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8706A -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8706A
CN112268706A CN202011133909.6A CN202011133909A CN112268706A CN 112268706 A CN112268706 A CN 112268706A CN 202011133909 A CN202011133909 A CN 202011133909A CN 112268706 A CN112268706 A CN 11226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ercooler
intercooling
air inlet
shaped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39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39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87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8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4Testing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包括与V型发动机连接的左侧中冷器、右侧中冷器、左侧旁通管路及右侧旁通管路,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和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分别与V型发动机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左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左进气歧管连通,右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右进气歧管连通,左侧旁通管路与左侧中冷器并联设置,右侧旁通管路与右侧中冷器并联设置。在发动机运行时,热气经左侧中冷器和右侧中冷器冷却,从左侧中冷器出气端和右侧中冷器出气端输出,分别和左侧旁通管路、右侧旁通管路热气进行混合,再分别进入左进气歧管、右进气歧管,内燃油进行混合燃烧,改善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波动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V型空空中冷发动机测试时,在左右两侧直接布置两个中冷器,冷却发动机进气。由于台架冷却水通常只有一路,故此种布置在进气歧管温度调节的时候,会互相影响,使得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波动很大,调节速度很慢,浪费大量调节温度时间,同时浪费大量燃油。
因此,如何改善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波动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能够改善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波动影响,使得两侧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更稳定、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包括与V型发动机连接的左侧中冷器、右侧中冷器、左侧旁通管路及右侧旁通管路,所述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和所述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分别与所述V型发动机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左侧中冷器排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的左进气歧管连通,所述右侧中冷器排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的右进气歧管连通,所述左侧旁通管路与所述左侧中冷器并联设置,所述右侧旁通管路与所述右侧中冷器并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左侧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左侧比例阀。
优选地,所述右侧旁通管路上设置有右侧比例阀。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左侧比例阀和所述右侧比例阀连接的中冷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左进气歧管连通上设置有左侧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右进气歧管连通上设置有右侧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左侧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右侧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冷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侧中冷器进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左侧增压器。
优选地,所述右侧中冷器进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右侧增压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包括与V型发动机连接的左侧中冷器、右侧中冷器、左侧旁通管路及右侧旁通管路,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和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分别与V型发动机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左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左进气歧管连通,右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右进气歧管连通,左侧旁通管路与左侧中冷器并联设置,右侧旁通管路与右侧中冷器并联设置。本申请公开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在发动机运行时,环境空气被分别输送到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左侧旁通管路、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右侧旁通管路,热气经过左侧中冷器和右侧中冷器冷却之后,从左侧中冷器出气端和右侧中冷器出气端输出冷气,再分别和左侧旁通管路、右侧旁通管路的热气进行混合,达到V型发动机要求的进气温度后的混合气体,分别进入V型发动机左进气歧管、右进气歧管,与发动机气缸内燃油进行混合燃烧,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发动机进气歧管温度,进气歧管温度在可控范围内,可以调整到任意温度值,响应时间时间短,温度稳定快,大大地节省了试验时间,降低了燃油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
V型发动机—1,左进气歧管—101,右进气歧管—102,左侧中冷器—2,右侧中冷器—3,左侧旁通管路—4,右侧旁通管路—5,左侧比例阀—6,右侧比例阀—7,中冷控制器—8,左侧温度传感器—9,右侧温度传感器—10,左侧增压器—11,右侧增压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与V型发动机1连接的左侧中冷器2、右侧中冷器3、左侧旁通管路4及右侧旁通管路5,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和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分别与V型发动机1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左侧中冷器2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1的左进气歧管101连通,右侧中冷器3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1的右进气歧管102连通,左侧旁通管路4与左侧中冷器2并联设置,右侧旁通管路5与右侧中冷器3并联设置。
其中,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和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分别与V型发动机1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用于对升温升压的空气进行冷却,左侧中冷器2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1的左进气歧管101连通,右侧中冷器3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1的右进气歧管102连通,用于将温度调整后的混合气体输送至V型发动机1,左侧旁通管路4与左侧中冷器2并联设置,左侧旁通管路4用于将升温升压的空气与左侧中冷器2出气端的冷气进行混合以达到V型发动机1的燃油燃烧温度要求,右侧旁通管路5与右侧中冷器3并联设置,右侧旁通管路5用于将升温升压的空气与右侧中冷器3出气端的冷气进行混合以达到V型发动机1的燃油燃烧温度要求。
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在发动机运行时,环境空气被左侧增压器11和右侧增压器12吸入增压后变为高压高温的热气,分别输送到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左侧旁通管路4、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右侧旁通管路5,热气经过左侧中冷器2和右侧中冷器3冷却之后,从左侧中冷器2出气端和右侧中冷器3出气端输出冷气,再分别和左侧旁通管路4、右侧旁通管路5的热气进行混合,达到V型发动机1要求的进气温度后的混合气体,分别进入V型发动机1左进气歧管101、右进气歧管102,与发动机气缸内燃油进行混合燃烧。。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当中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具有能够更好地控制左进气歧管101和右进气歧管102内部冷却气体温度的优点,左侧旁通管路4上设置有左侧比例阀6;右侧旁通管路5上设置有右侧比例阀7。由于本申请是通过将冷却气体和热气进行混合以达到V型发动机1气缸内燃油的燃烧要求的,因此,需要对冷却气体和热气的比例进行调节,才能够保证混合后的气体满足V型发动机1的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在左侧旁通管路4上设置有左侧比例阀6,同时右侧旁通管路5上设置有右侧比例阀7,可以通过左侧比例阀6控制左侧旁通管4热气的流量,以使混合后的气体更快的达到V型发动机1的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同样地,通过右侧比例阀7控制右侧旁通管路5热气的流量,以使混合后的气体更快的达到V型发动机1的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使得V型发动机1左进气歧管101和右进气歧管102温度控制更稳定、快捷。
基于此,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还包括分别与左侧比例阀6和右侧比例阀7连接的中冷控制器8;左进气歧管101上设置有左侧温度传感器9;右进气歧管102上设置有右侧温度传感器10;并且,左侧温度传感器9和右侧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中冷控制器8连接。在发动机运行时,将V型发动机1的左进气歧管101和右进气歧管102的进气温度输入到中冷控制器8中,左侧温度传感器9对左进气歧管101的实时温度进行采集,并发送至中冷控制器8,中冷控制器8通过将左进气歧管101采集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当高于预设温度时,适当减小左侧比例阀6的开度,使热气减少,降低混合气体温度以满足V型发动机1的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右侧温度传感器10对右进气歧管102的实时温度进行采集,并发送至中冷控制器8,中冷控制器8通过将右进气歧管102采集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当高于预设温度时,适当减小右侧比例阀7的开度,使热气减少,降低混合气体温度以满足V型发动机1的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通过中冷控制器8、左侧比例阀6、右侧比例阀7、左侧温度传感器9以及右侧温度传感器10对左进气歧管101和右进气歧管102的进气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使得V型发动机1左进气歧管101和右进气歧管102温度控制更稳定、快捷,降低测试过程中内燃油消耗。
进一步地,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与V型发动机1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左侧增压器11;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与V型发动机1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右侧增压器12。左侧增压器11和右侧增压器12可以对空气进行增压,使热气快速输送至左侧中冷器2和右侧中冷器3,提高气体供应速度,使满足V型发动机1气缸内燃油燃烧的气体更快地达到气缸内燃油燃烧要求,提高试验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与V型发动机连接的左侧中冷器、右侧中冷器、左侧旁通管路及右侧旁通管路,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和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分别与V型发动机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左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左进气歧管连通,右侧中冷器排气端与V型发动机的右进气歧管连通,左侧旁通管路与左侧中冷器并联设置,右侧旁通管路与右侧中冷器并联设置。本申请公开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在发动机运行时,在发动机运行时,环境空气被左侧增压器和右侧增压器吸入增压后变为高压高温的热气,分别输送到左侧中冷器进气端、左侧旁通管路、右侧中冷器进气端、右侧旁通管路,热气经过左侧中冷器和右侧中冷器冷却之后,从左侧中冷器出气端和右侧中冷器出气端输出冷气,再分别和左侧旁通管路、右侧旁通管路的热气进行混合,达到V型发动机要求的进气温度后的混合气体,分别进入V型发动机左进气歧管、右进气歧管,与发动机气缸内燃油进行混合燃烧,改善进气歧管温度控制波动影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V型发动机(1)连接的左侧中冷器(2)、右侧中冷器(3)、左侧旁通管路(4)及右侧旁通管路(5),所述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和所述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分别与所述V型发动机(1)的中冷前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左侧中冷器(2)排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1)的左进气歧管(101)连通,所述右侧中冷器(3)排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1)的右进气歧管(102)连通,所述左侧旁通管路(4)与所述左侧中冷器(2)并联设置,所述右侧旁通管路(5)与所述右侧中冷器(3)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旁通管路(4)上设置有左侧比例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旁通管路(5)上设置有右侧比例阀(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左侧比例阀(6)和所述右侧比例阀(7)连接的中冷控制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气歧管连通(101)上设置有左侧温度传感器(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进气歧管连通(102)上设置有右侧温度传感器(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温度传感器(9)和所述右侧温度传感器(10)分别与所述中冷控制器(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中冷器(2)进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1)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左侧增压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中冷器(3)进气端与所述V型发动机(1)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右侧增压器(12)。
CN202011133909.6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Pending CN1122687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3909.6A CN112268706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3909.6A CN112268706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8706A true CN112268706A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4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3909.6A Pending CN112268706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87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500A (zh) * 2022-09-21 2022-12-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6492Y (zh) * 2008-04-30 2009-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用中冷系统
CN202720531U (zh) * 2012-07-11 2013-02-06 十堰晨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冷器模拟温控装置
CN103365315A (zh) * 2013-07-12 2013-10-23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进气温度调节装置
CN203403990U (zh) * 2013-08-30 2014-01-2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egr系统
CN205876478U (zh) * 2016-06-22 2017-0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中冷系统
CN107907337A (zh) * 2017-11-03 2018-04-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设备
CN108716433A (zh) * 2018-03-06 2018-10-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3357A (zh) * 2018-01-15 2019-07-23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中冷系统
CN209247357U (zh) * 2019-01-16 2019-08-13 上海典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冷温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6492Y (zh) * 2008-04-30 2009-03-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用中冷系统
CN202720531U (zh) * 2012-07-11 2013-02-06 十堰晨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冷器模拟温控装置
CN103365315A (zh) * 2013-07-12 2013-10-23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进气温度调节装置
CN203403990U (zh) * 2013-08-30 2014-01-22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egr系统
CN205876478U (zh) * 2016-06-22 2017-01-1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中冷系统
CN107907337A (zh) * 2017-11-03 2018-04-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设备
CN110043357A (zh) * 2018-01-15 2019-07-23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中冷系统
CN108716433A (zh) * 2018-03-06 2018-10-3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47357U (zh) * 2019-01-16 2019-08-13 上海典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冷温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500A (zh) * 2022-09-21 2022-12-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CN115419500B (zh) * 2022-09-21 2023-09-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冷器结构、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7509B2 (en) Exhaust power turbine driven EGR pump for diesel engines
US7322192B2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US8297054B2 (en) Exhaust system having turbo-assisted high-pressure EGR
CN108131221A (zh) 汽油机用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389839A (zh) 具有冷却器旁路的中冷器配置结构和方法
CN105386856A (zh) 用于内燃机的两级相继增压系统以及内燃机
CN101725437A (zh) 具有涡轮增压和低压排气再循环的内燃发动机
CN104114828A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032152A (zh) 具有补气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
CN110543715A (zh) 基于仿真计算的两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
CN205154382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进气控制装置
CN203310632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系统模拟装置
CN102434268A (zh) 双涡双压涡轮增压系统
CN112268706A (zh) 一种v型发动机空空中冷测试系统
CN205225437U (zh) 用于内燃机的两级相继增压系统以及内燃机
CN109374309B (zh) 废气再循环中冷器换热效率试验台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001703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CN202451313U (zh) 柴油机台架试验用辅助增压系统
CN103365315A (zh) 一种进气温度调节装置
CN210396918U (zh) 一种同轴双阀片旁通阀及发动机排气温度控制系统
Kech et al. Turbocharging: Key technology for high-performance engines
CN113482806B (zh) 一种两级增压发动机egr双循环冷却系统及汽车
CN203035338U (zh) 具有补气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
Liu et al. Optimizing the exhaust system of marine diesel engines to improve low-speed performances and cylinder working conditions
CN206816354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