1c快速通过。也就是说,上分离盘与下分离盘即便在配合连接时,也只是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之间是紧密连接,而第一拦截风叶1b与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实质是间隔设置的。
如图2、图4所示,该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为圆盘状结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固定盘1a设置在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一端,使得上分离盘部分1形成以上固定盘1a为中心的圆环状。同理,下固定盘2a设置在第二拦截风叶2b的一端,使得下分离盘部分2形成以下固定盘2a为中心的圆环状。优选地,为了确保油烟分离效果,上分离盘部分1的外径与下分离盘部分2的外径相等,即,第二拦截风叶2b的外边缘面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外边缘面齐平。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固定盘1a包括第一中心部分(未图示)和第一边缘部分(未图示),第一中心部分与第一边缘部分之间具有间距,第一拦截风叶1b安装在第一中心部分与第一边缘部分之间。同理,下固定盘2a包括第二中心部分(未图示)和第二边缘部分(未图示),第二中心部分与第二边缘部分之间具有间距,第二拦截风叶2b安装在第二中心部分与第二边缘部分之间。采用这样的方式,则上分离盘部分1的外径与下分离盘部分2的外径相等时,则第二边缘部分与外边缘与第一边缘部分的外边缘齐平。
当然,第一拦截风叶1b与上固定盘1a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粘接、铆接、卡接、螺栓连接或者是一体成型。同理,第二拦截风叶2b与下固定盘2a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为焊接、粘接、铆接、卡接、螺栓连接或者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上固定盘1a、第一拦截风叶1b的材质可为金属或者是塑胶材质,同理,下固定盘2a、第二拦截风叶2b的材质可为金属或者是塑胶材质。金属材质可为不锈钢、金属铝、铝合金、金属铁、金属铜等等,塑胶材质可为PC材质或者是PVC材质等等。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油烟在通过第二拦截风叶2b和第一拦截风叶1b时与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碰撞几率,第一拦截风叶1b及第二拦截风叶2b均为具有弯折部的拦截风叶。具体地,第一拦截风叶1b沿上固定盘1a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12,第二拦截风叶2b沿下固定盘2a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22,且对于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一个第二拦截风叶2b,该第二拦截风叶2b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2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之间。具体地,该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部12可为一个或者是多个,即,第一拦截风叶1b的横截面可为V形、N形、M形或多边形等。同理,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可为一个或多个,即,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可为V形、N形、M形或多边形等。例如,当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22为一个时,则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则为V形;但第一弯折部12、第二弯折部22为两个时,则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则为N形,以此类推。其中,第一拦截风叶1b及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时,可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
进一步地,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部12的个数为N1,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的个数为N2,其中,N1≥N2,且N1、N2为正整数,N1≥1,N2≥1。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而言,其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2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然,当其数量不同时,最好的,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的数量应小于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部12的数量。这是因为,第二拦截风叶2b位于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下方,油烟气流是先从第二拦截风叶2b向上升的,若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数量过多,则对油烟气流产生的风阻较大,可能导致油烟气流无法上升,进而影响油烟气流的油烟分离效果。因此,优选地,当N2与N1不同时,N2<N1。
本实施例优选以N1=N2=1为例来进行说明,即,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形状均为V形。
如图2及图4所示,对于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横截面为V形,则其为规则的长条形叶片,其形成V形的两片子叶片关于该V形夹角的角平分面重合。同理,对于第二拦截风叶2b而言,其横截面也为V形,则其同样为规则的长条形叶片,其形成V形的两片子叶片关于该V形夹角的角平分面重合。
进一步地,因一个第二拦截风叶2b在上分离盘部分1上的投影,其第二弯折部22是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之间的,因此,对于上分离盘部分1而言,其第一拦截风叶1b的数量可等于或多于下分离盘部分2的第二拦截风叶2b的数量。也就是说,若相邻的两个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21的话,则第二间隙21应大于第一间隙11。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减少下分离盘部分2对油烟的风阻,使其能够顺利上升至上分离盘部分1与第一拦截风叶1b接触同时也能够受到第一拦截风叶1b的拦截分离。
另外,由于油烟拦截效果与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数量也相关,数量越多,则油烟可能与更多的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接触到的机会就越多。
因此,以上分离盘部分1的第一拦截风叶1b的数量为M1,下分离盘部分2的第二拦截风叶2b的数量为M2,则M1、M2均为正整数,且M1≥M2,M1可为20-100,M2可为20-100。以新型油烟分离盘应用于普通的家用抽油烟机为例,则M1通常可设置为20片,M2也可设置为20片。或者,M1设置为40片,而M2设置为40片,或者M1设置为25片,M2设置为20片等等。
进一步地,由前述可知,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均为扁平的长条状叶片,因此,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的风叶厚度可为1-5mm,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的长度(即自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向外延伸的部分长度)可为80-150mm,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宽度(以其为V形,形成V形的其中一边的叶片宽度)为10-18mm。由此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自重较轻,同时形成V形一边的叶片宽度为10-18mm能够保证其与油烟气流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实现有效拦截油烟。
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与油烟气流能够发生碰撞拦截油烟,在下分离盘部分2与上分离盘部分1配合连接时,第二拦截风叶2b的弯折内侧朝向上固定盘1a的相邻两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设置。具体地,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第一弯折内侧(未标示)及与第一弯折内侧相对的第一弯折外侧(未标示),第二拦截风叶2b包括第二弯折内侧(未标示)及与第二弯折内侧相对的第二弯折外侧(未标示),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内侧与该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内侧朝向相同,与该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对应设置的第二拦截风叶2b,其第二弯折内侧朝向该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内侧并与该第一弯折内侧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
其中,第一弯折内侧是指第一拦截风叶1b的V形横截面的凹陷的一侧,第一弯折外侧是指第一拦截风叶1b的V形横截面外凸的一侧。第二弯折内侧是指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横截面的内凹的一侧,第二弯折外侧则是指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横截面外凸的一侧。也就是说,在安装使用时,因油烟是由下至上上升的,第二拦截风叶2b位于第一拦截风叶1b下方,其第二弯折内侧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内侧实质是相对的,这样,第一弯折内侧和第二弯折内侧之间刚好可以与第一间隙11连通,从而油烟可先从第二拦截风叶b的第二弯折外侧进入至第二弯折内侧,然后再通过第一弯折内侧向第一间隙11以及第一弯折外侧上升。
进一步地,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之间的第二弯折部22对应第一间隙11的中心处或靠近第一间隙11的中心处设置。具体地,由上述可知,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为V形,则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夹角的中心刚好与第一间隙1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L,或者刚好靠近该第一间隙11的中心设置,这样,使得从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两边通过的油烟比较均匀,避免一边通过的油烟多,而另一边通过的油烟少的情况。
进一步地,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第一面101,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第二面102,该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之间具有该第一间隙11。同理,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形成的第一间隙11的第二拦截风叶2b而言,其包括第三面201和第四面202,该第三面201和第四面202分别位于该第二弯折部22的两侧,该第三面201与第一面101之间、以及第四面202和第二面102之间共同形成该油烟通道。具体地,由上述可知,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均为V形拦截风叶,则第一面101为第一拦截风叶1b的V形横截面的其中一个长侧边,第二面102为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横截面的其中一个长侧边,且因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之间刚好具有该第一间隙11,则第一面101是靠近第二面102设置的。且由于第一拦截风叶1b为V形拦截风叶,因此,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为相交面。
同理,对于第三面201和第四面202,其刚好是V形横截面的两个长侧面,也就是说,在使用时,第二拦截风叶2b的V形横截面的两个长侧面刚好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面101和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二面102之间共同形成该油烟通道。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油烟气流通过第二拦截风叶2b时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2b发生碰撞,以及自第二拦截风叶2b向上升时,能够与第一拦截风叶1b发生碰撞,避免直接自第一间隙11向上升,该第三面201与第一面101应位于不同平面,第四面202与第二面102位于不同平面。如图6所示,第一面101在第二拦截风叶2b上的投影点为第一点,第二面102在第二拦截风叶2b上的投影点为第二点,则有第一点位于该第二拦截风叶2b的形成V形的其中一子叶片的弯折内表面上,第二点位于第二拦截风叶2b的形成V形的另一子叶片的弯折内表面上,而第三面201至第一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第四面202至第二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其中L1、L2不为0,该第一间隙11为L3,则有也就是说,第三面201与第一面101不能位于同一平面,第四面202与第二面102也不能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油烟在由第三面201和第四面202上升通过时,能够与相邻的该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弯折内表面发生碰撞,避免油烟直接从第一间隙11直接排出。
优选地,第三面201与第一面101平行,第四面202与第二面102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面201与第一面101也可近似平行,第四面202与第二面102近似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延长油烟气流在油烟通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油烟气流与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的碰撞几率,该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201、第四面202中任意一个面或者任意几个面设有用于拦截油烟通过的凸起101a。具体地,以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201及第四面202均设有该凸起101a为例。由前述可知,第一面101为V形截面的长侧边面,则第一面101为长方形面,该凸起101a可沿着第一面10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该凸起101a可为圆柱形凸起101a、圆锥形凸起101a或者是长方体凸起101a等等,该凸起101a可用于在油烟气流通过时,增加油烟气流与第一面101的碰撞几率,从而延长油烟气流停留在第一面101的时间,使得更多的油滴能够被分离出来。
结合图7所示,图7中的箭头方向标示油烟气流的通过方向,图7中未示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及第四面上的凸起。如图7所示,第二拦截风叶2b包括与第三面201连接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弯折外表面203以及与第四面202连接且相邻设置的第二弯折外表面204。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与第一面101连接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弯折内表面103,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与第二面102连接且相邻设置的第二弯折内表面104。油烟气流在上升时,首先经过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一弯折外表面203并与之接触,然后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的第二间隙进入油烟通道内,一部分油烟气流继续上升经过第一弯折内表面103并与之发生碰撞后由第一间隙11继续上升,另一部分油烟气流沿着第二弯折内表面104上升并与第二弯折内表面104发生碰撞后,沿着第一间隙11继续上升。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在油烟气流上升过程中,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一弯折外表面203发生第一次碰撞,然后与其中一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内表面103发生第二次碰撞。同理,油烟气流上升过程中,也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外表面204发生第一次碰撞,然后与该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二弯折内表面104发生第二次碰撞。也就是说,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油烟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发生至少两次碰撞,从而与油烟气流的碰撞几率大大增加,有效延长油烟气流在油烟通道内的通过时长,从而使得尽可能多的油滴被分离出来,提高油烟分离率。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固定盘1a及下固定盘2a均为圆形薄板,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固定盘1a,另一端自上固定盘1a的外周向外自由延伸。具体地,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第一固定部110和自第一固定部110向外延伸的第一自由部111,该第一固定部110固接于上固定盘1a,该第一自由部111自上固定盘1a的外周向外延伸,在实际使用时,对油烟气流起到拦截风叶的主要是第一自由部111,这是因为,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油烟气流在第一自由部111上发生碰撞分离出油滴,第一自由部111高速旋转使得油滴沿着第一自由部111的径向向外甩出,从而达到油烟分离的效果。因此,为了使得尽可能多的油烟在相邻的两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自由部111之间的第一间隙11通过,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两个第一固定部110相连接,即,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固定部110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未具有间隙。这样,不仅可避免油烟气流由此处通过,而且还可增大第一固定部110与上固定盘1a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第一自由部111之间具有该第一间隙11。
进一步地,第二拦截风叶2b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下固定盘2a,另一端自下固定盘2a的外周向外自由延伸。具体地,第二拦截风叶2b包括第二固定部210和自第二固定部210向外延伸的第二自由部211,该第二固定部210固接于下固定盘2a,且为了使得油烟气流可以自第二拦截风叶2b向上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部21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自由部211之间均具有该第二间隙,且由于下固定盘2a为圆形板,多个第二拦截风叶2b呈辐射状分布,因此,该第二间隙是自第二固定部210向第二自由部211向外依次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自由部111和第二自由部211的自由的意思是指:第一拦截风叶1b、第二拦截风叶2b未与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固定连接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的直径相同,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的配合连接方式可为卡接、焊接、螺栓连接、粘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具体地,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之间通过卡接结合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上固定盘1a朝向下固定盘2a的一面设有第一对接部112,下固定盘2a朝向上固定盘1a的一面设有第二对接部212,该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配合连接时,该第二对接部212与第一对接部112对接。其中,第一对接部112可为设置在上固定盘1a的下表面的凹槽或者是凸块,与此对应的,第二对接部212可为设置在下固定盘2a的上表面的凸块或者是凹槽,其二者在配合时,刚好可以卡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的对位连接。
进一步地,上固定盘1a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13,下固定盘2a上对应第一螺孔113设有多个第二螺孔213,在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配合连接时,可设置多根螺栓穿过该第一螺孔113和第二螺孔213,从而将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固定起来,确保在高速转动时保证上固定盘1a与下固定盘2a的连接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上固定盘1a的中心与下固定盘2a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第一对接部112设于上固定盘1a的中心处,第二对接部212设于下固定盘2a的中心处。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拦截风叶1b固定连接于上固定盘1a时,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部12的最高处形成其上表面,则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上表面低于上固定盘1a的上表面。
同理,当第二拦截风叶2b固定连接下固定盘2a时,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的最低处形成其下表面,则第二拦截风叶2b的下表面低于下固定盘2a的上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通过第一拦截风叶1b和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为V形横截面,且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刚好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1处,使得第二拦截风叶2b位于第二弯折部22两侧的第三面201和第四面202分别为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之间形成供油烟气流通过的油烟通道。在油烟气流上升过程中,油烟气流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2b以及第一拦截风叶1b发生至少两次碰撞,延长油烟气流在油烟通道内的通过时长,从而使得尽可能多的油滴能够被分离出来,油烟分离效果佳。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弯折部12为3个,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为1个,即,第一拦截风叶1b的横截面形状为M形,第二拦截风叶2b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
如图8、图11所示,第一拦截风叶1b包括依次相连形成M形横截面的第一子叶片130、第二子叶片140、第三子叶片150以及第四子叶片160,其中,第二子叶片140与第三子叶片150形成近似V形截面,第一子叶片130和第四子叶片160分别设置在第二子叶片140和第三子叶片150的侧边缘,且第一子叶片130、第四子叶片160的叶片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子叶片140和第三子叶片150的叶片宽度。
具体地,以第一子叶片130、第四子叶片160的叶片宽度小于第二子叶片140和第三子叶片150的叶片宽度为例。将第一子叶片130、第四子叶片160的叶片宽度设置成小于第二子叶片140和第三子叶片150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能够具有足够的间隙,同时也能避免第一子叶片130、第四子叶片160宽度过大而使得第一拦截风叶1b的数量减少的情况。
如图11所示,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而言,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四子叶片160的侧边面为该第一面101,而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子叶片130的侧边面为第二面102,对应该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一个第二拦截风叶2b,其V形内侧刚好正对该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四子叶片160以及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子叶片130设置。在油烟气流上升时,油烟气流经过第二拦截风叶2b并与该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一弯折外表面203发生第一次碰撞,然后经由第二拦截风叶2b与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的间距继续上升至与其中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四子叶片160的外表面发生第二次碰撞,然后经由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的第一间隙11继续上升排出。同理,油烟气流经过第二拦截风叶2b并与该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外表面204发生第一次碰撞,然后经由第二拦截风叶2b与第二拦截风叶2b之间的间距继续上升至与另一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子叶片130的外表面发生第二次碰撞,然后经由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之间的第一间隙11继续上升排出。
由此可知,不论第一拦截风叶1b具有多少个第一弯折部12,第二拦截风叶2b具有多少个第二弯折部22,只要在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二弯折部22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间隙11设置,同时第二拦截风叶2b的第三面201及第四面202与第一拦截风叶1b的第一面101和第二面102位于不同平面,即可使得油烟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2b以及第一拦截风叶1b分别发生碰撞,从而油烟气流发生碰撞的几率大大增加,能够使得尽可能多的油滴被分离出来,分离效果佳。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12及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油烟净化器,该油烟净化器包括驱动装置3及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新型油烟分离盘。其中,该驱动装置3与新型油烟分离盘的上分离盘部分1及下分离盘部分2固定连接,以驱动上分离盘部分1及下分离盘部分2转动。
具体地,该驱动装置3可为电机,该驱动装置3用于提供转动动力,以使上分离盘部分1及下分离盘部分2高速转动,从而实现对油烟气流上升提高上升动力以及提供将油烟气流中的油滴分离出来的分离动力。
具体地,该电机可包括电机本体31及电机转轴32,该电机转轴32可与上分离盘部分1的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上固定盘1a的中心处开设有供电机转轴32穿入且固定的转轴孔,同理,下固定盘2a上也开设有该转轴孔,这样,电机转轴32可以穿入该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的转轴孔,实现与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的固定,从而在电机转轴32转动时,上固定盘1a和下固定盘2a也能够随之转动,进而第一拦截风叶1b以及第二拦截风叶2b也随之发生高速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固定该电机以及能够接收自第一拦截风叶1b的径向甩出的油滴,该油烟净化器还可包括固定支架4和接油盘5,该接油盘5为中空的盘状结构,上分离盘部分1和下分离盘部分2内置于该接油盘5的中空部内,该固定支架4的支脚卡接于接油盘5的内缘,电机自固定支架4上穿设并固定于固定支架4。
更进一步地,油烟净化器还包括导风盖6,该导风盖6连接于电机。具体地,电机转轴32的端部与导风盖6螺接,从而使导风盖6能够盖住下分离盘部分2的中心区域,又因为导风盖6为弧面设计,所以导风盖6能够降低下分离盘部分2中心区域的风阻,从而使得油烟气流能够更顺利通过导风盖6进入分离盘中进行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油烟净化器,通过在新型油烟分离盘的外周设置接油盘5,同时增加驱动装置3驱动新型油烟分离盘转动,在新型油烟分离盘高速转动过程中,油滴能够沿着油烟分离盘的径向向外甩出至接油盘5内,从而使得油滴被收集在接油盘5内。
实施例四
请一并参阅图14及图15,本发明实施例四公开了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驱动装置3及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新型油烟分离盘,该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新型油烟分离盘转动,以实现油烟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驱动装置3、电机支架、接油盘5、导风盖6等结构均与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油烟净化器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油烟分离盘,采用上分离盘部分与下分离盘部分配合连接的方式,利用下分离盘部分的第二拦截风叶与上分离盘部分的相邻两第一拦截风叶之间的第一间隙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通道。这样,在油烟从下分离盘部分向上升时,油烟会先经过下分离盘部分的第二拦截风叶并与第二拦截风叶先接触,然后沿着第二拦截风叶继续上升经过相邻两第一拦截风叶,并继续与第一拦截风叶接触最终由第一间隙内排出。也就是说,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油烟能够与第二拦截风叶及第一拦截风叶产生接触,从而增加第一拦截风叶、第二拦截风叶对油烟的拦截几率,提高油烟分离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采用一个第二拦截风叶对应相邻的两个第一拦截风叶的第一间隙的方式,使得上固定盘部分与下固定盘部分配合连接时,形成上下交错的拦截风叶的连接方式,以及采用第一拦截风叶及第二拦截风叶均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的设计,能够利用其具有的弯折部,减少在油烟拦截过程中的风阻的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加与油烟的接触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拦截几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分离盘部分,包括上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一拦截风叶,所述多个第一拦截风叶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所述上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及
下分离盘部分,包括位于所述上固定盘下方的下固定盘及多个长条状的第二拦截风叶,所述多个第二拦截风叶呈辐射状分布并固接于所述下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间隔设置;
所述下固定盘与所述上固定盘配合连接,以使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的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与各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共同形成用于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拦截风叶沿所述上固定盘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弯折部,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沿所述下固定盘的径向方向的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且各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弯折内侧朝向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中,其中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一面,另一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隙;
对应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形成的所述第一间隙的该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包括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及所述第四面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弯折部的两侧,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以及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共同形成所述油烟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位于不同平面,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二面位于不同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中任一面或者任意几个面设有用于拦截油烟通过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间隙之间的所述第二弯折部对应所述第一间隙的中心处或靠近所述第一间隙的中心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及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横截面为V形、N形、M形或多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个数为N1,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个数为N2,其中,N1≥N2,且N1、N2为正整数,N1≥1,N2≥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拦截风叶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固定盘,所述多个第二拦截风叶一体成型于所述下固定盘。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截风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二拦截风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外延伸的第二自由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固设于所述上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一自由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固定部固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所述第二拦截风叶的两所述第二自由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二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盘朝向所述下固定盘的一面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下固定盘朝向所述上固定盘的一面设有第二对接部,所述上固定盘与所述下固定盘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二对接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对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油烟分离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盘及所述下固定盘为圆盘状,所述上固定盘与所述下固定盘配合连接时,所述上固定盘的中心与所述下固定盘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对接部设于所述上固定盘的中心处,所述第二对接部设于所述下固定盘的中心处。
17.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净化器包括驱动装置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油烟分离盘,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新型油烟分离盘的所述上分离盘部分及所述下分离盘部分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上分离盘部分及所述下分离盘部分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80657.XA CN112283764A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80657.XA CN112283764A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83764A true CN112283764A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41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80657.XA Pending CN112283764A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8376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23195A (zh) * | 2018-12-31 | 2020-04-17 | 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齿形分离盘及废气净化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53523Y (zh) * | 2008-07-21 | 2009-06-10 | 刘光奎 | 一种油烟分离板 |
CN106705165A (zh) * | 2016-12-27 | 2017-05-24 | 广州特伊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式风叶及其油烟分离方法 |
CN210532491U (zh) * | 2019-07-25 | 2020-05-15 | 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10680657.XA patent/CN1122837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53523Y (zh) * | 2008-07-21 | 2009-06-10 | 刘光奎 | 一种油烟分离板 |
CN106705165A (zh) * | 2016-12-27 | 2017-05-24 | 广州特伊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式风叶及其油烟分离方法 |
CN210532491U (zh) * | 2019-07-25 | 2020-05-15 | 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23195A (zh) * | 2018-12-31 | 2020-04-17 | 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齿形分离盘及废气净化器 |
CN111023195B (zh) * | 2018-12-31 | 2024-10-01 | 佛山市科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齿形分离盘及废气净化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39259B (zh) | 一种多翼离心风机 | |
CN207153287U (zh) | 一种油烟分离装置 | |
CN107062337B (zh) | 静电与涡轮动力结合的油烟净化器 | |
CN210532491U (zh) | 一种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
CN104806566A (zh) | 离心叶轮、风机和家用设备 | |
CN112283764A (zh) | 新型油烟分离盘及油烟净化器 | |
JP2012120947A (ja) | オイルミスト除去装置 | |
CN108534201B (zh) | 整流降噪装置及吸油烟机 | |
KR101294324B1 (ko) | 스왈러를 구비한 와류형 국소배기장치 | |
CN110882584A (zh) | 动态拦截净化器 | |
EP1156224A2 (en) | Double entry fan | |
WO2021043342A2 (zh) | 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 |
CN101269287A (zh) | 油烟过滤板 | |
CN100556502C (zh) | 一种油烟过滤板 | |
CN111023194A (zh) | 油烟拦截风叶、分离盘及油烟净化装置 | |
CN209877031U (zh) | 一种油烟拦截风叶、油烟分离盘及油烟机 | |
CN102444925A (zh) | 一种抽油烟机及其过滤装置 | |
WO2017113942A1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排风装置 | |
CN209877033U (zh) | 一种延长油烟分离路径的拦截风叶、分离盘及动态拦截器 | |
CN215723447U (zh) |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液固分离轮 | |
CN103495312A (zh) | 用于油烟净化器的甩油风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9877036U (zh) | 一种油烟拦截风叶、分离盘及油烟净化装置 | |
CN111023193A (zh) | 延长油烟分离路径的拦截风叶、分离盘及动态拦截器 | |
CN110552899A (zh) | 一种内置导叶抽风机用多翼离心风机 | |
CN109340850A (zh) | 一种免更换过滤的高效离心式厨房排风脱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