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1022A -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1022A
CN112281022A CN202011217598.1A CN202011217598A CN112281022A CN 112281022 A CN112281022 A CN 112281022A CN 202011217598 A CN202011217598 A CN 202011217598A CN 112281022 A CN112281022 A CN 112281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
based composite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7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1022B (zh
Inventor
国秀花
宋克兴
林焕然
杨豫博
周延军
李韶林
王旭
冯江
张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2175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1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1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1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4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1/0425Copper-based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4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1/05Mixtures of metal powder with non-metallic powd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基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包括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第一陶瓷颗粒、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第一陶瓷颗粒为平均粒径<100nm的氧化铝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总的质量百分比不超过10%;第二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μm~50μm。本发明铜基复合材料的铜基体中,平均粒径<1μm的第一陶瓷颗粒、微米级的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三种增强相相互耦合,利用第一陶瓷颗粒增强基体强度和硬度进而增强铜基体对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把持力,最终在保证材料导电率的同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Description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基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纯铜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但强度低,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现有技术通过在纯铜中加入或通过一定的方法原位生成弥散分布第二相颗粒能够显著增强纯铜的强度。第二相颗粒通常为陶瓷颗粒,陶瓷颗粒增强铜合金不会出现在高温下增强相固溶或团聚增大的现象,因而在高温下也表现出良好的强度和电导率。然而,单一陶瓷颗粒增强相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只能依靠提高增强相的含量来提高力学性能,但该方式会牺牲导电性能,往往难以兼顾强度、耐磨性和导电性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耐磨性和导电性的铜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包括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第一陶瓷颗粒、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所述第一陶瓷颗粒为平均粒径<100nm的氧化铝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总的质量百分比不超过10%;所述第二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μm~50μm。
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铜基体中分散有纳米级或更小的第一陶瓷颗粒、微米级的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三者对铜基体进行混杂增强,可以很好地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强韧性和导电性。其中,第一陶瓷颗粒平均粒径较小可弥散分布于基体内部增强铜基体的强度和硬度;第二陶瓷颗粒平均粒径较大,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起到耐磨相和支撑相的作用,并且对导电性的影响较小,因而可以在尽量保持不降低导电率的情况下,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进而保证铜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工况下仍然保持高导高强高耐磨的性能;陶瓷晶须在铜基中具有增韧的作用,可以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塑性;三种增强相相互耦合,利用第一陶瓷颗粒增强基体强度和硬度进而增强铜基体对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把持力,第一陶瓷颗粒对第二陶瓷颗粒和晶须的空间分布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得陶瓷颗粒与晶须之间有更好的空间配置,最终协同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的铜基体的材质为铜。当然根据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不同,铜材质的基体会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占的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8~2.4%。
优选的,所述述陶瓷晶须的长度为5~15μm,如5~10μm。优选的,所述陶瓷晶须的长径比优选为10~50:1。晶须长径比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晶须长径比增加,晶须可承受的从基体传递的更大应力。晶须长度过短时对拉伸过程中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不大,晶须长度过长或直径较小则制备过程中不易分散,不利于提高材料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质量比为不超过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质量比为0.5~2:1。
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颗粒为碳化物陶瓷颗粒、氧化物陶瓷颗粒、硼化物陶瓷颗粒、复合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复合陶瓷颗粒由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中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颗粒为WC颗粒。
优选的,所述陶瓷晶须为碳化物陶瓷晶须、氧化物陶瓷晶须、硼化物陶瓷晶须、复合陶瓷晶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复合陶瓷晶须由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中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陶瓷晶须为TiB晶须、SiC晶须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8nm。
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铜铝合金粉、Cu2O粉、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组成混合粉体压坯、烧结,然后采用还原气体进行还原,再进行压力加工。
本发明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铜铝合金粉中铝作为铝源,氧化铝颗粒通过内氧化工艺生成,进而使生成的纳米级的氧化铝颗粒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散在铜基体中,增强铜基体的强度和硬度,使得铜基体对第二相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有更强的把持力,在基本保持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韧性。
优选的,所述混合粉体是将铜铝合金粉、Cu2O粉、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球磨混匀得到。所述球磨的料球比为4~6:1。球磨的时间为12~24h。球磨的转速为30~50r/min,如30~40r/min。
优选的,所述铜铝合金粉的平均粒径为10μm~100μm,例如可以为40μm。优选的,所述铜铝合金粉为Cu-(0.05-0.6wt.%)Al合金粉,例如Cu-0.2wt.%Al合金粉。所述Cu2O粉的平均粒径为500nm~50μm,例如可以为1μm。进一步优选的,铜铝合金粉的平均粒径>Cu2O粉的平均粒径。
烧结等高温过程中Cu2O通过内氧化与铜铝合金粉中Al发生反应生成纳米级的Al2O3颗粒增强相,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为了使铜铝合金粉中的Al完全被氧化为Al2O3,优选的,Cu2O提供氧为Al氧化需氧量理论值的1.1~1.2倍。
优选的,所述压坯采用的是冷等静压,冷等静压的压力为150~300MPa。其他常规的压坯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此外,压坯、烧结也可以为热压烧结。
优选的,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0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3h。为了避免烧结过程中Cu被氧化,烧结过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如可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还原处理可以将制备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Cu2O和/或被氧化的Cu还原为Cu,提高铜基金属材料的性能。优选的,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所述还原的温度为800~9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还原的时间为1~3h。
常用的压力加工如热挤压、轧制或锻造等均可以采用,通过压力加工可以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优选的,所述压力加工为热挤压。所述热挤压的挤压比≥5:1,例如为10:1。经过压力加工,若材料的温度高于室温,也可将其冷却至室温。冷却可以为空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铜基复合材料在作用力下开裂产生的裂纹扩展面的示意图,其中1-Al2O3颗粒,2-WC颗粒,3-SiC晶须;
图2为实施例1的铜基复合材料的纵截面扫描(SEM)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铜基复合材料的横截面透射(TEM)图,其中4-Al2O3颗粒;
图4为实施例2的铜基复合材料的纵截面扫描(SEM)图,其中5-WC颗粒,6-SiC晶须;
图5为实施例3的铜基复合材料的纵截面扫描(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1~3为铜基复合材料的实施例,实施例4~6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Al2O3颗粒、WC颗粒、SiC晶须组成;Al2O3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WC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SiC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其中,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nm,WC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在作用力下开裂产生的裂纹扩展面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和箭头所围区域为应力集中区,箭头表示应力方向;当裂纹沿外力方向张开,并沿裂纹面扩展时,陶瓷晶须3在两裂纹扩展面之间架桥,阻止裂纹继续扩展,而Al2O3颗粒1和WC颗粒2可以调节晶须3在铜基体中的空间分布、阻碍裂纹扩展的作用。三者互相调节在铜基体中的分布,减少团聚,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Al2O3颗粒、WC颗粒、SiC晶须组成;Al2O3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WC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8%、SiC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6%;其中,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nm,WC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Al2O3颗粒、WC颗粒、SiC晶须组成;Al2O3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WC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4%、SiC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2%;其中,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nm,WC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实施例1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平均粒径为40μm的铜铝合金粉、平均粒径为1μm的Cu2O粉、WC颗粒粉、SiC晶须;铜铝合金粉为Cu-0.2wt.%Al合金粉;WC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铜铝合金粉、Cu2O粉、WC颗粒粉和SiC晶须的质量比为66.9:1.1:1:1;
2)将WC颗粒粉和SiC晶须进行混合得到颗粒晶须混合粉末,再将铜铝合金粉、Cu2O粉与颗粒晶须混合粉末进行混合,放入球磨机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16h,得到混合粉体;
3)将混合粉体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4)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5)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900℃保温2h进行还原,得到还原坯;
6)随后进将还原坯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铜基复合材料为热挤压棒材。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实施例2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平均粒径为40μm的铜铝合金粉、平均粒径为1μm的Cu2O粉、WC颗粒粉、SiC晶须;铜铝合金粉为Cu-0.2wt.%Al合金粉;WC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铜铝合金粉、Cu2O粉、WC颗粒粉和SiC晶须的质量比为122.5:2:1:2;
2)将WC颗粒粉和SiC晶须进行混合得到颗粒晶须混合粉末,再将铜铝合金粉、Cu2O粉与颗粒晶须混合粉末进行混合,放入球磨机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16h,得到混合粉体;
3)将混合粉体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4)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5)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900℃保温2h进行还原,得到还原坯;
6)随后进将还原坯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实施例3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平均粒径为40μm的铜铝合金粉、平均粒径为1μm的Cu2O粉、WC颗粒粉、SiC晶须;铜铝合金粉为Cu-0.2wt.%Al合金粉;WC颗粒粉的平均粒径为10μm;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铜铝合金粉、Cu2O粉、WC颗粒粉和SiC晶须的质量比为78.3:1.3:2:1;
2)将WC颗粒粉和SiC晶须进行混合得到颗粒晶须混合粉末,再将铜铝合金粉、Cu2O粉与颗粒晶须混合粉末进行混合,放入球磨机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16h,得到混合粉体;
3)将混合粉体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4)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5)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900℃保温2h进行还原,得到还原坯;
6)随后进将还原坯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以上实施例4~6中球磨为普通球磨,球磨前后所采用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尺寸不发生变化。分别对实施例4~6中制备的实施例1~3的铜基复合材料进行SEM测试,并同时对实施例3的铜基复合材料进行TEM测试,结果见图2~5。由图2~5可知,实施例1~3的铜基复合材料中的SiC晶须和WC颗粒均匀的分布在铜基体中,无团聚现象。纳米级Al2O3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铜基体中,与铜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可在铜基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阻碍位错运动,进一步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铜基体中WC颗粒和SiC晶须可以互相提高其分布均匀性,达到空间的合理配置,有效减少颗粒晶须在铜基体中的团聚现象。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Al2O3颗粒组成;Al2O3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nm。
本对比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平均粒径分别为40μm和1μm的Cu-0.2wt.%Al合金粉和Cu2O粉;Cu-0.2wt.%Al合金粉和Cu2O粉的质量比为62.5:1;
2)将铜铝合金粉和Cu2O粉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时间为16h,得到混合粉体;
3)将混合粉体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4)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5)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900℃保温2h进行还原,得到还原坯;
6)随后进将还原坯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由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Al2O3颗粒、陶瓷晶须组成;Al2O3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4%、陶瓷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7%;其中,Al2O3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nm,陶瓷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陶瓷晶须为SiC晶须。
本对比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取平均粒径为40μm的铜铝合金粉、平均粒径为1μm的Cu2O粉、SiC晶须;铜铝合金粉为Cu-0.2wt.%Al合金粉;SiC晶须的长度为5μm,长径比为10:1;铜铝合金粉、Cu2O和SiC晶须的质量比为62.5:1:1.1;
2)将SiC晶须、铜铝合金粉、Cu2O粉进行混合,放入球磨机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16h,得到混合粉体;
3)将混合粉体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4)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5)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900℃保温2h进行还原,得到还原坯;
6)随后进将还原坯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平均粒径为40μm的铜粉放入球磨机中,控制球料质量比为5:1、转速为35r/min球磨16h;
2)将球磨后的铜粉采用冷等静压进行压坯,制成坯体;冷等静压采用的压力为210MPa;
3)将制成的坯体置于惰性气体保护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加热至950℃保温3h,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坯;
4)将烧结坯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850℃保温2h;
5)随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热挤压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热挤压棒材,即得。
实验例
分别对采用实施例4~6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实施例1~3的铜基复合材料以及对比例1~3制备的铜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导电率、极限抗拉强度和硬度进行测试(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铜基复合材料外观尺寸相同),测试结果见表1。
铜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测定时,先采用New Classic MF密度仪进行测定密度,再计算致密度,原理是阿基米德排水法;硬度测试采用320HBS-3000型数显式布氏硬度计进行测定;极限抗拉强度采用AUTOGRAPH AGI250KN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测定。
表1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制得的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铜基复合材料 致密度/% 导电率/%IACS 极限抗拉强度/MPa 硬度/HBW
实施例1 98.8 75.1 506.9 162.0
实施例2 97.9 74.3 531.6 168.3
实施例3 97.6 75.9 470.3 156.3
对比例1 99.7 85.7 471.5 140.0
对比例2 97.0 69.8 508.9 164.3
对比例3 99.9 100.8 228.4 60.1

Claims (10)

1.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基体和分散在铜基体中的第一陶瓷颗粒、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所述第一陶瓷颗粒为平均粒径<100nm的氧化铝颗粒,占铜基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占铜基复合材料总的质量百分比不超过10%;所述第二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μm~5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晶须的长度为5~15μm,长径比为1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的质量比为不超过3: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颗粒为碳化物陶瓷颗粒、氧化物陶瓷颗粒、硼化物陶瓷颗粒、复合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复合陶瓷颗粒由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中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颗粒为WC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晶须为碳化物陶瓷晶须、氧化物陶瓷晶须、硼化物陶瓷晶须、复合陶瓷晶须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复合陶瓷晶须由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中任意两种及以上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晶须为TiB晶须、SiC晶须中的一种或两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由铜铝合金粉、Cu2O粉、第二陶瓷颗粒和陶瓷晶须组成混合粉体压坯、烧结,然后采用还原气体进行还原,再进行压力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合金粉的平均粒径为10μm~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加工为热挤压;所述热挤压的挤压比≥5:1。
CN202011217598.1A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281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598.1A CN112281022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7598.1A CN112281022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022A true CN112281022A (zh) 2021-01-29
CN112281022B CN112281022B (zh) 2022-08-26

Family

ID=7435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7598.1A Active CN112281022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102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8542A (ja) * 1984-08-10 1986-03-10 Nippon Denso Co Ltd 繊維強化銅系複合材料
JPS61270348A (ja) * 1985-05-24 1986-11-29 Fukuda Kinzoku Hakufun Kogyo Kk 繊維強化複合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US20040226636A1 (en) * 2001-09-06 2004-11-18 Bampton Clifford Charles Oxidation resistant and burn resistant copper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N1597225A (zh) * 2004-07-28 2005-03-23 天津大学 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复合材料
CN103343246A (zh) * 2013-07-03 2013-10-09 上海大学 长尺寸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熔铸装置
CN103668012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增强型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23709A (zh) * 2017-08-03 2017-12-29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原位TiB2颗粒和TiB晶须混杂增强Cu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161824A (zh) * 2018-09-28 2019-01-0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Al2O3和TiB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铜合金原料粉的制备方法
CN109234556A (zh) * 2018-09-28 2019-01-1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微纳米复相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铜合金原料粉的制备方法
CN110144481A (zh) * 2019-06-03 2019-08-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高强高导高耐磨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2044A (zh) * 2019-11-11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增强型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8542A (ja) * 1984-08-10 1986-03-10 Nippon Denso Co Ltd 繊維強化銅系複合材料
JPS61270348A (ja) * 1985-05-24 1986-11-29 Fukuda Kinzoku Hakufun Kogyo Kk 繊維強化複合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US20040226636A1 (en) * 2001-09-06 2004-11-18 Bampton Clifford Charles Oxidation resistant and burn resistant copper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N1597225A (zh) * 2004-07-28 2005-03-23 天津大学 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复合材料
CN103668012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增强型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43246A (zh) * 2013-07-03 2013-10-09 上海大学 长尺寸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熔铸装置
CN107523709A (zh) * 2017-08-03 2017-12-29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原位TiB2颗粒和TiB晶须混杂增强Cu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161824A (zh) * 2018-09-28 2019-01-0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Al2O3和TiB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铜合金原料粉的制备方法
CN109234556A (zh) * 2018-09-28 2019-01-1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微纳米复相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铜合金原料粉的制备方法
CN110144481A (zh) * 2019-06-03 2019-08-20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高强高导高耐磨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2044A (zh) * 2019-11-11 2020-04-0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增强型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江等: ""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研究进展"", 《材料热处理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022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8167B (zh)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73092B (zh) 一种CoCrN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3498B (zh) 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复合陶瓷摩擦组元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572A (zh) 一种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Cu-T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7746B (zh) 一种碳化物增强高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846198B (zh)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TiB2 (-TiB)/Cu in-situ composites prepared by hot-press with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just beneath the melting point of copper
CN108559866A (zh)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T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30025B (zh) W/wc复合晶粒增强钨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8384B (zh) 一种铁镍基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2252C (zh) 制备纳米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593987A (zh) 一种铜基气凝胶增强型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1473B (zh) 一种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281022B (zh)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3152B (zh) 一种Fe-Mn-Si-Cr-N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195B (zh) 原位反应制备镁铝尖晶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5747552B (zh) 一种纳米铜修饰碳纳米管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079689B (zh) 一种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Effects of Al2O3@ Ni core-shell powder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 (C, N) cermets via spark plasma sintering
Borodianska et al. Si3N4–TiN nanocomposite by nitration of TiSi2 and consolidation by hot pressing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Yan et al. Effects of oxides nano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o composites prepared via SPS sintering
CN112430763A (zh) 一种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30021B (zh) 一种铜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4494A (zh) 一种电子封装用石墨片/C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230337B (zh) 一种高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