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955B -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955B
CN112272955B CN201880094541.1A CN201880094541A CN112272955B CN 112272955 B CN112272955 B CN 112272955B CN 201880094541 A CN201880094541 A CN 201880094541A CN 112272955 B CN112272955 B CN 112272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electronic terminal
signal
communication
intern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5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955A (zh
Inventor
古思宽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7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9/00Safety arrangements
    • G05B9/02Safety arrangements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终端连接部,其可与电子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操作信号控制部,其基于从电子终端接收的与在电子终端被操作的输入部相关的信号,将预先对输入部分配的内部信号的状态控制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以及通信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操作信号控制部在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并且由通信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与电子终端之间发生了通信故障的情况下,与该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实现工厂的生产工序自动化的工厂自动化领域中使用的可编程显示器,通过与对负责工厂的生产工序的生产设备所具有的各仪器进行控制的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等控制装置连接,从而能够对生产设备的各仪器的状态进行显示。可编程显示器通过参照在搭载于控制装置的内部存储器中的某个规定区域记录的值,从而能够以用户能够识别的状态对生产设备的各仪器的状态进行显示。另外,存在如下技术,即,使用能够与可编程显示器进行通信的电子终端对在生产设备设置的各仪器进行远程操作。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如果对掌上型终端机进行微动(inching)操作,则将定序器的车间仪器操作指令区域设为ON而使车间仪器动作的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即,在定序器的每个恒定扫描时,将车间仪器操作指令区域设为OFF,或者在车间仪器操作指令区域以大于或等于规定时间为ON的情况下强制地将车间仪器操作指令区域设为OFF,由此,即使在掌上型终端机与车间仪器之间发生通信故障,也能够使车间仪器停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2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果考虑将专利文献1应用于作为控制装置的可编程显示器的情况,则如果通过电子终端的用户对电子终端上的按钮进行操作,则与操作内容相应的信号被发送至可编程显示器。如果从电子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是请求将按钮设为按下状态的信号,则可编程显示器将预先对在电子终端上被操作的按钮分配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内部信号控制为与按下状态对应的值。另一方面,如果从电子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是请求将按钮设为释放状态的信号,则可编程显示器将预先对在电子终端上被操作的按钮分配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内部信号控制为与释放状态对应的值。
但是,有时在可编程显示器与电子终端之间会发生通信故障。可编程显示器如果在将内部信号控制为与按下状态对应的值之后与电子终端之间发生通信故障,则即使从电子终端发送来请求将按钮设为释放状态的信号,也不能接收。例如,在电子终端上由用户进行的将按钮设为按下状态的操作意味着生产设备的仪器的运转,在电子终端上由用户进行的将按钮设为释放状态的操作意味着生产设备的仪器的停止的情况下,在生产设备的仪器运转后,即使用户在电子终端上进行将按钮设为释放状态的操作,也不能使生产设备的仪器停止,生产设备的仪器保持运转。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的公开内容应用于可编程显示器的情况下,在经过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后,将可编程显示器的内部信号从与按下状态对应的值强制性地变更为表示是释放状态的值。由此,能够抑制生产设备的各仪器违背用户的意图而保持运转的情况。
但是,可编程显示器在与电子终端之间发生了通信故障的情况下,将可编程显示器的内部信号从与按下状态对应的值变更为表示是释放状态的值为止的时间为固定时间,不能进行与通信故障的状态相应的灵活的应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与通信故障的状态相应的灵活的应对的控制装置以及信号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终端连接部,其可与电子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操作信号控制部,其基于从电子终端接收的与在电子终端被操作的输入部相关的信号,将预先对输入部分配的内部信号的状态控制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以及通信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操作信号控制部在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且由通信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与电子终端之间发生了通信故障的情况下,与该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与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使控制装置的内部信号持续为有效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与电子终端之间交换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数据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1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2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3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的判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对比例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中的内部信号的控制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号判别表的结构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的结构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以及信号控制方法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多个实施方式,对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可编程显示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不受下面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经由通信网络1,以能够通信的状态分别与电子终端20以及PLC 30连接。通信网络1可以包含互联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可编程显示器10具有显示部110、输入部120、通信控制部130、存储部140和控制部150。可编程显示器10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装置之一而例示的。
显示部110能够显示多个画面,该多个画面进行与生产设备40相关的信息的显示以及与生产设备40的动作控制相关的操作输入。显示部110能够包含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有机EL显示器(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或者无机EL显示器(IELD:In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显示设备。
输入部120是接收操作者的操作的输入接口。输入部120能够包含按钮以及键盘。
显示部110以及输入部120也可以是作为将显示部110的显示功能和输入部120的输入功能在功能上以及物理上进行了集成的触摸屏显示器而安装于可编程显示器10。在将触摸屏显示器安装于可编程显示器10的情况下,构成触摸屏显示器的输入部120能够包含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对手指、笔或者触控笔等相对于显示部110所包含的显示设备的接触或者接近进行检测。触摸面板能够利用通过静电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以及载荷检测方式等任意方式对接触或者接近进行检测的设备。
通信控制部130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对与电子终端20以及PLC 3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通信控制部130能够支持用于经由通信网络1与电子终端20进行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作为电子终端20的一个例子,举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个人计算机等。作为通信控制部130支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可以包含WiMAX(注册商标)(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IEEE802.11、蓝牙(注册商标)等。通信控制部130能够支持用于经由通信网络1与PLC 30进行通信的LAN的标准。作为通信控制部130支持的LAN的标准,可以包含以太网(注册商标)。通信控制部130也可以将对与电子终端20的通信进行控制的单元以及对与PLC 30的通信进行控制的单元在功能上以及物理上分散地安装于可编程显示器10。
存储部140对程序以及数据进行存储。存储部140也可以用作暂时对控制部150的处理结果进行存储的作业区域。存储部140可以包含半导体存储介质以及磁存储介质等任意的非暂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介质。存储部140可以包含多个种类的存储介质。存储部140可以包含存储卡、光盘或者磁光盘等存储介质与存储介质的读取装置的组合。存储部140可以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作为暂时的存储区域而利用的存储设备。存储部140所存储的程序能够包含OS(Operating System)等基本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在存储部140中作为与实施方式1密切关联的部分,能够对控制程序141、设定工具142、操作信号数据143、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以及通信状态数据145进行存储。
控制程序141能够提供实现与可编程显示器10的各种动作相关的处理的功能。控制程序141所提供的功能能够包含由可编程显示器10将生产设备40的各仪器的状态显示于显示部110的功能。控制程序141所提供的功能能够包含按照来自输入部120的输入对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动作等进行变更的功能。控制程序141所提供的功能能够包含对经由通信控制部130执行的与电子终端20以及PLC 30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的功能。控制程序141所提供的功能包含用于实现后述的控制部150的各功能部的处理的功能。
设定工具142在由后述的控制部150的设定处理部154执行的处理中被利用。
操作信号数据143是预先对在电子终端20的用户界面上被操作的按钮分配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内部信号的值。操作信号数据143在每次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请求对可编程显示器10的内部信号的状态进行变更的信号时被记录,以最新的状态进行管理。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的信号中至少包含请求将可编程显示器10的内部信号的状态变更为按下状态的信号(下面,记载为“按下请求信号”)、以及表示在电子终端20所显示的用户界面上由电子终端20的用户进行了将按钮设为释放状态的操作的信号(下面,记载为“释放请求信号”)。
图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交换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分别对图2所示的用户界面、图2所示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按钮、图2所示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发光部、图2所示的内部信号赋予标号。
如果用户界面50上的按钮OB1被操作,则电子终端20判定针对按钮OB1的操作内容,将与判定出的操作内容相应的信号发送至可编程显示器10。电子终端20如果将针对按钮OB1的操作内容判定为按下操作,则将按下请求信号发送至可编程显示器10,如果将针对按钮OB1的操作内容判定为释放操作,则将释放请求信号发送至可编程显示器10。按钮OB1是作为输入部之一而例示的。输入部只要能够向可编程显示器10发送信号,可以由软件键、物理键、开关等任意地构成。
可编程显示器10如果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信号,则与信号的内容(是按下请求信号还是释放请求信号)相应地,对预先向在电子终端20中被操作的按钮OB1分配的内部信号SG1的值进行控制,对控制后的值进行记录。可编程显示器10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的信号是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信号SG1的状态而记录表示按下状态的值,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的信号是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信号SG1的状态而记录表示释放状态的值。可编程显示器10能够将表示信号的状态的信息发送至电子终端20。
电子终端20如果从可编程显示器10接收到表示信号的状态的信息,则与接收到的信息相应地,例如,能够以点亮、闪烁、或者熄灭等方法,与对按钮OB1的操作联动地变更发光部L1的发光状态。
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在由后述的控制部150的操作信号控制部152执行的处理中被利用。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与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的按下请求信号对应的内部信号维持为ON状态的时间,即,使内部信号的值维持为ON的时间记载为“有效持续时间”。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的结构例的图。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是通过将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与每个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关联而构成的。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信故障的内容为“切断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1”,通信故障的内容为“不稳定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2”。可编程显示器10例如能够采用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中能够设定的最短时间作为有效持续时间“dT1”。例如,能够作为有效持续时间“dT1”而设定的最短时间可以基于由可编程显示器10按照控制程序141处理的最短时间而设定。即,宗旨在于,在可编程显示器10检测出通信的切断之后直至将内部信号的值设为“OFF”为止,不有意地在可编程显示器10的处理中加入延迟,而是以最短的处理时间执行内部信号的处理。可编程显示器10能够采用比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重新连接为可通信状态的重试处理可持续实施的最长时间即作为重试处理的执行时间而预先设定的时间长的时间,作为有效持续时间“dT2”。例如,在设定了3秒作为重试处理的执行时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5秒作为有效持续时间“dT2”。5秒例如可以基于最长时间进行设定,该最长时间是指作为由电子终端20的用户在电子终端20上实施的按钮的长按操作的持续时间而推定出的最长时间。即,宗旨在于,预计到在电子终端20上实施的按钮长按操作的持续时间会因操作电子终端20的用户而不同,但通过将作为按钮长按操作的持续时间而推定出的最长时间设定为有效持续时间“dT2”,例如,不管操作电子终端20的用户是谁,都会使与按钮按下操作信号对应的内部信号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中持续为有效的状态。
通信状态数据145由后述的控制部150的通信状态判定部153生成。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数据的结构例的图。通信状态数据145是包含通信状态的现状是“有故障(不稳定状态)”、“有故障(切断状态)”、“无故障”的哪一个状态的信息而构成的。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对“有故障(不稳定状态)”以及“有故障(切断状态)”关联有“×”,对“无故障”关联有“○”,因此通信状态的现状为关联了“○”的“无故障”。通信状态数据145由后述的通信状态判定部153更新为最新的状态。
控制部150通过执行控制程序141等,从而能够实现与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动作相关的各种控制。作为与实施方式1密切关联的部分,控制部150具有终端连接部151、操作信号控制部152、通信状态判定部153以及设定处理部154。
终端连接部151能够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连接成可通信状态。终端连接部151如果接收到来自电子终端20的连接请求,则执行使用了ID(Identification)和密码的用户认证,能够以用户认证成功为条件,允许从电子终端20向可编程显示器10的访问。终端连接部151在连接了电子终端20后,在电子终端20的连接不稳定时,能够以预先设定的时间执行尝试与电子终端20重新连接的重试处理。
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基于从电子终端20接收的与在电子终端20中被操作的按钮相关的信号,将预先对按钮分配的内部信号的状态控制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具体而言,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如果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信号,则与信号的内容(是按下请求信号还是释放请求信号)相应地,对预先向在电子终端20中被操作的按钮分配的内部信号的值进行控制,将控制后的值记录于存储部140。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的信号是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信号的状态而记录表示电子终端20的按钮被按下的按下状态的值(ON),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的信号是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信号的状态而记录表示释放状态的值(OFF)。
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例如能够基于从电子终端20接收的信号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对由用户在电子终端20中操作的按钮是哪个按钮进行识别。识别信息只要是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针对每个预先决定的按钮而唯一的信息,则能够利用任意的信息。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通过定期地将在存储部140中存储的操作信号数据143发送至电子终端20,从而提供与内部信号的状态相关的信息。
另外,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参照通信状态数据145,取得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的状态,按照所取得的通信的状态,对内部信号的状态进行控制。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参照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基于与可编程显示器10和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故障的内容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从ON状态(按下状态)向OFF状态(释放状态)转变的定时(timing)进行控制。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1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2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信号的控制例3的图。如下面说明的那样,使内部信号的状态从ON状态(按下状态)转变为OFF状态(释放状态)包含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
如图5所示,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如果参照通信状态数据145,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是“无故障”、没有问题,则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时刻ct1将内部信号的值控制为“ON(按下)”,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的时刻ct2将内部信号的值控制为“OFF(释放)”。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时刻ct11将内部信号的值控制为“ON(按下)”之后,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以固定的周期参照通信状态数据145,对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进行监视。然后,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在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变为“有故障(切断状态)”时,按照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对内部信号的值进行控制。如果具体地说明,则是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取得与通信故障的内容为“有故障(切断状态)”的情况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dT1”。接下来,操作信号控制部152等待从通信状态被判定为切断状态的时刻ct12起经过了有效持续时间“dT1”的时刻ct13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按下)”强制变更为“OFF(释放)”。有效持续时间“dT1”例如设定为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中能够设定的最短时间。
或者,如图7所示,当在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时刻ct21将内部信号的值控制为“ON(按下)”之后,在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变为“有故障(不稳定状态)”时,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也与切断状态同样地按照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对内部信号的值进行控制。如果具体地说明,则是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取得与通信故障的内容为“有故障(不稳定状态)”的情况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dT2”。接下来,操作信号控制部152等待从通信状态被判定为不稳定状态的时刻ct22起经过了有效持续时间“dT2”的时刻ct26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按下)”强制变更为“OFF(释放)”。即使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在时刻ct23从“有故障(不稳定状态)”暂时恢复为“无故障”,之后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在时刻ct24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操作信号控制部152也遵守有效持续时间“dT2”,在等待到时刻ct26的到达后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按下)”变更为“OFF(释放)”。有效持续时间“dT2”被设定为至少比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重新连接的重试处理可持续实施的最长时间长的时间。
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对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判定。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的判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基于在完成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的连接后,以固定的时间周期tc从电子终端20发送的连接确认信号,判定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的状态。如果具体地说明,则是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基于在完成了与电子终端20的连接后,应该以固定的时间周期tc从电子终端20接收的连接确认信号的推定接收次数和实际接收次数而反复执行接收成功率的计算以及更新。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在每次计算接收成功率时,执行与规定的阈值的比较,在接收成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得出使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的状态为“不稳定状态”的判定结果。
并且,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判定从最近的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起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在判定的结果是从接收成功起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时间周期tc,计算被推定为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连续失败的次数(下面,记载为“接收失败连续次数”)的推定值,判定计算出的接收失败连续次数的推定值是否超过阈值。通信状态判定部153在判定的结果是接收失败连续次数的推定值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得出使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的状态为“切断状态”的判定结果。
设定处理部154执行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的设定相关的处理。设定处理部154使用设定工具142所提供的功能,经由电子终端20的用户在电子终端20上运行的用户界面,接收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的设定操作而记录于存储部140。
电子终端20是PC(Personal Computer)或者平板电脑等能够经由通信网络1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电子终端20经由通信网络1与可编程显示器10可通信地连接。电子终端20的用户通过对在电子终端20中运行的用户界面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对与可编程显示器10连接的PLC 30进行远程操作。
电子终端20也可以具有触摸屏显示器。电子终端20在具有触摸屏显示器的情况下,能够在用户界面上通过软件进行对PLC 30的动作实施控制的按钮等视觉信息的再现显示。电子终端20能够将与由用户在用户界面上操作的按钮相关的信号发送至可编程显示器10。与按钮相关的信号的内容是基于针对在用户界面上显示的按钮的操作内容而决定的。电子终端20如果将针对按钮的操作内容判定为按下操作,则将向可编程显示器10发送的与按钮相关的信号的内容决定为按下请求信号。电子终端20如果将针对按钮的操作内容判定为释放操作,则将向可编程显示器10发送的与按钮相关的信号的内容决定为释放请求信号。这样,在电子终端20具有触摸屏显示器的情况下,电子终端20的用户能够经由在触摸屏显示器处显示的用户界面,通过直观的操作对PLC 30的动作进行控制。
电子终端20能够从可编程显示器10接收表示与在用户界面上操作的按钮对应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内部信号的最新状态的信息。电子终端20能够通过对表示从可编程显示器10接收到的内部信号的最新状态的信息进行显示而提供给用户。
PLC 30能够对承担工厂的生产工序的生产设备40的各仪器的动作进行控制。PLC30是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所示的处理是由控制部150使用程序以及数据而执行的。图9所示的处理是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时反复执行的。
如图9所示,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步骤S101)。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1,Yes),将内部信号的值设为ON(步骤S102)。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步骤S103)。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没有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3,No),判定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是否有故障,即是切断状态还是不稳定状态(步骤S104)。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有故障的情况下(步骤S104,Yes),判定故障的内容是否是切断状态(步骤S105)。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切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5,Yes),等待在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中设定的与切断状态相关联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状态从ON变更为OFF(步骤S106)。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步骤S107)。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7,Yes),返回至上述步骤S101的判定。与此相反,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并非是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7,No),结束图9所示的处理。
在上述步骤S105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不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5,No),即,是不稳定状态时,等待在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中设定的与不稳定状态相关联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步骤S108),跳转至上述步骤S107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104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没有故障的情况下(步骤S104:No),返回至上述步骤S103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103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3,Yes),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步骤S109),返回至上述步骤S107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101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没有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1,No),跳转至上述步骤S107的判定。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通信状态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处理是由控制部150使用程序以及数据而执行的。图10所示的处理是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时反复执行的。
如图10所示,如果完成了与电子终端20的连接(步骤S201),则控制部150开始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率的计算处理(步骤S202)。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步骤S203)。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03,Yes),判定从最近的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起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204)。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最近的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起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4,Yes),判定被推定为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失败的接收失败连续次数(推定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步骤S205)。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接收失败连续次数(推定值)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05,Yes),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更新为“有故障(切断状态)”(步骤S206)。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最新的通信状态记录于通信状态数据145。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步骤S207)。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7,Yes),返回至上述步骤S203的判定。与此相反,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并非是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7,No),结束图10所示的处理。
在上述步骤S205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接收失败连续次数(推定值)并未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05,No),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更新为“有故障(不稳定状态)”(步骤S208),跳转至上述步骤S207的判定。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最新的通信状态记录于通信状态数据145。
在上述步骤S204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最近的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起尚未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4,No),跳转至上述步骤S208,与接收失败连续次数(推定值)并未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同样地对通信状态进行更新。即,控制部150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更新为“有故障(不稳定状态)”(步骤S208),跳转至上述步骤S207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203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率不是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03,No),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更新为“无故障”(步骤S209),跳转至上述步骤S207的判定。
图11是表示将专利文献1应用于可编程显示器的对比例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中的内部信号的控制例的图。对比例的可编程显示器在从已连接的电子终端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之后,从按下请求信号的接收起等待固定时间dTf的经过,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因此,即使在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之前发生了通信故障,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也是在从按下请求信号的接收起经过了固定时间dTf后。另一方面,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对通信故障的状态进行判定,与通信状态的内容相应地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即内部信号的值持续为“ON”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即使电子终端20发送释放请求信号,例如,也不会传递至可编程显示器10。
因此,如上述图6所示,例如,在通信状态成为切断状态时,可编程显示器10将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中能够设定的最短时间、即可编程显示器10按照控制程序141进行处理的最短时间设定为有效持续时间“dT1”。由此,能够在判定为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是切断状态之后,在尽可能早的定时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这样,可编程显示器10在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成为切断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尽可能早地将被按下的按钮向释放状态引导,从而能够使生产设备40中处于运转中的仪器的动作尽可能早地停止。
另外,在通信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使电子终端20的用户意图持续按下按钮,也会由于通信故障的发生以及通信故障的恢复这两者的反复而反复进行内部信号的值从“ON”向“OFF”的变更、从“OFF”向“ON”的变更,导致进行电子终端20的用户意料外的控制。
因此,如上述图7所示,例如,在通信状态成为不稳定状态时,可编程显示器10将比能够持续实施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重新连接成可通信状态的重试处理的最长时间、即作为重试处理的执行时间而预先设定的时间长的时间设定为有效持续时间dT2。由此,能够在判定为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是不稳定状态之后,在至少超过能够持续进行将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重新连接的重试处理的最长时间的时间,将内部信号的值维持为“ON”不变。这样,可编程显示器10即使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处于不稳定状况的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内部信号的值在ON与OFF之间频繁地来回变化的现象的发生。并且,容易根据电子终端20的用户的意向进行PLC 30的动作,其结果,提高了对生产设备40中处于运转中的仪器进行操作时的操作性。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可编程显示器10与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内部信号的值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的例子,但也可以将预先对电子终端20所具有的多个按钮各自分配的内部信号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的处理的对象。在下面的实施方式2中,说明该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功能结构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功能结构相同,但下面说明的内容不同。
存储部140对信号判别表146进行存储。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号判别表的结构例的图。在信号判别表146中,与唯一地对在电子终端20的用户界面上被操作的按钮赋予的按钮标识符相关联地,设定有表示是否设为基于可编程显示器10和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状态的内部信号控制的控制对象的信息。根据图13所示的信号判别表146,例如,将预先对按钮标识符B1、B2的按钮各自分配的内部信号设定为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的处理的对象,不将预先对按钮标识符B3、B4、B5的按钮各自分配的内部信号设定为对使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的处理的对象。此外,不限定于在信号判别表146中使用按钮标识符的例子,也可以针对每个按钮设定表示是否成为内部信号的控制对象的规定的标志。
在存储部140所存储的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中,针对每个按钮标识符设定与通信状态相应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的结构例的图。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关于按钮标识符“B1”,通信状态是“切断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3”,通信状态是“不稳定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4”。另外,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关于按钮标识符“B2”,通信状态是“切断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5”,通信状态是“不稳定状态”时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是“dT6”。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针对每个按钮,通信状态为切断状态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以及通信状态为不稳定状态时的有效持续时间为彼此不同的时间。这样,能够针对在电子终端20中被操作的每个按钮,将与通信状态相应的有效持续时间设定为不同的时间。另外,在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以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中能够设定的最短时间等,针对所有按钮设定相同的有效持续时间。另外,也可以不是针对每一个按钮,而是按照与按钮对应的操作信号的每个类别进行分组,针对分组后的按钮的每个类别设定有效持续时间。
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在将内部信号的值控制为“ON(按下)”之后,以固定的周期参照通信状态数据145而对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进行监视。操作信号控制部152在通信状态判定的结果是“有故障(切断状态)”时,基于信号判别表146对值被控制为“ON(按下)”的内部信号是否是成为与通信状态相应的控制的对象的信号(下面,记载为“控制对象信号”)进行判定。例如,电子终端20预先使向可编程显示器10发送的按下请求信号包含按钮标识符。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取得在按下请求信号中包含的按钮标识符,基于所取得的按钮标识符以及信号判别表146而判定是否是控制对象信号。
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基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参照图14),针对每个按钮决定作为控制对象信号的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即,操作信号控制部152能够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参照图14)取得与按下请求信号所包含的按钮识别符以及通信状态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基于取得的有效持续时间,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
作为时间设定部的设定处理部154执行与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参照图14)的有效持续时间的设定相关的处理。设定处理部154使用设定工具142所提供的功能,经由电子终端20的用户在电子终端20中运行的用户界面,接收操作信号控制用数据144(参照图14)的有效持续时间的设定操作,记录于存储部140。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5所示的处理是由控制部150使用程序以及数据而执行的。图15所示的处理是在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时反复执行的。图15所示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图9)基本上相同,但在包含下面说明的步骤S304的处理过程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信号控制处理不同。
如图15所示,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步骤S301)。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1,Yes),将内部信号的值设为ON(步骤S302)。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步骤S303)。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没有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3,No),参照信号判别表146,判定在步骤S302中设为ON的内部信号是否是控制对象信号(步骤S304)。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不是控制对象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4,No),返回至上述步骤S303的判定。
另一方面,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是控制对象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4,Yes),参照通信状态数据145,判定可编程显示器10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是否有故障、即是切断状态还是不稳定状态(步骤S305)。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有故障的情况下(步骤S305,Yes),判定故障的内容是否是切断状态(步骤S306)。
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06,Yes),等待与按钮标识符以及切断状态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步骤S307)。
接下来,控制部150判定是否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步骤S308)。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08,Yes),返回至上述步骤S301的判定。与此相反,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并非是与电子终端20处于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08,No),结束图15所示的处理。
在上述步骤S306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不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06,No),即是不稳定状态时,等待与按钮标识符以及不稳定状态对应的有效持续时间的到达,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步骤S309),跳转至上述步骤S308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305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与电子终端20之间的通信没有故障的情况下(步骤S305,No),返回至上述步骤S303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303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释放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3,Yes),将内部信号的值从ON变更为OFF(步骤S310),返回至上述步骤S308的判定。
在上述步骤S301中,控制部150在判定的结果为没有从电子终端20接收到按下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01,No),跳转至上述步骤S308的判定。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2,可编程显示器10能够针对与内部信号对应的每个按钮,与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决定是否对内部信号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实现与对应于内部信号的按钮相应的控制。
使用图16,对执行以下处理的计算机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这些处理是以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为基础的。图16是表示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6所示,作为在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的计算机200,例如包含处理器201、RAM(Random Access Memory)202、ROM(Read Only Memory)203、输入接口204、输入设备205、输出接口206、输出设备207、通信接口208以及总线209等。处理器201、RAM 202、ROM 203、输入接口204、输入设备205、输出接口206、输出设备207以及通信接口208经由总线209连接。
RAM 202使用能够读写的存储器装置,例如,SRAM(Static RAM)或者DRAM(DynamicRAM)等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并非RAM的闪存等。ROM 203对程序以及基于该程序的处理所使用的数据进行存储,该程序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ROM 203也包含PROM(Programmable ROM)等。ROM 203例如对应于存储部140。基于程序的处理所使用的数据例如与在ROM 203中存储的各种数据以及各种参数对应,该程序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
输入接口204是将来自输入设备205的输入信号传送至处理器201的电路。输出接口206是执行与处理器201的指示相应的向输出设备207的输出的电路。通信接口208是进行经由通信网络1执行的通信的控制的电路。通信接口208例如是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Interface Card)等。输入接口204以及输出接口206也可以是集成起来的1个单元。
处理器201读出在ROM 203中存储的程序,在RAM 202中展开,执行在RAM 202中展开的程序所包含的命令。处理器201与程序所包含的命令的执行结果相应地进行动作,由此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在通过处理器201执行命令时,RAM 202可以用作处理器201的工作区。
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的程序以及在基于该程序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数据,不一定需要从最初开始就存储于ROM 203中。例如,也可以存储于经由公共线路、互联网、LAN、WAN(Wide Area Network)等网络连接于计算机200的“其他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中,计算机200从“其他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下载各程序而执行。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处理器201通过读出、执行在ROM203中存储的程序而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的例子。也可以通过使多个处理电路协同动作的布线逻辑而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其中,上述多个处理电路用于分别实现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例如,对于与基于由实施方式1以及2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提供的各种功能的处理对应的处理电路中,能够应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电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终端20的用户界面上所显示的按钮的动作方式包含瞬时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子终端20中被操作的按钮不限定于是通过软件在显示于电子终端20的用户界面上再现的按钮的情况,也可以是电子终端20所具有的物理结构的按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可编程显示器10中的内部信号的控制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接收从可通信地连接的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对与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内部信号的值进行控制的PLC等其他控制装置。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了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的技术进行组合,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通信网络,10可编程显示器,20电子终端,30PLC,40生产设备,200计算机。

Claims (10)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终端连接部,其可与电子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操作信号控制部,其基于从所述电子终端接收的与在所述电子终端被操作的输入部相关的信号,将预先对所述输入部分配的内部信号的状态控制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以及
通信状态判定部,其判定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
所述操作信号控制部在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且由所述通信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发生了通信故障的情况下,与该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使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判定部基于从所述电子终端接收的连接确认信号,判定所述通信故障的内容是切断状态以及不稳定状态的哪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对与所述通信故障的内容是切断状态时对应的第1有效持续时间、和与所述通信故障的内容是不稳定状态时对应的第2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存储,
所述操作信号控制部在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并且判定为所述通信故障的内容是切断状态的情况下,在从判定为所述通信处于切断状态起等待所述第1有效持续时间经过后,使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从ON状态转变为OFF状态,
所述操作信号控制部在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并且判定为所述通信故障的内容是不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在从判定为所述通信处于不稳定状态起等待所述第2有效持续时间经过后,使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从ON状态转变为OFF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状态判定部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成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时,判定为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故障的内容是不稳定状态,
所述通信状态判定部在判定为是所述不稳定状态之后,并且在所述连接确认信号的接收失败的连续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判定为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是切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有效持续时间是基于由所述控制装置处理的最短时间而设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有效持续时间与作为重试处理的执行时间而预先设定的时间相比设定得长,该重试处理是将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终端重新连接成可通信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有效持续时间比所述第2有效持续时间短。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预先对所述电子终端所具有的多个所述输入部各自分配的内部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是对使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的处理的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时间设定部,该时间设定部从电子终端接收所述第1有效持续时间以及所述第2有效持续时间的设定。
10.一种信号控制方法,其由控制装置执行,
该信号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与电子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基于从所述电子终端接收的与在所述电子终端被操作的输入部相关的信号,将预先对所述输入部分配的内部信号的状态控制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以及
判定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状态,
在控制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的步骤中,
在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是ON状态并且判定为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发生了通信故障的情况下,与该通信故障的内容相应地对使所述内部信号的状态持续为ON状态的有效持续时间进行变更。
CN201880094541.1A 2018-06-15 2018-06-15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272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3021 WO2019239604A1 (ja) 2018-06-15 2018-06-15 制御装置及び信号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955A CN112272955A (zh) 2021-01-26
CN112272955B true CN112272955B (zh) 2021-11-16

Family

ID=6682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541.1A Active CN112272955B (zh) 2018-06-15 2018-06-15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29699B1 (zh)
CN (1) CN112272955B (zh)
WO (1) WO2019239604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2257A (ja) * 2003-12-17 2005-07-07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インチング制御方法
CN102317918A (zh) * 2009-02-17 2012-01-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资源排他控制方法以及资源排他控制装置
CN105650827A (zh) * 2016-03-02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故障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27535B2 (ja) * 2006-01-20 2011-11-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電子制御装置
WO2015063956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子局装置、親局装置、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波長切り替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2257A (ja) * 2003-12-17 2005-07-07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インチング制御方法
CN102317918A (zh) * 2009-02-17 2012-01-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资源排他控制方法以及资源排他控制装置
CN105650827A (zh) * 2016-03-02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故障运行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955A (zh) 2021-01-26
JPWO2019239604A1 (ja) 2020-06-25
JP6529699B1 (ja) 2019-06-12
WO2019239604A1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6848A (zh) 固件恢复方法、装置和终端
JP2004192602A (ja)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用方法
JP5901965B2 (ja) 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2021129174A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20759B2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0202295A1 (ja) 遠隔監視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10303160B2 (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numerical controller having display switching function
CN112272955B (zh) 控制装置及信号控制方法
US11074059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JP2013197696A (ja) 携帯端末、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CN106060959B (zh) 一种防止网络连接消息重发的方法、装置及android系统
TWI482021B (zh) 雙作業系統共用周邊裝置之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電子裝置
KR101583557B1 (ko) 네트워크 통신을 통해 컴퓨터의 대기전원을 이용해서 전원을 제어하는 컴퓨터 전원 제어 pci 카드 및 그의 전원 제어방법
KR101261022B1 (ko) 데이터 처리 장치 및 이의 프로그램 데이터 셋팅 방법
CN114326507A (zh) 机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5636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64302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a bacnet mstp network when failures occur
JP2000031875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CN113285905A (zh) 跨协定控制设备及其跨协定的设备还原方法
KR19990066368A (ko) 분산 시스템의 통합 운용 장치
WO2014106494A1 (zh) 触摸屏的触摸振动功能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TWI792147B (zh) 預載入使用者介面的管理系統及其裝置操作方法
JP2019096981A (ja) 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機器設定システム
US1184361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KR102275000B1 (ko) 파라미터 복사 기능을 갖는 산업용 제어유닛 및 이의 파라미터 복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